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式,翻译重点句子。

2、积累相关写作素材。

一、解释加线词的古今异义:1.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2.指从此以往....十五城古义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4.宣言..曰古义5.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6.相如前进..缻古义: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二、解释加点词语意思:(1)拜.为上卿(10)窃.计欲亡.赵.走.燕(2)使人遗.赵王书(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12)秦王竟.酒(4)间.至赵矣(13)而相如徒.以.口舌为劳(5)今君乃.亡赵走燕(1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6)左右欲刃.相如 (15)且庸人尚羞.之(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6)赵王鼓.瑟(8)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1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9)舍.相如广成传 (1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三、掌握重点实词⑴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秦贪,负其强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⑥久负盛名⑦苍山负雪,明烛南天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⑨誓天不相负⑩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2)幸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则幸得脱矣③而君亦幸赦臣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⑤今事有急,幸来告良⑥(皇上)车驾游幸,深恐非宜(2015全国卷)(3)善①素善留侯张良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③赵王窃为秦王善为琴声④亦余心之所善兮⑤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⑥不如因善遇之(4)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②顾吾念之③大行不顾细谨④三顾茅庐⑤三岁贯汝,莫我肯顾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易①愿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②以乱易整,不武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④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⑤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6)就 (7)引荆轲遂就车而去狐乃引弓迎而射之荆轲自知事不就景公引领西望金就砺则利引兵欲攻燕连辟公府不就秦军引而去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引酒且饮之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子游引前言以拒孔子奖引后进,如恐不及四、掌握重点虚词1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②相如因持璧却立(2007福建)()③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011安徽)()2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2010山东)()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余船以次进()④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2006山东)()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⑧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⑨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⑩斧斤以时入山林()3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⑤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⑦项王乃复引兵而东()⑧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0【无乃……与】无乃..尔是过与.()五、特殊句式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以勇气闻于诸侯()4、会于西河外渑池()5、求人可使报秦者()6、君何以知燕王()7、赵王以为贤大夫() 8、今君乃亡赵走燕()9、徒见欺() 10、而君幸于燕王()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2、使不辱于诸侯()六、翻译句子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文言文阅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阅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导入学习【考情分析】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能力要求是1.识记能力(A级):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能力(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3.分析综合(C级)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级)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目标】1、识记本课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及翻译重点句子2、背诵并默写出本课的名句名篇3、学习廉颇、蔺相如的为人,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学指导】1、对照课下注解,熟读课文两遍2、熟练翻译课文并识记本课重点文言基础知识3、背诵并默写出本课的名句名篇自主复习一、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可予不()2、拜送书于庭()3、召有司案图()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璧有瑕,请指示..王2、(廉颇)宣言..曰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5、相如前进..缶三、词类活用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舍.相如广成传2.左右欲刃.相如3.乃使其从者衣.褐4.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5.秦御史前书.曰6.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7.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8.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9.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10.秦王恐其破.壁11.宁许以负.秦曲12.毕.礼而归.之1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14.大王必欲急.臣15.且庸人尚羞.之16.完.璧归赵四、一词多义1、幸而君幸于赵王()大王亦幸赦臣()2、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3、以2以勇气闻于诸侯()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而夫秦强而赵弱()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不如因而厚遇之()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5、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秦贪,负其强()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6、引君子引而不发()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7、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五、请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蔺相如者,赵人也3.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4.臣窃以为其人勇士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6.赵王以为贤大夫7.今君乃亡赵走燕8.大王见臣列观9.不如因而厚遇之10.徒见欺11.而君幸于赵王12.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13.使不辱于诸侯14.以勇气闻于诸侯15.会于西河外渑池16.拜送书于庭17.何以知之18.君何以知燕王19.求人可使报秦者六、成语积累:根据释义正确写出文中词语。

廉颇蔺相如 导学案 教师

廉颇蔺相如 导学案  教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导学案编写人:郑治和审核人:沈泱使用时间:班级:姓名: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品质。

2、体会这篇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重点实词如负、徒、幸、引、为、使、亡、观、奏、顾等;古今异义词如指示,约束;词类活用如名词活用动词的刃、衣、舍、前等;使动用法的完、急、破、归等;虚词如以、之等。

结合语境理解,并通过练习来巩固对这些词语认识。

4、了解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史记》。

导学重难点:1.文言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2.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预设设计意图学习内容: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司马迁及《史记》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后人尊称为“史圣”。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信史”。

2、历史背景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导学案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1、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 ( ) 2、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3、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4、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 5、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 )( ) ( ) 6、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 7、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 ) 8、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 9、 臣请就.汤镬(huò)。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 ) 10、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 11、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 12、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 13、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 ) 14、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 ( ) 二、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寿:向人进酒或献礼B .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呈献,进献 C .独.畏廉将军哉 独:唯独 D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卒:最终 2)⎩⎪⎨⎪⎧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C.⎩⎪⎨⎪⎧①毕礼而.归之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D.⎩⎪⎨⎪⎧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②使不辱于.诸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②舍.相如广成传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左右欲刃.相如 ⑤相如廷.叱之 ⑥秦王恐其破.璧 ⑦且庸人尚羞.之 ⑧宁许以负.秦曲 A .①⑤/②④/③/⑥⑧/⑦ B .①②④/⑤/③⑦/⑥⑧C .①②④⑤/③⑥⑦/⑧D .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4、.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②以勇气闻于诸侯B.⎩⎪⎨⎪⎧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而君幸于赵王 C.⎩⎪⎨⎪⎧①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②求人可使报秦者D.⎩⎪⎨⎪⎧①君何以知燕王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5、指出下面加点词不属于古异义的一项A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B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三、阅读探究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第1-13自然段的疑难字词、句式及故事内容。

2、品味“完璧归赵”的细节描写(人物刻画)及艺术表现手法。

3、理解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并品味其说辩艺术。

【学习重难点】文中的细节描写(人物刻画)及蔺相如的说辩艺术。

【合作探究】(Cooperation inquiry)
1、阅读第1-5自然段,你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如何?作者运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
2、小组展演第6-7自然段,控制在3-5分钟内。

3、请以说书的形式讲述第8-13段的故事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
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4、请找出第8-13段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倒装句,
并进行讲解,解决课后练习三1-5小题。

5、品味第8-13自然段的细节描写,(可从意思、人物情态心理、
表现手法等角度思考)见课后练习二第1-3题。

6、品味“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的说辩艺术,他是如何说辩的?
7、简述第一部分(1-2自然段)的内容及写作特点,并设计板书。

8、小结第二部分(3-13自然段)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并设计
板书。

(板书要求简洁易懂)
【课后作业】继续完成全文批注,对课后练习四划分标点并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教案B5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教案B5

⑩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溅: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氐微谦词。

义指鄙视,轻视)(1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义指盟约。

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1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妃嫔今义:美女)4、词类活用⑴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⑵名词作状语①而相如廷斥之一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一间,从小路⑶使动用法①完璧归赵一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一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一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一归,使….回去⑷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一羞,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一先,以...为先;后,以...为后第二课时5、文言句式⑴判断句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⑵被动句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⑶倒装句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6、掌握下列文言词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的璧)4)、遗(wh):使人遗赵王书(送给)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6)、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7)、宜:宜可使(应该)8)、曲:曲在赵(理亏)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14)、倨(j u):礼节甚倨(傲慢)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21)、靡:左右皆靡(退却)22)、怿(y i):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三:当堂达标难句翻译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导学案之《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20180911

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导学案之《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20180911

厦门二中2019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导学案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018.9.11【第一课时】一、白文诵读(一)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二)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二、课内重点句断句翻译1.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2.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5.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6.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7.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三、课内文化常识1.斋戒:古人在或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2.列观:一般的宫殿。

观,。

3.有司:的通称。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故称有司。

四、课外拓展秦伐韩,军于阏与。

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

”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

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

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

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

”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

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

”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廉颇蔺相如导学案学生

廉颇蔺相如导学案学生

一、廉颇蔺相如列传汉•司马迁教学目的一、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于祖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体会这篇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三、了解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史记》。

教学重点重点学习文言词词义辨析的方法,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等。

如:负、徒、幸、引、为、使、亡、观、奏、顾等,要结合语境弄清楚,并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些词语。

古今异义词:指示,约束;名词活用动词:刃、衣、舍、以、之;被动句和判断句等,1阅读长江作业本背景及作者介绍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

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此外他还广泛游览,实地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

自此发愤著《史记》。

“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吾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的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体通史(不间断记叙自古至今的历史事件)。

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3 课文故事发生时的战国形势、历史条件。

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

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

战国后期,秦最强大。

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横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本课发生在: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一、主题本文学案主题为《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过本文学习,了解古代中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两位著名将领的故事。

本学案旨在让读者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中珍贵的传统美德,如忠诚、正义、执着等,从而增强读者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适用对象本学案适用于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读者,希望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能够理解并欣赏古代历史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学习目标通过本文学习,读者将会:1.了解《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背景,确立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理解故事人物和事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2.掌握《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基本情节,了解古代中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两位著名将领的生平故事。

3.了解由廉颇和蔺相如两位将领所展现出的中国正义、执着、无私和忠诚等传统美德,认识文化价值,并从中感悟到对家国民族的责任和担当。

4.通过本文内容的学习,能够增强读者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1.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记录下来;2.小组讨论:就文章中一些重要事件、人物的思想等方面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3.绘画交流:自由选择一件最喜欢的画,用装饰笔记、漫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故事、人物或者注意点的理解和体验。

五、文章内容《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古代中国历史书籍《史记》的一部分。

本文阐述了两位著名将领的生平,现将这些内容梳理遵循年代顺序:1.草昧的战争《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背景是发生在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中国分裂成了七个强盛的小国,乱成了一团。

这时,秦国的嬴政(后来的秦始皇)野心勃勃,霸占中国的全局。

在这个时候,各个小国都在为了争取自己保障在不休无音的时候,因为秦国的强大,大多数小国上下对秦国非常畏惧,只敢虚实应对。

秦国崛起,成为整个中国的霸主。

由于秦国实力的强大,其他小国一个接一个被秦国所征服。

当草昧之战发生时,秦国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霸主,而我们的主人公,廉颇和蔺相如就生活在草昧之中。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及课后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及课后练习

第四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分析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品格和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请概述课文各部分的内容。

(1)第1~2段:(2)第3~13段:(3)第14~16段:(4)第17~21段:二、自练自测(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1.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2.秦御史前.书曰 ()3.且庸人尚羞.之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臣请完.璧归赵 ()6.怒发上.冲冠()7.舍.相如广成传 ()8.左右欲.刃相如 ()9.秦王恐其破.璧 ()10.毕礼而归.之()(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请人遗.赵王书遗:古义:今义:2.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 古义:今义:3.宣言..曰宣言: 古义:今义:(三)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

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于何种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大王见臣列观()5.徒见欺()6.以勇气闻于诸侯()7.何以知之()8.而君幸于赵王()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1.文章对主要人物蔺相如的出场做了哪些铺垫?2.缪贤认为蔺相如“勇士,有智谋”,试就“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件事,分析蔺相如“勇士”和“有智谋”的表现。

3.课文是怎样写廉颇的?从中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性格特点?4.蔺相如两次外交斗争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一个舍人平步青云,竟位居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的廉颇之右,他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文中说“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5.本文通过三件事表现了蔺相如的英勇无畏,但在历史上对“完璧归赵”这一事件有着不同的评价,如王世贞就认为,赵国因一璧之故,加重了秦王对它的仇恨,也加速了祸患的到来,蔺相如应负重要责任。

(完整版)廉颇蔺相如列传-优质导学案(教师版)

(完整版)廉颇蔺相如列传-优质导学案(教师版)
(二)补充
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集中描写了蔺相如,对廉颇也作了生动的记述。
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国内部将相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给下列字注音
蔺( )袒( )瑕( )睨( )镬( )渑( )缶( )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3、一词多义
(1)、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2)、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悉《史记》有关知识
2.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3.梳理课文第1、2段文言知识
【学习重难点】
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法指导】
1.《史记》有关知识以练习形式进行补充。
2.梳理课文第1、2段文言知识。分小组学习。一人翻译,其他成员理解、纠正、发问,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化解问题,汇总没有解决的问题。
4.集体解决学习中汇总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请同学们一起来阅读3-13段,阅读的同时,整体上熟知课文内容。
二、请同学们先完成下列学习内容。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燕王私握臣手
(2)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2、通假字
(1)、可予不(不:通“否”)
(2)、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教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教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使用说明】1、借助导学案充分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大意,将重点字词音义在书上标注。

2、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实虚词及句式;牢记文学常识;梳理文章结构。

2、(能力目标)把握人物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法引导】1、认真诵读课文,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文句式是重点。

2、文章较长,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进而把握人物性格,探究艺术特色。

(文言文学法:1.读——动口以培养语感;2.译——动手以掌握知识点;3.思——动脑以积累写作素材。

)【课前预习案】第一步:通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正音,将课下注释整理到课文中,疏通文意。

第二步:结合【自主学习】自学,完成【预习案】。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走近整理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

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

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

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①家学渊源。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学问广博。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③艰难发愤。

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触怒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编写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编写

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高效预习指导案】【分层学习目标】A级:①了解《史记》这部纪传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②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③总结阅读方法,借鉴写作技巧,培养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④积累文言知识,拓展延伸,品味相关文言语段。

B级:①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②熟练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用法;③通过作品体会古人的不朽风骨与豪情壮志,从而有所感悟,得到启发。

C级:①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②归纳字词知识,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语法现象;③ 诵读全文,背诵文中名句。

自我确定目标:(级别)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学习内容】1、掌握本课涉及的文言现象;2、梳理故事情节,理清层次;3、分析蔺相如、廉颇的形象特点;4、知识回顾:复习《鸿门宴》,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鲁迅先生盛赞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难点问题预设】-页脚--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这部分内容的完成,要依赖于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选材的典型进行赏析,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过程方法指津】知人论世荐文A.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

其父司骊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早迁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史记。

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峰、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

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使用说明1、借助导学案充分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大意,将重点字词音义在书上标注。

2、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实虚词及句式;牢记文学常识;梳理文章结构。

2、(能力目标)把握人物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预习引路1、关于司马迁和《史记》,参照《名师一号》进行整理、识记。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避匿()汤镬()肉袒()盆缶 ( ) 案图()可予不()渑池()诈佯()列观()皆靡()传舍()甚倨()不怿()衣褐()()睨柱()3、熟读课文,给课文中的三个故事各加一个小标题,并能准确复述。

4、参照《名师一号》85页,梳理文言现象。

5、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并适当拓展。

许易幸负见引顾就因以探究提高1、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者“保璧”与“骗璧”展开三个回合的较量:献璧取璧;归璧于赵;廷斥秦王。

这个故事体现了蔺相如足智多谋,英勇不屈,不畏强暴的性格特点。

2、“渑池之会”在记载秦赵君王会见,以乐助兴的内容上各用了什么字?有怎样的不同?3、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4、“负荆请罪”这则故事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绘人物形象?当堂检测1、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君幸于赵王幸:宠幸 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白白地C.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而:如果 D.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示:给……看2、“负”字在本文中多次出现,下面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秦贪,负其强负:凭借,倚仗 B.决负约不偿城负:违背C.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负:背着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负:担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 ①大王亦幸赦臣②十恶不赦B. ①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②前倨后恭C. 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②口诛笔伐D. ①且相如素贱人②素不相识4、下面的句子为定语后置句的一句是()A.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 求人可使报秦者C.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 大王见臣列观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①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②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B. ①乃使其从者衣褐②左右欲刃相如C. 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②舍相如广成传舍阅读14——16段,完成下列问题。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篇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一、作家作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

《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公元前四世纪,战国"七雄"征战不已。

秦国最强,它对六国都有野心。

秦国多次击赵,但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结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廉颇、蔺相如团结合作,抗击强秦的历史事实。

二、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缪贤舍人(mi#224;o)西河渑池(miǎn)秦王不怿(y#236;)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去亲戚(内外亲属)约束(信约,限制)宣言曰(公开扬言)请指示王(指出来,给人看)从此以往(往那里)因而厚遇(趁此)前进缶(上前,进献)明年复攻赵(第二年)以示美人(妃嫔)不过三十日(不超过)鄙贱之人(知识浅薄,地位低下)独畏廉将军哉()3、下面"请"有不同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②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③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④璧有瑕,请指示王⑤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D/②④⑤请允许我)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③④ B①③④/②⑤ D②④⑤/①③三、课文分析。

(一)完璧归赵。

1、这篇文章开头第1、2自然段与一般传记写法相同,介绍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

从全文看,这一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析。

答: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不同,一贵一贱,对比鲜明,为下文这两人的矛盾产生埋下伏笔。

2、下面对第3自然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秦欲以城易赵璧。

B、暗示故事的矛盾是:赵"予"璧与"勿予"璧。

C、说明"报秦者"肩负重任,为蔺相如的出场作铺垫。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和他的着作《史记》。

 二、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初步感知课文故事情节。

 【自主学习】
 一、基础积累
 1、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字子长,夏阳(今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师公书》。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

 3、《史记》既是史学巨着,又是文学巨着。

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鲁迅先生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给下列单字或加点字注音:
 蔺(lìn)袒(tǎn)瑕(xiá)睨(nì)镬(huó)渑(miǎn)缶(fǒu)驽(nú)刎(wěn)倨(jùn)佯狂(yáng)列观(guàng)臣愿奉璧往使。

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4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鸿门宴》

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4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鸿门宴》

学案4 必修三(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鸿门宴》学案目标1。

作为高考考试重点考查的两个重点篇目,对其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全面梳理,重点掌握。

特别要掌握“所以……者,……也"句式的译法。

2。

重点掌握名词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特点。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于是相如前进缻..而事君者B.臣所以去亲戚..臣C.传之美人,以戏弄..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错误!B.错误!C.错误!D。

错误!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4.翻译下列句子。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③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④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名词活用为状语有什么规律特点?(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应怎样解释?它们的活用有何共同规律、特点?①而相如廷.叱之:__________________②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③间.至赵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④吾得兄.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⑤(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⑦(樊哙)头发上.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迁移练习:指出下列句中活用词的活用类型,并体会其活用规律。

14廉颇复习

14廉颇复习

高三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编号:14《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负”“使”、虚词“因”,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语和词类活用的现象,能把文中关键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诵读课文,领会文本用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手法。

3.积累写作素材,开拓思维空间。

二、学习重难点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负”“使”、虚词“因”,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语和词类活用的现象,能把文中关键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自学方法建议:诵读课文、梳理文言知识点、知识拓展。

四、教学过程自学流程导思导学一、识记积累文学常识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书、表、世家、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

鲁迅称之为“,”。

识记积累二、自学问题问题1: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拜送书于庭.( ) (2)召有司案.图(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4)可予不. (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 (6)肉袒伏斧质.( )(7)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 (8)设九宾.于廷( )(9)请秦盆缻.秦王( )问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其势必..不敢留君今义:副词,根据形势推测必然会怎样古义:________________(2)请指示..王今义: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古义:________________(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古义:________________(4)于是相如前进..缻今义:向前行进古义:________________(5)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6)鄙贱..之人今义:卑鄙下贱古义:________________ 问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完整word版)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传记导教案(一)课型:新讲课主备人:高一 2 部使用时间:【教课目的】1.认识司马迁及《史记》的有关知识。

2.熟读课文,疏导朗诵阻碍,3.阅读第一段,梳理文言现象。

【教课要点】疏导落实第一段要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教课难点】领会廉颇蔺相如以全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预习案一、文学知识1.《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 篇, 52 万字,包含十二(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此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大事年表)、八(记各样典章制度记礼、乐、乐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鲁迅以“,”一语来称道其优秀的文学价值。

2.司马迁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有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后代尊称“史圣” 。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草拟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文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元封三年(公元前 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收藏的大批图书、档案和文件。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诚匈奴的李陵辩白而被捕坐牢,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奋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3.背景链接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盛,它要一致中国,采纳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踊跃对外扩充。

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

在蔺相如物归原主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应付楚国,因此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攻击。

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以及赵国内部将相之间的矛盾矛盾,就是在这类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二、熟读课文,疏导阻碍讲堂学习案一、检查预习给加点字字音缪公()避匿()缪贤()汤镬()虽驽()肉袒()盆缶 ( ) 可予不()渑池()叱()之列观()皆靡()睨柱()传舍()甚倨()不怿()衣()褐遗()赵王书赦()免二、自主学习第一段1.字词解说1) 拜为上卿拜:2) 以勇气闻于诸侯以:闻:3)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舍人:2.特别句式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式,翻译重点句子。

2、积累相关写作素材。

一、解释加线词的古今异义:1.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2.指从此以往....十五城古义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4.宣言..曰古义5.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6.相如前进..缻古义: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二、解释加点词语意思:(1)拜.为上卿(10)窃.计欲亡.赵.走.燕(2)使人遗.赵王书(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12)秦王竟.酒(4)间.至赵矣(13)而相如徒.以.口舌为劳(5)今君乃.亡赵走燕(1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6)左右欲刃.相如 (15)且庸人尚羞.之(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6)赵王鼓.瑟(8)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1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9)舍.相如广成传 (1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三、掌握重点实词⑴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秦贪,负其强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⑥久负盛名⑦苍山负雪,明烛南天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⑨誓天不相负⑩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2)幸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则幸得脱矣③而君亦幸赦臣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⑤今事有急,幸来告良⑥(皇上)车驾游幸,深恐非宜(2015全国卷)(3)善①素善留侯张良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③赵王窃为秦王善为琴声④亦余心之所善兮⑤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⑥不如因善遇之(4)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②顾吾念之③大行不顾细谨④三顾茅庐⑤三岁贯汝,莫我肯顾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易①愿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②以乱易整,不武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④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⑤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6)就 (7)引荆轲遂就车而去狐乃引弓迎而射之荆轲自知事不就景公引领西望金就砺则利引兵欲攻燕连辟公府不就秦军引而去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引酒且饮之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子游引前言以拒孔子奖引后进,如恐不及四、掌握重点虚词1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②相如因持璧却立(2007福建)()③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011安徽)()2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2010山东)()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余船以次进()④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2006山东)()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⑧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⑨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⑩斧斤以时入山林()3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⑤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⑦项王乃复引兵而东()⑧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0【无乃……与】无乃..尔是过与.?()五、特殊句式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以勇气闻于诸侯()4、会于西河外渑池()5、求人可使报秦者()6、君何以知燕王()7、赵王以为贤大夫() 8、今君乃亡赵走燕()9、徒见欺() 10、而君幸于燕王()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2、使不辱于诸侯()六、翻译句子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七、链接高考1、2015年天津卷: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必:果真课文对应知识点:王必无人,臣愿捧璧往使2、2014 重庆卷: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间:私下,暗地里课文对应知识点: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3、2014广东卷:素习知山川道径素:向来2009浙江:自新(人名)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素;课文对应知识点:且相如素贱人4、2013安徽卷: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亲戚:父母课文对应知识点: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5、2013天津卷:敬恒皇恐,长跪谢谢:道歉课文对应知识点: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6、2012山东卷: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课文对应知识点: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7、于是上不报式(人名)。

(2012上海)课文对应知识点:求人可使报秦者8、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2012山东)课文对应知识点: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9、度吾所能行为之。

(2009北京)课文对应知识点:多道里会遇之礼毕10、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2009北京)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2012广东)课文对应知识点: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11、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他人可欺,吾敢欺贺先生耶?”(2012四川)课文对应知识点:召有司案图12、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

(2012湖北)13、不暇就师穷经。

(2012浙江)14、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

(2012江苏)15、除著作郎不就。

(2008全国)16、乡书手(官职)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2012江苏)17、引为左行参军,以治干称。

(2009辽宁)18、何灌(人名)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2011课标)19、吾羞不忍为.之下(2014四川卷)20、臣乃.敢上璧(2014安徽卷)21、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2014天津卷 2015四川卷)22、不如因.善遇之(2013山东卷)23、徒慕君之.高义也(2013四川卷)24、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2013天津卷)课后作业一、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

①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②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③因。

其常④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

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⑤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

此亦⑥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⑦因枯木变为荣木也。

途经绍墓,其尚⑧因众人至前拜祭。

其量岂常人可比?⑨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

⑩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二、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①乃读之。

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②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③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④乃曰:“此徒沽名耳。

”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⑤乃不得已而谢。

【素材积累及运用】㈠蓄于笔端的源头活水,书写文思泉涌的传奇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适用话题:宽容、大局观念、国家利益至上,舍小家保大家、合作、沟通精彩运用:这句话亦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蔺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

蔺相如的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一座桥梁,使两位大臣的心得到沟通,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高尚的人格。

可见,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不少心灵的隔阂能被冲破。

2.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廉颇蔺相如列传》)适用话题:知错能改、团结精彩运用:荒寂无人的小岛上,你有鱼竿,我有美食,我们互相合作,才能双双保全生命,渡过难关。

天堂中手持长柄勺团团围坐的众人,正是互相合作,把勺中食物喂给对方,才会生活得其乐融融。

廉颇与蔺相如捐弃前嫌,文武合作,才使赵国稳如泰山。

战国时六国各自的力量并非不强大,而其相继破灭,不仅“弊在赂秦”,更在于六国的不合作。

如果他们密切合作共同对秦,“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㈡精美语段诵读:(体会事例的运用和句式之美)(1)厚厚的史册中,从未缺少痛苦记录:杜甫是痛苦的,因为他失望了;柳宗元是痛苦的,因为他被贬了;李煜是痛苦的,因为他被囚禁了。

然而,请读一读司马迁,看一看《史记》吧,你会发现蔺相如是幸福的,因为他顾全大局,宽厚待人;廉颇是幸福的,因为他直率坦白,勇于改错;屈原是幸福的,因为他正大光明、至死不渝。

可见,幸福与痛苦直接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2)蔺相如在秦王面前,怒发冲冠,警告秦王将“以颈血溅大王矣”,这无疑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在强权面前不屈服、不弯腰的勇气;廉颇肉袒负荆,到蔺相如门前谢罪,这也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即改的勇气;列宁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不敢声张,后来写信承认是自己打碎了花瓶,这同样是一种勇气,是一种诚实带来的勇气。

新航路的开辟是面对不可预测结局的勇气,科学探索是人类战胜未来的勇气。

勇气能最大限度地让生命焕发光彩。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其中,难道就没有勇气吗?一、从蔺相如方面着想二、从廉颇方面着想1.知错能改,善莫大焉2.不要以出身论人《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答案【知识梳理】(自主完成案)一、古今异义:1.指示:古义:指出,给……看今义:上级对下级的指点2.从此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以前3.约束:古义:盟约今义:受限制4.宣言:古义:扬言今义:公开宣称5.美人:古义:嫔妃今义:美丽的女子左右:古义:侍卫,身边的人今义:两个方位名词6.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7.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今义:旁系亲属;二、加点词意思:1、拜:授予官职。

2.遗:wèi,动词,送。

3、徒:副词,白白的。

见,介词,被。

4、间(jiàn):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5、乃:副词,竟然。

6、刃:名词作动词,杀。

7、去:离开。

8、特:副词,只是。

9、舍:动词,安置 10、窃:私下里。

亡,走:逃跑。

11、均:比较,衡量。

12、竟:完了,结束。

13、徒:副词,只是。

以,介词,凭借,凭。

14、孰与:与……相比,谁(哪一个)更……15、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16、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17、先,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翻译为“把……放在第一位,把……放在第二位” 18、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三、高考对点链:1、抄小路2、向来3、父母兄弟4、道歉5、坚决6、处在7、才8、表假设9、趁机10、结构助词的 11、于是,就 12、果真【合作探究案】(课堂合作案)一、实词1、负①使……担负②凭借,依仗③违背④对不起⑤背着⑥享有⑦覆盖⑧背⑨辜负⑩战败2、引①拉开弓②延长、伸长③率领、引导④退却、避开⑤取过来⑥请⑦引用⑧引进、荐举3、幸①宠幸②侥幸③幸而④皇帝到某处⑤幸亏⑥皇帝到某处二、虚词1、因①经由,通过②趁机③于是,就2、以①凭借②拿③按照④因为⑤来⑥把⑦相当于“而”,表并列⑧因为⑨把⑩按照3、乃①②③④竟然,却⑤⑥⑦才,于是就⑧是⑨你的⑩恐怕……吧4、善①交好,与……友善②好的行为③善于,擅长④认为对的,认为好的⑤喜欢,羡慕⑥友善地,好好地5、顾①回头看,环视②表轻微转折,只不过③顾虑,顾及④看望,拜访⑤关心,照顾⑥表反问,岂,难道6、易①交换②替代③改变④容易⑤轻视六、翻译:1、主意还没有拿定,(赵王想要)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但是)没有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