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原始记录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原始记录

参赛统一试验原始记录3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编号:试验日期:年月日第1页共1页

样品配合比编号

原材料

样品编号水泥

样品名称及等级 C 混凝土拌合物掺合料样品数量 L 砂样品来源( )石搅拌方式外加剂

样品描述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

原材料

型号规格水泥

混凝土使用部位掺合料

试验依据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

能试验方法标准

( )石

试验条件温度:℃湿度: % 外加剂主要仪器设备

慢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

检测项目

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次)

第一组第二组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G0(g)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G n (g)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ωn (%)

试件承压面积A(mm2)

对比试件破坏荷载P0(kN)

对比试件抗压强度f c0(MPa)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破坏荷载P n(kN)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抗压强度f cn(MPa)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抗压强度损失率Δfc(%)

确定抗冻等级

快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

检测项目

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次)

第一组第二组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G0(g)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G n(g)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W n (%)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横向基频初始值f0(Hz)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横向基频值f n(Hz)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P(%)

混凝土耐久性系数K=P×N/300

确定抗冻等级

备注本表格填写完整后加盖单位试验室公章技术负责人:复核人:试验人: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原始记录

参赛统一试验原始记录3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编号:试验日期:年月日第1页共1页 样品配合比编号 原材料 样品编号水泥 样品名称及等级 C 混凝土拌合物掺合料样品数量 L 砂样品来源( )石搅拌方式外加剂 样品描述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 原材料 型号规格水泥 混凝土使用部位掺合料 试验依据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 能试验方法标准 砂 ( )石 试验条件温度:℃湿度: % 外加剂主要仪器设备 慢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 检测项目 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次) 第一组第二组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G0(g)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G n (g)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ωn (%) 试件承压面积A(mm2) 对比试件破坏荷载P0(kN) 对比试件抗压强度f c0(MPa)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破坏荷载P n(kN)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抗压强度f cn(MPa)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抗压强度损失率Δfc(%) 确定抗冻等级 快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 检测项目 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次) 第一组第二组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G0(g)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G n(g)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W n (%)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横向基频初始值f0(Hz)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横向基频值f n(Hz)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P(%) 混凝土耐久性系数K=P×N/300 确定抗冻等级 备注本表格填写完整后加盖单位试验室公章技术负责人:复核人:试验人: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

共3页第1页 校核: 主检: 配比名称 (设计、施工要求) 抗渗混凝土(泵送) C30及P6,坍落度100~120mm 委托编号 HP0700001 样品编号 HP070100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20±5℃ 湿度>50%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施工方法 机械振捣 收样日期 2007.01.06 检测依据 JGJ55-2000 试配日期 2007.01.08 材料情况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山东水泥厂 P.O32.5R 安定性合格 预测强度合格 泰安 中砂 μx=2.7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济南 碎石 符合5~25mm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针片状0.7% 省建科院 NC -4泵送剂 液状 掺量2.5% 饮用水 省建科院 PNC 膨胀剂 粉状 掺量8% 黃台电厂 Ⅱ级 配合比 计算式 1、计算配制强度f cu ,o =f cu ,k +1.645σ=30.0+1.645×4.0=36.6 (MPa) 2、确定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ce f =32.5×1.10 ≈36 (MPa) 3、计算水灰比W/C=a α.ce f /(f cu ,o +a α.b αce f )=0.46×36/(36.6+0.07×0.46×36)=0.44 4、确定用水量m wa =180(kg/m 3) 5、计算水泥用量1c m =180/0.44=409( kg/m 3 ) 6、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 =15%,超量系数K =1.3 mf =409×15%×1.3=80( kg/m 3 ) 7、计算膨胀剂用量p m =409(1-15%)×8.0%=28( kg/m 3 ); 8、计算外加剂用量j m =[409(1-15%)+409×15%×1.3] ×2.5%=11( kg/m 3 ) 9、实际水泥用量1co m =409(1-15%)×(1-8%)=320 ( kg/m 3 ) 10、确定砂率βs=35% 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 kg/m3得:mg=1171 ( kg/m 3 ) ms=631-(409×15%×1.3/2.2-409×15%/3.1)×2.6=588( kg/m 3 ) 试件尺寸 100×100×100 (mm ) 试配体积 25L/35 L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计 算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 3 砼材料用量(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拌合物 性 能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 3 / / / /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若调整,写明如何调整?调整后拌合物性能?) 备 注:此计算配合比可作为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若经调整,写明调整后配合比) 主要设备 名称、型号 搅拌机 振动台 / / / 设备编号 SB/H-01 SB/H-02 设备状态 正常 正常

01-水泥混凝土含气量原始记录表

报告编号:2012GLSGB014-057 水泥混凝土含气量试验记录表 表格编号:JCJL-SNHN-04 第1页 共1页 样品名称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 样品编号 水泥:2012GLSGY014-015 砂:2012GLSGY014-017 碎石:2012GLSGY014-030 外加剂:2012GLSGY014-012 样品数量 30L 样品描述 拌合物搅拌均匀 型号规格 水泥:P.O42.5;砂:中砂;碎石: (5-20)mm ;外加剂:高效缓凝减水剂 材料用途 桥梁上部构造 试验条件 温度:22 ℃ 湿度:38% 试验依据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 泥混凝土试验规程》T0526-2005 主要仪器设备 水泥混凝土搅拌机JSH-2、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JSH-6 量钵体积标定 量钵和玻璃 板总重(g ) 水的温度(℃) 水的密度(g/cm 3) 量钵、玻璃板和 水总重(g ) 量钵体积(L ) 4960 16.0 0.99897 11948 6.981 含 气 量 标 定 含气量0% 压力表读 数(MPa ) 含气量1%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2%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 3%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 4%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5%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 6%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7%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 8%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 9%压力 表读数 (MPa ) 含气量 10%压 力表读 数 (MPa ) 0.094 0.080 0.069 0.063 0.057 0.052 0.049 0.045 0.042 0.039 0.037 246810 120.000 0.010 0.020 0.030 0.040 0.0500.060 0.070 0.080 0.090 0.100 含气量(%) 压力(MPa) 含气量与压力关系图 仪器测定含气量 第一次压力值(MPa ) 第二次压力值(MPa ) 第三次压力值(MPa ) 两次压力平均值 (MPa ) 所测混凝土样品的仪器测定含气量(%) 0.058 0.055 —— 0.056 3.6 集料 含气量 第一次压力值(MPa ) 第二次压力值(MPa ) 第三次压力值(MPa ) 两次压力平均值 (MPa ) 集料含气量 (%) 0.092 0.092 —— 0.092 0.3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 3.3 备注:W/C=0.33每盘30L ,水泥:14.25kg,中砂:18.57kg ,水:4.65kg 碎石(5-20mm ):36.03kg 外加剂:0.157kg. 检测: 记录(校核): 检测日期: 2012 年9月2日

01-水泥混凝土含气量原始记录表

水泥混凝土含气量试验记录表 样品名称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 样品编号 水泥:2014-C-001 砂:2014-F-001 碎石:2013-S-001 2013-G-001 外加剂:2013-PA-001 样品数量 30L 样品描述 拌合物搅拌均匀 型号规格 水泥:P.O42.5;砂:中砂;碎石:(5-31.5)mm ;外加剂:高效缓凝减水剂 材料用途 基础 试验条件 温度:22 ℃ 湿度:38% 试验依据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 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主要仪器设备 水泥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 量钵体积标定 量钵和玻璃 板总重(g ) 水的温度(℃) 水的密度(g/cm 3) 量钵、玻璃板和 水总重(g ) 量钵体积(L ) 4960 16.0 0.99897 11948 6.981 含 气量标定 含气量0% 压力表读 数(MPa ) 含气量 1%压力 表读数 (MPa ) 含气量 2%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 3%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 4%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5%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 6%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7%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 8%压力表读数(MPa ) 含气量 9%压力 表读数 (MPa ) 含气量 10%压 力表读 数 (MPa ) 0.094 0.080 0.069 0.063 0.057 0.052 0.049 0.045 0.042 0.039 0.037 246810 120.000 0.010 0.020 0.030 0.040 0.0500.060 0.070 0.080 0.090 0.100 含气量(%) 压力(MPa) 含气量与压力关系图 仪器测定含气量 第一次压力值(MPa ) 第二次压力值(MPa ) 第三次压力值(MPa ) 两次压力平均值 (MPa ) 所测混凝土样品的仪器测定含气量(%) 0.058 0.055 —— 0.056 3.6 集料 含气量 第一次压力值(MPa ) 第二次压力值(MPa ) 第三次压力值(MPa ) 两次压力平均值 (MPa ) 集料含气量 (%) 0.092 0.092 —— 0.092 0.3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 3.3 备注:W/C=0.4每盘30L ,水泥:11.4kg,中砂:24.6kg ,水:5.4kg 粉煤灰 1.8 碎石(5-31.5mm ):28.5kg 外加剂:0.408kg. 检测: 记录(校核): 检测日期: 2013 年3月2日

全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南通天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JC-4036-HP №: 砼设计强度等级施工工艺机械搅拌 要求坍落度(mm)使用部位 任务单编号样品状态符合(不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依据JGJ55-2011 环境条件℃ 试验日期年月日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名称规格型号量程准确 度 编号 使用状况 使用前使用后 搅拌机HJW-60 QT-07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振动台HCZT-1 QT-2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压力试验机TY A-2000D 0-2000kN ±1% FM-04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电子计价称ACS14LE 0-30kg FM-24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一.原材料 1:水泥:任务单编号品种等级复测强度(Mpa)(3天) 2:黄砂:任务单编号细度模数含泥量(%) 3:石子1:任务单编号级配含泥量(%) 石子2:任务单编号级配含泥量(%) 4:外加剂:品种产地减水率(%)掺量(%) 5:粉煤灰:级别超量系数取代水泥百分率(%) 6:矿粉:级别掺量 二.试验室配合比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Mpa):f cu。0=f cu。k+1.645σ 2、计算水胶比:W/C=αa×f ce /f cu。0 +αa×αb×f ce 3、单位用水量(kg): 4、单位水泥用量(kg): 5、选定砂率: 6、取单位容重: 7、计算粗细集料用量(kg):砂= ;石子1= ;石子2= 8、粉煤灰用量(kg): 9:外加剂掺量(kg): 三.试验室初步配合比 水胶比砂率水水泥黄砂石子1 石子2 粉煤灰外加剂 四.试配检验 1、试拌(0.025m3)用料量(kg):砂的含水率:%;石子的含水率:% 水水泥黄砂石子1 石子2 粉煤灰外加剂

配合比原始记录

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商品混凝土样品编号 强度等级稠度(mm或s)抗渗等级 抗冻等级其他要求拌合方法机械搅拌 成型方法捣棒人工捣实法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设备名称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电液式压力试验机电子控温远红外鼓风干燥箱震击式标准振筛机 设备编号RZ039 RZ045 RZ021 RZ022 设备状态 检测依据JGJ55-2011 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合比用原材料 材料名称水泥细骨料粗骨料1 粗骨料2 水掺合料1 掺合料2 外加剂1 外加剂2 其他 名称、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碎石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 厂家、产地烟台冀东寻山石猴子夏庄伟磊夏庄伟磊地下水唐山曹妃甸威海港域潍坊万山 规格、等级P·O 42.5 中砂16-31.5mm 5-10mm 地下水S95 Ⅱ级FDN-C 样品状态 样品数量 主要技术指标实测结果28 天 抗压 强度 MPa 细 度 模 数 颗 粒 级 配 含 泥 量 含 泥 量 检测说明试验用料均干燥状态。 校核:主检:

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商品混凝土样品编号 强度等级稠度(mm或s)抗渗等级 抗冻等级其他要求拌合方法机械搅拌 成型方法捣棒人工捣实法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检测依据JGJ55-2011 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制强度确定及配合比计算(质量法) 计算项目计算结果计算说明 配制强度f cu,0 ≥f cu,k ﹢1.645σ= <C60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取设计强度等级值);σ—混 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可计算或查表取得。 f cu,0 ≥1.15f cu,k= ≥C60 水胶比粗骨料品种:αa= αb= f ce=γ c f ce,g,式中:γf、γs—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影响系数,可查表取得, f ce—水泥28d抗压强度 (MPa) ,可实测或计算取得。 f b=γfγs f ce= W/B﹦ 用水量m w0= 干硬性或塑性混凝土混凝土用水量(㎏/m3),按表选取或通过试验确定。m w0=m w0′(1-β)= β= 流动性或大流动性混凝土用水量(㎏/m3),可计算确定,β—外加剂的减水 率(%)。 胶凝材料和外加剂用量m b0= m f0= m f= m f0—矿物掺合料用量(㎏/m3),βf—矿物掺合料掺量(%),m c0—水泥用量(㎏ /m3)。 m a0= m wE= m c0= m a0—外加剂用量(㎏/m3),m wE—膨胀剂用量(㎏/m3),m f—粉煤灰用量(㎏ /m3)。 粗细骨料用量βS= m cp= m S0﹦m g0﹦混凝土拌合物假定质量m cp(㎏/m3):m cp=m f0+m c0 +m g0+m s0+m W0 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材料名称水泥细骨料粗骨料1 粗骨料2 水掺合料1 掺合料2 外加剂1 外加剂2 其他材料用量(kg/ m3) 重量配合比 检测说明计算公式:() b b a cu b a f f f B W α α α + ? = 0, /; B W m m w b/ ? =;% 100 0? + = s g s s m m m β。式中:αa、αb—回归系数,f b—胶凝材料28d 抗压强度(MPa),可实测或计算;m w0—混凝土用水量(㎏/m3),m w0′—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坍落度实际要求的混凝土用水量(㎏/m3),m b0—胶凝材料用量(㎏/m3);βS—砂率(%),m s0—细骨料用量(㎏/m3),m g0—粗骨料用量(㎏/m3)。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范文.doc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 ( 一) 共 3 页第 1 页 配比名称 抗渗混凝土(泵送) 委托编号 HP0700001 (设计、施工要求 ) C30 及 P6,坍落度 100 ~ 120mm 样品编号 HP070100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 20± 5℃ 湿度> 50%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施工方法 机械振捣 收样日期 2007.01.06 检测依据 JGJ55-2000 试配日期 2007.01.08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材料情况 配合比 计算式 山东水泥厂 泰安 中砂 济南 碎石 省建科院 省建科院 P.O32.5R μ x=2.7 符合 5 ~ 25mm NC - 4 泵送剂 PNC 膨胀剂 安定性合格 含泥量 0.5% 含泥量 0.5% 液状 饮用水 粉状 预测强度合格 泥块含量 0.3% 泥块含量 0.3% 掺量 2.5% 掺量 8% 针片状 0.7% 1 、计算配制强度 f cu , o =f cu , k +1.645σ= 30.0+ 1.645× 4.0=36.6 (MPa) 2 、确定水泥 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 f ce = 32.5×1.10 ≈ 36 (MPa) 3 、计算水灰比 W/C= a . f ce /(f cu , o + a . b f ce )=0.46× 36/(36.6+0.07 × 0.46×36)=0.44 4 、确定用水量 m wa =180(kg/m 3 ) 5 、计算水泥用量 m c1 =180/ 0.44=409( kg/m 3) 6 、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 f = 15%,超量系数 K =1.3 mf =409 ×15%× 1.3= 80( kg/m 3) 7 、计算膨胀剂用量 m p =409(1-15%)×8.0%= 28( kg/m 3 ); 8 、计算外加剂用量 m j =[409(1-15%)+409×15%× 1.3] × 2.5%= 11( kg/m 3 ) 9 、实际水泥用量 m co1 =409(1-15%)×( 1- 8%)= 320 ( kg/m 3 ) 10、确定砂率β s=35% 2420 kg/m3 得: mg=1171 ( kg/m 3 ) 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 ms=631-(409×15%× 1.3/ 2.2-409×15%/ 3.1)× 2.6=588( kg/m 3) 黃台电厂 Ⅱ级 试件尺寸 100×100 × 100 ( mm ) 试配体积 25L/35 L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计 算 每 m 3 砼材料用量 (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配合比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 (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拌合物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 3 性 能 / / / /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若调整,写明如何调整?调整后拌合物性能?) 备 注:此计算配合比可作为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若经调整,写明调整后配合比) 主要设备 搅拌机 振动台 / / / 名称、型号 设备编号 SB/H-01 SB/H-02 设备状态 正常 正常 校核: 主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