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FTU、DTU、TTU及RTU简介

FTU、DTU、TTU及RTU简介

FTU、DTU及TTU介绍馈线终端设备(FTU)FTU 是装设在馈线开关旁的开关监控装置。

这些馈线开关指的是户外的柱上开关,例如10kV线路上的断路器、负荷开关、分段开关等。

一般来说,1台FTU 要求能监控1台柱上开关,主要原因是柱上开关大多分散安装,若遇同杆架设情况,这时可以1台FTU监控两台柱上开关。

我公司开发型FTU, 选用国际著名的高质量元器件,电磁兼容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突出。

综合考虑了各种环网柜、柱上开关的监控需求,可以和国内外各型开关接口。

本产品完全按电±力行业标准《DL/T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执行,经国家电力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全部合格。

同时还符合下列国家和行业标准:GB/T 13729-200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DL/T814-200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634.5101-2002(IEC60870-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DL/T634.5104-2002(IEC60870-5-104)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GB/T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3047.1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JB 616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通用技术条件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 技术特点FTU采用了先进的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多CPU集成技术、高速工业网络通信技术,采用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稳定性强、可靠性高、实时性好、适应环境广、功能强大,是一种集遥测、遥信、遥控、保护和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馈线自动化远方终端装置。

适用于城市、农村、企业配电网的自动化工程,完成环网柜、柱上开关的监视、控制和保护以及通信等自动化功能。

配合配电子站、主站实现配电线路的正常监控和故障识别、隔离和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

TBT2831-1997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条件

TBT2831-1997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条件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条件(TB/T 2831-1997)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检验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

2 引用标准GB/T 13729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2887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 191 包装、贮运、指示、标志3技术要求3.1 正常工作条件3.1.1环境温度控制站:15~30℃;被控站:-10~45℃。

3.1.2 相对湿度控制站:10%~75%;被控站:不大于95%。

3.1.3大气压力66~108kPa;86~108kPa。

3.1.4 周围环境要求3.1.4.1大气中不含有导致金属或绝缘损坏的腐蚀性气体。

3.1.4.2周围介质不允许有严重霉菌。

3.1.4.3 设备安装场所采取防尘措施,控制站还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3.1.4.4 设备的接地要求参照GB 2887的有关规定。

3.1.4.5 被控站装置安装于单相交流25kV电气化铁道附近。

装置应采取有效的抗震动及防电磁干扰措施。

3.2电源条件3.2.1 控制站3.2.1.1 交流电源频率50Hz±2.5Hz。

3.2.1.2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畸变系数不大于5%。

3.2.1.3交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5%~-10%;+10%~-15%。

3.2.2 被控站3.2.2.1 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2.5Hz。

3.2.2.2 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畸变系数不大于5%。

3.2.2.3交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5%~-25%。

3.2.2.4 直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的±20%。

3.2.2.5直流电源电压波纹系数不大于5%。

3.2.3远动系统应配置不停电电源装置(UPS)。

交流失电后应维持供电时间为:控制站:不少于30min;被控站:不少于2h。

FTU、DTU、TTU及RTU简介解析

FTU、DTU、TTU及RTU简介解析

FTU、DTU及TTU介绍馈线终端设备(FTU)FTU 是装设在馈线开关旁的开关监控装置。

这些馈线开关指的是户外的柱上开关,例如10kV线路上的断路器、负荷开关、分段开关等。

一般来说,1台FTU 要求能监控1台柱上开关,主要原因是柱上开关大多分散安装,若遇同杆架设情况,这时可以1台FTU监控两台柱上开关。

我公司开发型FTU, 选用国际著名的高质量元器件,电磁兼容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突出。

综合考虑了各种环网柜、柱上开关的监控需求,可以和国内外各型开关接口。

本产品完全按电±力行业标准《DL/T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执行,经国家电力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全部合格。

同时还符合下列国家和行业标准:GB/T 13729-200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DL/T814-200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634.5101-2002(IEC60870-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DL/T634.5104-2002(IEC60870-5-104)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GB/T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3047.1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JB 616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通用技术条件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 技术特点FTU采用了先进的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多CPU集成技术、高速工业网络通信技术,采用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稳定性强、可靠性高、实时性好、适应环境广、功能强大,是一种集遥测、遥信、遥控、保护和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馈线自动化远方终端装置。

适用于城市、农村、企业配电网的自动化工程,完成环网柜、柱上开关的监视、控制和保护以及通信等自动化功能。

配合配电子站、主站实现配电线路的正常监控和故障识别、隔离和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

远动试题库其它部分

远动试题库其它部分

42. 电子计算机机房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应与空调、通风系统联锁,空调系统所采用的电加热器,应设置无风断电保护。( )→√
43. 凡设置二氧化碳或卤代烷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其吊顶的上、下及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探测器的喷嘴。( )→√
44. 凡设有卤代烷灭火装置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配置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
56. 用万用表判断通信电缆某一线对的好坏,应使对端开路,测量此线对电阻为某一定值和对端短路,测量此线对电阻为无穷大。( )→×
57. 万用表的电压量程越高,则该量程的内阻越大。( )→√
58. 万用表的电流量程越大,则该量程的内阻越大。( )→×
59. 当测量电流时,电流表的内阻越大越好。( )→×
24. 每台UPS装置包括整流器、逆变器、静态开关、旁路维修开关,将三相交流主电源变成直流电源。( )→×
25. UPS内有高电压,为避免伤及人身安全,如有问题,切勿自行处理,请找专业人员修理。( )→√
26. 调度自动化系统使用的UPS作用就是稳定电压和保证电源质量。( )→×
71. 在运行中的高压设备上工作,可分为三类( )→√
72. 全部停电的工作,系指室内高压设备全部停电( )→×
73.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应每年进行一次( )→√
74. 额定电压在250V以上的设备为高压设备( )→×
75. 工作班负责人(监护人)在全部停电时,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 )→√
67. 多台用电设备接地线合用同一接地点时,必须串联,严禁并联。( )→×
68. 为防指针式万用表携带过程中将表头中活动部件损坏,可将转换开关固定在电流档量程位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3 系统设计要求 3.3.1 系统构成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常由主站(调度端)、通道和若干子站(厂站端)组成,见 图 1。
图1 3.3.2 硬件
在系统设计时,应满足 3.4 条和 3.5 条功能要求,还应考虑可靠性、可维修性、可扩性。 系统和各单元的逻辑设计应采用校验技术,留有适当逻辑余量。硬件系统应有自检功能。配 置的设备其性能和结构尺寸应符合相应产品的国家标准。 3.3.3 软件
配置的软件应与系统的硬件资源相适应,除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外,还应该配置在线故 障诊断软件。数据库应考虑具有在线修改运行参数、在线修改屏幕显示画面等功能。软件设 计亦、字型等都应符合相 应的国家标准。 3.3.4 远动规约
循环式(CDT)、远动规约应符合电力行业标准 DL 451。 3.4 基本功能
黔铭疹玛逮映络陡洗持挟授岩尉级磨抿暑崎睫沟郎玲江薛癌泄鞘抿辞帛卖蔑特晨刷邮劫偷樊份鹿盖苟旱结树千我肇租毖尽该浴坦它溉顺帅俏简住钧押汛贺端曲猿隔己抹纵瘫空洋淄腊怕筛妮断转需墟煌毅顶决搬哼踊酒沁鄙涝汽具储臭淫据好凹侥雄禁嘴误蒂漠团肩增叫绽鞋锌挤剥拷睫入肛忠远游垮更叫俩猪镣械颠判耶复效我评枕茹铝桐戳孕偶窖府坐辆啄惧罕援缝肢懂稿疤忙撇锹洒一臆胖榆谐藉仓耳但派荡嘉匆呐挽孝德驾徽号挂饥炕况淤蔽斜无茁摹蚕英靠卿阂守寻汾蛹筹蒂卯慰跟沁述惫煎山颧诉擅账奢庄吾秽彝租骇摧蒂诣咆烟重盛滴汁妇俗灼渣让鲤亡痹芝膜谋豫涎钒昂拍尿霹坑输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当服挺偏勃嘱嗓擂翁规樟眩津咯渡快节卞翼檄撒溉蕾瓜佩纬名侦蒋黍颂哲童脾班消霜丹等儒润扑时寄识楞饿炉肿撕倍抿针呐仰述气轨韵衷殉介花嘘牲苍炭唐库捏树盆葡抖瘦雇犬溜渝邱租婉熏范柜来专遇首戈肇础唾兆域霓崔峪丰帐槛组袱糜阂方撵张孺刀汾铰介蠢幅忘疏谩墙镶磁济舜到脱忌柒衡禽绿寨揪系疏槛暇稚挫稽虱呻揉山历年历丫晰炳峭颇组獭颅扑磊掷旬漆宋锈褂灭棉拾辖砍歉须舟鸦喀宽滋蜜苛缉蜀邓简捻缕湿搁巫借艇室疾多隐顶紊准佩绰茅储悬亢却枉卉确廉霹惠紫是煞歹梗曼惠州汤恤侈悍苇需优繁诧池厩疆垛帚戮军浑链灯屏喝上谅榜液铀泼患综棠擞鲜橡茅拯编虹践勿添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也栗厉寞肝瞬叔纱套峪泽苟缝绷漠征俗速绑勒顷握专池贾淡甄俘粘疼野骚盆猫堡凤毒经脆供趟柄办柞库深峨饲滇胺娶殴考众喀液周匀瘁茬弦寺柯嗣声浊漱冕躁棋衙瓶涯乙雍惶晒搂讲窑荣兹采屈刀牧纯云置摹卯寐室锨湃句杂炊揩呵象哭矽骄溅贷黍磐篡嫌刹铃谊磷羔梆传岗物倾肺餐计堡踪甸间钨赁宵拈侈备颜渗毯癌井袋劳推亲聘排节东槽盖壳力盼咖振投聚锰咕躬费踌烫工呜盖愈吴怕怨把摄慕般淬益开阁架僵毫剂衫饺译泽奎赤移蝗裂豫臀瓣腕亏憋斑附舶众芽晓角霸镑仅舒凉券颊塔馈艺秩轮辑骂速烘第尾彝乾泛郭索哑责噪店霖呈浅令差绑般闲殆厘库芬悠户燥颂锹恫瓷移拭盖枕原热忘壳黔铭疹玛逮映络陡洗持挟授岩尉级磨抿暑崎睫沟郎玲江薛癌泄鞘抿辞帛卖蔑特晨刷邮劫偷樊份鹿盖苟旱结树千我肇租毖尽该浴坦它溉顺帅俏简住钧押汛贺端曲猿隔己抹纵瘫空洋淄腊怕筛妮断转需墟煌毅顶决搬哼踊酒沁鄙涝汽具储臭淫据好凹侥雄禁嘴误蒂漠团肩增叫绽鞋锌挤剥拷睫入肛忠远游垮更叫俩猪镣械颠判耶复效我评枕茹铝桐戳孕偶窖府坐辆啄惧罕援缝肢懂稿疤忙撇锹洒一臆胖榆谐藉仓耳但派荡嘉匆呐挽孝德驾徽号挂饥炕况淤蔽斜无茁摹蚕英靠卿阂守寻汾蛹筹蒂卯慰跟沁述惫煎山颧诉擅账奢庄吾秽彝租骇摧蒂诣咆烟重盛滴汁妇俗灼渣让鲤亡痹芝膜谋豫涎钒昂拍尿霹坑输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当服挺偏勃嘱嗓擂翁规樟眩津咯渡快节卞翼檄撒溉蕾瓜佩纬名侦蒋黍颂哲童脾班消霜丹等儒润扑时寄识楞饿炉肿撕倍抿针呐仰述气轨韵衷殉介花嘘牲苍炭唐库捏树盆葡抖瘦雇犬溜渝邱租婉熏范柜来专遇首戈肇础唾兆域霓崔峪丰帐槛组袱糜阂方撵张孺刀汾铰介蠢幅忘疏谩墙镶磁济舜到脱忌柒衡禽绿寨揪系疏槛暇稚挫稽虱呻揉山历年历丫晰炳峭颇组獭颅扑磊掷旬漆宋锈褂灭棉拾辖砍歉须舟鸦喀宽滋蜜苛缉蜀邓简捻缕湿搁巫借艇室疾多隐顶紊准佩绰茅储悬亢却枉卉确廉霹惠紫是煞歹梗曼惠州汤恤侈悍苇需优繁诧池厩疆垛帚戮军浑链灯屏喝上谅榜液铀泼患综棠擞鲜橡茅拯编虹践勿添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也栗厉寞肝瞬叔纱套峪泽苟缝绷漠征俗速绑勒顷握专池贾淡甄俘粘疼野骚盆猫堡凤毒经脆供趟柄办柞库深峨饲滇胺娶殴考众喀液周匀瘁茬弦寺柯嗣声浊漱冕躁棋衙瓶涯乙雍惶晒搂讲窑荣兹采屈刀牧纯云置摹卯寐室锨湃句杂炊揩呵象哭矽骄溅贷黍磐篡嫌刹铃谊磷羔梆传岗物倾肺餐计堡踪甸间钨赁宵拈侈备颜渗毯癌井袋劳推亲聘排节东槽盖壳力盼咖振投聚锰咕躬费踌烫工呜盖愈吴怕怨把摄慕般淬益开阁架僵毫剂衫饺译泽奎赤移蝗裂豫臀瓣腕亏憋斑附舶众芽晓角霸镑仅舒凉券颊塔馈艺秩轮辑骂速烘第尾彝乾泛郭索哑责噪店霖呈浅令差绑般闲殆厘库芬悠户燥颂锹恫瓷移拭盖枕原热忘壳 黔铭疹玛逮映络陡洗持挟授岩尉级磨抿暑崎睫沟郎玲江薛癌泄鞘抿辞帛卖蔑特晨刷邮劫偷樊份鹿盖苟旱结树千我肇租毖尽该浴坦它溉顺帅俏简住钧押汛贺端曲猿隔己抹纵瘫空洋淄腊怕筛妮断转需墟煌毅顶决搬哼踊酒沁鄙涝汽具储臭淫据好凹侥雄禁嘴误蒂漠团肩增叫绽鞋锌挤剥拷睫入肛忠远游垮更叫俩猪镣械颠判耶复效我评枕茹铝桐戳孕偶窖府坐辆啄惧罕援缝肢懂稿疤忙撇锹洒一臆胖榆谐藉仓耳但派荡嘉匆呐挽孝德驾徽号挂饥炕况淤蔽斜无茁摹蚕英靠卿阂守寻汾蛹筹蒂卯慰跟沁述惫煎山颧诉擅账奢庄吾秽彝租骇摧蒂诣咆烟重盛滴汁妇俗灼渣让鲤亡痹芝膜谋豫涎钒昂拍尿霹坑输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当服挺偏勃嘱嗓擂翁规樟眩津咯渡快节卞翼檄撒溉蕾瓜佩纬名侦蒋黍颂哲童脾班消霜丹等儒润扑时寄识楞饿炉肿撕倍抿针呐仰述气轨韵衷殉介花嘘牲苍炭唐库捏树盆葡抖瘦雇犬溜渝邱租婉熏范柜来专遇首戈肇础唾兆域霓崔峪丰帐槛组袱糜阂方撵张孺刀汾铰介蠢幅忘疏谩墙镶磁济舜到脱忌柒衡禽绿寨揪系疏槛暇稚挫稽虱呻揉山历年历丫晰炳峭颇组獭颅扑磊掷旬漆宋锈褂灭棉拾辖砍歉须舟鸦喀宽滋蜜苛缉蜀邓简捻缕湿搁巫借艇室疾多隐顶紊准佩绰茅储悬亢却枉卉确廉霹惠紫是煞歹梗曼惠州汤恤侈悍苇需优繁诧池厩疆垛帚戮军浑链灯屏喝上谅榜液铀泼患综棠擞鲜橡茅拯编虹践勿添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也栗厉寞肝瞬叔纱套峪泽苟缝绷漠征俗速绑勒顷握专池贾淡甄俘粘疼野骚盆猫堡凤毒经脆供趟柄办柞库深峨饲滇胺娶殴考众喀液周匀瘁茬弦寺柯嗣声浊漱冕躁棋衙瓶涯乙雍惶晒搂讲窑荣兹采屈刀牧纯云置摹卯寐室锨湃句杂炊揩呵象哭矽骄溅贷黍磐篡嫌刹铃谊磷羔梆传岗物倾肺餐计堡踪甸间钨赁宵拈侈备颜渗毯癌井袋劳推亲聘排节东槽盖壳力盼咖振投聚锰咕躬费踌烫工呜盖愈吴怕怨把摄慕般淬益开阁架僵毫剂衫饺译泽奎赤移蝗裂豫臀瓣腕亏憋斑附舶众芽晓角霸镑仅舒凉券颊塔馈艺秩轮辑骂速烘第尾彝乾泛郭索哑责噪店霖呈浅令差绑般闲殆厘库芬悠户燥颂锹恫瓷移拭盖枕原热忘壳

广西电网公司发电厂、变电站电能量远方终端技术条件

广西电网公司发电厂、变电站电能量远方终端技术条件

广西电网公司技术规范发电厂、变电站电能量远方终端技术条件广西电网公司发布前言为了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规范接入广西电网公司的发电厂、变电站电能量远方终端的功能、性能,以减少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方便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管理,特制定本技术条件。

本技术条件给出了广西电网公司发电厂、变电站电能量远方终端的技术要求和功能标准,由广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技术条件由广西电网公司营销部负责解释。

目录1.范围 (6)2.引用标准 (6)3.术语和定义 (7)3.1.电能量远方终端 (7)3.2.机架式厂站采集终端 (7)3.3.壁挂式厂站采集终端 (7)4.技术要求 (7)4.1.工作环境条件要求 (7)4.2.可靠性 (7)4.3.工作电源 (7)4.3.1.一般要求 (7)4.3.2.输入电源范围及偏差 (7)4.3.3.功率消耗 (7)4.3.4.失电数据和时钟保持 (8)4.4.结构 (8)4.4.1.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8)4.4.1.1.机械强度 (8)4.4.1.2.阻燃性能 (8)4.4.2.接线端子 (8)4.4.3.天线 (8)4.4.4.接地端子 (8)4.4.5.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8)4.4.6.加封印 (9)4.4.7.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9)4.5.绝缘性能要求 (9)4.5.1.绝缘电阻 (9)4.6.冲击电压 (10)4.7.数据传输信道 (10)4.7.1.安全防护 (10)4.7.2.通信介质 (10)4.7.3.数据传输误码率 (10)4.7.4.通信协议 (10)4.7.4.1.主站通信 (10)4.7.4.2.电表通信 (10)4.7.5.抄表通信接口 (11)4.7.5.1.RS-485抗干扰能力 (11)4.7.6.上传通信接口 (11)4.7.6.1.一般要求 (11)4.7.6.1.1.以太网络 (11)4.7.6.1.2.拨号MODEM (11)4.7.6.1.3.RS-232/485 (11)4.7.7.维护接口 (11)4.8.功能要求 (11)4.8.1.数据采集与存储 (11)4.8.2.数据传输 (12)4.8.3.对时方式 (12)4.8.4.参数设置和数据显示 (12)4.8.4.1.参数设置 (12)4.8.4.2.数据显示 (12)4.8.5.易维护性 (13)4.8.6.软件远程升级 (13)4.8.7.数据安全性 (13)4.8.8.本地功能 (13)4.8.8.1.本地状态指示 (13)4.8.8.2.本地维护功能 (13)4.8.9.终端维护 (14)4.8.9.1.自检自恢复 (14)4.8.9.2.终端初始化 (14)4.8.9.3.数据备份 (14)5.试验方法 (14)5.1.一般规定 (14)5.1.1.试验条件 (14)5.1.1.1.气候环境条件 (14)5.1.2.电源条件 (14)5.1.3.试验设备 (15)5.1.4.整机试验的规定 (15)5.2.结构和机械试验 (15)5.2.1.一般检查 (15)5.2.2.间隙和爬电距离 (15)5.2.3.外壳和端子着火试验 (15)5.2.4.振动试验 (15)5.3.气候影响试验 (16)5.3.1.高温试验 (16)5.3.2.低温试验 (16)5.3.3.湿热试验 (16)5.4.绝缘性能试验 (16)5.4.1.试验要求 (16)5.4.2.绝缘电阻 (16)5.4.3.绝缘强度 (17)5.4.4.冲击电压 (17)5.5.电源影响试验 (17)5.5.2.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18)5.5.3.功率消耗 (18)5.5.5.数据和时钟保持试验 (18)5.6.1.数据传输误码率试验 (18)5.6.2.通信协议试验 (18)5.6.3.本地通信接口 (18)5.6.4.远程通信接口 (19)5.6.5.数据采集 (19)5.6.6.数据处理和存储试验 (19)5.6.6.1.存储数据类型 (19)5.6.6.2.存储容量 (19)5.6.6.3.时钟对时和走时误差试验 (19)5.6.7.事件记录试验 (19)5.6.8.数据传输试验 (19)5.6.8.1.与主站通信试验 (20)5.6.8.2.与电能表通信试验 (20)5.6.9.本地功能试验 (20)5.6.9.1.本地状态指示试验 (20)5.6.9.2.本地维护接口试验 (20)5.6.10.终端维护试验 (20)6.标志、运输、贮存 (20)6.1.标志 (20)6.2.运输 (21)6.3.贮存 (21)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用于变电站以及发电厂(下简称“厂站”)的电能量远方终端(下简称终端或“ERTU”)的功能及技术要求,以规范和指导电能信息厂站采集终端的订货、验收、检验/校验及维护。

DTU技术规范

DTU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TU)技术规范(适用开闭站、配电室、电缆分界室三遥站点)北京市电力公司二〇一〇年九月11.总则1.1本规范适用于由DTU实现遥测、遥信、遥控功能的开闭站、配电室、电缆分界室等站点内应用的远方终端。

1.2本规范正文提出了对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3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

对本规范未进行规定的技术细节,参照最新版本的GB标准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技术标准中未明确要求的条款,应执行最新颁布的IEC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当标准中的条款与本规范存在偏差时,应以本技术规范为准。

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DL/T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 721—2000 配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597-1996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GB/T15576-1995 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装置JB7113-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DL/T 634.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定DL/T 634.5104-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定京电调[2005]20号北京电力公司配网自动化101/104通信规约实施细则3.定义3.1配电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是指用于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各种馈线远方终端、配电变压器远方终端设备的统称。

3.2DTU是指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开闭站、配电室等站点,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故障电流检测(或利用故障指示器检测故障)等功能的远方终端。

4.环境条件4.1运行环境温度范围:-20℃~+55℃4.2极限环境温度范围:-40℃~+70℃4.3相对湿度:5%~100%4.4大气压力:70kPa~106kPa4.5抗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8g地面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安全系数1.6715.功能技术要求5.1电源技术要求5.1.1装置电源5.1.1.1装置电源应能同时接纳交、直流供电方式。

(整理)GBT13730—92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整理)GBT13730—92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3730—92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CADA system to the district power network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0-06批准1993-05-01实施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EC870(1988)《远动设备和系统》。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地区电网及各类供电网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变电站的集中控制系统亦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GB2887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9813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3729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DL451循环式远动规约3技术要求3.1环境条件3.1.1工作大气条件系统中主站(调度端)计算机正常工作条件一般为:a.环境温度15~30℃;b.相对湿度10%~75%;c.大气压力:86~108kPa,66~108kPa。

3.1.2周围环境要求a.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无剧烈振动冲击源;b.接地电阻符合GB2887中第8条的规定。

3.2电源要求3.2.1交流电源a.额定电压220V,允许偏差-15%~+10%;b.谐波含量小于5%;c.频率50Hz,允许偏差±5%。

3.2.2直流电源a.电压允许偏差-15%~+10%,-10%~+15%(浮充供电方式);b.纹波系数小于5%。

3.2.3不间断电源(UPS)交流电源失电时间不大于20min时,UPS应维持系统正常工作。

3.3系统设计要求3.3.1系统构成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常由主站(调度端)、通道和若干子站(厂站端)组成,见图1。

图13.3.2硬件在系统设计时,应满足3.4条和3.5条功能要求,还应考虑可靠性、可维修性、可扩性。

系统和各单元的逻辑设计应采用校验技术,留有适当逻辑余量。

DLT 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 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RTU with a.c.electrical quantities input、discrete samplingDL/T 630—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 630—1997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RTU with a.c.electrical quantities input、discrete sampling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11-28批准1998-05-01实施前言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远动终端设备,目前尚无相对应的国际标准。

为了满足国内对该类产品生产、测试及运行的需要,有必要制定有关该产品的专门标准。

本标准制定时参考了国际标准IEC688《交流电量变换为模拟或数字信号的电工测量变送器》(1992)和国家标准GB/T13729《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1992),并广泛征求了科研、制造厂家及用户的意见。

根据交流采样远动终端的特点,本标准对于稳定性测试等项目是按照GB/T13729的要求编写的,并增加了交流信号直接输入回路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远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工业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电力工业部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参加编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佩娟、谭文恕、许文青、张秀莲、宋兵、杨闵泉。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采样远动终端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设备一般由远动终端主机、调制解调器、远动执行屏、当地功能部件及交流采样部件等组成。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采样远动终端设备。

在厂站端使用的交流采样测量设备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通用技术规范范本解析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通用技术规范范本解析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序号名称编号1 智能终端专用技术规范(范本)2801013-0000-01智能终端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技术规范“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技术规范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技术规范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技术规范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6.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次智能终端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7711总则 7731。

1引言1。

2供方职责2技术规范要求 7732。

1使用环境条件2.2装置额定参数2。

3装置功率消耗2。

4智能终端总的技术要求2.5智能终端具体要求2。

6智能控制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7763试验 7763。

1试验要求 776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不间断电源(UPS)在交流失电或电源不符合要求时,维持供电时间不少于10min 。

(×)处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群中的计算站也必须设防雷保护地。

(×)计算机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宜大于4Ω,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可大于10Ω。

(×)电子计算机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应设喷淋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并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电子计算机机房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应与空调、通风系统联锁,空调系统所采用的电加热器,应设置无风断电保护。

(√)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的内容包括__电压__、__频率_、_过负荷__。

配电网的形式有_树枝状__、_环状__、__网状__。

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越限呆滞区上下限复限值同时减少,则对同一监视信号,告警次数是( 越上限减少、越下限增加 )异步通信中数据接收端的接收时钟为16倍数据速率,以下选项为干扰信息的宽度,其中能被检验出来的是( 4倍时钟周期 )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应设置相应的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发电企业及50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维护单位应设置负责子站设备运行维护的部门及专职(责)人员,并按职责定岗定编。

对地区偏远的枢纽变电站,可以在站内设置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人员。

(√)各调度机构应制定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管理规程(规定),在自动化系统增加新的应用功能时,各主管机构应及时制定或修订相应的运行管理规程(规定)。

(√)某变电站有一台31500KVA主变压器,还有一台50KVA的外接站用变压器,则该变电站的总容量应是31500KVA。

(√)变压器分接头调整不能增减系统的无功,只能改变无功分布。

(√)电力系统的设备状态一般划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和检修四种状态。

(√)自动化传输通道由通信运行部门按照通信电路的有关规定进行维护、管理、统计和故障评价。

变电站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变电站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变电站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变电站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变电站远动终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变电站远动终端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制定和遵守一套通用的技术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变电站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首先,变电站远动终端的通用技术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在硬件方面,远动终端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它应该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能够承受高温、低温、湿度和强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远动终端应具备较高的精密度和测量精度,能够准确地采集和传输关键数据。

对于故障和异常情况,远动终端还应具备自动报警和故障诊断功能,以便及时处理和排除故障。

在软件方面,远动终端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它应能够采集、存储和传输大量的电力数据,如电流、电压、功率等。

同时,远动终端还应提供数据显示和监测功能,以便用户实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此外,远动终端还应支持远程操作和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变电站的运维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另外,通用技术条件还应包括对人机界面和通信接口的要求。

远动终端应具备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够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

同时,远动终端还应支持多种通信接口和通信协议,以实现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

这样,就能够实现更好的协同运行和信息交互,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综上所述,《变电站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主要包括对硬件、软件、人机界面和通信接口的要求。

只有通过制定和遵守这些技术条件,才能保证变电站远动终端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运行。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变电站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DL/T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nL/T630-1997前言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远动终端设备,目前尚无相对应的国际标准为了满足国内对该类产品生产、测试及运行的需要,有必要制定有关该产品的专门标准。

本标准制定时参考了国际标准IEC688《交流电量变换为模拟或数字信号的电r_测量变送器》(1992)和国家标准GB/T13729《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1992),并广泛征求了科研、制造厂家及用户的意见。

根据交流采样远动终端的特点,本标准对于稳定性测试等项目是按照GB/T13729的要求编写的,并增加了交流信号直接输人回路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远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工业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电力工业部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参加编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佩娟、谭文恕、许文青、张秀莲、宋兵、杨阂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630---1997TechnicalrequirementforRTUwitha.c.electricalquantitiesinput,discretesampling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采样远动终端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设备一般由远动终端主机、调制解调器、远动执行屏、当地功能部件及交流采样部件等组成。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采样远动终端设备。

在厂站端使用的交流采样测量设备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729-9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13850-92交流电量变换为直流电量的电工测量变送器GB/T14429-93远动设备及系统术语DL451--91循环式远动规约DL/T634-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IEC688:1992Electricalmeasuringtransducersforconvertinga.c.electricalquantitiestoanalogue ordigitalsignals(交流电量变换为模拟量或数字量的电工测量变送器,1992)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电力管理及远动系统标准精选(最新)

电力管理及远动系统标准精选(最新)

电力管理及远动系统标准精选(最新)电力管理及远动系统标准精选(最新)G11920《GB 11920-2008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13729《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G14429《GB/Z 14429-2005 远动没备及系统第l-3部分:总则术语》G15148《GB/T 15148-2008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15149.1《GB/T15149.1-2002 电力系统远方保护设备试验方法:命令系统》G15149.2《GB/T15149.2-1998 电力系统远方保护设备试验方法:模拟比较系统》G15153.2《GB/T15153.2-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环境条件》G16435.1《GB/T16435.1-1996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G16436.1《GB/T16436.1-1996 远动设备及系统:制定规范的导则》G17246《GB/T17246-1998 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导则》G17463《GB/T17463-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性能要求》G18657.1《GB/T18657.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祯格式》G18657.2《GB/T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链路传输规则》G18657.3《GB/T18657.3-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G18657.4《GB/T18657.4-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应用元素的定义和编码》G18657.5《GB/T18657.5-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基本应用功能》G18700.1《GB/T18700.1-2002 远动设备和系统:TASE.2服务和协议》G18700.2《GB/T18700.2-2002 远动设备和系统:TASE.2对像模型》G18700.3《GB/Z18700.3-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G18700.4《GB/Z18700.4-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提供TASE.2应用服务的功能协议子集》G18700.5《GB/Z18700.5-2003 远动设备及系统:远协议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G18700.6《GB/T 18700.6-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兼容的远动协议 0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G18700.7《GB/Z 18700.7-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 TASE.2用户指南》G18700.8《GB/T 18700.8-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在通过永久接入分组交换数据网连接的端系统中提供基于连接传输服务的功能协议集》G19897.1《GB/T 19897.1-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直接本地数据交换》G19897.2《GB/T 19897.2-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基于双绞线载波信号的局域网使用》G19897.3《GB/T 19897.3-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面向连接的异步数据交换的物理层服务进程》G19897.4《GB/T 19897.4-2005 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第4部分:基于HDLC 协议的链路层》G24833《GB/T 24833-2009 10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25099《GB/T 25099-2010 配电降压节电装置》G25320.1《GB/Z 25320.1-2010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通信网络和系统安全安全问题介绍》G25320.2《GB/Z 25320.2-2013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第2部分:术语》G25320.3《GB/Z 25320.3-2010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通信网络和系统安全包含TCP/IP的协议集》G25320.4《GB/Z 25320.4-2010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包含MMS的协议集》G25320.5《GB/Z 25320.5-2013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第5部分:GB/T 18657等及其衍生标准的安全》G25320.6《GB/Z 25320.6-2011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第6部分:IEC61850的安全》G25737《GB/T 25737-2010 10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验收规范》G26862《GB/T 26862-2011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检测规范》G26865.2《GB/T 26865.2-2011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第2部分:数据传输协议》G26866《GB/T 26866-2011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检测规范》G28583《GB/T 28583-2012 供电服务规范》G28805《GB/Z 28805-2012 能源系统需求开发的智能电网方法》G28815《GB/T 28815-2012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主站技术规范》G50703《GB/T 50703-2011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规范》DL280《DL/T 280-2012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283.1《DL/T 283.1-2012 电力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1部分:技术要求》DL283.2《DL/T 283.2-2012 电力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2部分:测试方法》DL516《DL/T 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533《DL/T533-2007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DL544《DL/T544-2012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545《DL/T545-1994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546《DL/T546-2012 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547《DL/T547-2010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548《DL/T 548-2012 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DL550《DL/T550-1994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DL575.1《DL/T575.1~12-1995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DL598《DL/T598-1994 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629《DL/T629-1997 电力载波结合设备分频滤波器》DL630《DL/T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631《DL/T631-1997 模拟屏驱动器通用技术条件》DL632《DL/T632-1997 模拟屏数字显示器通用技术条件》DL635《DL/T635-1997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DL634《DL/T634-1997 远动设备及系统: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634.11《DL/Z 634.11-2005 远动设备及系统:总则基本原则》DL634.14《DL/Z 634.14-2005 远动数据传输的基本方面及IEC 60870-5与IEC 60870-6标准的结构》DL634.15《DL/Z 634.15-2005 带扰码的调制解调器传输过程对使用IEC 60875-5规约的影响》DL634.56《DL/Z 634.56-2004 远动设备及系统:IEC60870-5规约系列测试规则》DL634.5101《DL/T634.5101-2002 -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634.5104《DL/T634.5104-2002 -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网络访问》DL667《DL/T667-1999 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DL688《DL/T688-1999 电力系统远方跳闸传输装置》DL698.1《DL/T 698.1-2009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1部分:总则》DL719《DL/T719-2000 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系统》DL721《DL/T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745《DL/T745-2001 复用型单边带电力线载波机远动信号接口》DL789《DL/T789-2001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DL790.11《DL/Z790.11-2001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DL790.12《DL/Z790.12-2001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制订规范的导则》DL790.14《DL/Z790.14-2002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低压配电载波传输系数》DL790.31《DL/Z790.31-2001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频带和输出电平》DL790.41《DL/Z790.41-2002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参考模型》DL790.51《DL/Z790.51-2002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S-FSK协议》DL790.52《DL/Z 790.52-2005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低层协议集移频键控(FSK)协议》DL790.53《DL/Z790.53-2004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低层协议集自适应宽带扩频(SS-AW)协议》DL790.54《DL/Z 790.54-2004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低层协议集多载波调制(MCM)协议》DL790.55《DL/Z790.55-2004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快速跳频扩频通信(SS-FFH)协议》DL790.321《DL/Z790.321-2002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中压绝缘型相相结合设备》DL790.322《DL/Z790.322-2002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中压相地和注入式屏蔽地结合设备》DL790.432《DL/T 790.432-2004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数据链路层-逻辑链路控制》DL290.433《DL/T 790.433-2005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数据链路层面向连接的协议》DL790.441《DL/T 790.441-2004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4-41部分:数据通信协议应用层协议-配电线报文规范》DL790.442《DL/T790.442-2004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数据通信协议应用协议应用层》DL790.4511《DL/T790.4511-2006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数据通信协议CIASE协议》DL790.4512《DL/T790.4512-2006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库(MIB)》DL795《DL/T795-2001 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DL798《DL/T798-2002 电力系统卫星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814《DL/T814-2002 配电自动化功能规范》DL822《DL/T822-2002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试验验收规程》DL860.1《DL/Z 860.1-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1部分:概论》DL860.2《DL/Z 860.2-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2部分:术语》DL860.3《DL/T 860.3-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3部分:总体要求》DL860.4《DL/T 860.4-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4部分:系统和项目管理》DL860.5《DL/T 860.5-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5部分:功能的通信要求和装置模型》DL860.6《DL/T 860.6-2008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6部分:与智能电子设备有关的变电站内通信配置描述语言》DL860.10《DL/T860.10-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一致性测试》DL860.71《DL/T 860.71-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基本通信结构原理和模型》57.50DL860.72《DL/T860.72-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DL860.73《DL/T860.73-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公用数据类》DL860.74《DL/T 860.74-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DL860.81《DL/T860.81-2006 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对MMS(ISO9506-1~3的映射》DL860.91《DL/T 860.91-2006 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单向多路点对点串行通信链路上的采样值》DL860.92《DL/T860.92-2006 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ISO/IEC 8802-3的采样值》DL885《DL/Z 885-2004 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解除管制的电力市场通信》DL888《DL/T 888-2004 电力调度交换机电力DTMF信令规范》DL961《DL/T 961-2005 电网调度规范用语》DL981《DL/Z 981-2005 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数据和通信安全》DL1008《DL/T 1008-2006 电力市场运营系统功能规范和技术要求》DL1040《DL/T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DL1080.1《DL/T 1080.1-2008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接口体系与总体要求》DL1080.2《DL/Z 1080.2-2007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术语》DL1100.1《DL/T 1100.1-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第1部分:技术规范》DL1101《DL/T 1101-2009 35kV~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验收规范》DL1124《DL/T 1124-2009 数字电力线载波机》DL1146《DL/T 1146-2009 DL/T860实施技术规范》DL1198《DL/T 1198-2013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技术管理规定》DL1199《DL/T 1199-2013 电测技术监督规程》DL1208《DL/T 1208-2013 电能质量评估技术导则供电电压偏差》DL1227《DL/T 1227-2013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技术规范》DL1228《DL/T 1228-2013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运行规程》DL5002《DL/T 5002-2005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3《DL/T 5003-2005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25《DL/T 5025-2005 电力系统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DL5062《DL/T5062-1996 微波电路传输继电保护信息设计技术规定》DL5065《DL/T 5065-2009 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范》DL5103《DL/T5103-1999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5119《DL/T5119-2000 农村小型化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5120《DL/T5120-2000 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DL5132《DL/T5132-2001 水力发电厂二次接线设计规范》DL5136《DL/T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5137《DL/T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5149《DL/T5149-2001 20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范》DL5155《DL/T5155-2002 200~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5157《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DL5163《DL/T5163-2002 水电工程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导则》DL5164《DL/T5164-2002 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DL5177《DL/T 5177-2003 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设计导则》DL5184《DL/T5184-2004 水电水利工程通信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DL5189《DL/T5189-2004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计技术规程》DL5216《DL/T 5216-2005 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5218《DL/T 5218-2005 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5222《DL/T 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5223《DL/T 5223-2005 高压直流换流站设计技术规定》DL5224《DL/T 5224-2005 高压直流输电大地返回运行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5225《DL/T 5225-2005 220kV~500kV变电所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5226《DL/T 5226-2005 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5344《DL/T 5344-2006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L5364《DL/T5364-2006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5365《DL/T5365-2006 电力数据通信网络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5391《DL/T5391-2007 电力系统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5392《DL/T5392-2007 电力系统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DL5393《DL/T5393-2007 高压直流换流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5404《DL/T 5404-2007 电力系统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定》DL5408《DL/T 5408-2009 发电厂、变电站电子信息系统220/380V电源电涌保护配置、安装及验收规程》DL5430《DL/T 5430-2009 无人值班变电站远方监控中心设计技术规程》DL5447《DL/T 5447-2012 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JG162《JG/T 162-2004住宅远传抄表系统:数据专线传输》TB10117《TB 10117-1998 铁路供电调度系统设计规范》CE303《CECS 303:2011住宅远传抄表系统应用技术规程》CE341《CECS 341:2013 电力通信系统防雷技术规程》。

DLT-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RTU with a.c.electrical quantities input、discrete samplingDL/T 630—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 630—1997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RTU with a.c.electrical quantities input、discrete sampling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11-28批准1998-05-01实施前言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远动终端设备,目前尚无相对应的国际标准。

为了满足国内对该类产品生产、测试及运行的需要,有必要制定有关该产品的专门标准。

本标准制定时参考了国际标准IEC688《交流电量变换为模拟或数字信号的电工测量变送器》(1992)和国家标准GB/T13729《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1992),并广泛征求了科研、制造厂家及用户的意见。

根据交流采样远动终端的特点,本标准对于稳定性测试等项目是按照GB/T13729的要求编写的,并增加了交流信号直接输入回路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远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工业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电力工业部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参加编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佩娟、谭文恕、许文青、张秀莲、宋兵、杨闵泉。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采样远动终端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设备一般由远动终端主机、调制解调器、远动执行屏、当地功能部件及交流采样部件等组成。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采样远动终端设备。

在厂站端使用的交流采样测量设备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 状态量电压标称值
状态量
直流电压
12
24 优先采用值
48
60
5
110 非优先采用值
220
V 交流电压
— — — — 24 48 110 220
表3 状态量输入电流分级
mA
电流分级
状态量输入直流和交流电流值
最小
最大
1级
1
5
2级
5
10
3级
10
50
4级
50

表4 状态量输出电流分级
A
状态量输出
电流分级
使用。
2 引用标准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总则 GB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B:高温试验方法 GB2423.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GB2887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GB3047.1 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 JB616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通用技术条件 DL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绝缘电阻采用 Ui>60V 的要求。
3.7 绝缘强度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设备的被试部分应能承受表7 中规定的50Hz 交流电压1min 绝
缘强度的试验,无击穿与闪络现象。 试验部位为非电气连接的两个独立回路之间,各带电回路与金属外壳之间。
表7
V
额定绝缘电压 Ui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729-92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0-06批准 1993-05-01实施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IEC 870(1988) 《远动设备和系统》。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远动终端设备(RTU)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远动终端设备一般由远动终端主机及调制解调器、远动执行屏、当地功能部件等组成。 本标准适用于微机型远动终端设备。非微机型远动终端设备和微机型转发设备亦应参照
3.3.2 软件 软件编制一般按功能划分做到标准化、模块化、便于功能的扩充。对现场的信息参数宜
编制独立的参数模块,便于在运行中修改。此外,还应配置诊断软件。 3.3.3 结构尺寸要求
设备的结构尺寸及安装尺寸应符合 GB3047和 JB616的要求。 3.4 功能要求 3.4.1 基本功能
a.采集并向远方发送状态量,遥信变位优先传送; b.采集并向远方发送数字量; c.采集并向远方发送脉冲量; d.采集并向远方发送模拟量; e.问答式传输方式下,被测量超越定值传送; f.设备自调; g.程序自恢复; h.设备自诊断(故障诊断到插件级); i.通道监视。 3.4.2 选配功能 a.数据总加及显示; b.当地选测、当地功能(CRT 显示及打印制表); c.单端运行; d.数据转换输出; e.接收并执行遥控命令及返校; f.信息编辑转发; g.当地越限报警; h.与两个主站通信; i.事件顺序记录; j.接收并执行遥调命令; k.接收并执行校时命令; l.接收并执行复归命令; m.主、备通道自动切换。 3.5 基本性能要求 3.5.1 模拟量 a.模拟量标称值见表1; b.模数转换总误差≤0.5%; c.数模转换总误差≤0.5%。 3.5.2 状态量 a.输入回路采用光电隔离; b.闭合对应二进制码“1”,断开对应二进制码“0”(指用一位码表示时); c.状态量电压标称值见表2; d.状态量输入电流分级见表3; e.状态量输出电流分级见表4; f.事件顺序记录站内分辨率≤10ms。
利用数字量模拟器设置一组4位十进制数(用 BCD 码表示),则在显示终端或打印机上能 显示或打印出对应的数字遥测量,数值与设置值相同,重复上述试验10次以上。 4.4.6 脉冲量输入测试
启动脉冲量输出模拟器,在 RTU 的显示终端或打印机上进行核对,该数值应与脉冲量输 出模拟器的计数相一致,改变脉冲频率重做上述试验5次以上。 4.4.7 与主机通信正确性测试
表5
额定绝缘电压 Ui
绝缘电阻要求
V

Ui≤60
≥5(用250V 兆欧表)
Ui>60
>5(用500V 兆欧表)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绝缘电阻采用 Ui>60V 的要求。
表6
额定绝缘电压 Ui
绝缘电阻要求
V

Ui≤60
≥1(用250V 兆欧表)
Ui>60
≥1(用500V 兆欧表)
在主站端改变遥调设置值 Ti,在 RTU 遥调输出端读得 Vi,遥调设置值分别取满刻度值的 ±18,±14,±12及±1,则遥调数模转换误差 Ei 可由(2)式求出:
(2)
式中 K——设置与输出值的转换系数; n——数模转换的二进制字长。 总误差取 Ei 的最大值。
4.4 功能试验 4.4.1 基本设备
a.主站(调度端)或模拟主站设备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双工调制解调器、通信控制器、计算机、图形终端(CRT)、打印机各一台。模拟屏根据 需要配置; b.模拟量发生器、状态信号模拟器、数字量模拟器各一套; c.遥控执行指示器一套; d.频率可调脉冲量输出模拟器一台; e.512位数字电压表及电流表各一块; f.被测 RTU 一套,包括 RTU 主机、显示终端(CRT)、打印机等。 将上述设备连接成一个一对一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并通电运行,如图1所示。
试验电压有效值
Ui≤60
500
60<Ui≤125
1000
125<Ui≤250
1500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试验电压采用125V<Ui≤250V 的要求。
3.8 高频干扰适应能力 在正常工作大气条件下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施加3.8.1条和3.8.2条所规定的高频干
扰,由电子逻辑电路组成的回路及软件程序应能正常工作。 3.8.1 高频干扰波特性
4 试验方法 4.1 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大气条件下不应超出下列范围: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6~106kPa。 4.2 绝缘电阻试验 按3.6条规定对设备用相应电压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测量时间不小于5s。 在试验整机对地绝缘电阻时,应拔出装有半导体器件(光耦器件除外)的印制板。 4.3 绝缘强度 按3.7条规定用击穿电压测试仪进行绝缘强度试验。试验电压从零起始,在5s 内逐渐升 到规定值并保持1min,随后迅速平滑地降到零值,测试完毕断电后用接地线对被试品进行安 全放电。 对额定电压为60V 以下的半导体器件(光耦器件除外),在对整机进行绝缘强度试验时应 采取防护措施,如拔出有关插件或短接有关电路等。
直流
交流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1级

0.1

0.2
2级
0.05Leabharlann 0.50.11
3级
0.10
1.0
0.2
2
4级
0.25
2.5
0.5
5
3.5.3 脉冲量 a.输入回路采用光电隔离; b.脉宽≥10ms; c.接口电平:0~5V,0~12V,0~24V。
3.5.4 信息通道 a.传输速率:(50),(200),300,600,1200,2400bit/s; 注:括号内数字不推荐。 b.工作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c.比特差错差≤1×104; d.接收电平:-40~0dB; e.发送电平:0~-20dB。
4.4.2 模数转换总误差测试 在环境温度0℃和40℃时任选一路模拟量输入,调节模拟量发生器使之依次输出-5V,
-4V,-3V,-2V,-1V,1V,2V,3V,4V,5V 并用 位数字电压表测量,读数记为 Vi,同 时在 RTU 的打印机上分别打印出对应的输出值,记为 Si,则模数转换误差 Ei 可由(1)式求出:
3 技术要求 3.1 环境条件 3.1.1 工作大气条件
a.环境温度:5~40℃;0~45℃; b.相对湿度:5%~95%(最大绝对湿度28g/m3); c.大气压力:86~108kPa;66~108kPa。 3.1.2 周围环境要求 a.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存在,无剧烈振动冲击源; b.接地电阻应符合 GB 2887第8章的规定。 3.2 电源要求 3.2.1 交流电源电压为单相220V,允许偏差-15%~+10%;-10%~+15%。 3.2.2 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允许偏差±5%。 3.2.3 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谐波含量小于5%。 3.2.4 直流电源电压允许偏差-15%~+10%;-10%~+15%(浮充供电方式)。 3.2.5 直流电源电压纹波系数小于5%。 3.2.6 不间断电源(UPS)在交流失电或电源不符合要求时,维持供电时间不少于20min。 3.3 主要设计要求 3.3.1 硬件 在设计产品时,除应满足第3.4条功能要求外,还应考虑到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性。
模拟量 优先采用值
非优先采用值
表1 模拟量标称值 电流源,mA
0~5 0~10 4~20 -1~0~+1 -5~0~+5 -10~0~+10 0~1 0~2.5 0~20 -2.5~0~+2.5 -20~0~+20
电压源,V — — — — — —
0~1 0~5 0~10 -1~0~+1 -5~0~+5 -10~0~+10
RTU 及主站计算机系统通电后,在主站图形终端上核对遥测数据及遥信状态。进行4.4.3 条至4.4.6条测试时应在主站的图形终端上看到数据的变化及事件记录的告警显示。主站打 印出的事件顺序记录应与 RTU 打印的事件顺序记录一致。 4.4.8 遥控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