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5单元《百喻经》六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 第5单元《百喻经》六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生活充满滋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
利固然无妨,但对工作、生活不负责任,他的一生将碌碌无
为、一事无成,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这就是说做任何事
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
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
变成了谬误。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愚人之所以可笑,在于他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三、古今异义 1.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古义:__败__坏__了__口__味__ 今义:清爽可口 2.傍人语言 古义:__告__诉__(_他__)_说__ 今义:话语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四、文言句式
1.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判_断__句_____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驼瓮俱失
从前有个人,先是在瓮中装了谷子。骆驼把头伸进瓮中 吃谷子,过后头在瓮中出不来了。骆驼头出不来,这人很是忧 愁烦恼。有一位老人来告诉他说:“你不要愁,我教你(怎样把 骆驼头)弄出来,你听我的话,必定能快快弄出来。你应斩掉 骆驼的头,自然就能使它出来了。”这人就采纳了老人的话, 用刀砍了骆驼的头。既杀了骆驼,而又把瓮弄破了。如此愚 人,为世人所嘲笑。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间,这只不过是白白地折磨自己的身体,并无益于修行啊。这 和故事中的愚人是一样的,因为盐可以使饭菜味美而多吃 盐,最后导致口腔疾病,听信外道邪说并依此修行是和这位 愚昧无知的人一样的。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渴见水
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痴呆而无智慧。在路上走得非常口 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热雾,当做 是水,于是追逐行走到印度河。到了河边,这个人却只是呆 望着,并不喝水。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找水喝,现在 找到了水,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人回答说:“如果喝得完 这么多的水,我就喝。这里的水太多不能全部喝尽,所以我 不去喝了。”大家听了他说的话,都笑他。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百喻经》六则
《百喻经》介绍
•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一部 用寓言以申教诫的佛教经典。
• 古天竺高僧伽斯那著,南朝萧齐三藏法师求 那毗地译。
• 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 教教义而作。
• 全文两万余字,结构情势单一,每篇都采用 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 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 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合作探究,研读文本
1、复述故事(写的什么事?结果如 何?) 2、 探究每则寓言的佛理禅意、寓意 及启示。
一、研读示范:第一则:《愚人食盐》
佛理 劝诫修行人应适当节制饮食,少欲 禅意 知足,如果过度会适得其反。
•做事要恰到好处,方能美好无比;
寓意
• 过犹不及,真理再向前跨过一步,就 变成了谬误。
启示 3、别被现象蒙蔽,凡事要全面协调,
◆皆大欢喜: 出自《金刚经》结尾:“闻佛所说,皆大
欢喜,信受奉行。”意思是听佛讲完了这部佛 经后,大家都非常高兴,诚心实意地接受了佛 佗的教诲,并照着去做。
◆拖泥带水: 出自《五灯会元》:“狮子翻身,拖泥带
水。”这是禅宗僧人常用的一个譬喻,表示法 力强大。
◆水涨船高:
出自《五灯会元》:“十五日前,水涨 船高。”禅宗认为,“烦恼是功德之体”, 烦恼越多,心的觉醒就越深刻,就像水位上 升,船身也会随之升高一样。这是个带有朴 素的辩证法的观点。“水涨船高”最初就是 用来说明这个道理。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 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 成雄浑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 粗犷 。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砂磨,我体 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 头么,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 点人们的生活 。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百喻经》六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百喻经》六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我今当.一一尝之 副词,就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介词,给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动词,成为 为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动词,作为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 动词,成为 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表被动
3.辨用法
食已口爽 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爽”古,今__异__义__词__,__文__中__的__意__思__是__“__败_ 、
2.《入海取沉水》的故事原来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 生退却之心,不能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除去这层宗教的 意思,这则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故事中的主人为了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 打捞得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 了廉价普通的东西,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恒心和耐心,从 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判断。它告诉我们:凡事如果急于求成, 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1.注字音
嫌____x_iá_n__
嗤笑_c_h_ī_____
庵____ān____
敕__c_h_ì____
2.解多义
益徒 若 是主自 亡 故人困 郑 圣闻饿 而 益已有 圣,,无 益 ,更.益 于 愚为.君于 益益..道 愚盐名副词动名词,词词,好,,更处增好加加处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动词,祸害 汝患.渴逐水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 患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名词,危机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名词,灾祸 不患.寡而患不均 动词,担忧
佛理禅趣
《百喻经》六则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 经》,也称《百譬经》,是古天竺高 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 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 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98篇,全 书两卷,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 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 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 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 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佛理禅趣《百喻经》六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佛理禅趣《百喻经》六则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得__道,即__便__断__食,或__经__七日,或______十五日, 有好处,于是就断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 徒______自困饿,____________无__益__于__道。__如彼 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就像那个 愚人,__以盐______美________故而空食之,致____令__口 愚人一样,以为盐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觉得味道 __爽,此亦__复尔。
5.(1)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鲜美 (2)名词作动词,喝水 (3)名词作动词,告诉 (4)动词作名词,出来的办法 6.(1)介词结构后置句 (2)省略句 (3)省略句 (4)被动句 (5)被动句 (6)被动句
课堂精研
文本探究 1.熟语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条。你对《尝庵婆罗果》这则故事中的“买果 者”有何新认识? 思路提示:古人有语“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就是要我们能够见微知著,善于推理, 由此及彼。那买果人只要抽检几个果子,便可知好坏,而他却固执不变,可谓胶柱鼓瑟了。 更何况古人又倡言“通权达变”,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要善于根据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所以说“买果者”是干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方得____一车,持来归____家。__诣____市____卖__之, 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他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
以其__贵故,卒__无__买者。经历____多__日,不能得售。 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
心____生__疲厌,以为苦恼。____________见_人_卖_炭,__ 心里感到很厌烦,把这当作了苦恼的事情。看见别人卖木炭,
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沉香水,:因即木沉质
坚硬,能沉于水,故名。长者子:年 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售:卖出去。

部编版2020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部编版2020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一、基础巩固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主人闻已,更为益.盐益:增加B.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售:卖出去C.寻.即取果,一一皆尝寻:立即D.即烧为炭,诣.市卖之诣:到【解析】选C。

寻:接着。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饰以.山龟鸟兽之形A.以.盐美故而空食之B.便以.血污涂其面目C.以.其贵故,卒无买者D.以.其怖故,不能战斗【解析】选B。

例句和B项都是介词,“用”,其余三项都是“因为”。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B。

A项,人称代词,指养骆驼的人;指示代词,那。

B项,副词,已经。

C项,副词,表被动;名词,处所,地方。

D项,副词,不要;代词,没有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B.傍人语言C.道可道,非常..无对,为人所笑..道 D.默然【解析】选D。

古今义都是“沉默的样子”。

A项,古义:败坏了口味;今义:清爽可口。

B项,古义:告诉(他)说;今义:话语。

C项,古义:不是永恒不变的;今义:①特殊的;②十分。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至令口爽,此亦复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和故事中的愚人是一样的,因为盐可以使饭菜味美而多吃盐,最后导致败坏了口味,听信歪道邪说并依此修行是和这位愚昧无知的人一样的。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爽,此亦 复尔。 他家:别人家。空:空口。口爽:败坏了口 很差,这也是一样。味。爽,败、伤,此指口发干。复:同样。

《渴 见 水》
过去有 人,痴 无 智慧。极渴
须 水。
过去有个人,痴呆而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水,
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

四、佛家名句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 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五、识记字音 嫌.( ) 嗤.笑( ) 庵.( ) 敕.( ) 答案:xián chī ān chì

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

3.如何看待“诈言马死”中的那位骑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故事中的那位骑士,因为内心的恐惧,不能参 加战斗,只好装死以求保命,这种掩饰自己内心懦弱、保 护自身的行为,有时候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危难过后,还要沽名钓誉,那就不应该了。

二、背景介绍 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 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 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 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 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 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 皆知。《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

三、文学常识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写, 是一部用寓言以申教诫的著作。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那 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 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 “百”,有两种说法,一是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 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 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佛理禅趣5.2《百喻经》六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佛理禅趣5.2《百喻经》六则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百喻经》六则一、语基落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令口爽,此亦复.尔复:同样。

B.若可饮尽,我当.饮之当:应该。

C.积.有年载,方得一车积:聚集。

D.便以血污涂.其面目涂:涂抹。

解析B项,“当”的意思是“就”。

答案B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饰以.山龟鸟兽之形A.以.盐美故而空食之B.便以.血污涂其面目C.以.其贵故,卒无买者D.以.其怖故,不能战斗解析B项中的“以”和例句中的“以”都是介词,意思是“用”;其余三项都是介词,意思是“因为”。

答案B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A项,“与”,①动词,给;②动词,结交,亲附。

B项,“者”,①助词,表人;②助词,表停顿。

C 项,“于”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D项,“而”,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并列。

答案C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B.过去有人,痴无智慧C.经历..出之..多日,不能得售 D.汝当斩头,自得解析A项,“至于”在文中的意思是“到”;C项,“经历”在文中的意思是“经过”;D项,“自得”在文中的意思是“自然就会”。

答案B5下列有关本文寓言的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渴见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切不可因为目标远大而放弃一切努力。

B.《入海取沉水》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心浮气躁,更不能舍大材取小用。

C.《尝庵婆罗果》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敢于尝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诈言马死》的故事告诉我们,保护自己本无可责备,但不能自欺欺人。

解析C项,理解错误,《尝庵婆罗果》的故事的寓意:尝试是可以的,但人不可能一一尝试,要学会类推。

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入海取沉水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

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

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第5单元 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第5单元 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

5.阅读《渴见水》,思考:这则故事原来用来说明什么?今天,它还能给 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个故事原来是用来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 不近情理,以为佛教戒律很宽泛、很严格,一时不能全部接受,就索性舍弃不 受,最终没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
《尝庵婆罗果》中的小故事比喻说明了在生活中要学会见微知著,懂得变 通,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诈言马死》比喻有种人,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肯老老实实坦白认错, 总以为别人不一定知道,于是,信口雌黄,编造谎言,结果弄得自己下不了台!
《驼瓮俱失》比喻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对多种意见比较 分析,选取最佳意见,同时也要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做“驼 瓮俱失”的蠢事。
[文本·层析] 1.阅读《愚人食盐》,思考:该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练习:第五单元 《百喻经》六则 (2份打包)

2019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练习:第五单元 《百喻经》六则 (2份打包)

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2.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译文: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
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
点评:蠢人只有蠢想法。这件事也从反面警示我们:有恒心、耐
心,不急不躁,才不至于失去理性判断。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耐心
地等待,全面地审时度势。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买果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译文:买果子的人说:“我现在应该一一品尝,然后才买。如果只是 尝一个,怎么能知道个个都很好呢?” 点评:用“品尝一果,怎知他果甜美”的思路,去“一一尝之”,导致“一 切都弃”的结果。对待佛家的教理,不知道类推,认为只有自己一一 亲身体验,才能相信,最终只能导致什么也得不到。这个故事同时 也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绝对的实践主 义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可能做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认识世 界重要的思维方式。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6)既不得岀,以.为.忧恼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5.析活用 (1)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鲜美) (2)极渴须水.(名词作动词,喝水) (3)有一老人来语.之言(名词作动词,告诉) (4)我教汝出.(动词作名词,出来的办法) 6.明句式 (1)徒自困饿,无益于道(介词结构后置) (2)傍人语言(省略句) (3)心生疲厌,以为苦恼(省略句) (4)其所乘马为他所夺(被动句) (5)默然无对,为人所笑(被动句) (6)如此痴人,世间所笑(被动句)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1.了解《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

对应学生用书P43天竺高僧——伽斯那、求那毗地伽斯那,又称伽斯、伽先,是公元5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一生研究佛学。

早年出家学道,游化诸邦,聪明绝世,多有述作,撰有《修行经》《大道地经》《僧伽罗刹所集经》等。

其中,《僧伽罗刹所集经》叙述佛陀自成道后至涅槃间之诸种事迹,特以载有佛陀游化坐夏之年次而著称于世。

他也参与《华严经》《贤愚经》的撰写,佛学成就非常大。

求那毗地,中天竺人。

南齐译经僧。

幼年出家,师事僧伽斯那。

聪慧强记,勤于讽习,所诵大小乘经二十余万言,兼学外典。

齐建元初(479-482)到京师,居止于毗耶离寺,执锡从徒,威仪端肃,王公贵族迭相供请。

伽斯那于天竺国抄集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切要的譬喻,撰为一部,凡有百事,以教授新学。

求那毗地悉皆通诵,兼明义旨,以永明十年(492)秋译为齐文,凡有十卷(今为四卷),称为《百句譬喻经》,或《百喻经》。

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

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

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写,是用寓言以申教诫的一部著作。

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一百篇譬喻故事。

《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

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百喻经》的第一个故事《愚人食盐》。

高中语文 5.2《百喻经》六则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 5.2《百喻经》六则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百喻经》六则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主人闻已,更为益.盐益:增加。

B.见人卖炭,时.得速售时:经常。

C.若.但尝一,何以可知若:你。

D.诣.市卖之,以其贵故诣:到。

解析:C项,若:如果。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A项,代词,代沉香;结构助词,的。

B项,连词,因为;介词,拿,用。

C项,连词,就。

D项,动词,作为;介词,表被动。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食已口爽,返为其患B.若可饮尽,我当饮之C.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D.汝莫愁也,我教汝出解析:C项,“直”通“值”,价值。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即便..逐走至辛头河B.过去有人,痴无智慧..C.昔有愚人,至于..他家D.傍人语言..解析:A项,古义,立即;今义,即使。

C项,古义,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D项,古义,告诉;今义,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

答案:B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驼瓮俱失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

既不得出,以为忧恼。

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

汝用我语,必得速出。

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昔.(从前)有一人,先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盛器)中盛.(装着)谷B.有一老人来语.(告诉)之言C.汝当斩头..(指斩骆驼的头),自得出之D.即用.(用途)其语,以刀斩头解析:用,采纳。

答案:D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A项,人称代词,指养骆驼的人;指示代词,那。

B项,副词,已经。

C项,副词,表被动;名词,处所,地方。

D项,副词,不要;代词,没有谁。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Word版含解析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致令口爽.爽:败伤 B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售:卖出 C .诣.市卖之 诣:到 D .寻.即取果,一一皆尝 寻:寻觅 解析:D 项,寻:接着。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若可饮尽,我当.饮之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B.⎩⎪⎨⎪⎧既.复杀驼既.来之,则安之 C.⎩⎪⎨⎪⎧卒.无买者卒.惶不知所为D.⎩⎪⎨⎪⎧诈现死相.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解析:D 项均为名词,相貌,样子。

A 项,副词,就,则/副词,应该,应当;B 项,副词,……之后/连词,既然;C 项,副词,终究/副词,突然,仓促。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句是()A.食已口爽..,返为其患B.傍人语.言.C.昔有长者..无对,为人所笑..子,入海取沉水D.默然解析:D项,古今都是“沉默的样子”。

A项:古义,败坏了口味;今义,清爽可口。

B项:古义,告诉(他)说;今义,话语。

C项:古义,年长有声望的人;今义,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

答案:D4.下列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A.汝马本黑B.食已口爽,返为其患C.默然无对,为人所笑D.其所乘马为他所夺解析:A项是判断句。

答案:A5.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食已口爽,返为其患B.若可饮尽,我当饮之C.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D.汝莫愁也,我教汝出解析:C项,“直”通“值”,价值。

答案:C6.王维的《鹿柴》一诗,笔墨之外寓有禅意。

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他的诗里能够体现出清静虚空的心境,请默写出其中的两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1题。

驼瓮俱失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

既不得出,以为忧恼。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诣市卖之 诣:到……去B.而敕之言 敕:吩咐C.有一老人来语之言 语:语言D.经历多日,不能得售 售:卖出去解析:C项,语:告诉。

答案:C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C. D.解析:C项均为连词,就。

A项:代词,代沉香/助词,的。

B项:连词,因为/介词,拿,用。

D项:动词,作为/介词,表被动。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句是( )A.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B.傍人语言C.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 D.默然无对,为人所笑解析:D项,古今都是“沉默的样子”。

A项:古义,败坏了口味;今义,清爽可口。

B 项:古义,告诉(他)说;今义,话语。

C项:古义,年长有声望的人;今义,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

答案:D4.下列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A.汝马本黑 B.食已口爽,返为其患C.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D.其所乘马为他所夺解析:A项是判断句。

答案:A5.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食已口爽,返为其患B.若可饮尽,我当饮之C.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D.汝莫愁也,我教汝出解析:C项,“直”通“值”,价值。

答案:C6.王维的《鹿柴》一诗,笔墨之外寓有禅意。

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他的诗里能够体现出清静虚空的心境,请默写出其中的两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1题。

驼瓮俱失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 , 又不得出。

既不得出,以为忧恼。

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

汝用我语,必得速出。

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即 用 其语,以刀斩头。

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句是( )A.昔(从前)有一人,先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盛器)中盛(装着)谷B.有一老人来语(告诉)之(指代养骆驼的人)言C.汝当斩头(指斩骆驼的头),自得出(使……出)之D.即用(使用)其语,以刀斩头解析:D项,用:采纳。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诣.市卖之 诣:到……去 B .而敕.之言敕:吩咐 C .有一老人来语.之言 语:语言D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售:卖出去 解析:C 项,语:告诉。

答案:C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B.⎩⎪⎨⎪⎧以.其贵故,卒无买者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以盐美故而.空食之长者见已,恶而.不食 D.⎩⎪⎨⎪⎧既不得出,以为.忧恼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解析:C 项均为连词,就。

A 项:代词,代沉香/助词,的。

B 项:连词,因为/介词,拿,用。

D 项:动词,作为/介词,表被动。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句是( )A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B .傍人语.言.C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D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解析:D 项,古今都是“沉默的样子”。

A 项:古义,败坏了口味;今义,清爽可口。

B 项:古义,告诉(他)说;今义,话语。

C 项:古义,年长有声望的人;今义,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

答案:D4.下列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A .汝马本黑B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C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D .其所乘马为他所夺解析:A 项是判断句。

答案:A5.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B .若可饮尽,我当饮之C .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D .汝莫愁也,我教汝出解析:C 项,“直”通“值”,价值。

答案:C6.王维的《鹿柴》一诗,笔墨之外寓有禅意。

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他的诗里能够体现出清静虚空的心境,请默写出其中的两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1题。

驼瓮俱失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优质课件(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优质课件(1)

内容解析
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它 果甜蜜”的思路,去“尽尝它果”,导 致“一切都弃”的结果。
这本来是用来比喻:
对待佛家的教理,不知道类推,认 为只有自己一一亲身体验,才能相 信,最终只能导致什么也得不到。
第四则:《尝庵婆罗果》寓意
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 绝对的实践主义会不仅时时碰壁,而且 不可能做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认 识世界重要的思维方式。
内容解析
为了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 苦打捞得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 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便 宜普通的东西。
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恒心和耐 心,从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判断。
第三则:《入海取沉水》寓意
随波逐流和急于求成,会导致“事倍功 半”的效果; 身处困境,更需冷静; 认清事物本质,不盲目效仿; 执着于目标,方可取得成功。
尝庵婆罗果
参考译文
从前有位长者,派人拿钱到别人的园子里去 买庵婆罗果来吃。他吩咐说:“质量好、味 道甜蜜的果子,你就买回来。”于是那个人 就拿着钱去买。园子的主人说:“我这树上 结的果子,都很好,没有一个不好的。你只 要尝一个,就知道了。”买果子的人说: “我现在应该一一品尝,然后才买,如果只 是尝一个,怎么能知道个个都很好呢?”接 着他取来果子,每个都尝了一下,才拿着回 了家。长者见了,厌恶得吃不下,于是全都 扔了。
这就如同现在流行的外道邪说一样, 说什么少吃东西可以得道成仙,于是 便开始尽量少吃或不吃,有的甚至持 续七天或十五天的时间,这只不过是 白白地折磨自己的身体,并无益于修 行啊。这和故事中的愚人是一样的, 因为盐可以使饭菜味美而多吃盐,最 后导致口腔疾病,听信外道邪说并依 此修行是和这位愚昧无知的人一样的。
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如果铤而走险,选 择了作弊,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 两者俱失。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句意品读】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他果甜美”的思路 ,去“一一皆尝”,导致“一切都弃”的结果。 【知行启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词活用
(1)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2)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3)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答案:(1)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破 (2)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乏力
饥饿 (3)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出来
三、古今异义
1.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文言归类】 一、一词多义
返为其患( ) 汝患渴逐水( ) 1.患 宣子骤谏,公患之(《晋灵公不君》)( )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荆轲刺秦王》)( )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 答案:名词,疾病/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动词,厌恶/名词 ,灾难/动词,忧虑、担心
2019/10/18
19
谢谢欣赏!
2019/10/18
20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专题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一、基础巩固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主人闻已,更为益.盐益:增加B.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售:卖出去C.寻.即取果,一一皆尝寻:立即D.即烧为炭,诣.市卖之诣:到【解析】选C。

寻:接着。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饰以.山龟鸟兽之形A.以.盐美故而空食之B.便以.血污涂其面目C.以.其贵故,卒无买者D.以.其怖故,不能战斗【解析】选B。

例句和B项都是介词,“用”,其余三项都是“因为”。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B。

A项,人称代词,指养骆驼的人;指示代词,那。

B项,副词,已经。

C项,副词,表被动;名词,处所,地方。

D项,副词,不要;代词,没有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B.傍人语言C.道可道,非常..无对,为人所笑..道 D.默然【解析】选D。

古今义都是“沉默的样子”。

A项,古义:败坏了口味;今义:清爽可口。

B项,古义:告诉(他)说;今义:话语。

C项,古义:不是永恒不变的;今义:①特殊的;②十分。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至令口爽,此亦复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和故事中的愚人是一样的,因为盐可以使饭菜味美而多吃盐,最后导致败坏了口味,听信歪道邪说并依此修行是和这位愚昧无知的人一样的。

(2)饭菜之所以变得鲜美了,是因为盐的缘故。

一点点尚且如此,更何况再多一些呢。

(3)这人就采纳了老人的话,用刀砍了骆驼的头。

(4)他无话可说,被人嘲笑。

二、拓展阅读(2015·湘潭高二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愚人集牛乳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预于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

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吸取。

”作是念已,便捉牛母子,各系异处。

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吸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

时为众宾,或瞋或笑。

子死欲停置家中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

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

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

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认人为兄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

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

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为兄。

见其还债,言非我兄。

傍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摘自《百喻经》)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集牛乳,以拟.供设拟:打算。

B.牛乳渐多,卒.无安处卒:最终。

C.待临会时,当顿.吸取顿:停留。

D.深.生嗤笑,怪未曾有深:很,十分。

【解析】选C。

C项,“顿”,立即,立刻。

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是“愚人”被嗤笑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

②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吸取。

③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④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

⑤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

⑥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

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⑤⑥D.①③④【解析】选B。

①看不出“愚人”之“愚”,⑥是别人对“愚人”的质问。

排除这两项即可得出答案。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人集牛乳》的故事意在告诉我们,做事要预先准备,但准备的方法要得当,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B.《子死欲停置家中》的故事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不能采用躲避的方法处理问题,更不能一错再错,使问题严重化。

C.《认人为兄》讽刺了那些唯利是图、见钱眼开之徒。

D.《认人为兄》的故事中的“愚人”不同于前两则故事中的“愚人”,在现实生活中,“认人为兄”的故事更容易发生,更带有讽刺性。

【解析】选A。

A项,理解绝对化,“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宜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蹴而就的”。

9.断句与翻译。

(1)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限断7处)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解析】断句的关键是理解文意,要以准确表意为原则,注意句中、句末表示停顿的语言标志。

参考答案: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今若预于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日日”“卒”“道异”“庄严”等词的含义。

参考答案:①我现在如果把每天吸出的牛奶储存起来,牛奶会逐渐多起来,以至无处储存,还会发酵酸坏掉。

②生与死的境地不同,应当速速入殓了,运至远处去埋葬。

附【译文】愚人蓄积牛乳过去有一个蠢人,准备宴请朋友,想收集一些牛奶,准备设宴时用。

于是他想:“我现在如果把每天吸出的牛奶储存起来,牛奶会逐渐多起来,以至无处储存,还会发酵酸坏掉。

不如就放在牛肚子里装着,等到举行宴会的时候,再一起把奶挤出来。

”他有了这样的念头,就捉住母牛和小牛,分别拴在不同的地方。

一个月以后,他才举行宴会。

迎接安顿好来的客人,牵过牛来,打算挤奶。

可是这头牛的奶已经干瘪得挤不出来。

前来(参加宴会)的客人有的瞪着眼,有的笑话他是一个愚蠢的人。

子死欲停置家中从前有位愚人,养育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先死掉了。

这时愚人见儿子已经死了,便想将他停置在家中,自己弃家到别处去。

旁人见了,就对他说:“生与死的境地不同,应当速速入殓了,运至远处去埋葬。

怎么能停放在家里,自己却欲弃家而去?”愚人当时听了这话,便想:倘若不可停放,定要葬掉的话,还须再杀掉一个儿子,担子两头,各放一个,这样才可稳顺地担到那儿去。

于是便再杀了一个儿子,挑到远处的林野之地葬掉了。

当时人们见了,不禁愕然,大大地嗤笑他,竟有这般闻所未闻的事情。

认人为兄从前有一个人,容貌端正,非常聪明,知识渊博并且很有钱财,在社会上很有地位,人人夸奖他。

那时有一个愚人,看到他如此出色,就对人说他是自己的哥哥。

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有钱,在急需的时候,可以借用,所以称他为哥哥。

而看见他偿还欠账的时候,便又改口说“他不是自己的哥哥”。

旁人对他说:“你真是一个奸诈之人,为何在需要钱财时,就说他是哥哥,等到他负债时,就说他不是自己的哥哥?”愚人说:“我想得到他的钱财,才称他为兄长,他实际上并不是我的哥哥。

如果他欠了债,我就不称他是自己的哥哥。

”听了这番话的人,没有不耻笑他的。

三、语言表达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有一只鸟长着两个头,当一个头睡觉时,另一个头就担负警卫任务。

左边的头爱打瞌睡,右边的头只好常常当警卫而不得休息。

一天,右边的头在执行警卫任务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一颗香甜的果子。

右边的头想叫左边的头一起品尝,但见到它睡得香,不忍叫醒它,就想:“反正我和它同一个身体,我吃下去,它也受惠。

”于是就把果子吃掉了。

左边的头醒来后,听到右边的头打了一个饱嗝,又闻到一阵香味,就明白了右边的头独享了美味佳肴,从此怀恨在心。

一天,轮到左边的头担任警卫了,它想也能独享香甜的果实。

正好,一阵风吹来,隔壁树上掉下一颗有毒的果子。

左边的头在怨恨自己背运的同时,想道:“它独享了甜果,我就独享毒果了,反正我和它是同一个身体,要死就一起死吧!”于是就把毒果吃下去了。

根据以上材料,分别从两个角度写出你的思考与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右边头的角度:与人打交道,不仅仅要宽厚包容,更要尽量了解对方个性,及时有效沟通,化解误会,以免积怨益深,酿成恶果。

从左边头的角度:自私嫉妒,常怀小人之心,以恶意推测他人,遇事冲动走极端,最终害人害己。

【强化提升】(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截冠雄鸡志李翱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且啄而又狎乎人。

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

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②,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

众鸡闻而曹奔于粟。

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

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

其一曰:见食命侣,义也。

截冠雄鸡是也。

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东里鄙夫曰陈氏之鸡也。

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

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

是以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

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

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侣焉。

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由是焉。

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介焉者。

客鸡义勇超乎.群,群皆妒而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选自《李文公集》卷五 ) 【注】①零口:地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