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制到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编制到理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时期新开局到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最终迎来新世纪新契机,始终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的方式展开,基本确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为终身教育奠基的课程框架,带来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深层变革,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表现出鲜明时代特征。破解当前困扰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系列难题,需要认真反思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历史,廓清课程改革的文化历史语境,健全幼儿园课程管理体系,发挥地方课程管理的中介作用,在理论与实践阵营之间重建互惠关系,以中层理论提升课程实践智慧,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政策评估三位一体的系统中重构幼儿园课程教学理论体系,实现从编制到理解的课程范式转换。
[关键词] 课程编制;理解课程;幼儿园课程;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来,围绕幼儿园保教质量和课程持续开展过程性改革,事实上一直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新开局,到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最终迎来新世纪新契机,奠定了管理体系、价值核心与基本框架,引发了教学方式深层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确立,也因为幼儿园课程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的时间不长而存在突出问题。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本文试图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重新梳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脉络,在把握40年课程改革时代特征与成功经验的同时,立足当下桎梏课程改革的系列现实问题,展望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未来前景。
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40年发展脉络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绵延不绝的历史进程,犹如曲折蜿蜒终能百川入海的溪流,难以时期框定。倘以课程政策沿革与相应课程理念更迭为据,其发展脉络或可梳理如下。
(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新开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下,伴随着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学前教育课程呈现出新时期新开局。
1979年1月,教育部召开部分省市幼教干部和幼儿园园长会议,制订《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以下简称《工作条例》)并于11月通知各地试行。《工作条例》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常识(日常生活中幼儿可理解的、初浅的自然科学常识)、计算、音乐、美术、体育等科”;强调幼儿园必须贯彻保教结合原则,将课程分为卫生保健和体育锻炼、游戏和作业、思想品德教育等几大部分。1980年8月教育部召开26个省、市、自治区有关人员和专家的专门会议讨论制订《幼儿园教育纲要》,对幼儿园教育的性质、教育对象的特点、方针和任务、内容和要求、手段和方法等都作了简明扼要的规定,提倡幼教工作者从实际出发灵活地、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两个文件先后出台为有效恢复幼儿园正常保教秩序,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该时期,各地陆续自发开展的幼儿园课程综合化探索,如1983年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实验幼儿园开展的“幼儿园综合教育结构的探讨”教育实验,[1]1984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北京第五幼儿园、崇文区第二幼儿园以常识为中心的“幼儿园综合教育”实验,[2]1985年上海长宁区主题教育实验小组开展的综合主题教育实验,[3]不仅对当时许多幼儿园恢复正常秩序起到过促进作用,也为国家决策部门改革学前教育和进一步充实《幼儿园教育纲要》提供了扎实的科学依据。
(二)20世纪90年代:我国幼儿课程改革整体推进
在80年代幼教工作者自发开展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吸取广大幼教工作者改革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1989年6月5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并于1990年2月1日起试行。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基于我国80年代后期幼儿园改革和发展的现实,明确提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動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并原则性地提出了幼儿教育内容“体、智、德、美诸方面”要“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不仅将诸多新颖的幼儿教育和课程理念引入人们视野,其原则性规范而非硬性规定的政策立场,也为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试行与实施,广大幼教工作者参加课程研究、改革和实践的热情不断高涨。不仅80年代自发开展的系列课程研究继续深入推进,各地围绕城市多样化课程模式、农村学前班课程自觉开展的改革实验陆续启动,一些教改实验园打破传统活动室布置,突出了活动区位置,[4]围绕幼教改革过程中如何看待不同课程模式、[5]“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什么”[6]等困惑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开展的研究和讨论也在某种程度上陆续达成共识。此时期幼儿园课程改革真正具有了广泛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幼儿园课程开始呈现多样化格局。
(三)进入新世纪:我国幼儿园课程变革全面深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的总体水平不高、地方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国务院1999年初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从幼儿阶段抓起,以科学的方法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与求知的欲望;2020年印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在上述宏观政策背景下,为了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2020年教育部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及《幼儿园工作规程》,吸取各省市学前教育纲要的制定经验,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