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发酵工程第十三章发酵产物分离原理与技术
合集下载
发酵工程原理PPT课件
发酵工程原理 与技术应用
.
1
发酵工程
一、微生物发酵工程
微生物工程:利用微生物的活动来进行物质 转化的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是将化学工程 有关理论和单元操作应用于微生物的工业发 绪 酵生产,进而发展起来的具有新的特点的一 论 门学科。
.
2
发酵工程
生物学
绪
论
发酵工程
工程学
化学
.
3
发酵工程
1.是应用微生物为工业规模生产服务的一门 工程技术,是直接建立在微生物学基础上的, 随微生物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是与化 学工业相结合的一个新发展。 绪 论
目前,发酵工程的全部基本参数:如温度、pH 值等均能自动记录并能自动控制。
.
8
发酵工程
6.微生物酶反应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反应结 合工程技术的建立;
混合法(可先发酵后合成,亦可颠倒) 大规模生产 :维生素C、激素、核酸; 新
绪 的抗生素; 某些氨基酸
论
.
9
发酵工程
三、微生物工业的特点及范围
微生物工业(发酵工业):利用微生物具有 的化学活性进行物质转换,从事各种发酵产 品生产的工业。 绪 论
①从糖分解产生简单化合物→复杂物质的生
物合成;
绪 论
②发酵方法代替化学合成方法较多;
③向大型发酵发展(常用20~120吨发酵罐, 最大500~1000吨)
④人工诱变菌种和代谢控制,新产品、新用
途层出不穷;
⑤开辟新原料;
⑥环境友好型生产;
.
15
发酵工程
七、《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的任务和内容
任务:从微生物工程范畴出发来阐明厌氧性 发酵与好气性发酵过程及产品提纯的工艺原 理; 绪 用这些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微生物工业中 论 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
.
1
发酵工程
一、微生物发酵工程
微生物工程:利用微生物的活动来进行物质 转化的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是将化学工程 有关理论和单元操作应用于微生物的工业发 绪 酵生产,进而发展起来的具有新的特点的一 论 门学科。
.
2
发酵工程
生物学
绪
论
发酵工程
工程学
化学
.
3
发酵工程
1.是应用微生物为工业规模生产服务的一门 工程技术,是直接建立在微生物学基础上的, 随微生物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是与化 学工业相结合的一个新发展。 绪 论
目前,发酵工程的全部基本参数:如温度、pH 值等均能自动记录并能自动控制。
.
8
发酵工程
6.微生物酶反应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反应结 合工程技术的建立;
混合法(可先发酵后合成,亦可颠倒) 大规模生产 :维生素C、激素、核酸; 新
绪 的抗生素; 某些氨基酸
论
.
9
发酵工程
三、微生物工业的特点及范围
微生物工业(发酵工业):利用微生物具有 的化学活性进行物质转换,从事各种发酵产 品生产的工业。 绪 论
①从糖分解产生简单化合物→复杂物质的生
物合成;
绪 论
②发酵方法代替化学合成方法较多;
③向大型发酵发展(常用20~120吨发酵罐, 最大500~1000吨)
④人工诱变菌种和代谢控制,新产品、新用
途层出不穷;
⑤开辟新原料;
⑥环境友好型生产;
.
15
发酵工程
七、《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的任务和内容
任务:从微生物工程范畴出发来阐明厌氧性 发酵与好气性发酵过程及产品提纯的工艺原 理; 绪 用这些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微生物工业中 论 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
《发酵工程》课件
产物分离纯化的优化
分离纯化方法
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过滤、离心、萃取、蒸馏、膜分离等。
优化策略
根据产物的性质和发酵液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分离纯化方法,并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06
未来发酵工程的发展趋势
新技术应用与设备改进
生物信息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微生物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进行深入研究,为发酵工程提供更精确的微生物代谢调控手段。
为防止发酵污染,应定期对菌种进行 纯化、复壮,严格控制培养基和设备 的灭菌温度和时间,加强发酵过程中 的监控和检测。
发酵效率的提高
影响因素
影响发酵效率的因素包括菌种特性、培养基成分、发酵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
优化方法
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控制发酵温度、调节pH值、提高溶解氧浓度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发酵效率。
合成生物学
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和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细胞工厂, 实现高效、定向的物质转化。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和优化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提高发酵产物 的产量和品质。
可持续性与环保
1 2
节能减排
通过优化发酵工艺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 废弃物排放,实现发酵工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抗菌素
抗菌素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通过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达到防治病害 的目的。抗菌素在医疗、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其他发酵产物及其应用
柠檬酸
柠檬酸是发酵工程中重要的有机酸之一,主要用于食品、 化工、医药等领域。柠檬酸具有抗氧化、抗菌、提高口感 等作用。
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通过发酵工程生产出的 各种氨基酸,如谷氨酸、赖氨酸等,在食品、饲料、医药 等领域广泛应用。
发酵工程原理ppt课件
发酵工程
2.微生物工程与化学工程相比,具有明显的 区别:
①发酵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响;
绪 ②发酵过程的各种反响与微生物活细胞息息 论 相关;
③对发酵的控制是经过对微生物代谢的控制 来实现的;
发酵工程
3.发酵醪的流膂力学性质和普通典型的溶液 有明显的不同,不服从牛顿力学规律,称为 非牛顿流体。
发酵工程原理 与技术运用
发酵工程
一、微生物发酵工程
微生物工程:利用微生物的活动来进展物质 转化的实际与工程技术体系。是将化学工程 有关实际和单元操作运用于微生物的工业发 绪 酵消费,进而开展起来的具有新的特点的一 论 门学科。
发酵工程
生物学
绪
论
发酵工程
工程学
化学
发酵工程
1.是运用微生物为工业规模消费效力的一门 工程技术,是直接建立在微生物学根底上的, 随微生物工业的开展而开展,同时也是与化 学工业相结合的一个新开展。 绪 论
4.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工业技术的建 立;上个世纪60年代,氨基酸微生物工业发酵 技术建立,这是在分子生物学开展的根底上实 现的,这阐明遗传工程技术在发酵消费中得到 运用。人工诱变育种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的 绪 建立,是微生物工程开展的一个转机时期。
论 5.发酵动力学、发酵过程的延续化、自动化工 程技术的建立;
发酵工程
经过学习,应初步掌握: ①优良菌种选育; ②合理控制发酵条件,调理代谢途径〔添加 前体物质或抑制物质〕; 绪 ③消费过程延续化、自动化; 论 ④探求新工艺、新设备; ⑤从事微生物工程的研讨和设计才干; 主要内容:发酵机理、代谢控制、发酵产物 提纯
4.微生物发酵工程分为两大部分:
绪
发酵部分:
论
发酵产物分离原理与技术
等电点 盐析 有机溶剂
====
一、等电点沉淀法
• 利用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的溶解度最低和不同 电解质有不同等电点的特性,将两性电解质分离 的方法。 • 通过加酸或碱调pH=pI,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 为零,分子聚集在一起。 • 注意:pH过低,容易引起目标蛋白质变性。
二、 盐析沉淀法 1.盐与蛋白质溶解度的关系: • (1)盐溶:[盐]低时,S随[盐]增加而增加; • (2)盐析:[盐]高时,S随[盐]增加而降低;
3、 溶液pH值的影响 pH值影响某些化合物的离解度。 4、温度的影响 吸附热越大,则温度对吸附的影响越大。 5、其它组分的影响 当从含有两种以上组分的溶液中吸附时, 根据溶质的性质可以互相促进,干扰或 互不干扰。一般说来,对混合物的吸附 较纯物质的吸附为差。
第三节 离子交换法
• 离子交换作用:是指一 个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 与一个固体中的另一种 具有相同电荷的离子互 相调换位置,即溶液中 的离子跑到固体上去, 把固体上的离子替换下 来。这里溶液称流动相, 而固体称固定相。 • 用于蛋白质、氨基酸、 核酸、酶、抗生素的分 离。
– ②湿真密度:充分膨胀后树脂颗粒本身的比重。
湿真密度=树脂湿重/树脂颗粒所占体积
– ③视密度:指树脂充分吸水膨胀后的堆积密度。
视密度=树脂湿重/树脂层的体积
(4)膨胀性:因可交换离子不同而不同。
(5)耐磨损强度:树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 磨损。 (6)耐热性:有一定的耐热性能,温度过高 或过低,对强度和容量都会有影响。 一般:阳离子比阴离子树脂的耐热性高,其 中盐型比游离型的耐热性高。
• (3)适宜的机械强度。
• (4)化学稳定性。
2、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再生、转型、保存 • (1)处理: 树脂浸泡→酸处理→碱处理液→水洗 • (2)再生: 使用过的树脂恢复到原状况的方法(往往只 作简单转型处理)。 • (3)转型: 使树脂上带上使用时希望的离子。
====
一、等电点沉淀法
• 利用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的溶解度最低和不同 电解质有不同等电点的特性,将两性电解质分离 的方法。 • 通过加酸或碱调pH=pI,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 为零,分子聚集在一起。 • 注意:pH过低,容易引起目标蛋白质变性。
二、 盐析沉淀法 1.盐与蛋白质溶解度的关系: • (1)盐溶:[盐]低时,S随[盐]增加而增加; • (2)盐析:[盐]高时,S随[盐]增加而降低;
3、 溶液pH值的影响 pH值影响某些化合物的离解度。 4、温度的影响 吸附热越大,则温度对吸附的影响越大。 5、其它组分的影响 当从含有两种以上组分的溶液中吸附时, 根据溶质的性质可以互相促进,干扰或 互不干扰。一般说来,对混合物的吸附 较纯物质的吸附为差。
第三节 离子交换法
• 离子交换作用:是指一 个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 与一个固体中的另一种 具有相同电荷的离子互 相调换位置,即溶液中 的离子跑到固体上去, 把固体上的离子替换下 来。这里溶液称流动相, 而固体称固定相。 • 用于蛋白质、氨基酸、 核酸、酶、抗生素的分 离。
– ②湿真密度:充分膨胀后树脂颗粒本身的比重。
湿真密度=树脂湿重/树脂颗粒所占体积
– ③视密度:指树脂充分吸水膨胀后的堆积密度。
视密度=树脂湿重/树脂层的体积
(4)膨胀性:因可交换离子不同而不同。
(5)耐磨损强度:树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 磨损。 (6)耐热性:有一定的耐热性能,温度过高 或过低,对强度和容量都会有影响。 一般:阳离子比阴离子树脂的耐热性高,其 中盐型比游离型的耐热性高。
• (3)适宜的机械强度。
• (4)化学稳定性。
2、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再生、转型、保存 • (1)处理: 树脂浸泡→酸处理→碱处理液→水洗 • (2)再生: 使用过的树脂恢复到原状况的方法(往往只 作简单转型处理)。 • (3)转型: 使树脂上带上使用时希望的离子。
发酵工程 ppt课件
100%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具有真核细胞结构 ,有产孢子繁殖和水生、好气性 生长及醇发酵和糖发酵等类型。
80%
霉菌
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多细胞的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水
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良好的溶剂,能维持酶活性 ,参与代谢反应。
无机盐
参与细胞构成和代谢反应,对 细胞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 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发酵技术生产面包、啤酒 、酸奶等食品。
医药工业
生产抗生素、疫苗、干扰素等 生物药物。
化学工业
生产燃料、化学品、塑料等物 质。
环境治理
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废气, 实现环境保护和治理。
02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80%
细菌
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 旋菌等,根据对人类的关系可分 为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和益生菌 。
细胞分离
通过离心、过滤等技术将菌体从发酵液中分离出 来。
产物纯化
通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技术,如蒸馏、结晶、色 谱等,将产物纯化至所需的规格和纯度。
04
发酵工程的应用实例
酒精发酵Βιβλιοθήκη 010203
酒精发酵简介
酒精发酵是一种通过酵母 菌将糖类物质转化为乙醇 的过程,广泛应用于酒精 饮料、化工等领域。
酒精发酵工艺流程
提高产物的产量与质量
代谢工程
通过代谢工程手段,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优化,提高目标产 物的产量和纯度。
过程控制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在线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实现精 准控制,提高产物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与环境污染
节能减排技术
采用新型发酵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发酵工程原理》课件
04
发酵工程应用实例
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简介
酒精发酵原理
酒精发酵是一种通过酵母菌将糖类物质转 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广泛应用于 酒精饮料、生物能源等领域。
酒精发酵主要基于酵母菌的厌氧代谢,通 过糖酵解途径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 化碳。
酒精发酵工艺
酒精发酵的应用
酒精发酵工艺包括原料选择、糖化、发酵 、蒸馏和精馏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严格 的操作要求。
生物农药的应用
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 业等领域,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05
发酵工程的前景与挑战
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发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生物反应器是发酵工程的重要发 展方向,能够提高发酵效率和产物质 量。
详细描述
新型生物反应器采用先进的材料和设 计,优化了发酵过程中的氧气和营养 物质传递,减少了染菌风险,提高了 产物浓度和收率。
发酵工程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生产出包括食品、饮料、饲料、医 药品、化学品和农业用化学品等在内的各种有用物质。它具有高度洁净的生产环 境,能够实现高效转化和大规模生产,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酵工程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发酵工程经历了自然发酵、纯培养技术、通气发酵、 酶工程和基因工程等阶段,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高度 综合性的生物工程技术。
02
微生物发酵过程
微生物发酵的类型
厌氧发酵
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菌进行发酵,产生 乙醇、乳酸等。
兼性厌氧发酵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发酵,产生酒 精、酵母等。
好氧发酵
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菌进行发酵,产生 丙酮、丁醇等。
混合发酵
同时利用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产生多种代 谢产物。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课件
自然选育和诱变育种交替使用可获高产菌株。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4
特殊变异菌的筛选方法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 组成型突变株 抗(敏感)性突变株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7
高丝氨酸缺陷菌生产赖氨酸
必需氨基酸 食品、医药、畜牧业需要量很大 但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有反馈抑制, 另一方面还同时生成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使赖氨酸不能在细 胞内累积 高丝氨酸缺陷菌(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补充适量高丝 氨酸)则合成大量赖氨酸
2
3
2
1
3 2
对照(HC0 =HC1+ HC2 + HC3) 诱变
3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 HC1> HC0 能力增强)
( HC2< HC0 能力减弱) ( HC3= HC0 能力不变)•42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3
诱变后的突变株会继续变异,低单位菌株在传代过程 中往往占优势,因此复筛中常常出现产量高低不稳的状态, 必须进行自然分离—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必须环节。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21
自然选育
自然选育:利用菌种自然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进 行菌种筛选的过程。 自然突变:微生物在没有人工参与下所发生的突变。 引起自然突变两个原因: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效应和互变 异构效应。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前进
•22
自然突变
多因素低剂量诱变效应:自然突变实质上是由一些原 因不详的低剂量诱变因素引起的长期综合效应,如宇宙 空间各种短波辐射、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低浓度诱 变物质以及微生物自身代谢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诱变物 质(如H2O2)的作用等。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4
特殊变异菌的筛选方法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 组成型突变株 抗(敏感)性突变株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7
高丝氨酸缺陷菌生产赖氨酸
必需氨基酸 食品、医药、畜牧业需要量很大 但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有反馈抑制, 另一方面还同时生成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使赖氨酸不能在细 胞内累积 高丝氨酸缺陷菌(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补充适量高丝 氨酸)则合成大量赖氨酸
2
3
2
1
3 2
对照(HC0 =HC1+ HC2 + HC3) 诱变
3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 HC1> HC0 能力增强)
( HC2< HC0 能力减弱) ( HC3= HC0 能力不变)•42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43
诱变后的突变株会继续变异,低单位菌株在传代过程 中往往占优势,因此复筛中常常出现产量高低不稳的状态, 必须进行自然分离—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必须环节。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21
自然选育
自然选育:利用菌种自然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进 行菌种筛选的过程。 自然突变:微生物在没有人工参与下所发生的突变。 引起自然突变两个原因: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效应和互变 异构效应。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前进
•22
自然突变
多因素低剂量诱变效应:自然突变实质上是由一些原 因不详的低剂量诱变因素引起的长期综合效应,如宇宙 空间各种短波辐射、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低浓度诱 变物质以及微生物自身代谢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诱变物 质(如H2O2)的作用等。
发酵工艺原理ppt课件
6.设备通用性
7.副产物可综合利用性
8.生产能力可提高性:突变与基因 扩赠
7.废水、废渣排放量大,处理费 用高
8.生产过程容易受到其他微生物 的污染
9.产物类型可塑性:突变与转基因 9.通气、搅拌、冷却等能耗大
四 、发酵工业的范围
1.发酵食品工业(Fermented Foods) :酱油,食醋, 豆瓣酱,酸菜,活性酵母,活性乳酸菌,面包,酸 奶,奶酪,酱豆腐,纳豆、白酒,黄酒,米酒,葡 萄酒,啤酒,果酒。
8.酶制剂发酵工业Enzymes :淀粉酶、蛋白 酶、脂酶、青霉素酰化酶、葡萄糖氧化酶、海 因酶等。
9.发酵饲料工业Feedstuff :干酵母、单细胞蛋 白、酵素菌、益生菌、青贮饲料、抗生素和维 生素饲料添加剂等。
四、 发酵工业的范围
10 生物肥料与农药工业: biofertilizer and biological pesticide
离子交换的应用
色层分离技术应用
蒸发和结晶技术的应用
过滤膜技术
发酵的分类
1. 按获取能量的方式分——好氧发酵,厌氧发酵
2. 按产物类型分——初级代谢物发酵,次级代谢物发酵; 食品发酵,有机酸发酵,氨基酸发酵,维生素发酵,抗生 素发酵……
3. 按操作类型分——自然发酵,纯种发酵,混种发酵; 分批发酵,半连续发酵,连续发酵;固态发酵,液态发酵
三、发酵工业的特点
优点
缺点
1.产物结构复杂性和特异性: 手性或光学活性
1.副产物多,分离精制困难 2.反应速度慢
2. 过程安全性:水相、常温、常压、 3.原料转化率低
中性、不燃不爆
4.反应浓度低
3.主要原料可再生性:阳光和土地 5.生产稳定性差
发酵工程第十三章发酵产物分离原理与技术
01
活性炭:容易从水溶液中吸附溶质,吸附芳香族化合物能力大。
02
活性炭种类:有酸性、碱性或中性。
03
活性炭吸附选择性差,不能进行精炼。
04
②、疏水性或非极性吸附剂
活性炭种类
活性炭种类
颗粒大小
表面积
吸附力
吸附量
洗脱
粉末活性炭
小
大
大
大
难
颗粒活性炭
较小
较大
较小
较小
难
锦纶活性炭
大
小
小
小
易
粉末活性炭 锦纶活性炭
02
一、等电点沉淀法
从猪胰脏中提取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的pI=8.9,可先于pH 3.0左右进行等电点沉淀,除去共存的许多酸性蛋白质(pI=3.0)。工业生产胰岛素(pI=5.3)时,先调pH至8.0除去碱性蛋白质,再调pH至3.0除去酸性蛋白质(同时加入一定浓度的有机溶剂以提高沉淀效果)。
A
碱性磷酸酯酶的pI沉淀提取:发酵液调pH4.0后出现含碱性磷酸酯酶的沉淀物,离心收集沉淀物。用pH9.0的0.1 mol/L Tris-HCl缓冲液重新溶解,加入20~40%饱和度的硫酸铵分级,离心收集的沉淀Tris-HCl缓冲液再次沉淀,即得较纯的碱性磷酸酯酶。
盐离子电荷的中和作用,使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盐离子引起原本在蛋白质分子周围有序排列的水分子的极化,使水活度降低。
1、盐析法的原理
盐析原理示意图
蛋白质的溶解度与盐浓度间的关系可用Cohn方程式表示:
盐析原理
图1 碳氧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与硫酸铵离子强度的关系图
蛋白质的溶解度与盐浓度间的关系可用Cohn方程式表示: logS/S0 = -Ks·I logS=β-KsI S — 离子强度为I时的蛋白溶解度 (g/L); S0 — 纯溶剂(即I = 0)时蛋白的溶解度; Ks — 盐析常数,与温度和pH无关; I — 离子强度 当温度一定时,S0对于某一溶质是一常数,即logS0 = 是溶质的特征常数,对于蛋白质而言,其大小主要取决于不同蛋白质的性质,它也与溶液的温度和pH值有关,但与盐的种类无关。
活性炭:容易从水溶液中吸附溶质,吸附芳香族化合物能力大。
02
活性炭种类:有酸性、碱性或中性。
03
活性炭吸附选择性差,不能进行精炼。
04
②、疏水性或非极性吸附剂
活性炭种类
活性炭种类
颗粒大小
表面积
吸附力
吸附量
洗脱
粉末活性炭
小
大
大
大
难
颗粒活性炭
较小
较大
较小
较小
难
锦纶活性炭
大
小
小
小
易
粉末活性炭 锦纶活性炭
02
一、等电点沉淀法
从猪胰脏中提取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的pI=8.9,可先于pH 3.0左右进行等电点沉淀,除去共存的许多酸性蛋白质(pI=3.0)。工业生产胰岛素(pI=5.3)时,先调pH至8.0除去碱性蛋白质,再调pH至3.0除去酸性蛋白质(同时加入一定浓度的有机溶剂以提高沉淀效果)。
A
碱性磷酸酯酶的pI沉淀提取:发酵液调pH4.0后出现含碱性磷酸酯酶的沉淀物,离心收集沉淀物。用pH9.0的0.1 mol/L Tris-HCl缓冲液重新溶解,加入20~40%饱和度的硫酸铵分级,离心收集的沉淀Tris-HCl缓冲液再次沉淀,即得较纯的碱性磷酸酯酶。
盐离子电荷的中和作用,使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盐离子引起原本在蛋白质分子周围有序排列的水分子的极化,使水活度降低。
1、盐析法的原理
盐析原理示意图
蛋白质的溶解度与盐浓度间的关系可用Cohn方程式表示:
盐析原理
图1 碳氧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与硫酸铵离子强度的关系图
蛋白质的溶解度与盐浓度间的关系可用Cohn方程式表示: logS/S0 = -Ks·I logS=β-KsI S — 离子强度为I时的蛋白溶解度 (g/L); S0 — 纯溶剂(即I = 0)时蛋白的溶解度; Ks — 盐析常数,与温度和pH无关; I — 离子强度 当温度一定时,S0对于某一溶质是一常数,即logS0 = 是溶质的特征常数,对于蛋白质而言,其大小主要取决于不同蛋白质的性质,它也与溶液的温度和pH值有关,但与盐的种类无关。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课件
其他领域
除上述领域外,发酵产物分离纯化还广泛应用于 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例如,通过分离纯化技 术处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以及从废弃物中提取 生物质能等。
02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
发酵产物的分类与特性
发酵产物分类
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
发酵产物特性
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生物活性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概述 •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 •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工艺流程 •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设备与操作 •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案例分析
01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概述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是指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经过提 取、分离、纯化等步骤,得到单一组分的工艺过程。
重要性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是实现微生物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 制药、食品、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离纯化,可 以得到高纯度、高质量的产物,满足下游应用的需求。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酿造业,如酱油、醋、酒等产品的生 产。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发酵产业逐渐兴起,分离纯化技术也不断进步,出 现了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和设备。
利用物质分子量、沸点等性质的差异分离物 质
03
发1
02
03
去除杂质
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去 除发酵液中的固体杂质和 悬浮物。
调节pH值
根据发酵产物的性质,将 发酵液的pH值调节至适宜 范围,以提高提取和纯化 的效果。
降低黏度
通过加热、稀释等方法降 低发酵液的黏度,有利于 后续处理。
除上述领域外,发酵产物分离纯化还广泛应用于 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例如,通过分离纯化技 术处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以及从废弃物中提取 生物质能等。
02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
发酵产物的分类与特性
发酵产物分类
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
发酵产物特性
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生物活性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概述 •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 •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工艺流程 •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设备与操作 •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案例分析
01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概述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是指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经过提 取、分离、纯化等步骤,得到单一组分的工艺过程。
重要性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是实现微生物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 制药、食品、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离纯化,可 以得到高纯度、高质量的产物,满足下游应用的需求。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酿造业,如酱油、醋、酒等产品的生 产。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发酵产业逐渐兴起,分离纯化技术也不断进步,出 现了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和设备。
利用物质分子量、沸点等性质的差异分离物 质
03
发1
02
03
去除杂质
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去 除发酵液中的固体杂质和 悬浮物。
调节pH值
根据发酵产物的性质,将 发酵液的pH值调节至适宜 范围,以提高提取和纯化 的效果。
降低黏度
通过加热、稀释等方法降 低发酵液的黏度,有利于 后续处理。
发酵工程 ppt课件
4.3.3.3 厌氧发酵设备
厌氧发酵也称静止培养, 因其不需供氧, 所以 设备和工艺都较好氧发酵简单。严格的厌氧液 体深层发酵的主要特色是排除发酵罐中的氧。 酒精、丙酮、丁醇、乳酸和啤酒等都是采用液 体厌氧发酵工艺生产的。
啤酒发酵罐
4.3.4 下游加工过程
从发酵液中分离、精制有关产品的过程称为发酵生 产的下游加工过程(Down stream processing)。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2004 年 10 月 11 日,中科院上海巴斯 德研究所举行揭牌仪式,法国总统 希拉克、中科院副院长陈竺、上海 市副市长唐登杰共同为研究所揭牌。
上海巴斯德所研究的战略方向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转化 型研究: -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急性或慢性感染的机制; - 免疫应答机制和病毒感染调节; - 新型疫苗研发。
补料分批发酵的优缺点
优点
能维持基质浓度 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 便于自动控制 菌种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较大 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
缺点
4.3.2 发酵工艺控制
4.3.2.1 温度
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影响各 种酶反应的速率,改变菌体代谢产物的合成方向,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除这些直接影响外, 温度还对发酵液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如发酵液 的黏度、基质和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和传递速 率、某些基质的分解和吸收速率等,进而影响发 酵的动力学特性和产物的生物合成。
碳源过多,则容易形成较低的pH,若碳源不足,易引起菌
体衰老和自溶。
-添加缓冲剂 补料控制 –直接加酸加碱
–补加碳源(降低pH)或氮源(升高pH)
4.3.2.3 溶解氧浓度
《发酵工艺原理》课件
详细描述
发酵是通过微生物或酶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或能量的生物化学过程。在发酵过程中, 微生物或酶可以将底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如酒精、乳酸、醋酸等。根据产物的不同,发酵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如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发酵技术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发酵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古代酿酒到现代工业发酵,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 新推动了发酵工业的快速发展。
04 发酵工艺流程与设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菌种制备、发酵过
程、产物提取等阶段。
发酵工艺分类
02
根据发酵原料、菌种和产物不同,对发酵工艺进行分类,如酒
精发酵、乳酸发酵等。
发酵工艺应用
03
介绍发酵工艺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发展
前景。
详细描述
发酵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酿酒技术,人们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将 粮食转化为酒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工业发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开始 利用微生物或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如氨基酸、抗生素、酶制剂等。技术的不断
改进和创新使得发酵工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发酵工业的应用领域
要点一
总结词
发酵工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食品、医药、农业 、环保等多个领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发酵工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最常见的是食品工业 中的应用,如面包、啤酒、酸奶等产品的生产。此外,发 酵技术还在医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抗生素、疫苗 、生长因子等的生产。在农业领域中,发酵技术可以用于 生产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等。此外,在环保领域中, 发酵技术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和有机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提取方法
发酵产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进 行分离,如沉淀法、离心法、萃取法 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产物的性 质和所需的纯度。
发酵是通过微生物或酶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或能量的生物化学过程。在发酵过程中, 微生物或酶可以将底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如酒精、乳酸、醋酸等。根据产物的不同,发酵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如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发酵技术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发酵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古代酿酒到现代工业发酵,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 新推动了发酵工业的快速发展。
04 发酵工艺流程与设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菌种制备、发酵过
程、产物提取等阶段。
发酵工艺分类
02
根据发酵原料、菌种和产物不同,对发酵工艺进行分类,如酒
精发酵、乳酸发酵等。
发酵工艺应用
03
介绍发酵工艺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发展
前景。
详细描述
发酵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酿酒技术,人们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将 粮食转化为酒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工业发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开始 利用微生物或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如氨基酸、抗生素、酶制剂等。技术的不断
改进和创新使得发酵工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发酵工业的应用领域
要点一
总结词
发酵工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食品、医药、农业 、环保等多个领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发酵工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最常见的是食品工业 中的应用,如面包、啤酒、酸奶等产品的生产。此外,发 酵技术还在医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抗生素、疫苗 、生长因子等的生产。在农业领域中,发酵技术可以用于 生产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等。此外,在环保领域中, 发酵技术可以用于废水的处理和有机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提取方法
发酵产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进 行分离,如沉淀法、离心法、萃取法 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产物的性 质和所需的纯度。
发酵产品的分离纯化 PPT
cell外: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胞外 酶(α-淀粉酶)等
3、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的重要性 1)、生化产品的必经的过程 2)、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平台 3)、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之一
4、生物下游加工过程工程的研究内容可分 为: (1)确立最佳的分离方法 (2)确定最佳的分离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 (3)分离设备的选型和设计
二、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的特点 1、培养液成分复杂 2、目标物质含量低,而杂质浓度高
几种典型产品发酵液的浓度
产品 单克隆抗体 酶 抗生素 有机酸 氨基酸
典型浓度/(g/L) 0、5 20 25 100 100
3、目标物质稳定性差 4、下游加工过程有弹性 5、 注意生物安全性
三、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流程
2 、生化产品的类型 2、1 按用途分类
食品类 农业用产品 医用类产品 生物试剂类
2、2 按分子量大小分类
分子量 < 1000Da:抗生素、有机 酸、氨基酸、多肽类等
分子量> 1000Da:酶、抗原、抗体、 多肽、蛋白质类
2、3 按发酵时目的产物所在的位置分类
cell内:胰岛素、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重组蛋白质
动、植物组织、体液等
胞外产物
提取
发酵液 → 预处理 → 分离 → 破碎 → 碎片分离 → 初步纯化 → 精制 → 制成品 培养液 加 热 沉 淀 匀 化 离 心 沉 淀 分子筛 无菌过滤 酶反应 调 pH 离 心 超 声 萃 取 吸 附 离 子 超 滤
絮 凝 过 滤 胞酶溶 过 滤 萃 取 亲 和 冻 干 错流过滤 研 磨 错流过滤 超 滤 吸 附 喷 干 憎 水 结晶
发酵产品的分离纯化
1、基本定义:
生物下游加工过程
生物化工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 酶反应过程或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获得 培养液,从上述培养液中分离、精制有关 产品的 过程为生物下游加工过程
3、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的重要性 1)、生化产品的必经的过程 2)、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平台 3)、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之一
4、生物下游加工过程工程的研究内容可分 为: (1)确立最佳的分离方法 (2)确定最佳的分离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 (3)分离设备的选型和设计
二、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的特点 1、培养液成分复杂 2、目标物质含量低,而杂质浓度高
几种典型产品发酵液的浓度
产品 单克隆抗体 酶 抗生素 有机酸 氨基酸
典型浓度/(g/L) 0、5 20 25 100 100
3、目标物质稳定性差 4、下游加工过程有弹性 5、 注意生物安全性
三、生物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流程
2 、生化产品的类型 2、1 按用途分类
食品类 农业用产品 医用类产品 生物试剂类
2、2 按分子量大小分类
分子量 < 1000Da:抗生素、有机 酸、氨基酸、多肽类等
分子量> 1000Da:酶、抗原、抗体、 多肽、蛋白质类
2、3 按发酵时目的产物所在的位置分类
cell内:胰岛素、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重组蛋白质
动、植物组织、体液等
胞外产物
提取
发酵液 → 预处理 → 分离 → 破碎 → 碎片分离 → 初步纯化 → 精制 → 制成品 培养液 加 热 沉 淀 匀 化 离 心 沉 淀 分子筛 无菌过滤 酶反应 调 pH 离 心 超 声 萃 取 吸 附 离 子 超 滤
絮 凝 过 滤 胞酶溶 过 滤 萃 取 亲 和 冻 干 错流过滤 研 磨 错流过滤 超 滤 吸 附 喷 干 憎 水 结晶
发酵产品的分离纯化
1、基本定义:
生物下游加工过程
生物化工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 酶反应过程或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获得 培养液,从上述培养液中分离、精制有关 产品的 过程为生物下游加工过程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有机溶剂浓度增大时,水对蛋白等分子表面上荷电基团 或亲水基团的水化程度降低,或者说溶剂的介电常数降低, 因而静电吸引力增大,带电溶质互相吸引而聚集。
对于具有表面水层的生物分子,有机溶剂与水的作用,使 这些分子表面水层厚度不断压缩,最后使这些分子脱水而 相互聚集析出。
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可使不同的溶质沉淀,即分步沉淀法, 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不少蛋白质与金属结合后会发生等电点偏移,如胰岛 素的等电点为5.3,在与Zn2+结合形成胰岛素锌盐,其 等电点升为6.2;故加入金属离子后选择等电点沉淀时, 要注意调整pH。
等电点沉淀法的实例
从猪胰脏中提取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的pI=8.9,可 先于pH 3.0左右进行等电点沉淀,除去共存的许多酸性 蛋白质(pI=3.0)。工业生产胰岛素(pI=5.3)时,先调pH 至8.0除去碱性蛋白质,再调pH至3.0除去酸性蛋白质(同 时加入一定浓度的有机溶剂以提高沉淀效果)。
蛋白质分子表面
2、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影响因素
1)有机溶剂的种类 2的)用羧低M温于基浓n度生、2度+物氨、样物基F品e质和需2沉+含要、淀有使C的氮o用有杂2有+机、环机溶C的溶u剂化剂2须+合的、能物量Z与结n较水合2大+互;,等溶但离,共子但沉能对作与蛋用蛋白小白无,质作 用仿3有 但 ;、)例多的更利共高CA乙p如数降好ag于沉浓H醚:生低地2+提作+度、等、乙物而保高用样H;B醇物降护分大品ga、质低生离,使22++甲在的物的分、、用醇有,物效离PM有、机因质b果效g机丙2溶此的;果2+溶+酮剂降活能但较、剂、与低性与低差P的二b水温巯浓。量2甲的度基度+较能基混可结样小与甲合增合品,羧酰液加形损减基胺中收成失少结、的率复较了合二溶;合大变;甲解低物,性基度温;回的亚是沉收危砜随淀率险、温还低;氯度能; 4)乙某蛋样醇些白品在是有质浓结核机分度构酸化子和稳、合质分定糖物量子范类能越质围、与大量内氨生,,基物产选酸大生择和分沉溶核子淀解苷形所度酸成需最等难加低物溶入时质复的的最合有p常物机H用.,溶的有剂沉助量淀于越剂; 的5少 这 响温)在。类蛋度提剂金沉复白显高的属淀合质著沉量离过物的升淀最子程在生高效小和中水物,果;离,或活这;子乙有性对在强醇机,热接度与溶同稳近水剂时定等混中还性电合的能较点时溶降差处放解低的,出度有产引大都机物起量大溶影沉的大剂响淀稀降的较所释低用大需热,量(有,而。少机使不量溶溶影多液次、 搅拌) 合适的pH还可大大提高分离的分辨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几种蛋白质析出时所需硫酸铵的离 子的强度
不同盐溶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溶解 度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不同盐溶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与离子强度的关系(25℃) (○)NaCl; (▼)KCl;(◘)MgSO4;(▲)(NH4)2SO4;(●)Na2SO4;(□)K2SO4;(■)柠檬酸三钠
温度和pH值的影响
温度对碳氧血红蛋白盐析曲线的影响
pH值对β的影响
三、有机溶剂沉淀法
1.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 2.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影响因素 3.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优缺点 4.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注意事项 5. 有机溶剂沉淀法举例
1、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
许多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甲醇等能使溶于水的小分子 生物物质以及核酸、多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发生沉淀 作用。这种沉淀作用是多种效应的结果,但主要作用是降 低水溶液的介电常数。
第十三章 发酵产物分离原理与技术
发酵产物分离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沉淀分离法 吸附和树脂分离法 离子交换法和离子交换膜电渗析分离法 萃取与浸取分离法 膜分离技术
第一节 沉淀分离法
沉淀是物理环境的变化引起溶质的溶解度降低,生成固 体凝聚物的现象。
沉淀法方法简单、成本低、使用广泛,一般作为初步分 离的手段。
沉淀法的分类: 一. 等电点沉淀法 二. 盐析法 三. 有机溶剂沉淀法 四. 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 五. 聚电解质沉淀法 六. 生成盐复合物沉淀法 七. 热变性及酸碱变性沉淀法
一、等电点沉淀法
原理:利用两性电解质在电中性时溶解度最低; 优点:许多蛋白的等电点都在偏酸范围内,而许 多无机酸的价格低廉,并能为食品标准允许; 缺点:酸化时易引起蛋白失活。
碱性磷酸酯酶的pI沉淀提取:发酵液调pH4.0后出现含碱 性磷酸酯酶的沉淀物,离心收集沉淀物。用pH9.0的0.1 mol/L Tris-HCl缓冲液重新溶解,加入20~40%饱和度 的硫酸铵分级,离心收集的沉淀Tris-HCl缓冲液再次沉淀, 即得较纯的碱性磷酸酯酶。
等电点沉淀法
等电点沉淀法的适用范围: ① 明确pI的两性物质; ② 疏水性较大的蛋白质。
盐析原理示意图
盐析原理
蛋白质的溶解度与盐浓度间的关系可用Cohn方程 式表示:
logS/S0 = -Ks·I logS=β-KsI S — 离子强度为I时的蛋白溶解度 (g/L); S0 — 纯溶剂(即I = 0)时蛋白的溶解度; Ks — 盐析常数,与温度和pH无关; I — 离子强度 当温度一定时,S0对于某一溶质是一常数,即 logS0 = 是溶质的特征常数,对于蛋白质而言,其大小主 要取决于不同蛋白质的性质,它也与溶液的温度和 pH值有关,但与盐的种类无关。
盐3)溶温(sa度lting in): 许多蛋白在低盐浓度下发生盐溶现象(比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 高4)温盐p度浓H是度影则响盐溶析质,溶离解子度强的度重越要大因,素蛋,白升质高的温溶度解可度以越增低加;许 多盐无析机剂盐种值和类除小很与分多蛋子,白有不质机同和化种温合类度物的有的盐关溶对外解蛋,度白还;溶与解pH度有的关影;响是不同的; 离大度子而的但半电升在径荷高盐高小低反析盐且的而p浓电离H减度荷子的小中高影选,的响择蛋离较要白子弱以质对;不等盐不降生析同低物作种产大用类物分的的的子影盐活物响对性质较溶为的强解原溶,度则解离的;度子影随半响温径,较主 要温是这度对主p升KH要s高由作值是有于为的因利蛋盐影为于白析响蛋蛋质p,白白H在K质质等s分值失电子越水点在大沉时水,淀最化该。易时盐沉要的淀吸盐,热析故,效可失果选水越择时好等则。电放点热的;
二、盐析法
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发生 沉淀的现象称为盐析。
1. 盐析法的原理 2. 盐析法的影响因素
1、盐析法的原理
原理: ①盐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争夺水分子,降低了用于溶
解蛋白质的有效水量,减弱了蛋白质的水合程度, 破坏了蛋白表面的水化膜,导致蛋白质溶解度下 降; ②盐离子电荷的中和作用,使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③盐离子引起原本在蛋白质分子周围有序排列的水 分子的极化,使水活度降低。
图1 碳氧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与硫酸铵离子强度的关系图
盐析法原理
盐析法分离蛋白质时,可分两类: 1)在一定的pH值和温度下,改变离子强度或盐浓
度的沉淀方法——“K”分级盐析法 2)在一定离子强度下,改变溶液的pH值及温度的
沉淀方法——“”分级盐析法
2、盐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1)高蛋浓白度质的浓蛋度白溶液,可减少盐的用量;但共沉现象严重 用低浓度蛋白溶液进行盐析,需用较多的盐,共沉作用 较2)轻离子强度和种类
对于具有表面水层的生物分子,有机溶剂与水的作用,使 这些分子表面水层厚度不断压缩,最后使这些分子脱水而 相互聚集析出。
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可使不同的溶质沉淀,即分步沉淀法, 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不少蛋白质与金属结合后会发生等电点偏移,如胰岛 素的等电点为5.3,在与Zn2+结合形成胰岛素锌盐,其 等电点升为6.2;故加入金属离子后选择等电点沉淀时, 要注意调整pH。
等电点沉淀法的实例
从猪胰脏中提取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的pI=8.9,可 先于pH 3.0左右进行等电点沉淀,除去共存的许多酸性 蛋白质(pI=3.0)。工业生产胰岛素(pI=5.3)时,先调pH 至8.0除去碱性蛋白质,再调pH至3.0除去酸性蛋白质(同 时加入一定浓度的有机溶剂以提高沉淀效果)。
蛋白质分子表面
2、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影响因素
1)有机溶剂的种类 2的)用羧低M温于基浓n度生、2度+物氨、样物基F品e质和需2沉+含要、淀有使C的氮o用有杂2有+机、环机溶C的溶u剂化剂2须+合的、能物量Z与结n较水合2大+互;,等溶但离,共子但沉能对作与蛋用蛋白小白无,质作 用仿3有 但 ;、)例多的更利共高CA乙p如数降好ag于沉浓H醚:生低地2+提作+度、等、乙物而保高用样H;B醇物降护分大品ga、质低生离,使22++甲在的物的分、、用醇有,物效离PM有、机因质b果效g机丙2溶此的;果2+溶+酮剂降活能但较、剂、与低性与低差P的二b水温巯浓。量2甲的度基度+较能基混可结样小与甲合增合品,羧酰液加形损减基胺中收成失少结、的率复较了合二溶;合大变;甲解低物,性基度温;回的亚是沉收危砜随淀率险、温还低;氯度能; 4)乙某蛋样醇些白品在是有质浓结核机分度构酸化子和稳、合质分定糖物量子范类能越质围、与大量内氨生,,基物产选酸大生择和分沉溶核子淀解苷形所度酸成需最等难加低物溶入时质复的的最合有p常物机H用.,溶的有剂沉助量淀于越剂; 的5少 这 响温)在。类蛋度提剂金沉复白显高的属淀合质著沉量离过物的升淀最子程在生高效小和中水物,果;离,或活这;子乙有性对在强醇机,热接度与溶同稳近水剂时定等混中还性电合的能较点时溶降差处放解低的,出度有产引大都机物起量大溶影沉的大剂响淀稀降的较所释低用大需热,量(有,而。少机使不量溶溶影多液次、 搅拌) 合适的pH还可大大提高分离的分辨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几种蛋白质析出时所需硫酸铵的离 子的强度
不同盐溶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溶解 度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不同盐溶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与离子强度的关系(25℃) (○)NaCl; (▼)KCl;(◘)MgSO4;(▲)(NH4)2SO4;(●)Na2SO4;(□)K2SO4;(■)柠檬酸三钠
温度和pH值的影响
温度对碳氧血红蛋白盐析曲线的影响
pH值对β的影响
三、有机溶剂沉淀法
1.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 2.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影响因素 3.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优缺点 4.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注意事项 5. 有机溶剂沉淀法举例
1、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
许多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甲醇等能使溶于水的小分子 生物物质以及核酸、多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发生沉淀 作用。这种沉淀作用是多种效应的结果,但主要作用是降 低水溶液的介电常数。
第十三章 发酵产物分离原理与技术
发酵产物分离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沉淀分离法 吸附和树脂分离法 离子交换法和离子交换膜电渗析分离法 萃取与浸取分离法 膜分离技术
第一节 沉淀分离法
沉淀是物理环境的变化引起溶质的溶解度降低,生成固 体凝聚物的现象。
沉淀法方法简单、成本低、使用广泛,一般作为初步分 离的手段。
沉淀法的分类: 一. 等电点沉淀法 二. 盐析法 三. 有机溶剂沉淀法 四. 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 五. 聚电解质沉淀法 六. 生成盐复合物沉淀法 七. 热变性及酸碱变性沉淀法
一、等电点沉淀法
原理:利用两性电解质在电中性时溶解度最低; 优点:许多蛋白的等电点都在偏酸范围内,而许 多无机酸的价格低廉,并能为食品标准允许; 缺点:酸化时易引起蛋白失活。
碱性磷酸酯酶的pI沉淀提取:发酵液调pH4.0后出现含碱 性磷酸酯酶的沉淀物,离心收集沉淀物。用pH9.0的0.1 mol/L Tris-HCl缓冲液重新溶解,加入20~40%饱和度 的硫酸铵分级,离心收集的沉淀Tris-HCl缓冲液再次沉淀, 即得较纯的碱性磷酸酯酶。
等电点沉淀法
等电点沉淀法的适用范围: ① 明确pI的两性物质; ② 疏水性较大的蛋白质。
盐析原理示意图
盐析原理
蛋白质的溶解度与盐浓度间的关系可用Cohn方程 式表示:
logS/S0 = -Ks·I logS=β-KsI S — 离子强度为I时的蛋白溶解度 (g/L); S0 — 纯溶剂(即I = 0)时蛋白的溶解度; Ks — 盐析常数,与温度和pH无关; I — 离子强度 当温度一定时,S0对于某一溶质是一常数,即 logS0 = 是溶质的特征常数,对于蛋白质而言,其大小主 要取决于不同蛋白质的性质,它也与溶液的温度和 pH值有关,但与盐的种类无关。
盐3)溶温(sa度lting in): 许多蛋白在低盐浓度下发生盐溶现象(比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 高4)温盐p度浓H是度影则响盐溶析质,溶离解子度强的度重越要大因,素蛋,白升质高的温溶度解可度以越增低加;许 多盐无析机剂盐种值和类除小很与分多蛋子,白有不质机同和化种温合类度物的有的盐关溶对外解蛋,度白还;溶与解pH度有的关影;响是不同的; 离大度子而的但半电升在径荷高盐高小低反析盐且的而p浓电离H减度荷子的小中高影选,的响择蛋离较要白子弱以质对;不等盐不降生析同低物作种产大用类物分的的的子影盐活物响对性质较溶为的强解原溶,度则解离的;度子影随半响温径,较主 要温是这度对主p升KH要s高由作值是有于为的因利蛋盐影为于白析响蛋蛋质p,白白H在K质质等s分值失电子越水点在大沉时水,淀最化该。易时盐沉要的淀吸盐,热析故,效可失果选水越择时好等则。电放点热的;
二、盐析法
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发生 沉淀的现象称为盐析。
1. 盐析法的原理 2. 盐析法的影响因素
1、盐析法的原理
原理: ①盐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争夺水分子,降低了用于溶
解蛋白质的有效水量,减弱了蛋白质的水合程度, 破坏了蛋白表面的水化膜,导致蛋白质溶解度下 降; ②盐离子电荷的中和作用,使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③盐离子引起原本在蛋白质分子周围有序排列的水 分子的极化,使水活度降低。
图1 碳氧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与硫酸铵离子强度的关系图
盐析法原理
盐析法分离蛋白质时,可分两类: 1)在一定的pH值和温度下,改变离子强度或盐浓
度的沉淀方法——“K”分级盐析法 2)在一定离子强度下,改变溶液的pH值及温度的
沉淀方法——“”分级盐析法
2、盐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1)高蛋浓白度质的浓蛋度白溶液,可减少盐的用量;但共沉现象严重 用低浓度蛋白溶液进行盐析,需用较多的盐,共沉作用 较2)轻离子强度和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