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二次问道于老子的典故

合集下载

孔子第二次问道于老子的典故

孔子第二次问道于老子的典故

孔子第二次问道于老子的典故相信大家都对老子和孔子这两位圣人都十分熟悉吧!那么你想知道孔子第二次拜访老子的故事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感兴趣,就赶紧和我一起来了解这个典故吧!话说孔丘与老聃相别,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仍未学得大道。

闻老聃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

老子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

此次光临,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

故特来求教。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

天地之内,环宇之外。

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

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

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

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

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丘问:“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

齐物我也,齐是非也。

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孔丘闻之,观己形体似无用物,察已荣名类同粪土。

想己来世之前,有何形体?有何荣名?思己去世之后,有何肌肤?有何贵贱?于是乎求仁义、传礼仪之心顿消,如释重负,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老子接着说:“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环宇矣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

”孔丘闻之,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我合为一体,己皆万物,万物皆己,心旷而神怡,不禁赞叹道:“阔矣!广矣!无边无际!吾在世五十一载,只知仁义礼仪。

岂知环宇如此空旷广大矣!好生畅快,再讲!再讲!”老子见孔丘已入大道之门,侃侃而谈道:“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

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典故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典故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典故话说春秋那会儿,咱们的老祖宗孔子,那可是个大学问家,整天琢磨着怎么让天下太平,人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他老人家不光自己学,还到处找人请教,生怕自己有啥不懂的。

这不,有一天,他听说东边有个叫老子的高人,那学问深不可测,连天上的神仙都得竖大拇指。

孔子一想,哎呀,这不就是我要找的人吗?于是,他收拾收拾行囊,就踏上了去拜访老子的路。

一路上,孔子那是边走边想,心里头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

他琢磨着:“这老子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呢?会不会嫌我问题多,嫌我烦呢?”可转念一想,自己是为了求学问道,为了天下苍生,怕啥嘞!好不容易,孔子来到了老子的住处。

嘿,这地方可真是个世外桃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看得孔子是心旷神怡,连赶路的疲惫都消了大半。

他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前,生怕惊扰了这位高人。

“咚咚咚”,孔子轻轻地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他面前。

这老者,眉宇间透着一股子仙气,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

孔子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赶紧上前行礼,恭恭敬敬地说:“晚辈孔丘,久仰先生大名,特来求教。

”老子微微一笑,那笑容温暖得就像春日里的阳光,一下子就把孔子心里的紧张给融化了。

“孔丘啊,快请进。

”说着,他就把孔子请进了屋里。

一进屋,孔子就被屋里的陈设给吸引了。

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名贵的摆设,只有几卷竹简,一张木桌,几把竹椅,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可就是这简单的布置,却让孔子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宁静和深远。

老子给孔子泡了一壶茶,两人就坐在桌边,边喝边聊。

孔子那是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儿地把自己的疑惑和想法都说了出来。

老子呢,也不急不躁,一一解答,时不时还引经据典,让孔子听得是如痴如醉。

聊着聊着,天就黑了。

孔子一看时间不早了,赶紧起身告辞。

可老子却拉住他说:“孔丘啊,学问之道在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

你若有心,不妨多留几日,咱们好好切磋切磋。

”孔子一听,那是求之不得啊!他赶紧谢过老子,就在老子的住处住了下来。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孔子与老子既是朋友,又是师生关系,关于孔子与老子的故事有很多。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孔子与老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弟子走到东周时去拜访老子,老子喜欢清静,面对一群“远来之客”,有点不知所措,但他没有怠慢,立即走出门外,向这群人问道:“各位,有何事指教?”站在首列的孔子见到门前的老者清雅脱俗,知道这个老者就是老子,于是上前恭敬地请求赐教。

老子最烦繁文缛节,所以对孔子笑了一声,答道:“先生说重了,我没有什么可以教导您的。

不过您如果是不嫌在下舍里简陋,倒是可以闲聊切磋一番,以消遣时日。

”孔子一贯是比较拘谨的,看到老子的洒脱,他非常向往,不过依旧还是按捺住了心底的想法,以礼行事。

虽然老子的态度非常谦和,但孔子仍然是依照着礼仪行事,点点举动都不敢逾矩,所以显得十分拘束。

两人在屋中谈了一阵,老子便觉得孔子太过严肃,十分无味,于是就对孔子问道:“您千里而来,想要向我讨教所谓的‘礼’,是吧?那么我请问您,您所说的‘礼’,是根据什么而说的呢?”孔子一愣,随即回答:“大抵是先圣周公‘制礼作乐’而来。

”之后二人聊了一些看法,老子对于孔子的古板实在是不敢苟同,两个人的谈话也颇为尴尬,后面也就没有再继续聊下去。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历史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很多,这也许并不是两个伟人之间的对话了,而是两种思想的对话,碰撞,交锋。

也有一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其实是向老子讨教,孔子师承老子,才要多次与老子问答。

据史记载,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地点在巷党。

当时老子已经离开周国,游历各国。

老子子到了鲁国,为友人操办丧事,因为日食而停止送葬的队伍,孔子认为不妥,而老子认为送死者上路,该趁着天明。

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公元前526年。

鲁昭公十二年老子官复原职,孔子的学识也大有长进,但是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识仍不够丰富,因此决定向老子学习周礼。

孔子第二次问道于老子的典故

孔子第二次问道于老子的典故

孔子第二次问道于老子的典故相信大家都对老子和孔子这两位圣人都十分熟悉吧!那么你想知道孔子第二次拜访老子的故事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感兴趣,就赶紧和本人我一起来了解这个典故吧!再授孔丘话说孔丘与老聃相别,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仍未学得大道。

闻老聃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

老子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

此次光临,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

故特来求教。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

天地之内,环宇之外。

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

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

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

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

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丘问:“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

齐物我也,齐是非也。

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孔丘闻之,观己形体似无用物,察已荣名类同粪土。

想己来世之前,有何形体?有何荣名?思己去世之后,有何肌肤?有何贵贱?于是乎求仁义、传礼仪之心顿消,如释重负,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老子接着说:“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环宇矣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

”孔丘闻之,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我合为一体,己皆万物,万物皆己,心旷而神怡,不禁赞叹道:“阔矣!广矣!无边无际!吾在世五十一载,只知仁义礼仪。

岂知环宇如此空旷广大矣!好生畅快,再讲!再讲!”老子见孔丘已入大道之门,侃侃而谈道:“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

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
孔子曾经去拜访老子,希望能够向他请教一些问题。

在见到老子后,孔子问他:“我听说你很懂道理,我想问问你,什么是道?”老子回答说:“道是无形的,无声的,无用的,无敌的。

”孔子听了后感到很困惑,觉得老子的回答太抽象了,不够具体。

于是孔子问老子:“既然道是无形的、无声的、无用的,那么它有什么用处呢?”老子回答说:“道虽然看起来没有用处,但却是万物的根源。

它像是一条河流,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却能够滋润大地,让万物生长。

正因为道没有形状,所以可以包容万物,不会被任何事物所限制。


孔子听了老子的回答后,深深地感受到道的神奇之处。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追求道,才能够真正地理解世界、掌握人生的真谛。

从此以后,孔子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思考,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1 -。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孔子对老子的评价!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孔子对老子的评价!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

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

鲁君准行。

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

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逗留数日。

孔丘向老子辞行。

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

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

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

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

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孔子与老子既是朋友,又是师生关系,关于孔子与老子的故事有很多。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孔子与老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弟子走到东周时去拜访老子,老子喜欢清静,面对一群“远来之客”,有点不知所措,但他没有怠慢,立即走出门外,向这群人问道:“各位,有何事指教?”站在首列的孔子见到门前的老者清雅脱俗,知道这个老者就是老子,于是上前恭敬地请求赐教。

老子最烦繁文缛节,所以对孔子笑了一声,答道:“先生说重了,我没有什么可以教导您的。

不过您如果是不嫌在下舍里简陋,倒是可以闲聊切磋一番,以消遣时日。

”孔子一贯是比较拘谨的,看到老子的洒脱,他非常向往,不过依旧还是按捺住了心底的想法,以礼行事。

虽然老子的态度非常谦和,但孔子仍然是依照着礼仪行事,点点举动都不敢逾矩,所以显得十分拘束。

两人在屋中谈了一阵,老子便觉得孔子太过严肃,十分无味,于是就对孔子问道:“您千里而来,想要向我讨教所谓的&squo;礼’,是吧?那么我请问您,您所说的&squo;礼’,是根据什么而说的呢?”孔子一愣,随即回答:“大抵是先圣周公&squo;制礼作乐’而来。

之后二人聊了一些看法,老子对于孔子的古板实在是不敢苟同,两个人的谈话也颇为尴尬,后面也就没有再继续聊下去。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历史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很多,这也许并不是两个伟人之间的对话了,而是两种思想的对话,碰撞,交锋。

也有一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其实是向老子讨教,孔子师承老子,才要多次与老子问答。

据史记载,孑L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地点在巷党。

当时老子已经离开周国,游历各国。

老子子到了鲁国,为友人操办丧事,因为日食而停止送葬的队伍,孔子认为不妥,而老子认为送死者上路,该趁着天明。

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公元前526年。

鲁昭公十二年老子官复原职,孔子的学识也大有长进,但是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识仍不够丰富,因此决定向老子学习周礼。

孔子求教老子的故事

孔子求教老子的故事

孔子求教老子的故事孔子和老子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孔子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而老子则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

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讲述一个关于孔子求教老子的故事,以展示两位伟大思想家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据史书记载,孔子在年轻时就已经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他知道老子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老人,于是决定前去拜访老子,向他请教。

孔子在前往老子所在的国家的路上,一直在思考老子的一些思想。

他觉得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理念非常有启发性,但是他也不能确定这些理念是否能够真正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因此,他希望向老子请教这些问题,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当孔子到达老子的国家时,他发现老子正在一个花园里散步。

他看到老子面带微笑,显得非常慈祥。

孔子恭敬地向老子行礼,并表达了自己的来意。

老子听后并没有立刻回答孔子的问题,而是让他先在花园里散步,然后再谈论这些问题。

在花园里散步时,孔子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子的智慧。

他发现老子所提倡的“道法自然”的理念并不是让人们随意地去做事情,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来制定规范和法则。

他还发现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并不是让人们不去作为,而是要避免违背自然规律的作为,以实现真正的无为而治。

当孔子散步完毕后,他再次向老子请教。

这次他向老子问了一个更为深入的问题:“您所提倡的‘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的理念是非常有启发的,但是这些理念如何才能真正地指导人们的行为呢?”老子听后笑了笑,回答说:“孔丘啊,你问得很好。

要想让这些理念真正地指导人们的行为,首先要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追求,不要贪心不足、贪婪过度,否则就会陷入困境。

同时,一个人也要学会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追求某些东西而导致失败或失去平衡。

”听了老子的回答,孔子深深地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他意识到要想让人们真正地遵循自然规律和无为而治的理念,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追求,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平衡。

孔子三次问道于老子的故事

孔子三次问道于老子的故事

孔子三次问道于老子的故事
哎呀呀,今天上课老师给我们讲了孔子三次问道于老子的故事呢,可有意思啦!
话说呀,孔子那可是个非常好学的人哟。

有一天,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俺们要去拜访老子,向他请教请教。

”弟子们都很惊讶,问:“老师呀,为啥要去找老子呀?”孔子笑着说:“老子可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呐,咱得向他学习学习。


于是呢,孔子就带着弟子们踏上了去见老子的路。

一路上呀,风景可美啦,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的。

到了老子住的地方,孔子恭恭敬敬地拜见了老子。

孔子说:“老子先生,俺特地来向您请教啦。

”老子捋了捋胡子,微笑着说:“哈哈,孔子呀,有啥问题尽管问吧。

”孔子就问了好多关于人生、道德、治国的问题。

老子呢,耐心地一一解答,那话语呀,就像潺潺的流水,让孔子和弟子们都听得入了迷。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觉得还有好多没弄明白呢,又第二次去拜访老子。

这次呀,老子给孔子讲了一些更深奥的道理。

孔子一边听一边点头,心里暗暗佩服老子的智慧。

又过了一阵子,孔子还是不甘心,第三次去见老子。

老子见到孔子,哈哈笑着说:“孔子呀,你可真是执着呀。

”孔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老子先生,您的智慧就像那无尽的宝藏,俺怎么挖都挖不够呀。

”这次呀,老子又给孔子讲了好多好多,孔子感觉自己又学到了好多好多。

你们说,孔子是不是超级好学呀?他为了追求知识,一次又一次地去请教老子,这种精神多值得我们学习呀!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像孔子一样,不懂就问,努力去追求真理呀!这就是我从这个故事里学到的,你们觉得呢?。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孔子是个好学的人,他从来不满足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是不断地搜寻资料,扩大视野,增广见识。

山东嘉祥武氏词中的“孔子见老子”画象(该石现存于洛宁汉碑馆)对这次历史*会晤有生动的描绘。

当时孔子年仅34岁,却是鲁国上上下下都知道的博学多才的学者。

鲁国有个贵族孟僖子,临终前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南宫适)托付给孔子教育,孔子也由此结交上了贵族。

为了利用这一条件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一天他对南宫适说:“我听说在洛邑当守藏史(类似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博物院院长)的老聃,是个博古通今的学者,他既通礼乐之原,又通道德伦常之理,这样有学问的人,应该是我们的老师,能在洛邑拜访他一次,是我生平之愿。

”南宫适向鲁昭公报告了孔子的意愿。

鲁昭公是个明君,对孔子的想法表示赞赏。

鲁昭公送给孔子一辆车子、两匹马和一个驾车的仆人,支持他远道求师之举。

洛邑(今河南洛阳)离鲁国国都直线800里,绕道走有1000多里,驾车要走好多天才能到。

洛邑是西周初年以来周王朝的统治中心,有大量简册图籍、文书档案,是周王朝的文化荟萃之地。

当时任国家守藏史的是老子。

据《史记》记载:“老子,楚国苦县后乡仁里人。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是当时德高望重、博学多才的知名学者。

尤其是他所经营的文物典籍,更是国家秘藏的文物珍宝。

老子听到鲁国的孔丘不远千里前来求教的消息后,十分高兴,令僮仆赶快把街道打扫干净,又令仆人套上车,亲自到郊外去迎接孔子。

据记载:老子约比孔子大30岁,60多岁的人在当时已属于年迈之人。

从阅历、学识等方面来看,老子都应比孔子高。

孔子在洛阳逗留了好几日,他观明堂、入厉穆庙,并饱览了周王室丰富的藏书档案。

同时,他虚心向老子求教、学到不少东西。

孙子返回鲁国,临行前,老子说:“我听说有钱的人在送行的时候,送人的礼物是钱财或宝物;有道德的人送人的时候,送的是金玉良言。

我没有钱,那么就只好权当有道德的人来送你几句话了。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孔子与老子既是朋友,又是师生关系,关于孔子与老子的故事有很多。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孔子与老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与老子的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弟子走到东周时去拜访老子,老子喜欢清静,面对一群“远来之客”,有点不知所措,但他没有怠慢,立即走出门外,向这群人问道:“各位,有何事指教?”站在首列的孔子见到门前的老者清雅脱俗,知道这个老者就是老子,于是上前恭敬地请求赐教。

老子最烦繁文缛节,所以对孔子笑了一声,答道:“先生说重了,我没有什么可以教导您的。

不过您如果是不嫌在下舍里简陋,倒是可以闲聊切磋一番,以消遣时日。

”孔子一贯是比较拘谨的,看到老子的洒脱,他非常向往,不过依旧还是按捺住了心底的想法,以礼行事。

虽然老子的态度非常谦和,但孔子仍然是依照着礼仪行事,点点举动都不敢逾矩,所以显得十分拘束。

两人在屋中谈了一阵,老子便觉得孔子太过严肃,十分无味,于是就对孔子问道:“您千里而来,想要向我讨教所谓的‘礼’,是吧?那么我请问您,您所说的‘礼’,是根据什么而说的呢?”孔子一愣,随即回答:“大抵是先圣周公‘制礼作乐’而来。

”之后二人聊了一些看法,老子对于孔子的古板实在是不敢苟同,两个人的谈话也颇为尴尬,后面也就没有再继续聊下去。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历史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很多,这也许并不是两个伟人之间的对话了,而是两种思想的对话,碰撞,交锋。

也有一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其实是向老子讨教,孔子师承老子,才要多次与老子问答。

据史记载,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地点在巷党。

当时老子已经离开周国,游历各国。

老子子到了鲁国,为友人操办丧事,因为日食而停止送葬的队伍,孔子认为不妥,而老子认为送死者上路,该趁着天明。

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公元前526年。

鲁昭公十二年老子官复原职,孔子的学识也大有长进,但是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识仍不够丰富,因此决定向老子学习周礼。

前期的问礼,孔子都处在一种学习的心态,此时的孔子,人生经验尚不丰富,思想也没成熟,直到第三次问礼。

孔子数问礼于老子:老子,其犹龙,吾不能知

孔子数问礼于老子:老子,其犹龙,吾不能知

孔子数问礼于老子:老子,其犹龙,吾不能知智慧启引:『老子的思想之所以很难被一般人所接受,是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而老子却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老子却同时能看到事物的反面。

孔子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孔子数问礼于老子:老子,其犹龙,吾不能知孔子一生曾多次向老子问礼。

第一次有年代可考,是在孔子17岁时,即鲁昭公七年(前535年),地点在鲁国的巷党。

第二次是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

第三次是孔子53岁时,即周敬王二十二年(前498年),地点在一个叫沛的地方。

第四次在鹿邑,具体时间不详。

《史记》载: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若把老子的这段话通俗来讲,那就是:“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连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

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

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

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

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

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了。

”老子的话非常直率,也非常中肯,同时也充满着一种希望,就是要孔子去掉骄气和奢望,审时度势,守拙归真,大智若愚,方能成就大业。

《史记》还记载,临别时老子向孔子赠言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就是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

孔子和老子的3次会面,道出3条“天道”。

孔子和老子的3次会面,道出3条“天道”。

孔子和老子的3次会面,道出3条“天道”。

第一次会面。

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王朝藏书室中做史官。

这次会面孔子除学到了很多礼制制度外,对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这段话,这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

两人离别时,老子指着黄河说道:“你为何不能学习水的德行呢?”孔子不解,问道:“水的德行又是怎样的?”老子回答说:“善行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逐利,处于天下众生所厌恶的地方,反而更接近于道,这是谦虚的德行。

江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成为百谷之王。

天地之间,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是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事物,水滴石穿。

可见,柔能克刚,弱能胜强。

不见具体形状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

由此可知,无言的教化和无为的益处更甚于有为。

”孔子恍然大悟,说:“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幵。

天下之人都高高在上,只有水处在下方。

天下之人都喜欢安逸,只有水处于艰险;天下之人都喜欢洁净,只有水处在污秽之中。

水趋向的处境都是天下人厌恶的,所以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这就是最高境界的善。

”老子接着说:“当你不与天下人相争时,天下将没有人能与你相争,这就是效仿水德行事。

水最接近于道,道无处不在,水无所不利。

水避高趋下,从不回流,善于利用地势的起伏。

你看那深潭中的一汪碧水,表面淸澈而平静,却是那样的深不可测。

水也会有流失,但却从不会枯竭。

默默无闻的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这就是水至善至仁的品格。

它遇到圆形障碍就绕其而行,遇到方形障碍就折回而走,遇到堵塞就暂时停止,一旦出现决口就浩荡奔流,这就是水的信誉。

它能洗涤肮脏污秽,能使崎岖的地势趋于平缓,这就是水的能力。

它用浮力载物,用清面照人,用坚毅的恒心克服障碍,这就是水的长处。

它日夜而人、贤人和聪明的人都善于选择时机,能随机应变、顺天应时,就像皓皓明月,静观世事沧桑。

你现在冋去,应该戒骄戒躁。

要不然,你人还没到,名声就已经传来,身体还未动,声势已经先行,张张扬扬,就像老虎走在大街上。

孔子孟子和老子的传说故事

孔子孟子和老子的传说故事

孔子孟子和老子的传说故事孔子孟子和老子都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关于孔子孟子和老子的传说故事也有很多,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孔子孟子和老子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孔子传说故事《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孔子顾弟子日:注水焉。

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样,劝说、勉励的意思,坐同座。

古时候的人没有桌椅,只能坐地上,前面是案几。

常用的物品放在右边,所以,座位右边是经常关注的地方。

宥坐即座右铭。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个特点:空虚时只能歪斜地放着,即“虚则欹”;当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就是“中则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侧翻倒,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满则覆”。

欹器是对它的俗称,当人们利用它的特性赋予了文化内涵后,又送它一个雅号叫宥坐。

孔子博闻多识,他在鲁桓公庙虽然第一次见到宥坐,却早已知道它的特点,且立即让学生当场实验和讲解施教。

这件事不仅反映出孔子知识渊博,同时映了孔子重视实践教育,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孟子传说故事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

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

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

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

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孔子问道寓言故事

孔子问道寓言故事

孔子问道寓言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个伟大人物,一个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个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孔子很谦虚,经常到老子那里请教。

有一天,孔子拜谒老子,向老子请教说:“有人研究道像是在违背事理的,把不可以认为可以,把不这样认为这样。

有的辩者说:石,是坚、白、石三物,涵义分明,像悬挂在天上那样,看得清楚。

像这样才智出众的人,能叫做圣人吗?”老子说:“这是更迭治事的胥吏,被技艺所羁绊的百工,劳苦形体、焦虑心思那类的人啊!能捉狐狸的*就要被人用来打猎,猿猴因为攀跳巧捷,才被人从山林中捉来。

孔丘,我告诉你那你所听不到,你又所不能表达出的东西。

人是有形体的,有头有脚趾,但是无知无闻的是很多的;具备人的形体,但又同时是无形无状,是没有的。

他们的行动和静止,他们死亡和生存,他们的废罢和兴起,这些人世无常之事,不是人力所可左右的。

我们只做我们所应当做的事情就行了。

忘掉外物,忘掉自然,便是忘掉自己。

忘掉自己的人,便与自然合为一体了。


孔子听了老子说的教导,也谈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应以‘忘已’的心态顺乎自然,不可强做不可做的事情,不可强为不可为的事情。

如果勉强的去做,智巧就会穷竭,成为羁绊是无益的”。

老子说:“孔丘你近道了。

”。

读懂《道德经》,从孔子问道于老子的一段对话开始

读懂《道德经》,从孔子问道于老子的一段对话开始

读懂《道德经》,从孔子问道于老子的一段对话开始道是可道的,还是不可道的?宇宙来源何处?何谓人生,如何面对顺逆?如何才能得道……这些问题就在孔子与老子的这段对话里。

孔子壮年时第二次去洛阳拜见老子。

老聃那时依然是国家图书馆馆长,工作依然忙而有序。

孔子这一次见老子,已经没有了13年前时的青春锐气,不再请教仁义的问题,而是如何得道的问题。

老子告诉他说,你现在急匆匆专诚问道,我这边急匆匆整理案牍。

不如你先回到驿馆休息一下,我们再来论道罢。

于是孔子回到驿馆,几天后又来到了老子的家里。

孔子说:难得您休假,敢请论道?老聃说:若需论道,皆需持斋守戒,静心守神,把所谓真才实学扔到一边。

不然,你心中满满,如何装得下“道”?道,幽然冥然,深邃广大,真不知从何谈起。

但我可以给你说一下它的大概。

孔子道正襟危坐,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老聃说:“你的所谓道,指的是仁义吧?你重视实践,又有牺牲精神,固然可嘉。

但我所说的道,不是仁义之道,而是自然大道。

先说说生命的来源吧!宇宙之初,混沌若鸡子,幽冥的世界里,突然有一天轰然炸裂,鸿蒙初判,天地分离,世界一片光明。

于是万物生发,其间一切有条有理的存在,无不来自那个无名无状的浑沌。

在此宇宙间,阴阳二气化生内神,合成外形,生命由此诞生。

此间的一切生命,都是有形有状的,这就是无形生有形。

道为何物?道就是那个混沌前的状态,称之为“无”,这是道的存在方式之一。

混沌中生出的一切都是有形有状的,这种“有”,是道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无和有,是道的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同出而异名,而已。

但不管哪种存在方式,道本身永远都是无形无状的,道生万物,为天地母。

此后,物物相生,都是有形的物物相生,代代相传。

而这种物物相生,都是有形生有形的持续生发,动物繁衍动物,植物繁衍植物,都是有形有状的。

形与状稳定后,各循其道,各生各的,有条不紊,宇宙充满生机。

孔子问道:鸟兽也有道吗?老聃道:你注意到了吗?兽类有九窍,头七尾二,此类皆为胎生。

国学趣谈丨孔子问道于老子

国学趣谈丨孔子问道于老子

国学趣谈丨孔子问道于老子孔子四十多岁之时,学识精进,气质醇和,向他拜师的鲁国人很多,但他却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到各地访问学习。

一天,子路对孔子说:“我听说周王室的守藏史老子被免职回到老家居住。

老师要把书籍典册藏于周王室,不妨试试借助于他。

”孔子觉得很对。

于是,孔子带着子路等人和准备藏于周王室的书册来到了苦县,他们见到老子说明来意,请老子推荐。

孔子引述六经,想以六经中的理论及六经的价值来说服老子。

老子不便阻止孔子的申述,但又不想听下去,就打断他的话说:“你的话太冗长了,讲讲要点就可以了。

”孔子马上回答说:“六经的根本在于仁义。

我就是以仁义为标准来衡量一切的。

”老子微微一笑,问道:“仁义是人的本性吗?”孔子答道:“是的。

君子不仁便不称其为君子,不义便不能生存。

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

”老子说:“那么,什么叫仁义?”孔子回答说:“心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泛爱众人而不偏,利于万民而无私,这就是仁义。

”老子摇摇头缓慢地说:“你后面说的这些话真是很危险呀。

现在讲泛爱众,不是太迂腐了吗?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实际生活,都只能证明所有讲无私的恰恰都是为了实现自私。

”二人辩论多时,老子看一时间不能说服孔子,就让和他一起出门散步。

两个人行走到黄河之边,孔子看到黄河水滔滔不绝,浊浪翻滚,不禁感叹道:“时间的流逝就好比这黄河之水,不分白天黑夜。

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不知道河水要去哪里,也不知道人生的归宿在哪啊?”听到孔子的话,老子说:“人生在天地之间,和天地又有什么分别呢?天地和人一样,都是自然之物,人有生老病死就和天地有春夏秋冬一样,有什么可值得感叹的呢?我们生于自然,死于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自己的本性就不会乱,如果不顺应自然,人为的追求所谓的仁义,人的本性被牵制,心中只有功名利禄,才会产生焦虑,名利的欲望存在于心间,烦恼才会产生。

”孔子听到这里,忙解释到:“我之所以忧愁,只是因为大道没有推行,仁义无人实施,四方战乱不止,国家混乱而又无法根治。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据《庄子·天道》记载,老子曾任周征藏史,因故免职归家隐居:“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人欲藏书,则试往因焉。

”且看《庄子·天运》中的记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孔子是往南到沛地见老子,可见老子免而归故里之处是在沛地。

《庄子·寓言》也说:“阳之居南之沛。

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

”阳之居(杨朱)也是到沛地欲见老子。

再加上《庄子·庚桑楚》所记南荣趎自鲁南见老子,这都一再证明老子归居之故里是鲁之南方的沛地某处。

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前535),地点在巷党(鲁地名)。

第二次是在前526年,地点在周朝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

第三次是老子免官归乡后,地点在老子家乡鹿邑。

第四次时间在公元前500年,老子避乱居沛期间(今江苏沛县沛泽)。

X每一次孔子向老子请教学习的内容都不一样。

第一次是鲁昭公七年。

因周王室内部矛盾,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职后,游历各国。

他游历到鲁国,正好他的一位住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了,人们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礼的人,就请他去帮忙安排丧事。

出葬那一天。

年仅十七岁的孔子也去了。

少年孔子十分好学,特别爱钻研周礼,儿童时代常常和小朋友们一起模仿大人们的祭祀活动。

每逢祭祀活动,孔子总要赶去学习,不懂就问。

十七岁时,孔子母亲去世了,孔子挑起了生活重担。

他有时担任丧祝,即帮助办理丧事。

这次孔子也被邀助丧,对于老子,他当然只能算是后生了。

这一天出葬队伍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遇到日食。

老子叫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过后再走。

正在前面引导灵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对精通周礼的老子,他只能照吩咐去做。

送葬归来,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

孔子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长时间过去,不知道,等得太久,死者不安,还是继续前进为好。

老子便向孔子解释道:“诸侯国王朝见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就休息并祭奠车上的祖先牌位。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介绍孔子是一个好学的人,曾经拜师过老子,也问过老子关于礼的看法。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在《史记》、《庄子》、《礼记》中都有记载,《庄子》的相关文字如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这里记载孔子往南去到老子的隐居地“沛地”去求教学问。

老子见到孔子不远千里前来求教自己,很高兴的接待了孔子并与他彻夜长谈。

孔子在沛地求教了老子几日,深觉受益匪浅,临行归鲁之时。

老子相送,告诫孔子“不讥人非,不扬人恶”,孔子恭谨受教。

相送到黄河边,孔子望着滚滚黄河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感叹岁月的流逝不止,人生死后去往何方。

老子则以道家思想回应“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贪婪的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迷失自己,徒生烦恼。

孔子向老子解释自己是忧虑“国家不行仁义,百姓不能安乐,人生短暂,不能为国家万民做出贡献”。

老子则说:“天地运行自有规律,这都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行仁义安天下,这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又何必劳烦人为自然担忧呢。

”尔后又劝诫孔子学习水之德,“上善若水,谁善利万物而万物莫与之争”。

孔子回到鲁国之后,他的弟子门人问他是否见到了老子,老子是个有什么样贤德的人。

孔子感叹说:“老聃,真吾师也。

”老子与孔子亦师亦友,孔子曾数次问学于老子,老子的“道”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论语》中有深刻的体现。

老子是什么家老子,本名为李耳,乃是历史上极为优秀的一位思想家与哲学家。

老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虽然从未得到官方认可,亦不是时代的主流,可他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以他的思想为基础所创立出来的道家更是教会了世人何为自然。

而老子所创立出来的道家思想对后世亦是有着深渊的影响,虽然道家并没有后世的儒家、佛家那般的出名,可老子所创立出来的道家的思想为后人所带来的却是不可估量的益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第二次问道于老子的典故
话说孔丘与老聃相别,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仍未学得大道。

闻老聃回归
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

老子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

此次
光临,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

故特来求教。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

天地之内,环宇之外。

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

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

知其不同,
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

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

物之初,
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丘问:“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道:“观其同,
则齐万物也。

齐物我也,齐是非也。

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闻之,观己形体似无用物,察已荣名类同粪土。

想己来世之前,有何形体?有何
荣名?思己去世之后,有何肌肤?有何贵贱?于是乎求仁义、传礼仪之心顿消,如释重负,
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老子接着说:“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环宇矣而无处
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
万物得之而形。

”孔丘闻之,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我合为一体,己皆万物,万物皆己,心旷而神怡,不禁赞叹道:“阔矣!广矣!无边无际!吾在世五十一载,只知仁义礼仪。

岂知环宇如此空旷广大矣!好生畅快,再讲!再讲!”老子见孔丘已入
大道之门,侃侃而谈道:“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

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

”孔丘闻之,若云飘动,随风
而行;若水流转,就势而迁。

喜道:“悠哉!闲哉!乘舟而漂于海,乘车而行于陆矣。

进则
同进,止则同止,何须以己之力而代舟车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妙哉!妙哉!再讲!再讲!”老子又道:“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皆气化而成、气化而灭也。

人之生也,气之
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

人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

万物之生,蓬蓬
勃勃,未有不由无而至于有者;众类繁衍,变化万千,未始不由有而归于无者也。

物之生,由无化而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为无也。

有,气聚而可见;无,气散而不可见。

有亦
是气。

无亦是气,有无皆是气,故生死一气也。

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见生则喜,见死则悲,不亦怪乎?人之死也,犹如解形体之束缚,脱性情之裹挟,由暂宿之世界归于原本之
境地。

人远离原本,如游子远走他乡;人死乃回归原本,如游子回归故乡,故生不以为喜,死不以为悲。

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条,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


故哉?立于大道,观物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之价值观,亦瞬时变动之
状态也。

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

知此大道也,则顺其变动而不萦于心,日月交替,天
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而泰然处之。


孔丘闻之,觉已为鹊,飞于枝头;觉己为鱼,游于江湖:觉己为蜂,采蜜花丛;觉已为人,求道于老聃。

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
何物矣!造我为鹊则顺鹊性而化,造我为鱼则顺鱼性而化,造我为蜂则顺蜂性而化,造我
为人则顺人性而化。

鹊、鱼、蜂、人不同,然顺自然本性变化却相同;顺本性而变化,即
顺道而行也;立身于不同之中,游神于大同之境,则合于大道也。

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
在吾身!”言罢,起身辞别。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
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
邪!”[36-37]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
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

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
自化,清静自正。

1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 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

是以圣人
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 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0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1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2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3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4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5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