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2007 参考文献后添加致谢的方法

合集下载

word2007-写论文用的-参考文献自动排序-尾注后加正文,页眉页脚设置方法

word2007-写论文用的-参考文献自动排序-尾注后加正文,页眉页脚设置方法

参考文献自动排序每个需要写毕业论文的朋友都会发现,修改文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虽然现在也有很多软件可以编排参考文献,其实word本身就可以。

采用合适的编辑方法会方便地做到整齐,规范,自动排序和交叉引用。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

按“插入”按钮。

[2].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这时你会发现文本中的序号“1”字是上标格式的,这是你所希望的。

但尾注中的“1”也是上标格式的,这不是你希望的。

其余的格式也不合你愿,别急。

用鼠标在最左侧处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按快捷键“ctrl+shift+=”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或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3.说明: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这表示所插入手稿的尾注是一种“域”,不必理会它。

插入第二个尾注的方法是同样的。

Word会根据所在位置的前后自动排序。

在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前面有一条横线,你会发现无法删除。

它叫“尾注分隔符”。

4. 去除“尾注分隔符”我们一般的编辑界面叫“页面视图” ,选择“视图/普通”进入普通视图。

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

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

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5. 交叉引用当你在文档中第N(N>=[2])次引用前面文档曾经引用过的文献时,这时宜采用“交叉引用”。

方法:按“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出现一菜单,在引用类型中选择“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这时在菜单中会出现你曾经编写过的所有尾注,选择你需要的,按“插入”按钮即完成交叉引用了。

参考文献结束语致谢(精选合集)

参考文献结束语致谢(精选合集)

参考文献结束语致谢(精选合集)第一篇:参考文献结束语致谢结束语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毕业设计已进入尾声,回顾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收获颇多。

本工程为南大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基坑支护设计,整个基坑采用一排钻孔灌注桩作挡土结构,基坑局部坳沟暗塘处采用深搅桩做止水帷幕。

同时,由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作为支撑结构体系。

考虑到基坑内的降水,在坑内采用集水坑排水。

我们进行工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工程实践,而工程设计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时,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改进。

因为每一个工程就是一个富有不同个性的个体,工程不同,特点不一,而且每个工程中影响因素很多,我们作为今后的工程负责人,应该具备灵活敏捷的思维,不能刻舟求剑,一成不变,要随着工程的实际情况作相关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设计方案与工程相匹配。

如在配筋设计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不同级别的钢筋,但在实际工程实践中,为了施工方便,我们往往尽量采取级别相同的钢筋进行配筋。

再者,我们在进行很多计算时,都会在其前面乘上一个安全系数,这样进行多重计算后,计算结果已经被远远的夸大了,所以需要用试验实践加以修正。

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是基坑工程的重中之重。

因为在实际工程中,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任何的工作不仔细,马虎大意,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重大事故,教训是惨痛的。

因此,我们应该把工程安全放在首位,防患于未然。

科学技术是随着生产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理论总是落后于实践。

对深基坑支护结构技术也是一样。

所以,作为年轻一代,我们以后的道路还是任重道远的。

参考文献[1]《高层建筑地下结构与基坑支护》,黄熙龄主编,北京:宇航出版社,2002;[2]《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赵志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3]《基坑工程手册》,侯学渊,刘建航,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集》,黄强等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20-99),1999;[6]《深基坑工程》,陈忠汉,黄书秩,程丽萍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技术》,黄强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8]《土钉支护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陈肇元等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9]《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1991;[10]《深基坑施工实例》,秦惠民,叶政青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1]《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余志成等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2]《地下结构工程》,龚维明等编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1997;[14]《基础工程的降水》,司徒广等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5]《工程水文地质学》,白玉兰主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6]《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工程实践与分析》,赵锡宏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17]《南大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工程勘察报告》(K2005-59),2005致谢时光如白驹过隙,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本次毕业设计是我们教上的最后一份答卷。

word2007中妙用脚注和尾注

word2007中妙用脚注和尾注
注: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怎么办?按“ctrl+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键就可以完成手动更新。
问题一:尾注序号样式
默认序号样式为i,ii,iii… 一般都要改成[1],[2],[3]…的样式。方法是:
你会发现正文和尾注中参考文献都是上标的形式,正文的上标是你想要的,但是尾注中不是你想要的。修改方式和谱图word一样,选中编号,按快捷键"ctrl+shift+=”即可。也可以选中,右击,字体,效果中上标项的勾去掉。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参考文献有几页,你会发现每页的参考文献前面都有一条横线,且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怎么删除?进入普通视图。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问题三:尾注前短横线的删除 word在尾注前会自动加上一条横线,一般都要将其去掉:
①将视图改为“草稿”
②ctrl+alt+d调出下方的尾注编辑栏,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短横线出现了,可以将其删除了。
2.给插入的参考文献加中括号。
用word自动插入的参考文献是没有中括号的,参考文献全部写好后要是一个一个加中括号太麻烦。用什么方法呢?按“编辑/查找",在查找栏中输入"^e",再替换为:"[^&]"。这时不管是文章中还是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都加上了中括号。我用过了!很好用。

在已经编辑好的参考文献后添加致谢

在已经编辑好的参考文献后添加致谢

如何在已经编辑好的参考文献后面添加致谢词,目录或其他文本一:改尾注格式。

二:正文后插入分节符。

详见下方。

第一步骤:改脚注尾注的格式。

1)将光标置于正文任意位置;打开脚注尾注面板。

如下图所示:
图表 1 图表 2
图表 3
1)打开脚注尾注面板。

将光标放置于正文任何位置,打开脚注尾注面板,如图1,尾注的格式改为节的结尾。

如图2,将应用更改于整篇文档。

如图3,单击应用,注意是应用而非插入。

第二步骤:插入分节符。

将光标置于正文结尾,打开插入分隔符面板。

如图操作:
1)如上图,在分节符上方输入参考文献标题!!!!!!!!!!
2)如下图所示:将原来参考文献标题,改为致谢词。

如果原来木有就手动输入呀!!!当然不是直接在原来一列应用文献的同一页。

一定是在走后一张空白页
哎!!!!!!!!!不知道我解释清楚了没有!!!!!!!!!就这样吧!!!!!!!!!!!!!!!!自己亲自完成,请尊重原稿哦!!!!!!!!!!!!!!!!!!!!!。

word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致谢

word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致谢

Word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以及加致谢的方法Word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需要使用尾注: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项——插入——引用——尾注——设置尾注为文档结尾,编号1,2,3,...——插入。

2.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具体内容的地方。

3.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由上标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4.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5.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6. 对于需要多次引用的文献,可使用交叉引用的方法。

把光标放在文档需要交叉引用的地方,菜单项——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引用的文献或其他自动编号项。

点击插入,即可。

7. 如果修改了参考文献列表,全部选中文档,按F9即可全部更新。

添加标号上的方括号:1.用的尾注,在菜单中的开始——替换中查找内容填写^e,替换为[^&]即可。

2.用的脚注,在菜单中的编辑——替换中查找内容填写^f,替换为[^&]即可。

(这里建议在一篇文章都写完后再将方括号加上会省去很多意外的麻烦)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删除横线的方法:Word2003操作:(1)视图→普通(2)视图→脚注(3)窗口下面出现“脚注”,点击其右侧紧靠的“所有脚注”下拉菜单,选“脚注分隔符”,删除横线,Done。

使用Word脚注、尾注给论文添加参考文献并将编号修改成[1]的方法

使用Word脚注、尾注给论文添加参考文献并将编号修改成[1]的方法

使用Word脚注、尾注给论文添加参考文献并将编号修改成[1]的方法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word2007、2010、2013)中单击“引用”选项卡2.点击小箭头设置脚注格式。

(修改成红框内选项)(为什么设置成“节的结尾”,是因为最后要在文章最后放置“致谢”,若设置成“文档末尾”,那文献引用就跑到“致谢”后面了)2.点击应用后,在需要插入论文的地方点击“插入尾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文献引用编号需要“[”、“]”,这个后面会说)5.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可用谷歌学术进行文献格式的自动生成,见最后)。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或者点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尾注的好处就在于,当你在文档中对文献应用进行插入、删除、修改顺序的时候,最后的文献会自动排序,完全省去人工排序的烦恼,这就是办公自动化。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该给尾注编号加方括号了,并将尾注中的上标恢复成正常格式。

很多杂志和论文要求参考文献编号带有方括号,但是word的脚注/尾注中默认格式中唯独没有方括号。

如果用手动方法加入方括号,当你调整段落顺序后,参考文献的序号不会跟着调整,麻烦更大了。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

查找内容输入“^e”,这时候在光标还在“查找内容”里面的时候,点击“更多”>>“格式”>>“字体”,勾选“上标”,点击确定。

在“替换为”中输入“[^&]”,点击“格式”>>“字体”,使“上标”前面的勾处于未选中状态,点击确定。

(如果用了脚注就查找脚注标记^f,再全部替换为[^&]便可以了,这就是带格式替换,原理就是将处于上标状态的文字替换成正常的文字)这时候“查找和替换”窗口变成:点击“全部替换”这是替换前:这是替换后:但是文章中的编号上没有变化,下面开始替换文章中的编号:这时候选中文章中任意一个标注(一定要选中),光标定位到“查找和替换框”>>“替换为”中,点击格式>>字体,勾选“上标”。

论文中如何互换致谢与参考文献的位置

论文中如何互换致谢与参考文献的位置

论文中如何互换致谢与参考文献的位置
随着越来越丰富的科技资源,致谢与参考文献的位置互换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
论文中,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圣经,它们既可以使创新者受益于更多的信息,又可以为大家打开更多的思路。

要想在文章中互换致谢与参考文献的位置,首先应该了解这篇文章的题目主题,阐述清楚被调查内容。

在这个基础上,利用自己调研阐明的内容,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将调查的内容分类、用恰当的语言来写出入义清晰的文章。

在文章的最后,应该交代出所涉及的参考文献,以此来让文章更可信,也利于致谢相关人员,通过他们的帮助,使研究成果得以造福于社会。

此外,在论文中互换致谢与参考文献位置,还有着因报纸、时事杂志、学术期
刊等新媒体的产生而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作用。

它使创新者获得全面详细的信息,常常以有创造性的方式来处理一些质量不高的文献,从而使论文充满特色。

总而言之,将致谢与参考文献的位置互换,对于科学家们能够从各个角度深入
地探究论文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也都能给读者以更好的体验,为社会及科学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

尾注后继续分节的方法

尾注后继续分节的方法

尾注后继续分节的方法
尾注后继续分节的方法
注释:“参考文献”后如何继续加入“致谢”
毕业论文撰写时:自动在文章末尾添加尾注,可简便的添加参考文献。

尾注一般处于文章末尾,尾注后仍需要添加“致谢”“结论”等;
方法:
第一步:将光标放在正文,点“引用”再点“脚注与尾注”对话框。

尾注:选“节的结尾”
编号格式:1、2、3、
将更改应用于:选“整篇文档”再点“应用”
此时所有的尾注都插入到了相应的小节如图1
图1
第二步:点“文件”下的“页面设置”选项,
在“页面设置”对话框选“版式”标签
选中“取消尾注”并应用于“整篇文档’
此时各个小节都取消了尾注如图2
图2
第三步:将光标放在尾注标题的末尾处,一般是:“参考文献”献字后,或者按“Ctrl+End”光标自动来到末尾。

点“页面设置”对话框,选“版式”标签。

“取消尾注”为不打勾状态,并“应用于小节”。

此时,仅在参考文献小节末尾显示尾注。

如图3
图3
第四步:将光标放在尾注标题,插入分隔符
点“插入”再点“分隔符”选“分节符”中的“下一页”
此时,尾注后又出现新的页面,可以添加“致谢”等内容完美解决o(∩_∩)o 哈哈。

关于在参考文献之后添加内容的说明

关于在参考文献之后添加内容的说明

关于在参考⽂献之后添加内容的说明
关于在参考⽂献之后添加内容的说明,希望能帮助⼀些可能会⽤到的朋友。

很多⼈的毕业论⽂的参考⽂献是⾃动⽣成的尾注,但是在尾注之后添加⽐如说致谢,发表过的论⽂等信息,不能更新到⽬录中去,经过⾃⼰努⼒的研究结果,我讲给出附图介绍:
1. ⿏标置于在尾注之前,正⽂之后
2. 插⼊->分节符->连续
3.⿏标置于第1步中,同⼀处,添加尾注,注意尾注的选择为“节的结尾”默认是“⽂档结尾”,应⽤更改为“本节”。

4.尾注会在原有参考⽂献的序号上继续添加(这个不⽤管),可在两尾注间加⼊“参考⽂献”,⿏标置于“参考⽂献”后,插⼊下⼀页。

在Word中添加参考文献及其引用的方法

在Word中添加参考文献及其引用的方法

在Word中添加参考⽂献及其引⽤的⽅法在Word 2007中添加参考⽂献及其引⽤的⽅法以前写⽂章的时候忽略了在⽂章中添加参考⽂献及其引⽤的⽅式,⽂章各式显得不太正式,在⽹上进⾏了相关搜索,将⽅法整理如下:1、将光标停留在需要插⼊⽂献的地⽅[1],选择菜单栏上的“引⽤->插⼊尾注”,此时默认会在⽂档末尾或者当前章节的末尾出现罗马数字的尾注。

如图1所⽰:图 1 插⼊尾注2、点击“注脚”菜单栏右侧的箭头进⼊注脚设置菜单,格式编号选择阿拉伯数字,尾注位置若默认是节的结尾,则选择⽂档结尾,确定。

如下图所⽰:图 2 点击此按钮进⼊注脚设置菜单图 3 注脚设置菜单3、可以对⽂中插⼊⽂献的标记和尾注的数字标记进⾏格式设定,但是不要删除⾃动添加的数字,否则不能进⾏⼀⼀对应,此时在尾注或⽂中⽂献插⼊处双击数字会跳转到指定的⽂献条⽬或添加处。

4、在⽂章末尾的尾注编号后添加⽂献即可。

图 4 插⼊⽂献5、接下来删除⽂献前的默认横线。

选择视图菜单,在⽂档视图中选择“普通视图”。

图 5 选择视图6、选择引⽤菜单,点击“显⽰备注”,此时⽂档下⽅会出现尾注栏,在尾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删除横线;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删除横线。

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word2010选择视图⽅式为草稿,再点击“引⽤”——“显⽰备注”)图 6 尾注下拉菜单7、选择视图菜单,切换回普通视图,完成。

如需多次添加⽂献,只需要重复1-4步即可。

8、这种⽅式添加的⽂献编号是1、2、... ,⽽我们习惯采⽤⽅括号如[1]的格式,可采⽤如下⽅法的尾注编号加上⽅括号:(1)⽤⿏标或者“Ctrl+Home”返回⽂档的起始位置;(2)⽤“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3)在“查找内容”⽂本框中输⼊,在“替换为”⽂本框中输⼊,然后点击全部替换即可。

备注:在进⾏替换时,⼀定要区分中英⽂全半⾓,另外建议最后都引⽤完成之后再加⽅括号,否则会出现⼀层层的⽅括号。

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标注

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标注

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标注(尾注后插入致谢等。

)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

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

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

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

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

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

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

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

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

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

【word技巧】(一)如何在尾注后添加致谢等内容

【word技巧】(一)如何在尾注后添加致谢等内容

【word技巧】(一)如何在尾注后添加致谢等内容
题记:
自己在写学位论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word技巧问题
(一)《尾注后加致谢》
在写学位论文中,一般采用尾注的方式对参考文献进行自动编号,尾注一般添加在节尾和文档末尾!而在参考文献之后,我们一般需要添加致谢、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等内容!可以通过以下几步解决这个问题:
1. 按照普通方式插入尾注
2. 选择将尾注插入每节之后
3. 正常分节(这时候所有的尾注都在节尾)
4. 到第一节内容中,选择文件->页面设置->版式->取消尾注。

这时候第一节的尾注会自动合并到第二节之中
5. 重复4直到达到参考文献一节
6.完成。

论文致谢word

论文致谢word

论文致谢word篇一:word20XX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的插入论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插入方法1、插入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紧接正文之后,而附录、致谢紧接参考文献之后。

①将光标放在要插入的地方,选择引用/插入尾注:,这时自动跳到最后,自己按格式编写参考文献即可[1]。

这时会出现一条分隔符,先不要管,完成所有的参考文献再说[2]。

此时参考文献的编号不对,先不要管,完成所有工作之后再处理(下一节⑤)。

②完成之后,要删除这条分隔符。

选择视图/草稿,按ctrl+alt+d调出尾注栏。

这种方法会再插入一个尾注,按ctrl+z即可取消。

(说明尾注栏调出方法不对,但是可以这样。

)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尾注分隔符,按delete将其删除。

回到页面视图可以看到这条线没有了,如有其它分隔线,也可这样删。

2、插入附录和致谢附录和致谢一般位于参考文献之后,有人说参考文献写完之后,可以另起一页继续写。

但是参考文献最末是插入不了分页的,不信你试。

你说可以敲回车到另一页,但是这样得话,就不能在导航窗口形成自动的“附录”和“致谢”的目录!如果你不需要的话,那你就敲回车吧。

强烈建议自动生成目录,这样方便。

①选中所有参考文献,选择插入/书签,出现对话框,填入书签名字,再添加。

这时就把参考文献作为书签保存了。

②光标移到标题“参考文献”之后,按回车到另一行。

选择插入/交叉引用,出现对话框,选择书签、书签文字,插入即可。

③于是在参考文献标题下面就有两组参考文献。

第一组是新的,第二组是原始的参考文献。

在新旧的参考文献之间任意位置,选择页面布局/分隔符/下一页,即可换页,此时可输入附录。

附录标题选择某种样式,你看是不是它出现在了导航窗口的目录里面,这。

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插入附录1篇二:尾注后添加致谢交叉引用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在第二次被引用的地方宜采用“交叉引用”。

方法:单击第二次被引用的位置,按“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出现一菜单,在引用类型中选择“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这时在菜单中会出现你曾经编写过的所有尾注,选择你需要的,按“插入”按钮即完成交叉引用,然后按关闭菜单。

参考文献后继续添加分节的方法

参考文献后继续添加分节的方法

Word中参考文献后如何继续添加分节毕业论文撰写之后,自动在文章末尾插入尾注,可以方便的添加参考文献。

尾注一般处于文章末尾,尾注后仍需要添加致谢和结论各种文件信息本文档即实例演示尾注之后继续添加页面的功能:将尾注设置为在节的结尾显示点‘引用’,点‘脚注’对话框。

[1]尾注:节的结尾编号格式:1,2,3,……将更改应用于:整篇文档点‘应用’。

此时,所有的尾注都插入到相应的小节结尾。

[2]第1章在整个文档取消显示尾注点‘页面布局’标签,点‘页面设置’对话框。

[3]选‘版式’标签。

选中‘取消尾注’,并‘应用于整篇文档’。

此时各小节都取消了尾注。

第2章在尾注小节显示尾注将光标置于尾注标题的末尾处,一般是‘参考文献’,或按Ctrl+End光标自动置于末尾。

[4]点‘页面布局’标签,点‘页面设置’对话框。

选‘版式’标签。

‘取消尾注’为不打勾状态,并‘应用于本节’。

此时仅在参考文献小节末尾显示尾注。

第3章尾注后插入新页光标置于尾注标题,插入页面分隔符。

[5]点‘页面布局’标签,点‘分隔符’,选‘分节符’中的‘下一页’。

此时,尾注后又出现新的页面,可以添加研究成果、致谢等内容。

参考文献[1]/faqs/formatting/FootnoteFAQContent.htm#TextAfterNotes[2]作者. 标题. 出处.[3]作者. 标题. 出处.[4] 作者. 标题. 出处.[5] 作者. 标题. 出处.研究成果1,发表论文……2,参与项目……致谢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家人!。

office word中尾注的使用与设置,用于参考文献的使用

office word中尾注的使用与设置,用于参考文献的使用

office word中尾注的使用与设置尽管我们写科技文献时一般使用专业软件,但是office所带的word还是为大多数人常用的。

而写文献时,常常需要加入引用参考文献,一般是以尾注的方式加入,下面就介绍下用word 来为引用的参考文献加入尾注的方法。

1. 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

按“插入”按钮,就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档最后,一个上标“1”的地方,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方法详见下面链接(注意:只在参考文献被引用的地方添加中括号,在参考文献文本中不必添加中括号,因为第十条要重新自动编号)。

然后按照排版格式要求输入参考文献。

注意:给尾注编号加方括号的简单方法:虽然借助word的宏工具可以直接插入带方括号[]的脚注或者尾注,但毕竟要安装一个东西,麻烦~~~。

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改变尾注的编号呢?答案就在强大的word替换功能里。

大家一般都熟悉常用的查找和替换,但是一些特殊字符的查找和替换恐怕很少有人用过。

如怎么批量清除段落之间多余的空行呢?我们只要查找^p^p...,并替换为^p即可。

这里的^p就是换行符。

再说如何用特殊字符替换功能给尾注编号加方括号。

很多杂志和论文要求参考文献编号带有方括号,但是word的脚注/尾注中默认格式中唯独没有方括号。

如果用自定义方法加入方括号,当你调整段落顺序后,参考文献的序号不会跟着调整,麻烦更大了。

我们还是用默认的1,2,3插入尾注吧,等你做完了所有工作,再用word的特殊字符将尾注编号替换为带方括号格式的[1],[2],[3]即可,当然也可以替换为:<>{}《》等格式。

具体操作办法如下:如果用了尾注就查找尾注标记^e,然后全部替换为[^&]即可;如果用了脚注就查找脚注标记^f,再全部替换为[^&]便可以了(注意查找时让“不限定格式”按钮为灰色)。

致谢参考文献的格式

致谢参考文献的格式

致谢参考文献的格式第一篇:致谢参考文献的格式致谢本次毕业设计虽然只经过了短暂的两个月,但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作为大学时代的最后一次作业,我希望也要求自己以积极、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完成,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本次毕业设计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帮助,不仅填补了知识漏洞,更使我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了一个层次的提高。

从最开始工艺方案的确定,老师就为我们一个个的审阅与改正,在绘制装配图时,老师更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模具结构、怎样计算、甚至怎样查表,这样细心的教导使我们快速地完成了各阶段的任务,使我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

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带领我们09级的所有指导老师致谢!回首三年的大学生活,教育培养我的老师、辅导我生活学习的班主任、朝夕相处的同学……三年里所有快乐或悲伤的事情都从脑海中浮现出来,军训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挥手间就面临毕业。

即将面对社会的我既不担心,也不害怕,不管以后的路是一帆风顺还是困难重重,我都会坦然面对,经历了磨练我们才会真正成长,也正是那些好与不好才构成了充实而精彩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都加油进取,也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参考文献[1]郎代兵.UG NX汽车自动化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56.[2]匡余华.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0~187.[3]杨关全,匡余华.冷冲模设计资料与指导[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6~189.[4]杨占尧.冲压模具图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08.[5]王均,许桢英.AtuoCAD2006机械图形设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56~123.[6]李志国.UG NX 6中文版机械设计与装配案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7~301.[7] 孔庆华,刘传绍.极限配合与测量基础[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77~146.[8]彭建声,秦晓刚.模具技术问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5~193.[9]彭建声.模具设计与加工速查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2~304.第二篇:文献及毕业总结和致谢建筑摘要大量建筑的历史和历史中的建筑,以及建筑在材料等各方面的发展,到今天相关的理论是比较成熟的。

Word2007中通过尾注填加参考文献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图示详解)

Word2007中通过尾注填加参考文献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图示详解)

Word2007中通过尾注填加参考文献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图示详解)网上有很多版本的在Word2007中通过尾注添加参考文献的方法,但一般通过尾注加入后都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1、尾注数字两端[ ]的添加;2、尾注加入后要在其后面加入致谢、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和附录等内容;3、尾注加入后上方会出现一空白行,怎么删也删不掉。

怎么用尾注添加参考文献的文档在网上有很多,这一步比较简单,下面就在添加完成参考文献之后,对遇到的以上三个问题,以图示的形式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一、尾注数字两端[ ]的添加;此问题比较简单,运用以下方法即可解决问题:在菜单中的编辑——替换中查找内容填写^e,替换为[^&]即可:1、加入[] 之前:图1 加入[]之前示意图2、查找替换:图2 查找替换示意图3、替换(加入[])之后:图3 加入[]之后示意图PS:(1)建议在一篇文章都写完并且正文中要引用的位置全加入脚注后再加入方括号,否则会出现很多意外的麻烦(2)字体大小的设置就很容易了,这里就不再详细展开介绍了。

二、尾注后面加入致谢、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和附录等内容:网上很多文档加入脚注时运用图4所示的方法将脚注添加到文档结尾,才出现了问题2:图4 网上许多文档加入脚注的方法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想了应对的方法,但是解决后就不能从正文中直接链接到指定的参考文献上了,这样用脚注也就没有意义了。

本人使用方法与网上大多数的方法恰好相反,解决后丝毫不影响参考文献与正文之间的相互切换,以下具体展开说明:只有两个关键步骤:1、更改尾注为各个节的结尾(有人问,不是应该在文档的结尾吗,怎么变成节了呢?不要着急,慢慢往下看就知道答案了)图5 将脚注和设置成各个节的结尾在完成这步后,每一章的参考文献都跑入各个章节中去了,此时需要进行步骤22、设置各章取消尾注光标放在第一章的正文中,依此点击:页面布局、页面设置、版式,选中取消尾注,如图6所示:图6取消各节中的尾注此时发现第一章后的参考文献不见了,它们此时已经出现在第二章的后面。

尾注编辑参考文献后添加致谢的方法

尾注编辑参考文献后添加致谢的方法

尾注编辑参考文献后添加致谢的方法
2011-04-22 20:16
当通过尾注法实现参考文献的自动编号后,参考文献往往文档最后面,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解决办法是在正文的最后,点击鼠标,然后转到菜单【引用】---【脚注】,将尾注对应的修改为节的结尾(如图1),然后如图2【页面布局】---【分隔符】---【下一页】即可以在后面插入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等等。

至于致谢等的页码不正确,可以选中页码,然后菜单【插入】---【页码】--【设置页码格式】,续前页就可以了!
图1
图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2007 参考文献后添加致谢的方法
当通过尾注法实现参考文献的自动编号后,参考文献往往文档最后面,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1、解决办法是在正文的最后,点击鼠标,然后转到菜单【引用】---【脚注】,将尾注对应的修改为节的结尾(如图1),然后【应用】。

图1
2、如图2【页面布局】---【分隔符】---【下一页】即可以在后面插入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等等。

图2
3、至于致谢等的页码不正确,可以选中页码,然后菜单【插入】---【页码】--【设置页码格式】,续前页就可以了!
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