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秋千

合集下载

《打秋千》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打秋千》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打秋千》教学设计一等奖课题:《打秋千》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

重点难点:两声部的音准。

课前准备:荡秋千录像。

教学过程:一、二声部发生练习二、导入1、观看荡秋千录像。

2、简单介绍仡佬族的风土人情。

三、学唱歌曲1、听录音范唱,感受二声部的音响效果。

2、哼唱歌曲旋律,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高声部。

3、指导、纠正(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注意下滑音的演唱。

(3)结尾处衬词的`演唱要干净利落,注意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4、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低声部。

5、指导、纠正(1)指导学生唱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以表现铃铛的清脆。

(2)纠正“叮当”的咬字、发音。

6、二声部合唱。

7、指导、纠正(1)两声部要互相倾听,切忌大声喊唱。

(2)低声部为伴唱,音量要适当。

2、《打秋千》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对小伙伴打秋千的亲切咏唱,使学生领悟“仡佬族”儿童的快乐生活。

2、指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的表现需要,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歌唱。

教学重点:1、运用正确的感情来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全面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1、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

2、准确掌握结束句的唱法。

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唱法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钢琴。

学生自备:报纸、塑料袋、矿泉水瓶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播放开场音乐,设置鲜艳背景,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大家好,今天老师很高兴在这里与你们一起上音乐课,希望大家听得准、唱得的好、表演热烈,和老师合作愉快,大家能不能做到?三、导入练习:首先,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大家来考虑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能不能用你的手势或是手中的小道具把它拍出来?(播放四拍子的歌曲,指导学生运用手中的道具拍出四拍子的节奏型。

)同学们做的真好,老师这还有一首儿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好学生、要做到、上课时、不吵闹、敢发言、勤动脑、认真听、习惯好。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打秋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打秋千》教案
4.创编活动:分组进行秋千节奏的创编,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5.欣赏分析:欣赏与秋千相关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6.表现力培养:通过演唱、演奏、创编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打秋千》,引导学生感受旋律、节奏的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打秋千》的旋律、节奏特点以及音乐符号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表达秋千感觉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用音乐表达秋千的感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增强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形式,使学生能够自信地表达音乐情感,提升音乐表现力。
3.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分组创编秋千节奏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4.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创编活动中大胆尝试,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5.培养音乐文化素养: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秋千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创编实践:学生在创编活动中,如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创新性地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秋千节奏。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打秋千》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打秋千》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打秋千》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打秋千》人教新课标(2023秋)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课《打秋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唱歌曲《打秋千》: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歌唱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节奏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打秋千》歌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6.欣赏其他相关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欣赏其他与秋千有关的音乐作品,如童谣、民谣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1.增强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学唱《打秋千》,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提高音乐表现与创造能力: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节奏练习和歌曲创编,发挥个人创意,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打秋千》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首描绘儿童欢乐玩耍场景的歌曲,旋律轻快,节奏鲜明。这首歌曲能帮助我们感受音乐中的快乐情绪,并学习音乐的基本节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打秋千》这首歌曲,来分析歌曲中的节奏特点,了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在歌曲中的应用。
五、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打秋千》这首歌曲。从导入新课到实践活动,再到小组讨论,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

《打秋千》音乐教案

《打秋千》音乐教案

《打秋千》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打秋千》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了解打秋千的传统习俗,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3. 通过合唱、分组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打秋千》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掌握。

2. 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音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合唱用具(如麦克风、指挥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打秋千的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打秋千》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特殊的节奏和音高。

3. 歌曲解析:讲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打秋千的习俗和传统。

4. 练习合唱: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协调和音准。

5. 表演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以及合唱的协调和音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练习唱歌,并尝试与家人一起合唱。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图谱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3. 通过分组练习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打秋千》的歌词和旋律。

2. 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演唱。

3.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协调和音准,教师巡回指导。

4. 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合唱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 总结课堂教学,强调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以及合唱的协调和音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打秋千》歌曲,掌握特殊的节奏和音高。

3.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了解打秋千的传统习俗。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打秋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打秋千的乐趣。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打秋千-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打秋千-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打秋千-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湖南土家族民歌,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唱。

本节课选自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土家族的音乐特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土家族的音乐特色对于他们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土家族的音乐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土家族的音乐特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3.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会土家族特色的唱腔。

3.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家族的音乐特色。

2.示范教学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分析、评价土家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打秋千》的歌谱、土家族音乐特色介绍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教学道具:如秋千等,用于营造教学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土家族的音乐特色。

同时,播放歌曲《打秋千》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歌曲《打秋千》的歌谱,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进行范唱,学生跟随模仿,体会土家族的唱腔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音高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

随后,各组轮流演唱,相互评价。

4.巩固(5分钟)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5分钟)介绍土家族的其他音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关于秋千的谜语

关于秋千的谜语

关于秋千的谜语大全(共99条)谜语介绍: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2008年6月7日,谜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与大家分享关于秋千的谜语,希望大家喜欢!1.正看摇来摇去,倒看长长久久 -- 秋千。

(秋千就摇来摇去,千秋就长长久久。

)2.立着一个架子,挂着两条辫子,下面绑块板子,板上站个孩子。

-- 秋千。

(古代荡秋千是在清明、寒食节前后才有所见,而且仅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家的红男绿女游戏之用。

)3.木头做的架子,结上两条辫子,下面绑块板子,上面立着孩子。

-- 秋千。

(秋千,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

相传为春秋时期齐桓公从北方山戎少数民族引入。

)4.木制架子空中悬,两条辫子接上天,小小主人来驾驭,来回动荡画弧 -- 秋千。

5.架子空中悬,绳子挂两边,有人来驾驭,来回画弧圈。

-- 秋千。

6.两根细绳拴得牢,一块木板荡得高 -- 荡秋千。

7.病魂何所似 -- 秋千索。

8.谁推烛台烫宝玉 -- 秋千格。

9.浑名·秋千格 -- 号外。

10.化妆·秋千格-- -- 容易。

11.港商·秋千格 -- 贾岛。

12.论衡·秋千格 -- 岳云。

13.情书··秋千格 -- 简爱。

14.含英咀华·秋千格 -- 香菇。

15.赤·秋千格 -- 色丹。

16.了·秋千格 -- 轴承。

17.飞花落秋千 -- 费翔。

18.优点··秋千格 -- 处长。

19.诈降·秋千格 -- 服装。

20.骐骥·秋千格 -- 马良。

21.清规·秋千格 -- 典满。

22.五一·秋千格 -- 六合。

23.今天·秋千格 -- 日本。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打秋千-范唱》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打秋千-范唱》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打秋千-范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在秋千上欢乐的场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富有童趣,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高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合唱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潜能。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打秋千》的背景,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准确地把握节奏和音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唱习惯,提高音乐表现力。

4.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特别是合唱部分。

2.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掌握,合唱时的音准和和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运用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简短介绍,让学生了解秋千的作用和乐趣,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学唱歌曲: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然后逐句教唱,注意引导学生准确掌握节奏和音高。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游戏环节:设计相关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合唱时的注意事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成歌曲《打秋千》的简谱形式,标注出需要注意的节奏和音高。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的演唱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表现。

可以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等方式进行。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打秋千》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打秋千》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打秋千》教案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湖南土家族民歌,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描绘了一群孩子在秋千上欢乐的场景,通过歌曲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土家族的文化特色。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和参与实践活动。

但在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土家族民歌的特点,感受歌曲的童趣和民族特色。

2.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打秋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了解土家族民歌的特点。

3.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2.模仿教学法:引导学生模仿歌曲的演唱和动作,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打秋千》的音频、视频以及相关图片。

2.乐器:吉他、打击乐器等。

3.秋千:用于模拟歌曲中的场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打秋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秋千的特点,然后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打秋千》,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韵律。

然后教授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演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用打击乐器伴奏。

然后互换角色,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5分钟)教师介绍土家族的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民歌《打秋千》的民族背景。

然后引导学生创作类似的民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打秋千》的特点和土家族的文化特色。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秋千上欢乐的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富有节奏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歌曲中的歌词也蕴含着一些教育意义,如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等方面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打秋千》的词曲,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3.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打秋千》的词曲掌握。

2.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高变化。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魅力。

3.互动教学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打秋千》的曲谱、歌词等。

2.教学音频:歌曲《打秋千》的示范演唱。

3.秋千道具:用于创设情境。

4.教学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然后,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歌曲《打秋千》。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打秋千》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接着,教师展示歌曲的曲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音高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错误。

《打秋千》音乐教案

《打秋千》音乐教案

《打秋千》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打秋千》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打秋千的文化背景和乐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合唱中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打秋千》的旋律和歌词。

2. 打秋千的文化背景和乐趣。

三、教学重点:1. 歌曲《打秋千》的旋律和歌词的学习。

2. 打秋千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1. 歌曲《打秋千》的合唱技巧的掌握。

2. 打秋千的乐趣的体验。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打秋千》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关于打秋千的文化背景的资料。

3. 准备教学录音机和音响设备。

4. 准备秋千设备,以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打秋千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打秋千》,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歌曲《打秋千》的文化背景和打秋千的乐趣。

3. 教学歌曲:教师教唱歌曲《打秋千》,引导学生跟唱。

4. 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打秋千的乐趣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歌曲《打秋千》,引导学生学习。

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体验法:教师组织学生体验打秋千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打秋千的快乐。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打秋千》。

2. 学生了解打秋千的文化背景和乐趣。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打秋千比赛,让学生体验比赛的乐趣。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体验打秋千的乐趣。

3. 开展打秋千文化主题班会,进一步了解打秋千的文化背景。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7课《打秋千》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7课《打秋千》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7课《打秋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三年级音乐教材,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感强,词曲简单易学。

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在秋千上摇摆的场景,充满了快乐和活力。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如音阶、节奏等。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打秋千》的词曲,学会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等。

2.歌曲《打秋千》的词曲学习。

3.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逐句教唱法,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词曲。

4.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乐谱、音响设备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3.准备音乐教室,保证教学环境的舒适和宽敞。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秋千的场景,引导学生谈论对秋千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打秋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操练(10分钟)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在此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秋千的其他歌曲或舞蹈。

打秋千说课稿

打秋千说课稿

打秋千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打秋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位于某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课通过描述孩子们在秋千上玩耍的情景,传递了欢乐、自由和童真的信息。

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与前一课时《春天的故事》中描绘的童年快乐相呼应,又为下一课时《放风筝》中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基础。

(二)主要内容本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公园里打秋千的情景,通过描绘秋千的摆动、孩子们的笑声以及周围环境的渲染,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

课文共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段描述了秋千的摇摆,第二段描绘了孩子们的快乐,第三段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留恋。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学习生词、短语,如“秋千”、“摇摆”、“欢声笑语”等。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千的摆动特点以及孩子们在打秋千时的快乐心情。

3. 领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如对比、排比等。

(二)能力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观察生活,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己经历的有趣场景。

(三)情感目标1. 感受课文所传递的欢乐、自由和童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增进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掌握课文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对比、排比等。

3. 提高朗读能力,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二)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动描绘,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观察生活,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引导他们珍惜美好时光。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启发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如“秋千是如何摇摆的?”“孩子们在打秋千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此外,我还将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打秋千的经历,以增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问答法问答法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方法。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打秋千》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打秋千》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打秋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描绘了孩子们在秋千上快乐游玩的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富有童趣。

歌曲采用了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洁。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较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此外,学生在歌唱方面可能存在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使他们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增强集体荣誉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打秋千》,了解歌曲的背景及特点,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打秋千》,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及音色变化,以及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表演、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钢琴、音响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描述孩子们在秋千上的快乐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聆听:播放《打秋千》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3.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音色变化,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表演: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动作设计。

5.讨论:引导学生谈论歌曲的主题和背景,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名称:《打秋千》1.2/4拍2.16小节结构3.简单易懂的歌词4.明快的旋律5.学会演唱歌曲6.掌握歌曲节奏和旋律7.音准、节奏、音色变化8.音乐理论知识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演唱歌曲的表现力、音准、节奏等方面。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六单元《打秋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六单元《打秋千》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练习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用简谱创作自己的小曲子”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打秋千》,感受歌曲中的旋律美、节奏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演唱、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信、自然的表演能力,提升舞台表现力。
3.提高学生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在课后拓展环节进行歌曲改编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潜能。
4.音乐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分组演唱和个别展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5.情感教育: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体验和表达快乐、活泼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6.跨学科融合:结合语文、体育等学科,让学生在唱歌过程中感受诗歌、运动的乐趣,提高综合素养。
7.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发挥创意,将所学歌曲进行改编和创作,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针对这次教学,我认为以下方面需要改进:
1.加强对简谱基础知识的巩固,尤其是音高、音长、节奏等概念,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创意,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简谱创作方法。
3.提高自身的引导和启发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案例和操作机会,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简谱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所不同。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同学们关于打秋千的经历,成功引起了他们对歌曲《打秋千》的兴趣。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音高、音长、节奏等概念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教案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群孩子在秋千上欢快玩耍的场景,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和歌词的意境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演奏。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较弱,需要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打秋千》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意境。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演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的意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等。

2.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准备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打秋千》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在歌曲播放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以便了解他们对歌曲的兴趣和熟悉程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歌词,并讲解歌词的意境。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动画等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在跟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如分组演唱、轮流演唱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中秋民俗打秋千

中秋民俗打秋千

中秋民俗打秋千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被誉为家庭团聚的日子。

人们忙碌了一年,此时欢度中秋,除了赏月和品尝月饼,还有一项受欢迎的民俗活动,那就是打秋千。

打秋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承载着人们对于幸福和团圆的美好愿景。

秋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最早出现在中国南方的民间游戏中。

古代人们用绳子和木头搭建出一个简易的秋千架,然后就可以在上面玩耍。

这种游戏方式迅速传播开来,并成为中秋节期间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

打秋千的方式非常简单。

通常情况下,一个秋千架悬挂着一条长绳,两边分别系有一个坐板。

玩家将身体坐稳后,用力将脚蹬地,高高地飞向天空,然后重力的作用会使秋千迅速下落,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欢快的笑声和兴奋的呼喊声。

人们可以自由地掌握秋千的摆动速度和幅度,犹如划破碧空的飞翔,带来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

打秋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寓意。

秋千的摆动过程,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的起伏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喜悦、刺激和不确定性,这正是人生的多彩与精彩。

此外,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打秋千也象征着家人团聚。

人们在秋千上亲密无间地相依相偎,分享彼此的快乐,增进感情,让家庭更加和睦,更加温馨。

如今,虽然城市中心的铁筋水泥中不再见到搭建秋千架的场景,但打秋千的传统仍在许多地方延续。

许多公园和庭院都设置了专门的秋千设施,供人们娱乐。

特别是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聚集在一起,组织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其中打秋千始终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除了作为一项民俗活动,打秋千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秋千运动能够锻炼人体协调性和平衡感,同时也可以消除压力,释放紧张情绪。

在秋千的摆动中,人们不仅能够尽情地放松身心,还可以感受到一种飞翔的快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中秋民俗打秋千,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团圆和幸福的追求。

这个简单而古老的游戏方式,持续了几千年,并且在现代社会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每年中秋节期间,人们都可以通过打秋千来回忆起儿时的欢乐时光,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第七课《打秋千》ppt课件

第七课《打秋千》ppt课件

44444444444444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打秋千
丢手绢
陀螺 跳绳
拔河 小小足球赛
藏猫猫
溜冰圆舞曲

叮 当当 叮 0 当 0︱ 叮 当当 叮 · 0︱
0 当 0︱叮 当当 叮 0 当 0︱ 叮 当当 叮 0 当 0︱叮 当当 叮 ·
叮 当当 叮 0 当 0︱叮 当当 叮
0︱
0 ︱
9999999999999999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打秋千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
打秋千??打秋千的风俗与放风筝一样流行近年这项打秋千的风俗与放风筝一样流行近年这项活动也在逐步恢复
第七课《打秋 千》
打秋千
仡佬族民歌
贵阳仡佬族
•打秋千的风俗与放风筝一样流行,近年这项 活动也在逐步恢复。打秋千的活动在清明、寒 食时节展开,有运动和娱乐的功能,也兼有信 仰上的原由。
这首歌曲是仡佬族儿歌。他们是仡佬族的兄弟姐 妹。打秋千是仡佬族人民在过春节时进行的一项 有趣的体育比赛活动。他们有很多种打秋千的方 式,比如扁担秋,西洋秋。歌曲中的小伙伴是在 用拜秋,扁担秋是其中最常用的比赛形式,)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这首歌曲描绘了一群孩子在花园里快乐地打秋千的场景。

歌曲采用了2/4拍,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学。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和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他们需要进一步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对于《打秋千》这首歌曲,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打秋千》,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做到音准、节奏准确。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打秋千》,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打秋千》,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个别音高和节奏,学生需要在这些地方进行重点练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乐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孩子们在花园里打秋千的场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先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然后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4.情境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总结: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的曲谱、歌词和重点难点音符。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演唱、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对于演唱,主要看学生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对于课堂表现,主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作业完成情况,主要看学生的练习态度和成果。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说课稿(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说课稿(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打秋千》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打秋千》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秋千上快乐玩耍的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富有童趣。

歌曲采用2/4拍,共四句歌词,每句歌词都具有重复的特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声音条件和音乐素养逐渐发展,但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耐心指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渗透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打秋千》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表演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打秋千》这首歌曲,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打秋千》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高、音准,以及节奏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学唱、表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演示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打秋千》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歌曲:介绍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3.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高、音准问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4.表演环节: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动作、表情等方式表现歌曲。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重点、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节奏:XX XX X X旋律:3 3 1 1 2 2 1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流畅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