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知识树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
(三)解决问题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2、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 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3、能用文字、字母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 结果的合理性。 4、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与态度目标
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 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2、学生不会使用性质和判定 解决措施:让学生发现结论的得出需要两个条件
① 角平分线 ② 距离 3、性质和判定容易混淆。 解决措施:分类练习。 4、很多学生依然停留在全等应用上,缺乏使用角平分线的意识。 解决措施:教师可通过习题让学生比较两种证法哪一种更简单!激发学生使用这一性 质的意识。
中考占位:
6、每章安排了“小节”,包括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和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 7、本书的复习分为练习、习题、复习题三类。练习供课上使用,有些练习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
有些练习时相关内容的延伸;习题供课内或课外作业时选用;复习题供复习全章是选用。 其中习题、复习题按照习题的功能分为“复习巩固”“综合应用”“拓广探索”三类。
2、能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3、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其 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 究并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
初中数学知识树
初中数学知识树初中数学知识树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两数来相加,绝对值加不变号。
异号相加大减小,大数决定和符号。
互为相反数求和,结果是零须记好。
【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减正等于加负,减负等于加正。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符号法则
同号得正异号负,一项为零积是零。
合并同类项
说起合并同类项,法则千万不能忘。
只求系数代数和,字母指数留原样。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或添括号,关键要看连接号。
扩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解方程
已知未知闹分离,分离要靠移完成。
移加变减减变加,移乘变除除变乘。
平方差公式
两数和乘两数差,等于两数平方差。
积化和差变两项,完全平方不是它。
完全平方公式
二数和或差平方,展开式它共三项。
首平方与末平方,首末二倍中间放。
和的平方加联结,先减后加差平方。
完全平方公式
首平方又末平方,二倍首末在中央。
和的平方加再加,先减后加差平方。
解一元一次方程
先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变号要记牢。
同类各项去合并,系数化“1”还没好。求得未知须检验,回代值等才算了。
解一元一次方程
先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1还没好,准确无误不白忙。
因式分解与乘法
和差化积是乘法,乘法本身是运算。
积化和差是分解,因式分解非运算。
因式分解
两式平方符号异,因式分解你别怕。
两底和乘两底差,分解结果就是它。
两式平方符号同,底积2倍坐中央。
因式分解能与否,符号上面有文章。
同和异差先平方,还要加上正负号。
同正则正负就负,异则需添幂符号。
因式分解
一提二套三分组,十字相乘也上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 轴对称 【说课稿】 轴对称
轴对称
对于《轴对称》,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在数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性质和运用。本节课让学生学习了解轴对称现象的数学本质,为学习轴对称的性质、变换,等腰三角形的直观认识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涉及到"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图形与变换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类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现象的探究过程,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③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
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丰富的轴对称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积
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
般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重点是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难点是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法分析
学情分析从认知情况来说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相关内容之后安排的一节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具备学习本节内容的认知条件,具备参与课堂探索活动的热情,因此,这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和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是切实可行的。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1章 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
15章分式
12章全等 三角形
13章轴 对称 本册不涉及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四大领域
八 年 级 上 册
数与代数
实践与综 合应用
课题学习
数学活动
编写意图 体例安排 编写特点
知识内容 立体整合
说教材
内容标准
说课标
课标要求
5、体例安排
为学生创 设探索和交流 的机会,加大 学生思维的空 间. 思维发展
合作交流
信息技 术应用 正文内容的 背景知识,理解 正文的问题 小贴士 云朵
阅读与思考
实验、探究 观察与猜想 综合性、实 践性、开放性 数学活动
观察、思考、探究 讨论、归纳等栏目
选学栏目
章前图
章前
引言 学生预习 教师导入新课
与三角形有 关的线段 三角形的 稳定性
第7章三角形
知 识 整 合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 形
对 应 边 相 相 等 分对 线应 、中 对线 应、 高对 线应 相角 等平 全 等 三 角 面形 积的 相周 等长 、
1.找第三边SSS 1.找夹这个角的另一边 已知两边2.找这两边 已知一 SAS 的夹角SAS 边一角
•2.内容标准
1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 算 2会推导乘法公式 进行计算 3会用提公因式法 公式法 进行因式分解 4根据整式的学习能够熟练 分式的运算。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知识树
第二章 乘法公 式与因 式分解 第一章 轴对称 与轴对 称图形
平分 线 等腰 三角 形
线段垂 直平分 线
第五章 实数
立 方 根 实数
轴对 称与 成轴 对称
镜面对称 角平 分线
八 年 级 数 学 上 册 知 识 树
第六章 一元一 次不等 式
一元一 次不等 式组
不等关 系和不 等式
一元一 次不等 式
解方 程 分式的加 减乘除及 比和比例 基本性质, 约分通分 公式法
分式 方程 应用
调查及取 样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定 理 判定 直角 三角 形
分式 方程
算术平 方根 平 方 根
提公因 式法
பைடு நூலகம்
因式 分解
分式 性质 及运 用
第三章 分式
第四章 样本与估 算
勾 股 定 理
方 根
完全平 方公式
公式
平方 差公 式 轴对称图 形及成轴 对称图形 性质 图案设 计
初中数学_等腰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等腰三角形复习》教案设计
主备人;
A B C
D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展示。
【教师活动】随学生讲解板演题目过程,规范学生解题步骤。
3、转化思想的具体实践:
例2.如图1,AB =AC ,点D 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
(1)请问图中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简单说明理由。
(2)若过点D 作EF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现在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3)线段EF 与线段BE 、CF 有何数量关系?你能说明理由吗?
(4)若AB =4,求△AEF 的周长。
【师生共同总结】转化思想在角角转化、边边转化、边角转化的重要应用。
三、创学应用、变式训练----夯实思维:
1、.已知△ABC 中AB=AC ,点P 是底边的中点,PD ⊥AB ,PE ⊥AC ,垂足分别是D 、E ,求证:PD=PE.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由学生代表讲解。
【教师活动】点评并鼓励学生
2.如图,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边AB,BC,AC上,且BD=CE,BE=CF。
(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2)是猜测当∠A满足什么条件时,△DEF是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由学生代表讲解。
【教师活动】点评并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题目。四.探索发现、拓展提升----拓展思维: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AC=90º,直角∠EPF的顶点P是BC 的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BE=AF;②△P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第八章 三角形 知识树+知识点+典型例题+巩固练习
(1)试求该车从A点到B的平均速度;(2)试说明该车是否超过限速.
即∠ACE=∠BCD,∵AC=BC,CE=CD,
∴⊿ACE≌⊿BCD。
(2)∵⊿ACE≌⊿BCD,∴∠CAE=∠B=45°,∵∠BAC=∠B=45°,∴∠DAE=90°,∴AD +AE =DE 。
例3.已知:点P是等边⊿ABC内的一点,∠BPC=150°,PB=2,PC=3,求PA的长。
分析:将⊿BA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至⊿BCD,即可证得⊿BPD为等边三角形,⊿PCD为直角三角形。
分析:要证⊿ACE≌⊿BCD,已具备AC=BC,CE=CD两个条件,还需AE=BD或∠ACE=∠BCD,而∠ACE=∠BCD显然能证;要证AD +AE =DE ,需条件∠DAE=90°,因为∠BAC=45°,所以只需证∠CAE=∠B=45°,由⊿ACE≌⊿BCD能得证。
证明:(1)∵∠DCE=∠ACB=90°,∴∠DCE-∠ACD=∠ACB-∠ACD,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和性质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DEF,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第十七讲-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又∵BF=AF,BD=AE,∴△DBF≌△EAF. ∴DF=EF,∠BFD=∠AFE. ∴∠DFE=∠DFA+∠AFE=∠DFA+∠BFD=60° . ∴△DEF 为等边三角形.
(2)结论 DE=BD+CE 成立. 证明:∵∠BDA =∠BAC=α, ∴∠DBA+∠BAD=∠BAD +∠CAE=180° -α, ∴∠DBA=∠CAE. ∵∠BDA=∠AEC=α,AB=AC, ∴△ADB≌△CEA.∴AE=BD,AD=CE. ∴DE=AE+AD=BD+CE.
(3)由(2)知,△ADB≌△CEA, ∴∠DBA=∠EAC. ∵△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 ∴∠ABF=∠CAF=60° . ∴∠DBA+∠ABF=∠EAC+∠CAF. ∴∠DBF=∠EAF.
例 1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4,其一边长为 4,那么它 的底边长为________ 4或6 .
[解析] 由题知,4 可能为底边,也可能为腰,故要分两 种情况讨论. 当 4 为腰时,则底边长为 14-4-4=6,故三边长分别 为 4,4,6,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底边长为 6; 14-4 当 4 为底边时,则腰长为 =5,故三边长分别为 5, 2 5,4,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底长为 4. 所以它的底边长为 4 或 6. 第17讲┃ 等腰三角形
1.如图 17-1,点 D 在 BC 上,DE⊥AB,DF⊥AC,且 DE=DF,则线段 AD 是△ABC 的 ( B )
初中数学三角形知识树
初中数学三角形知识树
一、课标要求
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经历探索三角形基本性质的过程;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2.数学思考:
在探索图形的性质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解决问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4.情感态度:
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二、编写意图
1.增加了丰富的问题情境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发现”几何图形,归纳出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从而更好地“把握图形”。
2.加大了探索交流的空间
教材设置了思考、探究、讨论等栏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合作交流。
3.循序渐进地进行推理训练
老教材偏重于逻辑推理,纯理论题占大多数;新教材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按照“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地安排,逐步达到《课标》要求。在七年级主要采取渗透说理的方式,从八年级上学期的“全等三角形”开始正式出现“证明”。
三、知识内容
1.从总体来说:
三角形----特殊三角形----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与其它图形的关系
特殊三角形中包括: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两个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
数学第七章三角形知识树
质、勾股定理等。
数学建模
03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建立数学模型,如几何概型、概率计算等。
05
三角形的相似与全等
相似三角形
定义
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 平方。
应用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计算等。
全等三角形
定义
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应用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几何证明、计算等。
证明方法
角边角(ASA)
两个角及一边分别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
边边边(SSS)
三边分别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SAS)
两边及夹角分别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
详细描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即 从顶角到基底的垂直平分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应用广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等腰三角形在几何、建筑、工程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如桥梁、建筑结构、机械零件等的设计。
等边三角形
总结词:三边相等 总结词:中心对称 总结词:稳定性好
详细描述: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长度相等,三个内角都相 等,每个角都是60度。
八上数学知识树_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 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 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 识。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课标要求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 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的过程;掌握数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并能解决简单 的问题。
八 年 级 上 册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 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 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 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自信心
数与代数
四边形
图形与几何
1 有理数 2 整式的加减 6实数 14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5 分式 21二次根式
线与角
4几何图形初步
投影与视图
29三视图
5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内容
统计与概率
统计 概率
实践与综合运用 课题学习 数学活动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25概率初步 20数据的分析
初 中 数 学
2
编排特点 体例安排 内容标准
内容结构 立体整合 教学建议
说教材
说课标
课标要求
说教材内容
说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八 年 级 上 册
3
一、说课标
1、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上册书的 基本要求
4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 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 感;发展抽象思维、合 情推理的能力,并能有 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观 点。
八年级上几何-知识树PPT课件
与线段两端点 距离相等的点 在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上
判定
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性质
等角对等边
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
判定
性质
等边三角形
13章 轴 对 称
判定
7
教学建议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应关注证明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三内容)
三 角 形
3
拓展—多边形 内角和(n-2)180°
拓展—多边形 外角和360°
外角和360° 内角和180°
拓展—四边形 没有稳定性
两边之差 小于第三边
内角和、 外角和
稳定性
性质、会画
两边之和 大于第三边
三边关系
11章 三 角 形
高、中线、 角平分线
条数、交点 个数及名称
4
ASA AAS
SAS SSS
HL (RT△)
全等三角形的 对应边相等、 对应角相等
能够完全重合 的两个三角形
判定
性质
定义
12章
wk.baidu.com
全
角平分线
等
三
角
形
性质:角平分线 上的点到角
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角两边 距离相等的点 在角的平分线上
几何证明初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数学知识树
二、说
教
材
教材编 写 体例 教材编写 特点
说 教 材
减缓坡度,放低起点。 教材从让学生熟悉的 最基本的证明格式入 手,证明方向明确, 过程简单。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材 从基本事实出发,然后通过 证明“对顶角相等”、平行 线性质为依据,对其他定理 进行证明,前后相连,环环 相扣。从图形看,由平行线 到三角形;从过程看,推理 步骤逐渐增加。
拾级而上,渐入佳境。
编 写 特 点
教材最后一节是证明举例。 证明了AAS,等腰三角形性 质定理、判定定理,线段垂 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性质及 判定,HL定理等。让学生 感受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能 解决很多问题,但并不是唯 一方法等等。学完本章,学 生完成了初中“图形与几何” 部分的阶段性任务。
交流与发现
八年级上册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几何证明初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说课标 说 课 流 程
一、说
课
标
课程目标
课程理念
课程内容
说 课 标
培养目标
课 程 理 念
在试验、猜想、证 明等活动中,发展合情 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感悟数学思想
学会从数学的角度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并运用性质或定理解决 简单的问题。
注重评价主 体的多元与互 动。
运用多种评 价功能 (检查、 诊断、激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
研说流程
等 腰 三 角 形
一、说课标
1、总目标:
在探索图形的性质中,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 展几何直观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 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 人合作的重要性。
能
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 基本性质的过程;掌 握等腰三角形的基本 性质;掌握基本识图, 作图等技能
2.教材内容
轴对称图形
定义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知识内容
等 腰 三 角 形
、
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边是什么特点 角是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三线合一 等边对等角
知识探究
剪纸叠纸
性质产生
等边三角形
动手实验
知识的呈现方式
等 腰 三 角 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创设问题
解决问题 等腰三角形性质 的探究
பைடு நூலகம்
折纸实验, 课件演示
二·说教材
1.编写意图
八年级主要采取说理的方式, 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 教材设置了思考、探 究、讨论等栏目引导 学生自主探索,激发 学生进行思考,促进 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习题分为:复习巩固、 综合运用、拓展提高
四大领域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和图形,“发现”数学问题,构建 数学模型,提高思维能力。 使学生增加了合作、交流 的机会。加大了探索交流 的空间
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
评价主体和方法 的多元化 评价结果要用定性 和定量相结合的 方式呈现
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重视 定性评价的作用,采用定性与 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注重对学生数学 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 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 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 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 等方面
四大领域 评价建议 等 腰 三 角 形
谢谢指导!
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 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 和创造性。
•2.内容标准
• 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定义)。 • 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个底角(底角指三角形最下面的两 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 在同一三角形中,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三 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建立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等 腰 三 角 形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等腰三角形“轴对称图形”“等边对等 角”“三线合一”性质的得出,可以先 让学生剪出等腰三角形,并进一步利用 叠纸来观察相等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 的性质,由操作过程得到启发 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三角形 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真实的素材, 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实际, 从实际出发引入概念,并将所 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学生经历数学 知识的形成过程 关注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程度
注重联系实际 教学建议
探 索 交 流
获 得 知 识 感 悟 思 想
2.评价建议
考察学生对基础 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理解 和掌握程序
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 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 能用文字,字母,符号 表达解题过程
重视对学生 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评价 基础知识与 基本技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