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4.4、用尺规作三角形素材5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尺规作三角形》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尺规作三角形》教学课件

典型例题
解:(1)作线段AB=c;
(2)以B为顶点,以BA为一条边,作∠MBA=∠α;
( 3 ) 在 AB 的 同 侧 , 以 A 为 顶 点 , 以 AB 为 一 条 边 , 作
∠QAB=2∠α,射线BM、AQ相交于点C.则△ABC即为所求作
的三角形.
M
Q
C
A
B
典型例题
例3 已知线段a、b,求作△ABC ,使得∠C=90°,BC=a,AC=b.
B
C
(4)连接AC,△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AD
B
C
探究新知
探究二: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α,∠β,线段c . 求作:△ABC,使得∠A=∠α,∠B=∠β,AB=c.
α
β
c
探究新知
探究二: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α、∠β,线段c. 求作:△ABC,使∠A=∠α、∠B=∠β,BA=c.
C
A 50° 70° B
随堂练习
1.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说明 ∠A′O′B′=∠AOB的根据是 ( A ) A.SSS D.SAS C.ASA D.AAS
随堂练习
2.已知:任画一条线段a. 求作:等腰三角形(两腰长相等),使底边长为2a, 腰长为3a.
a
随堂练习
解:(1)作线段BC=2a; (2)分别以B,C为圆心,3a长为半径在BC同侧画弧,两 弧的一个交点为A; (3)连接AC,AB.△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探究新知
探究一: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a、c,∠α.
a
c
α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4用尺规做三角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4用尺规做三角形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
学习目标:
1.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2.在分别给出两角夹边、两边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
规作出三角形.
3.经历尺规作图实践操作过程,训练和提高尺规作图的技能,能
根据条件作出三角形.
一、创设情景
(1)回忆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尺规作图时,用_______画直线、射线和线段,用________画弧或圆.
(3)如图,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使得AB=a.
(4)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会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而边和角是三角形的基本元素,那么,你能利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吗?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a,c, ∠α
求作:△ABC,使BC=a,AB=c,∠ABC=∠α
回顾:刚才作三角形的顺序是→→,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试着作出来
2.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α,∠β,线段c
∠α∠β
求作:△ABC,使∠A=∠α,∠B=∠β,AB=c
回顾:刚才作三角形的顺序是→→,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试着作出来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a,b,c.
求作:△ABC,使AB=c,AC=b,BC=a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习题4.9 第2、3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4.4用尺规作三角形(共30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4.4用尺规作三角形(共30张PPT)

4.已知:线段 a,∠α. 求作:△ABC,使 AB=AC=a,∠B=∠α.
解:如答图所示:△ABC 即为所求.图 2
第 4 题答图
分层作 业
1.如图 43-5,已知:线段 a,b(a<b),求作:Rt△ABC,使∠C=90°,BC= a,AC=b.
图 43-5
【解析】 假定 Rt△ABC 已经作成,那么应有∠C=90°,BC=a,AC=b.BC
【解析】 此题是关于三角形的作图题,知道三角形的两边长和一个角,在位 置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两边夹角,两边和其中一边的 对角,这样会作出满足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且不全等.
解:(1)如答图(1)所示;
(1)
(2)
第 5 题答图
(2)能,如答图(2)所示; (3)如果 40°角是 3 cm,4 cm 长的边的夹角,这样可以作出唯一的一个三角形; 如果 40°角是 3 cm 或 4 cm 长的边的对角,这样分别可以作出一个三角形,所以一 共可以作出 3 个三角形,并且它们互相都不全等.
分层作 业
点击进入word链接
分层作 业
点击进入答案PPT链 接
点击进入答案word链 接
和 AC 是∠C 的两边,所以先确定∠C 的位置,再在∠C 的两边上分别截取 BC=a,
AC=b 即可.
解:如答图所示.
作法:(1)作∠MCN=90°;
(2)分别在 CM,CN 上截取 CA=b,CB=a;
(3)连接 AB. △ABC 就是所求作的直角三角形.
第 1 题答图
2.如图 43-6,画△ABC,使其两边等于已知线段 a,b,夹角为 α.(要求:用 尺规作图,写出已知、求作;保留作图痕迹;不在已知的线、角上作图;不写作 法)

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课件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

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课件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
7.如图是利用尺规作∠AOB的角平分线OP的作法,在用尺规作角平 分线过程中,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D ) A.SAS B.ASA C.AAS D.SSS
8.已知线段 a,b 和 m,求作△ABC,使 BC=a,AC=b,BC 边上的中 线 AD=m.作法合理的顺序依次为( A ) ①延长 CD 到 B,使 BD=CD;②连接 AB,△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10.已知:线段a,∠α. 求作:△ABC,使AB=AC=a,∠A=∠α.
解:作法:①作∠MAN=∠α;②在射线AN上截取AC=a,在射线 AM上截取AB=a;③连接BC,则△ABC就是所要求作的三角形
11.已知:线段a及锐角∠α.求作:△ABC,使∠C=90°,∠B=∠α, BC=a.
解:作法:①作∠MCN=90°;②在射线CM上截取CB=a;③以B 为顶点,BC为一边,在BC的同侧作∠KBC=∠α,射线BK交射线CN 于点A,则△ABC就是所要求作的三角形
第4章 三角形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
知识点 用尺规作三角形 1.给出下列关于三角形的条件:①已知三边;②已知两边及其夹角;③ 已知两角及其夹边;④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利用尺规作图,能 作出唯一的三角形的条件是( A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所用的基本作图方法是( C ) A.平分已知角 B.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C.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及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D.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用尺规作图,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 C ) 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B.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C.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D.作角的平分线 4.已知线段a,b,c,求作△ABC,使BC=a,AC=b,AB=c,下面 作法的合理顺序为( C ) ①分别以B,C为圆心,c,b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A;②作直线BP, 在BP上截取BC=a;③连接AB,AC,△AB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4章三角形4.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4章三角形4.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4章三角形4.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4章三角形4.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几何思维。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全等之后,进一步探究如何用尺规作三角形,从而提高学生的几何作图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全等知识,对尺规作图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尺规作图的操作方法不够熟练,对作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几何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能独立完成简单的三角形作图任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熟练运用尺规作三角形,以及作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用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作图过程,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

3.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作图方法。

4.分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尺规作图的道具,如直尺、圆规、铅笔等。

2.准备三角形作图的案例,以便学生在实践中参考。

3.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图过程和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形,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全等知识,为学习尺规作三角形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然后演示一遍作图过程。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4用尺规作三角形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4用尺规作三角形新版北师大版

一边等于b。
a
b
α
分析:先在草纸上画出一个假设的“已作 出的三角形”;然后在草图上标出已给的 边、角的对应位置;再找出边与角,确定 作图的顺序。
C N 同样是已知两边及一
A 作法:
C' αa
b
a B
角,为什么会出现两 个三角形呢?你从中 M 可以感悟到什么?
1. 作∠MAN=∠α 2. 在射线AM上截取AB=b


已知:线段a, b, ∠α ,求作:△ABC,
使BC=a,AB= c, ∠ABC =∠α
E
a
b
aD
作法与示范 N
作法2
E′ B
D′
(1)作∠MBN= ∠α M
作法与示范
N
B b A E′ a D′C
M
作法2
(2)在射线B M上截取BC=a,
在射线B N上截取BA=b,
作法与示范 作法2
N
E′
3. 以B为圆心,以a为半径画弧,交AN于点C, C' 4. 连接BC,BC'
△ABC和△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D
CN
A

BaC
E
两边及夹角
A
C' αa
a
两边及一b 边的B 对角M
感悟: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一角并不都能只确定一个三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a,b,c.
a
b
c
求作:△ABC,使AB=c,AC=b,BC=a.
(1)请写出作法并作出相应的图形. (2)将你所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出的三
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为什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4用尺规作三角形 (共25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4用尺规作三角形   (共25张PPT)

两边一角 两角一边 三条边
SAS ASA SSS
新课学习
在小颖遇到的问题中,可以从被污染的三角形中找到两条完整的边和它们的夹角,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尺规作图作出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
新课学习
已知:线段a,c,∠α. 求作:△ABC,使BC=a,AB=c,∠ABC=∠α.
a
α
c
新课学习
作法
(1)作一条线段BC=a; (2)以B为顶点,以BC为一边,作 ∠DBC=∠α;
数海拾贝
千百年来,有许许多多关于尺规作图的有趣例子,最为经典的要数大数学家高斯与正 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高斯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给 他单独布置的三道数学题。前两道题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做了出来了,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 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出一个正十七边形。这道题把他难住了— —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竟然对解出这道题没有任何帮助。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第三道题 竟毫无进展,他绞尽脑汁,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当窗口露出曙光时, 他终于解决了这道难题。
当他把作业交给导师时,感到很惭愧。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 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可导师却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桩有两 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得没有解决,牛顿也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 了,你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他是因为拿错了纸条, 才将这道题目交给了高斯。
巩固练习
2. 已知线段a,用尺规作△ABC ,使AB=a,BC=AC=2a.
a
巩固练习
颗粒归仓
知识与技能
• 尺规作三角形的方法 及其合理性
•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 复习

七年级数学下册4.4用尺规作三角形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4.4用尺规作三角形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3)连接AC、BC;
则△ ABC 就是所要求作的等边三角形。
先画一条线段等于a,再以其两个端点为圆心,分别以2a和b 的长为半径画弧,其交点就是三角形的另一个端点.
注意: 根据已知条件作三角形. (1)作图时,有时方法不唯一,但有难易之分,要注意把握. (2)根据确定的作图方法按步骤进行作图. (3)必要时对自己所画的图形的正确性进行说明.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
如何利用尺规作出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 A
B
C
直尺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a, c, .
a
c

求作:△ABC,使BC=a AB=c, ∠ABC= .
作法 (1)作一条线段BC=a;
(2)以B为顶点,以BC为 一边,作 DBC .
6.已知:线段a,b,求作:等腰三角形ABC,使AB=BC=a,AC=b.
解:如图所示. ①作射线AD,在射线AD上截取AC=b. ②分别以A,C为圆心,a为半径作弧,两弧交AC上方 于点B. ③连接AB,BC.△ABC即为所求.
尺规作三角形进一步验证了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P162 习题第1,2,3
(3)在射线BD上截取线 段BA=c;
(4)连接AC.△ABC就 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示范
B
C
B
C
B
C
A
B
C
将你所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出的三角形进行比 较,它们全等吗?为什么?
还有没有其他 的作法?
2.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 , ,线段c.


c
求作:△ABC,使∠A= ,∠B= ,AB=c.还有没有 Nhomakorabea他 的作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尺规作三角形
拓展资源
资源(一)
尺规作图和图形运动有密切的联系。

《标准》强调图形的运动,包括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尺规作图是实现图形运动的极佳手段。

例如,要把直线L上的线段AB移到直线L'上的线段A'B',实际的操作过程就是用圆规度量AB之后在L'上截出A'B',这就体现了线段的“运动”,说明线段的长度经过运动后不变。

再如,将一个角搬到另一个位置,使用圆规直尺可以非常精确地作出来,且大小不变。

这种基本的作图方法,是学生掌握图形运动的直观根据。

众所周知,进行三角形全等的教学时,都要把一个三角形ABC移动,使之和三角形A'B'C'重合。

试问如何移动呢?我们当然可以笼统地说将三角形“搬过去”,模糊地进行表述,如果用圆规直尺将三角形“搬过去”就既直观又准确。

实际上,教学中处理“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边角角”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法则,用圆规直尺讲解比起用量角器和刻度尺来做要容易得多,也更加清晰、严密。

由于尺规作图是一种学生实际执行的操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直观性。

现在,我们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折纸、度量、拼凑等方法进行几何操作,那么,尺规作图不正是这样的活动么?实际教学中,尺规作图是一种情境的创设,即要求在某种条件下,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学生能作出一张符合要求的图形,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创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因此,在几何教学中强调“观察、操作、推理”的今天,尺规作图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尺规作图是问题解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例如,一般地,为什么“边边角”不能作为全等判定准则?用尺规作图进行处理很容易构造反例,而且论证直观,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明力。

如图1,在直线L上,作角A,固定AB长度,以B为圆心作圆弧,在上可以有两个交点C,C',所得的两个三角形ABC和ABC'有两边相等(AB=AB,BC=BC')和一个公共角A,但是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这样的思考是学生自己可以操作检验的,具有很高的理性思维价值。

图 1
有的学生知道“边边角”不能作为全等判定准则,但是会问:“如果图1中的角是钝角呢?”有的学生回答说:“不行,只有直角三角形才行。

”其实如图1,在角A 是钝角的时候,对边BC 是最大边,不可能有另外的解。

在复习“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时,有学生提出逆问题:“如果已
知一个直角三角形ABC , ∠ABC=90°,D 是AC 上一点,BD=
2AC ,那么可不可以推知BD
是AC 边上的中线呢?” 这在平面几何教学中是一个很自然的问题。

起初,大家往往认为这一逆命题是成立的,
首先会自然想到用同一法加以证明,即如图2,BD'是AC 上中线,BD'=
2AC
,由于已知BD =2AC ,所以BD =BD',即D 与D'重合(图2)。

可此时有人会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如图3,
有可能三角形BDD'是等腰三角形呢!
图 2 图 3
事实上,我们可以用尺规作图方法进行探究。

我们以点D 为圆心,DB 为半径可画一个圆,由已知条件,AC 刚好是直径。

如图4,再以B 为圆心,BD
长为半径画弧,我们惊喜地
L
B
B
发现AC 上出现了一位“新秀”—交点D',此时BD =BD'=
2AC。

这样终于发现逆命题是错
误的,尺规作图这里发挥了作用。

图 4
资源(二) 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尺规作图很麻烦,需要一定的时间,对解题无甚帮助,影响到解题的速度。

殊不知,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俄国数学家沙雷金就说过:未来的几何学习应当重视以下四个步骤,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

但我们往往把前两个步骤忽略了,变成纯粹的思辨论证,以及论证基础上的计算。

缺乏直观,实际上就扼杀了几何。

这句话一语中的的点出了当前在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尺规作图,这样才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而直观感知能力,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也可为以后的作图和解题积累经验,提高尺规作图的速度和效率。

此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尺规作图能力不是一日之功。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良好的培养尺规作图能力的效果。

在尺规作图的教学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学生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心理障碍、操作障碍和语言障碍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多样,但个总的方针必须把握,那就是:首先应让学生明确作图题与证明题在本质、形式、思维依据、思维方式上的区别与统一,以
A B
减少论证思维对作图题的消极影响。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根据学生逻辑推理思维往往要依赖直观、具体的形象的客观实际,要求学生在分析作图步骤之前,先按求作画出草图,并在草图中尽量标出已知的条件,使求作的图形形象而又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直观。

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并以“两点定线”、“两线定点”的原则考虑作图的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