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C第5章分子结构与化学活性的关系
药物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
引入下列基团至脂烃化合物(R),其lgP的递降顺序大致 为:
C6H5 > CH3 > Cl > R > -COOCH3 > -N(CH3)2 > OCH3 > COCH3 > NO2 > OH > NH2 > COOH > CONH2
引入下列基团至芳烃化合物(Ar),其lgP的递降顺序大 致为:
表示。即化合物在非水相中的平衡浓度Co和水相 中的中性形式平衡浓度Cw之比值:P=Co/Cw
不同的靶组织对于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的要求不同。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需要较大的脂水分配系数 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神经末梢,要求必须有一定的脂溶性,
但脂溶性又不能太大。因此,在局部麻醉药的结构中,应 具有亲脂性部分,也要具有亲水部分,以保持合适的脂水 分配系数,产生较好的局麻作用.
二、药动团
1、定义: 药动团是指决定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影响药物的吸
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结构片段或基团。 药动团可模拟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与药效团经化学键结
合,赋予药物分子有类似天然物质被转运的性质,控制药 物的药动学性质、优化生物利用度及药物靶向作用。药动 团可认为是药效团的载体。
2、药动团的设计
弱酸或弱碱类药物在体液中解离后,离子与未 解离分子的比率由解离指数pKa和介质的pH决 定。
酸类:pKa=pH + lg[RCOOH]/[RCOO-]
碱类:pKa=pH + lg[RN+H3]/[RNH2] 酸性药物:随介质pH增大,解离度增大,体内吸收
率降低.
碱性药物随介质pH增大,解离度减小,体内吸收 率升高.
2、改变电性,例如在苯环对位引入F,减低苯环在体内被代 谢为羟基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物的构效关系
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构效关系是指药物分子结构与其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药物的构效关系,可以帮助科学家设计和改进药物分子结构,以提高药物的活性、选择性、药代动力学和毒性等方面的性能。
构效关系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预测药物分子结构的活性,从而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并减少不必要的合成实验和临床试验的成本。
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影响药物活性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研究药物分子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单元的功能和特点,可以发现特定结构单元与药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大环、环氧、酮、酯、醚、杂环等基本结构对药物活性的影响。
2. 功能团的关键性质:药物分子中的功能团通常具有决定其生物活性的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不同功能团的性质和作用机制,可以揭示功能团与药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例如,羟基、氨基、羧基等功能团对药物的亲水性、溶解度和代谢途径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影响。
3. 空间构型的影响:药物分子的空间构型对其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不同空间构型对药物活性的影响,可以揭示空间立体构型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例如,立体异构体的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立体结构对药物活性的影响机制。
4. 分子杂化:通过将两种或更多的药物结构和/或配体结构合并为一个新的结构,可以产生具有更高活性和选择性的药物分子。
分子杂化是一种重要的构效关系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合并两种结构的优点,从而改善药物的性能。
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作,除了上述几个方面,还需要考虑诸如药物与靶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代谢途径、毒性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如计算化学、分子模拟、合成化学和生物学实验等,来揭示药物的构效关系,可以为药物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之,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是药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药物分子结构与其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药物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这项研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基本结构单元、功能团的特性、空间立体构型以及分子杂化等多个因素,并与药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代谢途径和毒性等进行综合研究。
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复习第五章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5第五章期末复习【本章重点】1.掌握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原理。
2.掌握判断高聚物单体的方法。
3.掌握有机推断题的解答方法。
【考点归纳】1.高分子化合物(1)高分子化合物:有许多小分子化合物以共价键结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高(通常为104~106)的一类化合物。
也称聚合物或高聚物。
(2)单体:用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
(3)链节:组成高分子链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均可以重复的最小单位。
也可称为最小结构单元,是高分子长链中的一个环节。
(4)链节数:高分子链节的数目,也称重复结构单元数,以n表示。
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1)按照高分子化合物的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
(2)按照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链分类,可分为线型高分子、支链型高分子和体型高分子。
(3)按照高分子化合物受热时的不同行为分类,可分为热塑性高分子和热固性高分子。
(4)按照高分子化合物的工艺性质和使用分类,可分为塑料、橡胶、纤维、涂料、黏合剂和密封材料。
3. 加聚反应(1)加聚反应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之一,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具有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
(2)高分子化合物由链节和聚合度共同构成。
加聚产物的链节与对应单体组成相同。
(3)链节上只有碳原子的聚合物为加聚产物。
(4)加聚产物寻找单体的口诀为单键两两断,双键四个碳;单键变双键,双键变单键。
4.(1)缩聚反应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之一,发生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含有两个能相互发生反应的官能团。
(2)缩聚产物的链节与对应单体的组成不相同。
(3)链节上存在或结构的聚合物为缩聚产物。
(4)缩聚产物寻找单体的方法为将链节上的或分解,在上补充—OH形成—COOH,在—O—或—NH—上补充H,形成—OH或—NH2,即可得到对应单体。
①产物中含有酚羟基结构,单体一般为酚和醛。
②链节中含有以下结构:,其单体必为一种,去掉中括号和n即为单体。
药物的构效关系及作用原理简介
利用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 技术解析靶点的三维结构。
药物设计
基于靶点结构,设计能够与之 结合并调节其功能的小分子药 物。
药物优化
通过构效关系研究,优化药物 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其药效和
选择性。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新药开发
01
02
03
04
分子建模
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建立药 物分子的三维模型。
研究构效关系的意义在于通过了解药 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指导新药 的设计、合成与优化,提高药物研发 的效率与成功率。
药物结构与活性关系
药物的基本结构
药物通常具有一个核心结构,称为药效团(pharmacophore), 它与生物靶标相互作用产生药效。
结构修饰与活性变化
通过对药物基本结构进行修饰,如添加或替换基团、改变键合方式 等,可以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性质及药效。
药物的分子结构对其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也有重要影响。 一些具有脂溶性的神经系统药物更容易穿透血脑屏障,从 而发挥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心血管系统药物构效关系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构效关系主要表现在药物与心血管系统靶点的相互作用上。例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 断β受体而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从而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肌耗氧量。
药物的构效关系及作 用原理简介
目录
CONTENTS
• 药物构效关系概述 • 药物作用原理简介 • 各类药物构效关系分析 • 新型药物设计与开发策略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药物构效关系概述
构效关系定义与意义
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AR)是指药物分子 的化学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药物化学 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H H O N H O NH
如巴比妥类药物结构变化
• 巴比妥类药物,在5位有两个烃基取代时,显示出 镇静安眠作用
O NH O N H O OHO N H O N O-
苯巴比妥的生物活性
• 5位双取代后不能转变成芳环结构
– pKa通常在7.0-8.5间,
• 在生理pH下,苯巴比妥约有50%左右以分 子型存在,可进入中枢而起作用
如全身麻醉药,从其化学结构上看,有气体、 低分子量的卤烃、醇、醚、烯烃等,其作用 主要受药物的脂水(气)分配系数的影响。
特异性结构药物
Structurally Specific Drug 作用依赖于药物分子的特异的化学结构,及其按某种 特异的空间相互关系排列 作用与体内特定的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
设计新药时必须考虑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药物口服给药后,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 药物在转运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生物膜,才能 到达作用部位或受体部位 药物分布到作用部位并且在作用部位达到有效浓 度,是药物与受体结合的基本条件 能和受体良好结合的药物并不一定具有适合转运 过程的最适宜理化性质参数
药物产生药效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 及药物和受体的相互作用
物理性质
药物的性质 药物结构 药物的空间 立体化学
NH3 NH3 C NH O CH2 NH C O CH2 CH2 O CH2 CH2 CH2 C O O CH2 O CH2 O CH2 O CH2 H H H H H H H H N N N N N N N N H H H H H H H H CH2 O CH2 O CH2 O CH2 O S N NH N H O
RCOOH
Ka
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PPT课件
药物分子的立体构型
对映异构
对映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化学组成但空 间结构不同的分子形式,其对药物的 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手性分子
手性分子是指不能与其镜像重合的分 子,许多药物分子具有手性,其对药 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具 有重要影响。
02
药理活性与化学结构的关 系
药物的作用靶点
药物靶点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 结合位点,包括酶、受体、离子
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
片段
指具有特定三维构象和药理活性的小分子基团。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是从大量的 化合物库中筛选出与靶点结合的片段,再通过拼接和优化这些片段来发现新药物 。
总结
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利用已知活性片段作为药物发现的起点,通过拼接和优化这 些片段,发现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新药物。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抗生素的药理活性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 的感染。
抗生素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 长来发挥作用,从而减轻感染症
状,治愈疾病。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抗 菌谱和作用机制,它们的化学结 构也各具特点,但都具备抗菌的
药理活性。
镇痛药的药理活性
镇痛药主要用于缓解疼痛。
镇痛药主要通过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或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作用,达到缓解疼痛的目 的。
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的跨学科研究
总结词
结合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变的,需要结合化学、生物学、药理学 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可以深入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 之间的关系,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也有助
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关系PPT
[A -]%or[B]%
0.09 0.99 9.09 50.0 90.91 99.01 99.91
弱酸
外界pH低于pKa 2个单位, 该药99%为分子态,沉淀 完全;
外界pH高于pKa 2个单位, 该药99%为离子态,溶解 完全;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
活性主要和理化性质有关
结构特异性药物
活性与化学结构和特定受体作用有关
21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
01
在体内具备某种相同的
物理化学性质,就能产
02
生相同的生物活性,与
化学结构的差异关系小
03
全身吸入麻醉药、
04
巴比妥类等
药理活性主要取决于分子的 物理化学性质,而对化学结构 或化学性质的要求无特异性
弱碱
外界pH低于pKa 2个单位, 该药99%为离子态,溶解完 全
外界pH高于pKa 2个单位,
该药99%为分子态,沉淀完
全
10
由Handerson公式得出的经验规律
01
2.肠道pH为7~8,故多数弱碱
性药物(pKa=7.5 ~ 10)在肠 02 道吸收。如可待因( pKa=8.0
),胃中多以离子态存在而不
03 离子型----分子型 04 脂溶性:分子型>离子型…… 05 分子/离子:
药物的酸碱强度 药物吸收时所处环境的pH值
——pH分配学说
8
pH分配学说(Handerson公式)
实际意义何在?
9
不同pH值时分子态、离子态占比
pKa– pH
3 2 1 0 -1 -2 -3
[HA环境pH的关系
药物分子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程度,或根据药物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方式,可把药物分成两种类型, 即非特异性结构药物(StrUCtUraHyNonspecificDrug)和特异性结构药物(StrUeIUralIySpecificDrug)0前者的药理作用 与化学结构类型的关系较少,主要受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如较典型的全身吸入麻醉药,这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可有 很大的差异,但其麻醉强度与分配系数(PartitionCoefficient)成正比。后者的作用依赖于药物分子特异的化学结构及 其按某种特异的空间相互排列。其活性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密切,其作用与体内特定的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受体 (ReCePtorS)是一种具有弹性三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大部分为蛋白质,部分为糖蛋白或脂蛋白,也有将酶 (Enzymes)、核酸(Nucleicacids)和膜聚合体包括在内,统称受体。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和细胞膜内,具识别配体 (Ligand)的能力,该类药物与受体的结构互补,可选择性地与之结合成复合物。药物与受体结合可使受体兴奋,传 递信息,产生特定的生理生化和药理效应。受体对药物识别主要表现在结构互补和立体化学
药物分子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药物分子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摘要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是药物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药物在体内能否产生活性,主要取决于药物作 用的动力学时相和药效学时相。药物动力相的构效关系,简要介绍药物的转运、影响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因素等。 能否药物到达作用部位,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与蛋白的结合等。而药物的分配系数、溶 解度及解离度与上述三个因素密切相关。药效相的构效关系,详细介绍药物-受体的相互作用和立体因素对药效的影 响。药物-受体如何相互作用,如何产生药效?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结构、电子云密度分布、药物-受体的亲和力(即氢 键、离子键、共价键、疏水作用及范德华力等)和药物分子的立体因素。
构效关系
H
COOH
举例
O
F
COOH
NNN
HN
C2H5
CHCONH NH2
O
S N
COOH
HO
H3C C2H5HCOC O
O O
CH3
H3C
H2 CH3 O
HS C
CN
H COOH
药物类别
药效团和基本结构
举例
20. 环氧合酶
RO2S
-2抑制剂 顺 式或平 面结构
环 或非环
H3CO2S
21. 芳构酶抑 制剂
22. 维甲受体 激动剂
烷基硫 酸酯或 磺酸酯 及β-卤 代硫醚 类
β-内酯 及醌类
可生成 阳碳离 子或自 由基的 某些含 卤素的 烷烃及 含卤素 的芳烃 和硝基 芳烃
2. 经代谢诱导生成的毒性基团
在体内被P-450代谢 活化,生成毒性基 团,导致临床毒副 作用,若生成的基 团反应活性很强, 可直接与CYP发生 亲核取代反应,成 为CYP失活剂。
23. 雌激素受 体调节剂
N X
N
Ar Ar
疏水性 立体性
共扼键 羧基
NCH2CH2O 芳环 (C=O)
芳环
环芳 R''
N N
N NC
(CH3)2NCH2CH2O
O O
CN
COOH
C2H5
许多药物呈现活性所需的药效团比较复杂,可称为 结构片断或亚结构,或称基本结构。
药效团与基本结构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后者包含 的原子或基团较多、较复杂。
构效关系反映药物作用的特异性。
有助于解析和认识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方式。 有助于新药的设计与合成,为合理和有效地研究与开发新药提供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五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五章知识点汇总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类型1.1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1)特点①单体分子含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②单体和生成的聚合物组成相同;③反应只生成聚合物。
(2)加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将链节写在方括号内,聚合度n在方括号的右下角。
由于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表示。
(3)加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①均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只有一种。
②共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单体有两种或多种。
1.2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1)特点①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含有两个官能团;②单体和聚合物的组成不同;③反应除了生成聚合物外,还生成小分子;④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聚合物呈线型结构。
(2)缩合聚合物(简称缩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
(3)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单体的物质的量与缩聚物结构式的下角标要一致;要注意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一般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n-1)。
①以某分子中碳氧双键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基团中的活泼氢原子结合成水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②以醇羟基中的氢原子和酸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③以羧基中的羟基与氨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H2O的方式而进行的缩聚反应。
1.3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比较2.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确定2.1加聚产物、缩聚产物的判断判断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单体时,首先判断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
判断方法是:(1)若链节结构中,主链上全部是碳原子形成的碳链,则一般为加聚产物;(2)若链节结构中,主链上除碳原子外还含有其他原子(如N、O等),则一般为缩聚产物。
2.2加聚产物单体的判断方法(1)凡链节的主链中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聚合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可。
高等有机化学 课件 分子结构与化学活性间的定量关系
但是邻位取代苯甲酸衍生物和脂肪酸衍生物却不是这样。苯甲酸及其对位取代 衍生物仍在一条直线上,而O-NO2 和O –Cl 苯甲酸衍生物远离于直线的一边,乙 酸和乳酸则远离于直线的另一边。
p-NO2 m-Br m-Cl p-Br p-Cl p-CH3 H p-CH3O m-CH3O CH3 C 6 H5 m-NO2 CH3CHOH
(y=bX + c)
是一个直线方程,其中r 为直线的斜率,c为直线的截距,两者都是常数。 进行其他化学反应时,如醇解反应,所测定的反应速度常数照同样方式作图, 也得线性关系,只是斜率和截距不同。由此可见这种线性关系具有一定的普 遍性。对于未取代苯甲酸酯和苯甲酸也可以写出同样的方程式。
lg k0=rlg Ka0 + c
列出了有些对位取代基的 s+ 和 s值。
例如:对芳环的亲电取代反应,使用 s 值作图不能得到一条好的直线,而用 s+ 值代 替的时候得到很好吻合的直线。
5.0
lgk/lgk0
CH3 Br2 R 硝基甲烷 R
C
0.2
0.4
见87页图4-3。
三、哈米特方程的应用
利用哈米特方程及相应的 s 和 r 值,可预测某些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了解有 关过渡态或中间体的反应中心部位的部分电荷符号和大小及反应机理。 (一)计算 k 值和 K 值 例 1 已知间硝基苯甲酸乙酯碱催化水解比相应未取代的苯甲酸酯在相同条件下 快 63.5 倍;问在该条件下对甲氧基苯甲酸乙酯水解的相对速度是多少? 查表4-1 的 s 值,s
例 2 已知苯乙酸的 pKa =4.31,求对氯苯乙酸的 pKa? 查表可知 s p-Cl = 0.23 和 r = 0.56,再根据公式; pKa = pKa0-rs = 4.31-0.56 x 0.53 = 4.18 实测值 4.19 目前哈米特方程的应用范围还在扩大。例如。就酸性强的 Ka 的考察来 说,哈米特方程不仅适用于苯环,也适用于以下各种类型的化合物:
高三化学选修结构知识点
高三化学选修结构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涉及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学科,研究的最基本单位是原子。
而由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其结构对于化学性质和反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将重点介绍高三化学选修中涉及的结构知识点。
一、分子结构1. 分子的基本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分子中的原子可以是相同类型,也可以是不同类型。
2. 分子的键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氢键等。
3. 分子的性质与结构分子的性质与结构密切相关。
分子的形状、电荷分布等决定了分子的极性、溶解性、化学反应活性等性质。
二、晶体结构1. 晶体的基本概念晶体是由大量具有规则排列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构成的固体。
晶体结构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
2. 晶胞与晶体结构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位,晶胞数目和晶胞的形状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3. 晶体的结构分类根据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晶体可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等不同类型。
三、高分子结构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高分子是由许多重复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
高分子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和多样的结构。
2. 高分子结构的分类根据高分子链的排列方式,高分子结构可分为线性、支化、交联等不同类型。
3. 高分子的性质与结构高分子的结构对其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结构的高分子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四、金属结构1. 金属的基本概念金属是指具有良好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中的原子形成特殊的结构。
2. 金属键与金属结构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金属结构。
金属结构具有密堆积和自由电子模型等特点。
3. 金属结构对金属性质的影响金属结构决定了金属的性质,包括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塑性等。
以上所述仅为高三化学选修结构知识点的简单介绍,还有更多相关内容等待学习和了解。
通过深入学习化学结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光学活性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光学活性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光学活性性质光学活性是有机化合物中一个重要的性质,它与分子的结构和手性有关。
在有机化合物中,如果它的结构不对称且不重叠,那么它可以存在两种或多种非重叠的立体异构体,并且这些异构体对线偏振光有不同的旋光性质,称为光学异构体。
一、手性和手性中心在有机化合物中,存在两种非重叠的立体异构体,即左旋体和右旋体。
它们的存在取决于分子中的手性中心。
手性中心是指四个不同基团或原子团围绕一个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对称的碳原子。
手性中心的存在使得分子无法与其镜像重叠,因此具有光学活性。
二、光学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存在两种光学异构体,分别是D-异构体和L-异构体。
D-异构体的旋光性质是右旋的,而L-异构体的旋光性质是左旋的。
三、旋光角度和浓度的关系旋光角度是描述光学异构体旋光性质的物理量,通常用α表示。
光学异构体的旋光角度与它的浓度有关。
旋光角度正比于光学活性物质的浓度,关系可以由洛仑兹定律表示。
四、什么是旋光度和比旋光度旋光度是旋光性质的一个度量,表示单位路径长度上的旋光角度,通常用[α]D表示。
比旋光度是表示单位浓度的旋光度,它是旋光度除以物质的浓度,通常用[α]D^20表示,其中20表示温度为20摄氏度。
五、手性分子的制备和鉴定手性分子的制备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立体选择性反应、手性催化剂、手性可分离化合物等。
鉴定手性分子的方法主要有光学旋光仪、核磁共振等。
六、手性分子的应用手性分子在医药、农药、香料、农产品保护剂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手性分子的光学异构体对生物活性和药效有显著影响,因此对手性分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手性分析的意义手性分析是对手性分子存在形式、含量、旋光性质等进行研究的方法,它有助于提高有机合成的选择性、分离纯化的效率,并为药物的研制和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总结:有机化合物的光学活性性质是有机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手性和光学异构体对于理解分子结构、反应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CO分子的成键结构特征与化学反应活性 ppt课件
ppt课件
6
CO2离域π轨道上电子的分配
设与E1对应的成键离域π轨道为ψπ(2px)1, 与E2对应的非键离域π轨道为ψπ(2px)2, 与E3对应的反键离域π轨道为ψπ( 2px)3。由于C原子φC(2px)轨道的能量(-10.74eV) 比O原子φO(2px) 轨道的能量(-15.91eV)高,所以画出ψπ(2px)轨道的能级图如下:
ppt课件
8
CO2分子的化学反应活性
? 由于分子形成两个稳定的π43 离域键, 导致CO2分子的化学活泼性较差
每个π43 键有两个π电子位于能量较低的成键离域π轨道ψπ( 2px)1或ψπ( 2py)1上, 而另一对π 电子位于能量较高的非键π 分子轨道 ψπ(2px)2 或 ψπ( 2py)2 上。 将 E2 = αO 代入行列式,并结合归一化条件求得: C2 = 0 , C1 = - C3 ,则有
ppt课件
28
ppt课件
Adv. Mater. 2014, 26, 460237–4626
异质结
核壳结构
ppt课件
Adv. Mater. 2014, 26, 460247–4626
CO2分子的配位活化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形成,能够改变配位体的反应活性, 创造有利的反应条件,能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以二氧化碳为基 础原料的合成反应,形成过渡金属CO2配合物。
由以上分析得知, CO2活化的有效途径:
①适当的方式输入电子; ②在反应过程中夺取其他分子的电子, 也即作为氧化剂加以利用。
ppt课件
11
CO2分子的活化条件
①电子供体 ②高能量 ③催化剂
pptS课a件kakura et al Chem. Rev. 2007, 107, 236152 -2387
药物化学药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
金属离子络合物:是由电荷密度低的金属离子和电
荷密度高的配体组成。
体内与DNA
的两个鸟嘌
呤碱基N络
合,破坏了
核苷酸链上
的碱基配对,
铂金属络合物
使肿瘤细胞
抗肿瘤药物
DNA的复制 停止。
23
药物与受体往往是以多种键合方式结合,一般作 用部位越多,作用力越强而药物活性较好。
24
2.药物结构中的各官能团对药效的影响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
活性取决于药物分子的各种理化性质 药物作用与化学结构关系不密切 药物结构有所改变,活性并无大的变化
结构特异性药物:
靶点是不同的受体(蛋白、酶),所以生物活性主要 与药物结构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活性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密切 药物化学结构稍加变化,药物分子与受体的相互作
用和相互匹配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药效学性质。
当药物结构中不同的官能团的改变可使整个分子 的理化性质、电荷密度等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或影 响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转 运,最终影响药物的药效,有时会产生毒副作用。
O
F
C COOH
N HN
N C2H5
诺氟 沙星 25
1.烃基 : 引入烃基,可增加药物与受体的疏水结合,增加脂水分配系数
0.72nm
H O
H O
Z-己烯雌酚
1.45nm
H
O
HO
E-己烯雌酚
1.45nm
OH
HO
雌二醇
30
(2)几何异构对药效的影响
产生:由双键或环等刚性或半刚性系统导致 分子内旋转受到限制
几何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都有较大 的差异
顺式异构体抗精神病作用比反式强5-10倍 顺式异构体的构象与多巴胺受体的底物多巴胺优势构象接近 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时:
(分子处于反应中〕
δ
C C Cl
三. 超共轭效应 (Hyperconjugation)
H H C CH CH2 H
当C-H键与双键直接相连时, C-H键的强度减弱,H原子的 活性增加。
H H C CH O H
羰基化合物的α-H在取代反应 中是活泼的。
16
H C
H H H C C H H
σ-π共轭体系
当胺同质子酸作用时,其碱性强度顺序为:
R3N > R2NH > RNH2 > NH3
当它与体积较大的Lewis 酸作用时,碱性强度顺序为:
R3N < R2NH < RNH2 < NH3
R R R N R' B R' R'
2.6-二甲基吡啶 几乎不与R3B作用
CH3 N CH3
23
来自于离去基团背后的张力—B-张力(Back Strain)
8
带负电荷的取代基的 + I强
2. 动态诱导效应(Id)
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引起分子中电子云分布状态的 暂时改变。
暂时 极化现象 又称可极化性。
诱导极化度ρ与化学键的极化度α、外界极化电场的 强度F有关。 ρ = αF 静态诱导效应 动态诱导效应 相同 C-H 沿键传导 迅速消失 不同 键的永久极性引起 键的可极化性引起 永久性 暂时性 可致活 可致钝 总是致活 如:C-X F>Cl>Br>I I>Br>Cl>F
R R C X 109° 28' R
sp3-四面体
பைடு நூலகம்
120°
R C R + X
R
sp2-平面三角型
SN1反应 形成正碳离子时, 键角的变化,缓 解了基团的拥挤 程度。
小环化合物,来自键扭曲的张力—I-张力(Internal strain), 也叫角张力 (Angle strain)。
R X
难以离解
R
109°28″
1. 化合物(构象)的稳定性
H
H CH3
H
CH3 H
20
2. 化合物的酸碱性
O C OH CH3 C CH3 CH3
O C
pKa2
OH
pKa1 <
当t-Butyl 在邻位时, 把羧基挤出了与苯环所在 平面,羧基的 -C效应消失。
21
3. 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伯卤代烷的乙醇解的相对速度是与中心碳原子 连接的烷基大小相关的:
第五章 分子结构与化学活性的关系 ——Substituent Effects
高等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的核心部分(core) 分子结构的 基本概念 含碳化合物的 反应性 化合物 中间体 结构
高等 有机化学
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反应机理
揭示反应的本质、内在规律,把反应有机地联系起来。
1
取代基效应(Substituent Effects)
9
二. 共轭效应 (Conjugation)
1. 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 π - π 共轭
O C C C N C C C C C H
C C C C C C C C
C1
C2
C3
C4
10
p - π 共轭
O R C OH
Cl C C
CH3 CH
CH CH2
CH3
C3 H
C2
C1
H +
H
11
共轭效应:
特点:
2
诱导效应
电子效应 取代基效应 场效应 共轭效应 空间传递
(σ, π)
(π-π, p-π)
超共轭效应 (σ- π,σ- p)
空间效应 (位阻效应) 物理的相互作用
电子效应 (Electronic effect):
由于取代基的作用而导致的共有电子对沿共价 键转移的结果。
O O2N CH2 C O H > CH3
+C: C C F
C C Cl
C C Br
C C I
主量子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p 轨道与双键中的 π轨道重叠越困难,电子离域程度小, + C 越小。 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在一个分子中往往是并存的, 有时两种作用的方向是相反的.
15
静态时:
(分子没有参加反应)
δ
C C Cl
δ
δ
-I > +C +C > -I
当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相互作用,通过空间 传递的电子效应。 邻氯代苯丙炔酸:
pKa:
大
小
场效应依赖分子的几何构型。
19
五. 空间效应 (Steric effect)
分子内或分子间不同取代基相互接近时,由于 取代基的体积大小、形状不同,相互接触而引起的 物理的相互作用 (位阻效应)。 空间效应的作用:
Y
δ
轨道离域或者电子离域。
CH CH CH CH2
δ
δ
δ
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 周围电子云密度变化, 马上会引起其它部分的 电子云密度的改变, 且不受传递距离的影响。
结构特征: 单、重键交替,共轭体系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 C C H
δ
δ
δ
O
δ
HCN
NC C C C OH H
12
p-π共轭体系:
OH
δ δ
O C O H
3
4
5
6
一. 诱导效应 (Inductive effect) 1. 静态诱导效应 (Is)
取代基电负性引起 电子云沿键的方向 进行传递。
C
δ
δ
C
δ
δ
Cl Cl Cl
δ
C C C
δ
C
δ
结构特征: 单、双、叁键 传递方式:σ、π键 传递强度:距离越大,强度越弱。< C3 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取代基中心原子的电负性
π-π共轭体系: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C 增强:
C C C C< C C C N<C C C O
相同的元素,带正电荷的原子,-C效应较强:
C NR2
>
C N R
14
p - π共轭体系:
同周期元素:
+C:
C C NR2 > C C OH > C C F
电负性越大的原子,+C 效应越小
同族元素:
传递方式: π键
δ
结果: 使羟基的邻、对位的碳原子 带有部分的负电荷。
O R C OH
C C C Y
(I)
O R C O+ H
C C X
(II)
相对强度: Y为吸电子基团时-吸电子共轭效应 (-C), X为供电子基团时-供电子共轭效应 (+C)。
13
共轭效应的强度:取决于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 与主量子数的大小。 电负性越大,-C越强。
CH3 H C CH O H 2.73
在叔碳正离子中 C-H键与空的p轨道 具有9个超共轭效应的 可能,其结果:正电 荷分散在3个碳原 子上。
2.正碳离子稳定性增加:
H H H H H C H H HC > C C > H HC C H H HH C H HC H
H H
H C
H
H >H C
H
18
四. 场效应 (Field effect)
120 °
24
Conclusion
诱导效应(I)
共轭效应(C)
电子效应 (electronic effects) 取代基效应
位阻效应 (steric effects)
-C -I
(FBI)
周期表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R EtOH + H C Br H
R H3CCH3CH2(CH3)2CH(Isopropyl)
R EtO C H + HBr H
SN2 反应 乙氧基从背后进攻
相对速度 1.0 0.28 0.03 4.2× 10-5
(CH3)3C(t-Butyl)
R越大,位阻越大
22
在反应过程中,基团在相互靠近时由于位阻导致的 相互排斥作用—F-张力(Face – Strain)。
C C
Z
7
规则:
1. 同周期的原子:
-CH3 < -NH2 < -OH < -F
2. 同族的原子: F > Cl > Br > I 电负性:
4.0 3.0 2.8 2.5
3. 相同的原子: 不饱和度越大,-I 效应越强
C CR > CH CHR
4. 带正电荷的取代基的 -I 强
-I:
-NR3 > -NO2 > -NR2
σ电子离域在C1-C2之间,使 H原子容易作为质子离去,这 种共轭强度远远弱于π-π、p-π 共轭。
超共轭效应的作用:
CH2CH3
H
Br2 hυ
CHCH3 Br
H H C CH CH2 + NH3 D 17
H C CH CH2 + DNH2 H
1.分子的偶极距增加:
H C O H μ : 2.27
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或原子团对整个分子或分子中其它部 分产生的影响。
H H C Br + OH H
共价键的极性取决于取代基效应 CH3COOH pKa 4.76
H H C OH + Br H
反应的本质:旧键的断裂,新键的生成
ClCH2COOH Cl2CHCOOH Cl3CCOOH 2.86 1.29 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