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选修1教学案:专题3 2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Word版含答案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后训练:专题三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含解析
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鲜卑族经过改革,最终完成封建化的进程。
其根本表现是()A.服饰汉化B.语言汉化C.同汉族通婚D.由游牧经济变为农耕经济2.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能获知北魏孝文帝时期()北魏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①铸造业发达②商品交易活跃③城市经济繁荣④统治者重视和支持商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④3.史料里说北魏洛阳贸易不绝,“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
它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洛阳成为全国政治中心B.洛阳商业兴盛,市场繁荣C.迁都洛阳是正确的D.洛阳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4.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A.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促进了游牧民族农业化C.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5.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
从孝文帝改革中我们得到的认识是()①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④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娃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妥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资治通鉴》(1)商鞅变法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孝文帝改革鲜卑族的姓氏。
这些措施各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根据以上理解,谈谈你对社会风俗变革重要性的认识。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
选修1 专三 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 其改革的措施中,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 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 ( ) • A.迁都洛阳 B.整顿吏治 • C.移风易俗 D.颁布均田令 • 答案: D
二、繁盛的洛阳
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 思考:洛阳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曾在此建都的王朝有哪些?
•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 型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 •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佛像的变化 产生在迁都洛阳后,说明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 施效果明显,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 答案: C
• 3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 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 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 ) • A.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 统一)奠定了基础 •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 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D.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地位:华夏文明摇篮的中心。
建都洛阳的王朝:东周、东汉、 曹魏等
• 1.原因: 孝文帝迁都洛阳,重新修建洛阳城 和宫殿。 • 2.表现 • (1) 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 商业中心。 • (2)规模很大,“宫厥壮丽,列树成行”。 • (3)市场繁荣,城东的 小市 和城西的大市是 主要的商业区。 • (4) 专设四通市方便外商,成为国际性商业城 市。
云 冈 石 窟
龙门石窟
学习 目标
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在经济、思 想、文化、政治和社会风俗等方 面的影响
•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 (二)繁盛的洛阳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二选修1教学案:专题三_二_、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_word版有答案
1.原因(1)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
(2)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
(3)犁和牛耕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得到推广。
2.表现政府收入大增。
3.作用促进了中原地区农业的发展,使北魏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1.原因孝文帝迁都洛阳,重新修建洛阳城和宫殿。
2.表现(1)洛阳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2)洛阳市场繁荣,城东的小市和城西的大市是主要的商业区。
(3)洛阳专设四通市方便外商,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
[深化认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1)鲜卑等少数民族迁居中原,通婚杂居。
(2)孝文帝改革的推动。
2.表现(1)汉语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2)南迁的北方游牧部落也把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带到中原,并与中原文化融合。
3.影响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深化认知]民族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各民族互相学习的过程;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和汉族对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探究点一北方经济的发展[史料探究]材料一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
北魏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
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有了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答案]均田制的推行;整顿吏治;农民负担的调整;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材料二《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南梁名将陈庆之到洛阳后,曾大发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习题:3.2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Word版含解析
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
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材料二孝文自鄙胡俗,深慕华风,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
论者议其忘强武之旧,习弱靡之风,国势之衰,萌芽于是。
然孝文弃平城而趋洛阳,失形式则有之……至于革鄙陋,趋文明,夫安能为孝文咎耶。
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
……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
……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
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编自1913年《中国历史教科书》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两则材料对孝文帝改革影响认识的相同之处。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和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评析同:都认为孝文帝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功,促进了北魏政权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加速了(或汉化、封建化亦可)。
(2)立足点:材料一以汉族为中心,站在鲜卑文明发展的角度;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
原因: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平等;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这些思想必然反映在民国的教科书中;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历史使命。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公元494年)……革衣服之制。
十有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教案人民社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课北方经济的恢复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张改强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结果的基础上对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的细化。
共有三目内容,分别从农业生产的发展、洛阳城市经济兴盛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三个方面说明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历史作用。
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主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件,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
高二阶段,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来讲是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思维能力,是形成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基础。
学好本节内容对于学生全面客观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认识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大有裨益,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着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探讨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历史作用;了解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意义。
(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和民族大融合的史实。
2、通过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预习,培养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史实的分析、归纳等认识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贯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将自主学习与教师主导的合作探究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影响的了解,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自学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培养历史学科素养:1.掌握规律,提高认识从当今高考历史试题来看,选作题考查的改革内容不是教材内容,象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等课本内容它不考,近年相继考查了王莽改制、两税法等,这些内容在教材中根本找不到影子。
2018-2019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迁居洛阳的鲜卑族改变了其落后的游牧生活,成为定居农民②鲜卑贵族逐渐演化为中原的封建地主和商人③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④大批鲜卑贵族深谙汉族文化并逐渐成为汉族政权中的官员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由于孝文帝改革,汉族官员可以在北魏政权中任职,但在南北对峙的局面下,鲜卑贵族不可能成为汉族政权的官员,当时南朝政权并未进行相应的改革,排除④。
2.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尊儒崇经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C.模仿汉族制度D.学说汉话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抓住图片的中心内容“乐俑”,联系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思考,可知应选B项。
3.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④丝织业比较发达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国家殷富,库藏盈溢”说明①②,“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说明③④。
4.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B.北宋统治下的洛阳呈现繁荣景象C.唐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解析:选A。
根据“5世纪”这一信息,可排除B、C两项;同时注意到题干中的“视洛阳为荒土”“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等信息,可以判断洛阳的繁荣与孝文帝迁都有关。
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
……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
”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材料2:(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
最新人民版历史选修1《北方经济的逐惭恢复》教案.doc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二节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教案
目标:
1、掌握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了解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意义。
重点:孝文帝改革中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及成就,孝文帝改革后洛阳繁盛的表现难点:北魏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评价
教具:教学案
流与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的措施的实施
的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上促进了他
内容: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节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目标:
1、掌握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了解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意义。
重点:孝文帝改革中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及成就,孝文帝改革后洛阳繁盛的表现难点:北魏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评价
教具:教学案
导
露积于廊者,不可较
②
民族融合的表现:
11。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成长训练:专题三 2-北方经济的逐
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均田制的推行②吏治的改善③迁都洛阳④政府重视水利兴修⑤民族融合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解析:①②④均可在教材上找到依据,迁都洛阳使鲜卑族更好地享受中原文明,作为政治中心,必然带动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本身就是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
答案:A2.梁武帝使者出使洛阳回梁后对人说“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
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说明了…()A.中原地区仍为汉人统治B.士族地主主要在北方C.北魏社会安定,经济繁荣D.北方少数民族完全放弃自身传统文化解析:A、B项都不符合史实,民族融合并不是各族放弃自身文化,而是各族相互接受先进文化,故D项错。
答案:C3.对北魏都城洛阳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规模大布局整齐②是全国政治商业中心③与南朝没有经济往来④有专门的对外贸易市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据教材所述,洛阳城有大量南朝商品,故③错。
答案:D4.读下图,能获知北魏孝文帝时期()①手工铸造业发达②商品交易活跃③城市经济繁荣④统治者重视和支持商业发展北魏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④解析:北魏孝文帝铸造铜钱,这本身直接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时期手工铸造业发达;铜钱的出现,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也说明孝文帝对商业的重视。
答案:A5.读下图,从中可获知的信息有()①魏晋时期民族融合加强②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相近③胡汉差异逐渐消失④民族矛盾尖锐汉人胡食画像砖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的信息一定要从图片中获取,而④无法从图中得到。
答案:D6.民族融合的含义是()A.各民族间人民杂居相处B.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C.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D.各民族人民通婚解析:民族融合是一种自然融合的历史进步现象。
答案:B7.下列现象有可能在北魏出现的是()①游牧民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②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③鲜卑贵族还兼营工商业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解析:要从当时封建化的过程与表现来思考,这些都是游牧民族向农耕文明转变的表现。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时作业: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Word版含解析
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程标准]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1.农业生产的发展(1)原因①________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
②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
③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推广。
(2)表现:北魏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农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2.繁盛的洛阳(1)原因:孝文帝迁都洛阳,重新修建________和宫殿。
(2)表现①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________中心。
②规模很大,“宫厥壮丽,列树成行”。
③市场繁荣,城东的小市和城西的大市是主要商业区。
④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专设________方便外商。
二、北方民族大融合1.表现(1)孝文帝改革以后,原来的民族分布完全被打破,各族间形成了共同的____________。
(2)汉语作为“________”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3)北方游牧部落的优秀文明成果与中原文化融合后,成为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影响民族融合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一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1.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逐渐恢复和发展()A.均田制B.整顿吏治C.迁都洛阳D.革除旧俗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B.农业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D.汉化的过程3.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
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
上述材料表明()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4.观察《北魏洛阳复原图》,该图反映出北魏洛阳()①布局严整,气势宏伟②是一座繁华的都市③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④已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知识点二北方民族大融合5.迁都洛阳后,一位入仕于孝文帝的42岁鲜卑族贺氏的男子,下列史实可信的是()①他上朝时仍使用鲜卑话②此人娶了位汉族女子为妻③他原来的姓氏是贺赖氏④他死后安葬在了平城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6.下图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的现象属于哪一方面的改革结果()A.均田制B.整顿吏治C.社会习俗改革D.发展洛阳经济7.读下图,从中能获知的信息有()汉人胡食画像砖①魏晋时期民族融合加强②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相近③胡汉差异逐渐消失④民族矛盾尖锐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C.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9.阅读下列材料:北魏的洛阳,城西有大市,市内有钟楼,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
2018-2019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堂练习 Word版含解析
1.“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 )A.伯里克利改革B.商鞅变法C.梭伦改革D.孝文帝改革解析:选D。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把握关键词“森林民族”“中原文化”。
据此可知本题中的改革是少数民族吸收汉族文化的改革。
A、C两项是雅典民主改革,且雅典属于海洋文明,可排除。
B 项商鞅变法时的秦国不是森林民族,也可排除,故选D。
2.北魏时期,“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这反映了下列哪一城市的商业繁荣( )A.杭州B.苏州C.无锡D.洛阳解析:选D。
四个城市只有洛阳处在北魏统治之下,其他三个城市均在南方。
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消极的汉化”,“是要用儒家的礼教代替一切”,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
另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肖黎《魏孝文帝评传》(1)据材料,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重大的分歧?(2)结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对孝文帝改革进行简要的评价。
解析:第(1)问,考查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应一分为二地去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它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第(2)问,注意问题中限制答题的角度:民族融合。
答案:(1)历史研究者的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决定了历史结论的不同。
前者站在北魏政权和鲜卑族的立场上认识孝文帝改革;后者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国历史发展的立场上认识孝文帝改革。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封建化;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潮流;为中国新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民版习题: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1.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②均田制确立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④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解析:均田制是政府把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不得买卖。
在土地私有制度下,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仍不可避免。
答案:C2.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①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③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④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可用排除法。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魏是个北方政权,因此不可能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答案:B3.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
”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解析:《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
结合所学,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到洛阳,并积极学习汉文化,使洛阳重新繁华起来。
答案:C4.公元494年末,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
孝文帝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摆脱鲜卑贵族的束缚 B.摒弃鲜卑族的陋习C.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D.借汉化巩固统治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加速民族融合,缓和阶级矛盾,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统治。
故D项正确。
答案:D5.下列体现“汉化风气下南北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唐蕃联盟D.清军入关解析: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其内容不包含民族交融,故A项错误;孝文帝改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统治者进行的一场汉化运动,故B项正确;唐蕃会盟是汉藏两族人民的一场政治联盟运动,体现的是汉藏两族关系的友好,故C 项错误;清军入关是满洲军事集团进入中原地区的开端,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故D项错误。
2019年高二历史苏教版选修1 专题三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主要体现在()①迁居洛阳的鲜卑族改变了其落后的游牧生活,成为定居农民②鲜卑贵族逐渐演化为中原的封建地主和商人③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④大批鲜卑贵族深谙汉族文化并逐渐成为汉族政权中的官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由于孝文帝改革,汉族官员可以在北魏政权中任职,但在南北对峙的局面下,鲜卑贵族不可能成为汉族政权的官员,当时南朝政权并未进行相应的改革,排除④。
2.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尊儒崇经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C.模仿汉族制度D.学说汉话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抓住图片的中心内容“乐俑”,联系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思考,可知应选B项。
3.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④丝织业比较发达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国家殷富,库藏盈溢”说明①②,“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说明③④。
4.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B.北宋统治下的洛阳呈现繁荣景象C.唐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解析:选A。
根据“5世纪”这一信息,可排除B、C两项;同时注意到题干中的“视洛阳为荒土”“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等信息,可以判断洛阳的繁荣与孝文帝迁都有关。
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
……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
”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材料2:(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
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教材整理1 农业生产的发展1.原因(1)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2)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派遣工匠指导修建水利工程。
(3)犁和牛耕已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也得到推广。
2.表现(1)北魏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
(2)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深度点拨] 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教材整理2 繁盛的洛阳1.原因孝文帝迁都洛阳,重修洛阳城和宫殿。
2.表现(1)洛阳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2)洛阳城规模很大,“宫厥壮丽,列树成行”。
(3)工商业兴盛,市场繁荣,市内商品种类繁多。
(4)是一个国际性商业城市,设四通市方便外商经商。
教材整理3 北方民族大融合1.原因(1)鲜卑等少数民族迁居中原,通婚杂居。
(2)孝文帝改革的推动。
2.表现(1)汉语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2)南迁的北方游牧部落也把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带到中原,并与中原文化融合。
3.影响(1)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
(2)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35“学习思考”,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史学家们对孝文帝褒贬不一:颂扬此举者称他“睿圣天成,才能非凡”;贬抑此事者则说他是“夷狄僭伪,沐猴而冠”。
请你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
【提示】孝文帝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但有人认为他在北魏国家和拓跋鲜卑民族发展史的关键时刻,不自觉地站在腐朽势力的一边,对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
人民版选修1 专题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主要体现在()①迁居洛阳的鲜卑族改变了其落后的游牧生活,成为定居农民②鲜卑贵族逐渐演化为中原的封建地主和商人③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④大批鲜卑贵族深谙汉族文化并逐渐成为汉族政权中的官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由于孝文帝改革,汉族官员可以在北魏政权中任职,但在南北对峙的局面下,鲜卑贵族不可能成为汉族政权的官员,当时南朝政权并未进行相应的改革,排除④。
2.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尊儒崇经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C.模仿汉族制度D.学说汉话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抓住图片的中心内容“乐俑”,联系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思考,可知应选B项。
3.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④丝织业比较发达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国家殷富,库藏盈溢”说明①②,“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说明③④。
4.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B.北宋统治下的洛阳呈现繁荣景象C.唐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解析:选A。
根据“5世纪”这一信息,可排除B、C两项;同时注意到题干中的“视洛阳为荒土”“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等信息,可以判断洛阳的繁荣与孝文帝迁都有关。
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
……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
”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材料2:(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
人民版选修1 专题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课堂练习 Word版含解析
1.“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A.伯里克利改革B.商鞅变法C.梭伦改革D.孝文帝改革解析:选D。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把握关键词“森林民族”“中原文化”。
据此可知本题中的改革是少数民族吸收汉族文化的改革。
A、C两项是雅典民主改革,且雅典属于海洋文明,可排除。
B项商鞅变法时的秦国不是森林民族,也可排除,故选D。
2.北魏时期,“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这反映了下列哪一城市的商业繁荣()A.杭州B.苏州C.无锡D.洛阳解析:选D。
四个城市只有洛阳处在北魏统治之下,其他三个城市均在南方。
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消极的汉化”,“是要用儒家的礼教代替一切”,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
另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肖黎《魏孝文帝评传》(1)据材料,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重大的分歧?(2)结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对孝文帝改革进行简要的评价。
解析:第(1)问,考查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应一分为二地去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它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第(2)问,注意问题中限制答题的角度:民族融合。
答案:(1)历史研究者的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决定了历史结论的不同。
前者站在北魏政权和鲜卑族的立场上认识孝文帝改革;后者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国历史发展的立场上认识孝文帝改革。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封建化;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潮流;为中国新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因(1)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
(2)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
(3)犁和牛耕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得到推广。
2.表现政府收入大增。
3.作用促进了中原地区农业的发展,使北魏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1.原因孝文帝迁都洛阳,重新修建洛阳城和宫殿。
2.表现(1)洛阳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2)洛阳市场繁荣,城东的小市和城西的大市是主要的商业区。
(3)洛阳专设四通市方便外商,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
[深化认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1)鲜卑等少数民族迁居中原,通婚杂居。
(2)孝文帝改革的推动。
2.表现(1)汉语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
(2)南迁的北方游牧部落也把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带到中原,并与中原文化融合。
3.影响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深化认知]民族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各民族互相学习的过程;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和汉族对于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探究点一北方经济的发展[史料探究]材料一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
北魏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
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有了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答案]均田制的推行;整顿吏治;农民负担的调整;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材料二《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南梁名将陈庆之到洛阳后,曾大发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
如登泰山者卑培堘,涉江海者小湘沅。
”(2)为什么洛阳出现了“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的现象?[答案]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移风易俗的改革;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洛阳商业的发展;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精华与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结论形成]孝文帝改革前后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与表现1.原因(1)改革前:北方经过近百年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各地暴动不断,社会动荡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2)改革后: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改善吏治,调整人民的负担,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兴修,再加上迁都洛阳后形成了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2.表现(1)改革前:北方土地荒芜,粮食严重匮乏,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城市破败。
(2)改革后:新的生产技术、工具得以推广,水利工程大量兴修,农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城市经济迅速恢复,洛阳等城市走向繁荣。
探究点二北方民族大融合[史料探究]材料一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
十八年“二月甲辰,诏天下,喻以迁都之意。
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
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丙辰,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
并任用南朝儒士制定礼乐制度,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
——《北朝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答案]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移风易俗,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
消除了鲜卑民族特性的全盘汉化,使拓跋贵族迅速腐化堕落,为北魏发展埋下了隐患。
改革必须在立足自身主体性和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先进文明,不能直接移植、生搬硬套。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2)结合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政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答案]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结论形成]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和作用1.表现(1)社会经济方面:北魏通过实施均田制、租调制等制度,把鲜卑劳动者改造为占有少量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封建农民,把占有大量土地的鲜卑贵族改造为封建地主和官僚。
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习惯于定居、生产和城市生活。
(2)政权建设方面:北魏政权机构的设置、名称的制定、官僚的选用、官僚队伍的建设均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社会风俗方面:北魏迁都洛阳后,通过改姓、易服、说汉话等措施使鲜卑人全面接受汉族风俗。
鲜卑族与汉族的联姻加强了民族联系。
(4)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面的文化精华,也在汉人中传播,为汉人所学习和接受,对汉族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
2.作用(1)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北魏统治。
(2)促进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缩小了民族差距和隔阂,增强了民族了解和交流,发展、壮大了中华民族的队伍。
(3)为后来隋唐结束长期动荡、分裂,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右图是“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商队”的文物图片,反映了北魏商业的发展,下列有关北魏商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洛阳出现了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B.货币交易逐步代替了长期战乱以来的实物交易C.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D.北魏统治者放弃了商鞅变法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商业活动日趋活跃,A、B、C均是对北魏商业发展的描述。
D项不符合史实,北魏统治者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2.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旧多奉法”,这是因为()A.推行均田制B.实行三长制C.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解析:选C整顿吏治使政令畅通,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3.“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④是孝文帝改革在移风易俗方面的一项措施,与题干内容无关。
4.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
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解析:选B出发点是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
5.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右图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佛像的变化产生在迁都洛阳后,说明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效果明显,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6.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A.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时注意“李唐一族崛兴”“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意即重新统一,创立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书曰……高祖(孝文帝)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于是海内安之。
材料二高祖曰:“……令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各宜深戒。
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项改革的原因。
(6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析这些改革措施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中的措施根据材料一中“均田之制”等信息可知;推行原因根据“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等信息可知,然后结合所学从社会矛盾、财政收入等角度回答即可。
第(2)问措施紧扣材料回答,注意材料中的“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和“改穿汉服”等信息;影响从对鲜卑族和整个国家的角度分析。
答案:(1)推行均田制。
原因:中原长期战乱,百姓流亡;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讲汉话,穿汉服,变习俗。
影响: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鲜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魏孝文帝拓跋宏认为“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迁都嵩极,定鼎河,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
他还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
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
材料二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
《魏书》评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
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
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今有学者也认为,孝文帝不顾国情、族情,独断专行的迁都决策破坏了鲜卑族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动摇了北魏的立国根基。
魏孝文帝迁都以后,父子相继在洛阳大兴土木,修筑洛阳的民夫“日有万计”,工程的耗费“日损千金”。
国力耗费严重,人民负担沉重,贪污腐化加剧。
——蒋福亚《魏孝文帝迁都得失》(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孝文帝拓跋宏执意迁都的原因是什么?(6分)(2)有学者认为迁都与北魏的覆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8分)解析:第(1)问,原因可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大背景中来分析,结合材料一中“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第(2)问,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注意史论结合即可,如果选择赞同,可依据材料二中“孝文帝不顾国情、族情,独断专行的迁都决策破坏了鲜卑族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动摇了北魏的立国根基”“国力耗费严重,人民负担沉重,贪污腐化加剧”等信息来论证;如果选择反对,可从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迁都没有必然联系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