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听说读写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听说读写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听说读写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学生听、说、读、写、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横道中学邵丽萍【摘要】听、说、读、写、诵的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听力能力是基础,是现阶段对话教学中重要的信息源头,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因此在小学教学阶段,听力能力的培养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教师常常忽视小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自身发展水平不成熟等各种因素,导致小学生听力能力水平不高,以至于影响其他能力的养成。
本文主要从听能力的重要性、听力水平的现状、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自己的建议几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重要性;现状;原因;一、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设计思路中写到“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而听力能力的培养又是口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听力方面,对小学中不同年段的学生又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第二学段要:学生“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从以上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要求来看,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现阶段对话教学中重要的信息源头,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因此,有效的倾听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其他能力,对小学生构建知识和全面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对话教学角度研究学生听力能力的现状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人类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文化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的标准,也是一种文化艺术。
同时又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其特殊的地位。
听、说、读、写能力对处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学对这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以后的社会生活。
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而实现的。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就小学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听觉,强化“听”的训练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说:一般情况下听与说总是互相伴随,这就决定了听力训练不能孤立进行,而必须与口语训练紧密结合。
因此,课堂上我结合他的方法进行听力训练。
1、听后复述。
首先找诗歌、词赋、寓言故事、抒情散文进行范读〔语言精练生动,内容深刻是加强学生听话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训练的最正确文选〕。
学生不能记笔记,听完后站起来复述听后内容,要求意思完整,不改变原文中心。
这项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耳朵是我们感知事物或获取信息最方便最快捷,也是最全面的感觉器官.正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就是眼睛的感知范围不如耳朵广.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利用耳朵的功能服务于大脑,从而更多更广地汲取材料,充实情感,满足思维.因此,要求语文老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教学习惯。
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流畅,课堂内容要丰富,方式要多样化。
一旦教师的语言有了感染力、号召力,就能引起学生主动进行听讲,从而激发学生听话兴趣,慢慢地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就能得到养.2、听话改错。
教师在读语音材料时,有意但不做任何暗示地读错字词,让学生指出并改正,或者教师在说话时,有意说一些病句让孩子们纠正,这样训练很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对语言错误的感受能力。
浅谈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意义
浅谈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意义南兴镇山尾小学冯娇宏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都必须重视朗读训练。
但有很多老师对朗读的评价较为单一、抽象,往往是“读得很流利”,“读得很有感情”等,只是浮于表面。
其实学生如果具有较扎实的朗读基础,有利于很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对以后的工作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一、朗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掌握字、词、句往往是通过识字、读书、写作等进行的,识字是为了进一步读书、写作,而写作是以识字、读书为基础,巩固新认识的汉字。
因此,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小学生有调皮、注意力不集中的一面,也有积极主动发展的一面,因此有了课堂约束还不够,还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及注意力,因此,朗读是最好的手段。
由于很多课文都是出自名家名篇,有很多优美精炼的词句。
如果在朗读的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找出这些词句,先朗读多遍并记住这些词句,往往对记忆课文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燕子》这一文中,“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蒙蒙的细雨,光彩夺目的春天。
”“有的……有的……”“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理解并掌握了这些词句,基本上也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课文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朗读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朗读是小学生理解课文不可缺少的手段。
朗读的过程就是眼、口、耳、脑互相配合转化的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
如在《小鸟的天堂》一文中,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我们”在晚霞的映照下,轻快地划着小船在静谧的河面前进。
想象榕树纵横交错的树干及茂盛的树叶,以及不计其数的各种小鸟在树枝上栖息及戏闹,构成了一幅奇特而和谐的自然景观。
浅析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及途径
浅析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及途径作者:李小庆来源:《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09期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朗读能力的培养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对于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有明显作用。
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将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放到教学任务的重要位置上。
面对新一代生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有属于这一代人的个性和特点,教师应当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能力重要性途径一、重要性1.有助于深化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是善于理解,能够记忆,并有一定的速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解,这个理解的前提是读。
多读可以深化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反复琢磨文字,通过对语言的这种内化作用,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就能够达到增强对文字理解的效果。
离开朗读,阻碍了思维,学生就难于理解课文。
在多读的过程中还可以训练思维。
宋代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这里所谓的“心到”就是强调阅读过程中思维的重要性。
只有多读并带着感情来读,才能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产生共鸣,才能明白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意蕴,最终达到理解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因为多读,能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因此得到迅速提高。
2.有助于审美情趣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语言上的训练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察作者的情意,感受传达作者的理念非常重要。
通常课文中作者所记叙的事情或描绘的景物之中闪烁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对文本的理解,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认真、准确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一种情感上的熏陶、感染,最终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
听说读写在学习语言中的重要性
听说读写在学习语言中的重要性听说读写在学习语言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进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教学环节中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也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学习英语从"听"开始。
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
小学生爱模仿,善模仿,还好表现。
课堂上,常有学生还没等老师说完就急于开口模仿或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
所以要训练学生养成静心听的习惯,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其次,培养说的习惯,小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
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
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自始至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而不懈努力。
当然也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有,读的习惯培养,朗读英语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的重要途径。
听说在前,朗读在后。
朗读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也是对说的能力的强化。
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
学生朗读英语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
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
最后是写小学生有汉语拼音的书写基础,书写不会有很大的困难,但仍要严格要求,如握笔、按纸的方法、坐的姿势等。
老师要示范书写。
在书写中要学生一边说、一边写,以加强对书写内容的识记。
在写过后还应要求学生读一读,以加强句子、单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总之,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教师。
也要争取到家长的积极配合。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首先,提供良好的读物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包括故事书、诗歌、报纸和杂志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此外,老师还可以邀请专业的朗诵演员来学校进行朗读分享,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通过朗读比赛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校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
在比赛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读,并通过评委的评估来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朗读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并与同学们进行互动。
第三,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朗读指导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表达和语调技巧。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基本的朗读技巧,如正确的发音、节奏、语气等,来帮助学生改善朗读表达。
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声音练习,如通过朗读绕口令、唱歌等来训练口腔肌肉和声音的控制能力。
另外,利用科技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现在有很多朗读软件和应用程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朗读练习。
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听取和模仿专业朗读者的朗读,同时进行自我录音和自我评估,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最后,鼓励学生参与朗读演出和戏剧表演。
学校可以组织校园朗诵会或戏剧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通过演出,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参与戏剧表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自信心。
总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非常重要。
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良好的读物环境,组织相关的活动和比赛,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并利用科技手段来辅助学生的朗读练习。
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的结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朗读习惯,培养他们的朗读技巧,使他们在语言和表达方面取得更好的成就。
英语学习应该以听说为主还是读写为主?
英语学习应该以听说为主还是读写为主?英语学习,听说与读写,谁更重要?四十多年来,英语学习应该以听说为主还是以读写为主,一直是教育界争辩不休的话题。
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但最终,平衡发展,听说读写相结合才是英语学习的最佳路径。
一、听说训练的重要性:语言的本质是交流,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听说能力是语言运用的基础。
只有具备良好的听说能力,才能真正理解和表达意思,并且有效沟通。
听说训练能创造更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沉浸其中,体验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的基础,通过更多听说练习,学生可以积累词汇、语法知识,为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读写训练的重要性: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明白英语句法、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阅读大量的英文书籍、文章,也可以接触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写作是将语言输出的重要体现,写作需要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技巧,最终形成完美流畅的写作风格。
三、如何平衡听说读写:在语言学习初期,应以听说练习为主,为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学习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并通过简单的口语练习,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待学生具备一定听说能力后,逐步加入读写训练,从阅读重视培养理解能力,从写作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应将听说读写各技能相互促进。
比如,在听力练习后,可以简单复述故事,将听觉信息转变为语言输出。
在泛读学习中,可以通过精读、泛读、朗诵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语: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听说读写缺一不可,只有平衡发展,才能完全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年龄、学习目标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不懈地练习,最终取得英语学习的成功。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离不开对“听说读写”这一法宝的善用。
本文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探讨如何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善用“听”:“听”作为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学生应该通过听课、听音乐、听故事等途径,培养自己的听觉感知能力,提高听力水平。
学生可以通过听老师讲解知识,听音乐欣赏美妙的旋律,听故事感受人生智慧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
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听力支持,引导他们多听一些优质的语言材料,提高语文素养。
二、善用“说”:“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
学生应该多说、说好、说精彩,通过说话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可以参加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老师和家长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语言表达的障碍,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三、善用“读”:“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学生应该多读好书、多读好文章,通过阅读启迪自己的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可以阅读文学作品、历史传记、科普读物等,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老师和家长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指导,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要想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就必须善用“听说读写”这一法宝。
学生应该通过善用“听说读写”法宝,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学习者。
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定会不断提高,成为一名真正的语文达人。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而“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因此,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首先是“听”的能力。
听力是语言与交流的基本环节,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音乐、演讲、广告、电影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语言素材,鼓励学生去听、感受,帮助他们提高对语言声音的辨别和理解能力。
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播放听力材料、听写、口语训练等形式来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和听说能力。
其次是“说”的能力。
语言交流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与老师、同学、家长还是外界的交流都需要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进行朗诵、演讲、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使其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和常用句型,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再次是“读”的能力。
阅读是另一种分享和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更是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
在小学时期,学生需要不断地阅读各类课外读物,历练自己的阅读能力。
学校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多样化的读物,如图书馆、课外文学经典的阅读、报刊杂志等,帮助学生感受不同主题、风格以及文学作品的内在含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提高阅读水平。
最后是“写”的能力。
写作是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学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弱,应该从一些简单的小作文开始,逐步提高难度,通过不断地写作练习,让他们熟悉常用句型、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语感和写作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文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不断提升语文水平。
重视语言教育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
重视语言教育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当今社会,语言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掌握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还能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言教育,通过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听力是语言交流的基础。
孩子们从小接触和熟悉语言,通过模仿、听取和理解他人的语言来逐渐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听力材料,如音乐、故事和对话等,以激发孩子们对语言的兴趣。
同时,适当引导孩子参与有趣的听力活动,如听音乐、听故事、听对话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集中注意力和理解能力。
其次,口语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形式。
通过口语交流,孩子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合作。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多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如与家人、同学和朋友进行交谈,参与小组讨论和演讲等活动。
同时,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口语练习机会,如角色扮演、口语比赛等,激发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第三,阅读能力是语言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阅读可以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多读书,选取适合他们年龄和兴趣的图书,并定期进行阅读交流和分享。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如提问、摘要写作等,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读的内容。
最后,写作能力是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书写,孩子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给予他们足够的写作机会,如写日记、文章、作文等。
同时,教育者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写作过程,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重视语言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孩子进行听说读写的各种活动,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技能,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他们进行有效交流和思维表达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
首先,师生互动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对话等,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说话和听力技能。
其次,阅读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
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
同时,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朗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
再者,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写作日记、作文、诗歌等,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
同时,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作文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另外,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音频、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此外,语文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
老师可以通过语文游戏、语文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通过师生互动、阅读、写作、多媒体教学和游戏化教学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文。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也是我们和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通
过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学习和提高,来完善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用好“听说
读写”法宝,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该如何用好这份法宝。
一、用好“听”的法宝
听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基础中的基础。
通过听,学生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语
言信息,包括语音、语调、语速、语文知识等等。
所以,要用好“听”的法宝,就需要学
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多倾听,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
在听力练习中,可以多听一
些优美的诵读音频,培养语感;在课堂中,可以多听老师的讲解和解读,积累语文知识。
写是语文学习的第四步,也是创新中的基础。
通过写,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和信息进行整理、表达和创造,从而提高对语文的掌握和运用。
所以,要用好“写”的法宝,就需要学生多进行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在课堂中可以多进行一
些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日记、作文等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创造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需要使用好“听说读写”这份法宝。
只有通过多听、
多说、多读和多写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教师和家长也需要共同努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和条件,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去学习和掌握
语文。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他们成为优
秀的语文学习者和使用者。
培养孩子朗读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朗读习惯的重要性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朗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习惯。
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培养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培养孩子朗读习惯的重要性。
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朗读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当孩子大声读出文字时,需要注意发音、语调和停顿等,这对口齿清晰和语言准确性都有一定要求。
通过不断的练习,孩子可以锻炼口腔肌肉,使发音更加准确,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
朗读还能提高孩子的语法和词汇水平。
在读书过程中,孩子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句子和词汇,通过模仿和理解,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法规则和词汇用法。
此外,朗读能够让孩子对句子的结构和语法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能够更加熟练自如地运用。
二、培养阅读兴趣朗读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还能帮助他们培养阅读兴趣。
通过声音和语调的传达,孩子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这种亲身体验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变得更加愿意去读书。
朗读还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与书籍产生情感共鸣。
通过大声朗读,孩子可以更好地体验故事情节,感受角色情感,在想象中融入到故事中。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会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进而促使他们更加热爱阅读。
三、促进思维发展朗读还有助于孩子的思维发展。
当孩子阅读时,大脑需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意义,这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进行推理和理解。
通过不断的朗读,孩子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
朗读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孩子读到故事中的情节和描写时,他们会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的画面和场景。
这种想象和创造力的发展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培养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结论朗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朗读,孩子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对此,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培养朗读的习惯。
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优秀的阅读材料,鼓励他们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朗读。
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理解。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的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从小就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朗诵比赛、朗读角逐等方式,激发他们对朗读的热情,从而让他们愿意主动去接触和学习语文朗读。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
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和示范的方式,教会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和方法,比如音调、语速、停顿等。
也可以通过分层次的朗读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老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播放录音、视频等,让学生模仿优秀的朗读表演,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朗读的技巧。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结合家庭和学校的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语文朗读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朗读环境。
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读一些好书,或者和孩子一起朗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孩子对语文朗读的兴趣。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需要注重个性化的指导。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在朗读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每个小学生都能在语文朗读中找到乐趣,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真正的语文之星。
听说读写小学语文学习四项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小学语文学习四项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学习四项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听力能力的培养听力是语言习得的第一个步骤,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有趣的听力材料,如故事、歌曲、广播剧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听力活动,如听写、听后回答问题等,通过多次的反复听、答、检查,培养学生的听力记忆和理解能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进行情景模拟训练,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用语言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二、口语能力的培养口语是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次诵读、朗读、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培养他们的语言韵律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情境对话、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口语表达,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阅读。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阅读理解题,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读书分享、诗歌朗诵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写作技巧,如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同时还可以进行作文评讲,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从读书的重要性、朗读对学生的影响和如何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读书对学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读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和知识,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观点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视野。
而朗读是读书的一种方式,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朗读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观察力,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朗读还能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而且,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朗读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课外阅读和经典文学作品。
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堂上的朗读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朗读练习。
教师还可使用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朗读教材,帮助学生提高发音准确性和语音、语调的流畅度。
家长也应该积极关注孩子的朗读情况,鼓励他们多读书,并且在家进行一些朗读练习,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关注孩子的朗读情况,并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帮助孩子提高朗读能力。
只有通过长期的朗读练习和培养,才能让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是一种表现和传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朗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情感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朗读的重要性、培养朗读能力的方法和家长、老师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指以清晰、得体的语音语调,有节奏地将文字加以表述,让人们倾听。
在小学阶段,朗读对于孩子的发展和学习至关重要。
朗读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大量的朗读练习,孩子们可以不断地模仿和学习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的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朗读可以促进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朗读,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感受语言的韵律,增强对文字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朗读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表达情感能力。
通过朗读,孩子可以更好地体会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增强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二、培养朗读能力的方法1.选择适合的文段在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时,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文段。
这些文段可以是经典的故事、优秀的诗歌或者有趣的童话故事等。
文段内容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情感共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朗读激情。
2.示范模仿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老师、家长可以对孩子们进行示范模仿朗读。
通过模范朗读,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学习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示范模仿朗读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热爱朗读。
3.多次反复练习培养朗读能力需要孩子们进行多次反复练习。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孩子们才能逐渐掌握语音、语调、节奏等技巧,提高朗读的效果。
老师和家长要耐心地引导孩子们进行多次反复练习,不断完善他们的朗读能力。
4.情感投入朗读在进行朗读时,小学生要学会通过情感表达的方式来进行朗读。
他们要通过模仿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加入自己的情感投入,从而让朗读更加生动和感染力。
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们在朗读过程中发现文章中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情感投入,让朗读更有感染力。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朗读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朗读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发表时间:2009-07-17T14:54:17.263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吕学忠[导读] 中国是世界上传统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的教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间有许多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朗读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吕学忠青海省湟中县大有山初中中国是世界上传统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的教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间有许多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成功的经验。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它能调动人的通感,从各个角度进行筛选,得出结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读是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的必要手段。
人的各种器官可以互相沟通、互相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体器官调动的越多、大脑得到的信息就越多、效率也就越高。
如果当我们只用眼晴去读,那么大脑得到的信息就是单一的,当我们不仅用眼晴还用嘴巴时,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准确率就大大提高了,理解和感悟的效率成倍提高,由此可见,朗读确实是学习的好方法。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达到在语言文字上去接近作者,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而且也是最有效的。
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音色、音长、音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美感,传达作者的意图。
在教授《乡愁诗两首》时,需通过阅读来感受乡愁的歆味,因为乡愁是一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它自古不变、源远流长,对涉世不深的初中生来说,只有反复诵读,细心揣摩,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才能理解、领会其中的意境。
老师可以一句话都不讲,让学生自己在反复朗读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所以说,朗读有利于语感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意韵、情趣的整体感悟和把握。
朗读不仅是读的一部分,它还是听、说、写三种能力的基础,有助于三种能力的提高。
当学生出声朗读的时候,声音通过耳朵传入大脑,此时大脑会根据已有的知识迅速做出反馈,哪些地方读错了、读得不当,哪些地方没有处理好,它就会及时作出调整改进,这就锻炼了听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听、说、读、写、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横道中学邵丽萍
【摘要】听、说、读、写、诵的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听力能力是基础,是现阶段对话教学中重要的信息源头,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因此在小学教学阶段,听力能力的培养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教师常常忽视小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自身发展水平不成熟等各种因素,导致小学生听力能力水平不高,以至于影响其他能力的养成。
本文主要从听能力的重要性、听力水平的现状、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自己的建议几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重要性;现状;原因;
一、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设计思路中写到“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而听力能力的培养又是口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听力方面,对小学中不同年段的学生又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
第二学段要:学生“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
述。
”
从以上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要求来看,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现阶段对话教学中重要的信息源头,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因此,有效的倾听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其他能力,对小学生构建知识和全面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对话教学角度研究学生听力能力的现状
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现在的多样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中,对话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
对话教学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以对话的形式,在倾听、言说、读写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语文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语言知识和语言经验,培养一定的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
师生通过对话、研究文本,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教会学生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一定的对话能力,从而为小学生语文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与学生构成对话的双方,倾听是基础,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
学生之间互相倾听,彼此交流,更利于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
因此,现阶段教学中学生因听力而出现一些问题不能忽视。
1、学生没有认真倾听而所答非所问
在对话教学中,学生在扮演倾听者角色时,因为其自身注意力不集中的客观因素会出现没有认真倾听而所答非所问的情况。
如:小学人教版第七册《钓鱼的启示》的教学中,教师就文本“父亲划着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晚上点,距离开放捕捞妒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妒鱼看了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把它放回湖里去。
”教师提
出问题:“父亲的形象特点是怎样的?”但是学生却回答“父亲明明知道离钓妒鱼还有两个小时,为什么开始要同意‘我’钓鱼呢?”虽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值得表扬,但是学生的答案明显所答非所问,这不仅会耽误课堂时间,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和判断力。
2、学生没听到问题的深层含义而理解不全面
学生在听教师的问题时仅仅听其表面内容,并没有听到教师问题的深层含义,即听思分离。
例如人教版第十册《放弃射门》,老师问“福勒到底是不是优秀的运动员”。
一位学生说福勒是一名好的运动员,他在世界顶级队踢球,很有名。
另一位学生说福勒不是优秀的运动员,他放弃了进球。
”这些回答在表面上似乎都对,但是没有理解到教师其实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福勒的人文精神。
因此,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而且还要听出教师语言深处的秘密。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对于现状中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回答。
(一) 学生方面:
(1)共性方面。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因素。
人类的身心发展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小学生,特别是第一学段的学生,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
上课时,他们会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都是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必经之路。
因此会出现所答非所问,和理解不全面的情况。
(2)个性方面。
学生的个体倾听能力不同。
学生的倾听能力强弱不同,对教师的对话教学的反应情况便不同。
虽然在小学阶段,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成熟的客观因素,教师的语言一般通俗易懂,但是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不同的重音、停顿产生的意思可能大相径庭。
如“甜”字的意思:
1. 这西瓜真甜。
(像糖和蜜的味道)。
2. 他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愉快而美好)。
3. 她的歌声真甜美。
(动听)。
4. 他尝到了预习的甜头。
(好处)。
因此,学生不仅要听,还要听思结合,考虑教师的深层意图。
(二) 教师方面
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也是影响学生听力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自身素质的个体差异性也很明显,如教师的方言很重、普通话不标准、表达能力不强、强调点不突出、对学生听力能力培养的忽视,以及没找到合适的方法……都会影响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建议
从研究的对象角度讲,小学生的自觉能力较差,且身心发展水平还不成熟,不能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因此我的建议主要是从教师方面提出。
(一) 加强小学生听力的训练
(1)语音训练。
语音的训练是学好普通话、人与人进行交流的基础,对于刚入学识字的低年级学生尤其重要。
所以语文教师在听力训练当中,加强语音训练,矫正字音,避免因语音不准而出现的错误,从而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2)记录训练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记忆力,时间一长也容易忘记在听到的内容。
因此,在拥有良好的听记能力的基础上,还应该培养小学生基本的记录能力,使得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养成在课堂上勤于动笔做学习记录的习惯。
(二) 结合文本的听力训练
教师训练的时候可以先从简单基本,听字音、听词语开始,再听对话,把握对话中的重要信息,然后听短文,可以选一些精彩的故事,再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这样既可丰富写作材料,又可训练学生听力的持久性和有效性,一举两得。
听力训练也可以和考试相结合,考试时可以采取口答和笔试两种方式。
总之,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阶段至关重要,对学生的生活交际及未来的发展也是举足轻重的。
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有效听力培养和训练,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实、巢宗祺、陆志平合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杨海平.兼听则明——小学语文听力训练探析[J].考试周刊:2013年,第5期
[3] 李彩香.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J].学科教学周刊:2014年,第12期.
[4] 陈晓霞.初中语文听力训练与测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10月
[5] 廖素兰.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4月
[6] 李超群. 小学语文教学听力训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