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概括

合集下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战后初期,在50年代中期到70初期达到高潮并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也给人类和世界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一)技术革命群体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以前的两次技术革命大有不同,它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

它是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批新技术汇入其中而形成的一个宏大的技术群。

(二)科技经济一体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与生产及经济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基础理论的突破带动了各门技术科学的发展。

(三)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电子计算机在30年内就经历了5代,每6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这速度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

新技术从发明到运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科技到生产的周期在缩短。

(四)科技发展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极快的速度波及世界各国,不仅使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课题规模日益大型化,经费和人员需要量加大,而且科技也成为社会事业,现在科学技术已不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一、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第三次科技革命波及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的源泉和社会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不仅使生产力体系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形成了新的社会生产力。

(一)生产工具的巨大变革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发生了突破性变化。

首先是数字程序控制机床、带仪器的生产流水线的出现;接着是自动化工厂的应用,在这些工厂中一切生产过程实行电脑控制;最后是机器人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形成自动化的机器体系,以前由人操纵与控制的机器现在则由机器人操作。

(二)劳动对象的革命性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劳动对象在种类、性能与用途上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的面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其影响的探讨。

一、数字化经济的崛起数字化经济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数字化经济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数字化经济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还打破了传统行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例如,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等企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在金融领域,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支付方式。

二、智能制造引领产业升级智能制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另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实现生产线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例如,德国的工业4.0战略已经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典范。

三、新一轮全球化浪潮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推动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的到来。

数字化经济和智能制造的发展使得跨国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开展全球业务,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

此外,技术创新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四、就业形势面临挑战虽然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也给就业形势带来了挑战。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在生产领域不断推广,传统行业中大量工人可能会失去工作岗位。

因此,政府和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人才素质、转移就业岗位等。

综上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的面貌。

数字化经济、智能制造、全球化浪潮等方面的发展都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来应对这些挑战。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对生产力的影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第二次科技革命:(1)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力有了巨大飞跃;(3)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提高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稳定高速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2.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第二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世界面貌)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4、.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军事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主要是两次鸦片战争)。

政治上: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第二次:军事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掠夺进一步加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

政治上: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中国人民的救亡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登上政治舞台(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第三次: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综述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综述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综述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对生产力的影响第一次: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电力的广泛应用,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太空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

二、对社会关系的影响第一次:(社会阶级结构)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更多国家确立;(社会经济结构)英国工业经济中心的扩散和城市化浪潮的出现;(社会生活结构)交通工具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改革运动的高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工厂制发展起来。

第二次:(生产关系调整)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也发生变化。

第三次:(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人们生活也发生变革。

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政治格局)极大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经济格局)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方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第二次:(政治格局)东西方联系密切,但差距进一步拉大,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经济格局)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帝国主义国家加紧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刺激了东亚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三次:(政治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五个力量中心。

(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出现了全球化趋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指 20 世纪以来,科技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革,包括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

这些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方式,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一些影响:
1. 生产力的提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技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得生产更加高效、快捷、准确,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2. 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
变化,智能化、非物质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的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3. 思维方式的改变: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新技术、新思维,
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使得人们需要更加高效、灵活的思维方式。

4. 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第三次科技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生活、交友、娱乐等。

5.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同时也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向国家垄断过渡。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对我们的生产、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全面阐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全面阐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全面阐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引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全面阐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全球经济结构的重塑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逐渐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这种结构的重塑,使得全球经济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也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创新为核心,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这个时代,创新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催生了新的产业、新的商业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创新也加速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三、数字经济的崛起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数字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经济的运作方式,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数字经济的崛起还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商机,为全球经济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四、劳动力市场的变革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和应用使得一些传统劳动力岗位逐渐被自动化和机器人取代,劳动力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就业机会和需求,需要具备新的技能和知识。

因此,劳动力市场也需要不断适应科技革命的发展,提供更加灵活、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五、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打破了地域限制和时空壁垒,使得信息、资本和人才的流动更加便捷和快速。

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投资合作和技术创新合作,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六、经济风险的挑战第三次科技革命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带来了一些经济风险和挑战。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工具和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的性质、结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研制新型材料,按照人的需要设计、制造具有特殊性能和结构的材料,使劳动对象也发生了变化。

与这种变化相适应,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

因为整个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提高生产力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问为1.7%,在1950一1972年增至6.1%。

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60年代,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约有40%是由于采取了新技术,到70年代,这一比例上升到约67%。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它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

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

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据统计,1970一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这数的15路上升到7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有: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处理信息。

2、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容易地获取信息,更方便地进行交流。

3、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发送信息,进行远程沟通,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4、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解决复杂的问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5、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大量数据,更准确地预测未来趋势,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科技革命有两种驱动:一种是社会需求驱动,一种是知识与技术体系内在的驱动。

到现在为止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其中两次是科学革命,三次是技术革命。

在16世纪和17世纪,以伽利略、哥白尼、牛顿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带来了世界第一次科技革命。

这场前后经历144年的科技革命是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18世纪中后期,蒸汽机、纺织机的发明及机器作业代替手工劳动带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产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与现代化。

在19世纪中后期,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动了钢铁、石化、汽车、飞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叶,以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为代表的科学突破引发了第四次科技革命,也促进了自然科学理论的根本变革。

到了20世纪中后叶,以电子计算、信息网络的出现为标志带来了第五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现在还在持续地发展。

科技革命源于社会需求驱动,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大发展。

比如,在18世纪中后期,当时英国工业生产能力相当于全世界的40%—50%,欧洲大陆和美国也在那时先后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1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德国迅速跃升为世界工业强国。

德国在化工方面发展很快,我们现在的一些基本化工、原材料,包括化肥在内的很多技术都源于德国在那个时候的创新。

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份额于1890年上升到世界第一位,日本也在那个时期起建立了工业化基础。

到20世纪中后期的第五次科技革命,美德法英等进入工业化成熟期,日本在这个阶段抓住了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1950年—1985年经济增长高达约120倍。

科技革命的另一驱动来源于知识与技术体系内在矛盾。

20世纪初发生的第四次科学革命的标志性成果包括:量子力学、相对论、宇宙大爆炸学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等。

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从科学角度来说,未能出现可以与上述六大成果相提并论的理论突破或重大发现,“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它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社会经济模式正在发生巨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

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的转型,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

其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互联网经济的崛起。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型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互联网经济也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第三,科技革命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打破了地理和文化的障碍。

全球化的进程也加快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扩张,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动和资源互补。

总之,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多方面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世界经济也将不断发展和演变。

- 1 -。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

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

以下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的一些方面:
1. 经济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中国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技术也正在不断推动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这些技术的发展有望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社会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使得中国的消费者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技术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智能的生活方式。

3. 文化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中国的文化创新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从而促进了文化创新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此外,社交媒体、网络文化等新兴的文化形态也正在逐渐改变着中国的文化生态。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风险,例如技术失控、信息泄露、隐私保护等问题。

因此,中国需要在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加强规范和监管,以确保科技发展与社会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1/ 1。

全面阐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全面阐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全面阐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引言: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

本文将全面阐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生产力的提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通过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生产过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传统产业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结构的变革第三次科技革命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和产业形态。

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迅速兴起,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互联网经济以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为代表,改变了传统线下交易方式,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共享经济以共享出行、共享住宿等为代表,优化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数字经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推动了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三、全球产业链的重构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构。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形成了全球化的产业链网络。

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使得产业分工更加细化,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更加显著。

一些传统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环节转移,而新兴产业则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四、就业形态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就业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传统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而新兴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

一方面,一些传统岗位被自动化和机器人取代,导致部分劳动力面临失业风险。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领域。

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历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乙巳年)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领域的重大革命,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是这次技术革命的一大成果。

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崛起之影响

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崛起之影响

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崛起之影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紧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脚步,科学技术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科技实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中国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中国由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了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甚至是引导者。

关键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国力,中国崛起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了,这40年恰逢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经过科技革命浪潮的洗礼,“中国崛起”已成定论,不少论断甚至认为中国隐约具备了挑战美国超级霸主地位的能力[1]。

那么,科技革命具体是如何塑造了中国在21世纪的强国地位呢?一、科技革命促進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从产业结构、对外经济关系、国际分工体系地位、经济总量以及国际竞争力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科技革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科技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之间及其内容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动力是科技,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科技水平便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

随着我国高科技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第一产业占主导到第二产业占主导,再到现在的第三产业占主导,1978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是27.94%、47.88%和24.19%[2],2016年,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变为8.6%、39.8%和51.6%,从1978-2016年,第一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5%,第二产业为14.4%,第三产业最高,为17.3%[3]。

另外,9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并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从1991-1995年,信息产业总值每年递增29.21%,到2010年,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与间接贡献比为1:6.1[4]。

(2)科技推动了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在高科技时代,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是决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高新技术的进步,我国对外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文档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文档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他们强烈要求对外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用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用强力打开封建落后、闭关自守的中国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随之爆发,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客观上又打击了列强的侵略。

经济上,中国一方面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另一方面, 随着内忧外患的加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大力兴办工厂,建立学堂,创建海军,派人留学,在他们的诱导下,具有真正意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纷纷产生,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思想上,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美梦中惊醒,把目光投向世界,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了。

他们设译馆,组织人员翻译外国书籍,主张建立新式海军等等。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一批具有维新图强思想的知识分子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和西方进行商战,积极发展民族工商业,在文化领域主张建立新式学堂,学习西方,这些思想和主张成为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

此外,这种思想一度发展为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在这场政治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得到了传播,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科技革命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展起来。

在它的影响和推动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他们在中国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

此后又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们竞相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倾销商品,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为了偿还赔款、外债,增加税收,放宽了民间建厂的限制,加之一战时帝国主义无暇东顾,这些因素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创造了条件, 民族资本主义拥有了短暂的春天。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在生产力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治的基础,人类进人了蒸汽时代。

在生产关系方面,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在社会生活方面,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状况出现。

从国际关系方面来讲,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世界范围内的掠夺,使世界的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在生产力方面,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同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并加剧。

在生产关系方面,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不断地干预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向外侵略扩张,出现了国际性的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

在国际关系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西方国家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侵略。

在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东西方差距扩大,世界变得密不可分。

在文化方面,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水准不断上升,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在生产力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以往,人们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在社会生活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巨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国际关系方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调整。

科技竞争在国际间的竞争地位日益重要,科技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消极作用方面,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环境污染和贫富差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概括:1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 、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 、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力的速度。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最活跃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经济发展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本正经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社会生活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社会进步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

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

影响资本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

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影响世界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

影响国际关系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

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影响全球问题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到来的时代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20世纪晚期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软件产业的兴起,是知识经济开始形成的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国际经济格局得到调整。

许多国家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决策;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批新型产业兴起,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问题,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需要世界共同努力解决。

影响现行经济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开辟了信息时代。

它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

1.三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2.科技进步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例3.科学在各分支学科不断深入和分化的同时,还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4.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最近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部门的经济结构变化呈现了新的动向。

首先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方面比重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农业的比重下降。

其次工业结构中发生新旧工业的分化。

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大烟囱工业”逐步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专业化、小型化的新兴工业迅速崛起,如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半导体、宇航、激光、人工合成材料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迅猛发展,钢铁、采矿、纺织等传统工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日益下降。

[6]二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内部的白领工人(以脑力劳动为主)人数开始超过蓝领工人(以体力劳动为主)。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工具和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的性质、结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研制新型材料,按照人的需要设计、制造具有特殊性能和结构的材料,使劳动对象也发生了变化。

与这种变化相适应,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

因为整个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提高生产力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问为1.7%,在1950一1972年增至6.1%。

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60年代,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约有40%是由于采取了新技术,到70年代,这一比例上升到约67%。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它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

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

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据统计,1970一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 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这数的15路上升到72%。

在应付1929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出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得到普遍发展。

为了实施各国自己的科技计划,保持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将投资集中于长期性、风险大的项目,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

为了实行高技术发展战略,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 BP以建立起防御性的战略导弹系统,来消除战略核导弹的威胁。

美国人借用一部科幻影片的名字称它为“星球大战计划”。

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争取使美国保持科技的领先地位。

80年代,日本政府采纳和使用了“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并对科技政策作了相应的调整。

1985年,欧共体和其他几个西欧国家共同制定了“尤里卡计划”,它是西欧联合起来改变西欧高技术相对落后于美日的重大步骤。

它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欧洲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该计划建议西欧各国加强在尖端技术领域的合作,逐步成立“欧洲技术共同体”。

具体合作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计算机(建立欧洲软件工程中心,发展高级微型信息处理机等)(二)自动装置(研制民用安全自动装置和全部自动化的工厂等)(三)通讯联络(发展为科研服务的信息网,研制大型数据交换机等)(四)生物工程(研究人造种子、控制工程等)(五)新材料(研究新型材料结构,发展高效涡轮机等)。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尤里卡计划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计划实施的结果,证明了它为推动欧洲关键技术的发展,为增强了欧洲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工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90年代初,参与这项计划的成员国已近20个,研究项目达500多个,总投资约800亿法郎。

1986年3月,中国提出了“863计划”。

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高技术(海洋高技术于1996年列为863计划的第八个领域)作为中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863计划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例如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极大地带动了中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高技术的支撑。

影响日常生活人造纤维工业的出现,使人们的服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和高产粮食品种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计算机开始走进家庭,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帮手;以集成电路为基础制造的小型家用电器产品,如手表、照相机、电视机等,进入万户千家;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