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配伍及处方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按腧穴距离病位的远近分类 1.病位局部处方:病位的局部或邻近
2.病位的远端处方:
《玉龙歌》: 3.远近结合处方:

双穴方
八脉交会穴

公孙—内关, 后溪—申脉, 足临泣—外关, 列缺—照海
原络配穴 俞募配穴
多穴方
采用一定的规律将多个(三个以上)的穴位
头部疾病


1、 头部 头风——囟会、玉枕。 囟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百:指百症赋) 偏头痛——悬颅、颔厌。 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百) 头痛——强间、丰隆。 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百) 项强恶风——束骨、天柱。 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百) 项强伤寒——温溜、期门。 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百) 瘿气——浮白。 瘿气须求浮白。(百) 头风头痛——申脉、金门。 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标:指标幽赋) 偏正头痛——列缺、太渊。 列缺头痛以偏正,重泻太渊无法应。(席:指席弘赋) 头风——神庭。 神庭理乎头风。(玉赋:指玉龙赋)

针灸歌赋—配穴的宝库
《百症赋》、《标幽赋》、《席弘赋》、
《玉龙赋》、《通玄指要赋》、《灵光赋》
、《兰江赋》、《玉龙歌》、《胜玉歌》、 《杂病穴法歌》
第一章 概论
本章主要介绍:
处方分类 选穴原则 配穴方法 组方规律 特定穴在针灸处方中的应用
第一节 针灸处方分类
一、按腧穴数量分类
四、明清时期—处方数量急剧增加,配穴理论趋
于完善 《针灸大全》(明代· 徐凤):载方248首 《针灸全生》:408首 《针灸聚英》(明代· 高武):56首 《神灸经论》 (清代· 吴亦鼎):147首 《类经图翼》:129首 《针灸逢源》(清代· 李学川):310首

《针灸集成》 (清代· 廖润鸿):252首 《针灸大成》(明代· 杨继洲):载方266首,具备 了针灸处方的完整形式。

二、晋唐时期—针灸处方大量记载 《针灸甲乙经》:针灸处方56首 《脉经》:1.137首;2.提倡五腧穴、俞募穴配伍 应用;3.提出针刺补泻方法。 《肘后备急方》:针灸处方129首,急症处方109 首,其中灸方9首。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科针灸处方 461首,并方后注明针刺深度、留针时间和艾灸 壮数。 《黄帝明堂灸经》:首次记载儿科病针灸处方, 载灸法处方48首。







20.痛经穴 21.面瘫穴 22.神衰穴 23.痤疮穴 24.疲劳穴 25.乳腺穴 26.肩背穴 27.耳聋穴 28.肩痛穴 29.腹痛穴 30.过敏穴 31.肘痛穴 32.癫痫穴 33.精裂穴 34.肾病穴 3 5.腕痛穴 36.头痛穴 37.降压穴 38.膝痛穴

三、宋金元时期—配穴处方理论不断发展及处
方大量积累 《太平圣惠方》:1.记载3~7个腧穴组成的处
方36首;2.最早记述火针处方。 《针灸资生经》(王执中):1.载方387首; 2.根据病因选穴,重视压痛点的应用。 《针灸摘英集》(元代· 杜思敬):处方47 首,且方中每一穴位均注明针刺方法。 《卫生宝鉴》(元代· 罗天益):针灸医案 15则,配穴处方为主,辨证组方,首创阐 明方义。
1.单穴方 2.双穴方
对穴、八脉交会穴 3.多穴方:由3个或3个以上的腧穴组成。
单穴方


退热穴:曲池,胸闷穴:膻 中,调心穴:内关,急救穴 :人中,神衰穴:脐中精神 病穴:百会 癔瘫穴:涌泉 面瘫穴:下关 偏瘫穴:率谷 脑缺血穴:风池 前头痛穴:中脘 偏头痛穴:太冲 后头痛穴:至阴 失眠穴:大陵 失眠2穴:风池 胃痛穴:中脘 止泻穴:申脉 肾痛(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落枕穴:悬钟

腕痛穴:太溪 肘痛穴:阴陵泉 腰肌扭伤穴:后溪 髋痛穴:合谷 肋痛穴:阳陵泉 膝痛穴:曲池 踝痛穴:合谷 足跟痛穴:大陵 手麻穴:后溪 催乳穴:涌泉 上牙痛穴:下关 下牙痛穴:合谷 鼻炎穴:下关 眩晕穴:百会 耳聋穴:听宫 耳鸣穴:听会 止泻穴:申脉 肾痛(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落枕穴:悬钟

五、近50年来—长足发展
1.编辑了本科教材《针灸学》、《针灸治疗学》 2.《实用针灸处方学》 3.《中国针灸处方学》(南京中医学院:肖少卿。 1982年撰写,1998年出版) 4.《针灸处方学》(北京中医学院:王岱.1990年 出版) 5、《针灸处方指南》(朱玉祥,1994年出版)
组合在一起。 靳三针 特定穴
针灸歌赋—配穴的宝库
以歌赋形式记载、传授,流传针灸的理论和
实践,实为针灸之一发明,它简明扼要,重 点突出,易读易记,不少用之临床效如桴鼓 。 如《玉龙歌》中“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痛并 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 安”这种先针承浆,后针风府的方法,用于 落枕项强,风火牙痛,屡用屡效。
针灸穴位的配伍及处方
导论
一、什么是针灸处方学?
针灸处方学是研究和阐明针灸处方的组成法
则、组方规律、穴位配伍意义、使用方法及 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针灸处方:是在辨证沦治思想指导下治疗疾 病的最佳穴位组合。它有明确的组方法则、 明确的刺灸方法和明确的使用范围。它是针 灸理论与临床治疗之间的桥梁。
问题
你在临床上取穴是否使用针灸处方
你知道多少针灸处方 你知道哪些古典针灸处方
二、针灸处方学发展简史
(一)春秋战国至东汉—萌芽到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1.针灸处方240余首;2.以经络辨 证为纲,循经取穴为主;3.处方组成以单穴为主, 多穴处方少见;4.注重选用特定穴。 《难经》:注重五腧穴的五行配属,提出“虚者 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伤寒杂病论》:倡导针药并用,记载针灸处方 10首,主张根据阳证和阴证的不同分别采用针和 灸的方法,即“阳证用针,阴证用灸”。
单穴方—平衡针灸



源自文库


1.升提穴 2腰痛穴 3.急救穴 4.胃痛穴 5.偏瘫穴 6.鼻炎穴 7.牙痛穴 8. 明目穴 9.醒脑穴 10.臀痛穴 11.肺病穴 12.痔疮穴 13.胸痛穴 14.降糖穴 15.踝痛穴 16.咽痛穴 17.颈痛穴 18.指麻穴 19.感冒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