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3篇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1fa25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d.png)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3篇教育公平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问题.实现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是改变我国目前教育现状,强化国家要通过基础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的国家意志,提高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篇一:根据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过程中对中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阐述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倦怠”这一心理现象。
分析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压力,提出了转化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对策。
一、调查概况我于____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
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调查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2、调查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研究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其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问卷调查在咸祥中学的在校学生之间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5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71%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8%的中学生没有考虑,,5%的学生是受家庭逼迫。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
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10%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089b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6.png)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引言: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对于培养优秀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通过对一所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调查对象为一所城市的公立小学,调查范围包括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师素质、教育设施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一、调查结果概述:1.教学内容:学校的教学内容较为全面,但存在过于强调应试、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问题。
2.教师素质:大部分教师素质较高,但仍有少数教师存在教学方法不合理、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3.教育设施:学校的教育设施较为齐全,但存在部分老化和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4.学生学习情况: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良好,但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学校的教学内容较为全面,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
但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应试,导致学生只注重记忆知识点,而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启发性教学、课外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师素质:大部分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能够满足学生的基础教育需求。
但仍有少数教师存在教学方法不合理、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学校应该通过持续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育设施:学校的教育设施较为齐全,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
但部分设施存在老化和不足的问题,例如,实验室中缺乏最新的实验器材,图书馆中的图书藏量有限。
学校应该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五、学生学习情况:六、改进方向:1.调整教学内容,减少应试压力,增加实践和创新的内容。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3.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4.增加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结论:通过对这所中小学的基础教育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学校教学内容较为全面,但过于强调应试,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问题。
关于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ed79c1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4.png)
关于我市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作为地方政府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在过去的一年中对本市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我的调研结果,本报告旨在阐述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我市的基础教育发展较为稳定,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公办学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和投入,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渐增强,教学设施也得到了改善。
同时,学校管理逐步规范化,学校的办学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此外,教育改革的推进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然而,我市的基础教育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私立学校的发展缺乏政策的支持和管理,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都有待提升。
此外,学生的课业压力日益加重,教育公平问题也需要我们思考。
因此,我市的基础教育需要更加积极地面对这些挑战并加以应对。
二、基础教育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我市基础教育发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
1.加强教学质量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我们应该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并且结合国内外教学经验,发展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
2.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我们应该通过完善公立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地分布。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私立学校发展,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3.弘扬创新精神。
教育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们应该积极促进教育领域的创新,推动从教育的内容、形式到教育的方式、评价都向更为开放、多样、创新的方向发展,不断拓展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加强校企合作和学科融合。
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与企业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积极合作,扩大学生的实践平台和机会。
同时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让学生在学科交叉的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结语:基础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弘扬创新精神、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多方面着力,才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并受益于公平、优质、普惠的教育。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7b0f4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b.png)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调研报告1. 引言哎呀,大家好呀!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可大可小的话题,那就是基础教育的扩优提质。
听起来像是很严肃的事情,但其实就是想让咱们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得更好,长得更快。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咱们可得认真对待啊!基础教育就像是打基础,只有基础扎实,才能建得起高楼大厦,对吧?2. 当前的现状2.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首先,咱们先看看目前的教育资源分配,真是一个“有钱的地方花钱买快乐,没钱的地方就只能哭泣”。
在一些大城市,学校的硬件设施那是一个比一个牛,图书馆、实验室应有尽有,孩子们就像在乐园里玩耍。
而在偏远地区,学校条件就像是“回到过去”,连个好的教室都难找。
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和机会就大打折扣,真是让人心痛啊。
2.2 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接着,再说说教师。
说实话,教师是教育的灵魂,但很多地方的老师工资不高,工作压力大,导致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留下来。
有人形象地说,教师就像是“园丁”,但如果园丁的工具不齐全,怎么可能把花园打理得美丽?老师们也是有追求的,他们想要的是一个能安心教书育人的环境,而不是每天为生活操心。
3. 改进的建议3.1 加大投入与支持那么,咱们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得加大投入,特别是在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
相关部门应该像是“撒钱”,不仅要改善学校硬件设施,还要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毕竟,谁不想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呢?3.2 提升教师的福利与培训再来,得提升教师的福利和培训。
想象一下,如果老师们的工资能够涨一涨,福利也能好一点,他们的工作热情肯定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喷薄而出。
而且,定期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时代在发展,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老师们才能教出“与众不同”的学生。
4. 结语总之,基础教育的扩优提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长期任务。
教育就像是种树,只有用心浇灌,才能开花结果。
希望未来的孩子们都能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60392e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3.png)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数量和布局:调研农村地区学校的数量和布局情况,了解每个村庄或乡镇是否有适当的学校,以及学校与学生的距离和交通是否便利。
2. 教育设施和资源:考察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状况,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地等。
同时,了解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如教材、教具、电脑和网络等。
3. 教师队伍和素质:调查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数量和素质情况,包括教师的学历、培训情况和工作经验等。
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以及是否能够满足农村学生的教育需求。
4. 学生入学率和留学情况:了解农村地区学生的入学率,特别是女童的入学率情况。
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并了解是否有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或选择进城求学的情况。
5. 教育投入和政策支持:调查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情况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了解教育经费是否足够,并是否有专项基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教育。
此外,需要了解有关政府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政策。
通过对以上方面的调研,可以全面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以改善农村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机会。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f58fb108a1284ac850439d.png)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精选多篇)——数学系2014级数学1班陈晓静2014年9月11日,我来到即墨新立小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工作,在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完成了由学生向教师的华丽转身。
这一路走来,颇多留恋,诸多感慨。
在实习期间,我既是学生,又是教师。
作为学生,我勤学苦练,虚心求教,;作为人师,我兢兢业业,倍感骄傲。
我付出颇多,但收获了更多。
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新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放学后课后活动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而展开的。
为了获得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资料,我不仅仅限于对实习所带的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实习所在的实习学校进行调查。
重要的调查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
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的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对新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放学后课后活动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的一些看法。
其中一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
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帮助。
首先,开始给学生上课后,我发现课堂上有不少学生时常会目光呆滞,注意力不集中,也有不少学生过于活跃,导致课堂乱哄哄,难以掌控,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是在认认真真的听老师讲课。
面对此种情况,我便开始思考是何种原因造成这种局面。
于是,我便开始对学生放学后的活动情况进行相关调查。
虽然新立小学地处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经济条件并不太发达,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多数农村家庭生活均属富裕。
有的学生是家里的长子长女,父母均很年轻;有的孩子是家里的次子次女,家里还有个姐姐,生活条件都相对不错。
班上几乎所有学生家里都有电脑,电视就更不必说了,更有大约一半的学生家里是联网的。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f842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4.png)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备受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深入调查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城市地区的学校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经费等方面明显优于农村地区。
这种不均衡导致了城乡学生之间的教育机会差距,严重影响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
二、教育改革亟待加强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
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都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
因此,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三、家校合作有待加强调查表明,家长在学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目前家校合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薄弱。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教育的正确引导;同时,一些学校也存在师生之间沟通不畅、家长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
建议学校和家长加强沟通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调查显示,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学生面临着考试压力、升学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挑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
建议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保障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五、教育公平需不断强化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
然而,当前社会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机会不同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
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教育公平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领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引起更多人对基础教育问题的重视,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愿我们的教育能够更美好,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实现自身的梦想。
教育发展调研报告3篇
![教育发展调研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b9ad13c8d376eeafaa317f.png)
教育发展调研报告3篇一、教育均衡、优质的基本认识:大力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地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根本诉求与期盼!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要求在教育公平的原则基础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之科学化、公平性,在发展中缩小差距,使全体人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
优质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前提,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而获得优良质量的教育实践活动。
优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国家振兴的要求、社会和家庭的需要,更是我们教育矢志不渝的追求。
从教育均衡与优质的内涵阐述中不难看出:均衡与优质已经成为衡量当下区域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作为教育强区的,让人民享受均衡发展的优质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区委、区政府以及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
二、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现有46所中、小学,纵观这些学校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如下一些差异:首先是规模差异。
仅以小学为例,规模在500人心下的学校占绝大多数,最少者仅有200人左右。
但也有部分名校、大校生源接近三千人。
如此悬殊的规模,客观上形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地发展。
其次是质量差异。
总体而言,的教育质量是高的,在全市名列前茅。
但我们注意到:有部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在低位徘徊,如此恶性循环,逐步就形成了一些薄弱学校。
这与教育均衡与优质地发展极不相称的。
第三是师资差异。
老师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均衡、优质教育的根本。
我们校与校之间在师资力量对比上,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有的学校,带称号的骨干老师少之又有,甚至是个位数;而有的学校,特别是名校、大校骨干老师扎堆,比例甚高。
另外,各所学校的老师之间,在精神状态、教学态度、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氛围等方面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六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b5a9115901020207409caf.png)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六篇【篇一】各位组成人员: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要点安排,4月15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全县共有8所中小学,1个教学点,在校学生3869人,其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2所。
现有教职工397人,其中高级职称95人,占比24%;本科教师315人,占比79.3%;专任教师390人,乡村学校教师共181人。
全县共有13所幼儿园,在园幼儿数1262人,教职工65人,其中在编教师4人,服务岗位教师61人。
近年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8项指标均高于省定标准,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均达到国家标准。
xx年以州级94分,省级91分,国家95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州级、省级、国家级评估验收。
(一)政府重教落实责任。
一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责。
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员会,对xx—xx年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做了详细部署。
二是全力营造宣传氛围。
通过标语、展板、媒体、电视台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宣传工作,努力做到“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网络有专栏、校园有形象”,全力营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良好氛围。
三是政府加大教育投入。
近年来,在中央、省州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五年来,教育财政累计投入6.89亿元,近3年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职工人均工资均保持逐年增长。
小学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小学基础教育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8ec1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6.png)
小学基础教育调研报告《小学基础教育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基础教育作为孩子们教育的起点,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某市小学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背景小学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通过对小学基础教育进行调研,可以及时了解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为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三、调研目的1. 了解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2. 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和师资力量。
3. 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
四、调研内容1. 调研对象:某市几所小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
2. 调研方法:采访、问卷调查、实地观察。
3. 调研内容:学校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学生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
五、调研结果1. 教师队伍:大部分小学教师教育水平较高,教学质量较高。
但也存在个别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的情况。
2. 学校教学管理:学校的教学管理较为规范,但也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3. 学生情况:大部分学生学习状况良好,但也存在学习压力大、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情况。
六、调研结论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小学基础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学校应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七、建议1. 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总之,小学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需要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关注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提高教育质量不懈努力。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41f9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9.png)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通过实地走访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教师数量不足、师资水平差、教育资源匮乏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升教育投入、改善学校条件等建议,希望能够为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做出一些积极的贡献。
第一篇一、背景介绍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走访和访谈,以获取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走访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我们先选择了若干个农村地区作为调研样本,然后对当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了走访,并与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进行了深入访谈。
通过观察和交流,我们获得了一些有关农村基础教育的真实情况。
三、调研结果1.教师数量不足农村地区的教师数量普遍较少,很多学校只有一两个教师,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一些学校只有兼职教师,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影响了教学质量。
2.师资水平差农村地区教师的师资水平相对较低,很多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
缺乏师资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使得农村教师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第二篇3.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设备等教育设施都比较欠缺。
学校的课外活动也比较单一,无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4.学生学习条件较差农村地区的学生学习条件普遍较差,来自家庭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一方面,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使得许多家庭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另一方面,缺乏文化氛围和教育支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五、建议1.加强农村教师培训针对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足和师资水平差的问题,应该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a2e702fad6195f312ba676.png)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当地基础教育调研报告——2014级专升本美术学1班罗舒114930021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经济发展,教育先行,全面落实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突破性地发展高中教育,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我区基础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教育总体投入仍还不足。
虽然政府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比,教育投入不足与安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公用经费标准和教师待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虽然在近两年降低了不少债务总量,部分学校也不再负债,但全区教育负债依然十分沉重,影响了我区教育的进一步持续发展。
化解剩余教育债务任重道远。
同时,我区大部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简陋,教学配套设备老化、不全,辅助用房明显不足,教学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体育场地缺乏,还需要更多的投入。
2.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受教育投入城乡差别、城市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区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城乡差距较大。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客观上决定了城乡教育投入上的差距。
农村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低,办学条件较差,个别学校由于经费有限,配备的计算机等设备只能成为一种摆设;师资力量弱,学历、职称偏低,教育质量较差。
二是不同隶属关系差距较大。
总的情况是,教育局直属学校以及老城区三办所属学校条件相对较好,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社会认可程度也高。
三是不同区域间差距较大。
安阳主城区生源急剧增加,一些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
而部分农村学生逐年递减,生源严重不足。
四是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
有的新建住宅小区没有配套建设幼儿园,存在入园难的问题;同公办幼儿园相比,一些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能力和管理水平需要提高,特别是在收费上还需要规范。
3.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盐城市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盐城市基础教育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d310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9.png)
盐城市基础教育调研报告盐城市基础教育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基础教育在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盐城市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基础教育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涉及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反馈。
然后,我们选择了盐城市的几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与教育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三、调研结果1. 学生状况调研结果显示,盐城市的学生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大部分学生对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比较满意。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反映学习负担过重,课业压力过大,希望能够更好地平衡学业和身心健康。
2. 教师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盐城市的教师整体素质较高,教学能力较强。
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他们愿意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然而,一些教师反映教学压力大,工作量大,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3. 家长关注调研结果显示,盐城市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关注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同时,他们也期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课外活动,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四、调研发现的问题1. 学生课业负担重部分学生反映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较大。
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鼓励学生进行综合发展,减轻其学习压力。
2. 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师们反映自己的教学工作压力较大,需要学校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培训机会,增加教师的薪资待遇,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教学条件和设施有待改善。
需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强学校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五、改进措施1. 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减少考试压力,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全面发展。
2. 改善教师待遇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培训机会,提高薪资待遇,加强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基础教育教育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教育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e2fce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a.png)
基础教育教育调研报告基础教育教育调研报告调研目的: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质量、教育资源等各方面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采访、观察等。
一、教育模式通过对学校教育模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一方面讲解知识,一方面学生进行死记硬背。
同时,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缺乏主动思考和创造能力。
因此,建议学校引入现代教育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创造、合作等能力。
二、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当前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普遍存在问题。
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资源紧张,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另一方面,教材内容落后,与时代发展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因此,建议学校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教材应根据新的教育要求进行修订,保持与时俱进。
三、教育资源调研结果显示,基础教育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一方面,一线城市的学校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教育资源匮乏。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造成教育差距。
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均衡性。
同时,社会各界应提供更多的资助和支持,帮助弱势群体的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结论在当前基础教育中,教育模式、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学校应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模式;政府应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性;社会各界应提供更多的资助和支持。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才能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幼儿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幼儿基础教育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6d919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0.png)
幼儿基础教育调查报告1.背景介绍幼儿基础教育是指为婴幼儿提供的早期教育,旨在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调查报告旨在探讨幼儿基础教育的现状和相关问题。
2.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内容和方式、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态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3.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全面的信息,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选择了10所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向每所幼儿园的100名家长发放问卷,并要求他们在两周内填写和提交。
4.调查结果a.幼儿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根据调查结果,95%的家长表示给自己的孩子接受了幼儿基础教育。
这表明幼儿基础教育在我们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b.教育内容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数学、社交和运动能力。
同时,音乐、美术和科学等课程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
教育方式主要以游戏和互动为主,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c.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家长认为幼儿基础教育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
他们普遍认为幼儿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d.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调查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有些家长对幼儿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方法存在一定的误解。
最后,一些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
为了改进现状,我们建议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加强家长的教育宣传,让家长正确理解幼儿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适当的教育方法。
此外,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
5.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幼儿基础教育在我国普及程度较高,大多数家长和幼儿园都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师资培训、家长教育和提供更多教育资源等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基础教育调研情况汇报
![基础教育调研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bd6a4f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9.png)
基础教育调研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以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课业压力大,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
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不够平衡,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学校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对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部分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过分追求应试教育、忽视学生兴趣和实际能力培养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创新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推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此外,我们还对基础教育的家校关系、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过度干预、学校与家庭沟通不畅、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学校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对基础教育的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学校能够重视我们的调研成果,积极采纳我们的建议,共同努力,推动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是国家的基础,关乎国家的未来,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为基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努力奋斗!。
学校基础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学校基础教育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d67b583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f.png)
学校基础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校基础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学校办学
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首先,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
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优秀教师的激励和奖励,使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和高效。
其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学校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和科技创新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再次,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建立了健全的学生心理辅导体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学校还注重学生体质锻炼,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强意志。
最后,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合作更加紧密。
学校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加强了
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共识。
家校共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支持。
综上所述,学校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基
础教育工作仍需不断努力和改进。
我们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关心!。
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f599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4.png)
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基础教育也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小学进行了一项调查。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我们对小学师生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教学水平较为稳定。
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同时,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不理想。
其次,我们对小学教学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学资源的配置不够均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学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此外,一些小学缺乏专业的教学辅助人员,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
另外,我们还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也有一些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面子工程”现象,改革成效不明显,难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我们对小学家长对教育的态度和期望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他们对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着较高的期望。
同时,也有一些家长对小学教育存在一定的不满意,希望学校和教育部门能够进一步改善小学教育的现状。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小学教育领域,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教学资源的配置力度,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需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小学教育,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共同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我们的调查结果,加大对小学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为小学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7dc1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0.png)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2年9月
调研地点:某市某区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地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了解家长、教师和学生对基础教育的看法,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对该市某区的家长、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基础教育的期望和意见。
2. 座谈会:与当地教育局的领导及教育专家进行座谈,深入了解政策、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情况。
3. 课堂观摩:到当地几所学校进行课堂观摩,了解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调研结果
1. 教育资源不均衡:在该区域内,城市和农村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城市学校教学设施较为完善,而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2.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高,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
3. 家长期望较高:调查发现,家长对基础教育的期望较高,他们希望学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四、建议
1. 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
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3. 强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4. 增加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积极回应家长的期望,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五、结语
基础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的未来,期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基础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发展调研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宁夏隆德县张程乡张程村是一个典型的回族聚居村,回族人口占总全村总人口的100%。
以典型回族文化为主的穆斯林文化和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地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该村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受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传统观念束缚等诸多因素制约,该村基础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扭转,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师资源相对缺乏,教育质量相对较低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加之近几年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张程乡张程村基础教育进一步更好更快发展的进程和质量。
为此,对该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调查和关注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访谈。
通过自编问卷和访谈提纲,对宁夏隆德县张程中学、张程乡中心小学的 20 名教师、100名学生、32名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
三、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一)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隆德县张程乡位于隆德县西北部,相距县城35公里,总面积82平方公里,由原来的桃园乡和张程乡合并而成。
村组合并后共辖8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
张程村作为乡政府所在地,共有人口462户,1987人,其中回族人口198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00%。
全村现有适龄儿童207人,其中适龄女童100人。
(二)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张程乡举全乡之力,攻“两基”之坚,分别于1999年通过“普初”验收,2005年通过“两基”验收,2008年通过“教育强乡”验收,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张程乡义务教育发展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目前,该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共有1461人,其中,小学生1077人,初中生384人。
7—12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其中女童入学率为100 %;13—15周岁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00%,其中女生入学率为100%;小学、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分别为0%和0.2%;小学、初中毕业率分别为100%和100%;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
四、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张程乡张程村地处典型黄坡丘陵地带,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生活环境艰苦,基础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张程乡是隆德县最为偏远、落后的一个回民乡(全县共有2个回民乡)。
长期以来,回民聚居区特有的较为狭隘的四种观念严重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一是早婚早育,16-18周岁少龄青年及早结婚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重男轻女,直接导致在校学生特别是在外就读的高中以上学校学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三是急功近利,面对贫穷落后的生活现状,许多学生家长只顾眼前利益,通过读书深造来谋求出路、改变命运、改变现状的观念得不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因此,许多老百姓更多更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及早外出务工挣钱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四是受传统文化制约,张程村许多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个别家长甚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们对读书的价值认识不清,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家长只是寄希望于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体力劳动者,让孩子成长到一定的年龄之后辍学回家继承祖业。
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严重地影响着当地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流动比较频繁。
同其它少数民族地区一样,隆德县张程乡教师队伍整体数量不足,有好几个村级小学存在一个老师担任多个班级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情况。
教师数量不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实原因。
当地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当艰苦,环境恶劣,教师的待遇低,很多外地教师不愿意到当地去从事教育工作;二是历史原因。
作为农村教师,其家大多安置在农村,所以,许多农村教师喜欢工作于离家较近的乡镇工作,而张程乡过去教育发展落后,当地教师资源匮乏,教师补充存在较大困难;三是缺编问题突显。
在人口管理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漏报、虚报、瞒报现象尤为突出,实际学生人数同预测及统计人数往往存在较大偏差,直接导致教师编制数同教师需求数的不同。
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使得“进教师难,留教师更难”成为张程乡包括张程村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也正因为此,教师流动相对频繁成为张程乡包括张程村教师队伍管理的一大特点。
近几年,张程乡包括张程村的教师补充主要依赖“特岗教师”,而这些特岗教师大多来自其它地区,他们有走心没守心,工作积极性、自觉性欠缺,从教师层面更进一步地影响着当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据统计,张程中学目前有教职工人,其中男教师人,女教师人,回族教师人,本乡籍教师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人,大学专科学历教师人,大学专科以下学历教师人,50岁以上教师人,40—50岁教师人,30--40岁教师人,30岁以下教师人。
学校师生比为。
张程乡张程小学目前有教职工人,其中男教师人,女教师人,回族教师人,本乡籍教师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人,大学专科学历教师人,大学专科以下学历教师人,50岁以上教师人,40—50岁教师人,30--40岁教师人,30岁以下年龄教师人。
学校师生比为。
(三)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作为隆德县仅有两个回民聚居乡之一的张程乡,其教育发展既有相同于全国、全区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共性问题,如地广人稀,地方差异,观念滞后,重视程度不够等等,同时也有自身较为特殊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居住分散,地域观念、故乡情结过于浓厚,故土难离成为他们的共识,另外,隆德县回族聚居乡相对较少,以致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方面,“汉硬回软”现象尤为突出,黑户人口有时同统计人口相差甚远,一家有四到八个或更多孩子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现象直接导致政府层面对教育投入不足,校舍改造力度不大,教师配备不足,教育资源配置欠缺,更重要地是直接导致农村家庭供给子女上学存在更大困难,家庭教育支付能力欠缺,从而导致更大层面的教育投入的整体不足。
特别是学前教育,张程村目前有3-5周岁学前幼儿人,还没有建设独立的幼儿园,由于校舍紧缺,学校附设学前班个,根本无法满足名幼儿的就读需求。
学前教育的滞后发展,直接影响其它阶段教育健康发展。
(四)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同自治区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建设标准配备标准相对照,目前,张程小学在校舍建设方面,短缺校园用地4483平方米,短缺校舍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其中:生活服务用房1155平方米;篮球场1个。
在附属设施方面,短缺课桌凳500单人套,教学仪器设备1套,音体美器材1套,计算机75台,“班班通”多媒体终端设备132套,图书3480册,学生用床50张,餐桌椅420张,厨房设备1套,速印机1台,一体机1台。
同全县农村其它乡镇中心小学相比,张程小学在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图书、生均信息化教学设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五)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相对不足。
也正因为张程乡张程村基础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从而直接导致当地技能型、实用型紧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为不利地影响。
据统计,张程乡张程村现有劳动力人,这人中,高中以上学历的有人,初中学历的有人,初中以下学历的有人,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占到全村总人口的 %。
五、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转变教育观念俗语道: “观念上的贫穷比经济上的贫穷更为可怕。
”民族地区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没有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而要进一步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首先必须加大力度,努力转变民族地区老百姓比较陈旧的教育观念。
一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婚姻法》的宣传力度,使家长意识到让学生辍学是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党政机关对义务教育法规的执法力度,凡是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处罚,决不手软。
二要对品学兼优、有志向的学生( 尤其是女生) 给予资金上的奖励,在就业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让这些学生回到当地,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当地树立正面的学习典型。
三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风民情,开展各种先进的文化娱乐活动,传递资讯,开拓人们的视野,广泛普及“教育改变贫穷,读书改变落后,教育振兴民族”的教育理念,树立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新的教育观念。
(二)健全基础教育的制度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特别是在当地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努力工作下,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随着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我们认为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方面仍需加强。
一是上级政府应考虑民族地区财政的实际困难,采用政策倾斜,尽快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
二是大力加强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力度。
加大在职师资培训是解决目前民族地区师资水平低下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并且这种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这种培训工作不再局限于补学历的过程,而是确实提高教师的质量、水平。
更新观念、开拓视野、树立素质意识,是当前民族地区师资队伍面临的紧迫任务。
如加大对口支援,积极组织民族地区与周边教育比较发达地区搞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及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是尽快完善教育法规,进一步明确教育法的执法主体,加强教育法的执法力度。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加强师资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要达到规定的标准,在职人员的计算机证书和普通话证书要取得相应等级,要制定教师考核办法,全面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以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同时,将教师的进修、提高学历与职称评定等切身利益挂钩,促使教师自觉参加自考、函授学习,进一步提高和更新知识,达到合格的学历要求。
二是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引进急需的教师,认真探索捆绑式集团化办学思路,加强民族地区学校同县城龙头学校的联系,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对口支援,可以免费培训管理人员、教师,可以派人支教、带入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促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
三是提高教师政治地位,改善教师经济待遇。
上级部门诮更多地考虑和关心教师,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认真解决好教师的待遇,如医疗、住房等问题。
以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和奖励,以稳定教师队伍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校长。
学校领导应善于关心第一线教师的疾苦,多与他们沟通,尽可能满足教师提出的合理要求,协调好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做到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
(四)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充分利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机遇,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投入力度,从校舍建设、教学设施配套、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配置等各个方面入手,加大投资,切实改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硬件面貌。
一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及早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搭建良好阶梯和平台。
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协调,尽快在张程乡张程村建设1所独立幼儿园,建园规模达到班,满足名幼儿就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