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一
3比 较 导 人 中 职 语 文 教 学 中 语 文 课 时 相 对 比较 少 , 往 往 采用单 元教学 , 一次 多篇 , 使学生改点带面 地 感 悟一种文体的知识 , 如在讲授《 致橡树》 , 时 我 这样设计导语 : 本单元是诗歌单 元 , 一路 走来 , 我们领 略了伟大 毛泽东 的万丈豪情 ,感受 了郭 沫若 为祖 国奉献 的一颗滚烫而热烈的心 ,领略 了诗人 徐志摩再别康桥 的依依惜别之情 ,而今 天, 我们还将 与一样美丽 的木棉树相逢 , 倾听一 位不平凡女性发 出的爱情宣言。简单 的串接不 仅复述 了前三篇课文的 内容而且也交待了新课 的内容 , 从而使学生投入到新的课程学习中去。 4标 题 导 人 标题是文章 的眼睛 、 窗户。 美的标题其语言 摇 曳多姿 , 含蓄无限 。 它不仅能如磐石一般地吸 引读者 的双 目, 激起热烈的学习愿 望 , 更让读者 陶 醉 于 佳 文 美 景 之 中 久 久 不 能 忘 怀 ,语 文 课 本 中此类文题举不胜举。无论是 鲁迅 的 《 拿来 主 义 》 《 》 巴尔扎 克《 财奴 》 郭 沫 若《 中 、药 , 守 , 炉 煤》 司 马迁《 , 鸿门宴》 等等 , 皆有异曲同工 之妙 , 此时从含义隽永 , 耐人寻味的标题人文 , 是激发 学生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一把钥匙 。 5从 文 眼 导 人 有些文章特别是散文 ,一般有文 眼且在文 章 的开头 , 教师在导入这些课 时 , 可紧 紧抓住 文 眼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及 教材特点 的意境 ,让 学 生随着文字内容的起伏 ,理解感受作者情 感的 流动。如朱 自清《 荷塘月色》 课文 的第一 句是文 眼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 我这样导人 : 自 朱 清 的散文 以语言的委婉 , 细腻 , 风格清新 , 隽永 而著称 。他在欣赏清静 , 素雅 的荷塘美景 时 , 为 什么流露 出“ 颇不宁静” 的情绪 ?是文人 多愁 善 感吗? 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 案。 这样 , 抓住 文眼 , 调动了学生的求 知欲, 自然 而然走进课文 。 学 生 学 习 知识 是 由 点 到面 的积 累 ,由特 殊 到一般的转变 , 我们 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 由一般 落实到特殊情况的一篇课 文上来 ,这样使学 生 逆向思维 , 产生强烈 的好奇心 , 为新知识 的学 习 创造氛围 。 例如学习《 邓稼先》 时我 这样导入 : 我 们 中华 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曾是 四大文 明古国之一 ,四大发明曾使全世界对我 们的祖 先刮 目相 看 ,然而从 1 纪末期我 们不断赔 9世 款, 地, 割 出让 主权 , 甚至要亡 国 , 种 , 灭 泱泱 大 国为何如此闭锁?这样 在同学们 中问既激起 了 种强烈爱国情 绪 , 又产生了很大 的疑惑 。 短暂 的空 白之后 , 我接着 引导 : 是落后 , 后就要 挨 落 打! 今天我们 的嫦娥探月发射成功 , 标志着我国 已走 在世 界科技 的前 沿 ,我 国为 何在 短短 的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导入艺术

分密切。 俗话 说 。 生 活 是 每 个人 成长 的最 好 的 老 师 . 学 生 印象 最 深 的, 也 最 有 发 言 权 的就 是 生 活 中看 到 的 、 听到的 、 感 受 到 的 事 物 。因 此 , 把 生 活 中与 学 生 密 切 相 关 的 内容 引 入 到 我 们 的课 堂 中来 , 学生会 因为熟悉而觉得有话可 说 , 这 样 就 会 积 极 地 参 与 其 中, 从 而 发 挥 学 生 的主 体 地 位 。 因 此在 语 文 教 学 中 . 教 师 可 以 尝 试 联 系 生 活 实 际 引入 课 文学 习 的方 式 。实 现课 内外 的 结 合 . 大 大 提 高 教 学 效 益 五、 创设情境 。 导 入新 课 在语文教学 中 。 要 想 让 学 生 对 课 文 有 深 入 的理 解 . 必须让 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因此 。 在 导人 新 课 时 。 教 师 应 根 据 教 材 内容 , 创设新 奇 、 生动 、 有趣 的学习情境 。 让 学 生 置 身 于 情 境 之 中, 激起 感 情 共 鸣 。 自觉 参 与教 学 过 程 。 ( 一) 表演导入 , 寓 学 于 演 为 了使 新 课 一 开 始 就 打 动 学 生 的 心 . 有 时 不 妨 恰 当创 设 表 演 的情 境 来 导 人 新课 。 教 师 可 以精 选一 些适 合 表 演 的 课 文 . 适 当地 进 行 课 前 准 备 , 师生合作 、 生 生 合作 。 以全 新 的感 觉 走 进课 堂, 调 动 学 生 的情 感 和兴 趣 , 促 使学 生 深 入 地 学 习 、 求知 。 ( 二) 游戏导人 。 寓教 于乐 把游戏引入课堂 , 寓 教 于乐 , 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培 养 学 习 的 自主 意 识 ,而 且 可 以高 度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 积极性 。 激发兴趣。 因此 , 在 开课 之初 教 师 若 能 设 计 一 个 精 当 的 游戏情境 。 往往 可 以 出现 人 人 参 与 。 个个争先的热闹场面 . 营 造 好 整 堂 课 的气 氛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导人方法的选择 . 一 要 依 据 学 生 的 认 知水平 、 生活阅历 ; 二要考虑教 材的内容 、 特 点 和要 求 : 三 要 考 虑教 师个 人 文 化 素 质 情 况 。 同时 , 因为 学 生 的 年 龄 不 同 . 认 知 结 构等都有差异 。 所以, 要根据不 同年级 、 不同学生 、 选 择 不 同 的 导人 方 法 。一 般 来 说 。 低 年 级 的 学 生 因 为 学 生 的 思 维 有 一 定 的 局 限性 , 所 以 在设 计 导 人 时 最好 以具 体 、 形象为主 , 直 观 性 强 些, 这 样 可 以 在 最 短 的 时 间 激 发 学 生 的求 知 欲 。 例 如 可 以 采 用 唱歌 导 人 、 讲 故 事 导人 、 游 戏 导入 等 。 总之 , 语文教学的“ 导入” 艺 术 是鲜 活 灵 动 、 变化无穷 的 。 正 所谓“ 教学有法 , 但无定法 。 贵在得法” 。教 师 要 结 合 教 材 、 学 生 和 自身 的教 学 实 际 . 探 索出行之有效 的导人方法 . 让 我 们 的 语 文 课 堂 焕 发 出生 命 的活 力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艺术

不会有任何实 用价 值。导语该 应 时而 生 ,
课, 我们 的 目的最 终在于把学 生的学 习兴
就像 一个欢快 跳动 的音 符 . 说 不尽 。 道不 随机应 变。但不 管采 取什 么方 式导 入新
就要 求我 们语 文教 师应 精心 设计好 课堂
教学 中的导 语 。 导 语 , 就 是指 老 师在 刚
你们通过 I 资 料知道 黄河 从 古至 今有 哪
些变化吗? 黄河变化 的原 因又是 什么呢? 望。 把 学生 引向知识 的海洋 。 收 到意 想不 连 数问 . 在学 生平静 的思 想 上 , 刹 时激 雕艺术 时 . 介绍完 我国微 雕艺 术情 况后 , 这小核 上都雕刻 了些什 么 ,激 起 了学生
三、 以故事“ 导” 。 具 有 趣 味 美
果 是不可 忽视 的 。开课 时老 师一番饶 有 。 生急欲求知 的动机 。 趣味 、 引人入 胜 、 富有 创意 、 独 具 匠心 的
导语设计 。定能迅 速有效 地抓 住学 生的 心 ,激发起 学生继 续学 习和深 入 阅读 的
兴趣 。教 师在语 文教学 中就应 注重 导语
登 山队登上珠峰的场景。 欣赏后让 学生说 个 中心组成 的有机 的整体 , 在设计新课导 观 。 能把学生吸 引住 , 很快进入主题 。 上述 说 自己对这座 山的了解和 感受。? 这种 导 语 的时候可充分考虑 前后课 文的联系性 ,
导语 只是 我在 教学 实践 中用到 的几种形
入方式 , 易于 拨动学生 的心弦 , 创设 与教 展 示出其结 构美。? 在 教学七 年级语文下 式。 通过实践 , 我逐渐 明白 , 导语应该 根据
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从而为教学 活动 的顺 利展开奠定基础 。可 以说 , 恰 当得 法的
导入是课堂教学 圆满成功 的重要催化 剂 , 往往能使教学 收到 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人就实施新课改几年来初 中语文课堂导 入方式谈几点体会 。
课 的内容 中走 出来。新 的一课 又要 开始 了, 头脑思 维还没有 调整过来 ; 二、 学生对本科 目上 一节课的 内容还 有些遗忘 , 我 们直截 了当开始授课 , 而且直奔 主题 , 缺乏 知识 的衔接 ; 三、
所 引材料 的理解 , 得出课 的内容 。所 引的材料 , 要 求通俗 易 懂, 学 生熟悉 。这样 的导入没有太多的修饰 和渲染 , 既简洁又
[ 关键词】 初 中语 文 ; 导入 艺术 ; 课 堂教 学 中图分类 号 : H 1 9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8 6 1 0 ( 2 0 1 3) 1 0 - 0 1 6 1 - 0 1
“ 好 的开头 , 犹如春色初展 。鲜花含露 , 叫人钟情 。” 这是
导入 : “ 翁去八百载 , 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 , 亭影不孤 。” 讲蒲
松龄 的《 狼》 时, 由和狼 有关 的成语 , 如“ 狼 心狗肺 ” “ 狼子 野 心” “ 狼狈为奸” 等导人 。使用这种导入法 ,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
原 因有三 : 一、 课 间十分钟学生 没有休息好 , 还未完 全从上节
底蕴 的内在动力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 激
教育家董政枢先 生在《 春觉斋 论文》 中评 价美文 的凤头之说 ,
而好的课堂导入与美文的凤头则有异曲 同工之妙 。一节课的
浅谈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性

浅谈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表现出高昂的探索精神。
因而,创设出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情绪饱满的主动的去接受新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究导入的艺术性,使课堂导入不流于形式,充分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促使课堂导入艺术上升到一个新台阶,这样的导入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才能使它在教师教学活动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现其无限魅力。
导入艺术讲究的就是:“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
别开生面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课的特定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听课需求和求知欲。
导入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取决于导得“巧”、导得“活”和导得“实”。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有经验的教师就很注意这一点,一上课,就用一段对话或者一件小事象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使他们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从而是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有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位老师都应该根据自己授课的内容、课型、学生、场合以及客观条件随机应变地设计出各种形式的导入方法,切忌不能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要做到以“情”、“奇”、“疑”、“趣”入境。
近年来,本人在课堂导入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现就课堂教学——“导入”这一环节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和心得体会。
一、坚持导入的明确性、简洁性课堂导入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研究设计导入的目标,不能游离教学内容之外,让导入达不到教学大纲对学生知识的要求;从整堂课而言,导入不是也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它只是一个前奏,不可喧宾夺主。
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分布是有规律的。
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在课堂的前十分钟最集中,然后就会渐渐分散。
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导入艺术分析

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导入艺术分析一位优秀的小学数学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更要懂得如何将数学知识生动活泼地传授给低年级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妨引入一些艺术元素,通过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导入艺术进行分析。
艺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
在教学数字1时,老师可以用图画展示一根笔,或者用手指指着一只小鸟,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数字1的含义。
这种直观的艺术呈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艺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除了传统的板书讲解和习题训练,老师还可以通过唱歌、跳舞、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来导入数学知识。
在教学有关形状的内容时,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做几何图形的手工制作,或者播放与形状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专注力普遍较弱,容易分散注意力。
而通过艺术的形式导入数学知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老师可以利用故事、动画等形式来讲解数学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通过艺术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故事等形式来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导入艺术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艺术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艺术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数学学习环境。
相信通过艺术的魅力,我们能够让学生爱上数学,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俗话 说 ,良好的 开端是成 功 的一半 。对一节课 来说 . 课题 导入 成功 与否直 接关 系这节课 的教学 效果 。教学 中 , 新课 的导 入是 非常重 要的一 环 ,而 由于学 科性质 所决 定 , 数 学又 相对 枯燥 ,所 以对数 学新 课来 说 ,导 人 的艺 术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动 。更 好 地提 高课 堂效 率 。例 如讲 《 同类 项 》时 ,笔 者
举 了这 样 的 一 个 例 子 , “ 明 有 8辆 玩 具 汽 车 和 4把 玩 小
具 手枪 ,小亮 有 5辆玩 具 汽车 和 6把 玩具 手 枪 。他 们在
一
起 玩 的 时 候 .一 共 有 几 辆 玩 具 汽 车 ? 几 把 玩 具 手 枪 ? , ”
示 。这 个发 现 动摇 了毕 达哥 拉 斯 学派 的信 条 , 引起 了信
徒 的 恐 慌 。 据 说 , 希 伯 索 斯 为 此 被 投 进 大 海 . 他 为 真 理
1由问题 导 人 。心 理 学家 布 鲁 纳指 出 , “ 学 过程 . 教
是一 种提 出问题 和解决 问题 的持续不 断 的活动 ” .从 理 论
献 出 了宝 贵的 生命 。但 真理 是 不可 战胜 的 .后 来 ,古希 腊 人终 于正视 了希伯 索斯 的发现 ,并进 一步给 出了证 明 . . 通过 这个 故事 还 对学 生进 行 了思 想 政治 教 育 ,这 样 既 完成 了学科 教 学 任务 ,又对 学 生 的思想 灵 魂进 行 了一 次 洗礼 ,同时还 可培 养学 生 的科 学探 索 精神 ,真是 一 举
多得 。
上讲 ,思维 永远 是从 问题 开 始 的 。因此 ,在 章节 教学 之
始 ,引 导学 生通 过 回忆 、联 想或 渗透 本课 学 习 目标 、研
精彩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精彩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精彩的课堂导入是一节成功教学的基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后续教学内容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本文将介绍几种能够帮助教师创造精彩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故事导入法故事是引人入胜的,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轻松而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以某个问题为线索讲述一个趣味横生的故事,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暗示教学主题。
比如,在讲解地理课时,可以通过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来导入,让学生感受旅途的乐趣,从而引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好奇。
二、图片导入法图片是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精选一些富有特色的图片,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导他们对图片的细节进行推测与猜测,逐渐引入教学主题。
比如,在讲解生物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一张表现动植物多样性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挥,猜测图片中的生物种类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从而引发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好奇与兴趣。
三、问题导入法提问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导入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直接提问或者间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
比如,在讲解历史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例如“你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现代科技发展有何异同?”这样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思考,并跟随问题的引导逐渐进入教学主题。
四、实践导入法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魅力。
比如,在讲解化学实验课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他们亲自观察、操作,并引导他们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引入教学内容。
总结: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法,教师都应当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好的导入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思考,并为后面的教学内容铺垫。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导入方法对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所帮助。
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探讨

“ 良好 的 开 端是 成 功 的一 半 ” 课 堂 成果》 。 一课 , 老师让 学生和着《 锄禾 》 乐 的教 学开 始 。 开头设计得 生动形象 , 导入 成 功 , 能 曲轻轻 吟唱,并配上锄禾动作 ,在看 、 就 三 、 入 的 直观 性 导
吸引学生 ,使他们产生 求知 欲和好奇 听 、 、 唱 演中师生共 同体会“ 一粥一 饭 ,
业 道 德 与 职 业 指 导 》 的 实 践 , 切 地 把 学 生引 入“ ” , 强讲课 的感 染 人新课 , 课 深 佳 境 增 文字 、 片 、 画等形式多样 , 图 动 体 会 到 , 颖 别 致 的 开头 能 迅 速 把 学 生 力 。 新 的 注意 力 吸 引 过 来 , 创造 出 良好 的课 堂
关键 词 : 堂 教 学 课 导入 艺 术性
感 的引发 ,创造 良好的情境 和气 氛 , 调 开头艺术称之为“ 门见 山” 它使学生 开 , 动学生 的情 感 ,使学 生产生强烈 的共 思维迅速定 向 , 明确教学 目的 , 入主 进 鸣, 情景交融 , 导入新课。如《 珍惜劳动 题探求 , 一般用 于新课或一册新教科书
用 艺术 的 方 法 导 入 新课 能集 中学 生 的 解 、 受 和 记 忆 新 知 识 , 学 生 在 上 课 祖 国母亲 ,我们要为祖国母 亲争光 , 接 让 为
注意力 , 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 习积极性 伊 始就进入 兴奋 的学 习状 态 , 收到 “ 课 中华 民族争气 ,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 中国 和主 动性 , 发其 内在 求知欲 , 激 使教 学 伊 始 , 趣亦生” 的效果。 特别是从学生情 人 !板书课题 。 ” 这种直截 了当谈主题的 效果大幅度提高,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要 环 节 , 堂教 学 如 何 导 入 直 接 影 响 一 能 创造 出一 种 有 利 于 学 生 学 习 的 、 松 祖国母亲养 育着一代又 一代 的中华儿 课 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下面将如何导入新课谈一些浅见。
一、开门见山式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它是教师直接点出课题,点明学习目的的方法。
它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现行语文教材字字珠玑,篇篇佳妙,不仅文质兼美,且文题高妙,题目是文章的旗帜和眼睛,一个好的文题对作品有着统帅灵魂之功,有着画龙点睛之妙。
我们透过一些文章的题目就可以窥见全文的奥秘所在,领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的构思意图。
开门见山就是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说明新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程序。
二、情感熏陶式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教学中的灵魂。
在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中,它是传送带、催化剂。
一个好的开讲宛如一幅具有立体感的画面,能一下子打动人、感染人,很好地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从而唤起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行智力活动。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中受到感染,教师就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在阅读课的导入中时常是通过营造出一种气氛,或再现一个场面,从而把课文描绘的意境再现出来,把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和追求美的情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顺利进入到课文学习中去。
三、意境导入式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高度统一而形成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写作阅读都要达到的极致。
在教学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时,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 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从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名师在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抒情散文时,常常用一段富有诗情画意的导语,将学生带入课文的那种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良性的情感准备状态。
导入有艺术,课堂自精彩

导入有艺术,课堂自精彩一、导入有艺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课堂的导入环节是整节课的开端,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
在传统的教学中,导入常常是通过提问、引言或者幻灯片展示等方式来展开。
这样的导入方式可能会让学生觉得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有艺术的元素成为了重要手段,可以让导入更加生动有趣。
在一堂文学课上,老师可以选择朗诵一段诗歌或者小说,或者播放相关的音频、视频,让学生在欣赏中进入情境,感受文学的魅力。
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数学题的图形、图像,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数学的美妙。
在英语课上,老师可以播放一段精彩的英文电影片段,让学生在语言的交织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通过导入有艺术的元素,可以使课堂环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堂自精彩,学生参与度更高导入有艺术的元素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在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堂上,学生更容易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更容易积极思考,更容易表达和交流。
课堂自然也就变得更加精彩。
在一堂艺术课上,老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或者展示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于艺术的感悟和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一堂科学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展示科学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参与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积极探索科学真理。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更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乐趣。
他们在自由表达的环境中,更容易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也更容易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现代社会中,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学校教育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
在课堂中导入有艺术的元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接触到艺术,也更容易在艺术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在一堂历史课上,老师可以选择通过播放历史题材的电影、音频或者图片,来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瑰宝。
在一堂地理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展示美丽的风景照片或者视频,来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浅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方法

浅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方法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实现有效的教学导入,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一、以生活为载体,传递情感要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如鸟鸣、水流、风声等,从而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和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享一些有关音乐的故事,如音乐人物的传奇故事、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视听感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导入中的应用可以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视听感官,从而有效地导入课程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视频、音乐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听到美妙的音乐,看到优美的图像,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利用PPT、幻灯片等多媒体工具,展示音乐家的形象、音乐乐谱、音乐乐器等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进行趣味性游戏,活跃课堂氛围在音乐课堂教学导入中,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趣味性游戏,如音乐知识问答、音乐名称接龙、音乐节奏打击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这些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开展实地体验,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是一门充满活力和感染力的艺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就需要通过实地体验来丰富教学导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音乐厅、音乐会场等实地进行参观和体验,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音乐的魅力和氛围,启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热爱。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乐器或演奏器材,体验音乐的创造过程,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认知。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导入 , 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 , 会使 接受新 知识 。如《 一课 , 春》 我采 用 《 春天来了》 这首古筝弹奏的名 曲, 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 、 气象万千
向 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 , 在教学 中, 应大胆采用直观 教具导人。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 标体、 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 。 引发注
水里 , 马上 变 蓝 , 放 进醋 里 , 变 红 , 生 纷 纷 问为 什 么 会 这 样 , 又 又 学 因
项任务。学生 积极 思考, 极发 言, 积 经过讨论之后 , 引入新课《 统筹 方
法》 。这一课重点内容 自然迎刃而解。
( ) 二 “目标 展 示 ” 导入 法
此, 对本课就产生了兴趣 。又如《 同志的信任 》 这一课 , 根据“ 淀粉” 遇 碘变蓝的原理 , 我也采用 实验导入 , 既诱 发学习 的兴趣 , 又使学生 明 确当时的背景—— 白色恐怖 下采取 的秘密革命 活动。因此 , 实验 导
浅谈初 中语 文课 堂教 学导入 艺术
河北省新 乐市大流 中学
课 堂导 入是 课堂 教 学环 节 中 的重 要 一 环 , 是课 堂教 学 的前 奏 , 同 如
一
牛京辉
发展 , 提高智力水平 。课堂上采用“ 动手操作” 导入 , 以大大活跃课 可
堂 的气 氛 。 Fra bibliotek出戏的“ 序幕” 。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
大门的金钥匙 , , 因此 应追求导人艺术化 , 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 个良好开端。下面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人方法
初 中语 文 课 堂教 学导 入 艺 术 的 主 要方 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 遵循教学规律 , 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四、 湛的语 言艺 术 精 语言运 用 的好坏 直接关系 到教学 的效
能充分调动学 生视 听感官 ,使 学生耳 目一 开场 我就为 同学们讲述 了古老美 丽的 民间 果。 是教学成功 的重要 因素之一 。 音乐教师 新, 获得准确生动 的艺术 形象 。例 如 , 我在 传说故事 : 梁祝相识— —草桥结拜—— 同窗 是艺术教 师 , 其要讲究语言 艺术 , 尤 用精湛
一
47 —
情, 今天我们 同样学 习一首 流行歌 曲 , 达 表 炎黄子孙 对祖 国香港 的深沉眷恋 和亲切关 爱 。” 运用 卡拉 O K形式演 唱与 主题 密切相 连 的歌曲 内容开场 , 显得 自然 贴切 , 不仅 丰
教学过程 中 , 教师要 勇于创新 , 运用恰 当的 教学方法 , 适时牵 引 , 使学 生能够 自始 至终
21—8 000
观察 思考
浅 谈 初
中 音 乐 课 堂 教 学 的 导 入 艺 术
王爱 民
俗话说 : 良好的开端是 成功 的一半 ” 相对 具有独立性 时 , 可直接播放 光盘 、 家 》 因此 歌 属流 行歌 曲 , “ 。 也 录 , 多数 同学 较为 熟 在音乐课 堂教 学 中必须重 视“ 导人新课 ” 这 像 、 带 , 磁 只要能 起到 引情人 意 , 托气 氛 悉 , 十分 喜爱 , 烘 并 台上 同学 的演 唱牵动着 台
思维活跃 , 积极思考 , 人格 , 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 目标 。我们如何 生 的知识 和情感在愉悦 的教学氛 围中得到 样有趣 的历史情景中 ,
将情感教学渗透 于历史教学 中呢?近几年 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来, 我作 了一些尝试 , 愿和同仁们探讨。
一
有 的说该杀 , 的说不 能杀 , 有 我让他们竞 相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摘要:导入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于预定的教学程序和轨道的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如果一节语文课是一件完整的故事,那么课堂导语则是最重要的,最能把学生的心统一到一个情节,所以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力求一鸣惊人,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美的享受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迅速安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兴趣盎然地与教师一起徜徉于语言文学的园林之中,尽情吸收知识的养分。
1、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要求1.1、简洁性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它要求教师在导课时,运用简洁的语言,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把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为课的成功做铺垫。
[1]例如《小巷深处》这一课,笔者实习时设计的导语是这样的:母亲总是给予儿女无私的爱,儿女们却总是要经过许多年才能懂得母亲的一片真情。
今天我们要聆听一位从小巷深处走出来的一个女儿的心声,不知她是否也能懂得母亲的那片真情。
这样的导语简洁明了,激发了学生想学习课文的强烈愿望。
1.2、启发性语文课堂导入的启发性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海洋。
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借助这种独特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1.3、艺术性艺术性是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最高要求,也是教师导入技术的综合体现。
这种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导入的内容、方法、手段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谐性,其次表现在导入的设计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第三还表现在导入环节与教授环节之间的衔接巧妙,转折自然,过渡贴切。
2、常见的几种导入艺术2.1、以故事、谜语导入法要使学生尽快了解该课的主题并对它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借助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现代故事或时事新闻,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地参与教学,在兴趣盎然中进入主题。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新知的学 习动机 , 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 的导 人方法 。 使用这
导入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题等教学活动开始 , 提供新 、 旧知识关 系的“ 支 点” , 激发学生探究
化学课堂教学的导入功能
、
种导入方法 , 教 师一定要摸清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 要精选 复习 、 提高新旧知识联 系的生长点 。 这种引入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 例如 , “ 氧化还原反应” 一节的新课引入 , 就可先复 习已学过 的 从学生已经知道 的化学反应来导入氧化还原反应 ,这符合学 生的
对于根据应掌握 目标进行学习的学生来说 , 他们会 以积极的态 哪位学生可以帮老师称 出一粒米 的重量和一个铜原子的质量 呢? ”
度对待学习任务 , 并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 , 有意地监控 自我对 学习 让学生进行讨论 , 等学生把 注意力都集 中到这个铜 原子质量 的计 材料 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在许 多情况下 , 对学生学习后预期行 为的 算上时 , 教师再 一步步为学生讲解 。
学 习者通 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 息进 行主动加工 , 并在此基础 烧 , 发 出耀眼的 白光 。燃烧完毕 , 可以看到在瓶 的内壁有一些黑 色
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

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导言: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的导入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恰当的导入方法,教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提前呈现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一、故事引入法故事引入法是一种以故事作为导入材料的教学方法。
当教师在课堂上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开场,学生通常会被吸引住,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故事引入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后续要学习的知识。
故事引入法适用于涉及历史、文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教学。
二、问题引入法问题引入法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或抽象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到要学习的知识点,从而主动构建知识框架。
问题引入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此外,问题引入法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预备知识和思维方式,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问题引入法适用于各种学科和主题的教学。
三、多媒体引入法多媒体引入法是一种通过使用多媒体工具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准备一段生动的视频、音频或图片,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或电子板展示给学生。
多媒体引入法能够提供更加直观、丰富的信息输入方式,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增加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多媒体引入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信息获取能力,培养他们对多媒体资源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引入法适用于涉及科技、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学。
四、实物引入法实物引入法是一种通过展示真实的物体或模型来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带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或模型,并向学生介绍它们的特点、用途等。
实物引入法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接触到学习对象,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试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开 门 见 山 ,直 奔 课 文 中 心
时 ,注 意从课题入 手 ,开 门见 山 ,直接板 题,并 围绕 课题
爱因斯坦说: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故事是学生最感 提 出一 系 列 问题 ,就 能 激 发 学 生 思 维 的欲 望 , 弓 I 导 学 生 直 兴趣 的,倘若我们在课文伊始就 以故事来导入,则会调动学 奔课文 中心 ,使学 生在初读 时就 能对 内容较 复杂 的课文 有 生的所有注 意力 。笔者 深知其魔力 ,所 以常常根 据课文 内 整体上的把握 ,从而突 出课文的主要 内容 。 如 《 从 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 》内容较长 ,所 回忆 的事 情 容来编述故事,从而直接将学生引入所要阅读 的课文。 如 《 桃花 源 记 》一 课 的导 入 ,笔 者是 这 样 引入 故事
一
动 了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又 极 大 地 提 高 了语 文 教 学 质 量 。
一
人体器 官 ,能不 能心想事成 呢 ?下面就 请同学们 ……”笔
者话音未 落 ,同学们 已经打开课 本 ,飞快地 阅读起来 。其 我 们 知 道 ,课 题 是 文 章 的 眼 睛 ,一 个 好 的 文 题 对 作 品 阅 读 效果 及 探 究 问题 的热 情 就 无 需赘 述 了… … 有统帅 灵魂之功 ,有画龙 点睛 之妙 ,如果 我们在课 文导入 三、故事导入 ,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试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艺术
。周 晓 江
俗话说 : “ 好 的 开 头 等 于 成 功 的 一 半 。 ” 无 数 事 实 充 “ 同学们 ,每当我们看 到 《 西游记 》 ,便会 为孙悟空 的一 分 证 明 , 开 头 开 得 好 否 ,直 接 关 系 到 一 堂 课 的 成 败 。 我 们 个绝招而拍 案叫绝 :当他 与妖魔作 战一旦吃 紧,便会从 身 知 道 ,教 学 既 是 一 门科 学 ,也 是 一 门 艺 术 。 而 语 文 教 学 可 上 拔 出一撮猴 毛 ,吹 出许 多个跟他 一样 的孙悟 空,弄得妖 以 说 是 高超 的 综 合 艺 术 , 因 此 语 文 教 学 的 开头 艺 术 就 显 得 魔 晕 头 转 向 ; 每 当 大 家 看 到 中 国足 球 一 蹶 不 起 时 , 便 会 想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中掌生数理亿 . 掌研版
支 乐 曲 的前 奏 , 为整个乐章定下“ 基调” . 如果把教学 比作乐 曲
2 . 寓 意 其 中 的 故 事 式 导 人 法
针 对 学 生 爱 听 故 事 的 奇 闻轶 事 的 心 理 特 点 , 在 导 语 中 适
演奏 , 那么教学导入就是演奏的第一个音符 , 这 个 音 符 应 该 是
论课 的教 学影 响着 教学 的全 局 , 他 的 成 功 与 否 和 以 后 的 教
4 . 激 发 感 情 的 共 鸣 式 导 入 法 具体生物的情景能加 强学生 的情 感体验 , 引 起 他 们 情 绪 上 的波 动 . 教 师 的情 感 可 以渲 染 给 学 生 , 也 是 一 种 师 生 之 间 的
的发 育 时 , 课 前 将 浸 泡 好 的大 豆 种 子 和玉 米 种 子 发 给学 生 , 指
学生的思维 , 成 为 打 开 知 识 大 门 的钥 匙 , 能 够 激 发 学 生 的求 知
欲望.
当然 , 教学 是 一 门艺 术 , 并 不 排 除 教 学 规 律 和 原 理 对 他 的 指导作用 , 成 功 的课 堂 教 学 正 是 艺 术 性 和科 学 性 的产 物 . 法国
科 学 也 越要 艺术 化. ” 再之 , 导语 是 教 师 在 教学 中精 心组 织 的 引 导 性 语 言.
中放 入 不 同 的 实 验 材 料 , 让学生观察蜗 牛的行为 , 从 而 产 生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高尔基谈到创作体会是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因此精彩的新课引入,能营造清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产生急需交流求知的欲望,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内驱力,为新课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学生主动参与,为师生积极有效互动,提供了思维涌动的原动力。
教学片段一:人教版《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堂教学的引入:教师甲:用风筝引电,揭开天电神秘面纱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马森希罗克发明了莱顿瓶,使摩擦生成的电可以被储存起来,不久这项发明便传到了美洲。
富兰克林得到朋友赠送的一只莱顿瓶,便开始了对电现象的研究。
1752年7月的一天,美国费城的上空阴云密布。
富兰克林叫上儿子威廉,带上莱顿瓶,跑到田野上放风筝。
随着一阵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为防止将电引到自己身上,富兰克林用一块干绸巾包住拉风筝线的手,并且在风筝线上挂上一把铜钥匙准备引电用。
当他感到拉风筝线的手有些麻木的感觉时,就把另一只手的手指靠近铜钥匙,顷刻之间,钥匙上射出一串串火花。
富兰克林赶紧将手指抽回,无限的欢乐也像电流一样传遍他的全身。
他顾不得危险,让儿子拿出莱顿瓶,将铜钥匙移近莱顿瓶的金属球,直接给莱顿瓶充了电。
就这样,过去神秘而可怕的天电被富兰克林装进了瓶子。
事后,富兰克林用收集起来的天电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证明它的性质与发电机产生的电完全相同。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其实是很危险的,在富兰克林实验后的第二年,一个叫李赫曼的俄国人也学着富兰克林做这个实验,结果当场被电死。
启示:勇气并不是无知者无畏的胡闹,而是明知有不确定的可能,却愿付出生命去证实对与错的规则,这是探索者必备的品质。
教师乙:拿了一个梳子,演示梳头发,然后让梳子靠近一些碎纸屑,让学生观察,发现梳子能把碎纸屑吸引起来。
教师丙: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静电知识,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静电现象?小组可讨论,然后让学生自由回答。
评析:三位老师都想到了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案例引出课题,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符合物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社会的理念。
教师甲结合历史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是怎样收集静电的,能体验物理学家的创新、奉献、探索、事实求是精神这些都值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教师乙结合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观,增加了现象的可信度,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若让学生能做一做更好,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践能力。
教师丙让学生结合初中知识动脑思考、小组讨论合作、然后回报展示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他能读;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其核心就是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主动地、全方位地学习。
若让学生能制作一个小实验带到教室展示应该更好。
由此可见,引入新课的形式灵活多样,在设计和实验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目的性、思想性原则,科学性、整体性原则,启发性、趣味性原则,直观性、抽象性原则,针对性、代表性原则。
常见的引入新课的形式有:(1)观察和实验引入:丁肇中物理学家说: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因此在教学中,用一些新奇、生动的实验引入新课,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实验引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和新知识间建立感性认识,创设诱发情景,从而驱使学生主动地猜想,探讨、研究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
教学片断二:人教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老师说:“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都站起来回答:“老师好”,老师又说:“同学们辛苦了!”同学们缓慢答道:“老师辛苦了!”老师说:请坐,我想试一试大家的反应时间,看来大家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反应时间可以用实验来测量,用一把尺子就可以,老师拿起一把尺子,老师提前在每一个刻度标上了时间,谁愿意和老师共同完成这个实验呢?上去两位学生,老师用手捏住刻度尺的上端,告诉学生老师松手的同时学生捏住刻度尺,看一看学生捏住对应刻度的时间,第一位同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第二位同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大家看,尺子从静止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下落,这种运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呢?是否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桌子上放着橡皮、面积不同的纸片,学生们分组探究。
几分钟后同学们自由回报,其中一组是这样探究的:让橡皮与大纸片在同一高度下落,发现橡皮下落的快,但把纸片折叠成与橡皮面积差不多的情况下,在同一高度落下,发现它们的下落快慢差不多,让小纸片与大纸片在同一高度下落,发现小纸片下落的快,把它们团成纸团从同一高度落下,发现它们的下落快慢差不多,由此可见,物体的下落快慢与重力大小无关,与空气阻力有关。
这组同学设计的方案非常好,是不是这样呢?教师演示牛顿管发现在没有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之后让大家总结自由落体的定义、特点。
这样引入新课,巧妙地使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操作中产生疑问,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急于释疑,很自然会把学生引入到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去。
(2)生活实例引入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采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和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学生会觉得亲切具体、易于接受,如教学片断一教师乙和教师丙的引入。
(3)物理史料引入物理学的发展中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建立都是许多科学家经过很多年的不懈努力得来的。
因此,用物理史料引入,有助于学生树立勇于探索的求真精神和研究科学的严谨态度。
如教学片段一教师甲。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牛顿第一定律、库仑定律中,都不防一试。
(4)创设美感引入美感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情感,生活中我们随时能感受到美,接触到美,人们向往、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教师自身的语言美、行为美等堵多因素渗透其中,让学生一上课就感知到美好,从而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地接受知识。
如教学片段三:人教版选修3——4《波的反射和折射》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大家先看一段视频,同时考虑几个问题:这段音乐会是在什么音乐厅举行的?这个大厅的屋顶与两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如此华丽璀灿的音响效果?你能说一下混响与混响时间吗?让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屋顶为平顶镶板,两侧有楼厅和音乐女神的雕像,这些具有美学意义的装饰物使原本直接撞击到墙壁上的乐音有延长和舒缓的作用,“金色大厅”的木质地板和墙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鸣箱一样,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内振动和回旋,余音袅袅,与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大会堂和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相比,这个“长方形鞋盒”的确是狭长了些,然而它的声音流动性特别好,在这里,弦乐器与木管乐器、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的平衡达到了巧妙无比的境界,“金色大厅”的确是独一无二,称得上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出色的音乐厅。
由于墙壁、地面、天花板对声波的多次反射、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混响。
这段时间叫做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的长短是音乐厅、剧院、礼堂等建筑物的重要声学特性,处理各种建筑物的声学特性,取得好的声音效果,这门学问叫做建筑声学,看来,声波的反射在建筑声学中应用非常广泛,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今天学习《波的反射和折射》,导课中渗透了美感的声音、美丽的画面、在配合教师精心修饰的教学语言,一定会“亲其师、信其道”,敬而受教。
(5)诗词谚语引入我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诗词大家,而且民间百姓的智慧也是不可估量的,他们在生活中总结出一些耳熟能详的谚语流传民间。
引用诗词谚语引入,让学生在品味美好中展开联想,不但能落实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才能,同时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如教学片段四: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谁的诗词,当我们“坐地”时,感觉不到自己在动,而主席却说“日行八万里”这是为什么呢?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6)以旧带新引入新课(7)设置悬念引入新课悬念是灵感集成的火花,能使人们产生心理追踪,造成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想,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悬念的设置,在技巧上应是“引而不发”,令人深思,富有余味。
如教学片断五:人教版选修3——5《重核的裂变》与《核聚变》中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的:老师问:同学们谁能说出我们人类制造的杀伤性武器中,杀伤性最强的武器是什么?学生答:是核武器。
老师又问:同学们能否说的具体一些呢?学生回答:原子弹、氢弹老师说:同学们答得很好,为什么核武器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它爆炸时获得的巨大能量是怎样得来的?学生们似乎不像刚才那么明白了,取而代之的是思考和猜想,老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这些知识,解决同学们想弄清楚的、长久以来困惑的问题,是什么呢?同学们用心听课了。
一个恰当的耐人寻味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8)练习、讨论引入新课通过练习、讨论的方法引入,适度的给学生设置一些富于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练习,在困难和障碍中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避免教师的教学放不开手,打包大揽现象。
如教学片段六: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位老师这样引入新课:1、找出生活中你所常见的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至少三个)2、分析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呢?3、用动能定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为一固定斜面,其高为h=5m,倾角θ=30°,现有一质量为1kg的金属球以2m/s的初速度从顶端滑下。
①若斜面光滑,求小球滑到最底端时的动能大小;②若斜面粗糙,小球所受阻力为0.2N,求小球滑到最底端时的动能大小。
4、若3中两例所示我们均选择地面为零势能面,试分析以下两个问题?(1)在①情景中,物体在运动的初末位置的机械能有何关系?(2)在②情景中,物体在运动的初末位置的机械能又有何关系?对比分析以上两个问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你能从理论角度证明你的猜想吗?若能请加以证明。
通过学生的亲历亲为,自己总结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充分体会到了新内容的新意,收获颇丰。
(9)提问、质疑引入新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学生的创新思维恰恰从疑问和好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