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俄罗斯民族风情人音版高中第十单元
第20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王秀
课题名称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学生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高中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中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是民族乐派的第二节内容,主要是对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介绍,本节课教材介绍的作品有两个: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娅幻想曲》、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由于两部作品时间都很长,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以《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为主。因就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两个人及其作品在俄罗斯民族乐派所占分量而言前者均大于后者。另外关于格林卡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这个作品,学生比较生疏,而就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作用,特别是在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作用而言,又是学生应该了解的。《荒山之夜》与强力集团的欣赏与了解则让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自学的方式来完成。
学生分析现状及分析
音乐问卷综合数据:
总人数:662 是否喜爱音乐爱听流行歌曲中国民歌中国戏曲民族器乐曲外国民歌中国歌剧西洋管
弦乐曲
人数652 595 101 43 122 30 82 122
百分比98.5% 90% 15.3% 6.5% 18.5% 4.5% 12.4% 5.43%
从表(一)分析可以看出:(1)、学生对于音乐是十分喜爱的,也是乐于实践的。(2)、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是喜欢流行的、商业化气息强的、时尚的、贴近生活的音乐作品。对于我国民族器乐的了解是比较缺失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商业化音乐的大量炒作、各种音乐传播媒体中通俗音乐、快餐音乐文化的泛滥,使得社会大气候对交响乐持一种漠视的态度。其次对于欣赏器乐曲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认为内容太深奥,不像歌曲从歌词有时就能了解作品的形象。从调查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交响乐普遍不感兴趣;学生经过前几节课的欣赏对交响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在欣赏一部比较陌生且篇幅较长的器乐作品时,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昏昏欲睡的状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长达10分半,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听懂音乐,教师必须将欣赏的过程精练,用最佳的方式最有效的手段实施教学。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精品教案(优选推荐)
4.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卡玛林斯卡亚》两个不同的音乐主题。 难点:感受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5. 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探讨,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预留作业的完成,对学生 音乐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全面的掌握和客观的评价。
旋律结 构
运用四度音程,旋律音阶逐渐下行
节奏
舒展
紧凑
速度
缓慢
快速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通过聆听俄罗斯民族乐派其它音乐家的代表作品,丰富学生的信息量,使其能够更好的利用课余时间 完成对俄罗斯民族乐派音乐风格的学习。 9.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充分利用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充分发挥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
课题
第 1 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俄罗斯民族风情》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将欣赏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作为重点曲目,浏览性的聆听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 夜》。用“聆听——感受——体验——实践——探究”为核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绘画、语 言表述的方法,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的能力。
高中音乐鉴赏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高中
音乐鉴赏教案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高中音乐鉴赏《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教案栏目。
高中音乐鉴赏《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C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
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 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高中音乐_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格林卡代表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鉴赏,使学生初步了
解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产生、格林卡的贡献、俄罗斯的民间音乐元素。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鉴赏,学生能够感受俄罗斯音乐的特色,通过鉴赏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学会如何去分析、欣赏交响曲。
3、感情目标:通过本作品的鉴赏,感受俄罗斯特有的民族风格,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状
态、民族性格;了解要发扬一个民族的音乐需要了解的是它特有的民族音乐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俄罗斯民族乐牌,鉴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教学难点:鉴赏交响曲、体会俄罗斯人民性格中豪放热烈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示范、体验、启发、听辨等
教学用具: 钢琴、手风琴、多媒体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教师演奏《贝加尔湖畔》
二、1.通过两首风格不同的民歌的欣赏感受俄罗斯人民性格中的两面性,为后面两个主题的对比埋下伏笔。
2、介绍,.《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产生的背景
三、鉴赏作品
(一)初步聆听,感受作品的基本风格
(二)通过对主题A的分析感受作品的音色变化
1、听主题A的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旋律,感受风格
3、通过听辨环节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音色变化
4、描述A旋律呈现的画面,呈现俄罗斯人民深情的一面。
(三)分析主题B旋律的舞蹈性
1、聆听旋律
2、教师用琴声带领学生感受舞蹈性的节奏
3、欣赏俄罗斯民间舞蹈,感受里面蕴含的舞蹈成分
4、教师示范踢踏舞蹈的小组和
5、通过师生互动实际体验俄罗斯舞蹈的热烈
(四)感受俄罗斯音阶的特点
1、听辨格林卡对主题B的改编
2、寻找旋律中的特点
3、呈现具有俄罗斯特色的音阶
2019年音乐高二资料俄罗斯民族风情(共25张PPT)
所有的俄罗斯交响音乐,都是从《卡玛林斯卡 亚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柴科夫斯基
完整聆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引子
A
a a1 a2 a3
B
b b1…b13
A1
a1 a2 a 3
B1
b1…b18
尾声
要求:1、听到主题一时请举手示意。 2、主题二时拍出强拍。 3、请仔细聆听,注意乐曲的结构(双主题变奏)。
俄罗斯民族风情
人音版高一《音乐鉴赏》必修课
第十单元第二十节
2019年音乐高二重要资料 内含备课整理资源
聆听两个音乐主题:
主题一
主题二
思考:它们的音乐情绪怎么样? 你联想、想像到了什么画面? 主题一
舞 曲:《卡玛林斯卡亚》
主题二
婚礼歌 :《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
唱一唱:婚礼歌《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
走进——格林卡P137
格林卡—“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格林卡之后出现了柴可夫斯基、 “强力集团”等作曲家。
探讨交流:
•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作品以 人民生活 为题材,
运用 民族民间音乐 为素材,
反映 本民族的 历史和民族风情。
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我们艺术家, 不过是将它编成曲子而已。
格林卡
主调音乐
~~~~~~~~~~~~~~~~~~~~
^^^^^^^^^^^^^^^^^^^^^
高二音乐鉴赏课:《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
高二音乐鉴赏课:《俄罗斯民族风情》教案
蒋素娟
课题:“俄罗斯民族风情”——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
课型:音乐鉴赏课
课时:一课时(45分钟)
授课班级:高一(3)班
教学设备:电视、电脑、音响、钢琴、实物投影、视频展示台
自备教具:俄罗斯歌曲CD、教学光盘、教学VCD、俄罗斯国旗(烟盒)、地图、俄罗斯画册、书籍、作曲家画像、普希金挂盘、饰品(三角琴)、小
提琴、长笛、口哨、俄罗斯文化衫、水兵帽、列宁像章、照片多幅等教学目标: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歌曲《跳蚤之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
征;熟悉《卡》的音乐主题;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
家格林卡和穆索尔斯基。
作品分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此曲于1848年在华沙写成。原名是《以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歌
和舞曲为主题的幻想曲》,这是格林卡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作品,是
俄罗斯交响音乐的奠基之作。乐曲采用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歌曲
《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和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为主题。两
个主题不论体裁或性格都迥然相异:一个悠长、抒情、缓慢而略带哀
伤感;另一个欢乐、活跃而快速。这两个强烈对比的主题足以反映俄
罗斯人民生活的最本质方面,不但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
面,而且体现了他们性格的典型特征。《卡》曲是用两重变奏曲式写
成,即两个主题的变奏采用“整组交替”的形式:第一主题第一组变
奏,第二主题第一组变奏——第一主题第二组变奏,第二主题第二组
变奏。
引子,简短饱满而有力,取材第一主题
第一主题的第一组变奏包括主题显示和它的三个变奏
高二音乐《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反思
高二音乐《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反思
20xx年xx月,我参加了xx市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我的《俄罗斯民族风情》一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荣获高中音乐学科一等奖。欣喜之余,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总结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我找到自我提升的空间。
一、教学设计思路。
《俄罗斯民族风情》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10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中的一节课。课本选取了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考虑到这两首乐曲篇幅都比较长,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整为欣赏穆索尔斯基最具代表性的歌曲《跳蚤之歌》和格林卡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通过欣赏,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及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通过聆听歌曲《跳蚤之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幽默、欢快的音乐情绪,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深刻寓义,对“强力集团”有初步认识。重点欣赏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格林卡,熟悉乐曲两个性格鲜明的音乐主题,通过聆听及体验活动,理解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创作素材来自于民间音乐;并能用抒情、悠扬的声音演唱主题一,能伴着主题二的旋律感受简单的俄罗斯民间舞蹈动作。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突破难点。整节课通过主题对比聆听、学唱主题及感受舞蹈动作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层层推进。
二、教学片段实录。
1、欣赏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简介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于1848年间在华沙写成。这是格林卡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曲,是俄国第一部真正的民族交响乐作品。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19节 对祖国山河的礼赞 课件(共17张PPT)
——(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芬兰颂》——西贝柳斯
提问:1、这是一部表现什么主题的作品? 2、划分乐段
《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 《芬兰颂》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
西贝柳斯
1865-1957 Jean Sibelius
何为民族乐派呢?
作业:课后查找民族乐派作曲家及其代表作。
“民族乐派”Baidu Nhomakorabea表人物
被称为“芬兰民族之魂”
代表作交响诗《芬兰颂》
情绪: 阴森、恐怖
节拍:
2/2
这段音乐表达了作曲家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表现了苦难的、厚重的历史以及人民 所蕴藏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苦难的圣咏主题
这段音乐的旋律线是怎么进行的? 取个什么样的标题适合?
号召斗争的主题
节奏型 反复出现 几次?
六次
节奏反复出现,预示着。。。。
(快板)
铿锵有力的胜利庆典主题
交响诗
• 交响诗的创始人是李斯特。 • 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
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的体裁之一。
《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斯美塔那
引 子——广阔、庄严 第一主题——轻盈、美妙 第二主题——歌唱性 第三主题——舞蹈性
人音版第十单元第二十节《高中音乐俄罗斯民族风情》课件
管弦乐曲.原题名为《婚礼歌与舞蹈歌曲》。 格林卡曲作于1848年。 这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采用 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 的双主题变奏曲。 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 面都不同,但通过二者的交替对比和变奏,通过威严 庄重、活泼欢快等不同情绪的变化,勾画出一幅生动 的俄罗斯民间生活风俗画。 乐曲以俄罗斯民歌《从山上,高高的山上》和舞曲 《卡玛林斯卡亚》为素材创作而成。该曲被视为俄国 管弦乐创作的奠基之作。
巴 拉 基 列 夫
鲍 罗 丁
居 伊
穆 索 尔 斯 基
科 萨 科 夫
• 第一幕 王子齐格弗里德。在生日前夕,其母亲告 诉他,已成年的齐格弗里德要在第二天选一位新娘。而 到了晚上,王子去天鹅湖捕猎天鹅。 • 第二幕 齐格弗里德遇上被罗特巴特施咒的公主奥 杰塔。她白天是天鹅,晚上却会化成一位少女。只有当 某位男子真诚地爱上她时,她才能得救。齐格弗里德邀 请她第二天晚上来参加舞会,并会向母亲表示,愿意娶 奥杰塔为妻。 • 第三幕 各国的公主和使节都来出席齐格弗里德的 生日宴会。罗特巴特也带着他的女儿奥吉莉亚来了。奥 吉莉亚显示的是奥杰塔的形象,只是身着黑装。齐格弗 里德被迷惑并与她缔结了婚约。当齐格弗里德意识到这 一切的时候,大为震惊,并立即赶往天鹅湖。 • 第四幕 王子请求奥杰塔的宽恕,而奥杰塔也原谅 了他。这时罗特巴特用魔法卷起大浪,要淹死齐格弗里 德。奥杰塔为了救他纵身跃入湖内。根据导演编排的不 同,结尾也不一样:或者是双双逝去形成悲剧式的结尾, 或者是天鹅恢复人形,王子救起公主,爱情终于战胜了 邪恶。中国的芭蕾舞团常用这一种结尾 。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20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 课件%28共14张PPT%29
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还出现了一个作曲家小组, 称为“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 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 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除了巴拉 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 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业余作曲家。他们经常 在一起分析、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 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 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因素,创作出具有 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点,以及辛辣的讽刺和 狄浦斯在雅典》、《鲍里
幽默感。
斯·戈都诺夫》等。
《荒山之夜》
• 音乐便是经拉威尔改编成的管 弦乐《图画展览会》,是为纪 念好友、杰出的俄罗斯画家和 建筑设计家哈尔特曼而举办的 “哈尔特曼遗作展”上,穆索 尔斯基从展览中受到启发,决 定创作一部钢琴组曲,用音乐 语言来再现哈尔特曼部分作品 的内容,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 之情。
1.你认为第一主题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AC)
A.缓慢的
B.快速的
C.抒情的
D.悲伤的
2.第二主题的音乐情绪又是怎样的?
A.抒情的
B.欢快的
C.壮观的
D.伤感的
E.热闹的
(BCE)
作品介绍:
引子——乐曲开始简短、饱满而有力。
第一主题又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 “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
穆索尔斯基 (1839-
1881),俄国作曲家,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二十节高中音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说课稿
高中音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卡
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此次说课我将本着高中音乐基本理念要求,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二十节的
一节鉴赏课。通过感受这部作品,能认真聆听体验俄罗斯民族的音乐,感
受格林卡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开创了
广阔的前景,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
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
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拥有着对音乐自
我的独特理解。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多听、多感受,采用观看视频、背景讲解等一些相对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同时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注重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规定,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欣赏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作品,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
3.通过对作品风格的了解,熟唱作品主题部分。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
重难点:
重点: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并熟唱作品主题部分。
难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
《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初步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两部作品的作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习俄罗斯乐派的知识,了解格林卡和穆索尔斯基。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风格和演唱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导入。5ˊ
1.作曲家格林卡为什么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我们艺术家,不过是将它编成曲子而已。”?
2.请学生唱一唱自己熟知的俄罗斯民歌。
(二)新授课《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详讲)
1.以故事的形式介绍格林卡及创作背景。3ˊ
2.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及其第一次变奏。5ˊ
3.分段感受、体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两个主题的风格特征。5ˊ
4.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听唱法)5ˊ
5.复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7ˊ
(三)新授课《荒山之夜》(略听)
二、新授:(38ˊ)
(一)鉴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详讲)
1.以故事的形式介绍格林卡及其创作背景。3ˊ
2.总概:乐曲于1848年间写成。乐曲采用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和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的主题写成。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人民无尽丰富的创造性和想像力,体现了他们典型的性格特征。乐曲的历史意义,正如柴科夫斯基所说:“所有的俄罗斯音乐,都是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这正如橡果孕育出橡树一样”。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单元知识链接:
1、民族乐派
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民族独立斗争蓬勃发展,民族意识日益高涨,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民族革命英雄,同时也影响了一大批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主义艺术家,他们的民族觉悟达到了前所末有的高度,产生了摆脱外国文化统治,建立本国近代民族文化的强烈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崭新的音乐流派——-—民族乐派诞生了。
民族乐派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艺术宝库。对世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欧洲,以东、北欧等国家为中心的音乐,摆脱了以德奥为主的中欧传统音乐的影响.采用自己国家的历史、传说和民间素材,颂扬美丽的祖国、英雄的人民,创作了富有民族性的音乐,开拓了新的领域.民族乐派最先在俄国出现,后发展到东、北欧等国,其代表人物有格林卡、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斯美塔那、德沃扎克、格里格、西贝柳斯等.
民族乐派实际上是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继续或派生的分支,他们把浪漫乐派所强调的个性扩大为民族性,促使世界各民族音乐空前繁荣。
2、“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他们一方面继承和借鉴西欧过去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十分强调广泛收集和整理民族的音乐遗产,探索民族的音乐语
言和表现形式,采用民族的题材内容,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正是他们音乐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同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这些作曲家均属于民族乐派。
俄罗斯民族风情 ——欣赏格林卡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俄罗斯民族风情
——欣赏格林卡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年级:高一年级
【课型】
欣赏课
【教学内容】
格林卡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音乐鉴赏》人音版第十单元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内容。《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创作于1848年的华沙,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者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奠基人,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作品采用俄罗斯民歌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和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的主题写成。乐曲引子富有俄罗斯民族情感,第一主题(婚礼歌曲)由弦乐器齐奏后,进行三次不同的乐器变奏,旋律呈示和交织,生动地描绘出俄罗斯农村婚礼的画面。第二主题(舞曲)在活跃而热烈的情绪中进入,仿佛宣告婚礼仪式的开始,这个主题同样运用变奏等作曲技法,表现俄罗斯民间生活习俗的风景画。乐曲第三、四部分依次对两个主题进行二次变奏。两个主题在性格、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都不同,作曲家通过双主题变奏手法呈现出俄罗斯民歌的绚丽丰采。
这部作品独特的民族风格奠定了俄罗斯交响音乐的创作,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创作财富,成为俄罗斯交响音乐中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柴可夫斯基形象而准确地评价了格林卡这部作品的深远意义——“所有的俄罗斯交响乐都是从《卡玛
林斯卡亚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正如像果孕育出橡树一样。”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聆听两个音乐主题,感受旋律、节拍、音色、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并让学生初步感受俄罗斯音乐的特点,领会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鉴赏分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两个不同性格的主题,感受音乐要素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高二音乐教案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一音乐鉴赏教材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中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是让学生了解西方音乐史上的民族乐派的风格特点和代表音乐作品及音乐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具有代表性,他们的音乐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让学生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从音乐作品中理解音乐家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尊重民族文化。
学情分析
学生对俄罗斯民族乐派比较陌生,本课的音乐作品的专业性很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可以从情感体验的角度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感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代表音乐家格林卡和穆索尔斯基。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欣赏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音乐作品《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荒山之夜》,让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音乐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点
鉴赏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感受,体验支声复调创作手法。教学准备
1、多媒体、示范音乐以及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欣赏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四小天鹅》片段,请学生简要的评价音乐,教师问:这部作品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创作的。教师并但介绍柴可夫斯基导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1、学生自学教材文字内容,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音乐家格林卡,俄罗斯产生民族乐派的时代背景及特点,了解“强力集团”的概况及代表音乐家穆索尔斯基。并提醒学生提出疑问,每个小组提出一个疑问,教师搜集。
《俄罗斯》说课稿
《俄罗斯》说课稿
《俄罗斯》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俄罗斯》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俄罗斯》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二十节《俄罗斯风情》。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格林卡创作的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荒山之夜》是俄罗斯“强力集团”之一的穆索尔斯基创作的管弦乐作品。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强力集团”的知识。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熟悉两首管弦乐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首先播放俄罗斯著名歌星,维塔斯的《歌剧2》,营造氛围,
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2)下面播放《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之后作介绍:(作曲家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①这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做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接下来只听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学生回答,我来总结(第一主题由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接着是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管乐器。第二个主题欢乐、热闹,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树立起运用民间素材交响化自由变奏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欣百度文库:《卡玛琳斯卡娅》
主题一:《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 主题二:《卡玛琳斯卡娅》
速度
节奏
情绪
主题一 主题二
缓慢 快速
舒展 抒情歌唱 紧凑 活泼欢快
作者介绍——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俄罗斯作曲家。 1804年出身于富裕地主家庭。在圣 彼得堡受普通教育期间,学习钢琴、 小提琴与和声。1833年赴维也纳与 柏林学习作曲。返回圣彼得堡后, 创作歌剧《为沙皇献身》并获得成 功。1837年被委派为帝国圣堂乐长。 1842年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 米拉》首演。1857年,格林卡在柏 林去世。
俄罗斯民族风情
俄罗斯风景欣赏
俄罗斯介绍
俄罗斯全称俄罗斯联邦共和 国,横跨亚欧两个大洲。总 面积为1110万平方公里,是 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 罗斯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 富,堪称世界闻名教育大国。 俄罗斯人民受高等教育居世 纪第一,尤其在文化艺术方 面,其身后的文化底蕴令世 人所瞩目。
强力集团
巴拉基列夫 鲍罗丁
居伊 里 姆 斯 基 科 萨 科 夫
欣赏:《荒山之夜》
思考一:听完荒山之夜, 你想到了什么? 妖魔鬼怪、黑暗、恐惧
思考二:看完作品,你认 为作曲家在最后想表现的 内容是什么? 光明、胜利的曙光
欣赏: 《胡桃夹子》
《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代表作品包括歌剧《伊凡·苏萨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 拉》,管弦乐曲《卡玛琳斯卡娅》。
俄罗斯音乐风格
抒情而深沉,略带忧伤
幽默而欢快,热情奔放
思考:分析民间歌曲与音乐作品的关系
民间音乐 原材料
音乐作品 成品
民间音乐不断壮大,并与外来文化相结合,形成绚丽多彩的文 化资源。专业音乐只有植根于民间音乐的土壤,继承传统,才 能得到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