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情况急救现场注意事项分解

合集下载

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知识引言概述:现场急救是指在突发状况下,为了保护和拯救生命而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

掌握一些基本的现场急救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和支持,可能拯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现场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帮助读者在需要时能够正确应对突发状况。

一、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1.1 保护现场安全在进行现场急救时,首要任务是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检查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例如火灾、电流等,必要时采取措施消除危险。

确保自己的安全后,才能进行救助行动。

1.2 检查意识和呼吸在救助现场,首先要检查受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轻轻摇动受伤者,大声呼喊,观察其反应。

如果受伤者没有反应,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果受伤者有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3 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现场急救时,拨打急救电话是至关重要的。

急救电话可以为你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同时通知医疗人员前来救助。

在拨打急救电话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如受伤者的症状、现场地址等,以便医疗人员能够更好地准备救援措施。

二、常见急救情况及处理方法2.1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首先,确认受伤者没有意识和呼吸,然后按照正确的心肺复苏步骤进行操作,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2.2 大出血在遇到大出血的情况下,需要尽快止血。

可以使用紧急止血带或直接用手指按压伤口,以减少出血量。

同时,将伤者平放,提高伤肢,以减少血液流动。

2.3 骨折和关节脱位在遇到骨折或关节脱位时,应尽量保持受伤者的稳定。

可以用软垫或固定带固定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

如果有条件,可以用冰袋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三、现场急救工具的使用3.1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的急救设备。

在使用AED时,首先要将受伤者的胸部暴露,然后按照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

注意安全,确保受伤者和救助人员都没有接触到金属物体。

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现场急救知识有多重要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体现出来,那么现场急救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场急救方面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了解致伤因素,如交通伤、突发事件,判断危险是否已解除。

2、观察救护环境,选择就近、安全、平坦的救护场地。

3、按正确的搬运方法使伤病人脱离现场和危险环境。

4、置伤病人于适合体位。

5、迅速判断伤情,如同时有多个伤病人,要做基础的检伤分类,分清轻伤、重伤。

6、有呼吸、心跳停止时,先抢救生命,立即进行心肺复苏,7、有大血管损伤出血时立即止血。

8、包扎伤口。

优先包扎头部、胸、腹部伤口,然后包扎四肢伤口。

9、有四肢瘫痪,考虑有颈椎骨折、脱位时,先固定颈部。

10、固定四肢。

11、安全、有监护地迅速转运。

现场急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锐器刺伤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可将锐器拔出。

应将纱布绷带等将锐器四周固定后包扎好后送医院急救。

如在现场将锐器拔出将导致出血不止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2.颅脑损伤禁止冲洗和填塞脑脊液流出道,应将其侧向一边,任其流出,并不断用干净的干的消毒棉花或纱布将血液和脑脊液揩干净。

3.颈部伤不能用绷带缠绕颈项在急救现场如疑似脊椎损伤的伤员救出后,在转运、进行手术和给予治疗前,需固定伤员整条脊椎,包括头部两旁放置沙包,以颈圈保护伤员颈部使头部及颈部得到完全的固定, 遇有脊柱伤伤员应把硬木板垫在担架上再将伤员搬运走,避免脊柱伤伤员再次损伤脊神经4.胸部伤应注意有无开放性气胸如有开放性气胸急救时应将伤口封住使其不再漏气。

如有张力性气胸急救时,病人呼吸困难,可适当垫高上半身,以利呼吸。

5.腹部受伤有肠腔或大网膜自伤口流出,包扎时不可回纳。

用三角巾或纱布覆盖后加碗扣在其上,然后包扎固定。

6.四肢伤应注意有无骨折。

如有骨折,在运送之前,用夹板或木棍将伤肢固定。

7.遇昏迷伤员应保持气道通畅;取侧卧或半俯卧位。

遇心跳呼吸骤停者应迅速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在生活中,突发事件难以避免。

当我们遇到了现场急救的情况,及时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

所以,掌握现场急救的技能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以下是现场急救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保护自己首先,现场救援人员需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

在处理现场意外时,要进行现场评估并确定任何风险。

在任何情况下,救援人员不应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否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伤害。

二、立即寻求急救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进行急救,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实施非医疗急救措施,例如按压保持呼吸通畅等紧急措施。

三、掌握紧急救援技能掌握紧急救援技能非常重要。

例如,当你遇到人体疾病时,必须知道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如何处理骨折或脱臼,以及如何采取适当的紧急医疗手段。

四、处理现场伤者当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时,他们应该立刻处理现场伤者。

这包括保持伤者的呼吸道开放、处理伤势,操作AED、给活动人员提供头部和颈部支架,继续进行急救处理。

救援人员应该尽快把现场伤者送往医院,以进行持续治疗。

五、遵循急救处理步骤在进行紧急救援处理过程中,遵循以下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进行现场评估,确定危险程度。

其次,拨打急救电话。

接下来,提供紧急医疗处理,包括人工呼吸或胸口挤压等。

随后,处理伤者的伤势,包括止血、拍击碎石、配药等。

最后,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六、向伤者和家属提供支持救援人员不仅要负责伤者的处理,还要在现场提供支持。

对于伤者和伤者家属,要提供适当的安慰,让他们感到他们正在得到支持和监护。

以上是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当我们面对现场意外时,及时采取措施,这将有助于保护生命并减少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为自己和他人提供帮助。

只要我们掌握了现场急救的技能和有关知识,我们就可以在发生意外时派上用场,同时还能充分表现自己的人性和良心。

应急救援:急救常识和应急处理技巧

应急救援:急救常识和应急处理技巧

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技巧,保护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活动。

掌握一些急救常识和应急处理技巧对于我们应对紧急情况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常识和应急处理技巧,供您参考。

一、急救常识:1. 呼救:在发现突发情况时,首先要及时呼救。

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号码,如120(急救)或110(警务),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并请求帮助。

2. 判断意识和呼吸:在进行急救时,首先要判断伤患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轻拍伤患的肩膀并大声呼喊,观察他们是否有反应。

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正常的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

3. 打开气道:如果伤患没有意识或呼吸停止,需要迅速打开气道进行急救。

将伤患平放在坚硬而平坦的地面上,仰头抬颏,使气道保持通畅。

4. 心肺复苏(CPR):如果伤患没有呼吸或心跳,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5. 止血:在出血情况下,要及时采取措施止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按住出血部位,然后再包扎固定。

如出血严重,可使用止血带或压迫点止血。

6. 骨折固定:在发现骨折情况时,要保持伤患的身体稳定,避免移动。

可以用夹板、棉被等固定骨折部位,然后就近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7. 烧伤处理:在烧伤情况下,要立即用清水冲洗烧伤部位,以降低烧伤程度。

不要用冷水或冰敷,以免加重损伤。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烧伤部位,避免感染。

二、应急处理技巧:1. 火灾逃生: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撤离。

尽量趴在地面上,避开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沿着安全疏散通道或楼梯下楼,切勿乘坐电梯。

2. 地震安全:在地震发生时,要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避险,如桌子下、墙角等。

保护好头部和颈部,避免被物体砸伤。

不要乱跑,尽量避免使用电梯。

3. 溺水救援:在水中发现有人溺水时,要及时求助其他人并展开救援行动。

可以使用救生圈、救生器具等将溺水者拉至岸边,但切勿直接下水救援,以免造成二次溺水。

现场紧急救护常识

现场紧急救护常识

现场紧急救护常识紧急情况时,我们可能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来救助人员。

无论是在公共场合或家庭,掌握基本救护常识,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应对紧急状况,拯救生命。

以下是现场紧急救护常识:一、基本急救步骤1. 检查现场在进入现场前,应先了解是否有危险因素,例如电线、火灾等。

如果有,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进一步伤害。

2. 与伤者沟通与伤者进行简短沟通,确认他们目前的状况,例如是否有意识、是否能够呼吸等。

应尽量保持冷静,以便给予适当的急救。

3. 施救根据伤者情况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例如压迫止血、进行人工呼吸等。

应注意不要过于用力,以免进一步伤害。

4. 呼叫救护车在进行急救时,应尽快呼叫救护车,让伤者得到更专业的医疗救助。

此外,应告诉救护人员现场情况,以便他们能够尽快做出适当处理。

二、常见急救情况及处理1. 骨折在骨折的情况下,应先冷敷伤处,以减轻肿胀。

接着应将受伤的身体部位固定,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另外,如果骨折部位突出皮肤,切勿试图复位,应在急救前到医院进行处理。

2. 中暑中暑是指身体因长时间接触热环境而无法正常冷却的情况。

在中暑时应尽快停止活动,将身体转移到阴凉处,并给予足够的水分。

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呼叫救护车,并进行即时急救。

3. 烧伤烧伤是指由于接触火焰、热液体或高温表面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在烧伤的情况下,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受伤部位,并覆盖干净的湿润布料。

接下来,应尽快到医院接受处理。

4. 中毒中毒是指机体因暴露于有毒物质而受到损伤的情况。

在中毒时应立即停止暴露,并进行清洗身体。

接着应呼叫救护车或去医院进行治疗。

三、急救用品当遇到紧急措施时,我们应该确保随身携带基本的急救用品,以便立刻处理紧急情况。

1. 绷带和纱布这些用品可以用于固定骨折、包扎受伤处。

2. 创可贴创可贴可以用于处理小伤口和划痕。

3. 口罩口罩可以用于自我保护,防止吸入有害气体。

4. 手套手套可以用于保护手部,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四、急救小提示1. 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是救助生命的关键。

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知识一、介绍现场急救是指在突发状况下,为受伤或生命威胁的人提供紧急救助的过程。

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二、常见的急救场景和应对方法1. 意识丧失- 检查呼吸和脉搏,如果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 如果有呼吸但没有意识,将患者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2. 呼吸困难- 让患者坐起来,保持舒适的姿势。

- 如果患者不能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 出血-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在出血部位上。

- 如果出血无法止住,可以使用紧急止血带。

4. 烧伤- 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以减轻疼痛。

- 用干净的湿毛巾覆盖受伤部位,避免感染。

- 不要涂抹任何药膏或物质。

5. 骨折- 尽量不要移动患者,以免加重伤势。

- 使用软垫或布料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稳定骨折。

6. 中毒- 如果中毒是由于食物引起的,立即让患者吐出食物。

- 如果中毒是由于吸入有毒气体引起的,将患者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中。

- 尽快联系急救人员或中毒控制中心。

7. 电击- 首先断开电源,确保自己的安全。

- 使用绝缘物体将受害者与电源隔离开来。

- 如果受害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CPR。

三、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1. 自我保护是首要任务,确保自己的安全后再进行急救。

2. 尽量不要移动受伤者,除非必要。

3. 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并尽量安抚受伤者。

4.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5. 急救过程中,要注意维持受伤者的体温和呼吸道通畅。

四、相关数据和案例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有超过1.5亿人因突发状况而需要急救。

2. 在美国,每年约有30万人因心脏骤停而死亡,但如果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生存率可以提高两倍以上。

3. 2019年,中国某城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路人目睹事故后立即进行现场急救,成功挽救了伤者的生命。

五、结论掌握现场急救知识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现场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措施一、简介现场急救措施是指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及时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常见急救措施以及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1. 保护现场安全:在进行急救前,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例如,关闭电源、切断危险物品等。

2. 判断伤者意识:用轻拍或呼喊的方式刺激伤者,观察其反应。

如果伤者有意识,并能正常呼吸,可以进一步进行急救措施;如果伤者无意识或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急救措施的同时,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伤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以便专业医护人员及时赶到现场。

三、常见急救措施1. 呼吸急救措施- 人工呼吸:将伤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将头部后仰,捏住鼻子,用嘴对嘴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1-2秒,重复15次/分钟。

- 呼吸道疏通:如果伤者呼吸困难,可采取侧身位,用手指清除口腔内的异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2. 心脏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如果伤者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先按压胸骨,每分钟100-120次,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1-2秒,重复30次/分钟。

-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是一种能够检测心脏骤停并自动给予电击的设备。

使用AED前,应将伤者的胸部暴露,按照设备指示进行操作。

3. 外伤急救措施- 出血控制:对于大出血的伤者,应立即用纱布、绷带等进行直接压迫止血,并提高伤者的受伤部位。

- 骨折固定:对于骨折伤者,应尽量保持伤者的原有姿势,用夹板或绷带固定,避免移动伤处。

四、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1.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 打开AED:按下开关,打开AED设备。

- 脱衣:将伤者的上身脱光,确保胸部裸露。

- 贴心电图贴片:将AED的心电图贴片贴在伤者胸部。

- 分析心律:AED会自动分析伤者的心律,判断是否需要电击。

- 给予电击:如果AED提示需要电击,确保伤者与AED没有接触,按下电击按钮给予电击。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现场应急处置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以下是现场应急处置的注意事项:1. 保障自身安全: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了解事发现场的环境和危险因素,并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避免进入危险区域等。

2. 拨打紧急电话:在发现突发事故后,及时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火警电话、急救电话等,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位置和详细的描述。

3. 切断危险源:如果可以安全进行操作,应立即采取措施切断危险源,如关闭燃气阀门、切断电源等,以减少事故扩大范围。

4. 救援伤员:如果有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救援。

根据情况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止血、人工呼吸等,并尽快联系医疗救援人员。

注意不要移动重伤员,以免加重伤情。

5. 组织疏散: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受影响人员有序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在疏散过程中要遵循逃生通道、不使用电梯、尽量避免踩踏等措施。

6. 报警通知: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情况,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

7. 保护现场信息:在现场应急处置过程中要保护现场信息的完整性,不随意改动或销毁可能对事故原因调查有帮助的证据和信息。

8. 配合工作人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积极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和指示,不擅自扩大事故影响范围,不阻碍救援工作的进行。

9. 做好记录:应急处置结束后,需及时做好应急记录,包括事故过程、应急处置措施、伤亡情况等,以供事后事故调查和汇报。

10. 事后总结:事后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处置过程和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以上是现场应急处置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帮助。

请在现场应急处置时,请务必遵守相关规定和指导,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应急预案现场急救措施

应急预案现场急救措施

应急预案现场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

比如,突然心脏骤停、意外摔伤、突然晕倒等等,这些情况需要及时的应急处置。

当这些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或者其他不可预测的后果。

因此,过程人员在执行任务前必须学会急救措施,了解应急预案等相关知识。

本文旨在介绍在应急预案中的现场急救措施。

1. 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的处置当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我们需要做一些紧急处置。

根据事故的不同情况,紧急处置措施也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处置措施:1.1 停止任何的危险行为当事故发生后,首先需要做的是停止任何危险行为,这可以更好地保护受伤者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

比如,如果是交通事故,需要将车辆停在安全的位置,关闭引擎,并开启警示灯警示其他车辆。

1.2 呼叫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呼叫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并告知他们事故的发生地点和情况。

在等待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些急救措施来救助伤者。

1.3 对伤者进行基本的急救处理在等待急救车和医护人员的到来之前,我们应该对伤者进行一些基本的急救处理。

这些急救处理包括:•给伤者进行心肺复苏•控制伤者出血•给伤者进行人工呼吸•给伤者进行自救2. 应对常见的突发事件在应急预案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

针对不同的事件,我们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突发事件及其相关应对措施:2.1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生命危险的状况,当它发生时,我们需要尽快进行急救处理。

急救措施包括:•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为患者进行胸部按压2.2 意外摔伤意外摔伤常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走路时摔倒、跌倒等。

当我们看到别人摔伤后,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立即给受伤的地方施加冰袋或者热敷包•避免受伤的人移动或者操作自己的身体•询问受伤人是否需要通过急救车来运送2.3 意外溺水发生意外溺水时,应该执行以下的应对措施:•立即打电话呼叫急救车•让人将溺水的人拖到安全的位置•检查溺水人员的呼吸和心跳,并根据情况施行心肺复苏2.4 突然晕倒如果一个人突然晕倒,我们应该立刻采取以下的措施:•让晕倒的人平躺着,抬起双腿•询问晕倒人员是否已经康复并观察身体是否有其他异常•给晕倒的人员进行人工呼吸,如果需要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操作3. 总结在决定更好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急救说明及操作方法

急救说明及操作方法

急救说明及操作方法急救是指在发生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的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生命和减轻伤害,提供紧急救助的行为。

以下是常见的急救操作方法:1. 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稳定情绪,迅速判断事态。

2. 拨打急救电话: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急救电话号码,拨打紧急救助电话,报告详细的情况和急救地点。

3. 保护现场:尽量不移动伤者,防止二次伤害发生。

切勿因急迫的时间而丢失对场地和环境的掌控。

4. 检查伤者的意识和呼吸:用手脚轻轻摇动伤者,并大声呼叫他,观察是否有反应。

在确保自己的安全后,用手指摁住伤者的下巴,抬起头部,检查呼吸。

5. 施行心肺复苏术(CPR):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心跳,需要进行CPR。

先将伤者平放在坚硬且平坦的地面上,站在其一侧,让他的胸部暴露出来。

然后按照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操作,持续进行CPR直到救护人员到达。

6. 控制出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手帕直接按压伤口,用力、坚定地按住,直到出血停止或救援人员到达。

如果有应急止血带,可以将其绑在出血部位上。

7. 处理骨折和鳞状创伤:在不移动伤者的情况下,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进一步的伤害。

8. 给予心脏自动除颤器(AED):如果有心脏自动除颤器,按照其指示操作,进行电除颤。

先将伤者胸部暴露,清理皮肤表面,然后按照电除颤器的操作步骤进行除颤。

9. 给予药物:根据伤者的症状和医生的指示,合理使用急救药品如止痛药、抗过敏药、止血药等。

在急救过程中,务必记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并尽快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以上只是一般的急救操作方法,实际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指导进行处理。

现场救护注意事项

现场救护注意事项

现场救护注意事项一、紧急救护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基本救护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止血、疏通呼吸道等基本救护技能,了解常见急救病症的处理方法。

2.携带急救箱:急救箱内应包含常用的救护用品,如止血带、敷料、胸外按压器、呼吸道疏通器等。

3.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稳定情绪,做好应急准备。

二、现场救护的注意事项1.保护现场:确保现场安全,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判断伤者意识和呼吸情况:观察伤者是否有意识,检查是否有正常呼吸。

如发现伤者无意识或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现场救护的同时,及时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具体情况,以便医护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4.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根据伤者的伤情进行相应的救护措施。

如止血、包扎伤口、疏通呼吸道等。

5.稳定伤者情绪:尽量安抚伤者的情绪,鼓励他们保持镇定,以便更好地接受救治。

6.密切观察伤者病情:在救护过程中,要时刻观察伤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救治措施。

7.遵循专业指导:在救护过程中,应遵循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不盲目行动。

8.保护个人安全:在救护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感染或受伤。

9.配合医护人员:当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应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10.记录伤情:在救护过程中,应及时记录伤者的情况、救治过程和所用药物等,以便后续的医疗工作。

三、救护后的处理1.提供必要的后续救护:在现场救护完成后,根据伤者的状况,提供必要的后续救护,如送往医院、提供药物等。

2.关注伤者康复:在伤者进入医院后,要关注他们的康复情况,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3.做好事后记录:及时记录救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教训,以便今后的救护工作中能更好地总结经验。

四、常见的现场救护注意事项1.心脏骤停的救护: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设备。

2.止血的救护:正确使用止血带、敷料等,控制出血。

3.骨折的救护:固定骨折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

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知识
现代社会,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如心脏骤停、中暑、休克等,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心脏骤停、中暑、休克、溺水和骨折这五个方面介绍现场急救知识。

一、心脏骤停
1.1 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观察患者是否没故意识、没有呼吸、没有脉搏。

1.2 迅速呼叫急救电话: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让周围人员帮忙。

1.3 进行心肺复苏:按照心肺复苏的步骤进行操作,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口对口呼吸。

二、中暑
2.1 迅速将患者移到阴凉处: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2 让患者饮用适量清凉水:匡助患者补充水分,但不要让患者大量饮水。

2.3 用湿毛巾或者冰块敷在患者的额头和颈部:匡助患者降温,缓解中暑症状。

三、休克
3.1 让患者平卧:保持患者平躺,抬高患者的腿部。

3.2 保持患者保暖:用毛毯或者衣物保暖患者,避免患者过度失温。

3.3 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呼叫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四、溺水
4.1 迅速将患者从水中救出:将患者迅速从水中救出,避免继续淹水。

4.2 进行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呼吸,匡助患者呼吸。

4.3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心跳,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五、骨折
5.1 不要挪移患者:避免挪移患者,特别是头、颈部和脊柱骨折。

5.2 用固定物固定骨折部位:用绷带、木板或者其他固定物固定骨折部位。

5.3 尽快送往医院: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总之,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拯救生命,希翼每一个人都能学会基本的急救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在面对意外事件或突发状况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拯救生命。

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是一项关键技能,无论是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在紧急情况下应对的一些基本急救措施,并提供了一些建议以应对不同的紧急情况。

一、基本急救措施1. 呼叫急救电话无论遇到何种紧急情况,首先要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

在大部分国家,急救电话号码是统一的,例如中国是120,美国是911。

提供关键信息,如发生的事件、伤者人数和具体地点,以便医务人员能尽快到达现场。

2. 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非常重要。

尽量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周围状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伤者。

3. 确定伤者意识首先要确认伤者是否有意识。

轻轻摇晃伤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唤他们,观察是否有反应。

如果伤者没有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4. 实施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一种基本的急救技能,用于恢复意识丧失的人的呼吸和心跳。

方法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压时要注意用力适中、频率稳定,并按照专业训练的步骤进行。

5. 止血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止血非常重要。

对于较小的伤口,可以直接用干净的纱布、手帕等轻轻按压伤口,帮助凝血。

对于严重出血,应尽快寻找压迫点,用双手施加压力,然后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6. 处理骨折和髋关节脱位如果发现骨折或髋关节脱位,应尽量减轻伤者的疼痛,并采取相应的固定和支撑措施。

使用稳固材料如木板、绷带或衣物,尽量固定骨折或脱位部位,并确保伤者尽可能保持静止。

7. 管理烧烫伤烧烫伤是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

如果发生烧烫伤,首先应将受伤部位迅速放入冷水中冲洗,降低伤口温度。

然后使用干净的干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严重烧伤应立即送往医院。

二、不同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1. 中暑中暑是在高温或潮湿环境中暴露过久所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和皮肤湿冷。

如果遇到中暑的人,应迅速将其转移到阴凉处,并尽快向其提供足够的水和电解质饮料。

各种紧急情况下急救要点

各种紧急情况下急救要点

各种紧急情况下急救要点
在各种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能会挽救生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
要点:
1. 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拨打急救电话并按照指示进行胸外
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2. 呼吸困难: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如果患者无法自主呼吸,进行人工
呼吸或使用呼吸器。

3. 中风:快速识别中风症状,如突然出现的面部下垂、言语困难、肢体无力等。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送往医院。

4. 大出血:迅速压迫出血部位,使用干净的绷带或衣物。

如果可能,将患者抬
高受伤部位。

5. 骨折或关节脱位:稳定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移动。

如果可能,使用绷带或
其他支撑物固定。

6. 烧伤: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以降低伤口温度。

覆盖干净的绷带
或纱布,避免使用黏性物质。

7. 中毒: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提供中毒物质的详细信息。

如果可能,将患者远
离有毒物质。

8. 窒息:如果患者无法呼吸,进行胸部冲击法(Heimlich 法)以清除气道阻塞。

9. 电击:确保自己的安全,断开电源或使用非导电物体将患者与电源隔离。


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10. 高温中暑:将患者移到阴凉处,给予足够的水分,并使用冷毛巾或冰袋降
低体温。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急救要点,并不是完整的急救指南。

在紧急情况下,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是最重要的。

紧急救护处理

紧急救护处理

紧急救护处理紧急救护处理是在突发状况下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救援措施,旨在保护生命和减轻病情。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场所还是公共场所,事故和突发疾病都可能发生。

了解并掌握紧急救护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有助于及时救治伤病者,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介绍紧急救护处理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步骤1. 事故现场评估:在紧急情况下,首先要确保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

评估事故现场的安全状况,核实可能的危险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关闭电源、疏散人群等。

2. 检查意识和呼吸:接近伤病者时,首先要判断其是否有意识。

可以用轻轻摇动他们的肩膀并大声呼叫他们的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同时,检查他们的呼吸是否正常。

3. 寻找专业救护:如果意识不清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拨打当地紧急救护电话(如119),并提供准确的事发地点和伤病者的情况。

4. 实施心肺复苏术(CPR):若伤病者无意识和呼吸,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首先,将受伤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或硬板上,然后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5. 控制出血:在出血过多的情况下,要及时控制出血。

可以用纱布、毛巾或衣物等物品进行简单的包扎,避免直接用手直接触碰伤口。

6. 处理骨折和骨伤:若伤病者出现骨折或伤筋断骨等情况,应稳定伤肢并避免进一步移动。

可以用软垫或绷带固定骨折处,并尽快送往医院和骨科专科医生治疗。

二、注意事项1. 调整自己的心态:紧急救护处理需要冷静和果断的行动。

在处理突发状况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镇定,做好必要的准备,如穿戴手套等。

2. 持续监测伤病者的状况:在进行紧急救护处理时,要密切观察伤病者的状况。

如果发现有恶化的迹象或者情况出现变化,应及时调整处理方法,并与专业救护人员保持联系。

3. 不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紧急救护处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如果不是医护人员或没有相关培训和经验,请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免给受伤者带来更大的伤害。

4. 预防事故和突发事件:预防是最好的紧急救护处理。

现场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措施引言概述:现场急救措施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救助受伤或生命受威胁的人。

正确的现场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伤者的痛苦,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现场急救的五个大点,包括急救前的准备、呼叫急救服务、保持伤者安全、止血和包扎、以及心肺复苏。

正文内容:1. 急救前的准备1.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现场急救之前,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如火灾、电流等,必要时先移动伤者到安全的地方。

1.2 检查伤者意识:检查伤者是否有意识,可以通过轻轻摇动伤者的肩膀或大声呼唤来刺激其反应。

若伤者无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3 寻找现场目击者:尽可能寻找目击者,了解伤者的情况,如病史、过敏史等,以便提供更准确的急救。

2. 呼叫急救服务2.1 确定紧急情况:根据伤者的状况,判断是否需要呼叫急救服务。

如伤者无法自主呼吸、出现严重出血或心脏骤停等,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

2.2 提供准确信息:在呼叫急救服务时,提供准确的信息非常重要。

告诉急救人员发生的事故、伤者的状况和现场地址等,以便急救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现场。

2.3 跟随急救人员指示: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的过程中,保持与急救人员的联系,并按照他们的指示进行急救操作。

3. 保持伤者安全3.1 制止出血:如果伤者出血严重,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并提高伤肢以减少出血。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伤者的呼吸道通畅,将其头部稍微仰起,清除口腔内的异物,以便伤者能够正常呼吸。

3.3 保持体温:在急救过程中,注意保持伤者的体温稳定。

可以使用毯子或衣物来覆盖伤者,避免他们过度失温。

4. 止血和包扎4.1 使用压迫止血法:对于出血较多的伤者,可以采用压迫止血法来控制出血。

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直接压迫伤口,直到出血停止。

4.2 使用止血带:如果伤者的四肢出血无法控制,可以考虑使用止血带。

将止血带绑在远离伤口的位置,逐渐加压,直到止血为止。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与应急措施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与应急措施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入场培训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第六工程项目部目录一、急救知识与技术 (3)二、事故报告制度 (7)三、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 (7)四、火灾发生后的疏散 (8)五、坍塌救援 (8)六、高处坠落救援 (9)七、触电事故应急救援 (9)八、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9)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一、急救知识与技术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

(1)止血包扎:压迫伤部以上动脉至骨骼。

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①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骨折固定。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事故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事故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事故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一、保证安全在前往事故现场之前,应确保自身安全。

切勿冲动行事,应先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

如有必要,应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具,以免暴露于危险物质或细菌感染的风险中。

二、呼叫急救在确定现场安全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准确的现场信息。

在通话过程中,应保持冷静,详细描述事故发生地点、伤者数量和状况,以便急救人员做出相应的应对。

三、稳定伤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尽力稳定伤者的状况。

如果伤者有大量出血,应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进行止血。

对于昏迷的伤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其舌头不会阻塞呼吸。

四、保持体温受伤者在事故现场往往会遭受寒冷或高温的环境影响,因此应尽量保持其体温稳定。

可以用毛毯或衣物覆盖住伤者,避免过度失温或中暑。

五、避免移动伤者除非伤者处于危险的环境中,如火灾或崩塌等,否则应尽量避免移动伤者。

不正确的移动可能导致进一步伤害,特别是对于骨折或脊柱受伤的患者。

六、提供心理支持事故现场往往充满紧张和恐惧,伤者可能处于恐慌状态。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我们应提供心理支持,安抚伤者的情绪。

可以通过安静地与伤者交流,鼓励他们保持冷静,并保证帮助即将到来。

七、配合急救人员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我们应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

提供准确的事故经过描述,告知急救人员伤者的过敏史和现有疾病等重要信息。

同时,我们应尽量不干扰急救人员的工作,以确保他们能够尽快对伤者进行专业处理。

八、继续观察即使急救人员离开现场,我们也应继续观察伤者的状况。

注意呼吸、心跳和意识等重要指标的变化。

如发现伤者状况恶化,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进一步的医疗帮助。

以上是在事故现场进行急救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这些基本常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正确的急救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进行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进行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进行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1)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一般应设置在事故地点的上风向空气新鲜处,且出入交通便利)。

(2)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救护人员从现场往外搬运伤员时,不可任意拖拉,要用担架或平展木板抬出。

无担架时,可用双人抬的方法.
(3)做好救护队员自身及伤病员的卫生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伤害;
(4)救护人员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5)对严重伤员,从现场到医疗机构的转送途中,应有医护人员陪同,作严密的观察和监护,以便采取适当的救护措施;急救车辆要平稳行驶,防止颠陂。

(6)现场救治所用的医疗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运输工具要平稳行驶,防止颠陂。

⑺一般要坚持“立即就地”抢救的原则,即使在送医院的过程中,亦不许停止抢救。

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人工心脏按摩,不经医生诊断死亡,不得停止抢救工作。

要松懈伤员的颈、胸部位钮扣和腰带等紧身的东西,以保持呼吸畅通和血液循环良好。

伤员如被有毒物质污染,应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物,并将伤员身上的毒物用温水擦洗干净,防止有毒物质通过皮肤侵入体内。

救护负责人在医生到达现场后,应视伤员情况,急救情况向医生交待清楚,要根据不同受伤情况(如中毒和外伤等)分别送往医院救护。

抢救工作要严格遵守自我防护的要求,防护器具必须配备齐全,有专人监护,并有抢救后备措施,切勿盲目进入抢救。

伤患者在转运和转院的救治方案,患者治疗方案由抢救、救治医院根据伤员的伤情制订,以最好的治疗方案来保证治疗结果为原则,尽最大努力抢救伤患者。

应急知识——现场急救

应急知识——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一、现场急救概述生产现场急救,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和工作场所发生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急性中毒、外伤和突发危重病员等现场,没有医务人员时,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病人痛苦和预防休克等所应采取的一种初步紧急救护措施,又称院前急救。

(一)现场急救步骤1.脱离险区首先要使伤病员脱离险区,移至安全地带,如对因滑坡、塌方砸伤的伤员搬运至安全地带;对急性中毒的病人应尽快使其离开中毒现场,搬至空气流通区;对触电的患者,要立即解脱电源等等。

2.检查病情现场救护人员要沉着冷静,切忌惊慌失措。

应尽快对受伤或中毒的伤病员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定病情。

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时不要给伤病员增加无谓的痛苦,如检查伤员的伤口,切勿一见病人就脱其衣服,若伤口部位在四肢或躯干上,可沿着衣裤线剪开或撕开,暴露其伤口部位即可。

3.对症救治根据迅速检查出的伤病情,立即进行初步对症救治。

在救治时,要注意纠正伤病员的体位,有时伤病员自己采用的所谓舒适体位,可能促使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于造成不幸死亡,如被毒蛇咬伤下肢时,要使患肢放低,绝不能抬高,以减低毒汁的扩延;上肢出血要抬高患肢,防止增加出血量等。

救治伤病员较多时,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优先救治伤重垂危者。

4.安全转移对伤病员,要根据不同的伤情,采用适宜的担架和正确的搬运方法。

在运送伤病员的途中,要密切注视伤病情变化,并且不能中止救治措施,将伤病员迅速而平安地运送到后方医院作后续抢救。

(二)注意事项1.注意现场安全,重视“先脱险再救人”。

2.从正面接近伤病员,表明身份,安慰伤病员,说明将采取的救护措施。

3.避免盲目移动伤者,避免再损伤。

4.除非必要,不要给伤病员任何饮食或药物。

5.注意保护警方需要的现场证物。

6.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寻求援助。

二、现场急救技术(一)徒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是指针对心脏骤停的伤病员应用的,目的是维持伤病员的器官存活和恢复生命活动的一系列的、规范的和有效的急救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碗扣包扎固定
包扎对象:㈡
— 体内异物:严禁拔出、周边垫高、敷料覆 盖、包扎固定(影响呼吸、复苏除外) — 烧伤:创面三不(水泡不剪破、不清除腐 皮、不创面不涂药)
固定(创伤部位的制动)
• 可减轻疼痛刺激、防止避免再出血 和损伤。 • 肢体制动可用夹板,躯干制动可借 助于担架和束带。 • 应注意搬动伤员时勿使伤处移位、 扭曲、震动。
(金牛区社保局局 长,成都市模范党员, “孺子牛”)
2005年3月15日
小若宁
4月16-17日央视 《经济半小时》连续 专题报道
3· 15消费者权 益保护日这天, 一场悲剧降临到 可爱的小若宁身 上,年仅1岁零7 个月、因吸食果 冻窒息死亡。
2005年7月2日
古 月
晚11时,因 突发大面积心肌 梗塞,而猝死于 广东佛山,享年 66岁。
1998年9月21日
乔伊娜(Joyner)
年仅38岁,向来 体健的“世界第一女 飞人”却在家中睡眠 时猝死于突发性心肌 梗死,国际体坛无不 为之叹惜。 (1988年的汉城 奥运会上,她所创下 的女子100米10秒49 和女子200米21秒34 的世界纪录至今无人 企及)
2001年1月4日下午3 点
出血的种类
动脉:血色鲜红,随心跳自伤口喷出 静脉:血色暗红,自然流出 微血管:由伤口滲出,常能自然止血
包扎目的:止血、止痛、防污染 包扎对象:㈠
—脑膨出:碗扣、包扎固定、侧卧 —胸外伤:塑料或厚敷料盖伤口、包扎固定、半卧
—连枷胸:厚敷料盖骨折部、胶布由背部拉贴至胸
—腹内脏脱出:严禁回纳冲洗、表面覆盖敷 料、
朱 刚
因心脏主动脉血 管瘤破裂猝倒在训 练场中,抢救手术 做了将近十二个小 时,不幸去世。 (中国男排年 仅30岁的前主力, 著名川籍国手)
2001年5月19日深夜
梁 左
44岁的著名影 视剧作家、因突发 性心肌梗塞在北京 家中猝然去世。
(主笔创作了《我 爱我家》、《虎口 遐想》、《闲人马 大姐》、《特大新 闻》等喜剧)
疑与天热、劳累后 桑拿等有关。
著名特型演 员,迄今扮演毛 泽东次数最多者。
2005年8月18日
高秀敏
凌晨因心脏 病突发,猝死在 家中,年仅46岁。 著名笑星、 小品演员,央视 《春晚》主
止血方法
动脉出血:指压法、止血带、血管钳 静脉出血:加压包扎 伤口出血:填塞、抬高患肢 记录时间、观察未稍血运
急救注意事项
Hdl
1985年6月12日
华罗庚
因心脏病突发猝死 于日本 东京国际学术会 议讲台上,享年74岁。
(我国著名数学家, 中科院院士,还于1984年 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 的外籍院士)
1995年5月8日
邓丽君
因哮喘病发猝逝 泰国清迈,时年四十 二岁。 二十天后在全球 华人歌迷目送之下长 眠金宝山“筠园”。 (著名歌手,部分 曲目至今流行)
徒手法:单人、双人、三人 特殊伤员搬运—— 脊柱:轴线转动(整体翻身法) 颅脑:侧卧、颈托
脊柱骨折 和
脊髓损伤
脊柱损伤的处理
钝性创伤者出现下列情况应怀疑脊柱损伤 ①脊柱疼痛或触痛; ②出现神经性缺损主诉或体征; ③脊柱结构变形。
脊柱损伤的处理
• 只要怀疑有脊柱损伤就应按脊柱损伤情况 处理,将脊柱不稳定的患者仰卧固定在一 块坚硬长背板上并将他放置在中心直线位 置,即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 直线位置逐一固定,保持脊柱伸直位,严 禁弯屈或扭转 。
(一)椎骨
颈椎 7
胸椎
腰椎 骶椎 尾椎
12
5 1(5) 1(3~4)
1.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椎弓 椎弓根 椎弓板
椎孔 横突 棘突 上关节突 横突
椎体
椎弓根 上关节突
椎弓板 椎体
棘突1个 •突起 横突l对 关节突2对
• 椎孔→椎管 • 椎间孔
下关节突 棘突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胸椎
胸椎、腰椎骨折固定
• 使伤员平直仰卧在硬质木板或其他板上, 在伤处垫一薄枕,使脊柱稍向上突,然 后用几条带子把伤员固定,使伤员不能 左右转动。
脊柱损伤搬运四步骤
创伤现场急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锐器刺伤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可将锐 器拔出。应将纱布绷带等将锐器四 周固定后包扎好后送医院急救。如 在现场将锐器拔出将导致出血不止 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2003年12月9日
柯受良
因哮喘病 发作凌晨猝死 于上海一宾馆 里,时年50岁 。
(台湾知名 影视艺人,首 创驾车飞越黄 河)
2004年4月8日
杨 迈 (Janmalm)
晚6点30分,54 岁的爱立信(中国) 公司总裁猝死在健 身房跑步机上, 系 因心脏病所致。
(刚从上海出 差回京,曾是瑞典 皇家空军预备军官, 一直有健身习惯)
固定——骨折等
材料:木板、金属夹板、充气性夹板、自身 原则:止血包扎、牵引、跨关节、松紧适度, 指(趾)端外露、外露骨折端不送回伤 口,畸形不复位
重点:颈托脊柱板的使用 颈椎骨折固定:有怀疑就要固定(颈托、 沙袋、软枕)
胸腰椎骨折固定:半卧硬板、固定


原则:重伤优先、科学规范(不能随意)
器材:担架、急救毯、折叠椅
横突
上关节突
肋凹—与肋头相关节。 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 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
横突 棘突 上关节突 上肋凹
叠瓦状排列。
横突肋凹
棘突 上关节突 下肋凹
颈椎骨折固定
• 伤员仰卧,在头枕 部垫一薄枕,使头 部成正中位,头部 不要前屈或后仰, 再在头的两侧各垫 枕头服卷,最后用 一条带子通过伤员 额部固定头部,限 制头部前后左右晃 动。
创伤现场急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颅脑损伤禁止冲洗和填塞脑脊液流 出道,应将其侧向一边,任其流出, 并不断用干净的干的消毒棉花或纱 布将血液和脑脊液揩干净。
创伤现场急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颈部伤不能用绷带缠绕颈项。
2004年7月27日
陈天宇
《西部商报》 报道:昨天,甘肃 省03年高考理科状 元在家中不幸猝死。 死亡原因:猝死—
食物卡住气管?
(年仅19岁的北大 才子、放暑假刚回 家两天)
省医院尽力抢救,真正死因须等尸解 证实。
2005年02月25日
向志雄
在会议室中突然 昏倒就再没醒来,年 仅51岁。至下午4时许, 两个半小时的抢救未 能成功,死亡诊断书 上写的是 “猝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