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逻辑学
逻辑学第5章
三、假设证明法
1、间接推证法的特点认知 给定前提不够,需要附加。 2、假设证明法的基本思路 附加假设,依据蕴涵引入的规则有条件的推出相 关结论。 3、假设证明法的模式构造 4、应用举例分析 【例析4207-4210】 5、假设证明法的逻辑启示
四、反证法
1、反证法的特点认知
前提不够,需要附加。 附加与结论相矛盾的命题作为假设依据规则进行推导寻求矛盾。 找到矛盾后利用否定引入或销去规则反证结论成立。
2、构造规则(分解规则)
合取并列、析取分枝、多重转化
3、构造步骤及注意事项
多重转化、 合取先行、析取分枝、
4、具体应用
四、真值表法的局限性
1、完全真值表法的局限性 判定多变项命题公式过于繁琐。 2、归谬赋值法的局限性 仅能判定蕴涵式,且当被判定公式的后件为合取式或等值式是 须分情 况讨论多有不便。 3、真值树法的局限性 判定结构复杂的公式时,树冠过大操作不便。 4、问题:
p∧﹁q
*返回*
p T T F F
q T F T F
等值
p→q T F T T
﹁p∨q T F T T
p∧﹁q F T F F
矛盾
实例分析4104:
请用归谬赋值法判定((p→q)∧﹁q)→﹁P这个推理是否有效?
((p→q)∧﹁q)→﹁P
0
1
1 1 1 1
0
1
0
由上表可知: q 的赋值出现矛盾,此命题形式是重言式,与之相对应的
2、完全真值表法的判定功能
(1)命题公式的性质判定
(解释、例析4102)
(2)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判定
(3)命题公式之间关系的判定
(例析4103)
三、简化真值表法
逻辑学 第五章 判断——复合判断
第二赌,甲或者取下自己的右眼用牙咬, 或者输掉100元。这里又漏掉了“甲取下自己的牙齿去咬 右眼”。同上理又错了。
p
q
p←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⒊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的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形式:当且仅当p,才q。 p、q是前件和后件,“当且仅当”是联结词。 符号表示:p←→q。“←→”读作“等值于”。
真假情况:只有当p、q都取相同的真值时,假言判 断才为真。可看下表:
p
q
p↔q
真
真
真
真
真假 真
符号表示:p∨q。
真假情况:断定选言支至少有一真,但也 假 真 真
可以都真,因此,一个相容选言判断,只有在
选言支都假的情况下才是假,其他情况均为真。 假 假 假
选言判断
⒉不相容选言判断
P Q p∨q
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
一种存在,并且至多只有一种存在的选言判断。 真 真 假
փ (如无p,有q没q不定) 第二 p是q的必要条件 是指:无p一定无q;有p未必有q。
փ (如有p,有q没q不一定) 第三 p是q的充要条件 是指:有p一定有q,无p一定无q。 所以,假言判断有三种形式, 即: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⒈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的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逻辑学》第五章(精简版)
42
【思考与训练】
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1.许多水果是北方产的,苹果是水果,因此,苹果 是北方产的。 2.审判员在法院工作,这些人在法院工作,所以, 这些人是审判员。 3.外语翻译都懂外语,他不是外语翻译,所以,他 不懂外语。
35
三段论的规则
3.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大项扩大或小项扩大”
比如: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 语言是社会现象
所以,社会现象是没有阶级性的。
再比如:凡共青团员都是青年 张三不是共青团员
所以,张三不是青年
36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段论的规则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两否定推结论” 比如: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唯心义者 费尔巴哈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所以,费尔巴哈? 前提真而结论不定,推理无效。原因在于两个前提都否
一个概念(前一句是指“传统逻辑,后一句则指包括传统逻辑和现 代逻辑两部分在内的总的逻辑),所以,犯“四概念”错误。
33
三段论的规则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中项两次不周延” 比如:故意犯罪是犯罪 过失犯罪是犯罪 所以,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
前提真而结论假,中项“犯罪”一次都不周延,所以, 违反该规则,推理无效。
21
【思考与训练】
1.下列推理能否成立?为什么? (1)从SOP推出SOP (2)从SEP推出POS (3)从SAP推出POS (4)从SIP推出POS
22
【思考与训练】
2.将下列判断换质、换位、换质位、换位质。 (1)一切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无神论者。 (2)有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3)有些花不是红的。
9
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复旦大学《逻辑学》第5章
第五章复合命题地描画——正确地或错误地——现实,必须与现实具有共同的东西,这种形式就是逻辑形式,即现实的形式。
像弗雷格和罗素一样,我把命题看作是其中所包含的式的函数。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236主要内容•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真值形式与真值函项•真值表237一. 概述1、定义复合命题(compound proposition)是古典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指本身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以联结词联结简单命题而成。
例1.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社会契约论》例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例3.并不是我特别聪明,我只是比较执着于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2、复合命题的逻辑特征(1)复合命题的基本单位是命题。
在复合命题中,原子命题成为“逻辑变项”,它们被称为“支命题”。
(2)支命题由逻辑联结词(“逻辑常项”)联结,不同的逻辑联结词具有不同的逻辑性质。
(3)复合命题的真假取决于支命题的真假组合和联结词的逻辑性质。
3、复合命题的种类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二. 联言命题1、定义联言命题(conjunctive proposition)指关于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
例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例5.李白和杜甫是唐朝人。
例6.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不正确的,应该抛弃的。
2、逻辑形式p并且q,读作“p并且q”。
p∧q,读作“p合取q”。
5、常用联结词…并且…;…和…缺一不可;尽管(虽然)…但是…;既…又…;不但…而且…;除了…还…。
6、需要注意的问题逻辑学中的“并且”与日常用语中的“并且”不完全相同,后者不仅是对“并且”前后两命题的肯定,而且前后两命题在内容方面有联系,或递进,或转折,或并列,而在逻辑学意义上,这一点被抽象掉了。
不论p和q在内容上是否有相关性,只要p、q都为真,那么“p并且q”就为真。
例7.“1+1=2,并且,雪是白的”;例8.“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逻辑学课件5逻辑学第五章逻辑规律
从惊讶到思考
——数学悖论奇景 《科学美国人》杂志社 马丁· 加德纳
第二节 (无或不)矛盾律
逻 辑 基 本 规 律
斯多葛派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西蒂姆的芝诺 (zeno of citium,约公元前336-264年)创立 的。他在一个画廊(Stoa)里讲学,人称“画 廊(Stoa)”学派,与伯拉图的雅典学园和亚 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并称三大学派。该学派第二 个代表人物克里西普(Chrisipus)被称为古代 最伟大的逻辑学家之一。斯多葛学派早期研究认 识论和逻辑学,晚期重视社会伦理。“命题逻辑” 的第一个系统的建立约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半个 世纪:它是斯多葛学派的逻辑。
第二节 (无或不)矛盾律
必有一假
逻 辑 基 本 规 律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和公式: 1.基本内容: 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个思维对象不能作出两个相 矛盾的认识,即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相互矛盾的论述(两可) 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 课本: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反对和矛盾)的 两个思想不能同时为真,其中必有一假,(见逻辑方阵)
逻辑悖论是“不可解”的,除非能找到一种方法来 完全消除这种恶性的矛盾。 方法:语言层次理论和排除自身
4.
第二节 (无或不)矛盾律
逻 辑 基 本 规 律
逻辑学(第五章)
B、利用质的准则产生的话涵 如:反语。隐喻。缓叙(meiosis), 缓叙是将大事说小。夸张。
C、利用关系准则而产生的话涵 厂长:你怎么迟到了? 工人:百货大楼抓了一个小偷。 > 因为我看抓小偷的场面而迟到了。 甲:我的毛衣好看吗? 乙:你的帽子挺漂亮的。 > 你的毛衣不怎么样。
一、预设(presupposition)
(2)预设还大量存在于明言的判断之中 例:2002年巴西队把世界杯又夺回来了。 预设(1)巴西队以前夺过世界杯; (2)巴西队以前失去世界杯。 又如:2006年西班牙队把世界杯又夺回来了。 预设(1)西班牙队以前夺过世界杯; (×) (2)西班牙队以前失去世界杯 。(×)
二、话涵(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2.Grice的会话合作理论 (3)关系准则 要有关联,要切题。 (4)方式准则 要清楚明白: ①避免晦涩; ②避免歧义; ③简明扼要(不要罗嗦); ④井井有条。
A、利用量的准则而产生的话涵 “量的级差话涵定理”:断定强项可以 推导出弱项成立,而断定弱项则话涵强项不 成立。 例如:断定某人有十只铅笔。 → 某人有九只铅笔。 断定某人有九只铅笔。 > 并非某人有十只铅笔。 又如:断定所有的学生都是健康的。 → 有些同学是健康的。 断定有些同学是健康的。 > 并非所有的学生是健康的。
(3)语用预设 涉及到交际者双方,由具体语境而产生的预设。 例:约翰把玛丽称为共和党人,然后玛丽也侮 辱了约翰。 》把某人称为共和党人是对他的侮辱。 又如:A:天下雨啦! B:庄稼可有救了! 》久旱无雨。 再如:A:天下雨啦! B:今年收成可完啦! 》连续的阴雨天。
第五章__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一 同一律
(一)主要内容
1.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有的概念和命题都必须 与自身保持同一。
2. 公式:A=A,或者
3. 作用:保证思维的确定A性。A
(二)基本要求:
1. 所使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同一; 2. 所使用命题的意义和真值必须保持同一。
(三)逻辑错误:
(二)逻辑错误:自相矛盾(“两可”)
第一组: 我花了近一年多的时间,才写完这本书。 中国园林建筑始于汉唐宫室。 他是很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第二组: 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万里长城是一道天然屏障。 实践固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马列主义
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我是有信心做好此事的,只是感到没有把握。
3. 有人说:“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 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
4. 小李和小王下了两局祺。小张遇到小李: ──“你赢了吗?” ──“没赢。” ──“那么你输了?” ──“也没有输。”
5. 这次试验一定会成功,当然,也有失败的可能。
6. 要说物质是永恒不灭的,这不符合事实,因为世界上的植物 物、动物,甚至恒星等物质都是有生有灭的。
7. 我不认为一切金属都是固体,也不认为一切金属都不是固体 。
8. 对于是否有外星人的问题,在科学未证实之前,我的态度是 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9. 这次考试我一定能通过,因为我这次信心十足,家里人也很 鼓励我,支持我。
10. 病人:我的记忆已经完全丧失了,我现在记不得任何东西。
医生:什么时候开始的?
病人:今年春节晚会结束时,我记得那时一阵兴奋,接着脑 子里便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记得了。
3. 作用:保证思维的明确性。
《逻辑学》第五章 词项逻辑
所有哲学家是思想家,所有逻辑家是哲学家,所以,所有逻辑家是思想家 M P S M S P
结构 : 三项与三命题 M——P 结论的主项=小项 S S ——M 结论的谓项=大项 P S —— P 前提中的共同项=中项 M 包含大项的前提=大前提 P, M 包含小项的前提=小前提 S, M 包含大项和小项的=结论 S, P 想 学 逻辑家 M S
P
三段论的规则
一般规则 三段论有效性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1)中项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出现两次,至少有一次或是全称命题 的主项,或是否定命题的谓项。 错误:中项不周延 2)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项的周延性不能扩大 错误:小项扩大;大项扩大 3)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至少有一肯定前提 错误:双否定前提 4)结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否定 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 结论否定,则前提否定;前提没有否定(均肯定),则结论肯定;结 论肯定,则前提均肯定(没有否定)。 错误:肯定前提得否定结论 否定前提得肯定结论
所有哲学家是思想家, 所有逻辑家是哲学家, 所以,所有逻辑家是思想家 1= S'∩M'∩P' 2= S∩M'∩P' 3= S∩M'∩P 4= S'∩M'∩P 5= S'∩M∩P 6= S'∩M∩P' 7= S∩M∩P' 8= S∩M∩P
S +
P
I S∩P≠0
S
P
++ SS
P
P
A S∩P'=0
O S∩P ' ≠0
A、E、I、O命题的关系
S P A真,E假,I真,O假 性质命题其实就是断定了主 项S和谓项P两个概念外延之 间的关系。而任意两个概念 外延的关系,可用欧拉图来 分析。这样,我们就可以利 用欧拉图来确定A、E、I、O 之间的真假关系
逻辑学:归纳推理
❖ Sn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
❖ S1、S2、S3……Sn是S类思维对象的部分个体,并且在考察中没有发现反 面情况,
❖ 所以,所有S都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
❖ 显而易见,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 因此,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是或然的。但是,因为它的结论是一般性知识的概 括,揭示出存在于无数现象之间普遍性规律,给人们提供了全新的知识,所 以,与完全归纳推理相比,它更富有探索和创新的价值。它不仅能帮助人们 由个别现象引出普遍结论,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帮助人们预测未来的行动。
❖ ②某甲不具备作案时间, ❖ 某乙不具备作案时间, ❖ 某丙不具备作案时间, ❖ 某丁不具备作案时间, ❖ 某甲、某乙、某丙、某丁是某营业所的全部职工 ❖ 所以,某营业所的职工都不具备作案时间。 ❖ 例①在前提中列举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每一种证据都具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
的事实”的属性.从而推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所有证据都是证明案件真实情 况的事实”的一般性知识的结论。例②在前提中列举了某营业所的每—个职工都不 具有“作案时间”的属性,从而推出“营业所的职工都不具有作案时间”这个一般 性知识的结论。这些都是完全归纳推理。 ❖ 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 ❖ S 1具有(或不具有) P属性, ❖ S 2具有(或不具有) P属性, ❖ S3具有(或不具有) P属性, ❖ …… ❖ Sn具有(或不具有) P属性, ❖ S1、S2、S3……Sn是S类的全部对象 ❖ 所以,所有S都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 ❖ 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是:前提中考察了某类思维对象的每一个体,结论断定的范围 没有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结论具有必然性。
❖ 三、完全归纳维理的作用
❖ 首先,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是个别性知识,结沦是一般性知识,尽管 其结论知识没有突破前提知识,但它已起到了综合、概括的作用,有助 干人们认识的深化。
第五章 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遵守基本规律是正确思维的前提
第二节 同一律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 公式是: 是 公式是:A是A
同一对象
同一思维过程
同一时间 同一关系
第三节 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 二、矛盾律对正确思维的逻辑要求 三、矛盾律的作用 四、关于悖论
二、运用逻辑学基本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运用逻辑学基本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下面短文是否违反逻辑规律,为什么? 分析下面短文是否违反逻辑规律, 分析下面短文是否违反逻辑规律 为什么? 李庄的北山要劈山动土挖一条大渠,引水灌田, 李庄的北山要劈山动土挖一条大渠,引水灌田,县 委领导审批报告说不行!要保护文物,开渠损害大。 委领导审批报告说不行!要保护文物,开渠损害大。农 业局的人说,既然如此,就不在这里挖渠了。 业局的人说,既然如此,就不在这里挖渠了。县委领导 又说:这里不挖渠农业生产上不去怎么行呢! 又说:这里不挖渠农业生产上不去怎么行呢! 2.甲说:“我明年一定能考上研究生。”乙说:“你这 甲说: 我明年一定能考上研究生。 乙说: 甲说 话 不对。 甲说: 你认为我明年不可能考上研究生。 不对。”甲说:“你认为我明年不可能考上研究生。” 乙 你这话也不对。 甲说: 你的话不合逻辑。 说:“你这话也不对。”甲说:“你的话不合逻辑。” 乙 你的话才不合逻辑呢! 说:“你的话才不合逻辑呢!”甲乙二人的话到底谁的
第五节 充足理由律
基本内容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一个思想被断定为真 必须有其充足理由
公式:因为 真 并且B推出 推出A,所以A真 公式:因为B真,并且 推出 ,所以 真 或为: 或为:〔B∧﹙B→A﹚〕→A ∧ ﹚
练习题
逻辑学·第5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在日常语言中,表达联言判断的语句也常采用
合并或省略形式。
例如:“你我都是可怜人。” “他分不清是非。” “我起了床,叠了被。”
三、联言命题的逻辑值
1、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共存性)
一个联言命题真,当且仅当其联言支都真;
如果联言支有假,则联言命题为假。
例如:“矛盾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如果并且只有“同一性”和“斗争性”都存 在着,这一判断才是真的。
定义: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断定一事物情况存在,
另一事物情况就存在的假言判断。 (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
例如:“如果发生摩擦,物体就会生热”
“如果天下雨,那么路面湿”
联结词的语言表达: 在日常语言中,应当化归为“如果…那么…” 的语言形式有: “假使…就…” “倘若…则…” “只要…就…” “要是…就…” “当…便…” 等
例如:“他又肥胖又消瘦” “他的作品既是长篇小说又是短篇小说”
第三节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一、选言命题概述
1、选言命题的定义
选言命题是反映若干对象情况至少有一种情况 存在或只能有一个情况存在的命题。 “析取关系”
例如:“小张学习成绩差或者因为不够努力或者因 为方法不对。”
选言命题的构成:
支命题 联结词
第二节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一、联言命题的定义 联言命题是反映若干对象情况共同存在命题。
联言命题的基本特性在于对象情况的共存性。
例如:“矛盾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联言命题的结构: 联言支、联结项 联言支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联结项一般应化归为“并且”
例如:“矛盾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化归后为 联结项 “矛盾有同一性并且矛盾有斗争性” 联言支
联言命题的公式: p并且q 或 p∧q
逻辑学第五章判断-复合判断
02 其中,“p”、“q”表示联言支,即各个简单判 断。
03 逻辑联结词“并且”表示联言支之间的并列关系 。
联言判断的真值表与推理规则
真值表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所有联言支 都为真时,联言判断才为真。否则, 联言判断为假。
01
02
推理规则
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可以总结 出以下推理规则
03
肯定前件式
矛盾律
对于任意判断“P”和“非P”,它们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
排中律
对于任意判断“P”和“非P”,它们之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06 复合判断的推理与应用
复合判断的推理方法
联言推理
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推 演的推理。若联言判断为真,则 它的每个联言支都为真。
选言推理
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 推理。选言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 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两种。
条件判断
如果前一个判断为真,则后一个判断也为 真。例如:“如果P,则Q”。
否定判断
对一个判断进行否定,形成新的判断。例 如:“非P”。
复合判断的逻辑形式
析取式
P ∨ Q(读作“P或 者Q”)
条件式
P → Q(读作“如 果P,则Q”)
合取式
P ∧ Q(读作“P并 且Q”)
否定式
¬P(读作“非P”)
双条件式
系统建模
在复杂系统的研究中,复合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系统的模型,并分析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P ↔ Q(读作“P当 且仅当Q”)
02 联言判断
联言判断的定义
01
逻辑学课件第五章
前提旳除一种以外旳其他选言支,从而得出肯定剩余 一种选言支旳结论旳推理形式。
这种推理旳形式可表达为:
p或者q 非p(或非q) 所以,q(或p) 也能够用蕴涵式表达:
(p∨q)∧¬p→q (p∨q) ∧¬q→p
[例1] 该案旳作案人或者是甲,或者是乙, 现已查明该案旳作案人不是甲, 所以,该案旳作案人是乙。
• 一种二支旳联言命题旳形式为:p而且q,
• 也能够表达为合取式:p∧q。
• 真值表:(基本特征
是各支命题之间旳共 存性)
p
q
p∧q
+
+
+
+
--
-+
-
- --
二、联言推理 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是联言命题,而且根据
合取词或联言命题旳逻辑性质进行旳复合命题推理。 1、联言推理旳分解式(∧- )
联言推理旳分解式是由联言命题旳真,推出一种 支命题真旳联言推理形式。
[例2] 或者法是在原始社会就形成旳,或者法是伴随国家 旳形成而出现旳, 法不是在原始社会就形成旳, 所以,法是伴随国家旳形成而出现旳。
相容选言推理中有一种无效旳推理形式即肯定否定 式,其推理形式为:
p或者q p(或q) 所以,非q(或非p)
[例3] 某甲犯错误或是立场原因或是认识原因, 某甲犯错误是认识原因; 所以,某甲犯错误不是立场原因。
不相容选言推理旳否定肯定式是在前提中否定选言前 提旳除一种以外旳其他选言支,从而得出肯定剩余一 种选言支旳结论旳推理形式。
这种推理旳形式可表达为:
要么p,要么q
非p(或非q)
所以,q(或p)
《逻辑学》第五章(精简版)
25
【思考与训练】
5.所有电力公司职工都参加了抗雪救灾工作,某部武警官兵也参 加了抗雪救灾作。该部武警官兵强化了冬季军事训练。铁路部门的工 作人员大多没有参加冬季军事训练,但都参加了抗雪救灾工作。据此, 下列各项判断除了哪项其余必然为真?( )
23
【思考与训练】
3.从“一切好的干部都是密切联系群众的” 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A.有些好的干部不是密切联系群众的 B.不密切联系群众的是不好的干部 C.密切联系群众的是好干部 D.不密切联系群众的不是不好的干部
24
【思考与训练】
4.从“学习不好的同学都不是考试及格的同学”这一前提 出发,能否分别推出以下五个结论?如能,请将推理形式用符 号表示。
9
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A 反对关系
E
从
属
关
系
I 下反对关系 O
10
对当关系直接推理的有效式
推理形式
真假 假真
真真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下反对关系 从属关系
SAP SEP SIP SOP
SOP SAP SIP SEP SEP SAP
SEP SAP
SIP SOP
SOP SIP SAP SIP SEP SOP
SOP ?
19
【思考与训练】
运用性质判断对当关系推理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下列前提能否推出 以下结论?为什么?
(1)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所以,有些非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 (2)不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不是通顺的句子,所以,通顺的句子都是合 乎语法的句子。 (3)这个被告有些亲属不是证人,所以并非这个被告有些亲属是证人。
第五章 逻辑学基本规律
B:这件好事是D做的
C:这件好事是B做的
D: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2、一天,小方小林做完数学题后发现答案不一样。小 方说:“如果我的不对,那你的就对了”。小林说: “我看你的不对,我的也不对。”旁边的小刚看了看 他俩的答案说:“小林的答案错了。”这是数学老师 刚好走过来,听了他们的谈话,并看了他们的运算结 果后说:“刚才你们三个人所说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二、违反基本要求的逻辑错误
(一)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
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保持一致。一是前后不 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某个词语,无意或有意地 混淆了同一词语表达的不同概念;二是无意或 有意把前后两个内涵和外延不同的概念混为同 一概念。
例如: 1、金属是化学元素,钢是金属,所以,钢是 化学元素。 2、在某商店里,一顾客问“同志,这里有好 茶吗?”售货员说:“我们卖的都是好茶,从 来不卖坏茶。”
A 代表任一思想,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
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 思想要有确定的内容,不能亦此亦彼,必须保 持自身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1、对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有清晰的理解或解释,必要 时加以定义; 2、交流双方对同一概念和命题有共同的理解或解释; 3、概念或命题的含义不能飘忽不定或不加说明而改变; 4、对话的主题或话题不能随意变换。
“转移论题” 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通常 表现为:与人交谈时,答非所问;写文章时,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说话或做报告时没有中 心,口如悬河、漫无边际等。
无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致的逻辑错误属于 “混淆”;出于某种目的破坏概念或判断的同 一造成的逻辑错误,则是“偷换”,属于诡辩。
逻辑学 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推理
①一对夫妇吵得很凶。事后,丈夫很后悔, 就把妻子带到窗前,去看一幅景象——两 匹马正拖着一车干草往山上爬。 丈夫: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那两匹马那样一 起拉,把我们拉上人生的山顶。 妻子:我们不可能像那两匹马一样,因为 我们两个中至少有一个是驴子。——显然 妻子也后悔了。 ②所欲者要么为鱼,要么为熊掌。
复合命题及推理
②组合式联言推理的逻辑形式 p p 或 q q ———————— ———— 所以, 并且 并且q 所以,p并且 ∴p∧q 或: ∧ (p、q)—→p∧q 、 ) ∧ 构成贿赂罪,要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构成贿赂罪,要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构成贿赂罪, 构成贿赂罪,要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 为, —————————————————————— 所以, 所以,构成贿赂罪既要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复合命题及推理 又要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又要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复合命题及推理
被告人或犯贪污罪,或犯受贿罪; 被告人或犯贪污罪,或犯受贿罪;既然 被告人不是贪污罪,可见, 被告人不是贪污罪,可见,被告人是受贿 罪。 被告人或犯贪污罪,或犯受贿罪;既然 被告人或犯贪污罪,或犯受贿罪; 被告人是贪污罪,可见, 被告人是贪污罪,可见,被告人不是受贿 罪。
复合命题及推理
有一对老年夫妇家里遭窃,公安机关接报后派人 去侦查。这对夫妇住在一栋周围环境相当安全的 二层楼房中,上下共有6户人家。侦查员遂把佟 楼其他5户列入调查范围,结果花了很大精力仍 一无所获。最后才弄清楚,原来是与这对夫妇同 住的儿子偷了父母的东西。 开始调查走了弯路,原因何在?
复合命题及推理
要确保一个选言推理正确,必须注意前提真实和推理形式有效在 选言推理中,“前提失真”往往表现在作为主要前提的选言判断 的选言支不穷尽。 一位妻子对丈夫说:“许多人都说你是工作狂,你得改一改,不 然你会早死的。”丈夫说:“难道你要让我做一个无所作为的懒 汉吗?”在这里,丈夫有这样一个推理: 我要么做工作狂,要么 做懒汉;我要做工作狂;所以,我不要做懒汉。 选言推理形式的无效,主要表现在相容选言推理误用“肯定否定 式”。如: 小张学习成绩好,或因学习方法正确,或因主观努力;小张学习 成绩好,是因为学习方法正确;所以,小张学习成绩好,不是因 为主观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是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 的。 大前提:包含着大项“P”和中项“M”的前提 判断。 小前提:包含着小项“S”和中项“M”的前提 判断。 结论:包含着大项“P”和小项“S”,由两个 前提推出的新判断。 典型的三段论结构式: 所有M都是P MAP S是M 或 SAM 所以,S是P ∴SAP
(2)如实反映对象与性质之间的联系程度 不能简单的用“是”或者“不是”。可以用“基本 上是、主要的是、大体上是、根本上是、更加是、 尤其是、多半是、至少是、起码是”等等。 这种指责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这个班的同学基本上是团结的。 损人利己的事起码不道德。 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在社会主义时期,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阶级 斗争还会长期存在。
第三节 关系判断
一、关系判断的特征 1.定义 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的一种判 断,它也是一种简单判断。 例如:珠穆朗玛峰比乔戈里峰要高。 某甲和某乙是同案犯。 张三的罪行不重于李四的罪行。 注意:区别一个判断是不是关系判断的简单方法: 看这个句子能否分析为表达了一个具有相同谓项的 联言判断。如果能,就是联言判断;如果不能,就 是关系判断。
1.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判断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 即A与E的关系。从表中可知,当A真时,E一定假; 当A假时,E真假不定。例如: A:我班所有的同学都是宁夏人。 E:我班所有的同学都不是宁夏人。
2.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是指A与I、E与O之间的关系。当全称判断 真时特称判断必真,全称判断假时特称判断真假不 定;当特称判断真时全称判断真假不定,特称判断 假时全称判断必假。例如: A:我们班所有的学生都是团员。 I:我们班有些学生是团员。 E:我们班所有的学生都不是团员。 O:我们班有些学生不是团员。
2.关于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问题,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周延性问题是关于一个性质判断主项或 谓项的外延问题,如果离开了一个确定的判断,就 不存在主、谓项外延的周延性问题。因此,我们不 能孤立地说一个概念是周延的还是不周延的。 第二,我们断定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只是 我们对主项外延与谓项外延关系的一种认识,而并 不表示主项和谓项所反映的对象本身之间的客观关 系。 因此,我们不能以主项和谓项所反映的对象之 间的客观关系去判定判断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例如: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 有些人是科学家。
5.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必否定;结论否定,则 必有一前提否定。 违反这条规则前部分将犯“结论不当肯定错 误”,违反后部分将犯“前提不当肯定错误”(自 定)。 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根据规则4,那么 另一个前提一定是肯定的。在否定的前提中,中项 和大项(或小项)的外延是不相容的,在肯定的前 提中,中项和小项(或大项)的外延是相容的,由 此可见,大、小项之间的外延是不相容的,是互相 排斥的,所以,结论只能是否定的。这也是关于前 提和结论的“质”的规则。
如下表所示: S与p的关系 全同 真包含 真包含于 交叉 全异
Hale Waihona Puke 判断的真假判断种类 A (T) (T) E (F) (F) I (T) (T) O O (F) (F)
(F ) (F) (T) (T ) (F) (F) (F) (T) (T) (F) (T) (T)
根据表中的A、E、I、O四种判断,在S与P的五种不 同关系下的真假进行对照,就可以得出A、E、I、O 四种判断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关系。
2.构成:(三部分) (1)关系者项: 表示判断中一定关系的承担者的概念,也称关 系主项。关系者项一般用符号“a”、“b”表示。 (2)关系项: 表示判断中关系者之间关系的概念,关系项一 般用符号“R”表示。 (3)量项: 表示关系者项数量的概念。在关系判断中,如 果关系者项表示的是一个或一类对象,量项可以省 略。 3.思维形式 aRb;或R(a,b)。(a与b有R关系)
2.反传递关系 在特定的论域里,如果a R b真,并且b R c也 真,那么a R c必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是 反传递的。表示反传递关系的概念一般有“父子”、 “母女”、“比„„早两天”、“迟一个月”、 “大两岁”等。 3.非传递关系 在特定的论域里,如果a R b真,并且b R c也 真,那么a R c有可能为真,也有可能为假,在这 种情况下,关系“R”是非传递的。表示非传递关 系的概念一般有“离„„很近”、“认识”、“教 唆”、“控告”、“相邻”等等。
四、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如果两个性质判断的主、谓项均相同,那么这两个 判断就是同一素材的判断。例如: (1)所有的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 (2)所有的法律都不是有阶级性的。 (3)有些法律是有阶级性的。 (4)有些法律不是有阶级性的。 由相同素材构成的A、E、I、O四种判断之间存在真 假关系上的制约关系,称为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从判断的逻辑形式方面来看,性质判断表达的是对 主项S与谓项P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的断定。根据 概念的关系我们知道S与P之间有五种关系,A、E、 I、O四种判断在这五种关系下,都有相应确定的真 假。
第一节 三段论
1.三段论的定义 三段论又称直言三段论,是传统形式逻辑中的 主要内容,是传统形式逻辑体系中最为严密的部分, 是亚里士多德建立起来的并是其逻辑的核心。现代 逻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段论是借助一个共同项把两个性质判断联结 起来,从而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推理形 式。(并且就主项和谓项来说,它只能包含三个不 同的概念,每个概念在两个判断中各出现一次。) 例如:凡有蚂蚁窝的地方都有水; 此处有蚂蚁窝 所以,此处有水。
二、三段论的规则及逻辑错误 并非所有三段论都是正确的。 例如: “你头上有角”;“奶奶胆小的要命”。
三段论规则是三段论公理的具体化。符合三段 论规则的三段论是正确的三段论;违反三段论规则 的是错误的三段论。
1.一个三段论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违反这条规则,将犯“四项错误”或“四概念 错误”。 在犯“四项错误”的三段论中,主要表现为同 一语词在不同的判断中表达了不同的概念。 例如: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故乡》是鲁迅的作品, 所以,《故乡》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这个三段论大、小前提中的中项“鲁迅的作品” 是同一语词,看起来好象只有三个项,实际上是四 个项,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所以, 这个三段论犯了四项错误。 物质不灭,桌子是物质,所以桌子不灭。 白头翁会飞,张大爷是白头翁,所以张大爷会飞。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违反这条规则将犯“大项扩大错误”或“小项 扩大错误”。 例如:(1)有些中药是草药,麝香不是草药,所 以麝香不是中药。 (2)蛇是动物,蛇没有脚,所以动物没有脚。 (3)大豆是油料作物,花生不是大豆,花生 不是油料作物。 (4)河豚有毒,河豚是鱼,故鱼皆有毒。 (鱼也弗食为妙) 例(1)(3)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例(2)(4)犯了“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3.非对称关系 在特定的论域里,如果a R b真,那么b R a可 能真也可能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非 对称的。表示非对称关系的概念一般有“喜欢”、 “佩服”、“支持”、“了解”、“信任”等等。 (二)关系的传递性 1.传递关系 在特定的论域里,如果a R b真,并且b R c也 真,那么a R c必真,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是 传递的。表示传递关系的概念一般有“大于”、 “在前”、“在后”、“相等”、“平行”等。
3.三段论的公理 (1)三段论的公理是三段论推理的基本依据。 (2)公理是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经验,其 真理性非常明显,是不证自明的。真理具有直观真 理性,明显性。 (3)三段论公理的具体内容:对一类事物的全 部对象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那么对该类事物 中的部分对象也必定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 三段论的公理就是:一类事物的全部是什么或 不是什么,那么该类事物中的部分也是什么或不是 什么。即:对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进行断定,那么 对该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也应该进行断定。
第三,不能用彼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来断定此判断主、 谓项的周延性。如有人在断定“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的 谓项周延性时,就用“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中的主项的 周延性来进行的。
六、正确使用性质判断的几个问题 1、正确进行量项限定 如:有的人迟到了,有的人没到会。 用“个别的、少数的、极少数的、至少一半、百分 之八十、绝大多数、几乎全部。
2.三段论的结构: “用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来抒发天下 “红娘”的心愿,再恰当不过了。它本是晚明小说 《老残游记》结尾处一副对联的上联,下联是“是 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因缘。”中项是“红娘”,正 好也是“婚姻成而媒妁退”。 词项结构:大项+中项+小项, 即P+M+S。 (1)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并且只能包含三个不 同的概念。 小项:结论中的主项。用“S”表示。 中项:在两个前提判断中出现,但在结论中不出 现的概念,起媒介作用。用“M”表示。 大项:结论中的谓项。用“P”表示。
二、关系判断的种类 (一)关系的对称性 1.对称关系 在特定的论域里,如果a R b真,那么b R a也 一定真,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对称的。 表示对称关系的概念一般有“同学”、“朋友”、 “等于”、“邻居”等等。 2.反对称关系 在特定的论域里,如果a R b真,那么b R a一 定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反对称的。 表示反对称关系的概念一般有“大于”、“小于”、 “重于”、“以南”、“以北”等等。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从“宋国的橙子丢失了黑色的夹袄”谈起。违 反这条规则将犯“中项不周延错误”。 例如:小偷是穿黑衣服的,这个某人是穿黑衣服, 所以,这个人是小偷。 这个三段论中,中项“穿黑衣服”在两个前提 中都肯定判断的谓项,没有周延。
美国参议员对逻辑学家贝尔克里说:“所有共 产党人都攻击我,你攻击我,所以你是共产党人。” 贝尔克里反驳道:“所有的鹅都是吃白菜的动物, 参议员先生是吃白菜的动物,所以参议员先生是 鹅。”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违反这条规则将犯“结论不当错误”(自定)。 否定判断的主、谓项都互相排斥,如果大、小前提 都是否定的,那么,大、小项与中项都是互相排斥 的,这样中项就不能起到媒介作用,也无法确定大、 小项之间的关系,所以,无法推出结论。这是关于 前提和结论的“质”的规则。 例如:未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本案被 告不是未满14周岁的人,所以,本案被告负刑事责 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