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集解序翻译
2 - 第二章语境理论的发展和语境学的建立重点
20
2.2.6海姆斯的语境构成因素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 H. Hymes) 对 语境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发展了语境学说。他 以SPEAKING这个单词的字母拼写概括了语境 的基本构成因素,即: • S(Situation)情景: 指话语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 P (Participants) 参与者: 指参与者是谁以及他们 的关系; • E (Ends) 结局: 指目的和结果;
1、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的语境思想。逻辑之父亚里 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就多次接触 到了语境问题。他曾在《工具论》中提到词语的意 义依赖于其出现的不同语境这一问题。他说“一个 名词是具有许多特殊意义或只有一种意义,这可以用 下述方法加以考察。首先,查看它的相反者是否具有 许多意义,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属于种类的还是属于用 语的。因为在若干情形下,即使从用语方面亦可以立 即察觉。例如,如果是讲声音,‘尖锐的’, 相反者是 ‘平淡的’,如果是讲坚韧,它的相反者是‘笨钝的’, 可见,‘尖锐的’相反者具有多种意义,自然‘尖锐的’ 也有多种意义”。(苗力田,1994)这里亚里士多 德显然涉及到了一个语词的不同意义依赖于不同语 境的问题,不过亚里士多德当时没有把“语境”这个 概念特意提出来加以论述。
4
3、西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杜 预(222年—285年)的语境思想。 杜预在《春秋左传集解序》中说:“春秋虽 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需数句以成言”。杜 预此话的意思是,春秋笔法虽一字见褒 贬,但必须有数句的语言环境,褒贬才 可以显示出来。
5
4、唐代经学家孔颖达(574年-648年)语 境思想。孔颖达在《正义》中说:“褒贬虽 在一字,不可单书一字以见褒贬……经之 字也,一字异不得成为一义,故经必须数句 以成言。” 孔颖达也是说,“数句”是 “一字”的语言环境,只看一字不能表现 出其意,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发现其意 的褒贬。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篇一:及其翻译〔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11。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不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文言文及翻译
《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文言文及翻译第一篇:《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文言文及翻译【经】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
葬曹庄公。
夏,公如齐逆女。
秋,公至自齐。
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
大水。
冬,戎侵曹。
曹羁出奔陈。
赤归于曹。
郭公。
【传】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
御孙谏曰:「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秋,哀姜至。
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
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
女贽不过榛栗枣修,以告虔也。
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
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
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晋士蒍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
士蒍告晋侯曰:「可矣。
不过二年,君必无患。
」翻译:二十四年春季,又在桓公庙的椽子上雕花,这件事与去年庙柱上涂红漆都是不合礼制的。
御孙劝阻说:“下臣听说:‘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先君具有大德,而君王却把它放到大恶里去,恐怕不可以吧?”秋季,哀姜来到鲁国,庄公让同姓大夫的夫人相见,相见时用玉帛作为见面礼,这是不合于礼的。
御孙说:“男人相见的礼物,大的是玉帛,小的是禽鸟,用东西来表明等级。
女人相见的礼物,不超过榛子、栗子、枣子、干肉,以表示诚敬而已。
现在男女用相同的相见礼,这是没有区别了。
男女的区别,是国家的大法,由于夫人而搞乱了,恐怕不可以吧!”晋国的士。
又和公子们策划,让他们杀了游氏的两个儿子。
士。
告诉晋献公说:“行了。
不超过两年,君王就不必担心了。
”第二篇:庄公二十七年原文及翻译作者:左丘明【经】二十有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
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
冬,杞伯姬来。
莒庆来逆叔姬。
杞伯来朝。
公会齐侯于城濮。
【传】二十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非事也。
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卿非君命不越竟。
夏,同盟于幽,陈,郑服也。
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
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关于《竹书纪年》的起始时间,存在不同的说法。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后序》和《晋书·束皙传》均说该书始于夏代,但《史记·魏世家》集解注引和峤语称该书始自黄帝。
清代至民国辑佚的《古本竹书纪年》始自夏纪,并无“五帝纪”这一部分内容。
此外还有零星文字,如“舜放尧于平阳”之类被其他书籍引用而流传下来,一些辑佚者认为是引用者误将《汲冢琐语》的内容当做了《汲冢竹书》的内容,故未收;但也有辑佚者将之附录于书中。
《今本竹书纪年》则有“五帝纪”,记录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之事。
《四库总目提要》的作者指出,这部分内容主要抄自《宋书·符瑞志》。
举例:黄帝轩辕氏【原文】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
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
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hé)百神朝而使之。
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pí)四兽之力。
以女魃(bá)止淫雨。
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群瑞毕臻。
有屈轶(yì)之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进。
【译文】黄帝的母亲叫做附宝,她看见一道壮观的闪电绕北斗星划过,电光照耀原野,附宝心灵受到震撼,她怀孕了。
二十五个月后,附宝在寿丘生下黄帝。
黄帝很弱小就能说话,他长着龙的容颜,而且具有神圣的品德,他能管制各种神而调遣他们。
黄帝命令神龙应龙进攻蚩尤,大战最有力量的虎、豹、熊、罴四种野兽。
他又命令旱神女魃止住不断降下的淫雨。
天下安定,黄帝神圣的光华照耀大地,各种吉祥的好事接踵而来。
有屈轶草生长在朝堂之上,如果有巧言谄媚心术不正的人来到朝堂,屈轶草就会指着他,所以这些人都不敢进来。
古代汉语翻译
楚屈完来盟于师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
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
楚成王派使节到齐军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因此牛马发情相逐也到不了双方的疆土。
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大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
‟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
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工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
”楚国使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工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间吧!”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
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
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
齐桓公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
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
”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楚归晋知罃晋国人想把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体归还给楚国,用来换回知。
这时荀首经担任晋国的中军副帅,所以楚国人答应了。
楚共王为知罃送行说:“您大概很恨我吧?”知罃回答说:“两国兴兵交战,臣下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职务,所以成了你们的俘虏。
您的左右不把我杀掉取血涂鼓,让我回晋国去接受刑罚,这是君王的恩惠。
臣下确实不中用,又敢怨恨谁呢?楚王说:“那么感谢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都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考虑;希望解除百姓的痛苦,各自抑制自己的怨忿,以求相互谅解。
春秋左传集解序 杜预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
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
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
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
诸侯亦各有国史。
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
《孟子》曰:“楚谓之《檮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
”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
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
”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
周德既衰,官失其守。
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章。
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
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
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则刊而正之,以示劝诫,其余则皆即用旧史。
史有文质,辞有详略,不必改也。
故传曰:“其善志。
”又曰:“非圣人,孰能修之。
”盖周公之志,仲尼从而明之。
左丘明受经于仲尼,以为经者不刊之书也。
故传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辩理,或错经以合异,随义而发。
其例之所重,旧史遗文,略不尽举,非圣人所修之要故也。
身为国史,躬览载籍,必广记而备言之。
其文缓,其旨远,将令学者原始要终,寻其枝叶,究其所穷。
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
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
其微显阐幽,裁成义类者,皆据旧例而发义,指行事以正褒贬。
诸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
然亦有史所不书,即以为义者。
此盖《春秋》新意,故传不言凡,曲而畅之也。
其经无义例,因行事而言,则传直言其归趣而已,非例也。
故发传之体有三,而为例之情有五。
一曰微而显。
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
称族,尊君使;舍族,尊夫人。
梁亡、城缘陵之类是也。
二曰志而晦。
约言示制,推以知例,参会不地,与谋曰及之类是也。
《左传》(春秋左氏传)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左传》原文及翻译左传简介《左传》,相传为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隐公·隐公元年》原文【经】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公子益师卒。
【传】元年春,王周正月。
不书即位,摄也。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
未王命,故不书爵。
曰仪父,贵之也。
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
不书,非公命也。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春秋左传集解序翻译
《春秋左氏传》序“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
记事者,以事系日。
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春秋》是鲁国史记的名字。
主要是记载事件的,把每天发生的事件连缀在日期上,再把每月发生的事件连缀在四时上,再把四时发生的事件连缀在年上。
用来远近、别同异也。
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管理远近发生的事情,区别不同的事情。
所以史官记载当时发生的事情,一定要把当年发生的显要(重要)的事情记载下来,一年有四个时节,因此交错互举春和秋作为记载事件的名字。
《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
诸侯亦各有国史。
大事书之於策,小事《周礼》里有专门负责记载历史事件的史官,掌管记载周王室、诸侯国以及四方的事情,传达四方的意志。
各个诸侯国也有自己的史官记载本国的事情。
大的事情写在简册上,小的事情就记载在简牍上。
简牍而已。
《孟子》曰:楚谓之《梼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
《孟子》说:楚国的国史叫《梼杌》,晋国的国史叫《乘》,鲁国的国史叫《春秋》,其实他们是一回事,只不过对国史的称呼不同罢了。
韩宣子適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韩宣子出访鲁国,看见鲁国所藏的《易·象》与《鲁春秋》,说“周礼一直在鲁国延续啊,我现在才知道了周公的文德以及周能够王天下的原因了”。
所以王”。
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
韩宣子看见的,大概就是周王室过去记载典籍礼仪制度书籍。
周德既衰,官失其守。
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周王室衰微之后,史官失去了过去的职守。
在上之人不能使《春秋》的大义昭明,诸侯之间凶丧祸福不能记载于书册,各个诸侯国史书的记载也都违背了过去的典章制度。
旧章。
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
孔子凭借鲁国的史书、简册编成《春秋》,校勘它的真伪,记载、辨明它的礼仪制度,向上来遵从周公的遗志,使旧典更新,向下来使将来的法度明晰,令后世有规范的行为准则。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题库及答案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题库及答案第一章先秦历史散文发展概况一、填空:1. 是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
2.能够反映出我国散文萌芽状态的还有,它展现了我国早期记言记事散文由简至繁的发展。
3.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4.《尚书》原名《书》,自西汉开始称为《尚书》,因被列入儒家经典,亦称《》。
5.今存《尚书》共篇,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于《》。
7.《邵公谏厉王弭谤》是《》中的名篇。
8.《尚书》有、之分。
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历史大事记是《》。
10.《春秋》是孔子根据国史料修订而成的。
11.“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是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对《》一书记事特点的概括。
12.《尚书》在内容上侧重于记。
13.《无逸》是周公教育时的一次谈话的记录。
14.《盘庚》出自于《尚书》中的《》。
15.《》开创了我国分国记事的国别体的史书编写体例。
16.《赵威后问齐使》反映出思想。
17、我国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和它们是我国散文的源头。
18.《》被誉为我国“记言文之祖”。
,19. 《》被称为“礼义之大宗”20.《》一书被称为为“《春秋》今、古文外传”。
二、名词解释1. 甲骨卜辞2.青铜器铭文 3 .尚书 4.《春秋》5. 春秋笔法6.《国语》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2.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3.胡为至今不朝.也?4.太后盛气而胥.之。
5.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6.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7.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8.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9.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
10.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
四、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说文解字序许慎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夬,扬于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着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是时,秦灭书籍,涤除旧典。
大发吏卒,兴戍役。
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汉兴有草书。
尉律:学僮十七以上始试。
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
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
书或不正,辄举劾之。
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
先秦散文研究——叙事散文期中作业第一章先秦历史散文发展概况一、填空:1. 甲骨卜辞是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
2.能够反映出我国散文萌芽状态的还有商周青铜铭文,它展现了我国早期记言记事散文由简至繁的发展。
3.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4.《尚书》原名《书》,自西汉开始称为《尚书》,因被列入儒家经典,亦称《书经》。
5.今存《尚书》共五十八篇,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于《国语周语》。
7.《邵公谏厉王弭谤》是《国语》中的名篇。
8.《尚书》有今文、古文之分。
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历史大事记是《春秋》。
10.《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左传》国史料修订而成的。
11.“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是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对《左传》一书记事特点的概括。
12.《尚书》在内容上侧重于记言。
13.《无逸》是周公教育周成王时的一次谈话的记录。
14.《盘庚》出自于《尚书》中的《商书》。
15.《国语》开创了我国分国记事的国别体的史书编写体例。
16.《赵威后问齐使》反映出民本思想思想。
17、我国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青铜铭文(金文)它们是我国散文的源头。
18.《尚书》被誉为我国“记言文之祖”。
,19. 《春秋》被称为“礼义之大宗”20.《国语》一书被称为为“《春秋》今、古文外传”。
二、名词解释1. 甲骨卜辞殷人笃信天命,重视占卜。
他们用龟甲、兽骨占卜,并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以及占卜结果、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
甲骨卜辞(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始于1898—1899年。
其发现,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件大事。
从中可以看到殷代的生产状况、社会制度,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更可以看到我国散文的萌芽状态。
目前存留的大约有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甲骨卜辞是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
2.青铜器铭文周代君臣公侯都可制作青铜器物,在这些青铜器物上面留下了许多铭文,有记事的,也有记言的,其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春秋左传集解序翻译
《春秋左氏传》序“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
记事者,以事系日。
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春秋》是鲁国史记的名字。
主要是记载事件的,把每天发生的事件连缀在日期上,再把每月发生的事件连缀在四时上,再把四时发生的事件连缀在年上。
用来远近、别同异也。
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管理远近发生的事情,区别不同的事情。
所以史官记载当时发生的事情,一定要把当年发生的显要(重要)的事情记载下来,一年有四个时节,因此交错互举春和秋作为记载事件的名字。
《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
诸侯亦各有国史。
大事书之於策,小事《周礼》里有专门负责记载历史事件的史官,掌管记载周王室、诸侯国以及四方的事情,传达四方的意志。
各个诸侯国也有自己的史官记载本国的事情。
大的事情写在简册上,小的事情就记载在简牍上。
简牍而已。
《孟子》曰:楚谓之《梼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
《孟子》说:楚国的国史叫《梼杌》,晋国的国史叫《乘》,鲁国的国史叫《春秋》,其实他们是一回事,只不过对国史的称呼不同罢了。
韩宣子適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韩宣子出访鲁国,看见鲁国所藏的《易·象》与《鲁春秋》,说“周礼一直在鲁国延续啊,我现在才知道了周公的文德以及周能够王天下的原因了”。
所以王”。
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
韩宣子看见的,大概就是周王室过去记载典籍礼仪制度书籍。
周德既衰,官失其守。
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周王室衰微之后,史官失去了过去的职守。
在上之人不能使《春秋》的大义昭明,诸侯之间凶丧祸福不能记载于书册,各个诸侯国史书的记载也都违背了过去的典章制度。
旧章。
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
孔子凭借鲁国的史书、简册编成《春秋》,校勘它的真伪,记载、辨明它的礼仪制度,向上来遵从周公的遗志,使旧典更新,向下来使将来的法度明晰,令后世有规范的行为准则。
春秋左传集解原文与解析
春秋左传集解原文与解析左传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重要著作之一。
它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记录了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的历史事件。
《春秋左传》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材料,对于研究春秋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就《春秋左传》的集解原文以及解析进行介绍。
一、《春秋左传》的集解原文《春秋左传》的集解原文是指对该书进行解读和解释的一系列注解。
这些注解主要有三种类型:直解、词解和疏解。
直解是对《春秋左传》文本的逐字解释,对文中的人物、事件、政治制度等进行详细解读。
直解注释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帮助读者理解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词解是对《春秋左传》中的一些特殊词汇进行解释。
由于《春秋左传》使用了古代的文字和词汇,有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见,所以需要通过词解来理解其真正的意义。
疏解是对《春秋左传》文本进行梳理和解释,去除冗余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使其更具可读性和易于理解。
疏解注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整个故事情节和事件发展。
二、《春秋左传》的解析对于《春秋左传》的解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政治解析:《春秋左传》是一部反映春秋时代历史的著作,其中涉及到各个诸侯国的交战、政治斗争等事件。
通过对政治背景和人物行为的解析,可以深入理解当时的政治制度和权力争夺。
2. 社会解析:《春秋左传》中描绘了春秋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民生状况。
通过解析其中的社会关系、礼制、家族观念等内容,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
3. 经济解析: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型的阶段。
通过分析《春秋左传》中关于农业、商业、货币等经济方面的情节,可以了解当时的经济状况和变迁。
4. 文化解析:《春秋左传》融合了春秋时代的文化精华,包括礼制、音乐、文学等方面。
通过解析其中的文化内涵,可以体味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5. 历史评析:《春秋左传》是一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历史书籍,通过对其内容的解析和评析,可以对春秋时代的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评价。
春秋左传集解释翻译
《春秋左传集解释要》翻译隐公第一隐公元年秋七月,周平王派宰咺来赠送惠公、仲子助丧之物。
惠公葬得晚,并且子氏还没有死,所以才这样说。
天子死后停尸到第七月下葬,所有的诸侯国都得来参加葬礼;诸侯死后停尸到第五月下葬,四岳之内的同盟国一定得来参加葬礼;大夫死后停尸到第三月下葬,同为大夫的人要来参加葬礼;士死后停尸一月后下葬,赴吊以葬节远近为差。
赠送助丧之物没有等到下葬,向生者吊丧没有赶上葬后的安神礼。
预兆着有凶事,不合礼制。
冬十月,郑国发生了公叔段之乱,公孙滑逃奔卫国。
卫国人为他讨伐郑国,夺取廪延。
郑人率领周天子的军队、虢国的军队进攻卫国的南部的边邑。
郑国向邾国请求军队,邾子派人私下向公子豫请师,豫请求前往,隐公没有答应,于是公子豫就自己走了,与邾人、郑人在翼结盟。
《春秋》没有记载,因为不是隐公的命令。
隐公三年宋穆公得了重病,召见大司马孔父而嘱托立殇公,说:“先君放弃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记恩德。
我能够死后得个全尸,如果先君问起与夷,我该用什么话来回答他啊?请你们侍奉他,来主持国家大事,我即使死了,也觉得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孔父回答说:“群臣希望侍奉公子冯。
”穆公说:“不可以。
先君认为我贤能,让我来主持社稷,如果放弃贤德不让给与夷君位,这是废先君举贤的原则,怎么能说是贤能呢?发扬昭显先君的美德,怎么能不做呢?你们还是不要废弃先君的功德吧!”让公子冯离开去郑国避居。
八月庚辰,宋穆公死。
宋殇公即位。
君子说:“宋宣公可以说是了解人啊。
立了兄弟穆公,他的儿子能得以继承了君位,这是他的遗命出于道义的缘故。
《商颂》说‘殷王传授天命都合于道义,所以承受了各种福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秋,诸侯再次去讨伐郑国。
宋公派使者来请师,隐公拒绝了他们。
羽父请求率领军队去会师,隐公不答应,坚决请求而行。
所以书上说“翚率领军队”,是厌恶他。
诸侯的军队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夺取禾然后撤军。
隐公五年九月,仲子的庙落成,打算执羽跳舞庆祝。
隐公问众仲执羽人数。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翻译
《春秋》的人,鲁国史书的名字了。
记事的人,以事系天,以太阳系月,以月系时,因为当时系年,用来纪念远近、别同异的。
所以史书所记,必表年以首事。
年有四季,所以错举认为所记的名字啊。
《周礼》有史官,负责全国各地的事,通达四方的志向。
各国诸侯也都各自有自己的国史。
大事记在策略,小事情纸张而已。
孟子说:“楚国的《梼杌》说,晋国的《乘》说,而鲁国的《春秋》说,其实是一回事。
”韩宣子到鲁国,见易象与鲁《春秋》,说:“《周礼》都在鲁国了。
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德行,与周国称王天下。
韩非所见”,这周的旧典礼经的。
周朝衰落,官员失去职守。
上的人不能使春秋光明,去告诉策书,所有记注,多次违反规定。
孔子在鲁策书成文,考辨其真伪,而志在典礼。
上以遵循周公的制,下面来说明系统的方法。
他教的地方,文章的损害,而正是改变的,以表示劝诫,其他的就都是使用旧史。
史有文化,言辞有详有略,不一定要改啊。
所以《左传》说:“他的善心。
“又问:“不是圣人,谁能修的。
”这是周公的志向,孔子从而明亮的。
左丘明接受经向孔子,认为经典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所以传或先经以开始工作,有人后来经过始终以义,或者按照经以辩理,有人错经以合不同,随着义而发。
他的例子是重要的,旧史遗文,略不尽举,不是圣人所修的主要原因。
身为国史,亲自阅览书籍,一定要记清楚而详细的广。
他的文章缓,所寓含的旨意深远,要让学者考察始终,不久它的枝叶,仔细研究一下。
优而温柔的,让自己去的,吃饱了就够了,让他们自己去的。
如果海水的浸泡,滋润的润,涣然冰融化,怡然理顺,然后是不对的。
他的头发凡是以言体例,都是治国的常制,周公的垂法,史书的规定。
孔子从而修建的,以形成一个经典的全身。
其微显阐幽,裁成类别的,都据惯例而发义,指示行事以正褒贬。
这些称之为“书”、“不信”、“先写”和“为什么写”、“不说”、“不说”和“写”之类的,都是用从新、旧,从大道理,对不同的例子。
但也有史所不信,就任命他为义的人。
春秋左传集解
春秋左传集解这部解说《春秋》的书,在宋人以前就有很多不同的名称。
在唐朝末年,人们把它叫做《左传集解》;到了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又改称为《春秋经传集解》;至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改称为《春秋左传正义》;到南宋孝宗乾道年间,又改称为《春秋左传》,这就是现今所见到的本子。
范晔作注时,《左传》一书尚未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也没有专著流行,所以他对此书只是略加诠释。
他的意见有些已经过时,有些则显然还没有脱离当时的实际,所以在他作注的时候,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到了唐代,刘知几首先对《左传》一书提出许多新颖的看法,使它的内容更加丰富起来。
刘氏不仅批评《左传》,而且重点考察了从汉代到东晋末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称为《通鉴外纪》,其实它也是《左传》的附录。
我们从下列注文里可以看到,《左传》一书,是把各国的史料集中在一起,然后加以编排,分为八个系统。
我们若要追溯各国史料的源头,则当先得把它们归类,方才能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
每个系统包括哪些篇目,哪些篇目可以放在这一系统之内,哪些篇目又应该放在那一系统之内,都必须先弄明白。
现在把《左传》一书归类为八个系统,是想略加阐明其次序,因为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详细叙述每个系统的内容。
宋·刘恕的《通鉴外纪》卷五十三引齐·杜元凯的话说:“‘宁戚之鼓琴也’,见《左传》成公十四年《齐桓公伐卫》。
杜预注云:‘成十四年,晋文公、秦伯会诸侯于黄池,宁戚作歌鼓琴,以歌咏其志。
’晋公、秦公并坐,以歌一章,复命曰:‘美哉,猗嗟皇祖!世禄之主!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大师之诗。
’自以为功歌,遂请终焉。
”这里说明了《左传》八个系统的篇目。
按照郭店楚墓竹简的《容成氏》和《成王》二篇的记载,曾子将行,向孔子询问从政的道理。
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一段话在《论语》里保存下来,成为一个成语。
孔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我们从《左传》的记载里,也找到相近的话,说明孔子这句话的意思。
第七讲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 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 【通毋】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ǐn)延。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shèng),将袭郑。夫人将启 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yān)。五月辛丑,大 叔出奔共【旧读gōng】。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通悌tì 】,故不言弟; 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 言出奔,难之也。
第三节 《春秋左传集解》的特色
《春秋左传集解》作为汉代《左传》学说的继承者和集大 成者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P64-66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在字词训诂、文章大义、名物制度 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对地理的考证比较精审, 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这部书总体风格是要言不烦,清通畅达,没有许多经学家 那样的烦琐芜杂的毛病。 当然,杜预注也不是没有缺陷的。比如为人诟病比较多的 一点是,杜预在作注的时候,并不指出某一论点是用的前 人的成说,还是自己的创见,所以有掠美之嫌。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 羹,请以遗(wèi)之。”公曰:“尔有母遗,繄(yī) 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在这里读 yù】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通掘】 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 乐也泄泄(yì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 曰:‘孝子不匮(kuì ),永锡【通赐】尔类。’其是之 谓乎!”
带优的四字成语有什么区别
带优的四字成语有什么区别养尊处优、优柔寡断、品学兼优、优游恬淡、学优则仕、优游不迫、材优干济、优柔不断、优胜劣败、优柔无断、优哉游哉、优优简简、优游岁月、优游少断、学优才赡、俳优畜之、优胜劣汰、优游涵泳、谈优务劣、优孟衣冠、优柔魇饫、优游卒岁、优柔失断、优贤扬历、优柔餍饫、优游自若、优昙一现、涵泳优游、优差美缺、优劣得所优的四字词语有养尊处优、品学兼优、学优则仕、优胜劣汰、优柔餍饫。
1、养尊处优拼音:yǎng zūn chǔ yōu 解释:生活在富贵优裕的环境中。
出处:宋朝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翻译:天子是那种人,处在尊长的位置和条件优裕的环境里,树立恩德而收取好名声,给予天下人喜好和安乐的条件。
2、品学兼优拼音:pǐn xué jiān yōu 解释:思想品德和学业都优秀。
出处:清朝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 3、学优则仕拼音:xué yōu zé shì 解释:学而优则仕的简说,在古书中有,可做成语。
出处:出自《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翻译: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
4、优胜劣汰拼音:yōu shèng liè tài 解释: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
出处: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基本论点。
5、优柔餍饫拼音:yōu róu yàn yù 解释:餍,吃饱后满足的样子;饫,饱食。
比喻从容舒缓地体味其含义,并从中得到满足。
出处: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 翻译:柔而刚而优,有求则能随要求而符合;厌恶的话就如同吃太饱吃不下了,就应慢慢来,循序渐进,凡事不要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尊处优百度百科-品学兼优百度百科-学优则仕百度百科-优胜劣汰百度百科-优柔餍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左氏传》序“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
记事者,以事系日。
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春秋》是鲁国史记的名字。
主要是记载事件的,把每天发生的事件连缀在日期上,再把每月发生的事件连缀在四时上,再把四时发生的事件连缀在年上。
用来远近、别同异也。
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管理远近发生的事情,区别不同的事情。
所以史官记载当时发生的事情,一定要把当年发生的显要(重要)的事情记载下来,一年有四个时节,因此交错互举春和秋作为记载事件的名字。
《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
诸侯亦各有国史。
大事书之於策,小事《周礼》里有专门负责记载历史事件的史官,掌管记载周王室、诸侯国以及四方的事情,传达四方的意志。
各个诸侯国也有自己的史官记载本国的事情。
大的事情写在简册上,小的事情就记载在简牍上。
简牍而已。
《孟子》曰:楚谓之《梼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
《孟子》说:楚国的国史叫《梼杌》,晋国的国史叫《乘》,鲁国的国史叫《春秋》,其实他们是一回事,只不过对国史的称呼不同罢了。
韩宣子適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韩宣子出访鲁国,看见鲁国所藏的《易·象》与《鲁春秋》,说“周礼一直在鲁国延续啊,我现在才知道了周公的文德以及周能够王天下的原因了”。
所以王”。
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
韩宣子看见的,大概就是周王室过去记载典籍礼仪制度书籍。
周德既衰,官失其守。
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周王室衰微之后,史官失去了过去的职守。
在上之人不能使《春秋》的大义昭明,诸侯之间凶丧祸福不能记载于书册,各个诸侯国史书的记载也都违背了过去的典章制度。
旧章。
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
孔子凭借鲁国的史书、简册编成《春秋》,校勘它的真伪,记载、辨明它的礼仪制度,向上来遵从周公的遗志,使旧典更新,向下来使将来的法度明晰,令后世有规范的行为准则。
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则刊而正之,以示劝戒。
其馀则皆即用旧史,史有文质,辞有详略,他施行教化的目的是通过对文字的更改来达到褒贬劝诫的目的。
其他地方就沿用原来的旧史,旧史文章有的富有文采有的质朴,言辞也有详有略,不必改也。
故传曰:“其善志。
”又曰:“非圣人孰能脩之?”盖周公之志,仲尼从而明之。
所以不必改动。
所以《左传》说:“他的志向是善良的。
”又说:“不是圣人谁又能修订《春秋》呢?”大概周公的志向,孔子不过是遵从然后使他昌明罢了。
左丘明受经於仲尼,以为经者不刊之书也,故传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左丘明学习的《春秋》是孔子传下来的,他认为经书是不能更改的文字,所以他写作《左传》或者是在经文的开始之前就叙述事件,或者是在经文后面再叙述事件来结束经文的大义,或者是依托经书来辨别道理,辩理,或错经以合异,随义而发。
其例之所重,旧史遗文,略不尽举,非圣人所脩之要故也。
或者是采取和经文不同的叙述来表达相同或相异的道理,随着经文的大义而书写传文。
他重视体例,之前的典籍旧史,没有全数列举,这是因为这些史事并非圣人修订经书所看重的东西,因此没有必要一一列举。
身为国史,躬览载籍,必广记而备言之。
其文缓,其旨远,将令学者原始要终,寻其枝叶,究其所穷。
左丘明身为国史,亲自阅览了记载的典籍,一定广泛的记载详细的言说。
他的文章迂缓,他的意旨深远,想要让学者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寻求历史事件的细微末节,探究尽事件的结果。
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
传文文义宽松,使读者自己去探求他的深意;文义饱满,让读者自己去探寻满意的答案。
就像江海雨泽浸润大地,冰雪自然溶解流散一样自然,这样之后才会有然后为得也。
自己的心得体会。
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
仲尼从而脩之,以成《春秋》的要旨或体例都是国史修订的常制,是周公留下的法度,史书旧日就有的章法。
孔子遵从并且修订了它,使它成为《春秋》通行的体例。
一经之通体。
其微显阐幽,裁成义类者,皆据旧例而发义,指行事以正褒贬。
诸称“书”、“不书”、左丘明通过左传传文来显露阐述经文中那些幽微的事情,表达他的大义之类都是依据已有的先例来阐发大义,指出这些人行事的正确与否。
那些称为“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
然亦有史“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的文章,都是用来启发新旧文章,来表达大义的,这些叫做“变例”。
然而也有史书不写,所不书,即以为义者,此盖《春秋》新意,故传不言“凡”,曲而畅之也。
其经无义例,因行事但符合孔子大义的,孔子就据此阐发自己的大义,这些大概就是《春秋》新的大义,因此传文不称这些为“凡例”,就是要委婉的通达经文的大义。
还有一些经文传没有阐述相关的大义,只是通过事情来叙述而言,则传直言其归趣而已,非例也。
那么传文也直接叙述它,这些不是春秋通行的法则。
故发传之体有三,而为例之情有五。
一曰:“微而显”,文见於此,而起义在彼。
“称族,尊传文的体例有三种,为经文作传的情况有五种。
第一种情况是“辞微而义显”,文字在这里显现,但是大义却在那里。
像“称族,尊君命”;君命;舍族,尊夫人”、“梁亡”、“城缘陵”之类是也。
二曰“志而晦”,约言示制,推以知例。
参会不地、与谋曰“及”之类“舍族,尊夫人”、“梁亡”、“城缘陵”这类的就是。
第二种情况是“用精微的语言来记录史事”,用简约的语言来说明制度,推及到其他方面来知道叙述的体例。
“参”就是这种情况。
是也。
三曰“婉而成章”,曲从义训,以示大顺。
诸所讳辟,璧假许田之类是也。
四曰“尽而不汙”,第三种情况是“言辞委婉,写成文章”,用委婉的言辞来表达大义,来使文意通顺。
各类避讳,郑国用玉璧交换许田就是这类情况。
第四种情况是“直言而不委婉”直书其事,具文见意。
丹楹刻桷、天王求车、齐侯献捷之类是也。
五曰“惩恶而劝善”,求名而直接书写史事,全部显现文章的意思。
楹联用朱漆染红,宫庙上的装饰桷进行了雕刻,周天子向诸侯要车,齐侯来报告对戎人的大捷,就是这类情况。
第五种情况是“惩治恶行勉励善行”,求名而死,亡,欲盖而章。
书齐豹“盗”、三叛人名之类是也。
欲盖弥彰。
把齐豹称为“盗”,邾庶其、黑肱、莒牟夷三名叛贼就是这类情况。
推此五体,以寻经、传,触类而长之。
附于二百四十二年行事,王道之正,人伦之纪备矣。
推究这五种体例,来探寻经传的大义,就可以依据一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或规律。
将这些大义附于春秋二百四十年的事情之上,王道的正法,人伦的纲纪就完备了。
或曰:《春秋》以错文见义。
若如所论,则经当有事同文异而无其义也。
先儒所传,皆不有人说:《春秋》通过不同的文字来表达大义。
如果如你所说,那么经文当有事情相同文字不同大义也就不存在的情况。
然而先儒所传,都不是这样。
其然。
答曰:《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非如八卦之爻,可错综为六十四答曰:《春秋》虽然通过一个字来寄寓作者的褒贬态度,然而也需要通过几句话来成文,不同八卦的爻辞,可以交错综合成六十四卦,也,固当依传以为断。
古今言《左氏春秋》者多矣,今其遗文可见者十数家。
大体转相祖述,本来就需要通过传文来判断。
古今谈论《左氏春秋》的人多了,现在可以看见的遗留下的文字就有十几家。
大体上都是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进不成为错综经文以尽其变,退不守丘明之传。
於丘明之传,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说,而更肤进不能成为结合经传之文来穷尽它的变化,退不能固守左丘明的传文。
对于左丘明的传文,有不能解释通的地方就隐藏不说,甚至还有肤浅的引述引《公羊》、《穀梁》,適足自乱。
预今所以为异,专脩丘明之传以释经。
经之条贯,必出於《公羊》、《谷梁》,正好混乱自己。
杜预现在所以和那些通过《公羊》《谷梁》来解释《春秋》的人不同的原因,就是要专门修治左丘明的传文来解释经文。
经文的体系,一定来自于传文。
传。
传之义例,总归诸凡。
推变例以正褒贬,简二传而去异端,盖丘明之志也。
其有疑错,则传文阐明义理的事例。
都符合凡例的要求。
通过变例来订正褒贬,抛弃《公羊》、《谷梁》来去除异端,大概这就是左丘明本来的意图。
传文有疑虑错误的地方,备论而阙之,以俟后贤。
然刘子骏创通大义,贾景伯父子、许惠卿,皆先儒之美者也,末有颍就详细的论述但仍然保留原本就缺少的文字,来等待以后的贤人来解决。
因而刘歆引用《左传》来解释春秋,从而通顺了文章的大义,东汉贾逵父子、许淑,都是先儒里专治《左传》的,更有颖容子严者,虽浅近亦复名家,故特举刘、贾、许、颍之违,以见同异。
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虽然他研究的浅显也算是名家,因此专门列举与刘、贾、许、颖不同的地方,来显现传文的同异。
我把经文和传文放在一起,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
又别集诸例及地名、谱第、历数,相与为部,凡区别经文和传文,各自解释他们,所以叫《经传集解》又另外编集各种条例以及地名、谱地、历数,编集成部,四十部,十五卷,皆显其异同,从而释之,名曰《释例》。
将令学者观其所聚,异同之说,《释共有四十部,十五卷,都显示他们的同异,进而解释他们,起名为《释例》。
将让后学者看他们的之间的同异,《释例》解释的很详细了。
例》详之也。
或曰:《春秋》之作,《左传》及《穀梁》无明文,说者以为仲尼自卫反鲁,脩《春秋》,有人说:《春秋》的写作,《左传》和《谷梁》都没有明确的文字说明,有人认为是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修订了《春秋》,立素王。
丘明为素臣。
言《公羊》者,亦云黜周而王鲁,危行言孙,以辟当时之害,故微其自立为素王。
左丘明是素臣。
专治《公羊》的人,说孔子贬黜周王室而把鲁国当做王,行为正直语言谦逊,来躲避当时的危害,文,隐其义。
《公羊》经止获麟,而《左氏》经终孔丘卒,敢问所安?因此隐藏他的文义。
《公羊》经止于“获麟”,而《左传》止于孔子去世,敢问你怎么看?答曰:“异乎余所闻!仲尼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此制作之本意也。
叹曰:“凤鸟回答说:“和我知道的不同啊”孔子说:“文王已经去世,文不在现在的时代了”这是他修订《春秋》的本义。
而且感叹道:“凤凰不来,黄河里不出河图,不至,河不出图。
吾已矣夫!”盖伤时王之政也。
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
今麟出非其时,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就是在感伤当时的王政。
麒麟、凤凰等五种灵兽,是王者的嘉瑞。
现在麒麟出现的不是时候,虚其应而失其归,此圣人所以为感也。
绝笔於获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为终也。
没有应在圣王身上而且又死去,这是圣人感伤的原因。
在获麟那一年停止了《春秋》修订这句话,就是因这件事而感伤,因此在获麟这一年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