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图腾 仡佬族的图腾有什么含义

仡佬族图腾 仡佬族的图腾有什么含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仡佬族图腾仡佬族的图腾有什么含义

导语:仡佬族图腾预示着什么?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也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

仡佬族图腾预示着什么?

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也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我国少数民族也都有本民族的图腾,那么,你知道仡佬族的图腾是什么吗?它的图腾又预示着什么呢?

仡佬族的图腾是竹子。仡佬族称竹子为“仡佬”,“仡佬”族意译为竹族是准确无误的。

关于仡佬族崇敬竹子的习俗,早在1600多年前成书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和1500多年前成书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都记载有如下传说:夜郎者,早先有一女子在遁水(今贵州西部北盘江)洗涤,有一段叁节长的大竹筒漂流到女子两足之间,推之不肯漂走。听到筒中有小孩的哭声。剖开竹筒,见一男婴,抱回养大,有才有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

在抛弃破竹筒的地方,生长出茂盛的竹林,后人建竹王祠祀奉。关於竹王的传说,以及崇敬竹子的习俗,至今仍广泛留存在各地的仡佬族民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梅家寨的仡佬族,在生下第一个男孩时,父母要将其胎盘和一些鸡蛋壳埋入竹林地下,以祈得到竹王护佑。春节,家家户户要到竹林去供献竹王钱。有不少地方以竹筒装米祭祖或求丰收。

有学者认为,对竹子的尊崇源于竹图腾崇拜,而这种崇拜又源于竹子对仡佬族先民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生活常识分享

仡佬族称谓漫谈

仡佬族称谓漫谈 贵贵州州省省遵遵义义市市第第五五中中学学 韩韩忠忠彧彧 ((贵贵州州 遵遵义义556633000000)) 摘要:仡佬族是散居我国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除极少数人会说仡佬话之外,绝大部分通用汉语,风俗习惯与汉族也基本相同。但在一些山寨和村落里面,家人和亲友之间的称谓与汉族习惯称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保持了本民族古朴的生活习俗。称谓是人们由于血缘、婚姻和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因为身份、职业而得来的名称。就对象而言,有自称,他称和泛称;从范围来说,有亲属间的称谓,年龄的称谓,性别的称谓,社会关系的称谓,职业的称谓,代称称谓等。仡佬族他称中的亲属称谓与汉族有不少相异之处。研究称谓,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关键词:仡佬族 他称 亲属称谓 案例 分析 仡佬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与古代僚人有渊源关系。仡佬族旧称“鸠僚”、“葛僚”、“革僚”,南宋以后始称“仡佬”。仡佬族现有人口四十余万,除部分散居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云南文山自治州,贵州遵义、织金、仁怀、黔西、安顺、普定、正安等县市外,主要聚居在黔北的务川和道真两个自治县。仡佬族有语言无文字,除了广西隆林,贵州安顺市的西秀区、普定县,遵义市的遵义县,仁怀市等地有六千多人会说仡佬话之外,绝大部分通用汉语,风俗习惯与汉族也基本相同。但在一些山寨和村落里面,家人和亲友之间的称谓与汉族习惯称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保持了本民族古朴的生活习俗。 称谓是人们由于血缘、婚姻和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因为身份、职业而得来的名称。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称呼。例如:有一位高校女教师,虽然在户口簿上只有一个姓名,然而,她出生时有乳名;发表文章可能有笔名;学生称她“老师”、“先生”;按学衔称她“博士”;按职称,叫她“教授”;按职务,可能称她为“校长”、“书记”、“主任”、“主编”;如果参加几个学术团体,又可能称她为“会长”、“理事长”、“秘书长”;在家里,丈夫称她“妻子”“老伴”,孩子叫她”妈妈”,父母称她乳名;各位亲属则可能称她为”姐”、“妹”、“姨”、“婶”、“姑”、“舅妈”、”“嫂子”、“侄儿媳妇”、“婆婆”、“奶奶”;周围的人会称她“小姐”、“夫人”、“女士”、“太太”;老同学见面会称她的绰号;走在街上,陌生人问路,会喊她是“同志”,等等。用起来简单,想起来还真的很复杂。

道真仡佬文化

道真仡佬文化 我的故乡位于贵州省最北部,是遵义市的一个自治县。该县位于北纬30度,平均海拔1200米,常年平均气温26℃,平均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8000以上,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得天独厚。这里素有“神秘仡佬、养生天堂”之称,并获评“中国最佳环境生态宜居县”称号,“三幺台”、傩戏,神秘的仡佬文化,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仡佬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与古代僚人有渊源关系。仡佬族旧称“鸠僚”、“葛僚”、“革僚”,南宋以后始称“仡佬”。仡佬族现有人口四十余 万,除部分散居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 云南文山自治州,贵州遵义、织金、仁怀、 黔西、安顺、普定、正安等县市外,主要 聚居在黔北的务川和道真两个自治县。仡 佬族有语言无文字,除了广西隆林,贵州 安顺市的西秀区、普定县,遵义市的遵义 县,仁怀市等地有六千多人会说仡佬话之 外,绝大部分通用汉语,风俗习惯与汉族 也基本相同。但在一些山寨和村落里面,家人和亲友之间的称谓与汉族习惯称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保持了本民族古朴的生活习俗。 仡佬族的民族文化“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道真县成立以来, 高度重视仡佬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和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研究会。道真 以仡佬族傩戏原生态元素编排而成的仡佬民族民间舞蹈更是曾在遵义市 获得金奖。道真仡佬傩戏包 含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审美价值,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因此,道

真也被誉为“傩戏王国”。 道真仡佬傩戏 傩戏——这一种神秘、古老的文化,由道真农民千百年传承到今天,道真从此获得了“傩戏王国”的美誉。“傩”本是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吕氏春秋·季冬“云:命有司大傩”。高诱 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 也”。“大傩”在古代皇宫 里举行时是十分隆重的,《后 汉书·礼仪志》说:“先腊一日曰 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 弟年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 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 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 执戈扬盾;十二兽衣毛角;中黄门 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中黄门倡,侲子和曰:“……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汝躯,拉汝干,节解汝肉,抽汝肺肠,汝不急去,后者为粮。因作方相与十二兽舞,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洛水中”。驱逐疫鬼仪式不仅在皇宫举行,乡下也有类似活动,《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那场面虽然比不上皇宫的豪华,热闹的程度是一点也不逊。 千年以降,今天的“傩”已远非古时的模样,就如同人的饮食、服饰演变到今天与古人早已大相径庭一 般。但正如食饱衣暖的基本功能没有 变化一样,“傩”也仍保持着驱逐疫 鬼的职能。“傩”在当今学术界谓之 “傩戏”,那是学者看重“傩”的表 演成份。人类重功利,驱逐疫鬼迨非 人力能为,只好假之神力。而神又并 非一请即动,古人于是以娱神的方式,

仡佬族人崇拜诸神

仡佬族人崇拜诸神 姚元华 岑巩仡佬族人过去对自然神的崇拜,主要有大地、水、火、雷、桥、洞、米、岩头等等,在这崇拜的诸神中,颇为崇拜的是土地神。 土地神 土地神也称上地庙,岑巩仡佬族人认为地有地神,万物得以滋长,土地生长五谷,才给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必须的生活资料,便从崇拜土地到祭土地神,这是古人“亲地”的自然崇拜。为了酬劳那些对农业生产作出贡献或有功于民的人物,便把他们奉为土地神,加以祀奉。据《礼记·祭法》载,传说在三皇五帝时,共工的儿子句龙长年累月辛勤开垦九洲荒地,种植五谷,死后被奉为土地神,也是人类最早的土地神,但早期崇拜的土地神,是抽象化的大地之神,既没有职司,也没建立神庙。大约到汉代,才有朝廷设的后土祠,作为祭祀土地的场所。汉唐之际,土地神才由自然之神衍化为人鬼之神,并有了某某人死后做土地神的说法。 岑巩县仡佬族人长期以来,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共工的后裔,是开荒辟草的开荒业主,古老先民。自宋代以后,仡佬族人就认为土地神能保佑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安宁。土地神大都是下层人物,土地神是民间俗神,地位低微,不为历代统治者所看重,明太祖取得天下后,取消了土地神的各种封

号,只将其视为冥间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庙宇很小,往往在城角村头立一个二三尺高的小庙而已。土地神,岑巩仡佬族人也称为土地爷、土地公、土地婆等。按处所方位又有山神土地、坳神土地、屋上土地、挡方土地等等之称。敬奉的神庙也有土地庙、土地官等称呼。土地神受到了仡佬族人的普通信奉。以前,在仡佬寨子上,一般每个自然村寨前,均立有一座约三尺高的土地宫,百分之九十几的住户,大门前立有挡方土地,缝年过节,红喜(婚嫁、建房、祝寿、满月等),白事(丧葬)均要备注肉等供品到土地公(婆)前敬奉,烧香烧纸,祈祷平安增福。 山神土地、坳神土地是立在山上和山坳处的土地。山神土地和坳神土地,均各司其职,分管山神和坳神,凡各种匠人上山做手艺,猎人扎山打猎,或某人从某山某坳经过时开始发病,或在家中生病及遇到什么不顺利的事,均要到山神土地或坳神土地处敬奉土地神灵,以求平安,消除邪恶。 岑巩仡佬族人的土地庙供奉的土地神,均有土地公和土地婆,这与汉代朝廷设的“后土祠”,塑的是妇女神像,称“后土娘娘”极为接近。有研究者认为,“后土”是由远古时代先民所祭的地母神演变而来,因为地母神能生五谷,五谷由野生而经人类培植成为人工生产,这个过程是由妇女创造的,具有一种神力。在女性中兴的时代,即称地母为后土。“后”字的原始涵义是母亲育子之意,“土”则为万物之母,

我国少数民族的衣着服饰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衣着服饰,生活习俗 汉族: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蒙古族: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阿巴嘎蒙古族服饰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回族: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绣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苗族: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 傣族: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傣族男子服饰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净色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这种服装在耕作劳动时轻便舒适,在跳舞时又使穿着者显得健美潇洒。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织“土布”。中山装和西装,已成傣族青壮男子的时装。近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的绸子,裤子依旧。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 僳僳族:身着民族盛装的僳僳族姑娘僳僳族服饰典雅、美观、大方。不同地区的僳僳族妇女因服饰颜色的差异而被称为白僳僳、黑僳僳、花僳僳。白僳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素白麻布长裙,戴白色料珠;黑僳僳妇女多是右衽上衣配长裤,腰系小围腰,缠黑布包头,戴小珊瑚之类的耳饰;花僳僳妇女喜穿镶彩边的对襟坎肩,搭配缀有彩色贝壳的及地长裙,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

仡佬族民族建筑特点

仡佬族民族建筑特点 简介:仡(ge)佬(lao)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437997人。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现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居住环境: 清末及民国初年,仡佬族人口急剧减少,居住区域迅速缩小,仡佬族聚居地多呈点状分布在其他各民族生活区域之间。仡佬人大多是本民族同住一村寨内。寨大小不等,多着百余户,少者七八户。全寨同为一姓者很少,大部分是一姓为主,杂有其它姓氏。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的动荡、民族的迁徙与流动,村寨结构渐为地域关系所取代。 仡佬族一般依山傍水,高山无溪河处则凿有水井、水塘。 家居建筑: 根据文献记载,古代仡佬族的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贵州北部地区的仡佬族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住宅样式。其他地区的仡佬族多住依山而建的土木房屋,一般是一列三间,中间为堂屋,供有神台,不住人,两边分别是一间卧室、一间厨房。 仡佬族多数住在山区,民谚说:“高山苗,水侗家,仡佬住在岩旮旯。”仡佬族因地制宜,以石建房。石头奠基。石块砌石板盖顶。卡内部却是木结构吊脚楼。居住在平坝、安顺、普定、六枝一带的仡佬族,其住房附近的布依族和汉族“屯堡人”大同小异。“屯堡人”喜欢修建石碉耧,这种易守难攻具有良好防御功能的建筑对当地仡佬族民居很有影响。

我国少数民族的衣着服饰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衣着服饰,生活习俗汉族: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阿巴嘎蒙古族服饰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 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回族: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

贵州省石阡县仡佬族民俗文化

贵州省石阡县仡佬族民俗文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熔炉,地处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正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独特的民族生存条件。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智慧的贵州人民用特有的方式创造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今的贵州,已有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等48个少数民族。各种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习俗已成为贵州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贵州石阡尧上仡佬族文化村 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石阡县尧上仡佬族民族文化村也正是贵州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尧上仡佬族文化村坐落于石阡佛顶山脚,包溪河畔,距县城大约 38公里,车程大约一小时,该村住着六 七十户仡佬族居民,所有房屋都是两层, 前面伸出挑廊,是典型的吊脚楼式建筑, 但又有其他独特之处,比如,门槛高,窗镂花,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左右两个厢房,呈“凹”型,十二根木柱承受着整栋房子的重量,除宗祠为悬山顶建筑外,其余均为歇山顶建筑。总体结构精巧,造型奇特。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仡佬族人民传承了祖先留下来的习俗,并保持了他们独特的民族风俗。 仡佬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有节日都要在一个土坑里燃起篝火,部分男女老幼齐聚于火旁欢歌起舞。尧上仡佬族最重大的节日

就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一的敬雀节了,每 当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糍粑。在杀猪、 牛、羊、马四牲祭祀葫芦神鹰和十二只 彩凤,祈祷家业兴旺和五谷丰登。除此 之外,还要上演本民族特有的艺术节目舞毛龙、薅草锣鼓、傩戏、木偶戏以及仡佬情歌对唱等。前来参加“敬雀节”的亲朋好友,远方宾客,都会被热忱好客的仡佬族妹子拦下,敬上一碗竹筒盛的家酿米酒,入驻山寨,住仙人靠小木楼,品神仙豆腐、黄狗粑等风味小吃,观凤凰翘角檐、菱形打门锤等仡佬民居,赏傩堂戏、蓑衣舞等民俗表演。尧上仡佬族文化村还有一条延伸到包溪峡谷的正街,是民族风情区的 主干道,里面有仡佬族独具特色的小吃 和商品。正街的左边有条小街通往垂钓 塘,往前走几步便可看到民俗表演场, 所有的民俗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左边有 棵大树叫猴栗树,树体高大。需要四个人才能合抱住,树上神奇般的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兰草,更有蜜蜂常年萦绕!被当地居民视为神树。 仡佬族的禁忌 仡佬族的人们认为,平时不能站立或坐在家门口;有分娩或有丧事的人家,外人不得入内;妇女生孩子未满40天的,不能跨门槛,也不能到井边挑水。仡佬族热情好客,亲戚朋友相聚,都要以酒为礼,遇到喜庆或节日,酒必不可少。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 姓名:韩焦班级:09应数学号:200910010010 仡佬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是最早开发西南地区的民族之一,也是境内的土著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仡佬族先后有过濮人、僚人、仡佬族之称。在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变革,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统称为仡佬族。而道真就是一个以仡佬族聚居的地方,仡佬族在这块土地上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迄今为止,仡佬族文化已成为了道真富有无穷魅力的特色文化之一。道真县成立二十年以来,高度重视仡佬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和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研究会。道真以仡佬族傩戏原生态元素编排而成的仡佬民族民间舞蹈更是曾在遵义市获得金奖。道真仡佬傩戏包含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审美价值,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因此,道真也被誉为“傩戏王国”。 20多年以来,道真尽力收集各类仡佬文化实物,其中包括仡佬族傩戏面具、服饰、乐器、道具等,收集整理后编辑出版了《仡佬族故事集》,《仡佬族歌谣选》,《仡佬族哭嫁歌》等一大批仡佬族文化书籍,并且,仡佬族傩戏、仡佬族高台舞狮和仡佬族三幺台等已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仡佬族人习惯把玉米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叫作玉米干饭;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节日里或是有远客临门,他们就在玉米面里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称为“混合饭”。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过,最受他们喜爱的要算是骨粉与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 “三幺台”作为仡佬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也是道真仡佬族独有风味的食俗,浓缩了仡佬族食俗的精华。“三幺台”是道真仡家人最具特色且最隆重的一种食俗礼仪。每逢嫁娶、寿庆、节日宴请等,都要用“三幺台”招待贵客,通过“三幺台”来互相倾诉交流,增加感情。办三幺台时,10人一桌,长幼尊

仡佬族简介

一、族源 商周时期,我国南方有一种被称为“濮”的古族群,因其分布辽阔,人口众多,而有“百濮”之称。伊尹的“四方令”里即已提及:“正南:甄、邓、桂国、损子、百濮、九菌。”武王发纣推翻商王朝统治后,于成周大会诸侯及“四夷”,西南地区的濮人曾以特产丹砂前往朝贺。《逸周书.王会》载,“卜人以丹砂”,孑L晁注:“卜人,西南之蛮也”,“卜即濮也”。另一种使用有肩石斧、有段石磙的古族群为“越”,他们散布在东南沿海及今广西一带,人们泛称为“百越”。春秋战国时,广西境内的部分越人,溯水北上西进,移入西南地区,与濮人杂错而居,人口渐繁,以致《华阳国志·南中志》误认为,“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杂居于西南地区的濮人、越人生活习俗互相影响渗透的部分,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族群——“僚”(“僚”原写作“獠”,作为族称当读作“佬”)。战国时期即有“僚”人出现。《华阳国志.蜀志》载,保子“帝攻青衣,雄张僚焚”。汉代的僚人已是夜郎国的主体居民。唐初,僚人中的一部分发展为单一民族——“仡佬”。《六祖坛经·行由品》载慧能法师语:“汝是岭南人,又是葛僚,若为堪作佛。”《元和郡县志》卷三十载,洛浦县“甚险固,仡僚反乱,居人皆保其土”。宋《溪蛮丛笑》始写作“仡佬”。 南朝《水经注.温水》载,“遂雄夷濮”的夜郎承袭者于汉武帝时被杀,引起“夷僚成怨”,明确僚人是由濮人演变而成。彝族先民与仡佬族的先民接触较早,确知濮人是仡佬族的先民,《平远州志·艺文志》载,彝族民问“依仿先朝IH~II:满三年一普夥。普谓称仡佬,夥谓祭献”。“普”即濮人。彝语为谓语后置,普夥意为祭仡佬族的先祖濮人。至今彝语仍呼仡佬为濮,呼仡佬族的发祥地北盘江为“濮吐诸衣”,意为仡佬族开凿的河流。元《异域志.僚人》谓,“僚……有打牙者,为打牙葛僚”。(明嘉靖)《贵州通志》谓,古称僚,一日倬佬”,确指仡佬族系从僚人中分化出来的。濮人和僚人相继是仡佬族先民。 贵州各族共认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安顺地区称为“古族”,遵义地区呼之为“古老户”。农村广泛流传有“蛮夷仡佬,开荒辟草”之语。吃新节时,仡佬族人可在村寨附近他族人的田地里摘取谷物祭祖,不遭斥阻。人死送葬,不丢买路钱。这些都反映出人们对仡佬族先民濮人、僚人开发贵州高原历史功绩的缅 怀与崇敬。 二、族称 仡佬族的族称有自称、互称与他称之分。遵义、仁怀、关岭等县仡佬族自称“哈仡”,织金县仡佬族自称“埃审”,大方普底乡、黔西县仡佬族自称“布尔”,大方青山乡仡佬族自称“濮”,普定县仡佬族自称“布告”,平坝、安顺仡佬族自称“褒 佬”,六枝特区仡佬族自称“当佬”.. 仡佬族内各支系问Ⅱ称有:红仡佬称白仡佬为“布欧奥”,称花仡佬为“布欧挂”,称打铁仡佬为“布那舍”,称雅意仡佬为“布搓外”。披袍仡佬称打牙仡佬为 “那”,篾仡佬称打牙仡佬为“夺搂娄布郎”。 彝族称仡佬族为“濮”,老彝文写作研或出,皆音“仆”。苗族大多数称仡佬族为“克”,亦有称为“友”、“直蚩”或“嘎赫”的,布依族称仡佬族为“戎”或“布戎”。汉族称仡佬族为“仡佬”、“阁老”、“古族”、“古老户”。汉文文献里的仡佬族于唐代写作“葛僚”、“仡僚”,宋代写作“猜僚”、“狍讫”。元、明、清三代又指皆为仡佬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为仡佬族。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云南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

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和满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米。 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

民族风情:仡佬族

民族风情:仡佬族 仡佬族即中国古代“僚人”,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六枝、关岭等20多个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人口437997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仡佬族有自已的语言,但各地仡佬语差别很大。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还会仡佬话,汉语已成仡佬人进行交际的工具。一部分人还会讲苗语、彝语或布依语等。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仡佬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打铁业比较发达,因此,史书上把有些地方的仡佬称为“打铁仡佬”。 仡佬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生活习俗等方面和当地汉族相似。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春节是他们的节日。 禁忌平时不能站立或坐在家门口;有分娩或有丧事的人家,外人不得入内;妇女生孩子未满40天的,不能跨门槛,也不能到井边挑水。 日常食俗仡佬族习惯日食三餐,早餐稀饭或酸汤(发酵发酸后的肉菜汤)烫饭,中餐和晚餐多为干饭,即大米干饭或玉米干饭。仡佬族制作的玉米干饭很别致,一种是先将玉米磨成细粒,放入锅内

蒸熟或半熟,然后摊开碾碎、拌水,再复蒸两次,成饭后软香可口;另一种是将玉米磨成小粒,用水浸淘一次,直接入锅煮成半熟后捞出再蒸熟食用。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喜食玉米大米混合饭,制作时先将玉米粒和大米分别蒸成半熟,然后拌匀再蒸即可食用。糯米食品,是仡佬族最喜食用的食品之一。糯米一般都用来制作糯米粑,做糯米粑时先将糯粑,烤、炸、煮均可。因制作方法不同,各具不同的风味。食用时,常配以蜂蜜、红糖、白糖、芝麻、苏子等。仡佬族大都喜欢把鲜菜做成酸菜和腌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姜混合腌制的酸辣菜,用香椿芽腌制的腌香椿,不仅可以凉拌,单独作菜,而且还可用来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肉类主要有猪肉、羊肉和牛肉、马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菜肴是用猪骨头、鸡肉加大量的辣椒粉舂碎,加各种佐料做成的辣椒骨,食用时既可单独做汤,又可与其他菜相配,制成各种风味菜肴。仡佬族很喜欢吃辣食,吃法很多,如:将嫩辣椒放在干锅内爆成半熟,然后油炒煳;或将嫩辣椒煮成半熟,晒干,吃时再用油炸,直接用来下酒。仡佬族善酿酒,以“爬坡酒”最富特色,酒用玉米、高梁、毛稗、稻谷等酿制而成,常用作礼品赠送亲友。 节庆、礼仪食俗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如春节、端午节、七月节和中秋节。糯米粑是仡佬族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用一升或几升糯米打成一个大的粑粑,放在簸箕或方木盘内,供奉祖先,三天之后才可食用。黔西的仡佬族还用豆豉叶(扁竹叶)插在粑粑上,以表示祖先开荒辟草时插草为标;广西的仡佬族还有在除夕的供品中加粽粑和红薯之习。在端阳

仡佬族

仡佬族 仡(ge)佬(lao)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79,744人(2000年人口普查)。贵州省聚集了96.43%仡佬族人口,其余各省份都有分布,以杂居为主。贵州聚居地主要为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分布于贵阳、六盘水、遵义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仡佬族(越南语:C?lao)也是越南54个民族之一,有1845人(1999年人口普查)。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人与古代贵州一代的僚人有渊源关系。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古僚人,是西汉时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云南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内的僚人亦“魅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公元前130年,汉朝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又分设群。从此,这一带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逐渐密切。汉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僚人社会,从而缓慢地向封建社会过渡。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这时,僚人社会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农民生产的稻、麦等粮食已有一部分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他们纺织的“僚布”质量也很好,成了上缴封建王朝的贡品。

民族服饰赏析教学大纲

《民族服饰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四号黑体、下同):XXX(四号宋体、下同) 学时:32学分(含课外学时)学分:2分 适用对象:艺术设计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杨阳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赏析》,高等教育出版社,94年应立国主编,《世界民族服饰》,高等教育出版社,98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下同)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三、学时分配 章节课程内容学时1东北、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服饰4 2 3 4 5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世界民族服饰 10 14 4 4 (表格内容为小五号楷体)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东北、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东北、内蒙古的广大地区,生活着满、蒙、鄂伦春、鄂温克、 朝鲜、赫哲、达斡尔、锡伯等少数民族,他们多数从事游牧、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少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介绍满、蒙、鄂伦春、朝鲜、赫哲民族的民族服饰:1、了解历史;2、熟悉文化习俗;3、掌握民族服饰特点。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2.教学基本要求:阐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服饰特点,最后对个少数民族 的服饰进行图片鉴赏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各民族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难点是各民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4.教学建议:分析各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以各族服装为原型设计

出2-3套现代日常服 第二章: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东北、内蒙古的广大地区,生活着满、蒙、鄂伦春、鄂温克、 朝鲜、赫哲、达斡尔、锡伯等少数民族,他们多数从事游牧、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少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介绍满、蒙、鄂伦春、朝鲜、赫哲民族的民族服饰:1、了解历史;2、熟悉文化习俗;3、掌握民族服饰特点。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2.教学基本要求:阐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服饰特点,最后对个少数民族 的服饰进行图片鉴赏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各民族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难点是各民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4.教学建议:分析各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以各族服装为原型设计 出2-3套现代日常服 第三章: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有藏、门巴、珞巴、 羌、彝、白、哈尼、傣、苗、侗等个民族,也是民族服饰最丰富多彩的地区。在这里的每一个民族无论人口多少,其服饰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着本民族的历史、信仰、风俗及审美观念。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2.教学基本要求:阐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服饰特点,最后对个少数民族 的服饰进行图片鉴赏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各民族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难点是各民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4.教学建议:分析各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以各族服装为原型设计 出2-3套现代日常服 第四章: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中南、东南地区有壮族、瑶族、仫佬族、毛难族、京族、土 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他们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在服饰的风格上也完全不同,这里我们向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第八课 达翰尔族 仡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撒拉族

达翰尔族仡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 教学内容:本课介绍达翰尔族、仡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从五个民族的人口、主要聚居地等方面入手,结合经济生活方式、服饰特点等内容,对五个民族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翰尔族、仡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的基本情况。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区分本课的民族。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学会欣赏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尊重其风俗习惯,进而学会尊重和平等对待各民族兄弟姐妹,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五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区域、服饰特点、主要风俗习惯等基本情况;达翰尔族的分布情况。 2.难点:掌握达翰尔族、仡佬族、羌族、撒拉族族名的正确读法和写法;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等工作中,国家和其他民族对羌族等灾区少数民族提供了巨大帮助,结合此事,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将达翰尔族、仡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的族名写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这五个民族的正确读音;将正确读音标注在民族名称的上方,待学生熟练掌握后,擦掉汉字,再让学生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正确的民族名称。 二.教学过程 1.师展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 师:在中国广西西北部,有一条风景如画的绿色长廊,这里传说是凤凰的故乡。就在这居住着仡佬族的人们。 学生活动:讲述仡佬族传说“白马姑娘”。 师:刚才同学们讲述的白马姑娘的传说其实就是仡佬族依饭节的来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仡佬族是怎么过依饭节的。 师播放视频 师:依饭节由“公推”或“轮推”的头首在宗族的祠堂或者自己的家里设祭坛。祠堂外扎彩门,上面贴对联,写着“依饭三年乐一举,轮诚万户庆千仓”,横额写“恭迎圣驾”。 师问:从对联里我们能看出依饭节多长时间举行一次? 生答 师:后面“庆千仓”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渴望,表明了人们内心的美好愿望。 师展示两张节日食品图片 师:仡佬族人们除了会准备像点心、酒、水果这些常规的贡品外还要摆上红薯、芋头做的“牛“和五色糯米饭。 2.师: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布朗族。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对于很多民族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而布朗族最隆重的节日叫“过年节”。为了比较我们和布朗族在过年时的差异,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我们过年的场景。 学生活动:讨论我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布朗族过年节的情况。 布朗族年节,是布朗族的一项传统节日。在农历清明后十日左右,家家都要杀年猪,全寨要宰牛,妇女们做糯米粑粑;年节的当天,晚辈都必须向家族长拜年,并准备两份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好,每份上面放一对蜡烛、两朵鲜花,其中一份糯米粑粑供奉给祖宗,另一份献给家族长;有的布朗族在年节时,要到佛寺前的菩提树下堆沙、种花,向佛爷献米花、糯

贵州仡佬族民间信仰及其现代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b10172299.html, 贵州仡佬族民间信仰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何亮宿振伟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8期 【摘要】仡佬族民间信仰体现了仡佬先民的悠久历史。仡佬人祭祖、祭神,冲傩等祭祀 活動,体现了仡佬人不怕困难,开拓创业的信念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探索和发扬仡佬族民间信仰,可以促进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贵州仡佬族;民间信仰;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C95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8-0233-01 仡佬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主要聚居在贵州省境内。遵义市的务川和道真县是主要聚居地区,其余则散居在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淳朴、勤劳的仡佬人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而在仡佬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就是其民间信仰。仡佬族的民间信仰简单说来是指普遍流行的各种形式崇拜,民众在不同的节气举行仪式祭祀内心的“神灵”。 一、贵州仡佬族民间信仰的类型 总的说来仡佬族民间信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祖先崇拜、自然神崇拜以及图腾崇拜。 (一)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存在于仡佬族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是贵州仡佬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各地的祖先崇拜也不尽相同。例如,竹王乃仡佬族祖先神,所以仡佬人形成了崇敬竹子的风俗。在道真的梅家寨,仡佬人如生育男孩,父母会将胎盘和鸡蛋壳一起埋入竹林里,希冀得到竹王的保佑。而务川的仡佬族则崇拜“宝王”。“宝王”是务川仡佬族开采朱砂的祖先,是仡佬族人心中的财神和保平安神灵。 (二)自然神崇拜 仡佬族俗语:“吃哪山的水,变哪山的鬼,以祭山为大。”山神、水神、火神、雷神等均是仡佬族信仰的神灵。贵州多地仡佬人聚居区至今仍存有大量的山神庙和土地庙。每到农历节气,民众都会带着各种祭品来庙里供奉祭拜,祈祷神灵保佑平平安安、五谷丰登。此外,还有动植物崇拜。贵州仡佬族尤其崇拜神树,每一个村子都有神树,不能砍伐。 (三)图腾崇拜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中华各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广大少数民族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 西藏女性的服装服饰文化 西藏妇女身段苗条、腰肢柔软、面貌姣好,而且她们非常喜欢打扮,也善于打扮。雅鲁藏布江边的农村少女,外着黑氆氇无袖长袍,内穿红、白或绿色衬衫,腰系鲜艳如虹的氆氇围裙,脚踏花纹美丽的“松巴”靴,乌黑的头发掺进五色丝线扎成大辫盘在头顶,朴素清新,温 柔和善,犹如一朵田野的格桑花。 牧女服饰具有草原的气息,质感极强的 光皮藏袍,裹着健硕的身躯;皮袍镶嵌黑、 红、绿色宽边;腰间挂各种银质或铜质工具, 例如奶钩、针套、火镰、火石、牧鞭、小刀 等等。它们同时也是和腰身相配称的装饰品。 牧女爱将头发梳成无数细辫披在身后,发披缀满 珊瑚、贝壳、松石和银币等等。夏日牧野,草地 青绿,盛装牧女三五成群,长裙曳地,款款而行, 满身佩饰发出悦耳的声音。 拉萨妇女的装束又有独特的风韵,她们的长 袍往往用深色绸缎、哔叽、氆氇制成。夏天穿无 袖长袍,里衬各种花色绸衫,腰带紧束,以衬婀 娜多姿的身材。春秋穿带袖长袍,冬天则穿皮袍, 长及脚裸。盛装的拉萨妇女,头戴珊瑚、松石做的头饰,名叫“巴珠”;耳带金银镶绿松石的耳坠;左手戴银镯,右手戴白海螺。白海螺从小戴在手上,据说死后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彼岸。脖子上挂蜜蜡

珠,胸前悬挂银盒,内装护身佛,或者种种圣物。这些装束,我们从今天节日庆典斟酒女郎的身上,仍然能够看到;藏戏和歌剧舞台上也时有出现。 不过,目前拉萨妇女,特别是年轻的女性,无论服装,还是装饰品,都朝着简便、适用、美观、更能显示身体线条和审美情趣方面发展,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展现出多种新款式。 苗族服饰文化研究 苗族服饰,是典型的女性文化瑰宝,苗族女性是其服饰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苗族服饰又是一种原始苗族人民的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存根,一种无字的历书,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 苗族服饰由于性别、年龄、婚否等情况而不同,并且 有地区差别。但都保持一种苗族从古至今的传统款式,苗族 女性百褶裙,图案花纹色彩斑斓,多刺绣、织锦、蜡染、挑 花装饰。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保持了苗族 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后汉书·南蛮传》)的传统。 服饰用料则以居住地出产的原料为主,多以棉、麻、毛等经 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 现有的苗族服饰,主要以地域而定,分为黔东南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型五种。 黔东南苗族服饰:流传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16个县市和都匀、荔波、三都、兴仁、安顺,广西融水、三江等区域。上衣有大领对襟或右衽半身。百褶裙长短不一,佩戴各式围腰和绑腿。发髻也有较大差异。总体上黔东南苗族服饰有30多种款式。 黔中南苗族服饰:主要有贵阳、龙里、贵定、惠水、平坝、安顺、平塘、罗甸,云南的丘北、文山、麻栗和广西隆林等地。其特点是以黑、白、蓝色线绣衣裙或蜡染。大领对襟开,百褶裙,包头帕或头巾,髻发。黔中南苗族服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