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二第6讲功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第1讲 功和功率 动能定理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第1讲 功和功率 动能定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2e3eb1ee06eff9aff8076b.png)
匀速阶段:h-h1=12v0·t′,解得 t′=32t0
故第②次提升过程所用时间为t20+32t0+t20=52t0,
两次上升所用时间之比为 2t0∶52t0=4∶5,A 对;
对矿车受力分析,当矿车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时,电机的牵引 力最大,由于加速阶段加速度相同,故加速时牵引力相同,B 错; 在加速上升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mg=ma,F=m(g+a) 第①次在 t0 时刻,功率 P1=F·v0, 第②次在t20时刻,功率 P2=F·v20, 第②次在匀速阶段 P2′=F′·v20=mg·v20<P2,
B.1.5 kg
C.1 kg
D.0.5 kg
解析:画出运动示意图,设阻力为 f,据动能定理知
A→B(上升过程):EkB-EkA=-(mg+f)h C→D(下落过程):EkD-EkC=(mg-f)h 整理以上两式得 mgh=30 J,解得物体的质量 m=1 kg,选项
C 正确.
答案:C
5.(2016·高考全国卷Ⅲ,T24)如图,在竖直 平面内有由14圆弧 AB 和12圆弧 BC 组成的光 滑固定轨道,两者在最低点 B 平滑连接.AB 弧的半径为 R,BC 弧的半径为R2.一小球在 A 点正上方与 A 相 距R4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 A 点沿圆弧轨道运动. (1)求小球在 B、A 两点的动能之比; (2)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能否沿轨道运动到 C 点.
2 由④⑤式得,vC 应满足 mg≤m2RvC2 ⑥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4=12mv2C⑦
由⑥⑦式可知,小球恰好可以沿轨道运动到 C 点. 答案:(1)5∶1 (2)见解析
[考情分析] ■ 命题特点与趋势——怎么考 1.近几年高考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正、负功的判断,功率的分 析与计算,机车启动模型,如 2018 年全国卷Ⅱ第 14 题、2018 年全国卷Ⅲ第 19 题,动能定理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中的应 用,如 2019 年全国卷Ⅲ第 17 题、2016 年全国卷Ⅲ第 24 题.题 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 2.本讲高考单独命题以选择题为主,综合命题以计算题为主, 常将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
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物理(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专题2能量与动量第1讲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
![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物理(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专题2能量与动量第1讲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https://img.taocdn.com/s3/m/1ff0f03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e.png)
(1)建立运动模型。
(2)抓住运动过程之间运动参量的联系。
(3)分阶段或全过程列式计算。
(4)对于选定的研究过程,只考虑初、末位置而不用考虑中间过程。
注意摩擦力做功特点
深化拓展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及时间,比
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捷。
则重力的瞬时功率不为0,C错误;随着运动员在圆弧跳台上升高,速率逐渐
减小,所需要的向心力也在减小,向心力由台面的支持力与重力垂直接触面
向下的分力提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cos θ=m
大,v在减小,所以FN在减小,D正确。
2
,随着高度升高,θ在增
2.(命题角度1、2)(多选)一个质量为5 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某时刻
能定理
1
Pt-W=2 m 2 ,则这一过程中小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D 错误。
W=Pt- 2 ,率启动
1
a-图像和
1
a-v 图像
1
F-图像问题
恒定加速度启动
1
F-v 图像
恒定功率启动
1
a- 图像
v
恒定加速度启动
1
F- 图像
v
①AB 段牵引力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
2
由动能定理得-mg·2r-W=2 2 − 2 1 2 ,联立解得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W=mgr,A 错误,B 正确;设再一次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 v3,假设空气阻力做
功不变,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
mg·2r-W= 3 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0acc1e011ca300a6c390aa.png)
α α=π/2 α<π/2
π/2<α≤π
COSα COSα= 0 COSα>0 COSα<0
W W=0 W>0 W<0
物理意义
力F对物 体不做功
力F对物体做 正功(动力)
力F对物体做 负功(阻力)
注:力F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该力做功(取绝对值)
功(Work)
讨论功的正负
下降过程: 重力做 正 功
(4)单位: 国际单位:焦耳; 单位符号:J;
1J的含义指: 1J=1N×1m=1N·m
功(Work)
学以致用
已知:物体在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了一段位移L, 角度如图所示:
α
α
α
讨论:公式W=FLcosα中α分别为多少?
甲图:α=30o
乙图:α=150o
丙图:α=30o
功(Work)
正功和负功
成“功”
合作交流 勇敢探索 积极参与
功(Work)
作
业
基础作业:课本P59问题与练习 第1-4题;
拓展作业:结合下题分析怎样 求解总功;
功(Work)
思Hale Waihona Puke 拓展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50kg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 =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50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 l=5m。雪橇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阻=100N。 求:(1)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列车在机车牵引力作用下移动了一段位移
功(Work)
功的概念
功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
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 发生了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 体做了功(Work)。
功(Work)
功 的条 件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有力 的作 用
《功》示范课教学PPT课件【高中物理必修2】
![《功》示范课教学PPT课件【高中物理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27a4a6ef6edb6f1afe001f96.png)
活页规范训练
二、功 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物体在 力的方向 上发
生的位移.
功的计算 (1)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时,功等于 力的大小 与
位移大小 的乘积,公式为: W=Fx .
(2)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成某一角度α时,力对物体做的功 等于 力的大、小 位移的大、小 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 者的乘积,公式为: W=Fxcos α . (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焦耳 ,简称 焦,符号是 J .
自主学习
名师解疑
分类例析
课堂对点演练
活页规范训练
(5)W=W1+W2+W3+W4=7.6 J. 或由合力求总功
F合=Fcos θ-f=10×0.8 N-4.2 N=3.8 N. F合与x方向相同,则W=F合x=3.8×2 J=7.6 J. 答案 (1)16 J (2)-8.4 J (3)0 (4)0 (5)7.6 J
图4-1-8
自主学习
名师解疑
分类例析
课堂对点演练
活页规范训练
解析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 W1=Fxcos θ=10×2×0.8 J=16 J. (2)N=G-Fsin θ=20 N-10×0.6 N=14 N,f=μN=0.3×14 N=4.2 N. W2=fxcos 180°=-4.2×2 J =-8.4 J. (3)W3=Gxcos 90°=0. (4)W4=Nxcos 90°=0.
体所做的功. 5.会举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自主学习
名师解疑
分类例析
课堂对点演练
活页规范训练
一、做功与能量的变化 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 力的方向上发生了 位移 ,
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总是与 能量的变化 密切相关,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变
二轮复习专题六第2课时电磁学图像问题课件(48张)
![二轮复习专题六第2课时电磁学图像问题课件(48张)](https://img.taocdn.com/s3/m/b6cb1c2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b.png)
高考题型
专题限时训练 目录
高考题型
【拓展训练6】 (多选) (2021·1月广东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10)如图12 所示,绝缘的水平面上固定有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电阻不计,两 相同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其右侧矩形区域内存在恒定的匀强磁场,磁 场方向竖直向上。现两金属棒分别以初速度2v0和v0同时沿导轨自由运动,先 后进入磁场区域。已知a棒离开磁场区域时b棒已经进入磁场区域,则a棒从 进入到离开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有( )
INNOVATIVE DESIGN
第2课时 电磁学图像问题
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提升
本专题主要复习高中物理中涉及到的电学图像问题,掌握 解决问题
图像的物理意义及图像问题的分析技巧和方法。
专题 复习 定位
电场中的图像问题;电流中的图像问题;电磁感应中的图 高考重点
像问题;图像信息提取问题。
本专题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都可涉及,选择题一般考 查电场和电磁感应图像,有时也考查图像信息提取问题, 题型难度 难度中等;计算题主要考查图像信息的提取问题,题目难
图7
高考题型
专题限时训练 目录
高考题型
解析 0~3a 电场强度为正,所以 Q1 带正电,在 3a 处合电场强度为 0,根据电 场强度的叠加可知 Q2 也一定带正电,A 错误;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在 3a 处 合电场强度为 0,k(3Qa1)2=kQa22,解得 Q1=9Q2,B 错误;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 低,所以 x 轴上 a 处的电势比 2a 处的高,C 正确;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 a 处移 到 3a 处,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沿 x 轴负方向,电场力做负功,D 错误。
是( A )
图11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功和能量知识在电学中的应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功和能量知识在电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4c6425e2bd960590c677ad.png)
动到GA边,被相应的收集器
收集,整个装置 内部为真空.
已知被加速度的两种正离子的质量分别是m1和m2(m1>m2), 电荷量均为q.加速电场的电势差为U,离子进入电场时的初速 度可以忽略,不计重力,也不考虑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质量为m1的离子进入磁场时的速率v1; (2)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时,求两种离子在GA边落点 的间距s; (3)在前面的讨论中忽略了狭缝宽度的影响,实际装置中 狭缝具有一定宽度.若狭缝过宽,可能使两束离子在GA边上 的落点区域交叠,导致两种离子无法完全分离. 设磁感应强度大小可调,GA边长为定值L,狭缝宽度为d, 狭缝右边缘在A处;离子可以从狭缝各处射入磁场,入射方向 仍垂直于GA边且垂直于磁场.为保证上述两种离子能落在GA 边上并被完全分离,求狭缝的最大宽度.
3 质量为m1的离子,在GA边上的落点都在其入射点左侧
2 R1处,由于狭缝的宽度为d,因此落点区域的宽度也是d,同 理,质量为m2的离子在GA边上落点区域的宽度也是d . 为保证两种离子能完全分离,两个区域应无交叠,条件为 2 R1 R2 d ④ m2 利用②式,代入④式得2 R1 (1 )d m1 R1的最大值满足 2 R1m L d m2 得 L d (1 )d m1 求得最大值d m m1 m2 2 m1 m2 L
等于
方法指导:
1.计算电场力的功的方法: (1) W=Fscosa(适用于匀强电场中功的计算). (2)W=qU(对匀强电场、非匀强电场中功的计算均适 用).
(3)W=-DE电(对匀强电场、非匀强电场中功的计算均
适用). (4)根据动能定理计算(对匀强电场、非匀强电场中功 的计算均适用).
2.判断电势高低的方法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应试高分策略 专题一 物理模型 2.1.12 测速或加速模型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应试高分策略 专题一 物理模型 2.1.12 测速或加速模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d924e5964bcf84b8d57b97.png)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答案:(1)D
(2)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如图乙,测量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测
量值跟实际值相比________.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3)若把挡光片装在小车的正中间,如图丙,测量小车正中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
次数 挡光片宽(m) 挡光时间(s) 速度(m/s)
1 8.000×10-3 0.0036
2.22
2 4.000×10-3 0.0020
2.00
3 2.000×10-3 0.0011
1.82
答案:(1)1.200 (2)a (3)1.82
解析:(1)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 1.000 mm,可动刻度读数为 20.0×0.01=0.200 mm,所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1.000+0.200=1.200 mm; (2)挡光片安装在小车中点处,光电门安装在 b 点,当挡光片到达光电门处时,小 球前端 P 刚好抵达 a 点,故它测量的是小车前端 P 抵达 a 点时的瞬时速度; (3)光电门测速的原理,是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即挡光 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近似的表示小车运动的瞬时速度,所以挡光片宽度越小,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从数据可知测得瞬时速度较 精确的值的是第 3 次实验,故较为精确的瞬时速度为 1.82 m/s.
3.(2018·湖南郴州模拟)如图甲所示是用光电门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情境,轨道上 a、c 间距离恰等于小车长度,b 是 ac 的中点,某同学采用不同的挡光片重复做同 一实验,并对测量精确度加以比较.
(1)如图乙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挡光片的宽度,读数为____________ mm. (2)若挡光片安装在小车中点处,光电门安装在 b 点处,它测量的是小车前端 P 抵 达________(填“a”“b”或“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3)若每次小车从相同位置释放,更换不同宽度的挡光片重复实验,记录三次数据 如表所示,那么测得瞬时速度较精确的值为______________ m/s.
功的优秀课件PPt
![功的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c21d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b.png)
做功主要受到力和在力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影响,而热传递主要受到 物体间温度差和传热介质的影响。
物理意义不同
做功是过程量,表示能量转化的多少,而热传递是状态量,表示热 量转移的状态。
做功与动能的改变关系
动能定理
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详细描述
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符号为“J”。在国际单位制中, 功的单位是根据能量转化的定义来确定的。此外,还有一些 常用的单位,如牛顿米(Nm)等。
02
功的计算方法
恒力做功的计算
01
02
03
恒力做功的定义
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与力的大小相乘,即$W = Fs$。
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 位是焦耳(J)。
当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进而通过曲轴、传动轴等机构将 动力传递到车轮上,使汽车前进。这个过程中,发动机所做的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得以行驶。
电梯升降中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功
总结词
电梯升降过程中,电动机通过消耗电 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势能,使电梯上下 运动,这也是做功的一种表现。
实验步骤 1. 选择一段金属丝,测量其长度和直径。
2. 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测量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
3.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金属丝的电阻 值。
4. 根据电阻率和长度、直径的关系计 算金属丝的电阻率。
05
功的常见误区与纠正
做功与热传递的区别
概念不同
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而热传递是热量转移的过程。
06
功的深入理解与拓展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专题二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专题二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1f3d98dd88d0d232d46a05.png)
③ ④ ⑤
⑥ ⑦
1.符号确定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一般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但不
绝对,也可规定为负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矢量为正值,相反的 矢量为负值,这样就把公式中的矢量运算转换成了代数运算。
2.应用技巧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涉及五个物理量v0、vt、x、a和t, 这五个物理量中最多只能有三个是独立的,但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 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 (2)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为零后再反向运动,如果整个 过程加速度恒定,则可对整个过程直接应用矢量式。
3.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 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 高点的过程中,v-t图象如图2-2所 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图2-2
A.前3 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最后2 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前3 s内与最后2 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第3 s末至第5 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解析:选 AC
Δv 由v-t图象可知前3 s内,a= =2 m/s2,货 Δt
物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故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正确;最后2 s Δv 内加速度a′= =-3 m/s2,小于重力加速度,故吊绳拉力 Δt 1 不为零,选项B错误;根据 v = v=3 m/s可知选项C正确;第 2 3 s末至第5 s末的过程中,货物匀速上升,货物机械能增加, 选项D错误。
[解析] 设开始时甲的加速度为 a1,乙的加速度为 a2, 第一段时间 t 内 1 2 对甲:x1= a1t 2 v1=a1t ① ②
1 2 对乙:x2= a2t 2 v2=a2t 又 a2=2a1 第二段时间 t 内 1 对甲:x1′=v1t+ (2a1)t2 2 1a2 2 对乙:x2′=v2t+ t 22 x1+x1′ 5 取立①~⑦解得: = 。 x2+x2′ 7 [答案] 5∶7
2017高中物理必修2第一章教学课件:1.1 机械功 共22张 精品
![2017高中物理必修2第一章教学课件:1.1 机械功 共22张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4f13ad1dce2f0066f53322d3.png)
(1)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 (2)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 (3)摩擦力做的总功; (4)上述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大小. 【解析】分别对滑块和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图所
示.f=mg,f′=-f 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为:Wm=-f(s+L)=-g(s+L), 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为WM=-f′·s=mg·s, 摩擦力做的总功为W=Wm+WM=-mgL, 转化为内能的大小为Q=-W=mgL
三、注意点
1.区别冲量与功两概念:冲量是矢量,当合力是恒力时,冲量方 向与合力同向;当合力是变力时,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改变的方 向相同,冲量大小仅由F、t决定,与a、s等无关.功是标量,大小 由F、s、a
2.掌握恒力做功的特点:恒力做功大小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 位置有关.如:重力做功,匀强电场中的电场力做功,液体的浮力 做功等.
5.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是有正负,正负表示能量转化的方向. ①当0≤α<90°时W>0,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当α=90时W=0,力对物体不做功; ③当90°<α≤180°时,W<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 这个力做功.
2020/12/21
二、功的计算方法 1.W=Fscos α,F通常是恒力大小,s是受力质点的位移大小. 2.W=Pt,如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通过时间t,牵引力做功的求 法.(这种方法用得较少,容易忘却,要注意) 3.动能定理:W外=ΔEk 4.功是能转化的量度,一般用能量守恒来求.
4.重30 N的物体在大小为20 N、方向与地面成30°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拉力作
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前进3 m,则合外力对物体做了 30 3 J的功.
5.重20 N的铁球在离地面40 m的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若空气阻力 是球重的0.2倍,那么在铁球从开始下落到着地的过程中,重力对小 球做的功为800 J,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160 J ,小球克服空气 阻力做的功为160 J.
人教版物理高中必修二《功》课件
![人教版物理高中必修二《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badb9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3.png)
人教版物理高中必修二《功》课件一、教学内容1. 功的定义及表达式2. 功的正负与能量转化3. 常见力的功的计算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功的概念,理解功的物理意义,能运用功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2. 让学生了解功的正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理解不同情况下功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正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以及常见力的功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功的定义、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以及功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计算器、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运动员举重、斜面推车等,让学生了解功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介绍功的定义及表达式。
(2)讲解功的正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分析常见力的功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功。
(2)分析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的功。
4. 随堂练习:(1)计算斜面推车的功。
(2)分析运动员举重的功。
5. 实验演示:(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计算功。
(2)用斜面和小车模拟实际情况,让学生直观感受功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及表达式2. 功的正负与能量转化3. 常见力的功的计算方法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恒力作用时的功。
(2)分析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变力作用时的功。
(3)解释为什么斜面推车时,斜面越陡,所需的力越大。
2. 答案:(1)W=Fs(2)W=Fscosθ(3)斜面越陡,cosθ越小,所需的力越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研究物体在非恒力作用下的功的计算。
(2)探讨功与功率的关系。
(3)了解现代科技中与功相关的研究成果。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物理课件—功(共21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物理课件—功(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acd30b2b160b4e777fcf3f.png)
探究1、力做功的必要因素(阅读教材57页1-3段,2分钟)
物体静止力不做功
F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发生 位移,力F做功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位移垂直,力F做功为
0
F
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功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 生一段位移, 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单位: 国际单位: 焦耳
单位符号:J
功是 标量 (标量、矢量)位移与力的向量积
抢答练习 将重1N的一个小球,从离地面1m高处将小 球抛出,落回地面,重力做功为
A、1J B、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练习
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 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从抛 出至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 的功为:
<0 为负值 表示力F对物 体(做负功)
探究3、
正功和负功的意义是什么?(阅读教材6-9段,4分钟)
正功的意义:力对物体做正功,表明此力的效 果是 促进 物 体的运动,是动力做功。 负功的意义:力对物体做负功,表明此力的效 果是 阻碍 物体运动,是阻力做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 克服 这 个力做了功(取正值)
A、零 B、-fh C、-2fh D、-4fh
此公式为功的定义公式,适合计算恒力做功。 与物体运动状态及运动形式是否有关? 力做功与其它力的存在是否有关? 计算力做功以地面为参考系
练习:课本59页第1题 思考:如何辨认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高中物理专题讲座_必修二_功和功率专题
![高中物理专题讲座_必修二_功和功率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1715f550e2524de5187e3c.png)
专题一.功:◎知识梳理1.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公式:W=FScosα,单位:焦耳(J) 1焦耳=1牛·米即:1J=IN·M,功是标量。
关于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功的两个要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因此,讲功时明确哪个力做功或明确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做功。
②公式:w=FScosα公式中F为恒力;α为F与位移S的夹角;位移s为受力质点的位移。
③功的正负: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当O≤α<900时,力对物体做正功:900<α≤180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克服某力做功,取正值)。
④做功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化,从这点上讲,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但“功转化为能量”,“做功产生热量”等说法都是不完备的。
⑤功具有相对性,一般取地面参照系,即力作用的那个质点的位移一般指相对地面的位移。
⑥摩擦力的功,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都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⑦摩擦力做功与产生势能之间的关系如何?因两个接触面的相对滑动而产生热能的关系:Q=fs,其中,f必须是滑动摩擦力,S必须是两接触面的相对滑动距离(或相对路程)。
由此可见,静摩擦力虽然对物体做功.但由于相对位移为零而没有热能产生。
【例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和恒力乙做的功各等于多少?专题二.动能、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1)动能的定义式: E K=mV2/2,式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率,E K是物体的动能。
(2)动能是标量_:动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个标量。
动能定义式中的v是物体具有的速率,动能恒为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