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运用易错题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易错题汇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易错题汇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易错题汇总
一、灵活运用分数应用题
1.10吨比20吨少,15米比12米多。

2.一个数的三分之二是2,这个数的分子是
3.
3.40的八分之五等于32的五分之四。

4.甲数比乙数多5,乙数是甲数的四分之三。

5.2吨的五分之一是7吨。

6.10千克减少5千克是5千克。

7.50千克白糖,先取出它的5千克后,再增加剩余的5千克,这时白糖有45千克。

二、打折问题
1.原价5元的作文纸现在可以便宜0.5元。

2.一本书打八折后便宜了7元。

3.这种衣服现在的价格和原来的价格相比不变。

4.一件上衣打七五折后现价是45元。

5.这件衣服的原价是150元。

6.81的9比50少2.
三、折绳问题
1.第一段长2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三分之一,那么第二段
长1米。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四分之一,每段长1.25米。

3.第一段长3米。

4.剪去0.5米后还剩下1.5米。

5.第一根绳子的四分之一和第二根绳子相等,两根绳子长
度相等。

6.先用去2米,再用去0.5米,这时还余2.5米。

7.把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这时长度为2.5米,这根
绳子原来长10米。

四、百分率问题
1.盐占水的2
2.22%,盐占盐水的22.22%。

2.降价10%。

3.打九折,降价10%。

《易错题纠错》课件

《易错题纠错》课件

概念理解
如对牛顿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定律等概念理解不透彻导致的
错误。
公式应用
公式使用条件不明确或公式记 忆错误导致计算结果偏差。
化学案例分析
总结词
化学易错题多涉及化学反应原 理、化学式书写及实验操作。
化学反应原理
如酸碱中和反应中,对反应原 理理解不准确导致结果偏差。
化学式书写
如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 程式书写错误。
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顺序混乱、操作不规 范导致的实验结果异常。
语文案例分析
总结词
语文易错题多与语言运用、文学常识及阅读 理解有关。
文学常识
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记忆不清导致的选 择题错误。
语言运用
如成语使用不当、语序混乱等。
阅读理解
对文章主旨把握不准,导致主观题回答偏离 。
英语案例分析
总结词
英语易错题多与词汇拼写、语法结构 及语境理解有关。
词汇拼写
常见的有单词拼写错误、词性混淆等 。
语法结构
如时态、语态、从句等语法结构使用 不当。
语境理解
在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对语境把 握不准导致选择题错误。
05
总结与建议
提高对易错题的重视程度
意识到易错题的价值
易错题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通过纠错可以加深对知 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主动整理易错题
养成定期整理易错题的良好习惯,将平时练习和考试中的易错题进 行分类整理,方便后续复习。
重视纠错过程
不要仅仅满足于知道正确答案,要深入分析错误原因,理解解题思 路和方法,确保真正掌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立学习计划
0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易错题复习,确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
2.改写复名数时,钱、时间的进率记错导致改写不对。
应对策略
1.在名数改写的过程中,如果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单名数改写的方法: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强化训练
3.简便计算:9999x1111+6667x3333
错因分析
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时,不会拆分数。
应对策略
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时,把某些数拆分后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强化训练
1.直接写得数。
5x36x2 6x4x25 125x8x7
125x128x8 4x2x25x5 4x967x2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改写小数的方法: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增加小数位数,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合适个数的“0”,将整数改写成小数,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根据需要添上“0”。
强化训练
1.化简下面的小数:1.870 2.0900 38.0800 17.000
2.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并化简下面各数。
3.0800 300.0 20.030 40.40 4.0030
应对策略
1.不论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加法运算定律,都要按加法运算定律的语言描述来表示,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示方法。
2.三个数相加,一般情况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合起来使用的。
强化训练
1.用符号□、○、☆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2.在○里填上“>”“<”或“=”。
28+72 ○ 72+28 (69+172)+28 ○ 69+(172+28)

第1-4单元应用题易错题(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1-4单元应用题易错题(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答】解:

=80(元)
(元)
答:《孙子算经》60元,《周髀算经》80元。
【易错知识点四】
1.如图是阳光小学的一处平面图。
(1)图书馆到花园的实际距离是600m。
(2)食堂在花园的西偏北60°方向450m处,请在图中标出食堂的位置。
【解答】解:由图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米。
(1)量得图书馆到花园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2×300=600(米)
如图:
(3)从车站回学校,要往东偏南40°方向走600m。
故答案为:东,南,40,600。
【易错知识点五】
1.一堆黑白棋子,从中取走了白子15粒,余下黑子数与白子数之比为2:1,此后又从中取走了黑子45粒,余下的黑子与白子数之比为1:5,那么这堆棋子原来共有多少粒?
【解答】解:设最后黑子个数为x,那么最后白子个数为5x,由题意得:
答:图书馆到花园的实际距离是600米。
(2)450÷300=1.5(厘米),如图: 。
故答案为:600。
2.如图,小丁家在小学北偏西45°方向上,距离小学600m。
①书店在小学西偏南45°方向上,距离小学400m。
②小刚家在小学北偏东30°方向上,距离小学600m,请你在图中标出小刚家的位置。
【解答】解:①600÷3=200(米)
【解答】解:科技班:


=150(人)
美术班:240﹣150=90(人)
答:美术班有90人,科技班有150人。
3.妙想妈妈在一块长20m、宽15m的长方形地上种植鲜花。今年她进行了扩建,宽不变,长增加了 。如果每平方米土地的鲜花卖200元,今年这块地种植的鲜花可以卖多少元?
【解答】解:20×(1+ )

比的运用易错题

比的运用易错题

比的运用易错题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 8,乙是甲的(),甲数比乙数多()2、六年级有350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不可能是()。

A、3: 4 B 7:9 C 12:23 D 3: 323、甲乙两袋大米质量比试5:1,如果从甲袋里取出12千克放入乙袋后,甲乙两袋大米质量比是7:5,那么两袋大米各是多少千克?|1、0.6 : 1.6 = 。

2、():()= 0.75 = 9 :()3、甲数十2=乙数十2,那么甲数:乙数=5 74、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3:4,底的比为2 : 3,则高的比为()。

5、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①3吨:800千克= ②8 : 0.5 =56、100克盐水中含盐10克,则盐与水的比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10小时,客车要行8小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8、有20人参加,这时参加的同学与未参加的人数的比是 3 : 4。

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9•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5 : 6,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10、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为 1 : 3,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

11、A除B 的商是2,贝U A: B=():()。

12、把4:15的前项加上2.5,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13、6/5吨:350千克,化简后的比是(),比值是()。

14、某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15、把30按3 : 2分成甲乙两个数,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16、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3/5 (甲、乙均不为0),则甲数()乙数.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知道(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单元培优易错题第四单元:比例-六年级数学下册培优卷(苏教版)

单元培优易错题第四单元:比例-六年级数学下册培优卷(苏教版)

单元培优易错题第四单元: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培优卷(苏教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对于两个比“3.6∶1.8和0.5∶0.25”,因为1.8×0.5=0.9,3.6×0.25=0.9,所以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这是根据( )来判断的。

A .比的意义 B .比例的意义 C .比的基本性质D .比例的基本性质2.把3a b =写成比例式为( )。

A .3ab=B .13a b = C .1a b b =D .31a b =3.如果1223x y =(,0)x y ≠,那么x∶y =( )。

A .3∶4B .4∶3C .2∶3D .3∶24.一种微型件的长是0.2mm ,画在图纸上长30cm ,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A .1500∶1B .200∶1C .1∶15005.在比例4∶15=8∶30中,如果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5,那么要使比例式仍然成立,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增加( ) A .5B .10C .406.李梅为了布置教室墙报,剪了四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剪纸。

下面图( )的长与宽的比与5∶4正好能组成比例。

A .B .C .D .7.如果2a =5b (a 、b 都是非0自然数),用2、5、a 、b 组成正确的比例式是( )。

A .2∶a =5∶bB .2∶b =5∶aC .2∶5=a∶bD .2∶a =b∶58.一个精密零件长2毫米,画在图纸上4分米,这副图的比例尺是( )。

A .2∶1B .200∶1C .2000∶1D .1∶20009.下列( )组中的两个比不可以组成比例。

A .6∶18和3∶9B .3∶12 和5∶6C .14∶116和2∶0.5二、填空题10.梅村到西岭的实际距离是3千米,画在一幅平面图上是2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南巷与西岭之间距离是3.2厘米,南巷与西岭实际距离是( )千米。

小学数学1-6经典易错题

小学数学1-6经典易错题

六年级数学十大易错题【易错题1】如图所示,一个平行四边形A点的位置是(3,5),把这个平行四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两格后,A点的位置在哪里?【错因分析】此题难就难在整个图中纵轴和横轴的数据没有完全标出来,有些同学就一头雾水,瞎判断。

【指点迷津】方法一:根据A点的位置是(3,5),把整个图中纵轴和横轴的数据标出来;方法二:因为A点在(3,5),向右平移5格时,行不变,列增加5,即为3+5=8,向下平移2格时,列不变仍为8,行减少2,即为5-2=3。

所以数对为(8,3)。

【易错题2】一个长方体盒子,从里面量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

如果把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放到这盒子里,最多能放多少个?【错因分析】此题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误的解法,用长方体盒子的体积直接除以小正方体的体积,即8×5×4÷(2×2×2)=20(个)。

这种解法的错误在于沿着长方体盒子的宽摆放,不能正好放整数个正方体,只能放两个,多出了1分米。

【指点迷津】可以这样想,沿着长方体盒子的长可以摆4个(8÷2),沿着长方体盒子的宽只能摆2行(5÷2=2……1),沿着长方体盒子的高可以摆2层(4÷2),所以,4×2×2=16(个),最多能放16个正方体木块。

【易错题3】红花比黄花多1/10,那么,黄花比红花少1/( )。

【错因分析】有些同学可能会想“红花比黄花多1/10”,那么,黄花不就比红花少1/10吗?这样想就错了,因为前后的单位“1"是不一样的。

【指点迷津】因为“红花比黄花多1/10”,单位“1”是黄花朵数,红花是黄花的1+1/10,而“黄花比红花少1/( )”表示“黄花比红花少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分之一”,这里的单位“1”是红花朵数。

列式:【易错题4】老师把15千克糖果平均分给7个班,每个班分得糖果的()/(),5个班分得()/()千克。

小升初易错题:比和比例综合题-六年级下册数学培优卷(通用版)

小升初易错题:比和比例综合题-六年级下册数学培优卷(通用版)

小升初易错题:比和比例综合题六年级下册数学培优卷(通用版)17.若a=25b,则b∶三、判断题23.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1。

()2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5.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3,表示乙比甲多13。

()26.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7.在13V sh =,如果V 一定,则S 与h 成反比例。

()四、计算题28.直接写出结果。

74×12=512×37=49÷89=23+16=613÷12=58×2.4=87∶23=5-43=29.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计算简便。

5-1415×157÷1650.375×38+58÷83989899⨯78×(47-19)×181419÷43+34×519120∶13=32X 30.解方程。

243323x x ÷+=÷-7x -5×(x +15)=x +2741(55)63x x -=+÷五、解答题31.为了增加小学生阅读量,学校图书馆买来54本儿童故事书,其中的49分配给了五年级,剩下的按2∶3分配给六年一班和六年二班同学们阅读。

六年一班和六年二班分配到多少本故事书?32.学校举行庆“六一”男女生大合唱,原计划合唱队中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40%,后来考虑到合唱效果,将其中5名女生换成了5名男生,这时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7。

合唱队共有男女生多少名?33.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9.6厘米。

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2小时相遇。

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4.小明用橙子粉和方糖冲橙汁,每杯中橙子粉和方糖的比是16∶9,冲完这瓶橙子粉需要加入多少克方糖?35.学校把150本故事书按甲、乙两班人数的比分配给两个班.甲班有42人,乙班有33人.甲、乙两班各分得故事书多少本?36.印刷厂装订车间原计划装订5300本书,开始7天装订了2100本,余下的书每天装订400本,照这样计算,完成任务共用了多少天?(用比例解)3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段时间后,已经行驶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比是3∶2。

六年级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题

六年级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题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题一、基本知识储备1、比的意义:两个数()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 )同时乘上或( )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二、经典例题 例1:用字母表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a ︰b =( )÷( )=()()()0b ≠,比的后项()为0。

(填“能”或“不能”)举一反三1:一袋洗衣粉重320克,一块香皂重80克。

洗衣粉与香皂的重量比是(),比值是();香皂与洗衣粉的重量比是(),比值是()。

例2:盐与水的比是1︰10,则盐︰盐水=(︰),水︰盐=(︰),盐水︰水=(︰)。

举一反三2:两个正方形边长比是1︰3,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例3: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3︰4,男生比女生少() ()。

举一反三3:1、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比男生多() ()。

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例4:易错题分析1、在4︰9中,如果比的前项加上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易错题分析2、A ︰B=2︰3,B ︰C=4︰5,那么A ︰B ︰C=(︰︰)。

易错题分析3、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完成需要5小时完成,甲、乙工作效率之比是(︰)。

举一反三4:1、在3︰8中,如果比的前项加上1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2、A ︰B=3︰4,B ︰C=5︰6,那么A ︰B ︰C =(︰︰)。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到达,返回时4小时到达,前往速度与返回速度的比是(︰)。

三、迁移拓展 例1、如果532CB A ==(其中A 、B 、C 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举一反三7:如果2A=3B=4C (其中A 、B 、C 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例2、有两个重叠的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重叠部分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4-6单元高频易错题汇总试卷(有解析)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4-6单元高频易错题汇总试卷(有解析)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4-6单元高频易错题汇总试卷满分100分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30分)1.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按1:2缩小后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甲数的相当于乙数的(甲、乙两数不为零),甲数:乙数=( ):( )。

32543.把线段比例尺千米改写成数字比例尺是( ),即图上的l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的( )千米,如果图上距离是8.5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 )千米;如果实际距离是350千米;那么图上距离是( )厘米。

4. 5、和0.4与另一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可以是( ),还可以32是( )。

5. 16:( )=0.8=( )÷15==4:( )=( )%。

30)(6.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差相当于被减数的,减数与差的比是( )。

947.有一个比例,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1.8,另一个外项是( )。

8.一块手表的一个零件,画在一幅比例尺是50:1的图纸上,量得图上的长度是5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

9.配制一种药液,药粉和水的比是1:2500,有这样的药粉80克,可以配制这种药液( )千克。

10.已知a=b ,则a:b=( ):( );当a=6时,b=( );当b=6时,a=( )。

3211.如果=k(一定),那么y 与x 成( )比例关系。

如果x×y=k(一定),那么y 与x 成( )比xy 例关系。

12.a 与b 成正比例,并且在a=1.5时,b 的对应值是0.15,那么,当a=35时,b=( ),当b=35时,a=( )。

13.在阳光下,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树高与影长成( )比例。

如果一棵小树的高度是1.5米,影长是0.8米,一棵大树的影长是4.8米,大树的高度是( )米。

14.如果=,那么x 和y 成( )关系,如果14x=y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2x y215、下表中,若a 与b 成正比例,则“?”是( );若a 与b 成反比例,则“?”是( )。

小升初易错题培优卷: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人教版)

小升初易错题培优卷: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人教版)

小升初易错题培优卷: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人教版)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166÷=529-=8934÷=111333-⨯=()11 :77=30.1=312.5%÷=41415353⨯÷⨯=29.解方程。

3.50.42x 0.6=x -37x =200.75∶x =25×8五、解答题30.张丽三天看完一本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看的页数的比是6∶5。

第三天看了72页。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31.王叔叔12月份接到加工一批零件的任务,他第一周加工后,已加工零件个数和剩下零件个数的比是1∶3,第二周加工了总任务的13,已知两周一共加工了140个零件。

王叔叔接到的任务是一共要加工多少个零件?32.一个圆形花坛原来直径是24米,扩建后的直径与原来的比是4∶3,扩建后花坛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33.甲、乙两台拖拉机共同耕地45公顷,已知甲拖拉机耕的地是乙拖拉机耕的地的78,两台拖拉机各耕地多少公顷?34.防疫期间,刘老师每天要对教室地面、桌面等进行消毒,桶内放6.4升水,根据说明书要求,按消毒液与水为3∶10的比稀释,需要加入多少升消毒液?3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行的路程和未行的路程之比是5∶7,如果再行60千米就正好行完全程的50%,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36.研究表明:当人的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越接近黄金比(大约为3∶5)时,越给人一种美感。

李老师未穿鞋时量得身高是160厘米,下半身长94厘米。

为了尽可能达到好的美感比例,她穿的高跟鞋的最佳高度大约为多少厘米?37.一条绳子,第一次用去的与全长的比是1∶4,第二次用去的占全长的38,两次正好用去120米,这条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参考答案:1.B【分析】养殖场中鸡和鸭的数量比是7∶4,可知鸡有7份,鸭有4份,鸡和鸭的总数量一共有11份,求鸡的数量是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用7÷(7+4)计算即可。

期末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上册十大易错题,给孩子收藏复习!

期末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上册十大易错题,给孩子收藏复习!

期末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上册十大易错题,给孩子收藏复习!01【易错题1】判断:在直线上,距离0点越远的数越大。

( )【错因分析】这道题不少同学打√,认为本题正确。

【思路点拨】学生以往的学习接触的都是正数,在数轴上,0点右边的正数是距离0点越远的数越大,可是,刚刚学习了负数,负数在0点的左边,是距离0点越远的数反而越小。

在数轴上,从左往右数,数越来越大;而从右往左数,数越来越小。

02【易错题2】算式2.56÷0.15,商是17时,余数是()。

【错因分析】由于受竖式的影响,不少同学错误写出余数是1。

【思路点拨】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反之,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56-17×0.15=0.01,求出余数是0.01。

我们再来看看列竖式计算如何得出余数,竖式如下:计算时,我们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将原式2.56÷0.15转化成256÷15,这样就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此时商不变,余数表面上看是1,但其实不是。

怎么找准余数呢?我们看竖式,把原被除数的小数点落下来,看看1在原被除数的什么位上?1在百分位上,那么余数就是0.01。

我们来检验一下,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带入数字17×0.15+0.01=2.56,余数0.01正确。

03【易错题3】计算:6.28×4.3+62.8×0.72-0.628×15【错因分析】少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简算,没有发现乘数之间的关系。

【思路点拨】本题中含有三个乘法算式,但是没有相同的乘数,好像不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我们仔细观察算式可以发现,三道乘法算式中的第一个乘数存在倍数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积不变的性质,将其中的两个乘法算式进行转化,从而得到相同的乘数,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我们以第一个乘法算式中的6.28为相同的乘数,转化第二、三个乘法算式。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比例压轴题易错题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比例压轴题易错题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比例压轴题易错题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比例1.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 内与第6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 1:x 2,通过第3 个1m 与通过第6个1m 时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 1:v 2,则( ) A .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它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所以;连续相等位移上的时间之比,所以,故,C 正确.2.如图,a 、b 、c 、d 为光滑斜面上的四个点。

一小滑块自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 、bc 、cd 各段所用时间均为T 。

现让该滑块自b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该滑块( )A .通过bc 、cd 段的时间均大于TB .通过c 、d 点的速度之比为1∶2C .通过bc 、cd 段的位移之比为1∶3D .通过c 点的速度等于通过bd 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质点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光滑斜面上的三段位移时间相等,运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进行分析,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 【详解】当滑块由a 点静止下滑时,滑块沿光滑的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

假设ab 段的间距为x ,则bc 段、cd 段的间距应分别为3x 、5x ,x bc ∶x cd =3∶5,C 错误;如果滑块由b 点静止释放,显然滑块通过bc 段、cd 段的时间均大于T ,A 正确;滑块在c 点的速度应为v 123a x '⋅,滑块在d 点的速度应为v 228a x '⋅v 1∶v 238B 错误;因为x bc ∶x cd =3∶5,显然通过c 点的时刻不是bd 的中间时刻,则滑块通过c 点的速度不等于bd 段的平均速度,D 错误。

故选A.3.如图所示,物体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2AB m =,4BC m =,若物体通过AB 和BC 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 、A 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A .14m B .258m C .94m D .98m【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设相等的时间为T ,求出B 点的速度,从而得出A 点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再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OA 间的距离. 【详解】设物体通过AB 、BC 所用时间分别为T ,则B 点的速度为:6322AC B x v T T T===,根据△x=aT 2得:222xa T T ==,则:v A =v B -aT=321T T T -=;则:x OA =21 24A v m a =.故选A .4.如图所示,物体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难题汇编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难题汇编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难题汇编一、选择题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E在BC边上运动,DE的中点G,EG绕E顺时针旋转90°得EF,问CE为多少时A、C、F在一条直线上()A.35B.43C.53D.34【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延长BC,做FN⊥BC,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得出Rt△FNE∽Rt△ECD,再利用相似比得出12.52NE CD==,运用正方形性质,得出△CN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出CE.【详解】解:过F作BC的垂线,交BC延长线于N点,∵∠DCE=∠ENF=90°,∠DEC+∠NEF=90°,∠NEF+∠EFN=90°,∴∠DEC=∠EFN,∴Rt△FNE∽Rt△ECD,∵DE的中点G,EG绕E顺时针旋转90°得EF,∴两三角形相似比为1:2,∴可以得到CE=2NF,12.52NE CD==∵AC平分正方形直角,∴∠NFC=45°,∴△CN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N=NF,∴2255.3323 CE NE==⨯=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与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求线段的长度经常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同学们应学会这种方法.2.如果两个相似正五边形的边长比为1:10,则它们的面积比为()A .1:2B .1:5C .1:100D .1:10【答案】C【解析】 根据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由两个相似正五边形的相似比是1:10,可知它们的面积为1:100.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e ,AB 为直径,AD CD =,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连接AC 交DE 于点F .若3sin 5CAB ∠=,5DF =,则AB 的长为( )A .10B .12C .16D .20【答案】D【解析】【分析】 连接BD ,如图,先利用圆周角定理证明ADE DAC ∠=∠得到5FD FA ==,再根据正弦的定义计算出3EF =,则4AE =,8DE =,接着证明ADE DBE ∆∆∽,利用相似比得到16BE =,所以20AB =.【详解】解:连接BD ,如图,AB Q 为直径,90ADB ACB ∴∠=∠=︒,AD CD =Q ,DAC DCA ∴∠=∠,而DCA ABD ∠=∠,DAC ABD ∴∠=∠,DE AB ∵⊥,90ABD BDE ∴∠+∠=︒,而90ADE BDE ∠+∠=︒,ABD ADE ∴∠=∠,ADE DAC ∴∠=∠,5FD FA ∴==,在Rt AEF ∆中,3sin 5EF CAB AF ∠==Q , 3EF ∴=, 22534AE ∴=-=,538DE =+=, ADE DBE ∠=∠Q ,AED BED ∠=∠,ADE DBE ∴∆∆∽,::DE BE AE DE ∴=,即8:4:8BE =,16BE ∴=,41620A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也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4.如图,在x 轴的上方,直角∠BOA 绕原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若∠BOA 的两边分别与函数1y x=-、2y x =的图象交于B 、A 两点,则∠OAB 大小的变化趋势为( )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时大时小D .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 如图,作辅助线;首先证明△BEO ∽△OFA ,,得到BE OE OF AF =;设B 为(a ,1a-),A 为(b ,2b ),得到OE=-a ,EB=1a-,OF=b ,AF=2b ,进而得到222a b =,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性结论;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知tan ∠2为定值,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分别过B和A作BE⊥x轴于点E,AF⊥x轴于点F,则△BEO∽△OFA,∴BE OE OF AF=,设点B为(a,1 a-),A为(b,2b),则OE=-a,EB=1a-,OF=b,AF=2b,可代入比例式求得222a b=,即222ab=,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B=22221OE EB aa+=+,OA=22224OF AF bb+=+,∴tan∠OAB=2222222212244baOB a bOAb bb b++==++=222214()24bbbb++=22∴∠OAB大小是一个定值,因此∠OAB的大小保持不变.故选D【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方法是作辅助线,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G为CD边中点,连接AG并延长交BC边的延长线于E 点,对角线BD交AG于F点.已知FG=2,则线段AE的长度为()A.6 B.8 C.10 D.1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AB∥CD,进而可得出△ABF∽△GD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F ABGF GD==2,结合FG=2可求出AF、AG的长度,由CG∥AB、AB=2CG可得出CG为△EAB的中位线,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求出AE的长度,此题得解.详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CD,AB∥CD,∴∠ABF=∠GDF,∠BAF=∠DGF,∴△ABF∽△GDF,∴AF ABGF GD==2,∴AF=2GF=4,∴AG=6.∵CG∥AB,AB=2CG,∴CG为△EAB的中位线,∴AE=2AG=1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F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6,D为AB中点,OB交CD于点Q,Q是y=kx上一点,k的值是()A.4 B.8 C.16 D.24【答案】C【解析】【分析】延长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到:1:2BQ OQ =,再过点Q 作垂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QF 、OF ,进而确定点Q 的坐标,确定k 的值.【详解】解:过点Q 作QF OA ⊥,垂足为F ,OABC Q 是正方形,6OA AB BC OC ∴====,90ABC OAB DAE ∠=∠=︒=∠,D Q 是AB 的中点,12BD AB ∴=, //BD OC Q ,OCQ BDQ ∴∆∆∽, ∴12BQ BD OQ OC ==, 又//QF AB Q ,OFQ OAB ∴∆∆∽, ∴22213QF OF OQ AB OA OB ====+, 6AB =Q , 2643QF ∴=⨯=,2643OF =⨯=, (4,4)Q ∴,Q 点Q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4416k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求出点Q 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如图,点A在双曲线y═kx(x>0)上,过点A作AB⊥x轴,垂足为点B,分别以点O和点A为圆心,大于12OA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D,E两点,作直线DE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F(0,2),连接AC.若AC=1,则k的值为()A.2 B.3225C.43D.252+【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设OA交CF于K.利用面积法求出OA的长,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OB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设OA交CF于K.由作图可知,CF垂直平分线段OA,∴OC=CA=1,OK=AK,在Rt△OFC中,22=5OF OC+∴255,∴OA=455,由△FOC∽△OBA,可得OF OC CFOB AB OA==,∴215455 OB AB==,∴OB=85,AB=45,∴A(85,45),∴k=32 2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角边40DE cm=,20EF 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 1.5AC m=,8CD m=,则树高AB是()A.4米B.4.5米C.5米D.5.5米【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DEF和直角三角形BCD相似求得BC的长后加上小明的身高即可求得树高AB.【详解】解:∵∠DEF=∠BCD-90°∠D=∠D∴△ADEF∽△DCB∴BC DC EF DE=∴DE=40cm=0.4m,EF-20cm=0.2m,AC-1.5m,CD=8m∴80.20.4BC=解得:BC=4∴AB=AC+BC=1.5+4=5.5米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整理出相似三角形的模型。

复习课:比和比例

复习课:比和比例
如:六年级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5,可以让你想到哪些关系?
1、六年级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4:9 2、六年级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5:9 …… (两个量之间比的关系) 3、六年级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5 4、六年级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9 5、六年级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5 …… (两个量之间分数的关系) 6、六年级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80% 7、六年级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25% 8、六年级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20% …… (两个量之间百分数关系) 此类题如:小红读一本书,读了几天后,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3: 5,又读了27页后,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9:7,这本书共有几页? 思路: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3:5,得已读页数占总页数的3/8 读了27页后,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9:7,得已读页数占总页数的9/16 这样,运用了转化的思想,即统一了单位“1”,又使题迎刃而解。
1、XY=8( 3、X-Y=3( 5、X/Y=12( ) ) ) 2、X+Y=4.2( 4、2.5X=Y( 6、X÷Y=4( ) ) )
知识点五: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 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图上距离
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对比:
正比例 相同点 反比例
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变化的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 (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 小(或扩大)。相对应的两个 数的乘积一定。
不 同 点
变化的方向相同,一种量扩 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 变化 (或缩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规律 比值(商)一定。

连云港某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易错题及解答

连云港某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易错题及解答

五年级(第一单元)|易错题【易错题1】判断:以学校大门为起点,如果向西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向南走记作-40米。

【错因分析】有同学错选了√,审题不细粗心导致。

【思路点拨】我们知道正负数是用来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但是有孩子审题不细,题目没读完就匆匆下笔,跟着感觉走。

其实仔细读题会发现题目中“西”和“南”不是一对相反方向,因而不能用正负数表示,所以这道判断题是错误的。

【易错题2】判断:甲比乙大-3岁,表示乙比甲小3岁。

( )【错因分析】这道题不少同学打√,认为本题正确,没看清楚题目所说的内容。

【思路点拨】以往学生都很熟悉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几”的表达,这里“几”通常是个正数。

学习了负数以后,学生猛然看到这道题“甲比乙大-3岁”,没留意大-3岁这个条件,只眼睛盯着甲比乙大,想当然认为反过来就是表示乙比甲小3岁。

其实甲比乙大-3岁就是甲比乙小3岁的意思,那么换句话说表示乙比甲大3岁。

因此这道题是错误的。

【易错题3】小华家在学校南边600米处,记作+600米,现在他从家向北走4分钟,每分钟走100米,4分钟后他所在的位置可以用()来表示。

【错因分析】这一题不少学生填-400米,没看清关键词没画图导致错误发生。

【思路点拨】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要边读题边用笔圈画关键词从“家”向北,粗心大意的孩子由于受前面条件“小华家在学校南边600米处”的影响,以为现在小华还是以学校为基准点,从学校出发,所以括号内填入(-400米)了。

其实我们只要画个图,关系就清晰地浮现出来。

此题正确答案应该填(+200米),注意不要忘带单位哦!【易错题4】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五(1)班的平均分是95分。

如果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正数,低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负数,那么乐乐得了98分,应记作()分;聪聪得了90分,应记作( )分。

【错因分析】学生没有仔细理解前面条件陈述的内容,看到“得了”两字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立即填上+98和+90了。

高考语文易错题精选易错点32语言文字运用之原改句比较题__不会用“求异法”切入比较教师版 (1)

 高考语文易错题精选易错点32语言文字运用之原改句比较题__不会用“求异法”切入比较教师版 (1)

易错题32 语言文字运用之原改句比较题——不会用“求异法”切入比较★易错题型——语言文字运用之原改句比较题语言文字运用之原改句比较题是关于“原句与改句”效果比较考题。

原改句比较题,是近年来高考热点考题之一。

解答原改句效果,应结合语段语境,从用词、句式、修辞、语体等角度分析。

★易错原因——1.不会用“求异法”切入比较2.找不到答题突破口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描写了皮影戏中仙鹤的种种动作。

本题是让考生比较原文"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和"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表达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

首先,两个句子都是表示某些动作正在进行,原文在每个动词后面都带了表示动作进行的"着",让整个句子有现场感,用来描写正在表演的皮影戏非常恰当。

而改写的句子用了"正",虽然也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但现场感弱了很多。

其次,原句中单音节动词"舞,踱,鸣"和双音节动词"顾盼,寻觅"并列,词语音节有变化,不呆板,改后的句子中的动词都是双音节的,过于单调。

最后,单音节的"舞,踱"和双音节的"跳舞,踱步"相比,前者更能够体现仙鹤动作的轻盈。

答案没有说"鸣"和"鸣叫",是因为凭语感考生不太容易答出二者在轻重上的区别。

单双音节的变化是汉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对考生来说可能有难度。

本题答案有三个要点,只要答出两点就给满分。

解答原改句效果比较题,主要有以下步骤:第一步:求异。

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用词、手法、句式与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步:析异。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体味原句用词、手法、句式与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有何作用。

第三步:表达。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进行表达。

具体而言,原改句答题的角度如下:1.从“异动词语”角度分析词义本身就有一定的内涵,结合词义所描绘的对象,可以分析出艺术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易错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易错题

五年级易错题1. 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老师是甘甜的泉水,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老师是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未来的路;老师是辛勤的春蚕,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A. 反复比喻B. 排比比喻C. 夸张比喻D. 排比夸张【答案】B【解答】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师分别比喻成泉水、阳光和春蚕,同时三组句式一致的句子构成了一个排比句。

因此选B。

2. 下列选项中,是排比句的一项是()A. 有人打太极,有人跳健美操,你相信这是所小学课间操时出现的情景吗?B. 有人打太极,有人跳健美操,有人踢毽子……你相信这是所小学课间操时出现的情景吗?C. 盼望着,盼望着,期中考试来了,假期近了。

【答案】B【解答】本题考查对排比句的辨析。

排比是指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故选B。

3. 成语“三顾茅庐”中“顾”的意思是()。

A. 照顾B. 顾忌C. 拜访【答案】C【解答】本题考查成语的含义。

“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4. 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A. “异口同声”“奇花异草”两个成语中“异”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B. “zi、yuan、wu、ri、yinɡ”这些音节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C. “森林伸出有力的臂膀,发出欢快的呼啸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呜——’火车开动了。

”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表示声音跌宕。

【答案】AD【解答】A项中“异口同声”的“异”表示“不同的”;“奇花异草”的“异”是“奇异”的意思,两者意思不同。

D项中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5. 结合情境,选择最恰当的语句补充小刚的话。

()小刚发现妹妹在读书时有不懂装懂的现象,他教育妹妹,妹妹听了点点头,问道:“当我遇到困惑的时候,当我想源源不断地获取知识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小刚想了想,指着书架上一排排的书说:“答案就在这里,因为”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易错点38:语言文字运用之比较句子效果角度不全(解析版)

易错点38:语言文字运用之比较句子效果角度不全(解析版)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易错点38 语言文字运用之比较句子效果角度不全【典例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

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了一种惊醒与沉静的力量。

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缓缓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

我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远的风景。

钟声还在空气中震荡的时候,鼓响起来了。

这时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渐光明的鼓楼里站着一位比丘尼,身材并不高大,与她前面的鼓几乎不成比例,但她所击的鼓竟完整地包围了我的思维,甚至包围了整个空间。

她细致的手掌,紧握鼓槌,充满了自信,鼓槌在鼓上飞舞游走,姿势极为优美,或缓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飙风……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击鼓,不禁痴了。

那鼓,密时如雨,不能穿指;缓时如波涛,汹涌不绝;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拂面轻柔;它急切的时候,好像声声唤着迷路者归家的母亲的喊声;它优雅的时候,自在得一如天空飘过的澄明的云,可以飞到世界最远的地方……那是人间的鼓声,但好像不是人间,是来自天上或来自地心,或者来自更邈远之处。

1.下列句子中引号与文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B.“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送情报的?C.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

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2.文本第一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格?有什么含义?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鼓声有时候很绵密,接下来有点儿和缓,仔细听,有时高亢有时轻柔”,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1.B2.画线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指钟声净化了人的心灵,使人有了更高远的精神追求。

第4单元 比(易错题)-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4单元 比(易错题)-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 4 单元比易错题易错大集合易错点一:比以及比值的意义典例跟踪训练一1.骆驼体重是280千克,能搬运质量为320千克的货物;蚂蚁体重0.04克,能搬运质量为2克的绿豆.①分别写出骆驼与蚂蚁能搬运的质量与它们体重的比并算出比值.②相对于自身的体重,你觉得它们谁的力气大?为什么?2.六(2)班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那么女生的人数是男生人数的________,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________。

比值是________,比值的意义是___________.典例跟踪训练二1.化简比并求比值。

6:0.25典例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7︰1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跟踪训练三1.果园里共有苹果树和梨树350棵,苹果树和梨树的棵数比是4︰3。

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2.在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四周围上140m的篱笆,已知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4︰3,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3.(1)成年人的身高与头长的比一般是7︰1。

李叔叔身高是1.75m,他的头长是多少?(2)成年人的骨骼与体重的比大约是9︰50。

王叔叔体重75kg,他的骨骼大约是多少千克?4.5.张师傅做包子馅的鲜肉和芹菜两种原料所需的份数如下图。

如果要做15千克的馅料,需买鲜肉和芹菜各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易错点四:比的基本运用典例积的比是多少?跟踪训练四1.混凝土的配比如下图:(1)水泥、黄沙、石子的质量比是()︰()︰()。

(2)要配制这种混凝土240吨,需要水泥、黄沙、石子各多少吨?(3)如果三种原料都有60吨,当黄沙用完时,又添加了多少吨石子?水泥还剩多少吨?2.学校把栽1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两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六(1)班有46人,六(2)班有44人。

每个班各分配栽多少棵树?3.小明读一本故事书,已读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2︰7,如果再读84页就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4.用84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已知一条直角边长21cm,另一条直角边长与斜边长的比是4︰5,这个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和斜边长各是多少厘米?5.幼儿园买回一些苹果,按人数分给大班和中班,大班有25人,中班有30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运用易错题
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8,乙是甲的(),甲数比乙数多()
2、六年级有350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不可能是()。

A、3:4 B 7:9 C 12:23 D 3:32
3、甲乙两袋大米质量比试5:1,如果从甲袋里取出12千克放入乙袋后,甲乙两袋大米质量比是7:5,那么两袋大米各是多少千克?
1、0.6∶1.6=。

2、()∶()=0.75=9∶()
3、甲数÷2
5=乙数÷2
7
,那么甲数∶乙数=
4、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3∶4,底的比为2∶3,则高的比为()。

5、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①3
5
吨∶800千克=②8∶0.5=
6、100克盐水中含盐10克,则盐与水的比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10小时,客车要行8小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8.有20人参加,这时参加的同学与未参加的人数的比是3∶4。

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 9.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10、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为1∶3,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 )∶( ),体积比是( )∶( )。

11、A除B的商是2,则A∶B=()∶( )。

12、把4∶15的前项加上2.5,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

13、6/5吨:350千克,化简后的比是( ),比值是( )。

14.某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15.把30按3:2分成甲乙两个数,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16、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3/5(甲、乙均不为0),则甲数()乙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 D 不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