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后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东汉的兴衰人教部编版练习题第五十六篇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东汉的兴衰人教部编版练习题第五十六篇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人教部编版练习题第五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东汉初期,经过刘秀的励精图治,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描写了西汉开国皇帝的豪情壮志。

这个风云一时的王朝最后被谁夺取了政权?( )A、项羽B、陈胜C、王莽D、刘秀【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东汉的都城是( )A、咸阳B、洛阳C、长安D、邯郸【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东汉末年爆发的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是( )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C、绿林赤眉大起义D、黄巾起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以下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 )A、宅院画像砖B、陶院落C、击鼓说唱佣D、汉并天下瓦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朝政腐朽的主要根源在于( )A、皇帝昏庸不理政事B、诸侯混战,社会动荡不安C、宦官和外戚交替掌权D、农民不堪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发动起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外戚和宦官专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现在东汉中期以后B、经常交替出现,造成了东汉后期政治的黑暗C、外戚和宦官都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腐朽势力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

以下属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成就是( )A、首创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B、擅长开刀等外科手术C、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D、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东汉初年,政府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局面,史称(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东汉刘秀统治时期,国强民富,文化昌盛,历史上称( )A、大一统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天府之国【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A、统治者实行暴政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陈胜吴广起义D、诸侯割据一方【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东汉中期以后政治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皇帝生活奢侈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东汉的建立:刘秀是东汉的创立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5.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镇压的农民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刘邦、项羽起义D.“国人暴动”6.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A.张角B.陈胜C.吴广D.项羽7.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D.提出了口号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汉之难,无国能敌,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大汉有我,必定中兴!(1)材料一的“中兴”指哪个朝代?这段话是谁说的?“大汉”是谁开创的?材料二《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怎样的政治状况?材料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3)结合材料三,你能比较一下黄巾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异同点吗?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东汉建都于洛阳。

2.D[解析] 东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统治而严惩贪官污吏。

3.A 4.D5.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题干所述发生在东汉末年,故选B。

6.A7.A[解析] 本题是一道比较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黄巾起义有“太平道”这个宗教组织,而秦末农民战争中没有宗教组织,故选A。

8.[答案] (1)东汉。

光武帝刘秀。

刘邦。

(2)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3)相同点:它们都是用农民起义的形式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不同点:①陈胜、吴广起义带有偶发性;而黄巾起义是经过长期酝酿,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行动。

②陈胜、吴广起义临时采用带迷信色彩的活动作了简单的舆论准备;而黄巾起义利用太平道,运用宗教作掩护,进行了十几年的宣传、组织、准备,宣传和组织群众的手段和形式更为高明。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时练含答案02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时练含答案02

一、选择题1.在历代君主都以严刑重典治天下的中国古代,他独辟蹊径,倡导“柔治天下”,推行释放奴婢,裁减官员,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等政策,最终开创的盛世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2.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

由此导致()A.八王之乱出现B.东汉走向衰亡C.王莽谋权篡位D.楚汉之争形成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助于历史的学习。

下面有关“秦汉时期”阶段特征,表述准确的是()A.战乱不断,社会转型B.革新开放,社会繁荣C.开疆拓土,国家统一D.政权分立,民族交融4.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5.说唱俑又叫书俑,身材矮胖,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反映了民间生活气息,与下图相对应的盛世局面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下图所示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政治现象。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地方势大王朝灭亡B .社会安定经济繁荣C .政治清明皇权加强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7.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郑州出上的彩陶双连壶(新石器时代)安阳出土的淡黄釉原始瓷罐(商代)焦作出土的连阁式陶仓楼(东汉)A .原始农业,蓬勃发展B .手工生产,技艺精湛C .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 .瓷器制造,影响广泛8.表中这一现象反映了东汉后期( )姓名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7在位时间18年半年19年20年半年1年22年23年半年寿命272323039363418A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 .民生凋敝食物匮乏C .州牧割据战乱不断D .医疗落后疾病频发9.东汉建立于公元25年,此时间采用公元纪年还可以表示为( )A .公元前1世纪B .公元1世纪C .公元前2世纪D .公元2世纪10.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理解准确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导致西汉最终灭亡D.导致东汉逐渐衰亡11.从古至今,中原地区虽然历经磨难、饱受风霜,但河洛文化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始终一脉相承、坚韧强固,并且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练习题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 光武中兴新朝:________年,外戚________夺取政权,建立________,西汉灭亡。

他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东汉建立:________年,西汉宗室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

他就是光武帝。

光武中兴: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________,减轻 ;还合并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 的监督,惩处 ;又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 。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 __”。

知识点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________与____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

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 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知识点3 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________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________的境地。

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 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02 基础过关知识点1 光武中兴1.公元9年,废孺子婴(刘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的西汉外戚是( )A .嬴政B .刘邦C .项羽D .王莽2.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

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 )A .释放奴婢B .建立刺史制度C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3.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

史称( )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百家争鸣D .休养生息知识点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4.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5.东汉末年,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威望后率众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 )A .陈胜B .吴广C .刘秀D .张角6.下列关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是一场农民大起义B .历时9个月被镇压C .推翻了腐朽的东汉王朝D .深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03 能力提升7.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2018-2019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二中第一学期章节练习题七年级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王朝都经历了建立、发展、兴盛、衰亡的演变过程,人们称此过程为“王朝周期”。

其中“光武中兴”说的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A.刘邦B.刘彻C.刘秀D.王莽2.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农民起义风起云涌C.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3.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B.当时的社会统治都非常黑暗C.都遭到了统治者的残酷镇压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4.西汉灭亡是由下列哪位历史人人物篡夺政权而灭亡的A.王新, B.刘秀, C.王莽, D.刘彻5.东汉末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因头戴黄巾,称为“黄巾起义”。

这场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吴广, B.项羽, C.刘邦, D.张角6.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存续时间很短,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新朝7.“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皇帝早逝, B.幼主即位, C.宦官得宠, D.外戚专权8.(题文)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②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③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9.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C.出现光武中兴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10.下列帝王中那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A.汉武帝B.王莽C.汉景帝D.光武帝11.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一、单选题1.以下是朝代更替的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 周春秋秦朝东汉B. 西周春秋秦朝东汉C. 西周春秋秦国东汉D. 周春秋秦国东汉2.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A. 秦朝B. 西汉C. 新朝D. 东汉3.“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是两汉时期的盛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有()①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②休养生息政策③轻徭薄赋④减轻刑罚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D. ①④4.属于光武帝刘秀“柔术”治理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有()①下令释放奴婢②轻徭薄税,恢复三十税一③严惩贪官污吏④裁并机构,裁撤官员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5.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下列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A.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 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6.东汉初年,东汉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这就是光武中兴,这种局面出现与下列那个皇帝有直接关系()A. 汉高祖B. 汉武帝C. 光武帝D. 汉景帝7.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A. 外戚权利的膨胀B. 宦官把持朝政C. 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 王莽施政的危害9.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其最大的危害是()A. 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B. 诛杀异己,朝政混乱C. 正直的官吏受排挤,民众遭殃D. 动摇东汉统治,使之走向灭亡10.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 起义前制造舆论B. 目标是推翻旧政权C. 起义前精心组织和策划D. 充分利用佛教来壮大力量11.“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单项选择1.襄阳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刘秀的贡献是( ) A.匡扶汉室,“文景之治”B.消灭六国,一统天下C.建立东汉,“光武中兴”D.辅佐吴国,春秋争霸2.东汉的“光武中兴”与西汉的“文景之治”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建立了皇帝制度B.都调整了统治政策C.都放权基层郡县D.都实行裁减官员3.《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乘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4.“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B.皇帝的智力比较低下C.外戚、宦官发动政变D.太后临朝听政5.“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状况,其结果是( ) A.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B.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D.东汉王朝短暂而亡6.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导致东汉政权一蹶不振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项羽、刘邦起义D.国人暴动7.东汉政权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A.外戚权利的膨胀B.宦官把持朝政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二、辨析改错8.东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西汉宗室刘秀在 25年称帝,定都长安,史称东汉。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丞相主持。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 13 课《东汉的兴衰》1.刘秀是一代明君,以下场面属于刘秀统治期间的是()A.文景之治B.汉武帝大一统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2.光武帝统治期间,采纳一系列举措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和缓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以下不属于其采纳的举措的是()A.多次命令开释奴婢B.增强对官吏的监察,惩办赃官污吏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同意北方少量民族内迁3.东汉后期社会动乱的原由不包含()A.外戚专权B.豪强盛族权利膨胀C.宦官专权D.绿林起义4.东汉后期,政治统治的突出特色是()A.皇帝专权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宦官专权D.外戚专权5. 《后汉书》记录:章和二年(公元88 年)章帝死,年仅10 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便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资料反应的东汉期间历史现象是()A.丞相权利膨胀B.豪强地主吞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6.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内容是()A.秦代B.西汉C.东汉D.西晋7.促进东汉走向衰灭,加快其崩溃的要素不包含()A.光武中兴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黄巾起义D.州牧军阀盘据8、深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败涂地的事件是()A.大泽乡起义B.黄巾起义C.国人暴乱D.八王之乱9.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东汉黄巾军资料二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因此能兴兵作乱,万人因此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在皇帝左右服侍的宦官)多放父兄、子弟、婚亲、来宾典据州郡,辜榷(搜到)财利,侵掠百姓。

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响马。

”(1)资料一中的“甲子”指哪一年?“苍天”“黄天”各代表什么?(2)联合所学知识,剖析资料二,归纳指出致使黄巾起义的原由。

(3)黄巾起义有什么作用?参照答案 :1-8: DCDBCCAB9. (1) 公元 184 年 , 苍天指东汉政权;黄天指太平道的天下.(2)外戚轮番执政,信誉心腹,朝政腐败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曾经强大的西汉王朝灭亡标志是( )A.刘邦率领起义军攻入咸阳 B.王莽称帝,改国号新C.匈奴入侵,占领河西走廊 D.献帝禅让,曹丕称帝2.公元25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并再度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刘邦 B.刘彻C.刘秀D.刘备3.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

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A.释放奴婢B.建立刺史制度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4.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 “光武中兴”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文景之治”5.下列属于光武中兴时期采取的措施的是( )A.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兵役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精兵简政,惩处贪官 D.减轻刑罚,废除连坐6.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中央和地方矛盾深化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7.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此童谣反映当时的政治状况是( )A.皇权至上B.政治腐败C.起义不断D.时局动荡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C.黄巾起义 D.绿林、赤眉起义9.黄巾大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B.统治者改制失败,社会矛盾重重C.民族之间矛盾尖锐、激化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10.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A.秦朝历史B.西汉历史C.东汉历史D.西晋历史二、非选择题11.光武帝刘秀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在位期间被称为什么?12比较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的异同,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13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2016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练习题(解析版)

2016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练习题(解析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选题1. 《东汉开国》》是山东社科院特邀研究员魏新的力作,它里面提到的开国之君是A. 刘邦B. 刘启C. 刘彻D. 刘秀【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刘邦是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启是汉景帝,刘彻是汉武帝,他们均不是开国之君;刘秀于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题时逐一分析选项中人物所处时代,以及是否为开国皇帝,结合题干对比排除即可。

2. 光武帝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A. 休养生息B. 文景之治C. 王莽夺权D. 光武中兴【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5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政权,他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D项符合题意;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为文景之治;西汉末年王莽夺权。

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3.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的主要原因是A. 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B.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C. 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D. 父子、兄弟之间长期争权夺利【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到东汉末期,人民生活困苦,引发了农民大起义,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B。

4.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④D. ②④【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都是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劳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社会局面稳定,经济繁荣,形成盛世等。

因此选项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是对中国历史上开明盛世出现的原因的考查,也是对学生辨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时间:公元184年领导人:张角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作用: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A.时间B.领导人C.口号D.作用2.老师在讲述两汉历史时画了一个时间轴让同学们填写。

其中①处的皇帝应该是()A.光武帝B.汉明帝C.汉顺帝D.汉献帝3.对下图所反映东汉末期历史现象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4.马援,生于公元前14年,追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于公元25年,助刘秀建立东汉,此时他()A.28岁B.33岁C.38岁D.43岁5.下图所示物件可折射出东汉时期()A.平民百姓的房屋布局B.豪强大族的厚葬习俗C.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D.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6.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7.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

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所对应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两个王朝。

这两个王朝的都城分别是()A.阳城、亳B.殷、镐京C.咸阳、洛阳D.长安、洛阳8.“国祚”指王朝维持的时间。

参考下图。

可计算出西汉王朝的国祚为()A.177年B.193年C.210年D.236年9.从吕思勉《秦汉史》目录中,可以看出东汉后期()A.军阀割据严重,战乱频繁B.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争权夺利C.诸侯王争霸,对抗中央D.皇帝无能与外戚宦官专政10.(2022·广西河池·七年级期末)“(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

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

”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A.西汉B.东汉C.蜀汉D.后汉11.他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使得东汉初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其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东汉的兴亡》练习一、选择题1.西汉灭亡,建立新朝的外戚是()A.王莽B.王猛C.王导D.刘秀2.东汉初期,政治经济得到发展,史称()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开元盛世D.贞观之治3.多次下令释放女婢,减轻农民负担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武帝C.光武帝D.汉文帝4.东汉末年发生的农民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刘邦起义C.项羽起义D.黄巾起义5.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政权称为“东汉”的原因是()A.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B.刘秀起兵于东方C.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D.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6.汉朝可以分为西汉和东汉,东汉的都城是()A.咸阳B.洛阳C.长安D.殷7.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母亲和妻子一族统称为()A.外戚B.宦官C.将军D.豪强8.东汉后期交替专权是()A.外戚和将军B.外戚和宦官C.将军和宦官D.将军和豪强9.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的()A.夏朝B.商朝C.汉朝D.新朝10.东汉的建立者是光武帝,他的名字是()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启二、简答题11.简述光武帝为了巩固政权做了哪些措施?三、材料分析12.阅读下列材料:《后汉书.黄埔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13.阅读下面材料: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军的口号请回答:(1)引文中的“甲子”指那一年?(2)“苍天”和“黄天”各代表什么?(3)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东汉的兴亡》答案一、选择题1.A2.A 解析: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是光武帝,“光武”是其谥号,光武帝在位期间,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为“光武中兴”3.C4.D5.D 解析: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夺帝位,改国号为“新”但很快被农民起义推翻,在推翻王莽政权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刘秀是汉室宗亲,他重建汉家政权,定都洛阳,因其都城位于西汉都城长安的东面,故称为“东汉”。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后练习题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后练习题

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选择题1.王莽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2.东汉的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A.前202年刘邦 B.前199年刘彻C.25年刘秀 D.221年刘备3.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4.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5. 光武帝采取的政策中不包括(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将田租改为“三十税一”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6. 通过“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负,减少行政开支”而减轻了农民负担的皇帝是( )A.光武帝B.汉宣帝C.汉明帝D.汉高祖7.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8. 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9. 外戚宦官专权的影响不包括( )A.导致政治腐败B.经济得到发展C.动摇了东汉的统治D.引发人民的反抗情绪10关于黄巾军起义,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B.推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响应D.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11.下列起义属于东汉末年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武昌起义C.绿林赤眉起义 D.黄巾起义12. 创立太平道,领导黄巾军起义的是( )A.王莽 B.庄子C.张角 D.陈胜、吴广13.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14.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15.下列说法不是东汉灭亡原因的是( )A.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 B.地方势力的膨胀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王莽施政的危害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练习卷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现象是东汉中后期的主要政治表现()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答案】C2.西汉和东汉的都城分别是()A.咸阳和镐京B.长安和洛阳C.长安和镐京[来源:学科网]D.咸阳和洛阳【答案】B3.东汉中期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往往重用自己的亲族来控制朝政,这就形成了()A.外戚专权现象B.宦官专权现象C.太后垂帘听政D.藩王夺权现象【答案】A4.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意义不包括()A.推翻了东汉政权B.冲击了豪强地主庄园C.缓解了土地兼并D.体现了农民的斗争精神【答案】A5.结束西汉政权的是()A.刘秀B.刘邦C.王莽D.梁冀【答案】C6.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答案】D7. 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光武中兴D.文景之治【答案】C8.东汉的建立者是(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答案】C9.经典诵读己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中的“兴”指的是( )。

A.刘邦的统治局面 B.刘彻的统治局面 C.刘秀的统治局面 D.刘琦的统治局面【答案】C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口号请回答:(1)黄巾起义爆发于哪一年?(2)“苍天”和“黄天”各代表什么?(3)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次起义有何突出特点。

【答案】(1)公元184年。

(2)“苍天”指东汉政权,“黄天”指太平道的天下。

(3)张角。

(4)这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农民起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课堂练习第十三课东汉的兴亡一、选择题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描写了西汉开国皇帝的豪情壮志。

这个风云一时的王朝最后被谁夺取了政权? ( )A.项羽B.陈胜C.王莽D.刘秀2.东汉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文景之治B.大一统C.光武中兴D.外戚专权3.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后,为巩固统治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不包括 (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不允许少数民族内迁,以缓和民族矛盾4.《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哪一历史现象? ( )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5.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余部坚持斗争20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 ( )A.原因及影响B.原因及经过C.原因及特点D.特点及影响6.东汉民谣:“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

”反映了东汉后期的什么社会状况? ( )A.封建统治异常腐朽黑暗B.农民处于无衣无食的境地C.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D.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现象发生于哪一朝代?算一算,图1中皇帝继位的平均年龄是多少?说明图1与图2、图3现象之间有何关系?材料二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于魏郡,用法术、咒语到处为人医病,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后,都不药而愈,张角被百姓奉为活神仙,张角又派出八使到外传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后练习题第13课东汉的兴亡1.东汉的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A.前202年刘邦B.前199年刘彻C.25年刘秀D.221年刘备2.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D.②④3.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为()A.休养生息B.统一六国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4. 通过“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负,减少行政开支”而减轻了农民负担的皇帝是( )A.光武帝B.汉宣帝C.汉明帝D.汉高祖5.东汉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是()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开皇之治”D.“贞观之治”6.下列对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特点表述比较确切的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7. 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8.导致黄巾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B.自然灾害频发C.统治者“改制”失败D.民族矛盾尖锐9.下列起义属于东汉末年的是()A.大泽乡起义B.武昌起义C.绿林赤眉起义D.黄巾起义10.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11.“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后来不必可轻!”这首民谣反映了( )A.当时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B.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蔑视和仇恨C.当时人民的彷徨和苦难D.当时统治者害怕人民起义的畏惧情绪12.下列说法不是东汉灭亡原因的是( )A.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 B.地方势力的膨胀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王莽施政的危害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武帝刘秀在刘邦开创的西汉王朝灭亡以后,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重建了汉政权,历史上称为“东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邦在西汉建国初期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2)刘秀在东汉建国初期采取的政策与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有什么相同的内容?(3)刘邦和刘秀的措施分别为哪个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019-2020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1.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不包括( )A.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B.州牧势力的膨胀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2.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提出了口号3.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②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③王莽的夺权引发了社会动荡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4.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年幼无知的结果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5.2017·北海市期末测查《后汉书》记载,和帝即位时年仅10岁,太后掌握大权,太后兄长趁机把持朝政,这反映东汉后期存在的历史现象是(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外戚专权C.大量裁减官员 D.诸侯王势力大6.2017·玉林市玉州区期末检测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C.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D.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7.东汉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8.以下都是两汉时期的皇帝,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④②③① D.③④①②9.王莽是一个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汉之难,无国能敌。

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大汉有我,必定中兴!(1)材料一中的“中兴”指哪个朝代?这段话是谁说的?“大汉”是谁开创的?材料二(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材料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史实?它产生了什么影响?(4)结合材料三,你能比较一下这次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异同点吗?答案:1-9:DADAB BACB10.(1)东汉。

光武帝刘秀。

刘邦。

(2)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状况。

(3)黄巾起义。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4)不同点:①陈胜、吴广起义带有偶发性;而黄巾起义是经过长期酝酿,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行动。

②陈胜、吴广起义临时采用带迷信色彩的活动作了简单的舆论准备;而黄巾起义利用太平道,运用宗教作掩护,进行了10多年的宣传、组织、准备,宣传和组织群众的手段和形式更为高明。

相同点:它们都是用农民起义的形式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2019-2020部编版季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学案)部编版2018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 (学案)【知识要点检测】知识点1光武中兴新朝:公元9年,外戚________夺取政权,建立________,西汉灭亡。

他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东汉建立:公元25年,西汉宗室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

他就是光武帝。

光武中兴: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___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知识点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形成了________与____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

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知识点3黄巾起义原因:东汉后期朝政腐败,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发,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概况: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________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________的境地。

结果: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

影响: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西汉的建立者是刘邦,东汉的建立者是刘秀。

【基础过关】知识点1光武中兴1.公元9年,废孺子婴(刘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的西汉外戚是()A.嬴政B.刘邦C.项羽D.王莽2.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下列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3.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光武中兴B.大一统C.天府之国D.文景之治知识点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4.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

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A.外戚宦官专权B.道教开始兴起C.王莽夺权改制D.黄巾起义爆发5.东汉末年,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威望后率众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A.陈胜B.吴广C.刘秀D.张角6.下列关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是一场农民大起义B.历时9个月被镇压C.推翻了腐朽的东汉王朝D.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能力提升】7.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

下列选项与其无关..的是()A.州牧势力的膨胀B.农民起义的打击C.王莽施政的危害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8.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D.都使当时的统治一蹶不振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弊端和危害?(2)材料二中的起义是通过哪一宗教发动的?分析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原因。

(3)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10.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第13课东汉的兴亡知识要点检测1.王莽新朝刘秀洛阳东汉奴婢郡县少数民族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张角土崩瓦解基础过关1.D 2.C 3.A 4.A 5.D 6.C能力提升7.C8.B9.(1)即位的皇帝大都年幼。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不堪,时局动荡不安。

(2)太平道。

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加上自然灾害频发,民间的反抗情绪蔓延,人民不能忍受东汉的黑暗统治。

(3)由于即位的皇帝年龄比较小,产生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现象,朝政腐败,社会动荡黑暗,导致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10.(1)(2)(3)汉武帝: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使诸侯国越分越小;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统一制造五铢钱等。

光武帝: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各少数民族内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