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很多汉语言文学的同学想通过考研提升学历,那这个专业有哪些考研方向呢?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哪些方向1、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

2、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学”是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

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它的起源,它的兴盛与发展,也就是研究汉民族和汉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未来。

3、学科教学(语文)此专业为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

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4、中国现当代文学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政治上要求能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牢固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思想。

在专业方面具备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

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本硕士点的培养方式,决定了学生有较广泛较强的适应性,就业方向也随之拓展。

毕业生适于教学、科研、出版、传播媒体、文化机构、公共事务、企业文化等部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需求,也有从事创作、评论、策划等创造性工作的自由空间。

汉语言文学师范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师范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师范考研方向考研是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追求的目标,选择好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关键的一步。

在汉语言文学师范考研方向,有许多具有生动、全面和指导意义的专业选项,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方向。

一、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是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选择古代文学方向,将深入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思想内涵等方面,对于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是研究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对于把握当代社会发展、了解文学新潮流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现当代文学方向,将研究当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创作手法、社会价值等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当代文学的特点和现象,培养学生对当代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

三、修辞学与韵律学研究方向修辞学与韵律学是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重要基础。

选择修辞学与韵律学方向,将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和韵律美感等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文学表达和解读能力。

这个方向对于从事文学批评、文艺编辑和创作等工作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四、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方向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是探究不同文化之间联系和差异的重要路径。

选择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方向,将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人文之间的关系。

这个方向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文化传媒等领域展开工作。

五、教育与文学研究方向将文学与教育结合,研究文学在教育中的角色与价值,帮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选择教育与文学研究方向,将从文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探索文学如何在教育场景中发挥作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教师。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师范考研方向有着丰富多样的选择,每个方向都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和学术价值。

学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发展规划,选择自己心仪的方向,努力追求学术和职业的成功。

汉语言文学师范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师范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师范考研方向汉语言文学师范考研方向是一个致力于培养研究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人才的学科方向。

它主要涉及汉语语言、文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

考研方向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对中国文化和文学有深入的了解,并具备独立的研究能力。

下面将从考研内容、学习方法和就业方向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考研方向的内容主要包括汉语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语言学方面,学生需要学习音韵学、文字学、句法学等相关知识,了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

在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学生需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学生需要学习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思潮。

同时,学生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文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培养独立的研究能力。

考研方向的学习方法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讨论研究、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研究中。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讨论,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阅读相关文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及时总结和反思。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考研方向的学生毕业后有多种就业方向。

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事教学工作,成为高校的教师或研究人员,传授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培养更多的人才。

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从事文化传媒、编辑出版、翻译等工作,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一些学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更深入的研究工作。

汉语言文学师范考研方向是一个培养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学科方向。

考研方向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和广泛的文化素养,具备独立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他们可以在教学、研究和其他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贡献。

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

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

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一、引言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是指针对汉语语言学、汉语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专业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考研方向的特点、备考策略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考研方向的特点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注重对汉语语言学、汉语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文化素养,掌握汉字的结构和演变、汉语语音、汉字文化等知识。

此外,考生还需具备较强的文献查阅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能够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

三、备考策略1. 扎实语言基础:考生应重视汉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汉字的结构和演变、汉语语音等方面。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加语言学习班等方式进行学习。

2. 学术研究能力:考生需要了解汉语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作家和作品,培养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同时,还需要具备文献查阅和论文撰写的能力,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阅读学术期刊等方式提升自己。

3. 多维学科交叉: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涉及语言学、文学、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考生可以通过多学科的学习和交叉研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

4. 考前复习和模拟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考研大纲,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同时,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和时间限制,提高应试能力。

四、就业前景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教育、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就业岗位涵盖汉语教师、研究员、文化交流专员等职位。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对汉语言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是对汉语言学、汉语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文化素养,掌握汉字的结构和演变、汉语语音等知识。

备考策略包括扎实语言基础、学术研究能力、多维学科交叉和考前复习等。

就业前景广阔,涵盖教育、研究、文化交流等领域。

希望考生可以充分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汉语言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汉语言文学考研考哪些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考哪些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考哪些方向汉语言文学是一个涵盖语言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考研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方向。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1.古代汉语:研究古代汉语语言文字、古代文献解读、古代文学语言风格等。

就业方向:研究机构、文献编辑出版、教育机构等。

2.现代汉语:研究现代汉语语言结构、语法、语音、词汇等。

就业方向:语言学研究机构、语言技术公司、教育出版社等。

3.汉语历史文法:研究汉语历史演变、语法结构变迁、文法演变。

就业方向:文献编辑、语言研究机构、教育出版社等。

4.古典文学: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古代诗歌、散文、戏曲等。

就业方向:研究机构、文学刊物编辑、文学出版社等。

5.现代文学:研究近现代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

就业方向:文学刊物编辑、文学出版社、文学评论等。

6.文学批评与文论:研究文学批评理论、文学思潮、文学批评方法等。

就业方向:文学评论、出版社编辑、文学研究机构等。

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联系与比较,包括世界文学作品。

就业方向:文学研究机构、文学编辑、国际文学翻译等。

8.民间文学与口述文学:研究民间文学作品、口述历史、口头传统文学等。

就业方向:文学研究机构、民间文学编辑、文学刊物等。

9.修辞学与文体学:研究修辞手法、文体演变、文学语言表达技巧等。

就业方向:语言技术公司、文学研究机构、出版社等。

10.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文学与社会文化关系,包括文学与社会变迁、文学与社会问题等。

就业方向:社会文化研究机构、社会文化编辑、文学出版社等。

在选择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时,建议考生根据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和对各个方向的了解进行综合考量。

每个方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前景,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职业规划的方向将有助于更好地深入研究和职业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大方向属于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大方向属于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大方向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1、文艺学
(研究方向有: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有: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3、汉语言文字学
(研究方向有: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4、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
5、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6、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
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
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研究方向有: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一、引言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在中国近代学术界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对外交流的增加,汉语言文学的考研方向也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的内容、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前景进行探讨。

二、汉语言文学考研的内容汉语言文学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文艺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来说,考研生需要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流派,理解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了解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作家,还需要具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此外,还需要了解文艺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掌握文艺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三、汉语言文学考研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汉语言文学考研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近年来,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在国内,随着对中华文化传统的重新认识和对中国文学的研究的深入,汉语言文学考研也逐渐成为学生们追求的研究方向。

此外,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相对较好。

四、汉语言文学考研的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考研的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教学、研究、编辑、翻译等方面的工作。

首先,毕业生可以选择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培养新一代中国文学研究人才,传承中华文化。

其次,毕业生也可以选择从事研究工作,参与国内外的文学研究项目,推动中国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此外,毕业生还可以选择从事编辑和翻译工作,负责文学作品的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增加,翻译行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好。

五、结论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涉及文学理论、文学史、文艺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的发展趋势不断变化,就业前景也相对较好。

因此,对于有兴趣从事中国文学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学生来说,选择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考研方向
一、什么是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考研方向
二、考研方向的意义和作用
三、考研方向的基础知识
3.1 古代汉语
3.2 现代汉语
3.3 文言文
3.4 汉字学
四、考研方向的专业课程
4.1 古代文学选读
4.2 现代文学选读
4.3 汉字书写与研究
4.4 文字学概论
五、考研方向的研究内容
5.1 文学作品研究
5.1.1 古代文学作品研究
5.1.2 现代文学作品研究
5.2 语言文字研究
5.2.1 古代语言文字研究
5.2.2 现代语言文字研究
5.3 文化研究
5.3.1 古代文化研究
5.3.2 现代文化研究
六、考研方向的就业前景
七、如何准备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考研
7.1 报考条件
7.2 考研复习方法
7.3 备考计划
7.4 注意事项
八、优秀考研方向论文案例
九、总结
以上是关于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考研方向的一些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

通过深入学习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语言文字的演变规律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解读。

同时,这个考研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准备考研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和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和方法,并且要注意考研报名条件和相关注意事项。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考研方向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汉语言文学考研的方向有哪些

汉语言文学考研的方向有哪些

汉语言文学考研的方向有哪些汉语言文学考研的方向有哪些汉语言文学考研是近几年的热门专业,它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该如何选择,考生要依据自身情况谨慎对待。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考研的方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050101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

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

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

050101 文艺学专业简介: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

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

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

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所学课程: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文化研究、西马文论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大全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大全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大全
考研方向一:文艺学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考研方向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

考研方向三:中国古典文献学
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考研方向四: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以中国上古至近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

考研方向五: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能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新闻、出版、文秘、创作、评论等具体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有三,详细如下: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

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

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二: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

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

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三: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

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
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

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古代汉语文学研究:对古代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包括古代文言文、古代汉语的演变和发展、古代文学作品的风格、主题等方面的研究。

2. 现代汉语文学研究:对现代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包括现代汉语口头语言的特点、现代汉语的泛化与专化、近现代文学作品的风格、主题等方面的研究。

3. 汉字与汉字文化研究:对汉字的起源、形态学、音韵学、义理学、词汇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探讨汉字与汉字文化之间的关系。

4. 汉语教学与汉字教育研究:对汉语教学的方法、策略和教材进行研究,以及对汉字教育的研究,包括汉字教学的教材和教法等方面的研究。

5. 汉语方言与汉语变体研究:对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探讨汉语方言与汉语标准语之间的关系。

6. 汉语语法与句法研究:对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句法规律进行研究,并探讨汉语语法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异同。

7. 汉语翻译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对汉语翻译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

汉语言研究生专业方向

汉语言研究生专业方向

汉语言研究生专业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汉语言文字学:主要研究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2.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方面,包括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等。

3. 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研究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方面,包括五四文学、左翼文学、新时期文学等。

4. 文艺学:主要研究文学的基本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等方面,包括文学概论、美学、比较文学等。

5.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包括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

6. 汉语国际教育:主要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汉语教学法、汉语教材编写、汉语测试等。

7. 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编纂、校勘、注释等方面,包括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等。

以上是汉语言研究生专业方向的主要内容,不同学校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扬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对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2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直到如何去评价一个文学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工作也会得心应手。

而且,你还将拥有一笔财富,那就是宽广的知识面和出色的人文素养。

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扬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3就业前景目前,国际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状况也已具有一定规模,尤其是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着众多外国学者。

至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所高等学校设立了中文系或者中文专业,甚至中小学都开展了汉语教学。

另外,每年都会有大批留同学、学者到我国研究、学习,国内许多著名学者也应邀出国讲学,而西方的学术精神、学术方法与东方文化相交融,经常摩擦出新的火花,这也很好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4就业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毕业后可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扬方面的实际工作。

从发展角度来看,由于中国文化的浓重氛围和民族精神的激烈吸引力的存在,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最初设立至今,它的逐步完善与飞跃发展我们有目共睹,并且因为这种影响力的存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将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为莘莘学子们营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

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

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一、背景介绍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是指在中国漢語文化專業的畢業生進行碩士研究生學業的選擇。

隨著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和需求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攻讀漢語言專業的研究生學位。

二、考研科目汉语言专业考研方向的主要科目包括:1.汉字学与古代汉语2.现代汉语3.汉语语法4.语音学与音系学5.汉语方言学6.汉语翻译与实践7.汉语教学法与二语习得8.汉语社会语言学三、考研内容1. 汉字学与古代汉语这门科目主要研究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古代汉语的语音和音系,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代汉语文献的阅读和研究。

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古代汉语基础,能够准确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2.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中国的官方语言,该科目主要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

学生需要掌握标准的现代汉语发音和语法,能够流利地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3. 汉语语法汉语语法是汉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科目主要研究汉语句法、词法、语义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汉语句子的结构和成分,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用法。

4. 语音学与音系学语音学与音系学是研究语音的科学,该科目主要研究汉语的音系和发音规律。

学生需要了解汉语的音节和声调,能够准确地发音和辨认不同的音素。

5. 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方言的科学,该科目主要研究不同地区和群体使用的汉语方言的差异和变化规律。

学生需要了解主要的汉语方言系统,能够与不同方言的使用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6. 汉语翻译与实践汉语翻译与实践是研究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科目,该科目主要研究汉语和其他语言之间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汉语水平和翻译能力,能够准确地将其他语言的内容翻译成汉语。

7. 汉语教学法与二语习得汉语教学法与二语习得是研究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学习的科目,该科目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学习汉语。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材料。

8. 汉语社会语言学汉语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科目,该科目主要研究汉语的社会语言变异和社会语言规范。

汉语言文学考研考数学吗整理

汉语言文学考研考数学吗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汉语言文学考研考数学吗整理
一、专业简介
该专业同学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学问,受到有关理论、进展历史、讨论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力量的基本训练,培育具备肯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学问,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讨论工作,以及文化、宣扬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特地人才。

二、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有两大方向,一个方向是文学类,一个方向是语言类。

可以考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教学(语文)等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关学科的讨论生。

三、考研科目
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有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业务课1、业务课2等四门科目。

语言文学考研不考数学,除了英语、政治外,专业课由所报考学校出题,考试内容因所报考的专业方向而异。

以北京高校汉语言文字学为例,考研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①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或254德语
①619汉语言文字学
第1页/共2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①869语言学基础
备注:考试科目①汉语言文字学包括“现代汉语”和“汉语史”两个部分,考生依据报考方向选做。

考试科目①语言学基础内容为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学问。

本专业根据讨论方向分为二组,01、02、04、05为一组,03为一组,分别择优确定复试、录用名单。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2010-11-27 13:01:20)转载标签:文学考研校园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会分成好多方向.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等好多的方向.一般的师范大学和综合类大学都有这个专业,不过文学类的英语线很高的55左右.还分古代和现代文学,不同的学校书目是不同的,一般的学校这些会在每年的七八九这三个月中公布,注意留心就可以了.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文化、宣传、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能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用A++、A+、A、B+、B、C+、C、D+、D、E+、E共5等11级表示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的实力,但课题组建议,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报考A等的专业。

平时成绩优秀者,最好报考A++级专业。

这样,只要你被录取,你就能得到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哪怕这所学校的名气并不很大。

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中,学科门(也称学科门类)是最高父系统。

在研究生学科目录中,学科门下设一级学科,共有80个(不含军事学);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共有368个(指研究生学科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且不含军事学自2000年开始,以武书连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每年发表中国大学研究生院年度评价。

《2006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是该课题组的第7份年度评价报告。

武书连认为,相对于综合实力的对比,研究生院各个学科实力的对比更重要,因为一般情况下,考生报考的是研究生二级学科,社会录用的也是研究生的二级学科,研究生二级学科通常也称为研究生专业。

2006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各一级学科A++级学校文学一级学科排名校名学校数中国语言文学1北京大学130中国语言文学2北京师范大学130中国语言文学3复旦大学130中国语言文学4南京大学130中国语言文学5浙江大学130下面以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为例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本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

开设的硕士课程有汉语语音史、训诂学、汉语语法史、中国语言学史等;博士课程有汉语语音史研究、汉语史料学、广韵与中原音韵等。

本专业主要成员有:鲁国尧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语言学科规划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会理事,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鲁国尧自选集》。

李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汉语语言研究史》、《现代词典学教程》、《戴震评传》等。

柳士镇教授,国家教委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等王希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汉语修辞学》、《修辞学通论》等。

滕志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诗经引论》等。

高小方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等。

汪维辉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等刘晓南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锡彭副教授,主要论著有《连宾动词初探》、《语素的定义及其他》等。

薛遴副教授,主要论著有《句容方言志》、《丹徒方言志》等。

陈光博士。

复旦大学研究院汉语言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字学国家重点学科。

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国家首批博士点之一。

1.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9 语言基础+作文《对外汉语教学》未定语言基础+作文《民俗学》 5 文学基础+作文《文艺学》 3 文学基础+作文《中国古代文学》 11 文学基础+作文《汉语言文字学》 9 汉语基础+作文文学基础:《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基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基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0王德春《语言学概论》(外教社)、胡裕树《现代汉语》中山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0《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2000.4修订本(旧版本也可)。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出版社,1997.7。

《中国文字学》,唐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一版曁南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32黄伯荣《现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1-2册、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复试: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要略》)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3《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人大古代汉语教研室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4课程与教学论 20黄伯荣《现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现代汉语 10主要参考书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三本)郭锡良天津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教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册)唐弢人民文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1黄伯荣《现代汉语》、叶蜚声《语言学纲要》、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纲要》(中华书局)、南京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招生人数不明《文艺学纲论》胡有清著,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朱维之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8《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徐通锵、叶蜚声,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厦门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招生人数不明《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著,中华书局;《语言学概论》叶宝奎著,厦门大学出版社;《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汉语词义学》苏新春,广东教育出版社;03方向:《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语言学概论》叶宝奎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7①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② 许嘉璐主编《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③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④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⑤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⑥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南京师范大学(2004)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0初试:《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或《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黄伯荣等主编,高教出版社);《语法答问》,朱德熙,商务印书馆;《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商务印书馆;《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主编,北大出版社(或《基础语言学教程》,徐通锵,北大出版社);《语言理论》,彭泽润、李葆嘉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C 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反映近年来学术动态的期刊论文。

复试:《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广东教育出版社;《中国语法学史》,龚千炎,语文出版社;《简明语言学史》,罗宾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或类似的“语言学史”论著);《计算机基础》詹江平,机械工业出版社。

南开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0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叶蜚声《语言学纲要》,胡明扬、沈阳、贺阳《语言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黄伯荣《现代汉语》,邢公畹《现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解惠全《古代汉语读本》南开大学出版社,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四川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5(1)《现代汉语》(修订二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复试用教材);(3)《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复试用教材);(4)《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语言学概论》胡明扬主编,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复试:古代汉语(笔试);语言学知识(含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外语)(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