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重点】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板块提升练(一)

合集下载

双轮驱动,分类备考 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双轮驱动,分类备考 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列表验证“输出”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社会生活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列表验证“输出”
夏商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前 西汉中 东汉时
时期 时期 时期

后期 期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社会 生活
画图验证“输出”
核心素养背景下知识观的转变
旧知识观(陈述性)
新知识观(程序性)
把知识看做动态的、过程性的,是对开放的、复杂多
将知识领域分解为各门学科分别 加以研究
合性”的,即认识主体的情感态度、认知特点、个性 特征等因素会同时影响认识过程,因此,强调知识的 整体性、综合性,强调各类知识之间的内在的有机联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核心素养下的知识观有两个特点: (1)不是零碎的知识和技能,而是结构化的; (2)不是背诵或灌输得来的,而是在真实的情境中互 动习得的。
将知识看做静态的、结论性的 变的现实的解释,而不是对封闭的、稳定的意义系统
的客观反映
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 绝对性
同时强调知识的主观性、个体性和相对性,即对学习 者的依存性,把“知者”与“被知者”,即学习者和 学习的对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把知识的获得视为信息的接受 把知识理解为意义的建构
认为世界原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认识也是“复
2023届高三二轮备考策略
考试发生深刻的变化
20年前考试是检测有什么资源
知识
10年前考试基本不直接检测有什么资源,
主要考察这些资源怎么用
现在考试不仅考资源怎么用,
新情境中考察价值观指导下如何使用
能力 素养
中学备考和高考命题的对比
中学备考
高考命题
注重知识掌握和技能熟练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汇总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文书,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你有准备自己的教案吗?下面是本店铺为你准备的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有哪些策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有哪些策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有哪些策略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有哪些策略高考历史的基础知识已经在一轮复习都过了一遍了,二轮复习主要是将重难点知识拿下,那么二轮复习有策略吗?店铺为您准备了一些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一、全面归纳历史阶段特征,贯通基础知识。

为了贯通基础知识,学生们应全面归纳总结某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以及下属相关知识点。

基本维度大致包括该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政治制度沿革、思想文化变迁、科学技术创新、世界形势变幻以及选修相关内容等。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化拓展,攻破重难点知识。

高考复习当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常考知识,恰恰是们的不足之处,而这类知识课本也没有相关的正面的系统表述,这样的知识应该说既属于重点知识,更属于难点知识。

要攻破这类重难点知识,学生们应在贯通基础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化拓展。

三、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现行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是"知识抽样,能力覆盖".只有大量知识而缺乏解题能力无法取得高考最终胜利,因此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要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

应重点训练在给定时间范围内、在较为紧张的状态下、较为快速准确地将题目答完;应重点训练正确解读、充分利用给定材料尤其是文言文材料以及欧化语言材料的能力;应重点训练分析能力;应重点训练概述能力;应重点训练比较能力;应重点训练评述能力;要在答题角度上下功夫;要在关键词上下功夫;要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方法。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要把握的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入点。

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2019全程备考二轮复习高三历史由高考命题导向 析二轮备考方向

2019全程备考二轮复习高三历史由高考命题导向  析二轮备考方向

高考历史作为考查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学科,其考试成绩是高校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

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贯彻落实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考查要求,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体现高考内容改革对“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实现高考选拔德才兼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

纵观近三年历史三套试卷,每套试卷的12道选择题、5道非选择题(2道必考题+3道选考题),都紧紧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为主线,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

单纯从选择题和主观题两个题型来看,“选择题主观化、主观题个性化”是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更是一个方向。

命题导向一选择题主观化(一)选择题主观化在命题时的3个体现经过长期的探索,选择题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全功能题型。

但这几年的选择题的主观化趋势越来越强,考查深度逐年加强。

这体现出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主旨是加强考查学生的思维力度及思维过程;功能由考查客观的史实知识转向考查考生的主观认识。

试题通过全新的情境创设,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摆脱教材程式化的历史叙述,突破考生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让选择题呈现出新认识、新思想与新观点。

由此可以看出考生发现正确答案的过程,既是对史料解释(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

这种主观化在具体命题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历史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加强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生深刻领会教材内容、把握知识结构的需要,更是培养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需要。

历史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它具有跨度大、容量多、含义深、理性强和高度概括等特点。

在学习掌握历史概念时,要把握住每一个历史概念的特定背景和与同一时期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相互关系,重在多角度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从专制政治到 民主化,从人 治到法制化
从迷信愚昧到
科学化
4
唯物史观
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 动力;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文明史 体系
政治现代化(主要民主化和法制化) 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
现代化史观 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如城市化)
整体史观
.
17
2、过渡时期:春秋奴战国隶(社前会7瓦70解年至,封前建22制1年度)确立
社 1.农业: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 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会 经

2.手工业: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主要诸侯国
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1.春秋改革: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
(1)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比较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 世纪的希腊和战国时期的中国的异同。
.
21
政治:同——处于分裂状态,希腊是小国寡民,中国是诸侯
并立; 异——希腊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
政治权利。 中国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同——都是经济大发展时期。
异——希腊的工商业较发达,农业相对落后, 中国农业发达,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23社会转型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知识分子倡导统治者扶持适应时代潮流24古代中国古代西方文明类型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政治活动物质文明经济特征经济思想精神文明思想发展科技文化发展大河农业文明海洋商业文明君主专制公民集体民主制商鞅变法等梭伦改革等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工商业经济重视商业发展儒家思想演变人文精神的起源辉煌的古代科学逐渐产生近代科学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自身的变化3对于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

2023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专题3Word版含答案

2023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专题3Word版含答案

2023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专题3Word版含答案第一部分专题三一、选择题1.(2023·高考历史模拟卷一)《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

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D)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历史事物的能力。

由材料信息“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反映出殷人将鬼神作为万物主宰的天命观。

由“惟命于不常”“惟德是辅”“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代则认为命运无常,只有品德高尚、按人民意愿办事,治国有方的人才是天命的延续。

从天命观的这一发展,可以看出天命观彰显出一定理性色彩,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的描述相悖,明显错误;B项属于无关项;C项不符合题干“实质上”要求;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

2.(2023·乌鲁木齐)古代儒家学者认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这表明儒者(C)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C.具有经世济民情怀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指通过自身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回报他人和社会,体现的是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因此这种主张表明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故答案为C项;A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对于社会变革的态度,排除B项;D项“复古”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3.(2023·高考押题卷一)战国申不害重“术”,其思想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王夫之却将其学说斥为“洪水猛兽”,主张在政府内部分权,各级官吏都要有自己的权力,君主不能过多的干涉。

造成这种认识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C)A.阶级立场根本不同C.社会发展阶段不同B.受外来思想影响不同D.学术指导思想的不同【解析】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加强君主专制,要求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他的主张符合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要求。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文档:板块二中国近代史 Word版含答案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文档:板块二中国近代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通史整合(五)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1840~1894年)政治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反封建的探索历程。

经济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同时,中国社会生活习俗也发生巨大变化。

思想文化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了解西方并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一)晚清时期(1840~1894年)的政治[诗史巧记]工业文明的冲击;两度燃起的战火;千年未有的变局;救亡图存的觉醒;军民英勇的抗争[小题验知]1.(2018·宝鸡一模)马勇在《百年变局:乱世晚清与民国乱象》一书中说,根据《江宁条约》《虎门条约》形成了所谓的“治外法权”,之所以如此,从中国方面看,怎样管理这些在中国的西洋人,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想好,他们不是愿意让渡自己的司法权,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这项权利。

从中可以看出“治外法权”()A.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B.真实表明了中国人以夷制夷心态C.集中反映了清政府的软弱D.全面体现了中外势力勾结的事实解析:选B据材料“从中国方面看,怎样管理这些在中国的西洋人,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想好,他们不是愿意让渡自己的司法权,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这项权利”,说明当时的清政府仍有以夷制夷的心态,故B项正确。

2.(2018·上饶三模)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对太平天国有褒有贬,一方面自称“洪秀全第二”,另一方面又说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

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这表明他评价太平天国的视角是()A.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B.民族主义和现代化史观C.进化史观和文明史观D.民本主义和革命史观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孙中山一方面在赞扬太平天国的民族主义,另一方面又在批判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故B项正确。

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II卷解析

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II卷解析

1.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

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

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只是水利工程发展的一个因素,并非主要因素,B选项排除。

交通运输网络畅通的说法与材料无关,也不符合当时的史实,C选项排除。

2.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王国势力强大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 现实统治需要D. 兼收并蓄文化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统治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

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排除。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 选项排除。

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且汉代并没有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选项排除。

3.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 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 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 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篇命题人高端特供热点靶向高考第一部分传统文化与地理小专题1美食与地理课件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篇命题人高端特供热点靶向高考第一部分传统文化与地理小专题1美食与地理课件

重庆火锅,既是一种美味佳肴,又是一种烹饪方式,也是饮食文化的一个内 容。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烫,二是鲜,三是味适众口,四是“啥都 敢吃”,五是乐在其中,六是四季皆宜,七是方便随意。一般人通常只是冬天吃 火锅,而重庆人总是四季吃火锅。重庆是中国的三大“火炉”之一,夏天山城的 气温高达 38 ℃,但火锅店里仍然食客盈门,手摇扇子,边吃西瓜,边烫火锅。 成都人也不顾三伏天的暑热, 一群群地挤进火锅店中, 后背吹电扇, 前胸烤火锅, 吃得很过瘾。其实,吃过夏日锅的人才明白,烫食火锅,大汗一出,几杯扎啤、 饮料下肚,浑身通泰,神清气爽,令人有飘飘然之感。究其原因,不少人解释为: 一是气候阴湿多雾, 吃火锅以驱湿气; 二是以热抗热, 以热驱热, 求得一身爽快。
第三篇
命题人高端特供 第一部分
热点靶向高考
传统文化与地理
小专题一 美食与地理
微点一 雪域高原的美味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 ”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 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 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青藏 高原由于海拔高、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青 稞、豌豆颗粒饱满,营养丰富。糌粑是将青稞和豌豆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 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 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 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 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 粑,边喝酥油茶。 酥油茶是用熬成后的砖茶水、 盐巴和酥油(类似黄油, 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 制成的。打酥油茶是在一个特制的酥油桶内,用一种活塞式的棍轴在桶内上下 冲击、搅打,使水、油交融而成。打好以后,将酥油茶倒入茶壶内,置于文火 之上,可以全天饮用,不会变凉。倒茶时向一个方向摇动茶壶,随喝随倒。酥 油茶不仅可以滋补身体,提神解渴,还能产生热量,御寒充饥,是高寒地区的 最佳饮料。如有客人到访,家庭的主妇就会端出清香可口的酥油茶,恭恭敬敬 地捧到客人面前。客人不能轻易拒绝,至少要喝上三碗,喝得越多,就会被认 为越懂得礼貌。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推荐书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推荐书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推荐书历史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复习历史知识点是备战高考的重要一环。

在复习过程中,选择一本好的复习书籍可以事半功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下面是我为高三学生们推荐的几本优秀的历史复习知识点推荐书。

第一本推荐的书是《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与解析》,该书由历史教育专家编写。

这本书内容全面,知识点归纳精准,适合用来系统地复习高中历史知识。

该书的特点是将历史知识点进行了分类和整理,通过简明扼要地阐述,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带领学生抓住重点。

书中还附有大量的历史案例和分析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升解析和思维能力。

第二本推荐的书是《历史知识点详解与应用》,这本书是一本知识点详解型的复习书籍。

在这本书中,每一个历史知识点都被详细解析,内容包括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影响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文化知识。

书中配有大量的彩色图表和地图,使得学习历史知识更加直观明了。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历史名词和专业术语的解释,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三本推荐的书是《高中历史考点精讲精练》,该书是一本历年高考真题分析和模拟试题的集合。

这本书对历史考点进行了整理归纳,并通过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总结出历史考试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同时,书中还附有大量的练习题和解析,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历史考试的题型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把握。

第四本推荐的书是《历史知识点速记宝典》,这本书是一本提供历史知识点速记方法的复习工具书。

书中介绍了许多简单易记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点。

通过图表、彩图和关键词的方式,帮助学生将历史事件和知识点串联起来,提高记忆效果。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历史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历史复习。

这四本书都是值得学生推荐使用的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推荐书。

无论是阅读材料的全面性还是知识点的详细性,这些书都能满足高中学生的需求。

当然,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书籍也需要根据个人的学习风格和复习时间来决定。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步骤三 话题聚焦 话题3 文化自信——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时代风采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步骤三 话题聚焦 话题3 文化自信——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时代风采

话题三文化自信——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时代风采学术前沿·史学新论关注点1 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史学新论]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

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发现问题史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激活思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地域环境与学术发展的关系;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深远影响。

关注点2 理学思想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史学新论] 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发现问题史料认为理学具有忧患意识、崇尚道德、务实精神,体现了理学的进步。

激活思维理学价值的时代性与永恒性;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话题串讲·深化认知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1.先秦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1)中华文明多元起源。

①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考古发现证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等地区,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②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2.秦汉到宋元时期是中华文化高速发展时期(1)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表格式)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表格式)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表格式)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地区农耕的起源畜牧的产生土地制度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距今约9000年前,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两河/尼罗河流域:牛)古巴比伦和埃及: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距今约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商周朝:君主和各级贵族掌握土地中南美洲中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作物的原产地南美:距今约600年前,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阿兹特克人:贵族私有土地、村社公有土地和家庭份地。

欧洲希腊:从西亚传入大麦和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并种植葡萄和橄榄----- 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 实行土地国有意义①农业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②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③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专门从事制陶、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等产生);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等)。

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生产关系发生变化:①男子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②私有财产的出现;③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项目欧洲亚洲(中国)玉米①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①明朝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②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②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时得到大规模推广;到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

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甘薯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番茄①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栽培②18C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①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②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辣椒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传入中国1.农作物在美洲的推广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习计划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习计划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习计划(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习计划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习计划(精选17篇)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习计划篇1一、复习目标1、巩固第一轮复习效果,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2、提高考试大纲要求的阅读、提炼、概括、分析、比较、迁移、阐述、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文综考试的要求。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一、整合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科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由于高中课改教材编写采用了专题式的体例,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专题。

割裂了历史的内在联系。

学生就难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知识结构。

如何来构建知识体系,这应该是教师在第二轮复习的主要工作,让学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对某一段历史,某一个历史事件有全方位的认识,也就是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角度去理解.从这个层次来说,就是新课程回归老教材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首先学会整合.形成一种复习的思路,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这里的思路借鉴了兄弟省的经验.大致思路如下一、按照考纲的历史顺序,结合教材编排顺序,重新制作学案,为学生建立宏观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思维能力。

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部分,依次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二战前)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中国现代史。

每一时期又根据政治、经济、文化顺序复习编排。

具体如下:中国古代史:1古代政治制度史、2、古代经济、3、古代思想、4古代文艺与古代科技5、春秋战国社会巨变、6、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世界近现代史: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体建立4、两次工业革命5、近代工人运动6、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7、俄国和苏联历史8、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9、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10、世界近现代科技中国近代史:1、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与中国抗争2、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略与抗争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4、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史:1、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发展2、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4、中国近现代科技和文化二、关注热点和地方史(湖南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

高考历来不回避热点,备考无疑不关注热点。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易错点合集【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1、先秦时期(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远古~BC221年):中华文明的奠基政治上: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形成;血缘贵族政治,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经济上: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形成文化上:从神权至上到敬天法祖,重亲情人伦的文化观形成;百家争鸣,儒学兴起2、秦汉时期(BC221年~220年):中华文明的形成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完善,血缘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大一统局面形成经济上: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租佃关系更为普遍;丝织业、陶瓷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加强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思想的主流;科技获得重大进步;汉字统一并简化为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中华文明的发展政治上: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民族融合成主流经济上: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文化上:佛道盛行,儒家思想受到冲击;魏晋玄学4、隋唐时期(581-907):中华文明的繁荣政治上:三省六部和科举制使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上:农业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发展;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文化上:儒释道并行并出现合流趋势;科技、文艺全面繁荣,中华文化圈开始形成。

5、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中华文明的成熟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民族政权并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经济上:商品经济繁荣,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文化上:理学形成;科技发展出现高峰;文艺世俗化趋势明显。

6、明清时期(1368—1840):中华文明的转型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小农经济占主导;,关注公众号:高中历史学习之苑,商品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阻碍社会进步,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文化上:传统文化(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八股取士、文化专制;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传统科技集大成;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市民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专题线索】1、中国古代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亦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板块提升练(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2018·湖北武汉一模)据史料记载,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认为自己是黄帝族系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 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解析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材料中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系的后裔,客观上反映了他们对华夏文明的认同,表明当时的中国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认同黄帝为始祖,未涉及区域间文化交流、政治制度、农耕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 A2.(2018·广东东莞调研)周朝揖让之礼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面致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这最能反映(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血缘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C.礼乐制度极其复杂和繁琐D.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体现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等级关系,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目中“周朝揖让之礼”无关,故B项错误;C项表述属于主观臆测,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面致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高三联考)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

这表明秦代( )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解析材料信息“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强调官吏从任命到行使职权都有严格的程序遵循,故C项正确。

答案 C4.(2018·北京海淀区考前预测)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

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B.门阀与皇权共治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D.初创大一统帝国解析注意题干的关键信息是“秦汉”。

贵族政治开始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门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产物,故B项错误;集体宰相制度应该是指唐朝的三省体制,故C 项错误;秦汉时期完成了大一统,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大一统帝国的初创时期,故D项正确。

答案 D5.(2018·山西太原模拟)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

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 ) A.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B.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C.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D.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解析唐代谏官制度服务于君主专制,与民主政治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在决策层沟通中的作用,没有涉及三省的运行机制,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可知,谏官制度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故C项正确;唐代谏官制度服务于君主专制,不能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故D项错误。

答案 C6.(2018·山东滨州高三联考)明神宗改变国家机构的运作机制:以内阁监控六部,六部监控部院,部院监控地方抚按,最后使“部权尽归内阁”。

这主要表明( )A.内阁替代丞相成为中央行政机构B.地方权力逐级归于内阁掌控C.六部摆脱皇权听命于内阁D.部分皇权转移到了内阁手中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明神宗对国家机构的运作机制调整后,内阁起到了监督六部、部院和地方抚按的作用,这意味着部分皇权被转移到了内阁手里,故选D项。

明太祖后已无丞相,明代内阁始终不是中央行政机构,故A项不符合史实;B项属于以偏概全,不符合材料原意,故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答案 D7.(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汉代开垦土地的工具有单、双面之别,或用于耕翻土地,或用于开渠作垄。

秦汉铁锸出土于北方者多为平刃、弧刃器,出土于南方者多为尖刃器,器形的差异应是考虑到南、北土质的不同。

这说明( )A.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B.土地制度和冶铁技术的落后C.农具制造有统一的标准D.南北方农业发展水平差距大解析材料“开垦土地的工具……或用于开渠作垄”“铁锸……器形的差异应是考虑到南、北土质的不同”可知,秦汉时期的农具根据不同地区的土质差异而有所不同,同一种农具也会根据生产条件打造不同的式样,这适应了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需要,故选A项,排除C 项。

材料未涉及土地制度、冶铁技术以及南北方农业的发展状况,故排除B、D两项。

答案 A8.(2018·新疆乌鲁木齐一模)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

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开始转向田亩税。

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 )A.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B.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D.国家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解析材料体现唐朝征税标准逐渐由人头税转变为财产税。

唐朝以前也曾出现过小农经济发展壮大的情况,故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不是税制转变的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农业征税重点发生转移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随着均田制走向瓦解,农民对封建政府的依附关系减弱,使得政府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故政府征税标准开始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

答案 D9.(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宋代苏辙在《蚕市》一诗中写道:“倾囷(圆形谷仓)计口卖余粟,买箔还家待种(蚕)生。

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鉏鎛(chubo农业生产工具)资男耕。

”此诗说明( )A.宋代农业生产走向市场化B.小农生产离不开市场调节C.自然经济开始遭到了破坏D.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解析宋代农业产品虽然投入市场,但农业生产不是随市场需要而变化,不能反映出农业生产走向市场化,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卖出多余的粮食可以满足妇女养蚕和农户购买农具的需要,可知小农经济需要从市场购买必需用品,故小农经济离不开市场调节,B项正确;自然经济遭到破坏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妇女购买箱篚养蚕,没有体现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故D项错误。

答案 B10.(2018·吉林长春模拟)随着唐宋时期“坊市制”的崩溃和农村商业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历史现象。

这说明( )A.“坊市制”阻碍了城市的发展B.商业发展是城市产生的必然前提C.商业发展能促进农村的城市化D.城市带动了农村经济走向市场化解析“坊市制”在某一历史时期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A项错误;B项说法绝对,故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随着商业的发展,农村逐渐城市化,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11.(2018·河南郑州一模)下表反映了某个朝代的赋税信息,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崩溃B.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解析重农抑商政策从商鞅首倡,沿用整个封建王朝,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至道末年,农业税2 408.1万贯,天禧末年,农业税2 641.2万贯,熙宁十年,农业税2 021.3万贯”得出农业税整体稳定,数值波动在正常范围,因此北宋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且根据材料得出工商业等非农经济发展迅速,故C项正确;非农业税并非仅指对外贸易税收,宋朝的非农业税包含商税和对外贸易税收两部分,两者都是政府的重要财源,故D项错误。

答案 C12.(2018·山东济宁高三期末)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

这一变化(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B.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C.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D.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解析材料中讲述的是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增多,并不能反映以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的趋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从而推动了该地区的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故B项正确。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鸦片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能够反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商品经济发展,但不意味着白银就一定能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D项错误。

答案 B13.(2018·四川成都二中考前预测)在秦日渐强大的历史进程中,秦人养成一种强烈的事功精神,它建立在文化功利主义取向之上,也与秦文化的叛逆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此可知,秦国文化( )A.以宗法伦理道德为准则B.对中原文化的全面排斥C.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统一D.以中原农业文明为基石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是利用法家思想治国,并不注重宗法伦理,故A项错误;秦国文化强调功利和叛逆性,并不能说明这是对中原文化的全面排斥,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到在秦国日渐强大的历史进程中养成了功利主义的取向,追求功利便会倾向于兼并他国走向更强大,以推动统一,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秦文化有叛逆性,这说明秦国文化不以中原农业文明为基石,故D项错误。

答案 C14.(2018·湖北黄石高三调研)胡适说:“(程朱)理学的兴起是个自觉的运动,这个运动是为了恢复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本土文化。

”下列主张中与这个“自觉的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先天下之忧而忧”C.“存天理,灭人欲”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清时期顾炎武的观点,故A项错误;“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儒家道德规范在范仲淹身上的一种体现,故B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自觉地复兴儒学所做的努力体现,故C项正确;“明道救世,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C15.(2018·广东肇庆一模)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

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