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高尔基谈到创作体会是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因此精彩的新课引入,能营造清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产生急需交流求知的欲望,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内驱力,为新课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学生主动参与,为师生积极有效互动,提供了思维涌动的原动力。

教学片段一:人教版《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堂教学的引入:

教师甲:用风筝引电,揭开天电神秘面纱

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马森希罗克发明了莱顿瓶,使摩擦生成

的电可以被储存起来,不久这项发明便传到了美洲。富兰克林得到朋友赠送的一只莱顿瓶,便开始了对电现象的研究。

1752年7月的一天,美国费城的上空阴云密布。富兰克林叫上儿子威廉,带上莱顿瓶,跑到田野上放风筝。随着一阵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为防止将电引到自己身上,富兰克林用一块干绸巾包住拉风筝线的手,并且在风筝线上挂上一把铜钥匙准备引电用。

当他感到拉风筝线的手有些麻木的感觉时,就把另一只手的手指靠近铜钥匙,顷刻之间,钥匙上射出一串串火花。

富兰克林赶紧将手指抽回,无限的欢乐也像电流一样传遍他的全身。他顾不得危险,让儿子拿出莱顿瓶,将铜钥匙移近莱顿瓶的金属

球,直接给莱顿瓶充了电。就这样,过去神秘而可怕的天电被富兰克林装进了瓶子。

事后,富兰克林用收集起来的天电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证明它的性质与发电机产生的电完全相同。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其实是很危险的,在富兰克林实验后的第二年,一个叫李赫曼的俄国人也学着富兰克林做这个实验,结果当场被电死。

启示:勇气并不是无知者无畏的胡闹,而是明知有不确定的可能,却愿付出生命去证实对与错的规则,这是探索者必备的品质。

教师乙:拿了一个梳子,演示梳头发,然后让梳子靠近一些碎纸屑,让学生观察,发现梳子能把碎纸屑吸引起来。

教师丙: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静电知识,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静电现象?小组可讨论,然后让学生自由回答。

评析:三位老师都想到了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案例引出课题,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符合物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社会的理念。

教师甲结合历史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是怎样收集静电的,能体验物理学家的创新、奉献、探索、事实求是精神这些都值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教师乙结合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观,增加了现象的可信度,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若让学生能做一做更好,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践能力。

教师丙让学生结合初中知识动脑思考、小组讨论合作、然后回报展示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他能读;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其核心就是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主动地、全方位地学习。若让学生能制作一个小实验带到教室展示应该更好。

由此可见,引入新课的形式灵活多样,在设计和实验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目的性、思想性原则,科学性、整体性原则,启发性、趣味性原则,直观性、抽象性原则,针对性、代表性原则。

常见的引入新课的形式有:

(1)观察和实验引入:丁肇中物理学家说: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物理

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

学态度的有效途径,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

实验中得来,因此在教学中,用一些新奇、生动的实验引

入新课,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实验

引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和新知识间建立感性认识,创设

诱发情景,从而驱使学生主动地猜想,探讨、研究物理现

象、总结物理规律。

教学片断二:人教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老师说:“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都站起来回答:“老师好”,老师又说:“同学们辛苦了!”同学们缓慢答道:“老师辛苦了!”老师说:请坐,我想试一试大家的反应时间,看来大家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反应时间可以用实验来测量,用一把尺子就可以,老师拿起一把尺子,老师提前在每一个刻度标上了时间,谁愿意和老师共同完成这个实验

呢?上去两位学生,老师用手捏住刻度尺的上端,告诉学生老师松手的同时学生捏住刻度尺,看一看学生捏住对应刻度的时间,第一位同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第二位同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大家看,尺子从静止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下落,这种运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呢?是否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桌子上放着橡皮、面积不同的纸片,学生们分组探究。几分钟后同学们自由回报,其中一组是这样探究的:让橡皮与大纸片在同一高度下落,发现橡皮下落的快,但把纸片折叠成与橡皮面积差不多的情况下,在同一高度落下,发现它们的下落快慢差不多,让小纸片与大纸片在同一高度下落,发现小纸片下落的快,把它们团成纸团从同一高度落下,发现它们的下落快慢差不多,由此可见,物体的下落快慢与重力大小无关,与空气阻力有关。这组同学设计的方案非常好,是不是这样呢?教师演示牛顿管发现在没有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相同。之后让大家总结自由落体的定义、特点。

这样引入新课,巧妙地使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操作中产生疑问,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急于释疑,很自然会把学生引入到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去。

(2)生活实例引入

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采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和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学生会觉得亲切具体、易于接受,如教学片断一教师乙和教师丙的引入。

(3)物理史料引入

物理学的发展中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建立都是许多科学家经过很多年的不懈努力得来的。因此,用物理史料引入,有助于学生树立勇于探索的求真精神和研究科学的严谨态度。如教学片段一教师甲。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牛顿第一定律、库仑定律中,都不防一试。

(4)创设美感引入

美感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情感,生活中我们随时能感受到美,接触到美,人们向往、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教师自身的语言美、行为美等堵多因素渗透其中,让学生一上课就感知到美好,从而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地接受知识。

如教学片段三:人教版选修3——4《波的反射和折射》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大家先看一段视频,同时考虑几个问题:这段音乐会是在什么音乐厅举行的?这个大厅的屋顶与两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如此华丽璀灿的音响效果?你能说一下混响与混响时间吗?让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屋顶为平顶镶板,两侧有楼厅和音乐女神的雕像,这些具有美学意义的装饰物使原本直接撞击到墙壁上的乐音有延长和舒缓的作用,“金色大厅”的木质地板和墙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鸣箱一样,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内振动和回旋,余音袅袅,与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大会堂和纽约卡内基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