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陈涉世家》问题探究(人教)
《陈涉世家》课后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课后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熟读课文,注意本文叙事的脉络,回答下列问题。
1、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
2、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此题意在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认识陈胜的才略、胆识以及他在反秦斗争中的作用。
1、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
2、舆论准备包括:
⑴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
⑵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做“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叫“大楚兴,陈胜王”。这实际是假借鬼神的名义号召众戍卒准备跟陈胜一同起事。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首先是要既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陈胜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并杀两尉”。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
《陈涉世家》问题答案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鱼腹置书。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
10、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醉”为该段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2、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叛逆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1)抓住时机(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
▲.文学常识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约前145-?)我国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举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节选的这一部分记述了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的浩大声势。陈涉正是怀着这种“鸿鹄之志”带领农民揭竿而起,揭开了反抗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序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素材】《陈涉世家》问题探究(人教)
《陈涉世家》
问题探究
一、整体感悟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主要塑造的人物是谁?运用了哪些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主要线索,生动的记叙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的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起义运动。文中主要刻画的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的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二)围绕着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第1段介绍农民起义的领袖;第2段记叙起义的原因和谋划情况,第3段写起义的经过和取得的胜利。
(三)陈胜在起义初期做了哪几件事?这表明他有怎样的远略?
首先,“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为未来的指挥中心建立一个战略后方;其次,自己率兵攻占陈作为西进攻秦的指挥中心;第三,建立政权,提出复兴楚国的战略口号。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战略目标是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四)本文系长文节选,但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试考虑作者是怎样处理历史材料的,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作者选材有详有略。从全篇来看,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在详写的那一部分里,重点是写陈胜的谋划,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
卒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些有详有略地写来,才能突出地表现陈胜的非凡才略。
二、局部探究
(一)文章的开头是怎样写的?表现出陈胜的什么性格?哪一句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九下22课《陈涉世家》知识梳理(含答案)
九下22课《陈涉世家》知识梳理
【文学文化常识】
作者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不顾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发愤著书,终于写成《史记》。
2、作品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大事年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前四史”
(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
(2)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
(3)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4)晋朝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
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
【译文】(中括号加粗的为重点字义)
陈涉世家《史记》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道受雇佣耕作,(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之:去、往](休息),惆怅了好久,对同伴们说:"如果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泛指小鸟,比喻庸人。鸿鹊: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
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参考答案
1、《沁园春·雪》
一、1.(fn )(ro )(zh )(xn )(zho )(hn )
2.A
3.C
4.D
5.D
二、(1)顿:立刻(2)须:等到(3)输:差,失
(4)惜:惋惜(5)逊:差(6)河:黄河
(7)折腰:鞠躬,倾倒(8)妖绕:娇艳美好
(9)风骚: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三、填空:
1、润之,思想家、军事家、词,长短句。阕。
2、词牌,词的题目。
3、热爱祖国、人民群众。
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7、《诗经》、《楚辞》。
8、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9、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0、“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选择题:
1、(C )。
2、(D )。
3、(A )
4、(B )
5、(C )
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六(一)5. 答案:这样写,词的意境大气磅礴,气象雄伟,令人心胸开阔,心气豪爽,精神奋发,为祖国山河如此壮丽而自豪,爱国热情油然而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6. 答案: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空间极其广阔,景色极为壮丽。可以看出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7. 答案:这样写有多种因素。第一,有视觉的因素。站得高,看得远。看到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视线跟着地势望去,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第二,有精神的因素。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因而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生动活跃。第三,有时代的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化静态为动态,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陈涉世家》优质教案
22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识记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常识,积累文言词语和重点语句,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手法,掌握注重剪裁以突出重点的写法。
3.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培养爱国思想。
【教学过程】
一、在追忆中复现
师:有一句老话,不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熟不熟悉,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
生:(齐答,有的笑)反抗。
师:不知道笑的同学是出于什么原因。可以告诉我吗?
生:(迟疑后终于开口)平时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想发泄一下时就这样给自己找理由的。
师:(微笑)这个理由也没错啊。这句话道出了一个自然规律,压力过大当然会产生反作用力啊。不过,说出这句哲言的人本意可不在此。有同学能告诉我它本来是说什么的吗?
生:听历史老师经常讲。说的是被压迫者总是会奋起反抗的,而斗争的原因不在别人,就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
师: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熟悉的历史事实吗?
(生举例,略)
〖点评〗由一句历史规律发散开来,帮助学生积累人文修养,发展发散思维。
师:刚才大家提到了我国古代陈胜吴广反抗秦王朝的斗争。我们一定对这件历史史实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哪一位同学向我们简单介绍经过。
生:陈胜吴广被征发去修长城,结果他们在大泽乡的时候因为下起了大雨,道路被阻断,贻误了服役报到的期限,按照当时秦朝的法律要被判处诛灭九族(,那时秦朝的法律特别残酷),于是他们就拼死反抗,起义斗争了。
师:这位同学讲述的基本上符合史实,不过可不够绘声绘色了。这样听来,大泽乡起义好像就是一件很平常容易的事了。(众笑)不过,还是要感谢他帮助我们重新恢复了对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大致印象。(师正色)大泽乡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发起的?在严酷的管制下陈胜吴广如何能够发起翻天覆地的壮举呢?陈胜凭借什么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掌旗人的?让我们随着一位二千多年前的伟人的讲述,把目光投向那刀光剑影、风云变幻的历史深处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2.陈涉世家
学习目标
• 1. 了解《史记》与司马迁;疏通文意,把握课文的 基本内容;
• 2.分析陈胜、吴广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 象以及材料剪裁的当的写法;
• 3.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的 思想意识。
作者司马迁, 10岁“诵古文”, 20岁开始 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 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 汉武帝元封八年(前108)继承他父亲司马 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 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他博览 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后因替 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他 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百姓多闻其贤, 未知其死也;” (2)“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6、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是:
鱼腹中书
Fra Baidu bibliotek
篝火狐鸣
7、这样的舆论准备是为了什么目的?
“威众”
第三段(课文赏析)
1、哪一句表明吴广在戍卒中有一定的威
望?: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识记重点字音鸿鹄闾l左適戍戍渔阳皆次当行度已失期以数谏故陈胜王间令吴广尉果笞笞广宁有种乎车六七百乘骑千余被坚执锐hzhshhngdushujinwngjinchnngshngjp按事件发展过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胸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陈涉世家》的习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的习题及答案
1.给加点字注音。
①阳夏()②嗟()乎③闾()左④谪()戍⑤皆次当行()⑥陈胜王()⑦罾()⑧篝()火⑨笞()广⑩被()坚执锐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今亡亦死()
⑵辍耕之龚上()
⑶若为佣耕
⑷发闾左谪戍渔阳
⑸念鬼
⑹夜篝火
⑺此教我先威众耳
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⑼比至陈
⑽刑其长吏
3.本文的作者是代著名的史学家、家(人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鲁迅称之为“”。 4.读完课文,陈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堂探究]
(一)问题探究
1.比较加点词语的不同用法。
(1),之
辍耕之龚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楚人怜之()
(2),死
等死()
死国可乎()
(3),以
以激怒其众()
祭以尉首()
扶苏以数谏故()(4),而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写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固以怪之矣()
(2),陈胜王()
(3),将军身披坚执锐()
(4),为天下唱()
(5),乃丹书帛曰()
(6),忿恚尉()
3.下列对陈胜的语言描写分别表现了陈胜怎样的性格?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找出句中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
5.秦末农民起义具有 ___必然性,请据课文内容加以说明。
6.文章开头同时列出陈胜、吴广二人的姓名、籍贯、表字,文中写了二人合谋举事等内容,能否据此把本文看成是二人的合传,名为《陈涉吴广世家》?
(二)语段探究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同
步练习及答案
内容预览:
学习诊断
21.陈涉世家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嗟乎()鸿鹄()
忿恚()()佣耕()
闾左()皆次当行()
间令()笞()
以数谏故()毋()
弗()长吏()
2.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ò)________耕(chànɡ)________恨行(bǔ)________(pēnɡ)________食
(ɡǒu)________富贵丛(cí)
(ɡōu)________火(tǎn)________右
社(jì)________置人所(zēnɡ)________鱼腹中(pī)________坚执锐皆(xínɡ)____________其长吏
3.《陈涉世家》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我国________(朝
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通史,全书130篇,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体例。后人把这部书称为________。
4.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
(1)发闾左逋戍渔阳
________通________
(2)为天下唱
________通________
(3)固以怪之矣
________通________
(4)将军身被坚执锐
________通________
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人教版九年级《陈涉世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陈涉世家》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陈涉世家》教案
教学目的:
一、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要点:
一、了解作者和《史记》
二、了解一些词古今的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司马迁和《史记》。
方法:引导学生看教材注解①。教师适当补充下边内容。
作者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后国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官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526,500字。在史学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课《陈涉世家》就节选自《史记》。
二、初读课文。
1.正音
学生参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说明]本文较学过的文言文长一些,需要注音的字多。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先读注解所注的字音,然后读课文;或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掌握字音;也可以在学生自读后,集体对一些字正音,同时,结合注解,理解其意。有些字的读音,不可能一下子记住,在下边的教学中,随时复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陈涉世家》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通假字:
1、適戍渔阳通
2、固以怪之通
3、为天下唱通
4、身被坚执锐通
5、无相忘通
6、知其指意通
二、古今异义:
1、今亡.亦死古:今:
2、又间.令吴广古:今:
3、卒中往往语古:今:
4、会.天大雨古:今:
5、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今:
6、楚人怜.之古:今:
7、比.至陈古:今:
8、等.死,死国可乎古:今:
9、今诚.以吾众古:今:
10、或.以为死古:今:
三、一字多义:
1、之:辍耕之.垄上()鸿鹄之.志()
怅恨久之.()二世杀之.()
固以怪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楚人怜之.()
2、以:以.数谏故()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祭以.尉首()以.激怒其众()
杀之以.应陈涉()或以.为死()
3、已:壮士不死即已.()皆已.失期()
4、书: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
5、故: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
6、将: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
将.尉醉()王侯将.相宁有()
7、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乃.立为王()
乃.行卜()乃.入据陈()
8、令:借第令.毋斩()又间令.吴广()
9、次:皆次.当行()吴广之次.所旁()
10、应:宜多应.者()佣者笑而应.曰()
11、数:数.有功()卒数.万人()
扶苏以数.谏故()数.日()
12、为:项燕为.楚将()为.坛而盟()
为.屯长()为.天下唱()
号为.张楚()若为.佣耕()
士卒多为.用者()或以为.死()
陈涉乃立为.王()吴广为.都尉()
13、号:号.令召三老()号.为张楚()
14、欲:广故数言欲.亡()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陈涉世家中,陈涉是以哪个身份出现?
a) 民间歌手
b) 无产者
c) 官员
d) 地主
答案:b) 无产者
2. 陈涉背负着什么责任,挑起了反抗的大旗?
a) 地主的剥削
b) 官员的暴政
c) 农民的苦难
d) 商人的欺压
答案:b) 官员的暴政
3. 陈涉世家中,陈胜是以哪个角色出现?
a) 工匠
b) 科举士
c) 农民
d) 商人
答案:c) 农民
4. 《陈涉世家》揭示了哪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时期
d) 汉朝时期
答案:c) 秦朝时期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陈涉的真实身份是一位富有的地主。
正确 / 错误
答案:错误
2. 陈涉通过宣传鼓动,成功带领人民反抗暴政。正确 / 错误
答案:正确
3. 《陈涉世家》中,陈胜是一位科举士出身,拥有高学历。
正确 / 错误
答案:错误
4. 《陈涉世家》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
正确 / 错误
答案:错误
三、简答题
1. 陈涉世家中的陈涉和陈胜有何区别?请简要描述。
答案:陈涉是一个无产者,背负着农民的苦难,挑起了反抗的大旗。而陈胜则是一个普通农民,被陈涉吸引并投身于反抗的行列。他们共
同发动了起义,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反秦英雄。
2. 陈涉世家中的核心主题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答案:《陈涉世家》的核心主题是反抗暴政和追求自由平等。作品
通过描写陈涉和陈胜的故事,展示了人民对于压迫和剥削的不满,并
鼓励人们积极反抗不义的统治。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人民
奋起反抗的力量,同时弘扬了平民英雄的精神和农民阶级的力量。
四、问答题
《陈涉世家》选择题带答案
《陈涉世家》选择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九下)
班级:姓名:
说明:2020最新部编版教材又收录了《陈涉世家》,根据最新教材编辑,后附有答案详细解析。
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
A.度.已失期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解析】A考虑,估计;度量,尺码。B屡次;几。C原因;原因。D同“已”,已经;来。
2.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A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解析】A只是陈述,没有感情色彩。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
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
【解析】A因为;把。B于是;是。C是,担任;被。D代词,指项燕;代词指扶苏。
4.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D )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陈胜、吴广乃谋.曰/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解析】A因为;认为。B屡次;几。C有人;有时。D谋划;谋划。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不甘贫穷,要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问题一
1、陈涉年轻时处于什么 地位?(原来的身份)
佣耕
问题二
2、本段对于人物陈胜进行了哪些方 面的刻画,能体现出他的什么特点?
神情:怅恨久之
语言: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他对这种生活不满、内心迫切希望改变 这种处境,同时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 非凡的抱负。
3.第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少年陈胜?
同矣样。
为…而死
受……的苦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应当该立,当立者乃是公子扶苏。
扶苏以 数 谏 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 因为 屡次 劝谏 缘故 带领 有的人
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
是
爱戴 有的人
以为死,
或以为亡。今诚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 逃跑 如果 把 假装
腹中书
② 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大楚兴,陈胜王。” 这样做的作用是:威服众人 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是: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陈涉世家》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公元前87)约58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10岁“诵古文”, 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后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二、故事背景
公元前209年,一群以陈涉、吴广为首的贫苦老百姓被征派到大泽乡去驻守。当时天下大雨,耽搁了他们前往的时间,按秦朝的律例,误了时间要斩首,陈涉、吴广于是鼓动大家揭竿而起,陈涉封自己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天下百姓一呼百应,纷纷杀死秦的贪官酷吏,以相应陈涉的起义军。
三、注释
1.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政权,故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
2.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陈胜、吴广起义军
3.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县。
4.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佣。
5.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
6.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快。之,语气助词,不译。
7.若:代词,你,指陈胜。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9.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
《陈涉世家》教学反馈片段与分析
| _
o 。 案翻
薯 。
~
… ...
一
~
一 麓黪 ~
鬟一鬈
ll¨
I
““
~
转
◇ 符礼 科 ,
Fra Baidu bibliotek
。
一
。
【00@0 】
在教 学人教 版 九年级 上册 《陈涉世 家》 第三 自然段 时 。我让 学 生模仿 陈胜 演讲 ,其 中一 个 学 生用 原 文演 讲 . 另一个 学生 用 自己的话演讲 .我和其 他 学生评议 正准备 进入 下一 个教 学环 节 时.一个 学 生忽 然举 手 ,他说 :“老 师 .从 刚才两 个 同学的演讲 中我 突然想到 一 个 问题 .‘王 侯 将 相 宁 有 种 乎 ’这 句名 言 是 陈 胜 的 原 话 吗 ? ”
专 题 形 成 了两 种 对 立 的 观 点 :“不 是 陈 胜 的 原 话 ”“是 陈 胜 的 原 策 划
话 ”“那 大 家讨 论 一 下 .关 键 是 要 说 出依 据 ”我 说 经 过 讨 论 ,学 生 发 言 。第 一 个 学 生 说 :“我 认 为 这 是 陈
胜 的 原 话 ,第 一 段 中提 到 陈 胜 ,字 涉 :另 外 陈 胜 有 远 大 志 向和足 智 多谋 .说 明 了陈胜 的 身份 虽然是 一 个农 民 .但 他 是一 个有知识 有 文化 的农 民 .所 以他 能够把 话说 得 文雅 一 点 。”我作 出引导式反 馈 :“好一 个有 知识 有 文化 的农 民!有道理 .反 方如何 看?”“陈胜 少年 时就 受雇佣耕 地 .说 明他 家庭 贫穷 ,出身低 微 .他哪 有机 会 读 书?哪 来的知 识 和文化 ?”“我认 为 ‘字 ’是 封 建文人 或有 点地 位 的人 才有 的 ,如 刘备 字 玄德 、李 白字 太 白等 ,一 般 的老 百 姓好 像 没 有 ‘字 ’.而陈胜有 ‘字 ’.所 以他 能说 出这 样 的话就 不足 为 怪 。”“据 我所 知 ,古人好 像都 有表 字的 ,农 民也不例 外 。所 以我 觉得 陈胜 说的 话表 达 了 ‘王侯 将相 宁 有种 乎 ’的意 思 .在 这 个事 实的基础 上 由司 马迁加 工成 了这 句话 ”顺 着 学生的发 言 .我 又提 问 :“你认 为 陈胜会 怎 么说? ”学生 答道 :“难道那 些做 王侯将 相 的 .是天 生 的责种 吗? ”我及 时补充 :“这里 我补 充一 下 .古代人 在 本名之 外 .大多 另有 字 .这风 气在 春秋 战 国时代就 很普 遍 了。一般 平 民也 多取 字 .这 样 沿 袭 成 为 一 种 习 惯 古 人 的 ‘名 ’是 出生 时 父 母 长 辈取的 .‘字 ’往往 是 ‘名 ’的 解释和 补 充 ,是 和 ‘名 ’相 表 里 的 ,所 以 又叫 ‘表 字 ’,‘字 ’是 成年后取 的 。由于种种原 因, 大 约 在 五 四 新 文 化 运 动 后 .国人 便 开 始 摒 弃 ‘字 ’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涉世家》
问题探究
一、整体感悟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主要塑造的人物是谁?运用了哪些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主要线索,生动的记叙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的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起义运动。文中主要刻画的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的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二)围绕着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第1段介绍农民起义的领袖;第2段记叙起义的原因和谋划情况,第3段写起义的经过和取得的胜利。
(三)陈胜在起义初期做了哪几件事?这表明他有怎样的远略?
首先,“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为未来的指挥中心建立一个战略后方;其次,自己率兵攻占陈作为西进攻秦的指挥中心;第三,建立政权,提出复兴楚国的战略口号。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战略目标是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四)本文系长文节选,但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试考虑作者是怎样处理历史材料的,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作者选材有详有略。从全篇来看,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在详写的那一部分里,重点是写陈胜的谋划,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
卒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些有详有略地写来,才能突出地表现陈胜的非凡才略。
二、局部探究
(一)文章的开头是怎样写的?表现出陈胜的什么性格?哪一句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者选择了“陈涉少时”“与人佣耕”的典型事例,这是传记全文的开头,通过“辍耕之垄上”的细节,运用人物对话,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生动的说明了陈胜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有反抗秦王朝暴政的决心。“鸿鹄之志”一语画龙点睛,关涉全篇,为后文写陈胜揭竿而起作了铺垫。
(二)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在第一段中画出有关句子并说明。
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繁重的劳役和残酷的刑法。“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一次征发就达900人,可见当时徭役之重;“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统治者逼迫出来的
(三)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四)陈胜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
作者对陈胜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胜与一般的王侯齐观,可见对他首先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由此可见,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刻画了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赞扬了他们反抗暴秦专制统治的历史功绩。
(五)本文的写作特点:试结合全文思考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1.围绕中心来选材组材。文章围绕着秦末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详略得当地记叙了起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者首先简略地交代了主人公陈胜的身世和抱负,继而详写起义的原因、谋划情况、起义的经过及得取得的胜利。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2.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全文共写了三次对话。第1段陈胜与同伴们的对话,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识;第2段陈胜同吴广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善于斗争的智慧和才能;第3段陈胜同戍卒的对话,表现出陈胜反抗阶级压迫的英雄气概。不仅如此,作者还善于根据人物不同的身分和处境,写出对话的语气。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与“等死,死国可乎?”两句,皆为疑
问句,但语气表达方式同中有异,前句“也”相当于“啊”,表达的语气肯定意味强些,表现了“佣耕者”对陈胜的话根本不相信;后句“乎”表达的语气委婉些,含有征询的意味。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3.言简而意丰,话少而情浓。如“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攻”“收”“下”这些动词用得活泼而有序。再如,“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活灵活现的写出了士卒敬畏陈胜的微妙神态。作者没有工笔描绘,只是抓住几个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就生动活泼地在读者面前舒展出一副反映某一事件全貌的画图,以少胜多,语言简炼如洗。
(六)文中有陈胜、吴广“卜鬼”等情节,你是怎样认识理解的?
陈胜、吴广在密谋起义之时曾找人算卦,后来又在卜者暗示下演出了丹书和狐鸣两出骗局。这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斗争策略,说明陈胜、吴广的足智多谋。其实这种为推翻一个政权而造舆论的骗术,在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关头屡见不鲜。当广大群众畏天命的意识很浓厚的时候,举事者想要“威众”,以种种骗术把自己打扮成受命于天的超人是最取巧、最见效的手法。问题在于作为起义领袖,陈胜、吴广自己并不迷信天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更是不信这一套,在记叙陈胜吴广行卜时,作者特意点破“卜者知其旨意”,既“知其旨意”,则“足下事皆成,有功”云云,还有几分可信?至于“卜之鬼乎”,分明是在参与密谋。《陈涉世家》在行文中使此类骗术昭然若揭,《高祖本纪》中对刘邦制造的斩蛇之类的神话也持保留态度。这都说明司马迁的历史观是进步的。
(七)你怎么理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王侯将相难道是由血统决定的吗!言外之意是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人可为的。两千多年前,陈胜说出这样的话,是很不简单的,它是对奴隶制世袭制度的有力否定和批判。这一命题成为当时起义的思想基础,也为后世起义提供了思想武器。因而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三、重点品读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一)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