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合集下载

第八版病理生理学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第八版病理生理学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1.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 代谢性酸中毒 缺氧时无氧代谢加强,乳酸等酸性代谢产 物增多 • 代谢性碱中毒 人工呼吸机过快排出大量二氧化碳
• 呼吸性酸中毒
– Ⅱ型呼吸衰竭(CO2潴留)
– 血清K+浓度升高
– 血清氯浓度降低
• 呼吸性碱中毒
Ⅰ型呼衰病人伴过度通气,血钾降低、
血氯增高
RBC
HHb(O2) Hb(O2) + H+
×
R =
VA
(PiO2–PAO2)× VA
P AO 2= P iO 2–
PACO2 R
PaO2
12 100
单纯通气障碍 R=0.8
PO2
PaCO2(HHmg)
8
4
最 低 可 耐 受 值
4
80
60
肺泡通气障碍时PaO2和PaCO2与呼吸商R的关系
PaCO2( kPa )
分流
正常范围
40 20
PaO2(kPa)
原因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肌不能收缩 胸廓及胸膜疾患
机制 呼吸动力↓
顺应性↓ 肺组织变硬 胸腔积液和气胸 压迫肺
限制性 通气 障碍
(二)阻塞性通气不足 • 呼吸道阻塞或狭窄,气道阻力增加。
气道阻力(正常人平静呼吸):
80%: 直径 >2mm 气管
20%: 直径 <2mm 气管

肺功能不全

肺功能不全

原因:
① 呼吸肌活动障碍
伤、脑血管意外、脑炎、脊髓灰质炎、多 发性脊神经炎 呼吸中枢抑制:镇静药、安眠药、麻醉 药 呼吸肌本身的收缩功能↓:呼吸肌疲劳、 呼吸肌萎缩、呼吸肌无力(低钾血症、缺 氧、酸中毒)
● ●
② 胸廓的顺应性降低
③ 肺的顺应性降低 ④ 胸腔积液和气胸
严重的胸廓畸形、胸廓纤维化
肺纤维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健肺
VA/Q < 0。8
PaO2 ↓ ↓ CaO2 ↓ ↓
PaCO2 ↑ ↑ CaCO2 ↑ ↑
23
PaCO2 ↓ ↓ CaCO2 ↓ ↓
L N l N
↓ ↓
↑ ↑
死腔样通气时病肺、健肺、全肺动脉血血气变化
(四)解剖分流增加
支气管扩张症 肺不张 肺实变
气道
分流
真性分流
肺静脉
2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 呼吸性碱中毒:血钾降低,血氯增高 4. 代谢性碱中毒 多为医源性
胸 腔大量积液、气胸
8
2. 阻塞性通气不足
指由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
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气道内径、长度和形态、气流速度和形式等
管壁痉挛、肿胀、纤维化 黏液、渗出 物、异物阻塞气道 肺组织弹性降低→ 气道牵引力↓
● ● ●
原因:
中央气道阻塞
外周气道阻塞

肺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学)

肺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学)

致病因子
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炎症
肺水肿
肺不张
支气管痉挛
微血栓形成 肺血管收缩 死腔样通气
弥散障碍
功能性分流
低氧血症
ARDS引起呼衰发病机制
ARDS的病理改变
SARS
由冠状病毒家族的新成员(WHO命名为SARS病毒) 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国内又称非典型肺 炎,是21世纪出现的凶险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其 病理过程就是ARDS。其病因是冠状病毒
0
15 20 25 20
20
+35 35
20
慢性支气管炎
肺泡壁弹性回缩力减弱,使胸内压 增高
0
25
15 25
25
25
+35 30
25
肺气肿
(三)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PaO2↓,PaCO2↑
PaCO2是反映总肺泡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 0.863 X VCO2 VA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 概念: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引起的 慢性气道阻塞,简称“慢阻肺”。 • 特点:管径小于2mm的小气道阻塞、阻 力增大 临床检查:肺气肿、肺纹理增粗、肺纤维化
慢性阻塞性肺病
支气管壁肿胀 痉挛、堵塞, 气道等压点上移 肺泡弥散面积 肺泡膜炎性增厚 肺泡低通气 肺泡低血流 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14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14

第十四章呼吸功能不全一、选择题

A型题

⒈海平面条件下,诊断呼吸衰竭的根据之一是PaO2

A <40mmHg (5.3kPa)

B <50mmHg (6.7kPa)

C <60mmHg (8.0kPa)

D <70mmHg (9.3kPa)

E <80mmHg (10.6kPa)

[答案]C

⒉呼吸衰竭是指

A肺泡通气量严重不足

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C内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D CO2排出障碍

E O2吸入及CO2排出障碍

[答案]B

⒊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

A呼吸中枢抑制

B肺泡壁厚度增加

C气道阻力增高

D肺泡膜面积减少

E肺内通气血流比失调

[答案]A

⒋造成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

A呼吸肌活动障碍

B 气道阻力增加

C 胸廓顺应性降低

D 肺顺应性降低

E 弥散障碍

[答案]B

⒌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

A 气道内径

B 气道长度

C 气道形态

D气流形式

E 气流速度

[答案]A

⒍反应肺泡通气量的最佳指标是

A 肺活量

B 潮气量

C PaCO2

D P A CO2

E PaO2

[答案]D

⒎呼吸衰竭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机制是

A 血液粘滞性增高

B 缺氧所致血量增多

C 肺泡气氧分压减低引起肺血管收缩

D 外周血管扩张血液回流增加

E 肺小动脉壁增厚

[答案]E

⒏肺气肿患者易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其机制为

A 小气道阻塞

B 小气道管壁增厚

C 小气道管壁顺应性减低

D 小气道痉挛

E 气道等压点移至膜性气道

[答案]E

⒐ARDS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B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C 通气血流比失调

D 肺泡膜面积↓

E 肺泡膜厚度↑

[答案]C

⒑功能性分流是指

第二篇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第二篇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PaO2↓ 酸中毒→心肌损害→Bp↓ 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
(五)消化与泌尿系统症状 ALT↑BUN↑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应激性溃疡 → 消化出血
诊断标准
基础疾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
诊断主要依靠血气分析 Ⅰ型呼衰 :单纯PaO2<60mmHg Ⅱ型呼衰 :PaO2<60mmHg伴PaCO2>50mmHg
injury) 脑血流量↑ 脑水肿 压迫脑血管 脑缺氧加重
PaCO2↑、酸中毒 缺氧 脑细胞水肿
■脑细胞受损(Brain
脑血管扩张 脑间质水肿 颅内压↑ cell injury)
损伤血管内皮
脑脊液pH↓<7.25
脑电活动变慢或停止
脑内抑制性介质-氨基丁酸生成↑ 溶酶体膜稳定性↓ 溶酶体酶释放
肺性脑病
(三)精神神经症状
缺氧 急性:错乱、狂躁、抽搐、昏迷 慢性:智力、定向障碍 二氧化碳潴留:
兴奋、失眠、烦躁 → 抑制:淡漠、昏睡、昏迷
pH代偿:PaCO2>100mmHg,可保持日常生活 pH<7.3 急性:精神症状明显
(四)血液循环系统 PaO2↓+PaCO2↑→HR↑ CO↑ Bp↑肺动脉压↑→右心衰竭 PaCO2↑:皮肤温暖多汗、头痛
FlO2=21+4×氧流量(L/min)
1、Ⅰ型呼衰 V/Q失调、弥散障碍、氧耗量增加 度可纠正缺氧 提高给氧浓

呼吸功能的评价指标

呼吸功能的评价指标

呼吸膜 面积减少 (超过一半)
2. 弥散障碍的常见原因 mon causes of diffusion disorder ❖ Area of alveolar-capillary membrane

❖ T肺h纤ic维k化n(epsulsmoonfatryhe membrane ↑
fibr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sis)
Non-respiratory functions
呼吸功能的评价指标
1. 肺容量;肺通 能的评价指标
呼吸功能的评价指标
2. 换 能的评价指标
❖ 肺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指气体 在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经肺泡膜弥散的容量。 正常值为:188ml/min·kPa。 反映肺换气效率。

❖ Thickness of the membrane ↑ ❖ Shortening of the diffusion time
体力负荷增加〔劳动、运动〕
3.弥散障碍时的血气变化
Blood Gas Changes in Diffusion Disorder
PvCO2
PaO2
PvO2
PaCO2
0
➢ PaO2 ↓ 〔<60mmHg〕; PaCO2 〔normal〕
❖ Type Ⅱ
➢ PaO2 ↓ 〔<60mmHg〕; PaCO2↑〔 >50mmHg〕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试题和答案

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一、选择题

【A型题】

1.呼吸衰竭通常是指:

A.内呼吸功能障碍

B.外呼吸功能障碍

C.血液携带氧障碍

D.二氧化碳排出障碍

E.氧吸入障碍

2.判断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呼吸节律异常

B.发绀的程度

C.血气分析参数

D.呼吸困难程度

E.组织细胞受损程度

3.当吸入气的氧浓度不足20%时,诊断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是:

A.PaO2<8.0kPa(60mmHg)

B.PaCO2>6.67kPa(50mmHg)

C.RFI≤300

D.RFI<300

E.RFI>300

4.以PaO2<60mmHg为在海平面条件下吸入室内空气时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准是根据:A.临床经验制定的

B.此时外周感受器方可被缺氧刺激兴奋C.此时会引起酸中毒

D.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性变化

E.氧离曲线特性,在此时SaO2显著下降,组织将严重缺氧

5.以PaCO2>50mmHg作为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可能由于:

A.此时pH将低于正常水平,出现酸血症B.CO2解离曲线特性,此时CO2含量陡增C.临床统计经验

D.此时CO2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明显E.正常人PaCO2最高可达50mmHg

6.关于血气特点,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正常人的PaO2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降低B.正常人的PaCO2也随年龄而有变化C.PaO2<60mmHg不一定是呼吸衰竭

D.老年人的PaO2较年轻人低是因为通气/血流比例不平衡的肺泡多

E.由于CO2弥散快,所以PaCO2和PACO2通常是相等的

7.反映肺换气功能的最好指标是:A.PaO2和PAO2的差值

B.PaO2

15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15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1,部分肺通气障碍→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 ,部分肺通气障碍 功能性分流 功能性分流( )
病肺
VA/Q ↓ PaCO2 CaCO2 PaO2 CaO2 <0.8 ↑↑ ↑↑ ↓↓ ↓↓
健肺
>0.8 ↓↓ ↓↓ ↑↑ ↑ N N ? ↓
全肺
=0.8
2,部分肺血流障碍→死腔样通气 ,部分肺血流障碍 死腔样通气
外呼吸障碍 → PaO2低于正常 <8kPa (60mmHg) 伴有或不伴有 PaCO2增高 >6.67kPa (50mmHg)
问:登山运动员达3000m以上,PaO2<60mmHg,是否已发生呼衰? 登山运动员达3000m以上, 3000m以上 60mmHg,是否已发生呼衰?
呼吸功能不全(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At rest Blood gas normal
when the pulmonary blood stream speeds up
40 PO2 100 80 60 PvO2 PvCO2 46 PCO2 (mmHg) PaO2
PaO2 ↓ , PaCO2 normal or ↓
20 40 PaCO2 0 0.25 0.50 0.75 s
该患者入院第7天以后,出现什么病理过程?请分析其 该患者入院第7天以后,出现什么病理过程? 发病机制和血气变化的机理. 发病机制和血气变化的机理.

呼吸功能不全(习题)

呼吸功能不全(习题)

第十四章呼吸功能不全

一、选择题

1.肺组织中清除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效应细胞是

A.肥大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T淋巴细胞

D.B淋巴细胞

E.巨噬细胞

2.呼吸衰竭的发生原因是指

A. 内呼吸严重障碍

B. 外呼吸严重障碍

C. 氧吸入障碍

D. 氧利用障碍

E. 氧吸入和利用均有障碍

3.哪项可以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

A. 中央气道阻塞

B. 外周气道阻塞

C.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D. 肺泡膜面积减少和厚度增加

E. 呼吸肌活动障碍

4.以下哪项原因可以引起阻塞性通气不足

A. 气管痉挛收缩

B. 呼吸肌活动障碍

C. 严重的胸廓畸形

D.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E. 肺叶切除

5.气道阻力主要受以下哪项因素的影响

A.气流速度

B.气体的粘度

C.气流形式

D.气道内径

E.气道的长度

6.能反映总肺泡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是

A.PaO2

B.PaCO2

C.P A O2

D.肺潮气量

E.P A O2与PaO2差距

7.下列哪项不是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A.P A O2降低

B. PaO2降低

C.P A CO2升高

D. PaCO2升高

E. PaCO2正常或降低

8.一般情况下,下列哪项血气变化不会出现在肺弥散障碍

A.PaO2降低

B.PaCO2降低

C.PaO2降低伴PaCO2升高

D.PaCO2正常

E. PaCO2降低伴PaCO2正常

9.死腔样通气可见于

A.肺动脉栓塞

B.支气管哮喘

C.肺不张

D.肺实变

E.胸腔积液

10.功能性分流可见于

A.慢性支气管炎

B.肺血管收缩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肺动脉炎

E.肺动脉栓塞

11.肺气肿患者易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

呼吸功能不全respiratoryinsufficiency

呼吸功能不全respiratoryinsufficiency

弥散障碍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解剖分流增加
(一)弥散障碍
呼吸膜结构示意图
1.弥散障碍原因
肺泡膜面积↓:肺泡破坏、肺叶切除、肺不张等; 肺泡膜厚度↑(正常<1μm):肺水肿、透明膜、 纤维化等。
2.弥散障碍时的血气变化
PaO2↓,PaCO2不增高。 原因是CO2溶解度比O2大24倍,弥散系数比氧大。
通气 不足
2、部分肺泡血流不足——VA/Q↑:
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炎、 肺内DIC等,肺血流不足 →VA/Q↑(死腔样通气)。
血流 不足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 失调时血气变化:
PaO2↓,PaCO2正常或降低,极严重时也可升高。
(三)解剖分流增加
概念:指部分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极少的 肺内动—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入肺静脉, 也称真性分流。 见于:肺实变和肺不张,肺泡失去功能但仍有血流 →血液未进行气体交换,类似解剖分流。
(二)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流经肺静脉血动脉化取决于:
1、肺泡膜厚度、面积;
2、肺泡总通气量与总血流量; 3、局部和总肺通气与血流比例。 平均肺泡通气量用VA表示,为 4 L/min 平均肺血流量用Q表示,为 5 L/min
正常
VA/ Q
= 0.8
1、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VA/Q↓:
慢支炎、肺纤维化、阻塞性肺气肿等导致病变 严重部位肺泡通气明显减少, 血流未相应减少, 甚至因炎症血量增多 →VA/Q↓(功能性分流)。

呼吸功能不全respiratoryinsufficiency

呼吸功能不全respiratoryinsufficiency

5.影响气道阻力增加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气道内径 B.气道长度 C.气体密度 D.气流速度 E气道形态 6.阻塞性通气不足主要是由于 A.肺顺应性降低 B.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C.肺循环短路. D.肺泡扩张受限 E.肺的非弹性阻力增加 7.某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60mmHg(8.0KPa),吸纯氧 10min后无改善,最可能属于哪种异常 A.弥散障碍 B.功能分流增加 C.解剖分流增加 D.通气障碍 E.以上都不是 8.真性分流是指 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未相应减少 B.部分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 C.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增多 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E.肺泡膜面积减少和增厚影响气体交换
肺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①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的作用 酸中毒、缺氧→脑血管扩张,脑血流↑、 酸中毒、缺氧→损伤血管内皮→血管通透性↑ ;
→ 脑水肿、颅内压↑、与缺氧形成恶性循环,
严重时发生脑疝
② 缺氧和酸中毒对脑细胞的作用 缺氧→ ATP 生成↓, 钠泵功能 ↓ →脑细胞水肿 酸中毒→ GABA生成↑,中枢抑制 增强磷脂酶活性、溶酶体破坏→神经细胞损伤
外周血管扩张→外周浅静脉淤血、 皮肤温暖、红润
二氧化碳 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
肺和肾小动脉收缩
肺心病的发生机制:
1.缺氧→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高压
长期作用使肺小动脉硬化;
2.慢性缺氧引起红细胞增多→肺血流阻力增大;

呼吸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学(2024)

呼吸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学(2024)
9
气体交换与运输过程
01
肺通气
通过呼吸运动使空气进入肺泡,与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血液进行气体交
换。
02
气体交换
在肺泡与血液之间,氧气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二氧化碳则从血液扩散到
肺泡。
2024/1/28
03
气体运输
氧气在血液中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
液循环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各组织器官产生的二氧化
2024/1/28
7
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
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由肺泡 、肺泡壁和肺间质组成。
包括肋间肌和膈肌,是呼吸运动 的主要动力来源。
2024/1/28
呼吸道 肺
胸廓 呼吸肌
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 管,具有通气、清洁、湿润和加 温空气的功能。
由胸椎、肋骨、胸骨和肋间肌构 成,为呼吸运动提供动力。
18
05
呼吸功能不全时酸碱平衡紊乱 及电解质紊乱
Chapter
2024/1/28
19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判断方法
01
呼吸性酸中毒
02
呼吸性碱中毒
03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导致体内CO2潴留 ,引起PaCO2升高和pH下降。判断 方法包括血气分析、症状观察(如呼 吸困难、气促等)。
由于肺泡通气过度导致体内CO2排出 过多,引起PaCO2降低和pH升高。 判断方法包括血气分析、症状观察( 如呼吸急促、手足抽搐等)。

【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肺功能不全习题

【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肺功能不全习题

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

【学习要求】

掌握呼吸功能不全,阻塞性通气不足,限制性通气不足,功能性分流,死腔样通气和真性分流的概念

掌握呼吸功能不全的病因及其发生机制

熟悉呼吸功能不全的主要代谢功能变化

熟悉ARDS的概念、特征及其发病机制

了解呼吸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呼吸衰竭的概念哪一项不正确()

A.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低于正常或伴有PaCO2增加的病理过程

B.判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一般为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50mmHg

C.呼吸衰竭可分为低氧血症型(Ⅰ型)和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Ⅱ型)

D.呼吸衰竭患者(未经治疗时)可以只有PaCO2升高而没有PaO2降低

E.根据病程经过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2.以PaO2<60mmHg为在海平面条件下吸入室内空气时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准是根据()

A.临床经验制定的

B.此时外周感受器方可被缺氧刺激兴奋

C.此时会引起酸中毒

D.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开始出现不可逆性变化

E.氧离曲线特性,在此时SaO2显著下降,组织将严重缺氧

3.以PaCO2>50mmHg作为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可能因()

A.此时pH将低于正常水平,出现酸血症

B.CO2解离曲线特性,此时CO2含量陡增

C.临床统计经验

D.此时CO2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明显

E.正常人PaCO2最高可达50mmHg

4.关于血气特点,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正常人的PaO2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降低

B.正常人的PaCO2也随年龄而有变化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呼吸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呼吸功能不全

第十四章呼吸功能不全

一、多选题A型题

1.呼吸功能不全是由于

A.通气障碍所致D.外呼吸严重障碍所致

B.换气障碍所致E.内呼吸严重障碍所致

C.V/Q比例失调所致

[答案] D

[题解] 呼吸功能不全又称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

2.成人Ⅰ型当FiO2不足20%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

A.PaO2<8.0kPa(1kPa=7.5mmHg)D.RFI(呼吸衰竭指数)≤300

B.PaO2>6.67 kPa E.PaO2<8.0 kPa伴有PaCO2>6.67 kPa

C.PaO2<9.3 kPa

[答案] D

[题解] 呼吸衰竭必定有PaO2降低。根据是否伴有PaO2升高,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为低氧血症型。当吸氧病人的吸入气氧浓度不足20%时,诊断呼吸衰竭指标将用RFI,RFI=PaO2/ FiO2,RFI≤300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3.海平面条件下,Ⅱ型呼吸功能不全诊断指标是

A.PaO2<8.0 kPa D.PaO2<10.6 kPa伴PaCO2>6.67 kPa

B.PaO2<9.3 kPa E.PaO2<8.0 kPa伴PaCO2>6.67 kPa

C.PaCO2>6.67 kPa

[答案] E

[题解] 一般在海平面条件下,PaO2<8.0 kPa作为诊断Ⅰ型呼吸衰竭标准。Ⅱ型呼吸衰竭尚伴有PaCO2>6.67 kPa。

4.在海平面条件下,诊断成年人有呼吸衰竭的根据之一是PaO2值

A.<5.3 kPa (40mmHg) D.<9.3 kPa (70mmHg)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三、间质性肺炎
• 知识拓展 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
• 病因:H5N1和H7N9亚型 •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携带病毒禽类
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环境而感染
• 潜伏期:1-7天 • 临床:发热、咳嗽、流涕、腹泻、
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者并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 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目录
11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2 第二节 肺炎 33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4 第四节 肺癌 5 第五节 呼吸衰竭
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
• 组成
呼吸道
肺脏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实质 间质
• 功能:气体交换
肺小叶
• 概念:由每个细支气 管连同它的的各级分 支和肺泡组成。
一、慢性支气管炎
• (三)病理临床联系 • 1、反复咳嗽、咳痰:
早期痰多,一般为白 色黏液泡沫状痰,晚 期痰少或干咳 • 2、喘息型患者由于支 气管平滑肌增生、肥 大、痉挛出现喘息
• 3、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二、肺气肿
• 概念: 末梢肺组织(呼吸
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 泡囊和肺泡)因残气量增 多而呈异常持久扩张,伴 有肺泡间隔断裂,导致肺 组织体积膨大,功能下降 的一种病理状态。
维素网被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所 溶解。
一、大叶性肺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生特点:肺水肿、通气/血流比例失 调、 肺顺应性↓、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临床表现:突然发生的呼吸窘迫、过 度通气、呼碱、顽固性紫绀等。
ARDS的发病机制
除肺原发疾病如SARS病毒等的损 伤外,主要由于各种病因使患者血浆 炎性因子、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增 多,吸引及激活单核细胞、白细胞, 其释放自由基、溶酶体酶、蛋白酶等 或引起无复流现象,造成肺等器官损 伤。
由于呼吸系统慢性疾患(多为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使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 以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 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称慢 性呼吸功能不全(Chronic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多为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其他包括呼吸中 枢、胸椎、胸廓胸膜及呼吸 肌等病变均可引起。
①肺泡-肺毛细血管膜损伤、炎症介质→肺 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渗透性 肺水肿→弥散功能障碍;
②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张力↑→肺顺应性↓→肺不张 ③肺不张、肺水肿液引起的气道阻塞、炎性 介质引起支气管痉挛→肺内分流; ④肺内DIC及炎性介质引起肺血管收缩→死 腔样通气→PaO2↓→I型呼衰。
不同类型中央气道阻塞呼气与吸 气时气道阻力变化
Ptr气管内压;Patm大气压;Ppl胸膜腔压
2.外周性气道阻塞 内径<2mm的细支气管。管壁薄,无软 骨支撑,同肺泡紧密相连。吸气时,肺 泡扩张,细支气管受周围弹性组织牵拉 口径变大,管道伸长,呼气时,肺泡内 缩,细支气管变窄,阻力↑ 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如下: 1,肺通气功能障碍; 2,气体弥散障碍; 3,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一、通气障碍 肺通气是在呼吸中枢的调控下, 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松弛,使肺和胸 廓做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得以实现的。 正常成人在静息时肺通气量约为6L/ 分,其中死腔样通气占30%,肺泡通 气量约为4L/分。
弥散障碍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 的动脉血气变化 由于:①A-V氧差为60;A-V二氧化碳分 压差为6;②氧及二氧化碳解离曲线决定; ③气体弥散速率不同。因此,弥散障碍及静 脉血搀杂时,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但动脉血 PCO2易取得平衡,故下降不明显,有时因氧 分压下降刺激呼吸加深加快, CO2排出过多 而有所降低,故常引起I型呼吸功能不全。
机制:根本问题是呼衰时缺氧和二氧化碳
浓度升高对中枢神经产生的影响。
四、循环系统变化 1,缺氧对心血管产生的影响; 2,二氧化碳升高产生的影响; 3,肺源性心脏病; 4,毛细血管增生。
五、肾功能变化
1,功能性肾功能不全 2,严重的呼衰可导致器质性肾功能不全
六、血液系统及胃肠变化
1,血红蛋白可升高; 2,可引起贫血; 3,胃肠道功能紊乱。
呼吸功能不全的分类
1. 按血气特点分:低氧血症型(I型)、 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II型)。 2.按发生机制分:通气障碍和换气障碍 3.按发病部位分:中枢性和外周性 4.按病程分:急性呼衰、慢性呼衰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主要是指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1,ARDS的概念; 2,ARDS的特点; 3,ARDS的发病机制; 4,ARDS患者血气分析的特点。
有效通气=R•(潮气量-死腔气量)
wk.baidu.com
一)限制性通气不足 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制所 引的肺泡通气不足。 1.呼吸肌活动障碍; ①中枢或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 ②呼吸肌本身的收缩功能障碍.
2.肺和胸廓的顺应性降低; 3.胸腔积液和气胸。
二)阻塞性通气不足 由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 称为阻塞性通气不足。 气道阻塞可分为中央性与外周性 1.中央性气道阻塞 指气管分叉处以上的气道阻塞,分胸外 阻塞(吸气性呼吸困难),胸内阻塞(呼 气性呼吸困难)。阻塞的病因可为肿瘤、 异物,浓痰,血凝块等。
ARDS患者血气分析的特点
根据ARDS的病理学特点,其引起的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气体弥散障碍为主, 通气障碍不明显,因此血气分析多为 PaO2降低, PaCO2升高不明显。多为I型呼
衰。
慢性呼吸功能不全
1,概念 2,发病原因 3,发病机制 3,动脉血气分析特点
慢性呼吸功能的概念
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1,静脉血掺杂效应(功能性/真性分流) 1)解剖分流增加: 生理情况下肺内存在解剖分流,即一部 分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极少的肺内动-静 脉交通支直接流入肺静脉。 病理情况下,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可 使肺内动-静脉短路开放,解剖分流增加。 肺不张、肺实变——病变肺泡完全失去通气 功能,仍有血流,完全未进行气体交换。为 真性分流,吸纯氧无效。
呼衰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
一,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变化
1,呼吸性酸中毒; 2,代谢性酸中毒; 3,呼吸性碱中毒; 4,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5,可出现高钾低氯。
二、呼吸系统变化
1,呼吸系统原发疾病的变化; 2,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潮式呼吸或暂 停; 3,出现呼吸杂音。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呼衰时表现的以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 主要表现的综合症-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ARDS的概念
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肺急性损伤, 尤其是肺泡-肺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 动脉血氧分压进行性下降等一系列综合 症称ARDS。以前称Dana’s肺,或成人呼 吸窘迫综合症(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
ARDS的特点
病解特点:肺水肿、局灶性肺不张透 明膜形成、肺泡膜-肺毛细血管膜受损, 急性炎性表现;
3,气道等压点移向小气道 正常情况下,气道内压总有一点与胸 腔内压相等且该点在大气道,由于慢 性炎症等使肺组织炎性损伤及增生, 气道等压点移向无气管软骨的小气道, 等压点外侧气管受压使通气功能障碍。
二、弥散障碍
1,气体的浓度差及类型的影响; 2,肺泡膜面积减少; 3,肺泡膜厚度增加; 4,弥散时间缩短。
2,死腔样通气 肺A栓塞、肺A炎、DIC、肺血管收缩 部分肺泡血流减少而通气正常 通气/血流比值↑,患部肺泡血流少而通 气多,肺泡通气不能被充分利用,类似 生理死腔增加,故称为死腔样通气。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模式图
通气功能障碍引起的血气变化 不论是何种原因或机制引起的通气 功能障碍,其结果是吸入或呼出气体量 下降,这不仅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还 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往往引起II 型呼吸功能不全。
呼衰防治原则
一)防治原发病 二)消除病因、诱因 三)综合治疗: 1.氧吸入 2.畅通气道 3.控制感染 4.支持循环 5.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 6.对症治疗
本章主要内容及思考题
1, 急慢性呼衰发病机制及异同点; 2,呼衰给氧治疗的原则; 3,ARDS、SARS等概念。 思考题: 1,讨论SARS病毒感染引起ARDS的主 要机制及防治对策? 2,肺叶切除与肺不张引起的呼吸功能不 全的机制有无区别,为什么?
2)功能分流增加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 肺气肿等引起的气道阻塞,以及肺纤维化、 肺水肿等引起的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分布往 往是不均匀的,可导致肺泡通气的严重不 均。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未相应减少 甚至可因炎性充血等使血流增多,使通气/ 血流下降,以至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 未经充分动脉化便掺入动脉血内。这种情 况类似动-静脉短路,故称功能性分流。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Siying Wang
主要内容
1,呼吸功能不全的概念及分类; 2,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3,慢性呼吸功能不全; 4,呼吸功能不全时机体机能代谢的 变化; 5,防治原则.
呼吸功能不全的概念
由于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动脉 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 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称呼吸功能不 全(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海 平面下,机体PaO2<8kPa(60mmHg), PaCO2 >6.67kPa(50mmHg)并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 体症者,称为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