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实验

合集下载

诊断学实验心得范文(15篇)

诊断学实验心得范文(15篇)

诊断学实验心得范文(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诊断学实验心得范文(15篇)心得体会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对疾病的诊断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原理,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病程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最终确定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诊断学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各种诊断方法和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内容。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材料包括病历、临床检查仪器、实验室设备等。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步骤。

实验步骤:1. 病史采集,首先,我们需要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疾病的起病时间、症状表现、病程变化、曾经的治疗经历等内容。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2. 体格检查,接下来,我们将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头颈、胸部、腹部、四肢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我们可以获取很多诊断线索。

3. 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我们会选择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等内容。

实验室检查可以为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4. 影像学检查,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还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以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检查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初步的诊断结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诊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综合分析各种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最终确定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实验结论,诊断学实验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技能,提高对疾病的诊断能力。

同时,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时,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严格遵守医疗纪律和伦理规范。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各种医疗设备和仪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诊断学实验报告实训方法

诊断学实验报告实训方法

一、引言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临床思维和技能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实验报告实训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拟临床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诊断方法。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诊断学实验报告实训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训目的1. 培养学生运用临床思维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技能。

3. 规范病历书写格式,提高病历质量。

4. 增强学生对诊断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实训内容1. 望诊实训- 目的:熟悉患者的整体外观、步态、表情等,初步判断病情。

- 方法:观察患者的外貌、步态、神态等,记录相关信息。

- 步骤:a. 观察患者整体外观,包括体型、营养状况等。

b. 观察患者步态,如是否跛行、摇摆等。

c. 观察患者表情,如痛苦、焦虑等。

d. 记录观察结果。

2. 闻诊实训- 目的:通过听诊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呼吸音等。

- 方法:使用听诊器对患者进行听诊。

- 步骤:a. 学习使用听诊器,熟悉听诊技巧。

b. 对患者进行心肺听诊,包括心率、心律、呼吸音等。

c. 记录听诊结果。

3. 问诊实训- 目的: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

- 方法: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

- 步骤:a. 学习问诊技巧,包括询问方式、提问顺序等。

b. 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

c. 对患者进行症状询问,包括症状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

d. 记录问诊结果。

4. 切诊实训- 目的:通过触诊了解患者的脉象、腹部体征等。

- 方法:使用手指对患者进行触诊。

- 步骤:a. 学习触诊技巧,包括手指压力、触诊部位等。

b. 对患者进行脉诊,包括脉率、脉律、脉位等。

c. 对患者进行腹部触诊,包括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等。

d. 记录触诊结果。

5. 辅助检查实训- 目的:了解常见辅助检查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 方法:学习各种辅助检查的操作技巧。

- 步骤:a. 学习各种辅助检查的操作技巧,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诊断学试验指导

诊断学试验指导

实验一、活化凝血时间测定【实验原理】同试管法CT测定。

试验中加入白陶土-脑磷脂的悬液以充分激活因子Ⅻ和Ⅺ,并为凝血反应提供丰富的催化表面,故称为活化凝血时间(ACT);还可以避免因接触激活阶段的不同结果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本试验的敏感性和重复性。

【试剂】1.脑磷脂的制备脑磷脂是将兔脑粉中的组织凝血活酶除去参与外源凝血途径的蛋白部分后所得的磷脂,故又称部分凝血活酶。

取干燥兔脑粉1.2g加25ml丙酮,放置2h后过滤,将此兔脑粉加氯仿25ml,连续震荡2h,以滤纸过滤,滤液蒸发后为淡黄色蜡状物,刮入玻璃研钵中,加12ml生理盐水研磨成均匀乳剂,以每安瓶0.25ml分装。

2.4%白掏土悬液白陶土2g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室温保存,用前摇动。

3.4%白陶土-脑磷脂悬液将脑磷脂用巴比妥缓冲液作1:50稀释后,再加等量4%白陶土悬液混合而成。

4οC可保存3天,用时充分混合。

4.巴比妥缓冲液巴比妥钠11.75g、NaCl14.67g、0.1mol/L的HCl430ml,加蒸馏水至2000ml。

此缓冲液pH应为7.3,否则影响试验稳定性。

【操作方法】1.在含4%白陶土-脑磷脂悬液0.2ml的试管中注入受检全血0.5,轻轻混匀。

2.其余操作同试管法CT测定。

【参考值】 1.70±0.76 (1.14~2.05)min。

【临床意义】1.同试管法CT测定,但较其敏感,重复性也较好,可检出因子Ⅷ:C小于45%的亚临床型血友病。

2.是监测体外循环肝素用量的良好指标之一。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测定【实验原理】白陶土可激活凝血因子Ⅺ和Ⅻ。

部分凝血活酶即脑磷脂可代替血小板3因子,也可加速因子X的活化。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和钙离子的存在下,测定血浆凝固所需时间,故该试验是白陶土脑磷脂的复钙时间,为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试剂】1.部分凝血活酶的制备取干燥兔脑粉1.2g,加丙酮25ml,放室温下2h,过滤;取其滤液置烧杯中,室温蒸发成黄色腊状物,刮入玻璃研钵内,加12ml生理盐水,研磨成均匀乳剂,每安瓶0.25ml分装,冰箱保存备用。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患者症状的观察和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实验材料,患者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报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实验步骤:1. 患者病历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首先,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仔细的整理和分析,包括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

通过对病历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疾病可能的诊断方向。

2. 体格检查和症状观察,在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和症状表现,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理指标,以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等方面的观察。

同时,还要重点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疼痛部位、症状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内容。

3.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影像学检查等内容。

通过这些检查结果,可以获得更多的客观数据,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4. 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体格检查、症状观察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确定初步诊断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根据对患者病历资料、体格检查、症状观察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初步诊断患者为XX疾病,需要进一步的确认和治疗。

实验结论:诊断学实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进行诊断学实验时,需要注意细节,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诊断水平和能力,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目录
1. 概述
1.1 背景
1.2 目的
1.3 方法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步骤
2.3 实验条件
3. 实验结果
3.1 数据收集
3.2 数据分析
4. 结论
4.1 实验结论
4.2 结果讨论
5. 参考文献
1. 概述
1.1 背景
在这部分中,介绍本次实验的相关背景信息,包括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该实验的重要性。

1.2 目的
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即实验的主要目标和预期结果。

1.3 方法
描述实验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操作步骤。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材料
列出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清单,包括仪器设备、试剂药品等。

2.2 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流程,确保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实验过程。

2.3 实验条件
介绍实验所需的环境条件和实验场地要求,确保实验可以在恰当的条件下进行。

3. 实验结果
3.1 数据收集
总结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信息,包括实验数据的收集方式和结果的记录。

3.2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展示数据的意义和结论,并提供相关的图表和统计数据支持。

4. 结论
4.1 实验结论
总结本次实验的主要结论和发现,回顾实验目的和结果,强调实验的重要意义。

4.2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和解释,探讨实验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建议。

5. 参考文献
列出本次实验中引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期刊文章等,确保实验结果可信可靠。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掌握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学习并掌握常用诊断工具和设备的操作技巧。

3. 进一步了解并熟悉各类诊断学实验的步骤和流程。

实验装置和材料:
1. 舌镜、听诊器、血压计、测温计、心电图机等常用诊断工具和设备。

2. 实验者提供的不同疾病患者的病历和临床表现。

实验步骤:
1. 熟悉实验装置和诊断工具的基本用途和操作方法,如舌镜的使用、听诊器的放置等。

2. 根据实验者提供的病历和临床表现,结合所学的诊断学知识,进行初步的疾病诊断。

3. 使用相应的诊断工具和设备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如测量血压、体温、听诊心脏等。

4. 根据病历和体格检查结果,进行更为准确的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5.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提出个人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意见。

实验结果:
1. 根据病历和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高血压病。

2. 血压测量结果为160/100 mmHg,超过正常范围。

3. 经过听诊心脏,发现有心肌杂音。

4. 根据以上结果,最终确定该患者为高血压合并心脏病。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于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使用常用的诊断工具和设备进行体格检查。

在实践中,我通过对于患者病历和临床表现的分析,关联体格检查结果,最终得出了高血压合并心脏病的诊断。

这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对于诊断学理论的理解,更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诊断学基础实验报告

诊断学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熟悉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提高对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临床技能实验室四、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病历采集与询问病史2. 全身一般状态检查3. 头部检查4. 颈部检查5. 胸部检查6. 腹部检查7. 肛门、直肠检查8. 四肢及脊柱检查五、实验步骤1. 病历采集与询问病史- 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

- 详细询问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

- 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精神状态、步态等。

- 观察患者的发育、营养、体型、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等。

-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3. 头部检查- 观察头部外形、皮肤、毛发、头皮等。

- 检查眼、耳、鼻、口腔等。

- 评估患者的意识、语言、思维、情感等。

4. 颈部检查- 观察颈部外形、皮肤、毛发、甲状腺等。

- 检查颈部血管、淋巴结等。

- 评估患者的吞咽、发音等功能。

5. 胸部检查- 观察胸部外形、皮肤、毛发、胸壁等。

- 检查肺部呼吸音、啰音等。

- 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

6. 腹部检查- 观察腹部外形、皮肤、毛发、腹壁等。

- 检查腹部肌肉、脏器等。

- 评估患者的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

7. 肛门、直肠检查- 观察肛门、直肠皮肤、毛发等。

- 检查肛门括约肌、直肠指诊等。

- 评估患者的排泄功能。

- 观察四肢外形、皮肤、毛发、关节等。

- 检查肌肉、神经、血管等。

- 评估患者的运动、感觉、反射等功能。

六、实验结果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2. 生命体征平稳,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3. 头部检查:无异常发现。

4. 颈部检查:甲状腺无肿大,淋巴结未触及。

5. 胸部检查:呼吸音清晰,无啰音。

6. 腹部检查: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模块诊断学实验二、实验标题诊断学实验:血压测量与脉搏检测三、实验内容的高度概括本实验旨在通过血压测量和脉搏检测,掌握血压和脉搏的正常值范围,学会使用血压计和听诊器进行血压和脉搏的测量方法,并了解血压和脉搏异常的可能原因。

四、实验日期、实验操作者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实验操作者:张三五、实验目的1. 掌握血压和脉搏的正常值范围。

2. 学会使用血压计和听诊器进行血压和脉搏的测量方法。

3. 了解血压和脉搏异常的可能原因。

六、实验步骤1. 血压测量- 熟悉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包括袖带缠扎、充气、放气等步骤。

- 让受试者安静休息5分钟,测量其血压。

- 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2. 脉搏检测- 让受试者放松手臂,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放在手腕脉搏搏动处。

- 记录脉搏的次数和节律。

- 重复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3. 数据记录与分析- 将受试者的血压和脉搏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表中。

- 分析血压和脉搏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七、实验环境实验地点:诊断学实验室实验设备:血压计、听诊器、实验报告表八、实验过程1. 实验操作者向受试者讲解血压和脉搏的正常值范围,以及实验目的和步骤。

2. 受试者安静休息5分钟后,进行血压测量。

3. 受试者放松手臂,进行脉搏检测。

4. 实验操作者记录受试者的血压和脉搏数据。

5. 实验操作者分析受试者的血压和脉搏数据,判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九、实验结论1. 受试者的血压和脉搏测量结果如下:- 收缩压:120mmHg- 舒张压:80mmHg- 脉搏:每分钟75次2. 受试者的血压和脉搏均在正常范围内。

十、后记或附录1. 实验报告表2. 血压和脉搏的正常值范围十一、参考书目1. 《诊断学》2. 《临床技能手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血压和脉搏的正常值范围,学会了使用血压计和听诊器进行血压和脉搏的测量方法,并了解了血压和脉搏异常的可能原因。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关注血压和脉搏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

实验诊断学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诊断学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诊断学实验操作过程1.基本步骤: 分、切目的基因+载体分子接重组DNA分子转导入合适的受体细胞筛筛选含重组分子的克隆鉴鉴定重组分子片段2.连接:a)试剂:10*T4 DNA连接酶 3 /ul 1ul (工具酶)PBR322载体片段1u (载体)弓形虫片段1ul (目的基因)ddH2O 6 ul置于22摄氏度3小时3.制作平板:a)试剂:一号平板:200ml LB200ul Amp二号平板:200ul LB100ul Tet三号平板:200ml LB200ul Amp+100ul Tet四号平板:200ml LB200ul Amp+100ul Tet4.转:a)取对数期大肠杆菌置5ml LB培养基中(OD=0.6)冰浴上进行取3支1.5mlEP管分别取1ml至EP管取1/2量CaCl2 0.5ml(前量1ml)取沉淀上清液放回三角烧瓶混合冰浴30min冷冻离心机4℃6000rpm/5min取沉淀上清液仍放回三角烧瓶1/10量CaCl2 100ul混合冰浴30min42℃ 90秒热休克加900ulLB 培养液37摄氏度 45min(苏醒)取4块胶板5.质粒DNA 少量提取加 1.5ml LB 菌液 12000rpm 10min 弃上清液先悬浮 加250ul buf.s1(含RNA 酶)悬浮,没有小块加250ul buf.s2 温和混匀,使得菌体充分裂解(容量850ul ) 加350ul buf.s3 充分混匀 12000rpm 10min 离心取上清液吸至DNA 制备管(存放于2ml EP 管)12000rpm 1min 离心弃滤液制备管 离心管加入500ul buf.W 洗涤液 12000rpm 1min 离心弃滤液制备管置回离心机加700ul buf.W2 12000rpm 1min离心弃滤液重复上一步实验弃滤液制备管置回2ml离心管12000rpm 1min离心制备管移入新的1.5ml EP管,在DNA制备膜中加50ul Eluent液(将膜中的DNA洗下来) 室温1min 12000rpm 1minDNA的酶解ddH2O 12ul10*buf 2ulDNA 6ulBamH1 1ul32℃2小时加入终止buf 2ul1%琼脂糖凝胶电泳1.浇板:2.电泳:a)第一个孔添加mark,其余孔添加样品。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血小板计数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血小板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血小板计数的操作步骤。

3. 学习如何正确读取和记录实验结果。

三、实验原理血小板计数是通过血液分析仪自动计数的方法,用于检测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在血液凝固、止血和维持血管壁完整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在(100~300)×10^9/L。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实验器材:血液分析仪、抗凝管、试管、移液器、计数板、盖玻片、显微镜等。

(2)实验试剂:抗凝剂、稀释液、清洗液等。

2. 样本采集(1)抽取患者静脉血,注入抗凝管中。

(2)颠倒混匀,防止血液凝固。

3. 血小板计数(1)将抗凝管内的血液沿试管壁缓慢注入计数板中,注意不要让血液溅出。

(2)用盖玻片覆盖计数板,轻轻压紧,确保血液均匀分布。

(3)将计数板置于显微镜下,调整焦距,使血小板清晰可见。

(4)按照计数板上的网格,计数一定范围内的血小板数量。

4. 结果计算(1)根据计数板上的网格,计算计数区域内血小板的数量。

(2)根据稀释倍数和计数区域体积,计算出血液中血小板的实际数量。

5. 结果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包括血小板计数、稀释倍数、计数区域体积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小板计数:本次实验测得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50×10^9/L。

2. 分析:患者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患者血小板功能正常。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完成了血小板计数实验,掌握了血小板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操作过程中要轻柔,避免血液溅出和凝固。

3. 计数时要仔细观察,避免漏计或重复计数。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血小板计数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判断患者血小板功能奠定了基础。

实验诊断学实训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2. 掌握常用实验诊断技术,如血液、尿液、粪便等常规检查;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4. 增强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显微镜、离心机、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试管、吸管、移液器等;2. 试剂:生理盐水、尿液常规试剂、粪便常规试剂、血液常规试剂等。

三、实验内容1. 血液常规检查(1)血液学检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2)血型鉴定: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等;(3)血液生化检验: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

2. 尿液常规检查(1)尿液外观检查:颜色、透明度、比重等;(2)尿液化学检查:pH值、葡萄糖、蛋白质、酮体、胆红素等;(3)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等。

3. 粪便常规检查(1)粪便外观检查:颜色、形状、气味等;(2)粪便化学检查:pH值、葡萄糖、蛋白质、胆红素等;(3)粪便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虫卵等。

4. 其他实验(1)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的电生理活动;(2)X线检查:观察骨骼、脏器等形态学变化;(3)实验室微生物学检验: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四、实验步骤1. 血液常规检查(1)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液学检验;(2)进行血型鉴定;(3)进行血液生化检验。

2. 尿液常规检查(1)采集尿液样本,进行尿液外观检查;(2)进行尿液化学检查;(3)进行尿液显微镜检查。

3. 粪便常规检查(1)采集粪便样本,进行粪便外观检查;(2)进行粪便化学检查;(3)进行粪便显微镜检查。

4. 其他实验(1)进行心电图检查;(2)进行X线检查;(3)进行实验室微生物学检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液常规检查结果(1)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0-5.5)×10^12/L;(2)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0-10.0)×10^9/L;(3)血红蛋白测定:正常范围为120-160g/L;(4)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5)血型鉴定:根据受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决定血型;(6)血液生化检验:根据受检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判断肝、肾功能等。

诊断学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概论

诊断学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概论

(四)实验诊断学与检验医学
3.医学检验学属于医学技术的范畴 ➢ 医学检验学是医学技术的一个独立分支,是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技术学科 ➢ 医学检验学依据疾病进程中病理生理改变,采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免疫学等多种技
术手段,收集体液、细胞、组治提供极其重要的、客观的、精确的实验室依据 4.实验诊断学教学的侧重点应该以实验的临床意义、实验结果分析评价、实验项目的选择、质 量控制和临床应用为主。 5.而检验医学是以检验项目的开发、检验技术的更新、检验设备的原理、性能为重点。
(一)实验诊断的内容
1.临床血液学检查 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 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止血 凝血功能、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2.临床生物化学检查 对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毒物分析 及药物浓度监测等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血气和酸碱 平衡的检验;临床酶学的检验;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查等。
(三)实验诊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6.个体化诊断是指对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 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 后基因时代在短时间内认识到大量的基因单位,并在积极分析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个体
化医疗诊断。 ➢ 个体化诊断包括遗传基因、后天突变、疾病基因、代谢特征、药物敏感性等内容。
(三)实验诊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近年来,检验技术不断更新,新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实验诊断向自动化、 智能化、标准化、分子化、个体化、即时化和信息化发展。 4.标准化是检验过程中必需的内容。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 对临床实验室开展诊断项目的检查全过程均制定了标准化流程,大大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 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诊断学是医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它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和原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与诊断学相关的实验,旨在提高我们对常见疾病的辨识能力和诊断技巧。

以下将对实验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一:临床观察和病史采集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模拟了真实的临床情境,观察了一组患者并采集了详细的病史。

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程、伴随症状等信息,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病情,为后续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实验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学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它通过检查患者的生理参数、外观特征、器官功能等来发现异常情况。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体格检查技巧,包括听诊、触诊、视诊等。

通过仔细观察和触摸患者的身体,我们可以发现心脏杂音、肿块、皮肤变化等异常病征,并进一步分析其可能的病因。

实验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分析患者的生理体液和组织样品,我们可以了解其体内物质的水平和功能状态,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参考。

本次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常规、尿液分析、电解质测定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患者的炎症程度、肾功能状态以及电解质平衡等重要信息,对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实验四: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现代医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诊断手段,通过使用X射线、超声波、核磁共振等技术,我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患者体内的异常情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进行了一些模拟性的实验。

通过观察X射线片、超声波图像和MRI图像,我们可以发现患者的骨折、肿瘤、器官病变等问题,并进一步判断其性质和程度。

实验五: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对组织切片的检查和分析,揭示病变的本质和机制。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组织取样和病理切片制备的技术,并进行了一些模拟的病理学检查。

通过观察组织切片中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和染色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肿瘤、炎症、坏死等病理变化,并辅助诊断相关疾病。

诊断学实验

诊断学实验

常用缩写3P-实验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a1-M 尿a1-微球蛋白 a2-AP a2-抗纤溶酶ACT 活化凝血时间 ADH 抗利尿激素 AFP 甲胎蛋白 a-HBDH a-羟丁酸脱氢酶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L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P 碱性磷酸酶 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MA 抗线粒体抗体 ANA 抗核抗体 Apo 载脂蛋白 APT 异常凝血酶原 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ASO 抗链"O"试验 AS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T-Ⅲ 抗凝血酶-3 Bas 嗜碱性粒细胞 BT 出血时间测定BUN 血清尿素氮 Ccr 内生肌酐清除率 CD 白细胞分化抗原 CEA 癌胚抗原CK 肌酸激酶 CK-MB 肌酸激酶同工酶 CL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M 乳糜微粒Cr 血清肌酐测定 CRT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CT 全血凝固时间测定 DD 血浆D-二聚体测定 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s-DNA 抗单链DNA ENA 可提取核抗原Eos 嗜酸性粒细胞 Epo 红细胞生成素 ERPF 有效肾血浆流量 ESR 红细胞沉降率 ET-1 血浆内皮素-1 FDP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FA 游离脂肪酸FIB/FG 纤维蛋白原 G-6-PD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FR 肾小球滤过率 Glu 葡萄糖 Grn 中性粒细胞 GTT 葡萄糖耐糖试验 HAV 甲型肝炎病毒 HBcAb 乙肝核心抗体 HBeAb 乙肝e抗体 HBeAg 乙肝e抗原 HBsAb 乙肝表面抗体HBsAg 乙肝表面抗原 HBV 乙型肝炎病毒 HC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T 血细胞比容 HCV 丙型肝炎病毒 HDL 高密度脂蛋白 HFRS 肾综合出血热 HGB 血红蛋白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Ig 免疫球蛋白 INR 国际标准化比值 LDH 乳酸脱氢酶 LDL 低密度脂蛋白 LP 脂蛋白 Lym 淋巴细胞 MAO 单胺氧化酶 MCH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C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 MD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on 单核细胞 MPV 血小板平均容积 NAG 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酐酶 PAdT 血小板粘附试验 PAgT 血小板聚集试验 PAIg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CR 聚合酶链反应 PCV 血细胞压积 PDW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L 磷脂 PLG 血浆纤溶酶原抗原 PLT 血小板计数 Pro 蛋白质 PSA 前列腺特异蛋白 P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PTR 凝血酶原比值 PTS 血栓前状态 RBC 红细胞总数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F 类风湿因子 r-GT r-谷氨酰转移酶 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TA 肾小管酸中毒 ss-dna 抗双链DNA STB 血清总胆红素 STP 血清总蛋白 TC 总胆固醇 TG 甘油三酯 TMP 凝血酶调节蛋白 Tpo 血小板生成素TT 凝血酶时间测定 UA 血清尿酸 Uosm 尿液渗量测定 USR 未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V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WB 蛋白印迹 WBC 白细胞总数 WFR 外斐氏反应WR 肥达氏反应。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引言:实验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和诊断疾病。

本实验报告旨在对实验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实验诊断学是通过对患者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获得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信息。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实验诊断学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特定生物标志物,如血液中的蛋白质、酶和细胞等,来判断疾病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2. 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诊断学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如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化学等方法,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3. 数据分析和解释:实验诊断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和解释,来得出疾病的诊断结论,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二、实验诊断学的实验方法实验诊断学涉及多种实验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1.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实验诊断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特定抗体或抗原来判断疾病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常见的免疫学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等。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实验诊断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检测患者体液或组织中的特定基因或DNA序列来判断疾病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基因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等。

3. 生化学方法:生化学方法是实验诊断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特定化学物质来判断疾病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常见的生化学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尿液分析和体液电解质测定等。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在实验诊断学中,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分析和合理讨论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的几个方面:1. 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诊断学中的实验结果往往是大量的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诊断学基础实验报告(共28页)

诊断学基础实验报告(共28页)

诊断学基础实验报告篇一:诊断学体格检查实验目录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体格检查报告一:四大生命体征?????????????????????????1 体格检查报告二: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2 体格检查报告三:头颈部检查??????????????????????????4 体格检查报告四:胸廓、肺和胸膜????????????????????????7 体格检查报告五:心脏和血管检查????????????????????????9 体格检查报告六:腹部检查???????????????????????????11 体格检查报告七: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12第二篇辅助检查报告实验报告一:X线检查?????????????????????????????13 实验报告二:心电图检查????????????????????????????15 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检查报告一:四大生命体征一、检查目标:1、熟练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2、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及记录方法。

二、检查用物:口表、酒精棉球、秒表、汞柱式血压计、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一)体温(腋测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用上臂将体温表紧紧夹住,测量10分钟后读数。

正常值为36~37℃。

(二)脉搏:将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置于动脉表面(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感知动脉管壁的起伏,以检查其速率、节律、大小、强弱及动脉壁的弹性等。

正常人的脉搏,每分钟60~100次,节律整齐,强度相等,其速度和节律与心跳一致。

(三)呼吸:被检查者置于坐位或仰卧位,观察胸壁和腹壁的起伏,一呼一吸算一次。

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宜,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为16~20次。

(四)血压: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取仰卧位或坐位,肘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触及动脉搏后将听诊器置于其上,需与皮肤密切接触,但不能压得太重,亦不可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于袖带下。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诊断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诊断学实验,掌握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学习如何对不同病变进行影像学诊断,并提高对病变的鉴别能力。

二、实验原理诊断学是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如X线透视、CT、MRI等,对病变进行诊断。

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根据其原理和影像表现所提供的信息不同,可以对不同病变提供不同的诊断依据。

三、实验步骤1. 首先进行X线透视检查,对病人进行全身骨骼的检查,查看有无骨折或骨质破坏等病变。

2. 接着进行CT检查,对病人进行全身器官的检查,通过不同层面的图像观察病变是否存在,如肿块、结石等。

3. 最后进行MRI检查,对病人进行脑部和脊柱的检查,观察有无脑卒中、脊柱损伤等病变。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对几个病人进行了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对于每个病人我们都得出了相应的诊断结果。

其中,X线透视检查发现了一个骨折,CT检查发现了一个肺结核结节,MRI检查发现了一个脑卒中病变。

五、实验分析通过诊断学实验,我们学到了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通过对实际病人的检查,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对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的方法。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诊断不同病变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

例如,X线透视检查对骨骼病变有较好的分辨率,可以观察到骨折和骨质破坏等病变,但对于软组织的检查能力有限;CT检查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器官图像,对于肿块和结石等病变有较好的分辨率,但对于某些软组织病变不敏感;MRI检查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脑部和脊柱图像,对于脑卒中和脊柱损伤等病变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检查时间较长。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诊断学实验,我对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原理和应用范围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学会了如何对不同病变进行影像学诊断,并提高了对病变的鉴别能力。

诊断学实验的掌握对我的临床实践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诊断学基础实训实验报告

诊断学基础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旨在提高学生对诊断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和诊断技能。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四、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共10名五、实验内容1. 病史采集2. 体格检查3. 辅助检查六、实验步骤1. 病史采集(1)向志愿者介绍病史采集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按照诊断学基础教材的要求,依次询问病史,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

(3)记录病史,包括主要症状、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发病诱因、治疗经过等。

2. 体格检查(1)观察志愿者的整体状态,包括意识、精神、营养状况、步态等。

(2)按照系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3)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包括阳性体征、阴性体征、可疑体征等。

3. 辅助检查(1)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项目。

(2)向志愿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3)协助志愿者完成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七、实验结果1. 病史采集(1)志愿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2)部分志愿者存在慢性疾病史、过敏史等。

(3)志愿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程度不一。

2. 体格检查(1)志愿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性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

(2)部分志愿者存在可疑的病理体征,如肺部呼吸音减弱、腹部压痛等。

(3)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显示部分志愿者存在异常,如腱反射减弱、肌肉萎缩等。

3.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部分志愿者存在轻度贫血、肝功能异常等。

(2)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部分志愿者存在肺部结节、胆囊结石等。

八、实验分析1.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临床思维和诊断技能。

2. 实训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加深了对诊断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红细胞计数试验实验目的:通过红细胞计数实验1、掌握红细胞计数方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试验器材: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血红蛋白吸管、生理盐水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数报告。

操作步骤: 1、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l0ul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

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

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1×106 或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 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1.0 ul。

×201 血液的稀释倍数×106 由u1换算成l数据处理: rbc: ×l0/l12参考值男:(4~5.5)×10/l 12 女:(3.5~5)×10/l12 新生儿:(6~7)×10/l 12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事项: 1、吸管、试管要注意清洁、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避免血液凝固,如有血凝块应重新采血。

2充液前,红细胞复液要充分摇匀,红细胞悬液注入计数池内要求分布均匀,不可有气泡,亦不可有多余液体外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正常异常(舌苔伸舌震颤向左右偏斜)益脓5出血色素沉着铅线
牙龈:正常肿胀益脓出血色素沉着铅线牙列:齐缺牙蛀牙义牙扁桃体:咽:声音:正常嘶哑
颈部
1、抵抗感:无有
2、颈动脉:搏动正常搏动增强一侧减弱(左右)
3、颈静脉:正常充盈怒张
4、气管:正中偏移(向左向右)
5、肝-颈静脉反流征:(—+)
6、甲状腺:正常肿大度对称(左右)侧为主漫性结节性质软质硬
火柴或者棉签
三、检查步骤:
(一)一般状态、皮肤粘膜的检查:(详见教材)
(二)浅表淋巴结检查:
1、检查顺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蝈窝。
2、检查方法:
检查头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用双手分别置于耳屏前方、耳廓后方、乳突以及枕骨粗隆下方检查相应部位淋巴结。检查颈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手指并隆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滑行触诊,触诊时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头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和肌肉松弛,便于触诊。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入深触摸。检查腋窝时,被检查者双上肢下垂,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由浅入深滑行触摸直达腋窝顶部。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手扶托被检查者前臂,以右手向滑车上由浅如深出没,分别检查两侧滑车上淋巴结。检查腹股沟和蝈窝淋巴结时,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下肢屈曲,以使皮肤和肌肉松弛,便于触诊。
4、头部其他检查:(详见教材)
(二)颈部检查:
1、甲状腺:
触诊是主要检查方法,触诊包括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侧叶的检查。触诊时应注意甲状腺的大小、质地、是否对称、有无结结、压痛及震颤等。甲状腺触诊时动作宜轻柔,避免由于重压引起疼痛、咳嗽、憋气等。
触诊甲状腺峡部:被检查者取坐位,医生站于被检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被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往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嘱被检者做吞咽动作,可感此软组织在手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厚、肿块等。
让被检查者取端坐位或仰卧位,两上肢下垂,使颈部处于自然直立状态,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与无名指分别固定于两侧胸锁关节上,前臂与被检查者胸骨相平行,中指垂直向下按摸气管,正常人中指尖恰好触在气管前正中线上,中指分别向左右触摸,若两侧相等,示气管居中;若一侧气管增宽则示气管移向该侧。
3、颈部其他检查:(详见教材)
3、注意事项:
触摸到肿大淋巴结时,应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瘘管等,并应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四、实验结果:
姓名性别年龄
民族籍贯住址
检查日期
一般状况
发育:正常不良超常
营养:良好中等不良恶病质
面容:无病容急性病容慢性病容其他:
表情:自如痛苦忧虑恐惧淡漠
体位:自主半卧位其他:
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
体格检查报告一:四大生命体征„„„„„„„„„„„„„„„„„„„„„„„„„1体格检查报告二: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2体格检查报告三:头颈部检查„„„„„„„„„„„„„„„„„„„„„„„„„„4体格检查报告四:胸廓、肺和胸膜„„„„„„„„„„„„„„„„„„„„„„„„7体格检查报告五:心脏和血管检查„„„„„„„„„„„„„„„„„„„„„„„„9体格检查报告六:腹部检查„„„„„„„„„„„„„„„„„„„„„„„„„„„11体格检查报告七: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12
其他异常:无有(压痛震颤血管杂音)
检查报告四:胸廓、肺和胸膜
一、检查目标
1、熟悉胸廓、肺和胸膜解剖特点
6弥2、掌握胸廓、肺和胸膜检查的内容
3、学会胸廓、肺和胸膜检查的方法4、掌握胸廓、肺和胸膜的正常特点5、熟悉阳性体征与疾病的关系二、检查对象
同学或者病人
三、检查前准备
肺模型、听诊器、检查床、帽子、口罩、白大褂、心理准备
四、检查内容、方法及步骤
1、方法及内容(详见教材)
2、步骤
1)、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2)、教师示教
3)、学生自己练习,教师指导
五、检查报告
1、胸廓
正常桶状胸扁平胸鸡胸漏斗胸膨隆或凹陷(左右)
2、乳房
正常对称异常:左右(男乳女化包块压痛乳头分泌物)
3、肺
视诊:呼吸运动:正常异常:左右(增强减弱)
肋间隙:正常增宽变窄(部位:)触诊:语颤:正常异常:左右(增强减弱)胸膜摩擦感:无有(部位:)皮下捻发感:无有(部位;)
3、耳
耳廓:正常畸形耳前瘘管其他(左右)
外耳道分泌物:无有(左右性质)乳突压痛:无有(左右)
听力粗试障碍:无有(左右)
4、鼻
外形:正常异常()
其他异常:无有(鼻翼扇动鼻塞分泌物)
鼻旁窦压痛:无有(部位)
5、口
唇:红润发绀苍白疱疹皱裂粘膜:正常异常(苍白出血点)
缌腺导管开口:正常异常(肿胀脓性分泌物)
其他:
六、思考题
1、总结二狭、二闭、主狭、主闭的视、触、叩、听诊的体征。
2、简述S1、S2的区别。
93、简述杂音分析的内容。
检查报告六:腹部检查
一、检查目标
1、掌握腹部检查的基本方法
2、了解体表划线、分区及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
二、检查要求
1、能简述腹部检查的基本方法及内容
2、能描述腹部九分区及其所包含的脏器
第二篇辅助检查报告
实验报告一:X线检查„„„„„„„„„„„„„„„„„„„„„„„„„„„„„13实验报告二:心电图检查„„„„„„„„„„„„„„„„„„„„„„„„„„„„15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
检查报告一:四大生命体征
一、检查目标:
1、熟练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2、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及记录方法。
4、听诊:心率:次/分
心律:齐不齐绝对不齐
心音:S1正常增强减弱分裂S2正常增强减弱分裂S3无有
S4无有
额外心音:无奔马律(舒张期收缩期重叠)开瓣音其他
杂音:无有(听诊区:强度级,传导部位:)
心包摩擦音:无有
5、周围血管:有(异常血管征大血管枪击音水冲脉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脉搏短绌奇脉交替脉)
2.6~4.0kPa(20~30mmHg),然后徐缓放气,汞柱下降2mm/秒为宜。从听诊器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压力表上的读数即为收缩压。在继续放气的过程中,声音突然变弱,性质突然变得低沉,继之消失;或音调不变,声音突然消失,此时压力表上的读数即为舒张压。
正常成年人收缩压为12.0~18.6kPa(90~140mmHg),舒张压为8.0~12.0kPa(60~90mmHg),脉压为4.0~5.3kPa(30~40mmHg)。
二、检查用物:
口表、酒精棉球、秒表、汞柱式血压计、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
(一)体温(腋测法):
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用上臂将体温表紧紧夹住,测量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二)脉搏:
将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置于动脉表面(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感知动脉管壁的起伏,以检查其速率、节律、大小、强弱及动脉壁的弹性等。正常人的脉搏,每分钟60~100次,节律整齐,强度相等,其速度和节律与心跳一致。
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双眼,用光刺激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缩小的情况,正常时,当一侧受光刺激,对侧也立即缩小。
③调节与辐辏反射:
嘱被检查者注释一米以外的目标(手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20cm处)。正常人此时瞳孔逐渐缩小,同时两侧眼球向内聚合。
2、鼻窦:
①上额窦:双手固定于被检查者的两侧耳后,将拇指分别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②额窦:一手扶持被检查者枕部,另一手置于眼眶上面内侧用力向后按压。
检查报告三
一、检查目标:
头颈部检查31、了解头颈部检查的内容。
2、熟练掌握瞳孔、鼻窦、咽、扁桃体、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3、对检查结果能正确记录。二、检查用物:手电筒、压舌板、酒精棉球、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
(一)头部检查:
1、瞳孔:
①注意瞳孔的形状、大小,双侧是否等大等圆。
②对光反射:
直接对光反射:用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双侧瞳孔迅速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
触诊甲状腺侧叶:嘱被检者头稍前屈,并偏向检查侧以松弛皮肤和肌肉。
1、前面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四指放在颈项部,另一手示、中指放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甲状腺。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2、后面触诊: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拇指放在颈项部,另一手拇指放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甲状腺。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72、简述三种正常呼吸音的特点。
检查报告五:心脏和血管检查
一、检查目标
1、熟悉心脏和血管解剖特点2、掌握心脏和血管检查的内容3、学会心脏和血管检查的方法
4、掌握心脏和血管检查的正常特点5、熟悉阳性体征与疾病的关系二、检查对象同学或者病人
三、检查前准备
心脏模型、听诊器、检查床、帽子、口罩、白大褂、心理准备四、检查内容、方法及步骤1、方法及内容(详见教材)2、步骤
步态:正常不正常()神志:清楚嗜睡模糊昏迷谵妄
配合检查:合作不合作
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潮红苍白紫绀黄染色素沉着
皮疹:无(类型及分布)
皮下出血:无有(类型及分布)
2毛发分布:正常多毛稀疏脱落(部位)
温度与湿度:正常减退
水肿:无有(部位及程度)
肝掌:无有
蛛蛛痣:无有(部位及数目)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肿大(部位及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