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评课稿
中学音乐评课稿
中学音乐评课稿
评课背景
本次评课是针对中学音乐课程进行的评估和改进。
通过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析,旨在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改善教学效果。
评课目的
1. 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2. 分析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3. 探讨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研究兴趣。
评课内容
1. 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分析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具是否合理;
- 评估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检查教师的讲解是否准确、生动,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思考。
2. 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参与度: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分析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理解程度;
- 检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是否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3. 教学效果和改进方案:
- 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
-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 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评课要求
1. 评课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
2. 评课意见应具体明确,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3. 评课报告应简洁明了,语言要清晰流畅。
评课总结
基于对中学音乐课程的评估和分析,我们应立足于教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音乐教研评课(3篇)
第1篇一、评课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初中音乐教研活动,邀请了资深音乐教师进行授课,并组织全体音乐教师进行评课。
本次评课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反思等环节,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音乐教学水平。
二、评课内容本次评课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2. 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呈现3. 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创新4. 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5. 教师素养与教学基本功三、评课过程1. 听课在评课活动开始前,全体音乐教师认真聆听了资深音乐教师的授课。
授课教师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通过歌曲欣赏、演唱、演奏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评课(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课教师一致认为,授课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歌曲欣赏、演唱、演奏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呈现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处理,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与音乐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了解我国音乐发展历程。
在呈现方式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歌曲、图片、视频等元素融入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3)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创新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还尝试了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4)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参与度高。
通过歌曲演唱、演奏等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还深入了解了歌曲背后的故事,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5)教师素养与教学基本功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了扎实的音乐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表达清晰,富有感染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反思在评课过程中,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八年级音乐《彩云追月》评课稿[精选五篇]
八年级音乐《彩云追月》评课稿[精选五篇]第一篇:八年级音乐《彩云追月》评课稿八年级音乐《彩云追月》评课稿我听了刘老师上的一节音乐课《彩云追月》,十分精彩。
刘老师对整个课堂的把握,对音乐本质的充分挖掘,以及和学生的密切配合都让人感受到刘老师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机智。
这节课有三个地方的处理尤其让我感到新颖独到,有示范启示意义。
1、导入部分情感的激发、情绪的调动充分合理。
《彩云追月》是以越剧音乐为素材,作曲家任光于1935年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
乐曲旋律优美,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情景。
怎样让全体学生很快溶入乐曲的意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欣赏活动中?刘老师很用心地选择了一幅“夜晚海边望月”图,配着淡淡的《彩云追月》音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种意境营造的相当好。
点出“月亮”之后再问:“有没有有关“月亮”的诗词、歌曲?”这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为后面“带着问题欣赏音乐”,真正走进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2、层层深入,不着痕迹,解决“切分节奏”难点巧妙。
根据任光的《彩云追月》填词创作的歌曲,宁静、深情,表达了作者对远在台湾亲人的思念。
歌曲中多次运用了切分音以及波音、倚音,使得曲调委婉细腻,风格独特。
但是大量的切分节奏学生不易掌握,如果生硬地练习和讲解极易破坏课堂营造出的宁静、深情的氛围。
刘老师将歌曲创作背景介绍之后点题——彩云追月,就是用切分节奏读出来的,很是简洁、自然,学生也自然地用这一节奏读歌名,了解了“切分节奏”。
接着陈老师将歌曲主要的两个乐句单独列出:“616535”和“353215”,用歌名来唱,读好歌名和唱好歌名,实际上就是基本解决好了这首歌曲的难点。
之后的老师范唱、感受歌曲情绪、分析数数几个切分节奏、配乐朗诵歌词等每个环节,刘老师都很注意倾听,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正因为此,这些借班上课的孩子最后都能深情地准确唱出歌曲。
3、拓展环节抓住学生心理,用流行音乐表现形式新颖、和本节课结合恰当。
七年级音乐下《红河谷》评课稿[5篇范例]
七年级音乐下《红河谷》评课稿[5篇范例]第一篇:七年级音乐下《红河谷》评课稿七年级音乐下《红河谷》评课稿蒋老师导入就从二声部练声曲入手,既训练了学生的声音,又让学生直接感受了合唱且合唱需要注意的要求,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音乐风光片,让学生在优美抒情的背景音乐《红河谷》中,可以直观的看到加拿大辽阔的草原、汹涌的江河、枫叶国旗等自然风光,不断利用所知猜测它是哪一国家的景色,既可以很轻而易举的为学生营造出那种异国风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歌曲的旋律,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为后面的欣赏及学唱埋下了伏笔。
为了在课中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蒋老师在课上运用生动的语言、采用了师生同随音乐起伏划旋律线、模唱旋律、填词唱、师生大对比、歌曲处理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层层深入,再现歌曲所描写的情景,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作品中流露出的爱乡之情,可谓想方设法不断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表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音乐真正扎根于学生心灵,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快乐学习、主动发展不再成为空话,让未来的一代,不仅成为高智商的'专门人才,更让他们成为情感丰富,爱心四溢的创造者。
在课末,蒋老师采用让学生说民歌、唱民歌,寻民歌、赛民歌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增进学生对民歌的了解,让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继续激昂,从而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歌艺术,可谓润物细无声。
不足:本人认为解决二声部这一问题,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合唱的方式方法,欣赏合唱作品,并学会在合唱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协作的精神,在自己演唱过程中学会聆听其他声部的声音,来调整自己的声音。
第二篇:七年级音乐红河谷七年级音乐下册红河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一、每周一曲小组竖笛才艺展示。
二、情境导入。
播放《红河谷》风景片段,教师竖笛吹奏《红河谷》。
(初中音乐教案)紫竹调的评课稿
紫竹调的评课稿
初中音乐教案
现在我们提倡让学生接受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欣赏民族音乐是一条非常好的算途径。
在欣赏《紫竹调》的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民族音乐欣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首先,抓住作品的重点进行欣赏。
教师在充分分析作品后,抓住了乐曲的两个主要特点:浓郁的江南韵味、古筝的独特音色,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欣赏。
如,在第一个环节中,通过设计意境、情景,带学生走进美丽的江南。
看一看江南优美的景色,为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做铺垫。
在听辩古筝音色的环节中,除了让学生听,还让学生动起来,学一学古筝的演奏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筝独有的音色。
其次,欣赏过程以听为主,以动为辅。
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听音乐选画、模仿乐器演奏、用动作表现音乐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听”的积极性,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次活动的难点就是通过听音乐选画,了解乐曲优美、宁静的性质特点。
在学生欣赏乐曲两遍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谈话等方法,能够达成目标。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用优美的动作表达了乐曲中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江南韵味。
再次对于相的术语,如民族乐器”民乐”独奏” 合奏”等,教师结合音乐欣赏予以概括、总结,这样就比让孩子死记的效果要好得多。
最后,活动始终围绕着民族文化”而展开:民族的歌曲、音乐、乐器、舞蹈等使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很自然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萌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音乐评课稿(15篇)
音乐评课稿(15篇)音乐评课稿(15篇)音乐评课稿1第一节课上,教师的教学设计层次分明,从开始的歌曲部分旋律入手,带领学生高位置的发声练习,为下面的演唱铺垫了较好的发声位置。
同时教师能够分乐段学习歌曲,这样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
但是对于这样的一首旋律性较强的歌曲,教师可以尝试不用传统的听唱法学唱,可以直接跟唱法,这样不仅使得课堂的`效率提高,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唱的学习能力。
总的来说,学生在课堂上还是得到了能力的提高。
第二节课上,教师是汇总前面一位老师的课堂设计,经过成员的探讨再加入自己的一些理解,临时现场完成教学设计,在导入部分进行简化,直接从校园民谣入手,让学生先入为主。
下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第一乐段听唱法,第二乐段跟唱法的组合方式,学生完成的情况还是较好的,但是教师在范唱中如果能够再柔和一些贴近旋律本身,效果会更好。
音乐评课稿2《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它以优美简洁的文字,清晰明快的结构,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们感受到文本语言所带来的文质兼美的享受和熏陶,仿佛身临其境,沉浸在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之中。
__老师的教学也如同散文一般――清新明丽,简洁凝练,情真意切。
清新明丽是我见到__老师的第一感觉,一束又黑又粗的马尾辫自然地搭在左肩,优雅的微笑,甜美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简洁凝练是__老师的课堂语言的特点,质朴无华,自然流畅的过渡语和提示语,寥寥数语就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带给学生深远的语言表达的想象空间。
情真意切是师生互动表达中的思想的传达,教师的配乐朗诵入情入境,学生在朗读文章时已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时而优雅轻扬,时而慷慨激昂。
本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主题是“以表达为价值取向的阅读教学研究”。
初看主题,并没有完全理解其含义,观__老师的课也只能浮于表面,不能深究。
课后,我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初中音乐教研员评课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有幸担任初中音乐教研员,对各位老师的音乐课进行评课。
在此,我首先要对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音乐课进行评析。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次音乐课,各位老师都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从课堂的整体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音乐实践等多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全面了解音乐。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既有传统的讲授法,又有现代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音乐软件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既有课堂提问,又有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
二、教学内容的处理1. 教材内容处理得当。
各位老师能够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和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 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
各位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3. 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
各位老师注重音乐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多样化。
各位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游戏法等,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各位老师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音乐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 教学评价及时、有效。
各位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效果1. 学生参与度高。
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发言、认真练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音乐课,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高。
3. 教学效果显著。
本次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建议与反思1. 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
初中音乐教案 评课
初中音乐教案评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歌的魅力。
2. 学会演唱《茉莉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茉莉花》,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茉莉花》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2. 中国民歌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茉莉花》的旋律演唱及对中国民歌的理解。
2. 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歌唱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欣赏《茉莉花》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民歌的感受。
2.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茉莉花》,注意纠正发音及音准问题。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讲评:教师点评学生演唱情况,指出优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5. 拓展学习:介绍中国民歌的其他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茉莉花》的熟练程度及音乐表现力。
2. 学生对中国民歌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评课:这节音乐课《茉莉花》的教学设计十分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民歌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美感,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学会演唱。
教师还注重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歌曲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在分组练习环节,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歌唱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总结讲评环节,教师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演唱情况,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他们不断提高的动力。
此外,教师还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介绍中国民歌的其他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初中音乐评课稿(6篇)
初中音乐评课稿(6篇)初中音乐评课稿(通用6篇)初中音乐评课稿篇1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1、听交响乐录音《命运》,导出新课2、模拟情景,学生表演情景一:各大报社相聚一堂,讨论贝多芬及其音乐黑色地带组:分析贝多芬音乐《致爱丽丝》评:专业术语太多,不知其他同学是否听懂。
清风组:介绍贝多芬生平,着重介绍贝多芬的童年银河组:欣赏贝多芬音乐《欢乐颂》千里马组: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谈感受评:没有深入交流,流于形式。
四人组:朗读一段话抒发对贝多芬的感受百分百组:用PPT展示有关贝多芬的图片,介绍贝多芬创作的主要作品,重点介绍《第九交响曲》情景二:各大报社记者到贝多芬家中拜访贝多芬(小品表演) 评:小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贝多芬的生活状态,而且走进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演员很好!情景三:各大报社争相报道贝多芬鹤立鸡群报:《我看贝多芬》不愿意跟别人接触不爱干净不耐烦清风日报:《多愁善感的贝多芬》黑色地带报:《自强不息的贝多芬》百分百报社:《把健康的耳朵还给贝多芬吧》终点在望报社总编:《意志与理想》梦想蓝天报:《对贝多芬的感想》执著热爱音乐伟大、坚强奉献头号种子报社:《敞开心扉,融入世界》千里马报社:《过于沉迷音乐的贝多芬》3、小组讨论:通过这次活动收获到什么?4、师生交流:这种综合性活动对学生是否有好处?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综合性学习示范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采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学生分成若干组,组员之间合作收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制成课件,在班上展示,组与组之间交流学习成果。
这堂课就是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
整个课堂设计很巧妙。
模拟各大报社采访贝多芬的情景,以话剧表演的形式陆续展开各小组的汇报,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表演欲很强,和积极参与课堂。
初中音乐评课稿篇2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中师音乐专业班《音乐欣赏》课本下册第三章:浪漫乐派时期的作品欣赏。
初中音乐评课稿 (1)
初中音乐评课稿 (1)==================本文档是一份初中音乐评课稿,旨在对一堂初中音乐课进行评价和建议。
以下是对该堂课的评价和建议。
1. 课堂内容本堂音乐课的内容涵盖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和合唱等方面。
老师详细介绍了音乐乐理知识,学生们通过带有示范的音乐欣赏活动对音乐进行感知和理解,并在班级合唱活动中提高了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2. 教学方式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示范、互动和实践等。
讲解内容简明扼要,示范活动生动有趣,互动环节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供了学生们实践操作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更加主动参与、积极研究,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3. 教学资源老师使用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音乐课本、多媒体课件和音乐乐器等。
音乐课本提供了基础知识的研究材料,多媒体课件生动呈现了音乐欣赏内容,音乐乐器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工具。
这些教学资源丰富了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音乐知识。
4. 学生表现学生们在这堂音乐课上表现积极。
他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在合唱活动中展示了较好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然而,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老师在课堂管理上加以引导和提醒。
5. 建议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音乐课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建议:- 增加互动环节的时间和内容,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引入更多多媒体资源和实践活动,提升音乐课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课堂管理上加强引导,帮助学生们保持注意力和专注度。
总结起来,这堂初中音乐课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学生们表现积极。
通过优化互动和实践环节,加强课堂管理,可进一步提高课堂效果。
希望老师能继续努力,让音乐课成为学生们喜爱和研究的重要课程之一。
以上为本次评课稿内容,仅供参考。
初中音乐万能评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评课,使学生了解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掌握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总结等方式,提升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关注音乐教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2. 音乐教学方法与技巧。
3.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2.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引导学生思考:这首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2)教师简要介绍音乐课堂的基本流程。
2. 主体部分(1)分组讨论:结合所听音乐,分析音乐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示范一节音乐课,让学生了解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
(4)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教学,教师指导并点评。
3. 总结与反思(1)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点评并总结本次评课活动,强调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方法与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模拟教学中的表现,如教学设计、课堂氛围营造、学生互动等。
3. 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教学内容。
2. 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水平。
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音乐教学需求。
九年级音乐评课稿
九年级音乐评课稿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九年级音乐评课提供一个指导框架,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计划和展开课堂教学。
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增强学生的音乐表达和表演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
1.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扩展。
2.音乐欣赏和分析。
3.音乐创作和表演。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参与。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创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评估方式
为了准确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1.考试和测试:通过书面和口头测试,检验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作品展示:要求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积极性。
结论
通过本次音乐评课,我们期望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增强他们的音乐表达和表演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中学音乐评课稿
中学音乐评课稿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我特别就一堂音乐课进行评课,以期能发现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加以改进和提高。
课堂环节本节课是一堂合唱课,同学们研究的是《我和我的祖国》。
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板书讲解、示范唱法、集体演唱、小组合唱等。
由于学生研究基础不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措施,将学生分成了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国家中学音乐课程的一部分,符合国家课程标准,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老师在课堂上将课程内容展现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欣赏民族歌曲,感受祖国之美的同时,研究古典唱法和歌曲演唱技巧。
教学效果整堂课紧凑有序、内容充实、效果显著。
通过教学,学生们对歌曲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歌曲演唱的技巧更加纯熟,提高了音乐素养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评价本堂音乐课因为老师的精心准备和细致布置而达到了预期效果,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了学生们和专家委员会的一致好评。
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在研究基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老师加强个别辅导;部分学生在听唱时听力较差,应提供更多的听力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听唱能力。
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真总结,提出了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个别化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二是加强听唱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唱和演唱水平;三是改进教学评价方法,让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得到科学而全面的评价。
结语本次音乐评课课堂观摩颇具收获,通过一堂课的评价和反思,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信在老师们的努力下,中学音乐教育会越来越好,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会脱颖而出,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初中音乐课评课稿
初中音乐课评课稿一、学科背景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音乐课程的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发展音乐技能,并培养对音乐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音乐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知识、音乐表演技能和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合奏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并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包括音乐符号、音程、节奏等;- 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和练方法;- 合唱和合奏的训练和实践;- 音乐欣赏的教学,包括名曲赏析和作曲家介绍等。
四、教学方法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音乐技巧;- 合作研究法:通过合作合唱、合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欣赏法:通过欣赏名曲和作曲家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估音乐课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例如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技能表现的评估,例如音乐演奏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创造性表达的评估,例如音乐创作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评价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六、教学安排根据不同学期的研究要求和教学进度,可以将音乐课程的内容合理分配到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中。
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安排适当的音乐活动和课外补充教学。
以上是初中音乐课评课稿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出。
谢谢!。
中学音乐教研评课(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中学音乐教研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二、评课内容本次教研评课活动主要针对我校两位音乐教师的教学进行评析。
以下是评课内容的详细阐述:1. 教师教学目标的确立(1)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本次活动中,两位教师都做到了这一点,分别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在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2. 教学内容的处理(1)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两位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2)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本次活动中,两位教师都注重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引入了具有时代特点的音乐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的运用(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在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本次活动中,两位教师都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4. 教学评价的运用(1)教学评价全面、客观。
在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评价具有激励性。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评课总结1. 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法灵活,评价全面。
初中音乐评课稿范文
初中音乐评课稿范文1. 急求具体学校音乐说课稿范例学校音乐说课范例一、青春舞曲初二班级第三课:《青春舞曲》第一课时教学课题:《青春舞曲》课时:第一课时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同学体验作品中轻愉快泼的心情。
2、通过表现歌曲的创作练习,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协作力量。
3、通过观赏,使同学了解新疆或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育喜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4、通过学唱歌曲,使同学懂得青春如小鸟一般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启发同学盲目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心情。
教学难点:在老师的点拨下同学自行创作出表现歌曲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音乐《青春舞曲》音乐风光观赏二、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观赏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风光呢?(新疆)那么今日我们就来观赏一首新疆的民歌——《青春舞曲》(多媒体课件揭示课题:青春舞曲)三、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青春舞曲》老师用卡拉OK形式范唱歌曲,同学跟随音乐悄悄击拍。
2、同学试填歌词3、练唱漂亮小鸟处;我的青春小鸟一样处(放慢速度唱准)练唱别的那呀哟别的那呀哟处(“别”字语气要加重)4、完整连唱歌曲(可唱两遍歌词)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楚有弹性5、再次完整连唱歌曲(加适当律动)要求唱出愉快的心情和拍的韵律感四、表现与制造 1、争论和练习节拍组: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节拍乐器的组合等来表现歌曲演唱组:运用转变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来表现歌曲 2、各组汇报设计思路并展现五、拓展阶段 1、听一听《金梭和银梭》思索:与《青春舞曲》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告诫人们要珍惜珍贵的青春) 2、布置课后作业:为《青春舞曲》创编一段歌词。
3、引见王洛宾及其作品:他一生经受坎坷,但固执地喜爱音乐,搜集、整理和改编了大量的西部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
他的音乐作品大多浪漫热忱,不只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珍宝,也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我们大家熟识的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大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这些歌曲)六、结束部分(背景音乐《青春舞曲》演奏版) 1、小结本课今日,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观赏了几首美丽悦耳的西部民歌,实际上,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一片亟待开发的热土,多少有识之士、有志青年已经投身在大开发的洪流中,西部今日也正在日新月异。
音乐课的评课稿范例(通用14篇)
音乐课的评课稿音乐课的评课稿范例(通用14篇)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课的评课稿范例,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课的评课稿篇1首先肯定这是一节比较好的音乐课,具有课改意识,无论从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把握,教具的设计,教师的语言神态,都体现了音乐教学的美感。
总的感觉是王老师把这首乐曲挖的很细,不管从乐器的认识、乐器的声音特点、民族乐器的分类,还是乐曲片段欣赏,都能时时刻刻以学生的认知、学生的感受为主线,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在第一部分的聆听鼓声,这个片段上,可能王老师说了一句误导的话:“敲击的乐器”,所以同学们千猜万猜,猜不到大提琴上去。
我们学生与市里学校的差距,其实也就在这里,知识面不够宽,关于民族乐器、管弦乐等的介绍,四年级的时候,为了迎接市里的检查,我特意对这些孩子进行过整理和讲解,但是从学生的发言情况来看,却还是说不出大部分的乐器来,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的孩子要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多让他们观看各种乐器的演奏视频,多了解著名的大型的舞剧、歌剧,多欣赏一些海外名家的作品。
第二部分的设计,老师设计的非常精细,有打击乐器节奏的配合、有舞曲性的配合,这些设计非常的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音乐课的评课稿篇2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学音乐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
几位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中学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
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中学音乐欣赏评课稿
中学音乐欣赏评课稿中学音乐欣赏评课稿课题:音乐欣赏级:初一年级科目:中学音乐年点评:今天聆听了曾老师的一堂音乐课,受到了很多的的启迪。
特别是曾老师扎实的音乐功底和素养,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简直想不到她是位学化学的。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这堂课的一点体会:1、课前准备充分。
由于本节课需欣赏两首曲目:《我爱你中国》和《我和我的祖国》,课的容量很大。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曾老师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自费购买相关影碟、制作了课件。
围绕如何用简明、生动语言介绍,应教给学生哪些欣赏知识,通过哪些方法才能行之有效的,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这些知识,怎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精心设计了教案。
2、运用VCD视听工具,将抽象变具体,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学生接受教学信息是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
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以他们的认知水平来理解深刻的艺术形象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恰当的运用VCD这样的视听工具可缓解这个难度,通过影像再现作品内容,表现作品思想,情景交融、身临其境,帮助了学生对作品进行理解。
如: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时,老师选取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精彩画面,与歌曲同步播放。
当电视出现了气势雄伟的长江、黄河、长城、泰山的画面时,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由感性认识升为理性认识。
而且通过观看祖国秀美壮阔的山河,不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更激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使学生的感受与音乐意义达到统一,从而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3、突出主体,重在欣赏。
音乐欣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
教师“不可不讲,也不可多讲”。
曾老师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如醉如痴,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的尴尬局面,在反复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的特点,节奏、节拍、力度和速度的变化。
4、课外延伸。
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动手搜集关于爱国主题的相关的歌曲,这样就将课堂不仅仅局限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而达到了延伸的效果,更加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达到了德育教育、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的完美结合。
七年级音乐《桑塔露琪亚》评课稿
七年级音乐《桑塔露琪亚》评课稿七年级音乐《桑塔露琪亚》评课稿今天听了蔡**老师的《桑塔露琪亚》这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
下面我对该课进行简单的评议:一、蔡老师的导入由浅及深、由点到线,把学生容易唱错的最后一乐句拿出来范唱学习,充分掌握学生学习的接受心理,并能调整学生歌唱状态,为下面的歌唱教学做好铺垫。
接着,蔡老师马上利用电子琴这一教学工具,提问:此乐句的强弱规律?又很好的解决了三拍子的强弱特点。
因此,蔡老师的导入设计既巧妙又实在,既具体有有效。
二、教师的音乐创作,提高课堂效率。
这堂课之所以能成功的完成,重点还在于蔡老师对音乐的细致挖掘——运用了电子琴。
她将琴声改为具有意大利风情的音色,并且把音乐进行录音,这对整堂课的顺利、流畅进行起了很大的作用,对音乐的创作不仅在于此,蔡老师还有扎实的多媒体制作技能,做出一个个生动具体,美观的视频音乐,把意大利威尼斯的风光展现的淋漓尽致,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丰富教学手段,可见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的魅力就在于此。
三、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这堂课上,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还是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正是因为有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但在有些教学环节上值得去探讨.如:最后扩展环节,是不适合用这样的变节奏的船夫,如果用了,怎么引导才使学生有进一步的收获和课堂深度的提升呢?当然这不是蔡海汪老师个人思考的问题,这也将是我深思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音乐评课稿教研活动中学音乐组评课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总体呈现五大亮点: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中学音乐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学音乐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
几位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中学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
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中学音乐活动经验。
四位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五、中学音乐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以上是我听了这几节课的总体感受,如果就每一节课而言,我认为四位教师各有所长,每节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老师能够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整堂课给人的感受是稳重、成熟。
一、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进程中的分工情况、参与率、合作方法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
二、课堂中各环节过渡不够自然,特别是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只顾完成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三、课堂预设不够细化,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没有得到发展。
四、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全面,比如在课件制作、板书、教态及专业术语的使用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四位老师通过精心准备,分别为我们奉献了一节精彩的示范研讨课,从这四节课中我们既看到了课改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和每位教师积极践行新课程的有力步伐,同时又为我们后阶段的课改方向指明了航标。
我想,我们片区的全体教师一定会以本次活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课改力度,逐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为了让我们的课堂达到民主和谐、轻松高效而共同努力。
篇二:音乐课评课稿评案小学中学高中通用(珍藏版) 评课《****》通用版聆听了陈老师所上的这堂音乐课。
感受颇深,这是一堂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的音乐欣赏课。
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幽默、智慧、激情的教学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一始终以音乐为主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充分体现其音乐性。
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理念,构思新颖,衔接巧妙。
本课教学模式教新颖,教学环节之间,课堂教学流利顺畅。
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或策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调动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生发“我愿学”、“我要学”的愿望。
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创设情景-自主欣赏-实践体验-拓展研究=教学模式精确把握音乐的内核,从外到内,在一次次反复聆听、体验、演唱活动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了层层递进式的活动和问题,使这“一次次反复聆听、体验、演唱”很有趣味性和知识性。
二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理念,构思新颖,环节衔接巧妙、自如。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辅相成,学生自主创编,课堂形式生动活泼。
本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手,引导他们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充分体现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地位。
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尝试将欣赏和创作活动结合起来。
通过课件的展示、教师言语的引导和激发,诱发学生走进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中音乐要素的作用。
促进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和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参与音乐活动,对学生课堂上的回答,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褒扬,培养学生的成功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中采用艺术融合为主要形式,课堂效率高。
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中采用艺术融合为主要形式,课堂效率高。
本课中,教师的弹、唱、跳等都展示了教师的扎实的基本功。
正因为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体现教师丰厚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
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
例如:1:要注意适时、到位的课堂评价及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组织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时间。
总之,陈老师在这节课中的教学目标清晰明了。
重难点把握到位,并能以轻松、生动的语言,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了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是一堂深受学生喜欢的音乐欣赏课,所以,我认为本课是一堂教成功的音乐公开课。
篇三:初中语文评课稿范文刘露《老王》评课稿每次听马巧香老师的课都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这次听《老王》更让人倍感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下面是我听课后的一些建议:1、课前的导入十分新颖,用识记成语,引入本课内容,这不仅让学生深刻了解了“感恩图报”这个成语,更是对本课老王恰当的描述;2、能结合课文中老王的图片,讨论老王的人物形象及品质,这里设计的很棒;3、课堂最后设计的观看图片环节很好,找的是一些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配以音乐,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去关爱弱者,关爱不幸的人,加深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4、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做笔记;5、整个课堂的节奏把握的很好,不愠不火,照顾到了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6、预习交流部分和后来的学生再次展示如果糅合一下会更好,能节省课堂的时间,并且达到高效;7、预习交流部分的作者和作品介绍和前面的教师指导放到一起要好,导学员介绍完毕后,教师进行简单补充指导;马巧香老师在课堂中补充了大量图文资料,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由文本走向生活,不仅丰富了“老王”形象,且将阅读导入心灵,启发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这些设计环环相扣,引领着学生走入文本,走向文本的深处。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生动又富有深度的课。
《老王》评课稿这一学期,我听了八年级的任课老师执教的《老王》一课,收获颇大,现评价如下:(1)聚焦一句,提纲挈领《老王》一文是用作者的善良去体察不幸的老王的善良,作者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善良极力地帮助老王,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但最后作者却说“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
”这本不应该有愧疚之情,但也正是这愧疚之情,才是作者最大的善良的表现,因此本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引发开去,让学生在作者的反思中发现自己,在发现自己中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不够,对不幸之人的尊重、平等观念不深,从而使学生的感知更敏锐,情感更丰富,情趣更高尚。
(2)品得透,悟得深设计了“最让你感动的细节是什么”这一环节,学生积极地找到了细节,找到了关键的“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让人流泪,词,在阐述理由时都能把人物的情感与句中的词联系起来,鸡蛋“多得数不清”是老王一片真心地体现,“忘了请他进来喝茶”是作者担忧后的深深地愧疚??在读中品,在品中思,尤其学生说“因为他无法给老王更多的帮助,但他这样目送着老王走下楼梯,那担心的目光,即使老王没有回头看,他一样能感觉到,这里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关爱虽然没有言语,但同样表现了出来。
”我感到了学生真的在语言的品味中有了深深地触动,有了与作者同样的反思。
(3)课文思想内容和课文语言的结合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
即课文的内容和课文的语言不是两块皮,而是一个整体,只有把两者很好的结合,才能借助精妙的语言来感悟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
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想每个教师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既要有对文本的深入认识,又需要设置与之相照应的语言教学环节,任何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如果离开语言的支托,那文本内容的精髓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反之则一样。
《老王》的第三个教学设计就因为在文本内涵的挖掘上很好地借助语言的品味来实现,学生的内心对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平等都有了自己的体验。
(4)理解突出个性,语言品得实在个性的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理解的个性化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是作为读者与文本对话,在这“前理解”上应当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与心得。
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在阅读中要认真质疑文本,让自己的心灵与文本撞击,在撞击中受到触动,真正读出一点心得感受。
不能浅尝辄止,不能失此顾彼,也不能混沌不明,面对洋溢着至理至善、真情妙理的文章,如果自己没有心得,以俗读,浅读,误读来理解来“说文解义”,可能会缺乏智慧而让精彩文章变得庸俗,可能会缺乏明辨而让清晰内容一团雾水,所以我以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教师对文章内容该有自己个性的理解,尤其对文本的提炼、加工、组合,或朴实或大气,或精巧,全在教师的“会之于心”的彻悟。
如《老王》的第三个教学设计就是在阅读文本时感受到作者行动上的善良,既而感受在她的意念上更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
所以最后决定在“善”——“愧怍”上立足。
有了自己的心得与感悟,有了整体的考虑,但如果没有恰巧的新颖的教学角度切入,这也不能体现教学的个性。
《老王》的第三个设计就是抓住文章最后一句中的“愧怍”而展开的。
如今年的优质课评比中,在对《济南的冬天》的文本理解上,着眼于济南的“慈善”“温情”的特点展开辩论。
这其实就是在教学整体风格中的“设巧”环节。
教学的内容的个性理解就有了个性的切入。
有效的品读,课文语言品得实在篇四:比赛获奖的中小学音乐课评课稿(通用) 中小学音乐课评课稿(评案通用)听了老师《》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非浅。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