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库练习题讲解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含答案和解析)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含答案和解析)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含答案1.题目:1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5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几个?答案:6解析:从左往右数,小明是第5个,那么小明左边有4个小朋友。

总共有10个小朋友,所以小明右边有10 - 5 = 5个小朋友。

从右往左数,小明就是第6个。

2.题目:比8大1的数是多少?答案:9解析:比8大1的数是8 + 1 = 9。

3.题目:比5小2的数是多少?答案:3解析:比5小2的数是5 - 2 = 3。

4.题目:桌子上有3个苹果,妈妈又拿来2个,桌子上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5解析:桌子上原本有3个苹果,妈妈又拿来2个,所以现在有3 + 2 = 5个苹果。

5.题目:小明有4支铅笔,小红给了小明1支,小明现在有多少支铅笔?答案:5解析:小明原本有4支铅笔,小红给了小明1支,所以小明现在有4 + 1 = 5支铅笔。

6.题目:从1数到10,一共有多少个数字?答案:10解析:从1数到10,包含了1、2、3、4、5、6、7、8、9、10这10个数字。

7.题目:9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答案:10解析:9后面的一个数是9 + 1 = 10。

8.题目: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答案:4解析:5前面的一个数是5 - 1 = 4。

9.题目:妈妈买了6个苹果,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答案:4解析:妈妈原本有6个苹果,吃掉了2个,所以还剩下6 - 2 = 4个苹果。

10.题目:小明今年6岁,再过2年,小明多少岁?答案:8解析:小明今年6岁,再过2年,小明就是6 + 2 = 8岁。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易错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易错题

一、题目背景小学一年级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学习的起点,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但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受到思维定势、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基础题目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及其分析。

二、易错题目及分析1. 题目:5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还剩几个?错误答案:3个分析:部分学生在做减法时,没有正确理解“还剩”的含义,误将5个苹果减去小明吃的2个,得到3个,实际上应该是5-2=3(个),所以还剩3个苹果。

2. 题目:小明有8个橘子,妈妈又给了他3个,小明现在有多少个橘子?错误答案:11个分析:学生在做加法时,可能将8个橘子加上妈妈给的3个橘子,直接写成11个,忽略了题目中的“又”字,实际上应该是8+3=11(个),所以小明现在有11个橘子。

3. 题目:小华有5个红球,7个蓝球,她一共有几个球?错误答案:12个分析:学生在做加法时,可能将红球和蓝球的数量分别加起来,得到12个,但实际上应该是5+7=12(个),所以小华一共有12个球。

4. 题目:小猫有4条腿,小鸟有2条腿,小猪有4条腿,小兔子有4条腿,小猴子有2条腿,一共有几条腿?错误答案:20条分析:学生在做加法时,可能将每种动物的腿数都加起来,得到20条,但实际上应该分别计算每种动物的腿数,然后相加。

4+2+4+4+2=16(条),所以一共有16条腿。

5. 题目:一个苹果2元,一个香蕉3元,小丽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她一共花了多少钱?错误答案:9元分析:学生在做乘法和加法时,可能先计算3个苹果的总价,得到6元,然后计算2个香蕉的总价,得到6元,最后将两者相加,得到12元。

实际上应该是3个苹果的总价加上2个香蕉的总价,即2×3+3×2=6+6=12(元),所以小丽一共花了12元。

三、总结以上列举的一年级数学易错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错误,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汇总及详细解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汇总及详细解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汇总及详细解析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小学一年级数学最易错的10大例题,建议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们多练练以下题型!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1:【题目】:有3个苹果,5个梨,8个香蕉,小方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她最多能拿到()个,最少能拿到()个?【错例】:有3个苹果,5个梨,8个香蕉,小方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她最多能拿到(16)个,最少能拿到( 3 )个。

【解析及方法指导】:先让孩子说说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水果最少,哪两种水果比较多,哪两种水果比较少,再强调只能选择两种水果。

在思考两个的问题时,试问“你不选哪种水果?”要求孩子说出理由,可以适当引导孩子生说出哪两种水果比较多,哪两种水果比较少。

最后总结出解决最多能拿几个就是要从多的开始选,选两种,不选最少的水果,解决最少能拿几个就是要从少的开始选,选两种,不选最多的水果。

二、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2:【题目】:□-□=□-□=□-□=1【错例】:9-8=1-8=7-6=1。

【解析及方法指导】:让孩子认识“=”的含义,即把□-□看成是一个整体,可以在其下面画出一条横线起到强调作用,所有这样的整体都等于1。

再让孩子思考□-□=1,最后完成后可以这样来读一读深化孩子对整体的认识——5-4=1,3-2=1等。

三、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3:【题目】: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人。

【错例】: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7 )人。

【解析及方法指导】:这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请一位孩子来做小华,4人排在前面,3人排在后面,试问“这条队伍可以分成几部分,是哪几个部分?”孩子容易把小华遗忘,在孩子确认可以分为小华前面的、小华后面的和小华后,不难列出4+3+1的连加算式从而得出共有9人。

四、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4:【题目】:8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2个小朋友,还有()个小朋友没有捉住。

【错例】:8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2个小朋友,还有(6)个小朋友没有捉住。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 (上册)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 (上册)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 (上册)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 (上册)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1. 较大数量的数数(教材P5,9个女孩、10个男孩)存在问题:有多数或漏数的现象。

突破方法: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指一个数一个。

2. 比多少(教材P8第3题)存在问题:长度相同但疏密程度不同,学生认为同样多。

突破方法:一一对应进行连线。

第二单元:位置1. 辨别图中人物的左右手。

(小状元上相关题)存在问题:混淆左右。

突破方法:与图中人物做相同的动作。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 涂一涂,比一比。

(教材P19第6题)存在问题:找不准比的对象,涂的个数与比大小的数字不对应。

突破方法:明确题意,都是与题中原有心形数量比大小;明确涂色与比大小是同一题目。

2. 基数与序数的问题。

(教材P23第2题)存在问题:混淆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突破方法:理解第几表示的是排列顺序,几表示的是个数。

先标出从第2到第5之间缺少的数字,再根据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做题。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1. 数拼组图形中所用到各种图形的个数。

(教材P37第2题)存在问题:有遮住部分的图形容易漏数。

突破方法:做标记,数一个标一个,各种图形做不同的标记,根据各种图形的特点,想象有遮住部分的图形全貌。

2. 数拼组图形(教材P38第6题)存在问题:被压在下面或挡在后面,完全看不到的图形会漏数。

突破方法:(1)让学生动手用学具拼摆操作后再直观数一数,建立空间概念。

(2)借助多媒体课件分层出示,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数的时候也分层数。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数的组成与基数和序数的综合运用。

(教材P53做一做第2题)存在问题:干扰信息多,思维过程多,容易写成花的朵数。

突破方法:分析题意,让学生理解所填内容应为能组成相应数字的两盆花所对应的摆放位置。

可以先标出每盆花的数量,连线后再填写对应的序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分析易错题1:这三道口算是最容易出错的,小朋友经常会把这三题的结果搞混。

原因是在研究20以内进位加法时,对9+5=14、9+6=15、9+7=16的掌握不够好;或者说,“凑十法”与“破十法”的运用混淆了。

实际上,在用“破十法”计算时,应该记住从“10”里面减去9,会有多余的“1”,把这个“1”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就是最终的结果。

这样思考会更快速准确。

易错题2:这题一开始看起来不难,而且做着做着似乎找到了计算的规律。

因此,很多小朋友会得出以下答案: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最后一个减号前面的数不是我们以为的“12”,而是“11”。

所以,看清题目再开始做非常重要哦!易错题3:这一题给人的最初感觉是挺复杂的,不知如何入手去填,小朋友往往会乱填一气。

实际上,仔细观察后会发现每组中左边一题与右边三题之间是用“=”连接起来的,也就是说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

因此,只要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再来想右边算式即可。

可以随意写算式,只要结果相等就行。

当然,如果能有顺序按规律写一写,那就又准确又省力啦。

例如,左边一组可以把减号前、后的数同时加1;右边一组可以把减号前、后的数同时减1.结果都是不变的哦!易错题4:XXX做了13朵纸花,XXX做了8朵。

XXX至少还要做几朵,才能超过小文?此题小朋友最容易忽视“至少”“超过”等关键词语,而把这题理解为求“XXX再做几朵就和小文同样多”。

如果确实是问“XXX再做几朵就和小文同样多”,那应该是13-8=5(朵);而现在是要“超过”小文的朵数,并且是以最少的朵数超过,那就只要超出1朵就行了。

所以是13-8=5(朵),5+1=6(朵)。

谨记,读题时圈划关键词是非常必要的!易错题5:书法兴趣班第一组有16人,第二组有7人,第三组有8人。

1)书法兴趣班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有多少人?2)第一组有男生9人,女生有多少人?1)这题需要把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人数相加,即7+8=15人。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一至五单元数学易错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一至五单元数学易错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一至五单元数学易错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易错题。

这些易错题可能是由于基础概念理解不清晰,也可能是由于对题目的理解出现歧义。

针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一至五单元的数学内容,本文将对常见易错题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解析和建议。

一、第一单元:认识1-51.易错题1:将数字1-5的个数和数量进行对应在学习认识1-5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将数字与相应数量进行对应的错误。

当给出5个物品时,学生将其数为6个。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数量的概念理解不清晰,需要在教学中多加强数量和数字的对应关系。

2.易错题2:数的顺序排列错误另外,学生在将数字1-5进行顺序排列时,也容易出现错误。

将3排在4的前面。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数字的大小关系理解不清晰,导致在排列数字时出现错误。

教师可以通过多让学生参与数字排序的游戏活动,来帮助他们加强对数字大小关系的认识。

二、第二单元:认识6-101.易错题3:认识数字6-10的基本图形和数量对应在认识数字6-10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将相应的基本图形与数量进行对应时出现错误。

将八个物品与九个物品的基本图形进行混淆,导致数量和图形对应错误。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与对应的基本图形,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量和图形对应关系。

2.易错题4:认识数字6-10的大小关系在认识数字6-10的大小关系时,学生也容易出现错误。

将7认为比9大,导致在比较大小时出现混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字大小关系,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多种数字比较的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建立正确的大小概念。

三、第三单元:认识11-201.易错题5:认识11-20的基本图形和数量对应在认识11-20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将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基本图形和数量进行对应时出现错误。

将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基本图形进行混淆,导致数量和图形对应错误。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数量拼凑的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

小学数学一年级易错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易错题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易错1】小林带的钱正好够买一辆58元的玩具汽车,小林最多有几张10元?【分析】这题小朋友往往会跟“小林买一辆58元的玩具汽车,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付了几张10元?”相混淆。

相比而言,“最少付几张10元”好理解。

小朋友会不断尝试,并自己不断修正:付5张10元才50元,是买不到58元的玩具汽车的,那就要付6张10元,60元就能买到了。

所以在遇到上面这题时,常常会下意识地转变成求“最少付几张10元”的问题。

上面这题要求“最多付几张10元”,关键是要理解“正好够买”的意思。

“正好够买”说明小林所带的钱不多不少就是58元,而在58元里面最多就只有5张10元。

如果认为最多有6张10元,那小林的钱最起码有60元,怎么会“正好够买”呢?因此,学会分析题中的关键字词,对解题相当有帮助。

【练习】王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65元的排球,王老师最多有几张10元?【易错2】【分析】这题应属于“计币”,就是计算一共有多少钱。

小朋友按常规的方法把几元的与几元的合起来,把几角的与几角的合起来,往往就会出现“(1)元(11)角”。

但在实际生活中是没有这种说法的,一般满10角就会转化成1元,所以应是“(2)元(1)角”。

在计币时,可以把满10角或满10分的人民币圈起来,提醒自己可以转化成大一点的单位,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易错3】东东折了40只纸鹤,明明折了28只纸鹤,明明最少要折多少只纸鹤才能超过东东?【分析】对于这题,小朋友会重视“最少”两字,但往往会忽略“超过”两字。

大多数会列式:40-28=12(只),觉得这题就是求东东与明明折的纸鹤的相差数。

其实不然,“最少”两字重要,“超过”两字同样重要!如果明明再折12只纸鹤,那他的纸鹤也是40只,只能说明明的纸鹤与东东同样多。

而问题是求明明的纸鹤要超过东东,而且是折最少的只数,所以我们认为,明明只要多出一只纸鹤就是超过了东东。

答案应该是:40-28=12(只),12+1=13(只)。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易错题归纳及分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易错题归纳及分析

小学数学典型错例汇编一年级下册一、错例目录二、原始错例附1:原始错例大样本调查汇总表附2: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知识结构分布表一、错例目录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2.1 看图写算式…………………………………………………………(贾春波)13. 图形的拼组3.1 图形的拼组…………………………………………………………(贾春波)24. 100以内数的认识4.1 数位、写数…………………………………………………………(胡柳莺)34.2 数位、写数…………………………………………………………(赵小艺)44.3 数位、写数…………………………………………………………(全周芳)54.4 数位、双数…………………………………………………………(胡胜峰)65. 认识人民币5.1 认识人民币……………………………………………………………(全周芳)8 5.2 认识人民币……………………………………………………………(胡华斐)95.3 简单的计算……………………………………………………………(全周芳)10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6.1 整十数加一位数………………………………………………………(胡华斐)14 6.2 整十数减一位数………………………………………………………(胡华斐)15 6.3 问题解决……………………………………………………………(贾春波)166.4 问题解决……………………………………………………………(贾春波)197.认识时间7.1 看钟面写时间…………………………………………………………(赵小艺)218.找规律8.1 找规律1 ……………………………………………………………(赵小艺)239.总复习9.1认识时间……………………………………………………………(全周芳)25 9.2认识时间……………………………………………………………(贾春波)26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采集样本55 错误率58.57% 采集者贾春波采集学校新昌城东小学错题来源第二单元题型基本时机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目出处课堂作业本综合√单元练习课√相关知识20以内退位减法拓展总复习复习课知识性质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学简述此题属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问题解决,学生在第一学期积累一些“求差”类简单应用题的经验,如“告诉总数,拿掉多少,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高频错题实例讲解(附期末考试易错题汇总)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高频错题实例讲解(附期末考试易错题汇总)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讲解易错题1□-□=□-□=□-□=1【错例】9-8=1-8=7-6=1。

【正确】9-8=8-7=7-6=1【方法指导】先让学生认识“=”的含义,即把□-□看成是一个整体,可以在其下面画出一条横线起到强调作用,所有这样的整体都等于1。

再让学生思考□-□=1,最后完成后可以这样来读一读深化学生对整体的认识——5-4=1,3-2=1等。

易错题2□●○★☆■△▲(1)从左起,□是第()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个,第6个是()。

【错例】(1)从左起,□是第(8 )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 3)个,第7个是(△)。

【正确】(1)从左起,□是第(1)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 6)个,第7个是(●)。

【方法指导】(1)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可以确定从左向右数,先找到左面,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2)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确定从右向左数,先找到右面,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易错题3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人。

【错例】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 7 )人。

【正确】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 8 )人。

【方法指导】这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请一位学生来做小华,4人排在前面,3人排在后面,试问“这条队伍可以分成几部分,是哪几个部分?”学生容易把小华遗忘,在学生确认可以分为小华前面的、小华后面的和小华后,不难列出4+3+1的连加算式从而得出共有8人。

易错题4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捉到了5只小鸡,还有()只没小鸡没捉到。

【错例】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捉到了5只小鸡,还有( 5 )只没小鸡没捉到。

【正确】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捉到了5只小鸡,还有( 3)只没小鸡没捉到。

【方法指导】让学生先明白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要有一人做老鹰,一人做鸡妈妈,这样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也就是有10-2=8,8个人做小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汇总加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汇总加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汇总加分析【易错1】小芳拍球拍了50下,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

(1)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请打“√”)(2)小明最多拍了()下。

【分析】因为“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这就说明小明拍的球比“50下”少一点。

“12下”比“50下”少得多,而“52下”是比“50下”多一些,都不符合要求。

所以比“50下”少一些应该是“47下”。

“小明最多拍了()下”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最多”的意思,其实应该是在比“50下”少的范围内的一种“最多”情况。

故而因比“50下”只少“1下”,才算“最多”的情况,即“49下”。

【易错2】小文看一本童话书,第1天看了16页,第2天看了20页,第3天应该从第()页开始看起。

【分析】小朋友容易理解为第3天从第(21)页开始看起。

其实第3天看的页数应该在第1天和第2天的基础上再往下看的,因此要先求出小文第1天和第2天一共看的页数:16+20=36(页),再用36+1=37(页),即第3天应该从第(37)页开始看起。

【易错3】王叔叔收了一批鸭蛋,前3天卖出30个,还剩8个。

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分析】此题关键要理解“前3天卖出30个”这个条件的意思,它是指前3天一共卖出30个,而并不是前3天每天都是卖出30个。

因此,这题要求“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只要把“共卖出的30个”和“还剩的8个”合起来就行。

题中的“前3天”在解题时不起作用。

【易错4】在计数器上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可以表示多少?最小呢?先画一画,再填空。

最大是()最小是()【分析】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应该把这5颗珠都放在十位上,即50;最小的话应该尽量多的把珠放在个位上,但由于是两位数,十位上必须得保留一颗,即14。

其实这题还可继续思考:5颗珠还能表示出哪些两位数呢?可以有序地拨一拨,从最大的50开始,每次把一颗珠拨到个位,直至14。

也就是说,用5颗珠表示的两位数有:50、41、32、23、14。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及每日一题解答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及每日一题解答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1:【题目】:有3个苹果,5个梨,8个香蕉,小方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她最多能拿到()个,最少能拿到()个?【错例】:有3个苹果,5个梨,8个香蕉,小方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她最多能拿到(16)个,最少能拿到( 3 )个。

【解析及方法指导】:先让孩子说说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水果最少,哪两种水果比较多,哪两种水果比较少,再强调只能选择两种水果。

在思考两个的问题时,试问“你不选哪种水果?”要求孩子说出理由,可以适当引导孩子生说出哪两种水果比较多,哪两种水果比较少。

最后总结出解决最多能拿几个就是要从多的开始选,选两种,不选最少的水果,解决最少能拿几个就是要从少的开始选,选两种,不选最多的水果。

二、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2:【题目】:□-□=□-□=□-□=1【错例】:9-8=1-8=7-6=1。

【解析及方法指导】:让孩子认识“=”的含义,即把□-□看成是一个整体,可以在其下面画出一条横线起到强调作用,所有这样的整体都等于1。

再让孩子思考□-□=1,最后完成后可以这样来读一读深化孩子对整体的认识——5-4=1,3-2=1等。

三、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3:【题目】: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人。

【错例】: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7 )人。

【解析及方法指导】:这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请一位孩子来做小华,4人排在前面,3人排在后面,试问“这条队伍可以分成几部分,是哪几个部分?”孩子容易把小华遗忘,在孩子确认可以分为小华前面的、小华后面的和小华后,不难列出4+3+1的连加算式从而得出共有9人。

四、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4:【题目】:8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2个小朋友,还有()个小朋友没有捉住。

【错例】:8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2个小朋友,还有(6)个小朋友没有捉住。

【解析及方法指导】:先让孩子明确游戏规则,8个小朋友中有几人是捉,几人是藏,然后根据已经捉住的2个小朋友,可以结合从躲藏的小朋友总数8中去掉2剩5,从而得出5人没有被捉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难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难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难题一、易错题分析1. 加法概念错误在一年级数学上册中,加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许多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在于加法概念的理解上。

当题目中出现进位时,一些学生容易犯错,没有正确理解加法的进位规则。

2. 数字识别困难另外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数字识别的困难。

在一年级数学上册中,许多题目需要学生正确识别数字并进行计算,一些学生由于数字识别困难而犯错。

3. 概念理解不到位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也是导致易错的原因。

在题目中涉及到“多少”、“少了多少”等概念时,学生容易混淆,导致答案错误。

二、难题探讨1. 进位加法在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进位加法是一个相对难度较大的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进位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这对于一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2. 比大小另外,比大小也是一个难题。

在一些题目中,学生需要比较大小并进行排列。

这对于一些概念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3. 难度递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难题设计是逐渐递进的,从最基础的认知开始逐渐深入。

一些学生在递进的过程中跟不上,导致了后续难题的困难。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加法概念和数字识别能力后,再逐步引入难题,避免难度跨度过大导致学生的挫败感。

另外,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避免机械记忆。

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总结回顾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易错题和难题确实存在,但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和个性化的辅导,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学习数学,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在一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们面临着许多易错题和难题。

加法概念错误、数字识别困难、概念理解不到位等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逐步引入难题,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易错题1[易错题1][问诊]这是十几减9中最容易出错的三道口算,小朋友经常会把这三题的得数搞混。

究其原因,是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对9+5=14,9+6=15,9+7=16掌握不够好;或者说,“凑十法”与“破十法”方法的运用在混淆。

其实在用“破十法”计算时,牢记从“10”里面去减9,肯定会有多余的“1”,把这个“1”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就是最终的得数,这样思考会更快速准确些。

[易错题2][问诊]这题粗粗一看,肯定会觉着没什么难度,而且做着做着似乎找到了计算的规律。

于是出现以下答案的小朋友不在少数: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最后一个减号前面的数不是我们以为的“12”,而是“11”。

因此,看清题目再动笔非常重要哦![易错题3][问诊]这一题给人的最初感觉是挺复杂的,不知如何入手去填,小朋友往往会乱填一气。

实际仔细观察后会发现每组中左边一题与右边三题之间是用“=”连接起来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得数是相等的。

因此,只要算出左边算式的得数,再来想右边算式即可。

可以随意写算式,只要得数相等就行。

当然,如果能有顺序按规律写一写,那就又准确又省力啦。

如,左边一组可以把减号前、后的数同时加1;右边一组可以把减号前、后的数同时减1。

得数都是不变的哦![易错题4]小文做了13朵纸花,小林做了8朵。

小林至少还要做几朵,才能超过小文?[问诊]此题小朋友最容易忽视“至少”“超过”等关键词语,而把这题理解为求“小林再做几朵就和小文同样多”。

如果确实是问“小林再做几朵就和小文同样多”,那应该是13-8=5(朵);而现在是要“超过”小文的朵数,并且是以最少的朵数超过,那就只要超出1朵就行了。

所以是13-8=5(朵),5+1=6(朵)。

谨记,读题时圈划关键词是非常必要的![易错题5]书法兴趣班第一组有16人,第二组有7人,第三组有8人。

(1)书法兴趣班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有多少人?(2)第一组有男生9人,女生有多少人?[问诊]这道解决实际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所求问题也有两个,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的题目了,最易出错的地方就在于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来列式。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
一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及分析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 错题出处 数学课本 P6,T5
错题记录
错因分析
1. 有学生选择“画一画”的方法来“补墙”,又由于学生对墙面的 认识不够,砖块上下不是整块对齐,难看出一块的长度,所以画得 不准确。 2. 作业不够细心,数的时候很随意。 3. 空白太大,有些学生无从下手。
题号:02
错题出处 数学课堂本 P39,T3
3.“6 元快餐店”菜谱:
荤菜:大排 3 元 鱼 4 元 蛋 2 元 错题记录 素菜:青菜 2 元 豆腐 2 元
正好花 6 元,可 以买些什么呢?
汤: 1 元
主食:面条 3 元 米饭 1 元
学生都能凑好 6 元,但有部分学生没有合理搭配。教师应提醒:主 错因分析
题号:03 错题出处 数学课堂作业本 P27,T5
错题记录
5.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 ○+○<△+△ ☆+☆>□+□ ( )>( )>( )>( )
错因分析
1. 部分学生的读题能力比较弱,一看到文字或图形多的就无从下手 了。 2.学生会比较数的大小,但对于图形大小的比较就有些困难。应该 是他们缺少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还需多加指导练习。
错题记录 (1)我们一起来分一分。
人数
50 米赛跑 100 赛跑 200 米赛跑 跳远
(2)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错因分析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学生刚接触简单的统计问题,他们容易看懂象形统计图,而对于 这题文字比较多的信息,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2.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读读每个信息,让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 自己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文字不会写可以写拼音。

一年级数学十大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别让孩子出错

一年级数学十大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别让孩子出错

一年级数学十大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别让孩子出错[易错题1][问诊]这是十几减9中最容易出错的三道口算,小朋友经常会把这三题的得数搞混。

究其原因,是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对9+5=14,9+6=15,9+7=16掌握不够好;或者说,“凑十法”与“破十法”方法的运用在混淆。

其实在用“破十法”计算时,牢记从“10”里面去减9,肯定会有多余的“1”,把这个“1”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就是最终的得数,这样思考会更快速准确些。

[易错题2][问诊]这题粗粗一看,肯定会觉着没什么难度,而且做着做着似乎找到了计算的规律。

于是出现以下答案的小朋友不在少数: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最后一个减号前面的数不是我们以为的“12”,而是“11”。

因此,看清题目再动笔非常重要哦![易错题3][问诊]这一题给人的最初感觉是挺复杂的,不知如何入手去填,小朋友往往会乱填一气。

实际仔细观察后会发现每组中左边一题与右边三题之间是用“=”连接起来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得数是相等的。

因此,只要算出左边算式的得数,再来想右边算式即可。

可以随意写算式,只要得数相等就行。

当然,如果能有顺序按规律写一写,那就又准确又省力啦。

如,左边一组可以把减号前、后的数同时加1;右边一组可以把减号前、后的数同时减1。

得数都是不变的哦![易错题4]小文做了13朵纸花,小林做了8朵。

小林至少还要做几朵,才能超过小文?[问诊]此题小朋友最容易忽视“至少”“超过”等关键词语,而把这题理解为求“小林再做几朵就和小文同样多”。

如果确实是问“小林再做几朵就和小文同样多”,那应该是13-8=5(朵);而现在是要“超过”小文的朵数,并且是以最少的朵数超过,那就只要超出1朵就行了。

所以是13-8=5(朵),5+1=6(朵)。

谨记,读题时圈划关键词是非常必要的![易错题5]书法兴趣班第一组有16人,第二组有7人,第三组有8人。

(1)书法兴趣班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有多少人?(2)第一组有男生9人,女生有多少人?[问诊]这道解决实际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所求问题也有两个,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的题目了,最易出错的地方就在于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来列式。

一年级上册易错题60道

一年级上册易错题60道

一年级上册易错题60道一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 20 道及解析。

一、填空题。

1. 15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 解析:15 的十位是 1,个位是 5,所以 15 里面有 1 个十和 5 个一。

2. 与 18 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 解析:18 前面的数是 17,后面的数是 19,所以与 18 相邻的两个数是 17 和19。

3. 1 个十和 7 个一组成的数是()。

- 解析:1 个十是 10,7 个一是 7,合起来是 17。

4. 个位上是 9,十位上是 1,这个数是()。

- 解析:从右往左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是 9,十位是 1,这个数是 19。

5. 13 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 解析:13 前面一个数是 12,后面一个数是 14。

6. 比 10 多 6 的数是()。

- 解析:10 + 6 = 16,所以比 10 多 6 的数是 16。

7. 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 解析:最大的一位数是 9,最小的两位数是 10。

8. 16 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

- 解析:16 的个位是 6,十位是 1,所以 16 是由 6 个一和 1 个十组成的。

9.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 解析: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0. 19 里面有()个一。

- 解析:19 是由 19 个一组成的。

二、选择题。

1. 15 后面的第 3 个数是()A. 17B. 18C. 19.- 解析:15 后面的数依次是 16、17、18、19,所以第 3 个数是 18,选择 B。

2. 下面和 18 最接近的数是()A. 10B. 20C. 17.- 解析:18 - 10 = 8,20 - 18 = 2,18 - 17 = 1,1 < 2 < 8,所以和 18 最接近的数是 17,选择 C。

3. 1 个十和 3 个一合起来是()A. 13B. 31C. 4.- 解析:1 个十是 10,3 个一是 3,合起来是 13,选择 A。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库练习题讲解案例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库练习题讲解案例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库练习题讲解案例分析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库练习题讲解案例分析易错题案例:50比()大1,比()小1。

错误原因分析:小朋友们容易被题中的“大”、“小”所“骗过”,看见“大”就填大些的数,看见“小”就填小些的数,错误地填成50比(51)大1,比(49)小1。

解题思路点拨:解这种题时,可以将“大”、“小”后面的部分遮去,如“50比()大1,”把“大”后面的“1”遮去,看成“50比()大”,搞清楚是谁和谁在比,比得结果怎样,填完后,要仔细将这句话连起来再读一读。

还可以像这样先写下来:49,50,51。

50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解题过程:50比(49)大1,比(51)小1。

变式矫正:30比()大1,比()小1。

()比80大1,()比80小1。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库练习题讲解案例分析易错题案例:50比()大1,比()小1。

错误原因分析:小朋友们容易被题中的“大”、“小”所“骗过”,看见“大”就填大些的数,看见“小”就填小些的数,错误地填成50比(51)大1,比(49)小1。

解题思路点拨:解这种题时,可以将“大”、“小”后面的部分遮去,如“50比()大1,”把“大”后面的“1”遮去,看成“50比()大”,搞清楚是谁和谁在比,比得结果怎样,填完后,要仔细将这句话连起来再读一读。

还可以像这样先写下来:49,50,51。

50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解题过程:50比(49)大1,比(51)小1。

变式矫正:30比()大1,比()小1。

()比80大1,()比80小1。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库练习题讲解案例分析易错题案例:50比()大1,比()小1。

错误原因分析:小朋友们容易被题中的“大”、“小”所“骗过”,看见“大”就填大些的数,看见“小”就填小些的数,错误地填成50比(51)大1,比(49)小1。

解题思路点拨:解这种题时,可以将“大”、“小”后面的部分遮去,如“50比()大1,”把“大”后面的“1”遮去,看成“50比()大”,搞清楚是谁和谁在比,比得结果怎样,填完后,要仔细将这句话连起来再读一读。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及策略

精选一年级数学易错题集1.小军做了5个纸船,还有4个没有做,小军一共要做几个纸船?2.小明种了3盆花(图:第一盆3朵,第二盆5朵,第三盆9朵),他要送给小红两盆。

最多送给小红多少朵花?最少呢?3.10个一是()个十4.20里有()个十,有()个一。

20里有()个十和()个一。

5.5比()大1,比()小1。

6.10里面有()个一。

7. 18这个数,1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

8.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与它相邻的数是()和()。

9.在3、6、8、12中比9小得多的数是()。

10.比9大比14小的单数有:()11. 20里面有()个十,有()个一。

12.“15”这个数,十位上是(),表示()个(),个位上是(),表示()个()。

13.()-5=4 ()-4=10 4+8=()+714. 红萝卜和白萝卜一共有18个,红萝卜有10个,白萝卜有多少个?15.领队的小朋友说:我后面有8个小朋友。

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一上数学易错题分析( 1)易错题1:□-□=□-□=□-□=1错例:9-8=1-8=7-6=1。

方法指导:先让学生认识“=”的含义,即把□-□看成是一个整体,可以在其下面画出一条横线起到强调作用,所有这样的整体都等于1。

再让学生思考□-□=1,最后完成后可以这样来读一读深化学生对整体的认识——5-4=1,3-2=1等。

易错题2:□●○★☆■△▲(1)从左起,□是第()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个,第6个是()。

错例:(1)从左起,□是第(8 )个,(★)是第5个。

(2)▲是第一个,○是第( 3)个,第6个是(■)。

方法指导:(1)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可以确定从左向右数,先找到左面,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2)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确定从右向左数,先找到右面,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库练习题讲解
案例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库练习题讲解案例分析
易错题案例:
50比()大1,比()小1。

错误原因分析:
小朋友们容易被题中的“大”、“小”所“骗过”,看见“大”就填大些的数,看见“小”就填小些的数,错误地填成50比(51)大1,比(49)小1。

解题思路点拨:
解这种题时,可以将“大”、“小”后面的部分遮去,如“50比()大1,”把“大”后面的“1”遮去,看成“50比()大”,搞清楚是谁和谁在比,比得结果怎样,填完后,要仔细将这句话连起来再读一读。

还可以像这样先写下来:49,50,51。

50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解题过程:
50比(49)大1,比(51)小1。

变式矫正:
30比()大1,比()小1。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库练习题讲解案例分析
易错题案例:
50比()大1,比()小1。

错误原因分析:
小朋友们容易被题中的“大”、“小”所“骗过”,看见“大”就填大些的数,看见“小”就填小些的数,错误地填成50比(51)大1,比(49)小1。

解题思路点拨:
解这种题时,可以将“大”、“小”后面的部分遮去,如“50比()大1,”把“大”后面的“1”遮去,看成“50比()大”,搞清楚是谁和谁在比,比得结果怎样,填完后,要仔细将这句话连起来再读一读。

还可以像这样先写下来:49,50,51。

50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解题过程:
50比(49)大1,比(51)小1。

变式矫正:
30比()大1,比()小1。

小学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库练习题讲解案例分析
易错题案例:
50比()大1,比()小1。

错误原因分析:
小朋友们容易被题中的“大”、“小”所“骗过”,看见“大”就填大些的数,看见“小”就填小些的数,错误地填成50比(51)大1,比(49)小1。

解题思路点拨:
解这种题时,可以将“大”、“小”后面的部分遮去,如“50比()大1,”把“大”后面的“1”遮去,看成“50比()大”,搞清楚是谁和谁在比,比得结果怎样,填完后,要仔细将这句话连起来再读一读。

还可以像这样先写下来:49,50,51。

50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解题过程:
50比(49)大1,比(51)小1。

变式矫正:
30比()大1,比()小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