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城市案例介绍_十九_伦敦低碳城市建设_下_

合集下载

国外低碳城市案例

国外低碳城市案例

1.2.1日本的低碳城市建设2008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日本新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即“福田蓝图”。

蓝图指出,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0%~80%。

2008年7月,日本内阁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的行动计划》并向全社会公布。

总结日本低碳社会理念共有三方面,一是所有部门碳排放最小化:低碳社会在最终意义上将是一个排出可以被大自然吸收(碳中立协会)数量的温室气体的社会。

二是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风格实现更丰富的生活质量,并建立一个价值存在于家庭或社区关系的新社会。

三是实现与自然共生:我们认识到人类及其社会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低碳社会的本质和适应全球变暖是不矛盾的,为了确保二氧化碳吸收,重要的是保持和恢复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如森林[4]。

同时日本还从城市社会变化情景着手,通过地方经济分析,预测能源服务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并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化减少碳排放。

1.2.2英国的低碳城市建设英国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

英国政府2009年7月15日正式发布名为《英国低碳转换计划》的国家战略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

英国构建低碳国家的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战略减缓气候变化,英国试图构建宏观计量经济模型E3MG (Energy–Economy–Environment Model at theGlobal level),即全球层面的能源—经济—环境模型,讨论了可以通过不同的能源调整方式实现减排目标[6]。

二是低碳生活方式转变,他们以多种方式循序渐进地改变英国人的生活方式。

三是低碳社区建设,为了促进低碳社区的发展,英国政府专门构建了低碳社区能源规划框架,制定社区能源发展的中远期规划方案和确定能源规划组合资源配置方式[7]。

1.2.3丹麦的低碳城市建设20世纪70年代爆发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丹麦审时度势,抓紧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大力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绿色建筑、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案例

绿色建筑、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案例

绿色建筑、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绿色低碳转型方面
的案例
绿色建筑、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案例越来越多,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
1. 城市绿色建筑:伦敦市的“绿色屋顶计划”旨在鼓励居民在屋顶上种植植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雨水径流和空气污染。

截至2019年,该计划已覆盖了超过17万平方米的屋顶。

2. 绿色建筑材料:荷兰阿姆斯特丹的“Stonecycling”公司将废弃的建筑材料如砖、陶瓷等再利用,制造出类似砖、瓦的建筑材料,可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排放。

3. 可再生能源利用:丹麦的“Middelgrunden”风电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居民共同所有的风电场,其产生的电力足以满足当地20%的电力需求,同时减少了CO2的排放量。

4. 绿色建筑设计:美国纽约的“可持续酒店”(1 Hotel)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建筑材料,如回收木材、活生生的植物墙和可降解的家具。

酒店还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可为酒店提供一部分能源。

这些案例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指导和启示,展示了在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 1 -。

低碳城市案例

低碳城市案例

低碳城市案例
低碳城市是指采用一系列低碳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城市。

以下是几个低碳城市的案例:
1. 丹麦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是全球最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并通过建设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系统,推广了低碳出行方式。

2. 日本横滨
横滨是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一个著名的低碳城市。

该城市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和交通系统,以及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实现了低碳城市的目标。

3. 美国波特兰
波特兰是美国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技术,如建筑节能和市政供暖系统,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4. 中国深圳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低碳城市试点城市,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通过大规模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和电动车辆,减少了交通排放,并采用了大量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5. 英国伦敦
伦敦是欧洲最著名的低碳城市之一。

该城市采用了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和公共交通系统,以及推广了自行车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 1 -。

以低碳城市理念为切入点探讨其生态设计实践

以低碳城市理念为切入点探讨其生态设计实践

以低碳城市理念为切入点探讨其生态设计实践一、案例介绍:英国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位于伦敦西南的萨顿镇,所在地原来是一片污物回填地,萨顿区政府为了将废地充分利用起来,决定在此开发生态村项目,希望建造一个“零化石能耗发展社区”,即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能源,不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其目的是向人们展示一种在城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居住的解决方案以及减少能源、水和汽车使用率的各种良策。

社区内通过巧妙设计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太阳能装置、雨水收集设施等措施,成为英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

二、案例分析:永续建筑:贝丁顿选址于一片废弃土地上。

在建设之初,选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保证为"自然的、回收利用的、在生态村半径35英里内可以找到"的材料:房子的钢架结构来自废弃的火车站,木头和玻璃从附近的工地回收,沙土、砖等其他材料均在最近距离的地方购买。

选用木质窗框而不是低品质的未增塑聚氯乙烯,仅这一项就相当于在制造过程中减少了10%以上的CO2排放。

严格的质量要求使得建筑计划寿命都超过120年。

1、采暖系统零能耗社区建筑的绝缘水平远高于建造时强制性建筑标准的要求。

朝南立面上的窗户是双层玻璃,而BedZED朝北、东、西的较小窗户是三层玻璃。

外墙在外砖层和混凝土砌块内层之间有300毫米厚的岩棉绝缘层。

相同绝缘层安装在地面混凝土地板和屋顶下方。

混凝土地板和天花板以及外墙上的混凝土砌块,连同其结构钢框架,为建筑提供了大部分热质量。

这有助于全年将温度保持在舒适的水平。

除此之外还包括各建筑物紧凑相邻以减少建筑的总散热面积,窗框采用木材以减少热传导等。

2、居家生活低能耗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的利用上。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社区建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

生活废水被送到小区内的生物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部分处理过的中水和收集的雨水被储存后用于冲洗马桶。

其后,这些水即可进行净化处理,并在芦苇湿地中进行生物回收。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住户总能源需求
热量需求
热水能耗
用水降低
电力需求
普通汽车行驶里程
降低60%
பைடு நூலகம்
降低90%
降低57%
降低50%
降低25%
降低65%
案例启示
• 生态与高科技结合,引领全新零碳生活 • 系统规划设计结合政策执行,推动项目落实 • 民间集资、政府引导,多方合作创造共赢
1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绿色屋顶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工作室 风车发电机
公寓
阳光区
非阳光工作区
雨水蓄水池 马车道
居住/工作间
绿地
少包装、低碳的
高质量食物
快递安全箱
零碳运输车:电 沼气池:利用牛的排泄物
动和蔬菜油
制热和动力
食用农作物
燃料农作物
网络订购食物
利用热水蒸发冷却系统存储牛奶
2
零碳生态社区案例:伦敦贝丁顿生态村
环保生态的可持续设计理念,树立全球零耗能社区和生态建筑的典范
【概况】由英国著名生态建筑师比尔·邓斯特设计,2002年建成英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零碳”生态社区。小区采用零能源、零碳 排放的设计及相应措施,是将环保生态科学理念引入现实生活的第一个成规模的范例。小区占地1公顷,有99套住宅、 1405平方米 办公区以及一个展览中心、一家幼儿园、一家社区俱乐部和一个足球场,共有居民210人,工作人员60人。自建成以来,已得到了 10多个建筑、能源设计奖。 【核心特色】 • 全方位的零耗能设计:利用太阳热能的零采暖住宅模式、采用自然通风系统的特殊风帽设计、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等清洁能源供 应生活水电、独立的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系统; • 实行零碳排放措施: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实行“绿色交通计划”。

零碳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零碳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零碳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享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零碳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建筑设计领域,零碳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减少建筑的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成功的零碳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1. 伦敦市政厅(London City Hall)伦敦市政厅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采用了多种零碳技术。

首先,建筑采用了大量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了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需求。

其次,市政厅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大量地发电。

此外,建筑外墙安装了大面积的玻璃窗,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进行被动式加热。

伦敦市政厅不仅成为了环保的典范,还实现了大幅度的能源节约。

2. 德国联邦环境部大楼(Federal Environmental Agency Building)德国联邦环境部大楼是欧洲最大的被动式低能耗办公楼之一。

该建筑利用了零碳技术的多种手段,包括太阳能热水供应、地热能利用、建筑外墙绝缘等。

此外,大楼采用了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了零碳排放。

德国联邦环境部大楼的成功案例证明了零碳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3. 美国帕西菲克气候中心(Pacific Climate Centre)美国帕西菲克气候中心是一座专用于气候研究的建筑。

该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能源效率和环保因素。

其中,零碳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的被动式设计上。

建筑利用了大面积的双层玻璃窗,以减少能源的耗散。

此外,屋顶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了建筑所需的能源。

通过零碳技术的应用,帕西菲克气候中心不仅实现了绿色建筑的目标,还为气候研究提供了一个低碳环境。

4. 中国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中国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是一座设计精良的零碳办公楼。

低碳建筑的案例

低碳建筑的案例

低碳建筑的案例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低碳建筑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低碳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低碳建筑的案例。

1. 阿姆斯特丹的“能量屋”(Energielab):这座建筑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和地热能,实现了自给自足。

建筑外墙和屋顶采用了高效隔热材料,内部采用了节能灯和空调系统,获得了荷兰“BREEAM”认证的最高等级。

2.北京的“绿色建筑示范区”:该项目由多家国内外企业合作建设,包括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设备和管理等方面。

项目采用了多项环保技术,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

3. 南非的太阳城:这座建筑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实现了自给自足并能向电网供电。

建筑物外墙采用了环保材料,内部采用了节能灯和水表,大大减少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

以上是几个低碳建筑的案例,它们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其他建筑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推广低碳建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1 -。

获奖碳中和城市设计案例

获奖碳中和城市设计案例

获奖碳中和城市设计案例
获奖的碳中和城市设计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1. 瑞典马尔默:Bo01住宅区
这个住宅区是瑞典马尔默市的一个获奖项目,旨在通过可持续设计和建筑实践来实现碳中和。

该住宅区采用了被动式设计、太阳能、风能等技术,并实施了垃圾分类、能源效率等可持续管理措施。

2. 丹麦哥本哈根:Nordhavn规划
这个规划项目是丹麦哥本哈根市的一个大型城市发展计划,旨在创建一个可持续、绿色、低碳的城市区域。

该规划采用了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绿色基础设施等可持续设计和技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3. 英国伦敦:Brent Cross Cricklewood规划
这个规划项目是英国伦敦市的一个大型城市发展计划,旨在创建一个可持续、宜居、低碳的城市区域。

该规划采用了可再生能源、绿色基础设施、智能电网等可持续设计和技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4. 西班牙巴塞罗那:La Vila de Gracia规划
这个规划项目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一个城市区域规划,旨在创建一个可持续、宜居、低碳的城市社区。

该规划采用了可再生能源、绿色基础设施、能源效率等可持续设计和技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这些案例都是通过可持续设计和建筑实践来实现碳中和的,可以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低碳节能建筑案例详细介绍

低碳节能建筑案例详细介绍

低碳节能建筑案例详细介绍低碳节能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的建筑。

下面列举10个低碳节能建筑案例。

1.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该建筑采用了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实现了零碳排放。

2. 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该建筑采用了节能玻璃、高效照明和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在屋顶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实现了部分自给自足。

3. 日本东京都厅:该建筑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地热能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

4. 德国柏林联邦环境部大楼:该建筑采用了地热能、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在建筑外墙设置了绿色植物,减少了城市热岛效应。

5. 中国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该建筑采用了高效节能玻璃、智能控制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在屋顶设置了风力发电机,实现了部分自给自足。

6. 英国伦敦市政厅:该建筑采用了地热能、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在建筑外墙设置了绿色植物,减少了城市热岛效应。

7.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该建筑采用了高效节能玻璃、智能控制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在屋顶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实现了部分自给自足。

8. 法国巴黎卢浮宫:该建筑采用了高效节能玻璃、智能控制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在屋顶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实现了部分自给自足。

9. 美国加州苹果总部:该建筑采用了高效节能玻璃、智能控制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在屋顶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实现了部分自给自足。

10. 中国北京国家大剧院:该建筑采用了高效节能玻璃、智能控制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在屋顶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实现了部分自给自足。

国外低碳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国外低碳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国外低碳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城市的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是解决资源能源危机、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由于理念、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标准体系,我国很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空气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困扰,而国外很多国家都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公共政策来推动和引导城市发展,并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因此可以借鉴国外低碳城市的发展经验。

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国外低碳城市的建设案例,希望大家可以参考!一、英国:生态城镇英国在生态城镇建设方面有良好的传统和实践经验。

从19世纪乌托邦式的新城镇,到霍华德提出的“明日田园城市”,都在探索既能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又能亲近自然,并可提供各类服务设施、化解社会矛盾的小城镇。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实现碳减排目标,2008年,英国提出生态城镇建设目标,并要求各地自愿报名,最终确定四个生态城镇。

这些生态城镇基本为大城市卫星城,有公共交通覆盖,发展目标是探索零碳排放的开发和建设运营模式,要求每个生态城镇至少在环境可持续的某一个领域具有示范意义。

该项目要求每个城镇至少要包括5000~10000个家庭,要配置高质量的服务设施,如学校、商店、办公、娱乐等。

生态城镇30%~50%的住宅应为低价或廉价住房,出售租赁比例配置合理,面积适中,功能混合,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每个城镇要设立管理机构,负责生态城镇的开发建设管理,完善建设目标措施,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英国生态城镇在技术层面也有较完善的规范,其出台的生态城镇规划政策分别从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住房、就业、交通、生活方式、服务设施、绿色基础设施、景观与历史环境、生物多样性、水、防洪、废弃物处理、总体规划、实施交付和社区管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在能源方面,要求建立全覆盖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实现城镇的零碳或更低的碳排放。

在交通方面,建设功能混合的社区,提高步行、骑车和公交出行比例,使居民在十分钟内能到发车间隔短的公交站点或社区服务设施。

世博游记之——英国伦敦零碳案例馆_小学作文

世博游记之——英国伦敦零碳案例馆_小学作文

世博游记之——英国伦敦零碳案例馆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世博游记之——英国伦敦零碳案例馆,感谢您的阅读!
零碳馆的外形是一座房子,房顶上种着花草,上面还镶了几块颜色各异的太阳能电板,样子十分好看。

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用低碳环保材料做的物品,包括竹子做的足球,木头做的牙刷等,还有许多靠风能或者太阳能发电的模型和小零件,倡导低碳的未来。

走上二楼,是一个伦敦专有的展馆,里面摆了许许多多的箱子,箱子里面装的是各式各样可以介绍伦敦的小玩意,比如用各种废弃布头、线头、废纸做成的一只小老虎,形态逼真,让人难以相信是用一些垃圾做出来的。

有一个箱子里放了一张图画,图画上面有几个小洞,只要把眼睛贴近小洞,就能清楚地看见里面的景象,有的人在进行表演,有的妇女在地摊采购物品……还有一个箱子,里面有一样制作精美的海报,上面画满了伦敦的繁华景象,让人过目不忘。

其余的箱子有的装了一把用彩布做的雨伞、伦敦的铁路交通图等。

伦敦零碳馆最大的特色还是一楼的一家餐厅,这里绝对的环保,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天花板是用4000个啤酒瓶做的,柜台底下也塞满了啤酒瓶。

这里最好玩的还是吃餐具了。

由于要提倡环保,这里的餐具都是用饼干或巧克力做成的,人们吃完饭菜以后,还能把盘子和筷子吃下去。

我去的那天好可怜,盘子已经被大家吃光了,筷子我吃的是倒数第五双(可怜),不过饭味道很好,筷子味道也不错哦。

此刻,伦敦零碳馆的情景仍让我记忆犹新。

国际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以纽约和伦敦为例

国际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以纽约和伦敦为例

doi:10.3969/j.issn.1009-3230.2019.09.003国际低碳城市发展研究㊀㊀㊀㊀㊀ 以纽约和伦敦为例孙晓飞(黑龙江省节能技术监测中心ꎬ哈尔滨150001)摘㊀要:低碳城市是低碳发展的热点方向ꎬ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元ꎬ也是用以衡量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基本单元ꎬ同时也是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ꎮ中国在城市发展水平和能源效率等方面仍落后于发达国家ꎬ为避免我国发展成为高消费㊁高排放的经济模式ꎬ因此文中借鉴纽约和伦敦较为成功的案例ꎮ首先ꎬ梳理纽约市和伦敦市的低碳发展现状ꎬ同时明确其低碳发展目标ꎬ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低碳措施ꎬ最主要的环节是:能源㊁交通㊁建筑三部分ꎮ纽约市对废弃物ꎬ伦敦市对低碳家庭与办公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ꎮ在对以上两城市类比分析上ꎬ适应我国国情的碳减排策略ꎬ从而实现低碳城市建设ꎮ关键词:低碳城市ꎻ纽约市ꎻ伦敦市ꎻ能源ꎻ交通ꎻ建筑中图分类号:TK01-05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文章编号:1009-3230(2019)09-0015-06InternationalLowCarbonCityDevelopmentResearch:ACaseStudyofNewYorkandLondonSUNXiao-fei(HeilongjiangEnergyConservationTechnologyMonitoringCenterꎬHarbin150001ꎬChina)Abstract:Lowcarboncityisthehotspotoflowcarbondevelopment.Asthebasicunitofhumanproductionandlifeꎬcitiesarealsothebasicunittomeasurecarbonemissionsandenvironmentalpollutionꎬwhichareanimportantlinkofcarbonemissionreduc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tthesametime.Chinaisstilllaggingbehinddevelopedcountriesintermsofurbandevelopmentlevelandenergyefficiency.InordertoavoidChina seconomy sdevelopingintoahighconsumptionandhighemissionmodelꎬthispaperdrawsonthesuccessfulcasesofNewYorkandLondon.Firstlyꎬpapercombsthelow-carbondevelopmentstatusofNewYorkCityandLondonCityꎬandclarifiesitslow-carbondevelopmentgoalsꎬ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low-carbonmeasures.Themainelementsareenergyꎬtransportationꎬandconstruction.NewYorkCityhasputforwardcorrespondingrequirementsforwasteandLondonforlow-carbonhouseholdsandoffices.IntheanalogyanalysisoftheabovetwocitiesꎬthecarbonemissionreductionstrategiesareadaptedtoChina snationalconditionsꎬsoastorealizetheconstructionoflow-carboncities.Keywords:lowcarboncityꎻNewYorkCityꎻLondonCityꎻenergyꎻtransportꎻarchitecture0㊀引㊀言收稿日期:2019-08-02㊀㊀修订日期:2019-09-05作者简介:孙晓飞ꎬ女ꎬ黑龙江省节能技术监测中心ꎬ从事节能管理工作ꎮ从图1可以看出ꎬ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仅接近全球平均水平ꎬ和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ꎮ我国在发展水平和能源效率等方面仍落后于发达国家ꎮ发展经济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是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ꎮ我国单位一次能源CO2排放量ꎬ单位GDPCO2排放量㊁单位发电量CO2排放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ꎬ说明我国仍处于高碳生产阶段ꎬ生产环节能源利用效率较低ꎮ我国人均工业和建筑CO2排放量远高于世界水平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ꎬ更加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ꎬ但高能耗㊁高排放的工业生产使得我国这一指标居高不下ꎮ我国人均CO2排放量和交通领域人均CO2排放量都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ꎬ这两个指标和生活水平息息相关ꎮ这两个指标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增长ꎮ生产端高碳排放和消费端低碳排放水平ꎬ均说明我国面临着紧迫的低碳转型需求ꎮ为避免我国发展成为高消费㊁高排放的经济模式ꎬ因此借鉴纽约和伦敦较为成功的案例ꎮ图1㊀世界主要国家GDP和CO2排放变化1㊀城市概况及低碳发展现状1.1㊀纽约城市概况纽约(NewYork)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ꎬ是美国的金融中心ꎮ截至2017年ꎬ纽约市总面积达1214.4平方公里ꎬ人口约851万人ꎮ它由五个区组成:布朗克斯区(TheBronx)㊁布鲁克林区(Brooklyn)㊁曼哈顿(Manhattan)㊁皇后区(昆斯区)(Queens)㊁斯塔滕岛(StatenIsland)ꎮ2009年纽约市共排放温室气体4930万tCO2当量ꎬ市政排放353万tCO2当量ꎬ人均排放5.9tCO2当量ꎮ美国当年人均排放量是CO2当量ꎮ1.2㊀纽约低碳发展现状纽约市已经连续四年制订了城市温室气体清单ꎬ是当前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较为全面㊁系统的城图2㊀纽约市行政区划图市之一ꎬ并且纽约市基于多年温室气体清单ꎬ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的原因ꎬ考虑了自然气候和人为多种原因ꎬ纽约市基于清单和分析结论提出的减排措施效果非常显著ꎮ因此ꎬ纽约市城市温室气体清单非常值得我国城市借鉴和参考ꎮ1.3㊀伦敦城市概况伦敦市英国的首都㊁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ꎬ也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ꎮ通常说的伦敦都是大伦敦(GreatLondon)ꎬ指英国首都伦敦与其周围的卫星城镇所组成的都会区ꎮ伦敦未获得英国城市地位ꎬ算不上是城市(其心脏地带伦敦市和威斯敏斯特市才是城市)ꎮ大伦敦地区面积为1579km2ꎬ2015年人口总是876万人ꎬ包括33个行政区ꎬ其中一个是伦敦市(CityofLondon)ꎬ其他32个是伦敦自治州ꎮ图3㊀大伦敦地图1.4㊀伦敦低碳发展现状2006年伦敦市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471万tCO2当量ꎮ2006年ꎬ伦敦市居民生活的排放为1710万tCO2当量ꎬ占伦敦市总排放量的36%ꎮ2006年ꎬ伦敦市企业排放量2050万tCO2当量ꎬ占伦敦市总排放量的43%ꎬ包括商业和工业碳排放ꎮ2006年ꎬ伦敦市交通排放量为990万tCO2当量ꎬ占伦敦市总排放量的21%ꎮ2㊀低碳发展目标2.1㊀纽约低碳发展目标全市目标是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30%ꎻ市政排放目标是2017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6年下降30%ꎮ2009年ꎬ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12.9%ꎬ市政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6年下降1.1%ꎮ纽约市2030年共需减排3360万tCO2ꎬ并且通过控制城区无序扩张和提供住房来实现额外的1560万tCO2减排ꎮ图4㊀纽约市低碳目标分解2.2㊀伦敦低碳发展目标伦敦市居民生活的低碳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降低至766万tCO2当量ꎬ伦敦市企业低碳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降低至570万tCO2当量ꎬ伦敦市交通低碳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降低至795万tCO2当量ꎮ伦敦市低碳核心目标是到2025年ꎬCO2排放降低60%ꎮ㊀表1伦敦市低碳目标目标年/年相对1990年减排量%排放量(CO2)/(Mt/a)20203827.920256018.02050至少80㊀㊀伦敦市的低碳愿景:住宅温暖舒适ꎬ免费节能措施和保暖改造ꎻ房屋改造ꎬ太阳能电池板ꎬ不再担心为能源付费ꎬ而是用节约和可再生能源支出能源账单ꎮ个人碳足迹减至1990年的40%ꎮ学校和办公室一样有能源计划ꎬ太阳能电池板不用预先支付ꎬ由能源公司负责费用ꎮ交通方面使用清洁混合动力汽车以及低碳能源汽车ꎬ通勤鼓励使用自行车ꎮ工作方面ꎬ免费培训建筑能源效率计量安装ꎻ办公室采用天然气分布式热电联产供应系统ꎬ并以垃圾为燃料ꎬ几乎可以实现零碳排放ꎬ并且办公室的垃圾可以用来取暖ꎮ3㊀主要低碳措施3.1㊀纽约市主要低碳措施3.1.1㊀清洁分布式能源通过增加能源效率和扩展项目的方式来控制能源消费ꎬ降低17%的供热燃料消耗ꎮ2015年新增2000~3000MW的清洁能源发电能力ꎮ市政府将城市能源开支的10%投资在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方面ꎬ这样增加大约每个普通家庭每月2.50元成本ꎮ能源战略使得2015年CO2减少700万tꎮ扩建清洁分布式发电800MWꎬ并不是所有的发电都由集中式发电厂产出ꎬ位于或靠近消费源的分布式发电备受青睐ꎬ目前为180MW的电力ꎮ情节分布式发电使用清洁燃料ꎬ如天然气ꎬ作为一种更为有效的能源生产方式ꎮ能源距离消费点距离越短ꎬ能量损耗就越小ꎮ清洁分布式发电可以从发电的余热制造热水ꎬ为建筑物供暖和制冷ꎮ支持天然气基础设施的扩建ꎮ新的发电厂和扩大清洁分布式发电都将需要天然气ꎮ天然气被纽约80%的电厂作为燃料ꎬ并且占到建筑物所有用能的1/4ꎬ未来10年仍会继续上升ꎮ3.1.2㊀交通降低机动车CO2排放ꎬ交通2008年排放占总排放的22%ꎬ到2030年需要下降44%ꎬ同时降低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ꎮ交通运输措施包括:提高公共交通速度ꎬ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RT)ꎻ建造并扩建交通基础设施ꎻ扩展服务短缺地区公共交通的可达性ꎻ改善现有基础设施的客运服务ꎻ推广自行车使用ꎻ试行交通堵塞费ꎮ纽约公交车速度从2002年至2006年(12.64km/h)下降了4%ꎬ因而提高公交车速度是低碳交通的重要措施之一ꎮ公交优先措施:公交车通过时改变信号灯ꎬ使其运行更加快捷ꎮ改善地铁和铁路车站的可达性ꎮ2014年增加5条快速公交系统路线ꎮ采用新技术ꎬ给予快速公交车辆信号优先权 红绿灯能识别这在靠近的公交车ꎬ并选择转换信号或者保持绿灯ꎬ使公家车能按照时刻表正常运行ꎮ2030年完成全是2880km的自行车道:一级车道806kmꎬ二级和三级车道2074kmꎮ交通堵塞费:工作日中ꎬ由86街以下进入或离开曼哈顿的车辆ꎬ每日需支付8美元ꎬ货车需支付21美元ꎮ实施后交通堵塞区内部的堵车率会减少6.3%ꎬ预计汽车速度会增长7.2%ꎮ提高私家车的燃料效率ꎬ广泛推行清洁车辆使用ꎮ纽约州已经采用了一些由加利福尼亚州制定的新排放标准ꎮ单凭执行这些标准就会使纽约市到2030年减少超过6%的CO2排放ꎮ对最清洁有效的车辆取消销售税ꎮ符合要求的车辆是根据美国环境署设定的最高等级评判标准的车辆ꎮ这样的车辆具有大约两倍于普通车辆的燃料效率ꎬ并会减少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ꎮ如果纽约市有10%的汽车使这种高效双动力混合汽车ꎬ这就会使整个城市的CO2排放减少1%ꎮ3.1.3㊀建筑纽约市拥有近一万座建筑ꎬ共4.84亿平方米ꎮ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三个关键方向是能源审计㊁改造和调试ꎮ能源审计分析如何改变设备㊁装置及设计来减少能源使用ꎬ改造是对于建筑物进行更新ꎬ通常集中在照明和供热制冷系统ꎬ通过3~7年所产生的能源节省回收成本ꎻ对新建筑的调试ꎬ以及对现有建筑物的改造调试ꎬ确保建筑物的设备安装正确ꎬ并以最高效率运行ꎮ扩大高峰负荷管理ꎬ通过增加负荷管理项目和实时定价来削减25%的高峰负荷ꎮ通过智能电表来扩大高峰负荷管理ꎬ客户同意在最热天内减少用电负荷ꎮ客户在签约时ꎬ或/并在高峰做出响应时会收到报酬ꎮ现有客户可减少约500MWꎬ或市内4%的高峰负荷电力需求ꎮ开展电力实时定价ꎬ如果顾客能够看到不同时期的电力费用ꎬ便可做出更明智的选择ꎬ即何时以及如何在一天内用电ꎮ纽约市将倡导新的激励措施ꎬ2015年吸引了50%的小企业和居民参加ꎮ此外ꎬ市政府还推动公共服务委员会规定100%的中型和大型非住宅用户在同时期加入实时定价项目ꎮ普通电表的价格约30美元ꎬ而智能电表则在100~600美元ꎮ2014年ꎬ纽约市所有建筑安装智能电表ꎬ使城市政府的能源消耗在高峰时期下降4%ꎬ同时减少5%的总能耗ꎮ同时积极推广建筑电器节能和照明节能灯ꎮ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ꎮ制造水泥是一个高能耗的过程:生产1t水泥要稀释1t的CO2ꎮ倡导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混凝土生产工艺ꎬ减少30%~40%的水泥使用ꎬ同时保持混凝土质量ꎮ3.1.4㊀废弃物纽约市批准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ꎬ呼吁对有机废物转换成有用能源的技术评估ꎮ43项技术被研究应用ꎮ纽约市大约60%的沼气池天然气被收集ꎬ并通过燃料电池来生产能源ꎬ其中大部分用于污水处理厂自身供电ꎬ另外25%的沼气池天然气被燃烧ꎬ其余的15%约16.5万吨CO2逃逸ꎮ在未来2年内ꎬ市政府将管理所有污水处理厂的甲烷排放ꎬ并将扩大沼气池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生产使用ꎮ3.2㊀伦敦市主要低碳措施3.2.1㊀低碳能源供给能源生产和分配时伦敦市低碳发展的首要挑战ꎮ大量能源损失于能源输配过程中ꎬ因而伦敦市提出分布式能源供给战略ꎮ尽可能降低对国家电网的依赖ꎬ向本地化㊁低碳化㊁分散化能源供应转变ꎬ如热电联产㊁垃圾焚烧发电ꎬ可再生能源等ꎮ伦敦市低碳能源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25%的分布式能源供给ꎬ提供高效㊁低碳㊁清洁的能源供应ꎮ2006年ꎬ伦敦市能源供应包括供暖CO2排放为3860万tꎮ伦敦市分布能源供应预期减排860万tCO2ꎮ2025年伦敦市能源需求的25%会达到29TWhꎬ其中10.7TWh即36.9%来自可再生能源ꎮ伦敦市能源规划认为只有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分布式能源供给相结合ꎬ在用户端附近建立能源供应中心ꎬ才能实现伦敦市的低碳目标ꎮ伦敦市现有的集中式发电系统存在很大的能源浪费ꎮ电站有65%的热能排放到大气㊁湖泊或海洋中ꎬ在输配电的过程中有9%的能源损耗ꎮ在发电站ꎬ约有50%的水资源用于蒸发余热ꎮ分布式能源有不同的技术形式ꎬ包括冷㊁热㊁电三联供系统ꎬ太阳能㊁风能㊁氢和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ꎬ以及从城市垃圾㊁厨房垃圾和污水获取能源的新型清洁技术ꎮ通过城市规划ꎬ推动分布式能源供应发展ꎮ当前伦敦市规划内容包括了鼓励地方政府发展区域分布式能源ꎮ同时政府将竭力降低分布能源供应的资金风险ꎬ政府投资6400万英镑于分布式能源供应以撬动和吸引私人投资ꎮ政府出台政策刺激分布式能源发展ꎮ可再生能源比例要求:政府出台政策法规ꎬ要求能源供应商必须供给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ꎮ可再生能源购买补贴:可再生能源购买电价高于普通电价ꎮ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税会增加企业能源成本约15%ꎬ但如果企业采用高效的热电联产ꎬ可以免税ꎮ可再生能源刺激政策ꎬ包括对天然气供应和热电联产的优惠政策ꎮ3.2.2㊀低碳家庭2006年ꎬ伦敦市居民生活的排放为1710万吨CO2当量ꎬ占伦敦市总排放量的36%ꎮ低碳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降低至766万tCO2当量ꎮ伦敦市启动了社区节能活动(CESP)ꎬ投入3.5亿英镑ꎬ帮助家庭进行节能改造和降低碳排放ꎮCESP同时支持7个低碳社区创立ꎮ炉灶改造项目:提供12.5万个家庭每个家庭400英镑ꎬ将低效G-级炉灶改造为高效的A-级炉灶ꎮ智能电表:到2020年实现所有家庭安装计量用电和用气的智能电表ꎮ开展家庭能效改善项目(HEEP)ꎬ该活动不仅为家庭提供节能咨询和建议ꎬ截至到2012年ꎬ已为20万家庭安装节能设备和房屋隔热温层ꎮHEEP同时提供家庭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政策和电价补贴ꎬ可在2025年减排30万吨CO2当量ꎮ低碳社区创建ꎬ2012年实现10个低碳社区ꎬCO2减排实现20.12%ꎮ至2015年ꎬ每个行政区均有一个低碳社区ꎮ低碳社区通过示范项目展示低碳技术在社区层面的巨大减排潜力ꎬ实现减排目标的措施包括:加装住宅隔热层㊁安装智能电表帮助人们合理管理能源使用㊁公共和商业建筑的节能改造㊁通过分布式能源方式为社区供电供热㊁太阳能电池板等可再生能源利用㊁利用最佳技术把垃圾转化为能源ꎮ3.2.3㊀低碳办公伦敦市低碳企业主要行动有如下四个部分:建筑能效提高项目ꎬ至2015年ꎬ既有建筑通过改造已实现每年减排10万吨CO2当量ꎬ至2020年ꎬ每年完成200个建筑的节能改造ꎬ实现每年减排27万tCO2当量ꎬ至2025年达到每年减排44万tCO2当量ꎮ绿色建筑合作项目ꎬ2015年已实现绿色租借推广项目至绿色500和其他企业ꎬ每年实现减排3万tCO2当量ꎬ2020年则继续推广绿色租借至2025年推广至商业建筑ꎬ并且每年实现减排3万tCO2当量ꎮ绿色500和能效改善项目ꎬ现已实现3.66万tCO2当量且推广至能多机构ꎬ至2020年实现伦敦市所有机构都得到能效改良建议和支持ꎬ2025年绝大部分机构可以实施能效改善ꎮ政府方面ꎬ现已运行能效计划以及智能电表等ꎬ至2020年所有公司实施能效表现指数评价和认证ꎬ2025年提高能效表现指数评价及认证ꎮ3.2.4㊀低碳建筑至今ꎬ在2006年建筑规章基础上的CO2减排量ꎬ居民建筑已基本实现零排放ꎬ非居民建筑现已执行新标准ꎬ并将从2019年年末实现零排放ꎮ3.2.5㊀低碳交通2003年ꎬ伦敦对进入伦敦中心最堵塞路段的车辆开始收费5英镑ꎮ伦敦的交通延误随之大幅度减少了30%ꎮ从交通堵塞费的引进到现在ꎬ行驶速度已经提高了19%ꎮ同时交通模式也相对应进行了改变ꎬ现已实施伦敦中心区自行车租赁计划ꎬ增加自行车停车点6.6万个ꎻ并实现多条自行车高速公路ꎮ2020年ꎬ计划提高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运行能力ꎮ运行效率方面ꎬ引入道路允许计划㊁引入铁路自动化控制㊁推广生态驾驶ꎻ计划于2025年实现50%的重型货运车辆加入货车运行认证计划ꎮ机动车和燃料低碳化ꎬ2012年所有新购入的公交车已实现混合动力ꎬ并实现电动汽车网络服务和会员计划ꎮ未来将进一步提高道路车辆中电动车的比例ꎮ政府方面ꎬ提供电动车购买刺激政策ꎻ投资支持电动车的基础设施建设ꎬ至2015年ꎬ新车CO2排放水平不超过130g/kmꎮ2020年新车CO2排放水平不超过95g/kmꎻ10%的交通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ꎮ2025年ꎬ继续推广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ꎮ4㊀纽约市能源效率的关键领域4.1㊀政府机关城市政府以身作则ꎬ到2017年ꎬ减少30%建筑物和日常运作的能源消耗ꎻ通过审计/改造ꎬ升级照明ꎬ改善维护手段等ꎮ市长要求对公共机构ꎬ联邦及州政府提出要求ꎻ承诺到2017年达到市政府标准ꎻ测试及改造调试和审计/改造(小于5年的回报时间)ꎻ通过纽约能源和环境管理局提供财政奖励ꎮ4.2㊀工商业大型商业和工业建筑的效率升级(大于10万平方英尺)ꎻ测试及改造调试和审计/改造(小于5年的回报时间)ꎻ到2015年强制执行ꎬ高效建筑豁免ꎻ通过纽约能源和环保局提供财政奖励ꎮ将照明系统升级至达到能源规范ꎮ4.3㊀居住为大型住宅建筑效率升级ꎻ测试及改造调试和审计/改造(小于5年的回报时间)ꎻ到2015年强制执行ꎬ高效建筑豁免ꎻ通过纽约能源和环境管理局提供财政奖励ꎮ所有住宅物业大规模安装节能灯方案ꎬ每年免费为18万套住宅更换白纸灯泡(自愿)ꎮ4.4㊀新建造设施新建筑将要求超过20%的能源规范ꎬ重要翻修要达到15%ꎻ调试大于10万平方英尺的新建筑或重大改造ꎻ积极提高和加强州级能源规范ꎮ分等级的鼓励高效节能与环保措施ꎬ为高效节能和节水行为颁布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的奖金或白金奖ꎮ4.5㊀电器和电子设备鼓励高效率的电器ꎬ电子设备和空调ꎻ为零售商和分销商提供销售或库存奖励ꎻ鼓励在公寓楼使用简效的洗衣机/干衣机ꎮ在纽约州与联邦级别推动提高家电和电子产品标准ꎻ为联邦能源政策和节能法案出谋划策ꎻ为制定州立家电标准提供建议ꎬ以简化其制定过程ꎮ5㊀结束语类比英美两国的低碳城市建设策略ꎬ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如下:(1)能源方面:主要是清洁的分布式能源的使用和热电联产项目ꎮ(2)建筑方面:通过增加负荷管理项目和实时定价来削减高峰负荷ꎻ通过建筑规章实现零碳排放ꎮ(3)交通方面:增加快速公交线路ꎬ增设公交优先措施ꎬ提高公共交通可达性ꎻ适当收取交通堵塞费用ꎻ鼓励使用环保汽车ꎬ清洁能源ꎬ取消清洁能源车辆消费税ꎻ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出行ꎮ(4)低碳建筑的建设重点则为城市建筑采暖及建筑电耗两大低碳方向ꎮ同时ꎬ政府机关应起到引领作用ꎬ对低碳改造提出要求和奖惩措施ꎻ新建筑应符合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要求ꎮ参考文献[1]㊀蔡博峰.低碳城市规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ꎬ2011.[2]㊀GreaterLondonAuthority.DeliveringLondon senergyfuture[R]ꎬ2010a.[3]㊀GreaterLondonAuthority.LondonEnergyandgreen ̄housegasinventory2008[R]ꎬ2010b.[4]㊀TheCityofNewYork.InventoryofNewYorkcitygreenhousegasemissionsSeptember2010[R]ꎬ2010a.[5]㊀TheCityofNewYork.MunicipalEnergyconversationplan[R]ꎬ2008.[6]㊀TheCityofNewYork.NYCelectricvehicleadoptionstudy[R]ꎬ2010b.[7]㊀TheCityofNewYork.PlaNYCGreenBuildingsPlan[R]ꎬ2009.[8]㊀TheCityofNewYork.PlaNYC:AgreenerꎬgreaterNewYork[R]ꎬ2010.。

低碳建筑的案例

低碳建筑的案例

低碳建筑的案例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建筑业也越来越重视低碳建筑,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低碳建筑案例。

1. 太阳谷国际社区
太阳谷国际社区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个大型住宅小区,由于其采用了太阳能供热和供电系统,因此达到了较为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该小区还采用了绿色环保材料进行建设,减少了建筑材料对环境的污染。

2. 南山科技园创新谷
深圳市南山科技园创新谷的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是一座具有绿色建筑特色的大型综合办公楼。

该建筑采用了太阳能、输变电中高压直流技术等新能源技术,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达到了优秀的能源节约和环保效果。

3. 南京软件园
南京软件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是当地一座著名的低碳绿色建筑项目。

该项目采用了带有隔热效果的节能外墙系统,节能玻璃以及绿色植物墙等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此外,该项目还注重废弃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以上三个低碳建筑案例是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它们充分表明低碳建筑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建筑实例分析

低碳建筑实例分析

低碳建筑实例分析低碳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碳排放的建筑。

以下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低碳建筑实例的分析:1. 被动式低碳建筑实例: One Angel Square (一个天使广场)One Angel Square是英国曼彻斯特皇家合作社的总部大楼,被认为是被动式低碳建筑的典范。

该建筑的能效特点包括:全面利用太阳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热损失、高效的通风和微风利用、并通过热回收器最大程度地利用废热。

该建筑采用双层透明表皮和陶瓷玻璃幕墙,使得室内能够在不需使用额外能量的情况下获得自然光照,同时也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

One Angel Square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灰水回收系统,用于灌溉植物和供应厕所冲水,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此外,建筑内还安装了可调节、高效的LED照明系统和智能监控系统,通过监测建筑能耗和使用情况来进一步优化能效。

2. 能源自给自足低碳建筑实例:BedZED(贝祖德低碳生态社区)BedZED位于英国伦敦的威廉姆斯顿,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低碳生态社区。

该社区包括了建筑、居民交通、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社区设施等全方位的低碳设计。

建筑方面,BedZED的住宅采用了创新的被动式设计方法和最高标准的隔热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需求。

此外,每个住宅还配备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用于采暖和热水的地热泵。

同时,建筑还设置了大量的绿色屋顶和使用低流量水龙头和环保材料的室内。

除了建筑本身,BedZED还注重居民的交通方式。

社区内设置了大量的自行车停车场和社区电动车共享计划,以减少对汽车的需求和相应的尾气排放。

社区还配备了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涡轮机,用于为社区提供电力。

超过50%的能源需求通过可再生能源供应,使得该社区能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总结起来,低碳建筑实例的设计和措施的关键在于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通过采用被动式设计、利用自然光照、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收集和回收水资源、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低碳建筑能够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伦敦城市建设中低碳践行的国内借鉴意义

伦敦城市建设中低碳践行的国内借鉴意义

伦敦城市建设中低碳践行的国内借鉴意义摘要:伦敦市倡导的交通方式的改变、都市种植替代城市绿化以及城市发展中的区域限定等城市建设中的一系列低碳实际践行,使得伦敦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探讨,指出其对国内城市发展、建设的积极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建设低碳践行借鉴意义今年适逢“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政府都雄心勃勃地提出域内发展规划以及各种专业规划,城市建设也多在规划之列。

而随着节能、环保政策的逐步深入,“低碳城市”也成为炙手可热的“热词”:在2011 年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其独占10%的比例;而在Google搜索中输入“低碳城市”,0.30 秒内即可找到约3610 万条结果。

根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大大小小660 多个城市中,至少有100 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其热度可见一斑。

但在国内城市建设的历程中,不仅没有一座城市有过可以量化的减排历史,并且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还出现了诸多怪状。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相关专家表示,国内目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目前国内的“低碳城市”建设依然还是多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快速发展,又伴随而来的是大家逐渐习惯了或正在习惯着的拥挤的车流、成片的绿地、污浊的空气。

同时伴随的,还有地方政府豪情万丈的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宣传、地方官员引以为傲的城镇化率,以及逐渐成为一种常态的圈地卖地大搞开发的土地财政。

反观伦敦市低碳建设,除了一系列废旧资源的二次利用等国内耳熟能详的节能手段,其城市建设中的低碳践行对于国内的“低碳城市”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伦敦市与国内大行其道的“低碳城市”建设方式的最主要的区别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交通方式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毅然决然地集体将自行车弃之如敝履,大家转而郁闷于超级拥堵与超高油价的纠结中。

据相关资料,北京市小汽车日均行驶达45 公里,是东京的2 倍,是伦敦的1.5 倍,首善之区的首都被称为“首堵”。

世界经典低碳建筑案例

世界经典低碳建筑案例

世界经典低碳建筑案例世界上有许多经典的低碳建筑案例,这些建筑以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特点而闻名。

下面将介绍一些著名的低碳建筑案例。

1. 英国伦敦的屋顶花园(The Roof Gardens)是一座由布朗夫人(Lady Brownlow)于1936年建造的花园。

这座花园采用了大量的植被,且每年开放给公众参观。

屋顶花园的设计使得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雨水,并且使用了无毒的材料和环保的建筑技术。

此外,该花园还通过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从而实现了低碳的能源使用。

2. 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是一条公共悬挂花园,位于曼哈顿的一个废弃铁路轨道上。

这个项目的设计师们将废弃的铁路轨道改造成了一个绿色的人行道,种植了大量的花卉和树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公共休闲空间。

高线公园还采用了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以减少水的浪费,并通过太阳能发电来供电。

3. 新加坡的濒危物种保护中心(The Endangered Species Centre)是一个以保护濒危物种为目标的建筑项目。

该中心采用了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包括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及节能的照明和空调系统。

中心的建筑物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让濒危动物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生活。

4. 德国柏林的太阳能市场(Solar Settlement)是一个集成了太阳能技术的住宅社区。

该社区的建筑物采用了太阳能板,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和热能供应。

此外,太阳能市场还使用了地热系统和节能技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这个项目展示了太阳能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5. 瑞士的零能耗建筑(Zero Emission Building)是一个以实现零碳排放为目标的建筑项目。

该建筑采用了多种节能措施,包括高效的绝缘材料、太阳能电池板、地热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

零能耗建筑还采用了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以确保能源的最大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世界经典低碳建筑案例充分展示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建筑理念。

低碳建筑施工的成功案例分析

低碳建筑施工的成功案例分析

低碳建筑施工的成功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低碳发展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热门话题。

低碳建筑施工作为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一些低碳建筑施工的成功案例,以期为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一:天津生态城示范项目天津生态城示范项目是中国低碳建筑施工领域的一个典型案例。

该项目从设计、施工、使用阶段就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的要求,采用了大量的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

在建筑设计方面,该项目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在施工工艺上,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这些措施不仅使得该项目达到了低碳建筑的标准,还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三、案例二: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新国际航站楼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新国际航站楼是一座集绿色建筑和低碳施工于一体的典范。

该航站楼在设计阶段就注重了能源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在施工中,采用了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同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能设备等可再生能源设施,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该航站楼还采用了先进的节能和减排技术,如夜间自然通风、雨水收集和利用等,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和环境污染。

这个项目的成功不仅在技术层面上为低碳建筑提供了示范,还为其他建筑项目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四、案例三:日本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作为低碳建筑施工的典范之一,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多个方面体现了低碳概念的实践。

首先,在建筑设计上,主体育场采用了环保材料,并结合了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系统,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主体育场严格按照低碳施工标准进行施工,采用了新型的节能设备和技术,如地源热泵和太阳能板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施工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主体育场还在剩余热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这些措施使得主体育场成为了一座集绿色、节能、环保于一体的典范建筑。

低碳经济背景下城市建设规划案例解析

低碳经济背景下城市建设规划案例解析

低碳经济背景下城市建设规划案例解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这个背景下,城市建设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一、案例一:某城市的绿色交通规划某城市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大城市。

在面临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时,该城市制定了一项绿色交通规划。

该规划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选择,鼓励居民减少私人汽车使用,从而减少碳排放和交通拥堵。

该城市首先建设了一条高效的地铁线路,连接了城市主要区域。

地铁线路的建设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还减少了私人汽车的使用。

此外,该城市还建设了自行车道和步行街,鼓励居民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

通过这些措施,该城市成功地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碳排放。

居民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私人汽车的使用率下降,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的使用率上升。

这一案例表明,绿色交通规划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案例二:某城市的可再生能源规划某国家的一个小城市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

该城市制定了一项可再生能源规划,旨在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该城市首先建设了一座太阳能发电厂,利用阳光发电。

该发电厂不仅为城市供应清洁能源,还将多余的电力出售给周边地区。

此外,该城市还建设了一些风力发电机组,利用风能发电。

这些措施使得该城市的能源消耗减少,并且碳排放量大幅降低。

通过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该城市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减少了碳排放。

这一案例表明,可再生能源规划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案例三:某城市的绿色建筑规划某国家的一个大城市面临着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问题,为了实现低碳经济,该城市制定了一项绿色建筑规划。

该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建设节能环保的建筑,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该城市鼓励建筑师和开发商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例如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LED照明等。

COP29低碳城市案例

COP29低碳城市案例

COP29低碳城市案例《COP29 低碳城市案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众多城市纷纷采取行动,努力向低碳转型。

本次我们将探讨一些在 COP29 中备受关注的低碳城市案例,以期为更多城市的低碳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要提到的是丹麦的哥本哈根。

这座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全球低碳发展的典范。

哥本哈根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计划在 2025 年实现碳中和。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城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在能源供应方面,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目前可再生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断提高。

同时,积极推广能源效率提升措施,鼓励居民和企业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

在交通领域,哥本哈根致力于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大规模建设自行车道,鼓励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如今自行车出行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并建设了完善的充电设施。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也是一个出色的案例。

城市注重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将不同功能区合理布局,减少通勤距离,从而降低交通碳排放。

在废弃物处理方面,斯德哥尔摩实施了严格的分类和回收制度,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极高,有效地减少了垃圾填埋和焚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通过创新的水资源管理系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德国的弗莱堡则以其独特的社区参与模式而闻名。

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居民不仅在垃圾分类、节能等方面积极配合,还自发组织各种环保活动。

城市在建筑领域推行了严格的节能标准,新建建筑普遍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和节能技术,同时对老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注重绿色植被的覆盖,增加城市的碳汇能力。

再来看看新加坡。

这座城市虽然土地资源有限,但通过高效的城市管理和创新的技术应用,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加坡建立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和车辆的空驶率,从而降低了交通领域的碳排放。

中外低碳城市建设案例比较研究

中外低碳城市建设案例比较研究

为“世界 大 城 市 气 候 领 导 联 盟 ( Large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成员,这些 城 市 已 进 入 低 碳 城 市 建设目标 的 实 施 阶 段,包 括 伦 敦、纽 约、哥 本 哈 根、 东京、多 伦 多、波 特 兰、阿 姆 斯 特 丹、奥 斯 汀、芝 加 哥、斯德 哥 尔 摩、西 雅 图 等 ( 表 1 ) 。 多 数 案 例 城 市 均制定了大幅度可量化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指 标:如伦敦 提 出 到 2050 年 基 于 1900 年 的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降 低 60 % [4],斯 德 哥 尔 摩 提 出 到 2050 年 基于 1900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60% 至 80% , 成 为 零 碳 排 放 的 城 市[5]。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外 国 案 例城市大都在其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之前就 进 入 后 工 业 社 会 ,在 能 源 更 新 和 环 境 保 护 等 方 面 早 已 走 在 世 界 的 前 列 ,故 在 建 设 低 碳 城 市 上 具 备 先天优势。
【文 献 标 识 码 】A
作为化石能源 消 耗 的 主 要 场 所,城 市 在 应 对 全 球气候变化战略 中 占 主 导 地 位。 据 相 关 研 究,城 市 消耗全球 75% 的能源,同时产 生 约 相 同 百 分 比 的 碳 排放量[1]。在应对气 候 变 化、转 变 发 展 方 式 的 过 程 中,低碳城市建设 有 可 能 发 挥 重 要 作 用[2]。 我 国 政 府已承诺于 2020 年将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在 2005 年 的 基 础 上 降 低 40% 至 45% [3],在 我 国 进 行 低碳城市建设亦是大势所趋。目前全球范围内已 有很多城 市 开 始 低 碳 城 市 建 设 实 践 并 取 得 宝 贵 经 验。然而,针对国内 外 低 碳 城 市 建 设 仍 缺 乏 系 统 性 的研究和总结。由于国内外城市的自身资源禀赋 以及社会发展和城 市 化 阶 段 存 在 差 异,加 之 国 家 层 面的低碳发展策略 不 同,中 外 低 碳 城 市 建 设 在 诸 多 方面均具备比较研究价值。本文将在对国内外低 碳城市建设概况进 行 分 析 总 结 的 基 础 上,从 发 展 模 式、具体实 践 策 略、对 低 碳 城 市 空 间 形 态 的 认 识 以 及相关实 施 保 障 措 施 等 方 面 对 国 内 外 低 碳 城 市 建 设的典型案例进行 横 向 比 较 研 究,以 期 通 过 分 析 其 异同对国内低碳城市建设起到指引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5伦敦 应对 气候变 化行动 计划 6 中专 门指 出 , 存量 住宅 是伦敦最 主要 的碳排 放部 门 ( : 上全市碳排 放的40% )
, 但
只 要二 分之 一 _的 伦 敦 家 庭 采 用 节 能 灯 泡 , 每 年 能 够 减 少 57 15万 吨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 如 果 所 有 炉 具 都 转 换 为 节 能炉 具 , 则能够再 减少6 2 万吨 二氧化碳 排放 ( 见 表) "
低 碳城市理 念 与国际经验 .城 市发 展研 究 , 2009 ( ) . 6
能源 供 应 本地 化 可 冉 件 能源 : 建 没 人 .叫7 J l 于 J 生 能源 发 . 匕 立 7 2() ] J} 屯 l
通 过 新 的 规 划 和政 策激 肋 . 了再月 能 源 发 电 鼓) J 碳储丫 厂
地 血交 通
改 变 伦 敦 市民 出 仃 方 式 .加 人在 公 共 交 油 步 行 和 l 翔行 车 系 统 上的 投资: 鼓 励 低 碳 交 通 r 典 和能 源 :对 交通 叶 ,的 碳 排 放 收 费
户 咬 入中 国 娜 抑 划 网 长犷cH I A乡 N # u R" c0 M 主 持 人 :郭 磊
低碳 生 态 城 市 案 例 介 绍 (十 九 ) : 伦 敦低 碳 城 市建 设 (T )
伦 教 应 对 气 候 变 化建 设 低碳 城 市 的 王 要 手 段 市点领域
碳排方 义 比例
文现 途 径 .J 互 土 { 材} 乍 加
4 3()万 l 屯
济料 来源 晰 阳 l e丁 1 1 拓旧 A I l 川 ] l卜 川阴 0 T
摹 薰 甸畴鲤 ! 月圈L n O o d n .
¾ 为 了 适 应 伦 敦 市未 来 更 炎 热 的 气 候 条 件 , 政 府 通 过 合 理 可 行 的 为 一 法 , 设i }出 减 少 水 消 耗 的 建 筑 " 将 使 用 商业 模 型 , 创 之成 本 中 立 (C ":t n o 以 ra l )的 方 法 来 升 级 建 筑 物 的 能 源 有 效 使 用 , 从 而 支 持 / 建 筑 能 源 有 效 利 用 工 程 0 "
7 0 万吨
存 星曲 日
修 正伦敦城市总体规划时新月发项 !功勺 要求. 牛 挑l J廷 采{川全 散式能源供应系统
规 划 -{,强 化 对 竹能 的 要求 ; 节 能 建 筑 和 开 发 项 日 的 小范
l阴 厅吨
向分 散 式 可 侍 续 的能 源 供 应转 明 鼓 肋 垃 圾 发 电 及 l劝倪j j : t
卜, 现在 己经有 4 座 试验 的低 碳 区 , 分 别位于 日 a rk ing ! 温 布利 ! E l印ha nt an d C ":t le 以及M itC ham , 除此之外 ,
在 200 9 年 年 初 开 始 兴 建 6 个 新 区 , 计 划 在 20 1 2 年 完成
文乡 参 考来源 : 中I { 城 乡规划行业 网城 乡规划 自科 : 刘志林 戴亦欣 董 长贵 齐 日 l 华
列 服 务 和 技 术 支 持 , 如 住 房 绝 缘 ! 用 节 能 装 置 对 建 筑 进 行 翻 新 以 及 在 当地 进 行 能 源 再 生 计 划 " 而 川, 低 碳 区 还 将 对 现 有 的 建 筑 进 行 碳 排 放 评 估 , 制 定 出 减 少 碳 排 放 的 最 佳 方法 在伦敦能源 合作 ( I 1 " " d "" Ener gy l ,a rtn ersh ip) 计 划
伦 敦 币 币 长 Bo r iS J ohn son 在 20 07 年 表 不 , 将 在 伦 敦 建 造 10 座 / 低 碳 I 砚 0 (l ! " w Cal 一 bon Z ono s) , 帮助 家 庭 不 [ ]公 司减 少他 们 的能源 开支 这 是 Joh nso n 实 现 到 20 25 年 减 少 首 都 碳 排 放 6叭 的 目标 的 一 部 分 计划 低碳区将提 供一 系
市政府 以身 作则 , 严格执 行绿 色政府 采购政 策 , 采用低碳 技术和 服 务 , 改善 市政 府建筑物 的能源 效益 , 鼓 励公 务员
养成节 能的 习惯 "
在 提 出 可测 量 的 碳 减 排 目标 和 基 本 战 略 的 同 时 , 实现 途 径 的 选 择 强 调 实 用 性 , 以 争 取 最 大 程 度 的 公 众 支 持 " 如
截 至 明 25 年 的 减碳 总 日行
存l 社仗 }
绿 色家 庭 i 钱 盯; " 1 晰 1 ! P"卯刀 "] l 1 顶楼 与端 而绝 缘 改 造 补 贴 家庭 有能 与秒 石 环利川咨询 社 会仃 它 )y能 改 造 绿 色机 构 计 划 1 ;, ,飞 笼 ! 料l J 侧加n l n 叩二 > jl 1 e 建筑 改 选 伙 伴 计 划 绿 色 建 筑 标 识体 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