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关于名辩、逻辑与因明的比较

合集下载

为什么中国人的抽象思维不发达

为什么中国人的抽象思维不发达

为什么中国人的抽象思维不发达我极不赞成把西方哲学范畴与中国哲学范畴、特别是关于佛学的范畴混同在一起讨论。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中国古代学术中并无西方古典意义的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即工具论)与认识论存在。

现代中国学界至今也还很少人真正能够理解西方19世纪以前古典哲学的纯粹形而上概念。

那些搞西哲史的博导、博士别装B。

我根本不相信中国有人真地读懂了柏拉图对话(非道德和美学部分)、有人能真正读懂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以及康德的三大批判,以至读得懂黑格尔的逻辑著作以及《精神现象学》。

(其实就包括那些书的译者本身也是知其文句不知其义理,半懂不懂或者似懂非懂。

这是有自知之明的译者他们自己都承认的。

有人不相信,会说翻译岂会不懂原著?——那么只要想想为何电脑机器也能翻译就可以了)。

其实,20世纪以来西方也已无真正的哲学可言。

未来哲学将会死灭。

因为西方大学里也已经没有人读得懂古典哲学名著了。

经典的死亡必然也就是学术的死亡。

也就是说,无论中、外,今后都很难再出现真正的哲学思考和体系,只会不断出现一些弱智的、貌似哲学和伪称哲学的赝品——例如20世纪的胡塞尔、罗素、萨特、卡西勒就是这种伪哲学的垃圾。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从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以后,英国、法国特别是现代美国人只崇尚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已经远离古典哲学的形而上研究。

文艺复兴以后兴起的西方近代哲学始于人性论的探讨。

培根、笛卡尔、洛克以后转入方法论和语言逻辑的工具探究,20世纪初叶则追随罗素、哥德尔陷入语言分析的迷障森林(故海德格尔著有“林中之路”Holzwege)——从而日益远离古典哲学。

连续几代人下来,对西方学界来说,古典哲学的诸范畴也已经成为丧失意义而不可理解的事物。

中国古代学术系统中本来就没有纯粹的哲学。

秦汉以前只有《易经系词》、《老子道德经》,以至魏晋王弼、裴頠时代的玄学讨论,唐宋佛学以及宋代理学和心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讨论——略许有所接近于西方古典意义的纯粹哲学思考,涉及了形而上的本体论、实体论和方法论(如名辩、因明)诸问题。

历史趣谈墨家著作《墨子》中有着什么样的逻辑思维

历史趣谈墨家著作《墨子》中有着什么样的逻辑思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墨家著作《墨子》中有着什么样的逻辑思维导语: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

由于它是围绕着辩或辩论(论证)而展开的,所以也被称为墨辩逻辑。

其逻辑思想和体系主要反映在《墨经》一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

由于它是围绕着辩或辩论(论证)而展开的,所以也被称为墨辩逻辑。

其逻辑思想和体系主要反映在《墨经》一书中。

后期墨家逻辑以辩为核心,其中包括名、辞、说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和由故、理、类三物构成的逻辑推理。

在后期墨家逻辑中具有论证的性质,《墨经》把辩定义为"争彼也",即把辩看作是关于"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或谓之是,或谓之非"的一对矛盾命题的是非之争,而且认为辩必有胜者和负者,并要求分清胜负。

辩的目的和作用在于"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小取》)。

辩具有名、辞、说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在后期墨家逻辑中,对这三种思维形式的理解,相当于西方传统逻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

后期墨家逻辑中的名是用来摹拟、称谓事物的所然与所以然之性质的,《小取》说:"以名举实";《经上》说:"告以文名,举彼实故也"。

这样的名就具有概念的性质。

名又是言词(命题)的构成元素,因而也具有语词的性质。

后期墨家首先从概念外延上把名分为达、类、私三种,"达名"相当于范畴,如"物";"类名"相当于普遍概念,如"马";"私名"是限于对某一个体事物之称谓,包括专名或姓名,相近于单独概念。

后期墨家还从概念的内涵上把"名"分为相当于具体概念的"形貌之名"和相当于抽象概念的"非形貌之名",以及相当于时空概念的"居运之名"和"量数之名",等等。

“譬”、“喻”之辨——从名辩学和因明学的角度

“譬”、“喻”之辨——从名辩学和因明学的角度
缘 起 、 证 方 法 、 他 目的 等 方 面 有诸 多相 同之 处 , 从 推 理 的 结 构 、 式 的 稳 定 性 等 方 面 来 看 , 者 具 论 悟 但 形 二 有 本 质 的 不 同 : 辩 学 之 “ ” 一 种 独 立 的 推论 形 式 , 因 明学 之 “ ” 是 推 论 中前 提 的 一 部 分 ; 式 名 譬 是 而 喻 只 形
秦 时期 , 贤们 对 “ ” 行 了充 分 的探讨 。惠 施 先 譬 进 是 名家 的重 要 代 表人 物 , 不 仅 善 于辩 论 而 且 以 他
状 如 弓而 以 竹 为 弦 。则 知 乎 ? 王 日 : 可 知 矣 。 ” “ ”
( 说苑 ・ 说》 这 个例 子 中 , 弓之状 ” “ ” 《 善 ) “ 为 王 所
彼说 此 的方 法 , 即为 了说 明一 件 事 物 而 用 另 一 事
构 , 中名辩 学之 “ ” 因明 学之 “ ” 有不 少 其 譬 与 喻 就 可 以相互 印证 之 处 。“ ” “ ” 义 相 近 , 常 譬 和 喻 含 常
并用 , 过从名 辩学 和 因 明学 的角 度 来 看 , 管 它 不 尽
们有 相类 之处 , 有本 质 的不 同。对 二 者 ( 却 这里 专
指名 辩学 “ ” 譬 式推 论 和 因明 学之 “ ” 进 行 比较 喻 ) 研究 有益 于弘 扬我 国优 秀 的古 代 文 化传 统 , 收 、 吸 消化 外 国的逻 辑成 果 。

达 到 明理 、 论胜 的 目的 。使 用 “ ” 推 论一 般 原 譬 式 则 是 以此说 彼 、 以易说 难 , 常运 用 的方 法 是 以熟 通 知 说 明未知 、 以具 体 说明抽 象 。
为“ ” “ 其 所 知 喻 其 所 不 知 , 使 人 知 之 ” 譬 是 以 而 。 名 家 的另一重 要 代表 人物 公孙 龙也 善于使 用 “ ” 譬

现代逻辑学发展史

现代逻辑学发展史
数理逻辑发展史
从莱布尼茨到
哥德尔
研究生课程
2021年7月31日星期六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 古老
形式逻辑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
史。早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代中国、
古印度和古希腊就产生了各具特色的
逻辑学说。中国的名辩、印度的因明
和西方的逻辑。
Page
2
• Aristotle——逻辑学
• Leibnitz——数理逻辑
智能行为对于知识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对于知识的利用,即利用已
经具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猜测、判断、预测等等。人类利用知识
可以预测未来,由已知的情况推测未知的情况、由发生的事件预
测还未发生的事件等等。
Page
31
关于知识的表示与推理
• 但是,当人们希望计算机具有智能行为时,除了告诉计算
机如何像人一样地利用知识以外(对于知识进行推理),
所的办公室,就是为了能与哥德尔一起在上下班的路上散
步交谈。物理学家戴森(Freeman Dyson)也说,哥德尔是
同事中间惟一能够与爱因斯坦平等交谈的人。
Page
19
• 比较一下爱因斯坦和哥德尔,会发现他们存在许多的相同
点。都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出最重要的成果,1905年,
爱因斯坦26岁,这一年是他的奇迹年。1930年,哥德尔
• Gottlob Frege (1848-1925)——一阶谓词演算系统,《符
号论》
• 20世纪30年代,数理逻辑广泛发展
Page
3
• 逻辑是探索、阐述和确立有效推理原则的学科,最早由古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创建的。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关于推理、
证明等问题的学科就叫做数理逻辑。也叫做符号逻辑。

濠梁之辩的逻辑解读 -回复

濠梁之辩的逻辑解读 -回复

濠梁之辩的逻辑解读-回复濠梁之辩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荀子·劝学》一文中提出的一个经典逻辑问题,以辩论与论证的方式展示了思维的多样性和主观性。

本文将从问题的背景、辩论过程及逻辑解读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问题的背景。

濠梁之辩讲述了两位哲学家在观察同一个池塘时对池塘水深的不同认知,其中一位称之为“梁”,认为池塘很浅;另一位则称之为“濠”,认为池塘很深。

两位哲学家分别以不同的道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丝毫不肯相让。

这个辩论可以视为关于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对立,以及人类知识和认知的边界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辩论的过程。

在辩论中,两位哲学家都没有直接去测量池塘的水深,而是通过观察水中的倒影来判断。

于是,第一位哲学家进一步提出,池塘水深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并认为水深取决于他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主观感受。

而第二位哲学家则认为,倒影是客观存在的,并以此来反驳第一位哲学家的观点。

他坚持认为,池塘的水深是通过对池塘本身的观察和认知来确定的,与个人主观感受无关。

最后,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逻辑问题。

濠梁之辩的核心问题是关于真理的本质、主观与客观认知的关系,以及知识的来源和确定性。

第一位哲学家的观点强调主观认知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感知和体验是决定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第二位哲学家则更加强调客观存在的重要性,他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个人主观感受的影响。

因此,在这个辩论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濠梁之辩可以视为一个典型的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逻辑冲突。

在辩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位哲学家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第一位哲学家的观点虽然强调个体的主观认知,但并不能成为客观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没有采用客观的方式进行观察或测量,仅仅依靠主观感受就下结论。

而第二位哲学家则过于强调客观存在,忽视了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他没有探讨为什么观察同一个池塘,两个人的主观感受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第七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七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对 “ 知识”各类别及其功能和作用做了简要分
析 。拉先加 围绕 桑浦 寺历史 上 的几位 主要堪 布
的生平事迹 ,从他们的讲授传承阐述 了桑浦寺 对藏传因明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才华多旦
探 讨 了不 同历史 时期 因明在藏 区 的本 土 化路径 与趋 向。改玛 本考辨 了敦 煌藏 文 因明文献 中出 现 的 以PT0 2写卷 为代 表 的古 印度 因 明文献 。 ..13 冷 智多杰 通过 寺 院因 明学 教学 方法 和普通 高校 因明学教 学方 法 的对 比 ,总结 出了更加 严谨独
( ) 二 藏传 因明理论及 相 关研 究
李德成论述 了因明在藏传佛教佛 学思想
建设 中 的作 用 。 才让 东智 以相 属格 助 词 、 格 作
万果对 因 明学 在藏 区 的发展历 史进 行梳 理 的 同时 ,突 出 了藏 族学 者对 因 明学 在理 论上 的
助词 、 连引虚词 为视 角 , 论述 了藏传 因明中的
( ) 五 因明研 究 回顾 与展 望


. 上

c o
辑 ,把中国名辩排除在世界逻辑传统之外 的观
点是 站不住 脚 的 , 因明论 式与 推类 模式 看 , 就 虽

'一


各有特点 , 但从 “ 形式” 构成与研究的深入 、 细致
上看 ,因明论 式理 论贡 献远 在名 辩 推类模 式 之
特的教学方法 , 并针对高校藏语文专业因明课程
的教学 提 出了 自己 的看 法 。项 智 多杰分 析 了恰
学术规范 , 团结合作 , 同致力于 因明的研究 共
与 发展 。中 国逻辑 学 会 副会 长 、 国社 会科 学 中

(哲学动态2005年第8期)汇总

(哲学动态2005年第8期)汇总

(《哲学动态》 2005年第 8期墨家逻辑学研究何以可能 3曾昭式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8862( -04从 1904年梁启超的著作《。

梁启 , , 批评者有之 , 时。

近几年读了中国逻辑史方面的一些著作和论文 , 如崔清田的《》 (人民出版社 , 2004 、周云之主编的《中国逻辑史》 (山西教育出版社 , 2004 和孙中原、程仲棠等先生的论文 , 他们的学术观点呈现出鲜明的个性 , 而且分歧颇大 , 体现出他们对未来墨家逻辑学研究的学术关怀。

就墨家逻辑学研究什么 , 如何去研究 , 崔著和周著引发我们的思考。

一逻辑、逻辑系统与逻辑学金岳霖在《论道》里把逻辑、逻辑系统与逻辑学做了区分 , 他认为 , 逻辑与逻辑学不同 , 逻辑也不同于逻辑系统。

逻辑是逻辑学的对象 , 没有不同的逻辑 , 逻辑是必然的理 , 逻辑是惟一的, “ 逻辑就是‘ 式’ , 也就是必然。

逻辑既是可能底必然的关联 , 当然也就是任何事实底最高 (或最低限度。

逻辑学就是研究式的学问 , 或研究必然的学问。

” [1]逻辑不包括传统与现代 , 而逻辑学分为传统逻辑学与数理逻辑学。

逻辑是惟一的 , 逻辑系统可以是多种的。

用他的话说, “ 逻辑无二 , 而逻辑系统不一。

” [2]金先生这些思想至少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 , 虽然逻辑学研究逻辑及不同的逻辑系统 , 但是逻辑不同于逻辑学、逻辑系统。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逻辑 , 逻辑系统是逻辑的系统 , 逻辑是一元的 , 逻辑学、逻辑系统是多元的 ; 其二 , 可能与必然的关系 , 这种关系表现为“ 可能底关联有必然的关联 , 而必然的关联为逻辑” [3]; 其三 , 逻辑学有传统与现代之分。

本文认为 , 金先生这种思想是正确的 , 他对逻辑、逻辑系统、逻辑学的区分对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意义在于逻辑学是历史的 , 逻辑系统可以是不同的。

[逻辑学,典范]评论逻辑学比较研究的典范之作

[逻辑学,典范]评论逻辑学比较研究的典范之作

评论逻辑学比较研究的典范之作自20世纪初至今,针对世界三大逻辑传统(逻辑、名辩和因明)的比较研究一直是逻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趋向。

从比较研究视角出发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逻辑学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和开掘。

张忠义、张晓祥所著《三支、三物与证成》(燕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是一部逻辑学比较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一部比较研究的典范之作,读罢令人有酣畅淋漓之感。

具体来讲,该著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色。

第一、大跨度的逻辑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重要视角。

逻辑学的比较研究既能确证逻辑的全人类性以及人类思维规律的共性,又能突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逻辑的独有特性,促进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交流互鉴。

《三支、三物与证成》一书将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得游刃有余。

首先,既有宏观比较又有微观比较,不仅有整体的比较,还有细微之处的比较。

如在宏观上指出三大逻辑学说都重视思维规律的研究,但在价值取向、形式化程度,以及对相关问题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各有不同;在微观上有对逻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谬误中命题谬误的专题比较研究。

其次,既有纵比也有横比。

纵比注重历时性,是对某逻辑传统不同历史时期形态的比较,如对新古因明关于喻支改造的纵比;横比注重共时性,是就同一时期或同一问题考察三个逻辑系统的异同,如关于因明、名辩、逻辑各自推理论式的比较等。

该著将三大逻辑作为比较对象置于平等地位,求同索异。

作者主张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有机统一的比较原则,指出逻辑学的比较研究是存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所差别的逻辑思想或理论之间的比较,两种完全相同或完全相异的逻辑比较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作者注重在比较研究中实现不同理论系统之间的相互贯通、参照互解,如指出因明不成因中的两俱不成与中国名辩中的不知故谬误、西方逻辑中推不出的谬误类似;墨辩中的故与因明中的因相当,小故类似于有p未必有q,无p必无q,大故类似于有p必有q,无p必无q,等等。

这种相互类比、参照互释帮助读者在理解领悟上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也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梁启超不同阶段墨家逻辑比较研究

梁启超不同阶段墨家逻辑比较研究

在《 墨经校释》 墨子学案》 梁启超 涉及到思维 和《 中,
的同一 律 和矛 盾律 等 逻辑 规 律 的内容 ,这 是其 早 期 墨经
逻辑研究 中所没有的。 但是 , 梁启超没能充分揭示墨家有
关逻 辑 基本 规 律 的思想 , 没 有从 理论 的高度 把 墨家 思 更
想中能体现逻辑基本规律的内容加 以整理, 因此 , 我们不 能牵强得说梁启超对墨家逻辑的基本规律作了 自觉的研 究。 不难看出, 梁启超在《 墨经校释》 墨子学案》 和《 中所论
究 在 内 ,梁 启 超 的学 术 研 究 经 历 了前后 两 个 不 同 阶段 。
抱 负服 务 。1 1 年告 别 官场 、 98 经过 游欧 之后 , 梁启 超 对 西
方 社会 及 西学 有 了新 的 、 更深 的认识 , 重新 看 到 中学 对 他 比西 学 的优 势 , 学 者 “ 述 ” 从 著 的思想 出发 , 墨 家逻 辑 展 对
梁 启超 认 为论 理 的法 则 是 “ 墨家 论理 学最 精 彩 的部
分” ,他着重分析了 “ 、假”“ 、辟”“ 、援” 或”“ 、效”“ 、侔”“ 、
“ ” 七个 论理 的法 则 。 推 等 在此 基础上 , 介绍 了穆 勒 五 他还 法 的相 关 内容 , 求 同法 ( h to f g e n) 即 T e Me d o r met、 h A e 求 异 法 ( h t d o fr c) T eMe o f e ne 、同 异 交 得 法 ( h h Di e Te
启 超 所谓 “ 式 ” 面 , 认 为 “ 法 方 他 法式 ” 就是 “ 取 ” 中的 小 篇 “ ” 中不 中 “ ” 论 证方 式 正确 如 否 的依 据 , 效 , 效 是 这一 点 与 印度 因 明逻辑 相似 。 同时 , 他利 用实 例来 论 述 墨家 逻辑 中 类 似 西方 逻 辑 的 内涵 、 延 及其 反 变关 系 的相 关 理论 , 外 词 项 问的关 系和周 延 等 问题 也 有所 论 述 ,但 多 以介 绍 西方

国学中的思辨智慧——先贤的逻辑思想

国学中的思辨智慧——先贤的逻辑思想

公孙龙论证“白马非马”



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 也。故曰:白马非马。 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马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 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 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 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 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马不异马也。所求 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 明。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应有白马, 是白马之非马,审矣!(《公孙龙子·白马论》)
学术探索
国学中的思辩智慧
——古代先贤的逻辑思想
从爱因斯坦对中国古代逻辑 的质疑说起



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讲逻辑,就是讲道理,就 是用推理和论证把道理讲清楚。 爱因斯坦认为,逻辑是造成西方科技日新月异的根 本原因,而中国的长期落后是因为没有逻辑,不重 视逻辑造成的。 但中国有学者是非常看重逻辑的,甚至把逻辑置于 科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明末李之藻《明理探》指 出:“名理乃人所赖以通贯众学之具。”近代严复 更认为逻辑是“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
韩非的“矛盾之说”
“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这两个命题从逻辑关系上说 是反对关系(因为它们可以同假),但是,“不可陷之楯”与 “无不陷之矛”这两个命题却蕴涵着矛盾关系的命题。即: 从“吾楯之坚,物莫能陷”,能推出:“吾矛不能陷吾楯”, 这与“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矛盾。 从“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能推出:“吾矛能陷吾楯”, 这与“吾楯之坚,物莫能陷”矛盾。 可见,由卖矛和盾者的话中,可以导出两对矛盾关系的判断 ,韩非认为这样的矛盾命题不可同世而立,在逻辑上就揭示了 矛盾律的原理。
西方著名逻辑学家

逻辑应用的范围

逻辑应用的范围

逻辑应用的范围作者:杜国平《光明日报》(2016年04月13日14版)古文明中的逻辑应用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古希腊、古中国和古印度。

在人类思想的早期,逻辑思想是和其他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也正因如此,早期的逻辑思想就是在应用中产生并服务于应用的。

首先,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建立了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家。

那时,辩论之风盛行,古希腊产生了论辩术。

由亚里士多德等人创立的古希腊逻辑是古代思想理论的典范。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逻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认为,逻辑是获取知识的工具,他的6篇逻辑学著作在公元1世纪被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安德罗尼柯编辑成书,书名就叫《工具论》。

古希腊逻辑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哲学论证,这显示出古希腊哲学的一个独特特点。

我们看到,古希腊哲学的很多断章残篇,不是一些零散的哲学断语,而是一些论证的片段,不少残篇之间因为论证而藕断丝连,相互阐发。

其次,作为古代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产生了逻辑思想的萌芽。

当时,中国正处于诸侯纷争的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人们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各家各派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驳斥别派的观点,必然要对论辩的原则、方法等进行探讨、总结。

其中尤以孔子、荀子的“正名”思想、墨家的“辨学”思想为代表。

孔子是从治国理政的高度认识“正名”的作用的。

他在回答子路“为政奚先?”这一问题时说:“必也正名乎!”并详细地解释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他认为“正名”是为政的第一要务。

其后,系统提出“正名”思想的荀子明确指出,“期、命、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

荀子对“正名”作用的认识比孔子更上了一个台阶。

中国古代名辩思想集大成的著作《墨经》对“辩”的作用有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

其将“辩”的作用归结为六个方面:“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

中国因明学兴衰原因探析

中国因明学兴衰原因探析

中国因明学兴衰原因探析因明学自唐朝由玄奘传入中国以后,曾经一度比较兴盛,出现了四十多年的研究高潮。

但是很快就衰落了下去,几乎成了绝学。

而清朝末年,在近代佛学复兴的背景下,因明学也一度出现了回光返照。

不过这一次的复兴也仅持续了十多年而已。

关于因明学在中国的遭遇,有很多人从许多角度来进行了分析。

有人认为这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有关,认为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不喜欢抽象。

有人认为中国人喜欢概括而不喜欢烦琐。

尤以吕澂先生的分析最为全面,他在《因明论文集》中认为:“(玄奘)译介因明,始终停留在以立破为主的阶段。

这就大大限制了此学的范围,并使学者很自然地轻视此学,以为无关宏旨”。

“玄奘之讲说因明,只限在译场以内,听者的记述注疏也未能即时流传,这多少带有秘传的意味。

一般学者不得师承,即难窥其门径。

这也使此学派流传受了很大的局限”。

“因明二论的翻译拘于格律,文章比较晦涩。

在表面上讲求,有些地方难得其确解……使人发生一种此学难言的印象,而妨碍了它的流传”。

而姚南强先生的《因明学说史纲要》则认为:“从客观上看这还由于唐武宗会昌禁佛,造成了因明论典的流失,以及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来说,比较忽视理论思维而倾向于具体的形象思维,故而造成了禅宗的兴起和法相宗的式微,而因明也随之失传。

”以上诸说都有一定的道理,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因明衰微的原因。

但是,上述诸说都只是在一些侧面来分析了因明衰微的原因,而没有揭示出因明在中国衰微的根本原因。

一、逻辑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轴心时代里,如同中国其他的学科一样,逻辑学也逐渐兴盛起来,并最终迎来了战国时期名家的出现,名辩之风盛行一时。

当时的名辩之士论题所及范围甚广,比如见于《庄子》中的惠施七题,辩者二十一题。

也出现了如《公孙龙子》、《墨辩》这样的逻辑学专著。

从而为后世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随着战国的结束,这样的名辩之风却戛然而止了。

对于名辩之风终止原因的探索,将会很有助于我们理解因明学说在中国的遭遇。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梁启超〔1873一1929〕是中国近代的文化巨人,也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著名导师。

在本世纪初的疑古辨伪运动中,梁启超尽管成认自己不如胡适、钱玄同“疑古最勇,辨伪最力”, [1]但就古书辨伪方法而论,他的阐述最为系统、详密,最具代表性而又影响最大。

如张心澂著《伪书通考》,其《总论》局部即多本梁说。

特别是论“辨伪的方法”,主体局部即梁氏之说。

[2]谢国桢的《史料学概论》、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吴枫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王余光的《中国历史文献学》等书,在论区分伪书的方法时,皆采梁氏说以为代表,皆奉梁氏说为圭臬。

[3]对梁氏所提醒的辨伪方法,余嘉锡早在30年代就有异议,其说主要见于《古书通例》〔又名《古籍校读法》〕一书,[4]可惜并未为世人所重。

70年代以来,随着马王堆帛书、银雀山竹简、阜阳竹简、定县八角廊竹简、睡虎地秦简、张家山竹简、荆门楚简等大批地下材料的相继出土,学者们开场发现,疑古辨伪运动固然在史观上有其积极意义,但也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许多的“伪书”并不伪。

80年代后期以来,时贤对疑古辨伪造成的冤假错案更开场进展深层的反思,李学勤先生的《对古书的反思》、李零先生的《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可谓代表。

平反疑古辨伪所造成的.冤假错案必须反省造成这些冤假错案的理论根据,而梁启超所提醒的辨伪方法作为断定古书真伪的标准,理应成为我们反省的首选。

梁启超关于辨伪方法的系统性阐述首见于《中国历史研究法》,该书系梁先生1921年秋在南开大学所作讲演之讲稿,同年11、12月《改造》杂志第4卷3、4号揭载局部,1922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发行。

在该书第五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中,梁先生提出12条“鉴别伪书之公例,作自己研究标准焉”。

1924年春,梁先生著《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此“本清华讲义中一局部”,[5]后发表于《东方》杂志第21卷12、13、15至18号,并收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从中国古代名辩学看逻辑与语言的关系

从中国古代名辩学看逻辑与语言的关系

从中国古代名辩学看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董志铁【摘要】世界有三大逻辑传统:中国名辩、印度因明、西方逻辑.汉语“逻辑”一词第一次出现,见于严复译《穆勒名学》按语.他将英文Logic译成“逻辑”两个汉字.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西方逻辑学的引进及因明研究的复苏,中国名辩学研究取得巨大进展.《荀子》和《墨辩》对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有不少论述.其主要观点是:人是认识的主体,世界是可认知的;运用思维,通过语言表达认识,字、【期刊名称】《语言战略研究》【年(卷),期】2018(003)001【总页数】2页(P12-13)【关键词】逻辑传统;语言表达;名辩学;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逻辑学;古代;《墨辩》【作者】董志铁【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1世界有三大逻辑传统:中国名辩、印度因明、西方逻辑。

汉语“逻辑”一词第一次出现,见于严复译《穆勒名学》按语。

他将英文Logic译成“逻辑”两个汉字。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西方逻辑学的引进及因明研究的复苏,中国名辩学研究取得巨大进展。

《荀子》和《墨辩》对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有不少论述。

其主要观点是:人是认识的主体,世界是可认知的;运用思维,通过语言表达认识,字、句、章、篇——是语言形式;名、辞、说、辩是逻辑形式;名辩既是思维的过程,也是应用逻辑的过程;语言是皮肤、肌肉,逻辑则是骨架。

二者关系密切,互为表里。

荀子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解蔽》)人生来具有官能,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万事万物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荀子指出:“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

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

”(《荀子·正名》)这段话中,前一个“谓之能”的能指人的本能,第二个“谓之能”的能指人的才能。

全句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虽然具有“所以知”“所以能”的器官与功能,但只有人的认识能力与客观事物相接触,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事物,这才叫“智”,即知识。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

梁启超古书辨伪方法平议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化名人。

他的学问广博,尤其在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在研究古书方面,梁启超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提出了很多古书辨伪的方法和思路,成为了古书研究的重要标志。

梁启超的古书辨伪方法平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注释法梁启超学识渊博,阅读过大量的古籍。

他将研究古书的方法总结为注释法,即先将原部分(即未确认内容)注释出来,再将所陈订的古籍中的对应部分与之核对,若相同则可证为其中的内容。

这种方法需要研究者具备较为丰富的古籍基础知识,自身水平和对文献的精準度要求很高。

梁启超在其著作《紫钗记外文校记》中,即使用了注释法,将所涉及到的外国文献用十种文字标注、解析和注释,最后完善校读版本,使研究者完全理解和掌握所研究的古籍内容。

二、辨章法古书繁多,许多篇章内容重复甚至抄袭,如何在众多篇章中辨认出真迹呢?梁启超提出了辨章法。

所谓辨章法,是指通过分析复制文献术语和描述,来比较不同材料中的内容异同,以此来鉴定出原有书籍的策略。

这一方法适用于语言、歴史著作等文献学研究领域,可以较好地从众多文献中辨别出正本和伪本。

梁启超在研究《小窗幽记》和《流月斋笔记》时,就是使用了这种方法,通过细致的比较和分析,找出了其中的底稿,以及与其他文献的异同,从而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研究结果。

三、交叉校对法古籍研究的关键在于准确性。

如何确保文献研究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呢?梁启超提出了交叉校对法。

所谓交叉校对法,即将同一时期的多份拷贝材料对比,通过比较网,求异,不断纠正篇章中的错误,在此过程中修缮、完善原有书籍。

这种方法通过对手稿的分析、比对,找出对应的词句、字形、语言、文法等方面的異同之处,在遗漏、处理、欠缺部分进行补充修整,并从统计和整个部分去衡量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梁启超在研究《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就大量使用了交叉校对法,对同一时期各种版本材料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原有书籍的异同之处,并将研究结果公之于众,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梁启超三部巨著评析

梁启超三部巨著评析

《评三部梁启超思想研究专著》笔记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论文结构:(一)对《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李文森)的评价着重关心一个问题——一个中国人面对中国文化解体的事实,如何才能心安理得!以之为主线揭示了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和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围绕历史与价值、感情与理智的冲突对梁启超的心路历程分为了三段!第一阶段: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既戊戌维新时期!对中西文化综合主义的态度,主张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选择一切有价值的成分构成一种新文化!文化形式类比——中西政治、社会理想实际上是相同的,儒家经典所示的本民族所独立法杖的道路,它所要大达到的目标和西方是一致的!文化价值的类比——将引进的西方事物说成古已有之!第二阶段:1899——1912梁启超在戊戌变法致辛亥革命爆发流亡海外的那段岁月!从文化主义者变为了国家主义者!将国家而为文化作为自己忠实的对象!他通过以政体为标准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较,消除了自己对文化忠实的责任!梁的国家思想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既为历史而自豪又不得不抛弃历史,既要赞美西方有要嫉恨西方!维护中西文化平等始终是他的一种内心需求!第三阶段:1912——1929梁逝世,实际上其中又以1919年辛亥革命分为两段!在1919年之前的七年里,梁启超关心的是国家问题,在文化问题上仍旧大体沿袭以前的思想,但心中仍旧有的萦绕不去的困惑仍在于“历史”和“价值”应该珍惜哪一个:身为国家主义者,他急于使自己的国家强大,勇于指出自己国家的错误,赞成采用外国曾证明正确的方法进行补救:但是同样身为国家主义者,他又必须信仰和保存中国的名族精神!他把“西化”改为“近代化”,以此说明中过区洗发也只不过是实现自己的近代化,不必对西方存受惠之心,从而把自己从文化的自卑心理中解放出来!在1919年梁欧游回来到1929年逝世的最后十年,由于战后欧洲的反思,一种与前期不一样的新的文化综合主义。

中国逻辑史视野下的先秦易学与名辩学

中国逻辑史视野下的先秦易学与名辩学

中国逻辑史视野下的先秦易学与名辩学吴克峰(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300071)摘要:19世纪以来的中国逻辑史研究,比照西方逻辑,仅仅将先秦的名辩学看成是中国逻辑史的主要部分。

其间虽有对《周易》的涉及,但也是浅尝辄止。

本文从《周易》经、传产生的年代,特别是《周易》经、传的所蕴涵的逻辑内容与先秦名辩逻辑的代表的人物孔子、惠施、邓析等人的思想对比,说明先秦易学逻辑对名辩逻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得出《周易》的经、传发轫了中国古代逻辑中的推类理论,而名辩学尤其是墨家辩学的推类理论则是对自《周易》以来的推类逻辑传统的总结和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易学逻辑、名辩逻辑、推类Yi learning and Mingbian learning of first Qinfrom Chinese logic historyWu Ke-feng(Educational School of Marxism,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The Chinese logic history in over 19 centuries studies, contrasting the western logic, only put Mingbian learning of first Qin's as to the main part of Chinese logic history. There is less studies to Zhouyi. The paper explains the deep influence of the Yi learning logic to Mingbian logic in first Qin, which was from the age for writing the Jing and Zhuan of Zhouyi to study, and especially from the contrasts of logical contents in the Jing and Zhuan of Zhouyi with the logical thought of Mingbian at first Qin, that were the thought of representative person, example Confucius, Huishi and Dengxi, etc. I got the conclusion which the Jing and Zhuan of Zhouyi were the beginning of the theory of the deducing on the type in Chinese ancient logic, and which the theory of the deducing on the type of Mingbian learning, especially Mobian learning were the summary and increase to the logical thought in Zhouyi.Key words:the logic of Yi learning, the logic of Mingbian learning, the deducing of on the type19世纪末期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和瓜分,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介绍西学以图强,逻辑学也成为主要的引进介绍学科。

墨经墨辩和辩经析义

墨经墨辩和辩经析义

“墨经”“墨辩”和“辩经”析义——以20世纪40年代前的理解与使用为中心晋荣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Email: rdjin@如何称呼《墨子》一书中的《经上》到《小取》六篇,曾引起历代学者的广泛关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历史地看,这种分歧似在西晋即已出现。

据鲁胜《墨辩注叙》:“墨子著书,作《辩经》以立名本。

……《墨辩》有上下《经》,《经》各有《说》,凡四篇。

”这段文字有两种解读,其一是说《经》《说》四篇原称“辩经”,但鲁胜本人将其易名为“墨辩”;其二则是《经》《说》四篇既可称“辩经”,亦可叫做“墨辩”。

清初,汪中校注《墨子》全书,可惜未能流传下来。

在幸存的《墨子序》中,他认为此六篇在历史上是一个整体,称为“墨经”:“《经上》至《小取》六篇,当时谓之‘墨经’。

”①而按孙诒让之见,“《墨经》即《墨辩》,今书《经》《说》四篇及《大取》《小取》二篇,盖即相里子、邓陵子之伦所传诵依孙氏的理解,“墨经”与“墨辩”二名一实,异名而同谓。

而论说者也。

”②近现代墨学研究史上,学者们主要使用了“墨经”“墨辩”和“辩经”三个语词来称呼《经上》至《小取》六篇。

本文将聚焦于20世纪40年代前学者们的理解与使用,对这三个术语的含义略作辨析,以就教于时贤。

一、“墨经”所指为何?胡适可以说是在20世纪引发“墨经”“墨辩”所指为何这场争论的始作俑者。

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他指出:今本《墨子》里的《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是这些“别墨”作的。

……晋人有个鲁胜,曾替《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作注,名为《墨辩注》。

我如今用他的名词,统称这六篇为《墨辩》,以别于墨教的“墨经”。

③①汪中:《墨子序》,《新编汪中集》,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第409页。

②孙诒让:《墨学传授考》,《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717页。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51页。

这里,胡适用“墨经”指墨教经典,如《兼爱》《非攻》之类的;用“墨辩”指《经上》至《小取》六篇。

二、辩论的发展

二、辩论的发展
普逻达哥拉斯:智者早期的代表,人称“演讲之 父”。
普逻泰戈拉脱:智者重要人物“任何命题都有两 个相反的论断,论辩的目的和主要技艺是如何使弱 的论证变为强有力的论辩护》被传为后世的论 辩名篇。
亚里士多德早期的《论辩篇》被称为广义论辩术 的最高成就。
2、逻辑与辩论的关系:
论辩研究作为使人信服的批判手段,帮助解决分歧。50年代初和60年代 初(中间有反右)论辩复兴。 60---70年代是文革辩论。 20世纪80年代后:东西方文化冲突辩论;校园辩论;学术辩论;辩论比 赛等等。
⑵古代印度:公元前7---6世纪教派兴起,论辩之风久盛不衰, 辩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佛教的教义以及与外道争论,哲学派别 也很多。
正统派哲学有:胜论、正理论、数论、瑜伽、弥曼差和吠檀 多六派。
非正统派哲学有:顺世论、佛教、耆那教、生活派、邪命外 道和不可知论。 《正理经》 《论轨》、《论式》
新因明创始人陈那则把解决辩论双方的胜负作为因明直接任 务之一。
❖ [1]古希腊亚氏从论辩中 ❖ [3]古代中国:战国
总结出逻辑,从而教人 前期人们还没有明
们运用逻辑同智者末流 (诡辩派)作斗争。
确意义的谈论逻辑, 直到惠施、公孙龙
❖ [2]古代印度:因明集认 这些名家人物出现,
识论、逻辑学、论辩术 和知识论为一体。逻辑 的主要问题从论辩术中 提炼而成,论辩术诸多
建立一套完整的辩论学说:“辩论修辞学。
2、辩论在东方的发展:
[1]古代中国的《墨辩》:曰:“能谈辩的谈辩,能说书的 说书(说书:讲经济、伦理等),能从事的从事。” [2]印度的因明研究:(公元前544年,佛历元年) 因明创始人恶义波陀•乔答摩(足目)所著的许多文章谈论 辩术。
小乘论师的《方便心论》(所谓小乘,实际上是大乘派对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大乘教派在公元一世纪左右 形成,它批评小乘只追求个人自我解脱,只能证得“阿逻 汉果”,大乘派则弘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以成就佛果 为最高目标。) 大乘论师的《如实论》对辩论的研究作了大量的记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4 Z D B 0 1 3 )
作 者简介 : 孔 漫春 ( 1 9 7 0 一) , 女, 河南洛 阳人 , 河南大学文学 院副教授 ,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 , 研究 方向为 中国古代 文献与 中国思 想

学之集大成者。关于其《 墨子间诂》 , 俞樾曾有如下 评论 , 孙诒让“ 集诸说之大成 , 著《 墨子问诂》 。凡诸
家 之说 , 是者从之 , 非者正之 , 缺 略 者 补 之 。至 《 经
说》 及《 备城 门》 以下诸篇尤不易读 , 整纷剔蠹 , 脉摘 无遗 , 旁行之文 , 尽还 旧观 , 讹夺之处 , 咸秩无紊 , 盖 自有《 墨子》 以来未有此书也 ” l 2 I 2 。孙 诒让 在该书 的自 序 中亦说 : “ 《 经》 《 说》 、 兵法诸篇 , 文尤奥衍凌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0 9— 0 3
谈到此事时这样写道 , 《 墨子间诂》 “ 初用活字版 印 成, 承 仲容 先生 寄我 一部 , 我 才二 十三 岁耳 。我 生平
基 金项目 : 国家社 科基 金项 目“ 中 国古代 名辩 学 的结 构体 系研 究 ” ( 1 3 B Z X 0 6 7 ) ; 国家 社 科基 金 重大 项 目“ 八卷 本 《 中 国逻 辑 史》 ”
杂, 检揽 旧校 , 疑 滞 殊众 , 研核有年 , 用 思 略尽 , 谨 依
经谊 字例 , 为 之诠 释 。 ” _ 3 J 2 梁 启 超也 认 为 : “ 古 今 注
《 墨 子》 者 固莫 能 过 此 书 , 而 仲容 一 生 著 述 , 亦 此 书 为第一也 。 ” _ 4 _ 2 《 墨子间诂》 的创作历经 3 0年 , 其
中图分类 号 : B 8 1 — 0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4 4 ( 2 0 1 6 ) 0 6 —0 0 5 1 —0 6
关 于 中 国名 辩 、 西方逻辑与印度 因明( 下 文 简
并存 的历 史背 景 之外 , 孙 诒 让 的有 关 学 术 研究 构 成 了其 独特 的理 论导 引 。
之成果所提 出的挑战 , 均具有借鉴价值 。 同时, 这种 新的 回顾 , 对于如何推 进 中国古代逻 辑研 究 , 如 何使
中 国名 辨 、 西 方逻 辑 和 印 度 因明 的 比较 呈 现 新 的 气 象 , 亦无 疑 会 指 出一 种 路 向 。 关键词 : 梁启超 ; 中国 名辩 ; 西方 逻 辑 ; 印度 因明; 比较 研 究
第3 2卷 第 6期
2 0 1 6年 1 2月










( 社 会 科 学 版)
V0 1 . 3 2№ . 6 De c . 2 01 6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Wa t e r Re s o u r c e s a n d E l e c t i r c Po we r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中, 1 8 9 4年 印 成 3 0 0部 , 1 8 9 7年 形 成 定 本 。 1 8 9 5 年, 孙诒让把《 墨子 闲诂》 寄给梁启超。梁启超后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开展 中 国名辩 、 西 方逻辑 与 印度 因明 比较 的
理论 导 引
梁启超 之所 以能够 首开 三大 逻辑 比较研 究 的先
河, 除 了中 国名 辩 、 西方 逻辑 和印 度 因明在 近代 时期
梁启 超 关 于 名 辩 、 逻 辑 与 因 明 的 比较
孔 漫春 , 郭桥
( 1 .河南大学 文学 院,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1 ; 2 .河南大学 哲学 与公共管理学 院,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4)

要: 中国古代 无逻辑论 的主张并非始 自今 日, 但近 年来这一主 张却有重新抬 头的趋 势。 当今 秉持 中国古代 无 逻辑论者 , 既有承继 以往 学术界 类似 观点 的一 面, 又有基 于对近 代 以来的 比较 逻辑研 究进行 反 思之后得 出结论 的特点 。梁启超是对 中国名辩 、 西方逻 辑和 印度 因明首次进行 系统 比较 的学者 , 他 第一 次从 理 论 上说明 了“ 中国古代有 逻辑” 。在新的 学术 背景 下, 重新翻检梁启超 的相 关研 究, 对 于正确理 解“中国古代 有逻辑” 这一命题 的原始含 义 , 化 解当今 中国古代 无逻辑论者对 2 0世 纪众 多学者 关于三大逻辑 比较研 究
的独特 贡献 。今 天 , 重 新 翻检 那 一 时期 的 三大 逻 辑 比较研 究 , 对 于 恰 当地 评 估 近 年来 的三 大 逻 辑 比较 研究 , 对于 讨 论 如 何 深 入 开 展 这 一 研 究 , 对 于 解 决 2 0世 纪 9 0年代 以来 中 国逻 辑 史 界 出现 的 “ 两 个 重 大 的带 有根 本 性 的 争 议 问题 ”, 即如 何 评 价 中 国逻 辑史 研 究 中使用 的“ 比照研 究 ” 方法 , 以及 先 秦 名辩
( 一) 《 墨 子 间诂》 与清代 墨 学研 究的理 论 汇集 孙诒让( 1 8 4 8 -1 9 0 8 ) 是 晚 清朴 学 大 师 、 研 治 墨
称“ 三大逻辑” ) 之 间的比较研究 , 是 中国近代 时期 ( 1 8 4 0 ~1 9 4 9年 ) 学术 界 出 现 的一 种 新 现 象 。其 间 所 取得 的理论成 果 成为 当 时 中国学者 对世 界逻 辑史
是 否是 逻辑 ( “ 这 两 个 问题 的提 出在 中 国 逻辑 史 界 引起 强烈 反 响 和 震 荡 ” l 1 ] 9 ) , 均 具 有 启 示 价 值 。鉴 于此 , 本 文试对 近 代 时期 比较 逻 辑 研 究 的 先 驱梁 启 超 的相关 工作 重新 进行 爬梳 和审 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