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1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趣味论坛贴吧模拟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体验式、生成性、多样化的成块活动来实施和完成,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出示图片)一起来看,图片所示的是人体的哪个器官?生:眼睛。
师:我国四大盆地中有一个盆地的轮廓形似眼睛,你知道是哪一个盆地吗?生:塔里木盆地。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理区域就是塔里木盆地。
【设计意图】将塔里木盆地的轮廓与眼睛的轮廓进行比拟,通过差距甚大的两种事物的视觉冲击,引出课堂主题,在新奇和趣味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教学。
【讲授新课】一、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一)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的分布特点教师展示一系列新疆城镇的景观图片,学生在地图资料当中一一找到它们,并标注出来。
图一喀什地区是中国最西部的行政区,古称疏勒,地处欧亚大陆中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教学设计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塔里木盆地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能说明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对农业、城市、交通、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
3.会分析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典型的自然环境。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河流、绿洲、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能说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学会描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的学习,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经济发展的大局观。
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本节内容采用央视“是真的吗?”栏目的形式展开。
两位主持人风趣的主持风格和课件中“接地气”的“是真的吗?”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整堂课都是在设置的问题之中进行,且问题的设置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地展开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获得新知识成功感,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突破下一个问题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出适合于初中学生学情的课件,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准备:提前查阅塔里木盆地的相关资料,准备好教材、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是真的吗?”央视大型求真栏目主持人,今天将带领我们共同走进塔里木盆地,下面我们有请主持人黄西、蓓蓓。
【设计意图】“是真的吗?”是央视一个非常受学生喜欢的综艺栏目,由脱口秀表演艺术家黄西和央视主持人陈蓓蓓共同主持。
以此引入课堂,刺激学生的眼球,使其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课堂。
第一部分:这种树是真的吗?(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这种树是真的吗?师:在塔里木盆地,有这样一种树,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这是真的吗?生:(感到兴奋,稀奇。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2)学习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学习重点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学习难点塔里木盆地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1.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左右。
2.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盆地内部有两条南北贯穿的沙漠公路,其修建原因是。
3.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不仅为新疆带来了机遇,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而且也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
4.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油气田,东至。
二线工程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
合作探究1.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2.讨论在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怎样体现的。
课堂检测1.塔里木盆地储量最丰富的非可再生能源是()A.核能 B.太阳能 C.石油、天然气 D.水能2.“西气东输”工程可以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下列哪种环境状况()A.酸雨的减少 B.沙尘的减少C.水土流失的减少 D.泥石流的减少3.“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为()A.西安—北京B.三峡—上海C.新疆—上海D.拉萨—昆明4.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是能源紧缺,同时大气污染严重。
为此,我国耗费巨资建设的在缓解能源紧张的同时,改变过去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工程是()A.南水北调B.青藏铁路建设C. 北煤南运D. 西气东输5.实施西部大开发,主要是开发西部地区的()A.资源优势B.地形优势C.文化优势D.交通优势6.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哪个问题()A.水资源紧张B.资源浪费严重C.木材短缺D.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不协调7.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东西部双赢”战略工程在建设时需要注意()A.资金的运用B.技术的革新C.人才的培养D.生态的保护8.在塔里木盆地,交通线通常沿着盆地边缘伸展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主要分布在水源条件好的盆地边缘地区B.塔里木盆地地形平坦,修路条件好C.塔里木盆地边缘气候条件好,是新疆主要的农耕区D.交通线修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可以节省运输距离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教学设计1: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2. 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3.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4.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2.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一位同学阅读教材78页第一段。
提问:说起塔里木盆地,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以及文字了解说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印象。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这里既是一片荒凉也有着无限生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如今还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
目的增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板书: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沙漠和戈壁广布[讲授新课]教师讲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沙漠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干旱地区的特点以及人类如何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干旱地区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
2.难点:如何理解塔里木盆地干旱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其地理特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讨论法: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人类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相关案例。
3.安排好课堂练习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干旱地区的地理环境。
2.呈现(10分钟)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环境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理解干旱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独特的地理特征,认识我国地理的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塔里木盆地这一特定区域,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塔里木盆地的直观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地理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对塔里木盆地独特的地理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地图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塔里木盆地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理的多样性。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哪个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材,主要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进一步拓展和加深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干旱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塔里木盆地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干旱地区的特点和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2.教学难点: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特点;2.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3.教学用品:粉笔、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特点,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引导学生通过案例了解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沙漠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塔里木盆地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依据,分析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图、图片、视频等。
2.学具:笔记本、笔等。
3.教学资源:互联网、教材、参考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这片美丽的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使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
(2)结合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成因及其对人口、城市、交通等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片、文字资料等方法,分析、归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塔里木盆地干旱的自然环境,让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1.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成因2.塔里木盆地城市、交通的分布[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本节位于八下教材第八章,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西北分区的第二节,主要介绍塔里木盆地“沙漠和戈壁广布”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认识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且可以理解,人们是如何在此基础上适应自然环境发展经济的。
本节课对应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了整体了解,认识到了西北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点“干旱”。
所以,对于隶属于西北地区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学生可以推断出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进一步借助地图及资料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相对于西北其他地区尤其干旱的原因,从而分析该地城市、交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学案、多媒体课件学生:划分成四个小组,并选出小组长,每组准备一个小白板[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2.掌握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提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其气候特点是什么?2.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
(2)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案例分析: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如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4)教师讲解:讲解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如生态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开发等。
3.巩固提高(1)课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活动:设计一份关于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方案。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复习教材内容,熟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近年来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的关注程度。
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范文
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2. 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如干旱、沙漠等。
教学活动:1.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或地图,让学生观察并发表对该地区的印象。
2. 教师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干旱环境产生好奇心。
第二章: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相邻地区等。
2. 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塔里木盆地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位置。
2.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三章: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气候环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如高温、干旱等。
2. 通过数据或图表展示塔里木盆地气候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干旱环境的形成原因。
2.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气候数据或图表,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气候特点。
第四章: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包括植被、动物等。
2. 探讨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植被和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其生态特点。
第五章:塔里木盆地的人文特色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人文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8.2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开发与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我国干旱地区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环境保护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干旱地区的认识不足,对于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及其开发与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观察、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我国干旱地区的发展,增强环保意识,热爱祖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及其开发与保护。
2.难点:对于干旱地区的认识,以及对于塔里木盆地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塔里木盆地的问题。
2.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PPT、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料。
2.准备课堂提问的问题,以及相关答案。
3.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以及讨论的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干旱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塔里木盆地了解多少?”2.呈现(15分钟)利用PPT,呈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及其开发与保护。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塔里木盆地的干旱问题,以及我国的保护政策。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呈现的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主要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和魅力。
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利用、农业发展、石油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塔里木盆地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干旱地区的特点和问题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对于干旱地区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利用、农业发展、石油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生能够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培养观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关注塔里木盆地的发展问题,认识到干旱地区的特点和挑战,培养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利用、农业发展、石油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对于干旱地区的特点和问题的理解,以及对于塔里木盆地发展的思考。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于塔里木盆地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收集有关塔里木盆地的资料,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干旱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于塔里木盆地的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_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_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内陆盆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塔里木盆地的一些特定概念和现象较为陌生,如沙漠、绿洲等,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内陆盆地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地理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2.难点: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特定概念和现象的理解,如沙漠、绿洲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PPT等。
3.教学资源: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内陆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塔里木盆地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
初中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第一课时)我共设计了八个环节:一、引入课题;二、自主学习;三、自学反馈;四、活动探究;五、教师点拨;六、课堂小结;七、当堂检测;八、布置作业一、引入课题教师出示新疆地形,提问回顾新疆地形特征,引出塔里木盆地从而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回顾所学知识。
)二、自主学习一(自学第一部分78--79 页沙漠和戈壁广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一1、2 同桌交换批阅纠正错误)1、地理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气候:(1)海陆位置(2)地形3 人口与城镇的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和,分布着。
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和。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教师点拨1、位置和范围: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海陆位置:深入内陆,远离海洋2、气候干旱原因地形:周围高山环抱,使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不易到达,造成气候干旱,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设计意图:对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做简单的总结,用层层递进的关系总结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任务)1、如此干旱的盆地人口与城镇是如何分布的?学生讨论完成探究活动1、2,小组展示答案城镇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2、教师补充:这些绿洲分布有什么特征?(学生:分布在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河流水源来自哪?(学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3、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一的第三小题。
4、校对答案五、自主学习任务二(自学油气资源的开发80--82 页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二同桌交换批阅纠正错误)1、油气资源丰富: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左右。
2、交通条件的改善:塔克拉玛干两条公路的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图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2、能看图说明本区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3、读图文资料,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确定位置、分析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的分布等,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西气东输工程带来的好处以及注重学生态保护等内容,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绿洲城镇的分布、开发资源中的环境保护等知识,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3、通过学习西气东输工程,了解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的分布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2.西气东输工程以及对东西部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部资源的开发是如何注重“经济效益与学生态效益双赢”的。
【学法指导】1.重要知识点在图上做好标记,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2.认真阅读图文资料,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同学间互助合作。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西气东输影视资料,西气东输课外资料。
学生:预习、查找西气东输的资料。
【课时划分】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楼兰遗址》影视歌曲导入【设计意图】欣赏短片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楼兰古城”为什么会消失的疑惑。
然后引出楼兰古城遗址---塔里木盆地。
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从而解释了“楼兰古城”为何神秘消失。
1、通过图描述塔里木盆地位置、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2、读图,简述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
(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通过读图描述位置、分析干旱原因,并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师讲塔克拉玛干沙漠,揭示“楼兰古城”消失原因,解释了导入时设下的悬念。
通过维吾尔语诠释塔里木河的含义及塔里木盆地的命名。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2.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能够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油气资源的开发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教学用具PP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用GE卫星地图展示塔里木盆地,导入新课。
揭示学习目标。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一、认识塔里木盆地1.位置范围:位于新疆南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2.地形:是我国最大的盆地3.地貌:本区沙漠和戈壁广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盆地边缘和河流沿岸,分布着绿洲,它们的水源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4.气候特征:降水量在50㎜以下,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5.主要河流:塔里木河二、开发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
为开发本区天然气资源,国家开展了西气东输工程。
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
【预习反馈】(略)【合作探究】P80活动: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主要城镇及分布特点分布在绿洲上,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3.修建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的原因。
是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
P81活动: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西部:(资源优势)油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西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成因。西气东输。
三、教学难点
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四、评价设计
目标一:阅读中国政区图,教师提出问题,提问个别学生回答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进行评价。
目标二:结合影响气候三要素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小组代表进行交流。
目标三: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讨论,结合“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分析城镇、交通、水源、绿洲的分布关系,达成目标目标四:通过自主学习和观看微课,学生能够说出该工程对东、西
就是这看似荒凉的土地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丝绸之路到西气东输,沙漠上空回旋着阵阵驼铃声,吸引着古今中外人们的目光, 同时也发出声声疑问“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吗?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走进本节课的探索……
(一)位置和范围
师:学习一个区域,先要了解它的位置和范围,请大家读一下这
幅图,谁来告诉一下我们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 生:回答其位置和范围。
部发展的意义,并进一步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微视频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短片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塔里木盆地的景观视频)
大家刚刚所看到的是位于我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盆
地,大家能猜出它是谁吗?……没错,就是塔里木盆地。说起这个盆地,人们的印象于中国新疆的南部,处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盆地的中部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气候干旱的原因
过渡:按说在这样一种严苛的环境下,应该是寸草不生的,但据说这里有一种树,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这是真的吗?
出示资料,学生阅读。
一、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1、能够在地图中准确指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结合影响气候的三要素(地形、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分析说出该地气候干旱的原因。
3、通过读图和小组合作,简单用语言概括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水源、绿洲之间的关系。
4、知道什么是西气东输工程,能简单说出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发展的意义;再次明确发展不能与保护环境相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