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教案课程
《石灰吟》教案四篇
•••••••••••••••••《石灰吟》教案《石灰吟》教案四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灰吟》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石灰吟》教案篇1一、激情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教师板书:石灰吟。
朗读课题。
顺势解题:(1)吟是一种古诗的体裁。
比如。
有吟诵、赞美之意。
(2)看着这个诗题,你会有怎样的疑惑?2、教师过渡:是啊,司空见惯的石灰有什么值得赞颂的?听录音朗读古诗。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1、教师朗读,提出要求: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关注老师读书的节奏、停顿、语气的变化。
2、听着老师的朗读你是不是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放开来,自由读读吧!3、指名读。
老师有两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1、能读下来。
2、声音响亮地放开来读。
教师及时的评价:(1)读下来了,而且还超越了老师的要求,谢谢你打响了头跑。
(2)符合要求,恭喜过关。
(3)他试图在寻找一种读诗的感觉,这种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肯定。
4、教师范读。
之后师生互换读。
5、指名读。
教师评价:有板有眼。
已经不是在读字了,而是在读诗了。
6、集体齐读。
三、走近石灰,了解古诗大意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
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
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
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
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
经过这次沸腾后,我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
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
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石灰吟教案及课件
石灰吟教案及课件教案标题:石灰吟教案及课件教学目标:1. 了解石灰吟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石灰吟的内容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石灰吟的意义和文化背景。
2. 掌握石灰吟的内容和朗读技巧。
教学准备:1. 石灰吟的原文材料。
2. 课件包括石灰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
3. 学生的朗读和表达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石灰吟的特点。
2. 展示石灰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石灰吟(15分钟)1. 分发石灰吟的原文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2. 解读石灰吟的意义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深意。
3.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对石灰吟的理解和感受。
三、朗读练习(20分钟)1. 引导学生注意石灰吟的韵律和节奏。
2. 分组进行朗读练习,鼓励学生模仿石灰吟的语调和表达方式。
3.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集体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创作活动(15分钟)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段类似石灰吟的短诗。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运用石灰吟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短诗,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总结学习石灰吟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持兴趣和热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如古诗词、戏曲等。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文化展览或演出,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表达中的表现和进步。
2. 评价学生对石灰吟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在朗读和表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的使用。
希望以上的教案能够为您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帮助您顺利完成石灰吟的教学任务。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向我提问。
《古诗三首》石灰吟(教学设计)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石灰吟》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举例: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朗读节奏和重音,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诗人的情感。
(2)词语解析: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理解其在诗句中的含义,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举例:词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如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内容理解:通过分析诗句,理解诗人以石灰为喻,表达出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格。
3.内容理解:通过分析诗句,理解诗人以石灰为喻,表达出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格,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石灰吟》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石灰吟》,使学生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和背诵技巧,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培养语言感知力和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理解诗人的比喻手法和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石灰吟》是一首描绘石灰开采过程的古诗。它以石灰为喻,表达了诗人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崇高品格。这首诗的韵律美和深层含义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石灰吟》这首诗。通过分析诗句,了解诗人如何运用石灰的比喻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仰。
古诗《石灰吟》教案
古诗《石灰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石灰制作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理解古代人们对石灰的赞颂和对劳动的敬意。
3.学习并背诵古诗《石灰吟》。
4.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和投影仪。
2.古诗《石灰吟》课文和注释。
3.小黑板或白板。
4.练习本和铅笔。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熟悉石灰吗?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如何制作石灰的吗?2.展示图片或视频,简要介绍石灰的基本知识。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代人们会写关于石灰的诗歌?第二步:课文学习(30分钟)1.分发《石灰吟》的课文和注释。
2.请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3.分组讨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4.整理学生的意见,进行全班讨论,明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三步:诗歌赏析(20分钟)1.教师解读《石灰吟》的诗歌内容和艺术特点。
2.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和修辞方法,并讨论其作用。
3.引导学生从音韵、格律和词语的韵律感受方面来欣赏诗歌。
第四步:背诵与朗读(30分钟)1.分发练习本,让学生跟读《石灰吟》。
2.指导学生逐句背诵,并加以纠正。
3.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表演。
第五步:创作活动(3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要写一首关于现代生活的诗歌,你会选择什么题材?用怎样的方式表达?2.分组讨论并选出最佳创意。
3.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创作,可以是一首完整的诗歌或是一些表达的片段。
4.邀请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创作,分享给全班。
第六步: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1.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背诵整首《石灰吟》,并思考自己的创作成果。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诗歌朗读:评估学生在朗读时的语音语调、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3.创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创作质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邀请一位画家来班里,和学生一起创作和表演一个与《石灰吟》相关的小剧场。
石灰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石灰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石灰吟》,了解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朗读、朗诵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和演绎课文。
•培养学生理解和品味诗歌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有情感、有思考、有审美、有文化的人。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课文、参考资料、课堂布置等。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石灰吟》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整个故事和情感。
学生应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背景,以及了解诗歌形式和韵律。
2.教师为学生阐述《石灰吟》大意,解释生词、生物、文化、历史和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补充和启发性指导。
课堂探究1.教师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不同的演绎,演绎形式可以是朗读、唱歌、舞蹈、语音、音乐等。
同时,要求学生注意韵律、速度、语调、情感等方面。
2.学生成为分角色读课文,模仿故事人物的语调、表情、动作等,再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短暂演练,最后进行表演。
知识拓展1.带领学生了解《石灰吟》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让学生进一步增长知识,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充满渴望。
2.让学生自由绘制关于《石灰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美育教育。
总结回顾1.教师邀请几个学生上前进行说演讲述,让学生以自己的话表达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感悟和收获。
同时,老师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进行更好的表述和思考。
2.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寻找自己的不足和不足之处,也鼓励学生为自己的表现点赞和加油。
作业布置为学生布置一些有关《石灰吟》的练习项目,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对这个故事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亮点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渊源,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多种演绎形式,培养学生的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结合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提高对艺术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石灰吟名师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第4篇石灰吟名师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与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与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与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内容《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设计精心导入①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与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
请听老师范读。
(配乐范读课文)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
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问题组](大屏幕投影出示):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古诗两首石灰吟》教案
《古诗两首-石灰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理解《石灰吟》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石灰吟的艺术特色,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齐读、默读等形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以欣赏、分析、评价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育学生学习石灰吟中诗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3)学会品味古诗,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 理解《石灰吟》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分析石灰吟的艺术特色,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 欣赏和分析古诗的语言、韵律、节奏等艺术特色。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分享学习心得。
(2)介绍《石灰吟》的作者、背景及诗歌类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石灰吟》,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石灰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4. 欣赏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象征手法等艺术特色。
(2)学生汇报欣赏古诗的心得,进行交流分享。
5. 拓展延伸(1)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石灰”为主题的诗歌。
(2)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石灰吟》进行总结性评价。
7. 作业布置(1)正确背诵《石灰吟》。
(2)完成课后练习,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8. 板书设计《石灰吟》作者:石灰体裁:古诗意象:石灰、火焰、冰雪主题:坚定理想,勇往直前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等。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通过诗句的意境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于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题目“石灰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词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句的意境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学生集体背诵课文。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8. 板书设计石灰吟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粉身碎骨--浑不怕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
七、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石灰吟》。
2. 运用《石灰吟》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古诗《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精选6篇)
古诗《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精选6篇)古诗《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篇1案例背景:负责教学的校长晚上8点半打来电话,说教研室的特级教师杨献荣老师第二天要到学校听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课。
我是备课组长,况且从教14年以来,还从未被特级教师听过课,这样的机会怎可错过?因此欣然接受。
正好教到古诗《石灰吟》,就教这课吧。
上次正好参加市“轻松、高效、有创造”地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感受颇深,我就朝这个方向努力,上一堂扎扎实实的语文家常课。
案例介绍:一、导入:1、先后板书:志、诗言志、托物言志,问学生是什么意思?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言志、托物言志的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学生齐读课题《石灰吟》)。
二、解释题目:1、“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2、你还知道带有“吟”的诗题吗?(《暮江吟》、《游子吟》等)三、指导熟读诗文:1、师范读《石灰吟》。
2、“焚”是生字,前鼻音(学生读一读),字义,写法(上下结构,双木“林”,师范写,生也认真地写一个。
)3、学习古诗文的第一步就是要读好诗,读准每个字音,将诗句读正确、流利。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
)4、读出节奏美,就要体会在哪儿停顿,并能做到停而不断。
(1)、学生自读体会。
(2)指名读,师略加指导。
(3)齐读。
四、理解诗意:1、请同学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意,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注上记号。
出示:锤:敲打。
击:撞击。
若:好像。
等闲:平常事。
2、同位互相说说。
3、集体交流,师随机指导。
适当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时加上关联词(如: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
因为,它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间。
)五、体会诗情:1、诗中“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这三个词写出了石灰生产的过程,从这三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教师边说边在这三个词上用红笔画上红线。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石灰生产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历经磨难。
(2)师或学生简单介绍石灰制造的过程:石灰的前身叫石灰石,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
《石灰吟》教案
《石灰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借石灰表达的情感和志向。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帮助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石灰的精神。
(2)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志向。
2、难点领悟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并能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石灰的图片,提问学生对石灰的了解。
(2)讲述石灰的制作过程,引出诗歌《石灰吟》。
2、作者简介介绍于谦,强调他的生平事迹和高尚品质,为理解诗歌的情感做铺垫。
3、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
(3)学生再次朗读,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4、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重点解释关键词语。
“千锤万凿出深山”: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烈火焚烧若等闲”: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粉骨碎身浑不怕”: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
浑不怕: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整首诗的意思。
5、体会情感(1)提问:从石灰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了石灰怎样的品质?(石灰不怕艰难、不怕牺牲、坚守清白)(2)引导思考:作者仅仅是在写石灰吗?联系作者的生平,想一想作者借石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志向?(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不怕艰难、不怕牺牲、坚守高尚节操的决心和志向。
)6、分析手法(1)讲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即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2)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诗词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7、诵读诗歌(1)学生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2)分组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更有感情。
8、背诵诗歌(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背诵。
《石灰吟》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石灰吟》教学设计(通用15篇)《石灰吟》篇1《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课前先学: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书面资料)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一、直接揭题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2、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简介于谦。
(1)学生自己说一说。
(2)老师做适当小结、概括。
3、释题:(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2)理解“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3)师小结:这也就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到底赞颂了石灰的什么?二、读准古诗1、学生自由读一读,老师行间指导。
2、指名试读,老师、学生相机更正、强调。
3、齐读三、理解诗意、读懂古诗、读好古诗【1、2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小组交流2、师先重点指导“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主要表现了石灰的制造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3、指导“等闲”的意思(结合《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或者《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学生自由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5、这两句是赞颂石灰的什么呢?读了这两句诗有何感受呢?(生自由说说)6、那我们应该如何读这两句诗呢?(指导朗读)【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运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小组来交流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说说,(相机说说这是赞扬石灰的什么?)3、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诗(指导读一读)4、读好整首诗(1)自由练读(2)指名读(3)小组读——齐读四、深化古诗,升华情感1、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不是)那你觉得他是在写谁呢?(自己)2、透过这首诗我们一起来推测或者是说去猜想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或者他对人生的价值看法(据说写这首时他才7岁)(学生自由说说)3、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一些人,谁呢?(指名说)4、这还让我们想起了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学生说说)5、师做小结五、作业布置1、搜集以下一些古诗,读一读背一背(1)「在狱咏蝉」骆宾王(2)梅花王安石(3)青松陈毅(4)竹石郑板桥(5)墨梅王冕2、读读“千锤万击”“粉骨碎身”等词语,在到其它的诗句中找一找类似的出自诗文的。
《石灰吟》教案4篇
《石灰吟》教案4篇《石灰吟》教案篇1今天,在教学《古诗两首》这一课时,我尝试着将两首古诗——《石灰吟》、《墨梅》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读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的节奏。
(注意诗中前鼻音的字较多)2、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注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二、解诗。
1、自由读诗,结合文中的彩图,试着理解诗意,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书中批注诗意。
3、引导学生提己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梳理。
“若”、“等闲”、“吾”、“清气”、“满”、“乾坤”的意思理解是重点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讨论上述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指名说,自由说,引导说。
三、品诗。
1、齐读《石灰吟》,想一想:诗中的“石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诗人借石灰抒发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墨梅》,想一想:诗中的“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墨梅”?“墨梅”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墨梅素洁高雅、贞洁自守,诗人借墨梅表到了自己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辨诗。
1、自读自悟:这两首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2、引导学生讨论,板书:咏物抒怀石灰——于谦——清白墨梅——王冕——清气3、熟读成诵。
五、延读。
布置学生课外阅读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教学随想1、古诗教学的思路要简约。
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力求简约。
从整体而言,整堂课的教学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的教学思路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从局部而言,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没有过多的繁琐设问、条分缕析,在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把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
如在对诗意的解读中,我摒弃了传统古诗教学中字字求解、句句设问、逐句串讲的方式,采用的是突出重点、整体感悟的教学方式,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诗意的解读不支离破碎。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学情分析《石灰吟》是一首表达自己人生处世观的咏物诗,与一些写景诗不同:对于写景诗,学生比较容易读懂,还可以领略到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而对于咏物诗,学生读文字本身容易知道诗歌写了什么,但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学生处在似懂非懂状态之中。
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距离,这种距离可能有时间上的,历史上的,知识水平上的,情感上的……学生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阅历的限制,人生体验的缺乏,他们面对精彩的文本,可能是毫无知觉的,因而对诗歌的深层探究不一定到位。
重点难点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
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设计理念:在复习曾经学过的古诗这一环节中,使学生能够对中国的古诗词有概括的了解,引发起学习古诗的兴趣。
《石灰吟》教案4篇
《石灰吟》教案4篇《石灰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2、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看诗句,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或录音读。
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3、指名读。
读出韵味和节奏。
4、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
)5、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6、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
7、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
8、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2、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3、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
)4、情感朗读,赛读。
5、齐读。
四、拓展延伸。
1、总结古诗。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与反思第1篇】文本解析:《石灰吟》是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生平的写照。
古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句子是“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理解古诗大意以及引领学生步步深入诗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并让吟诵之声萦绕始终,使学生不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体悟到诗歌的意境美、形象美和情感美。
教学目标:1.认写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不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体悟到诗歌的意境美、形象美和情感美。
3.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体会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拳拳爱国之情。
学情分析:六年级孩子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他们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
孩子讨论问题时所寻找的理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一般没有更大范围的论证能力。
而有一部分同学则出现惰性,怕辛苦,或因为知识的掉坎而自信心丧失,上课不愿发言、不愿思考所以,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
设计理念: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本节课我先课前鼓励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了解石灰的锻烧过程和于谦的生平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再走进文本,通过结合已了解到石灰锻烧过程的资料,加之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再融入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感悟到诗人写此诗的初心,以及后来在诗人生变故中始终人如诗、诗如其人,将诗格变成了人格。
石灰吟教案 (2)
石灰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石灰吟》的背景和创作背景;2.理解《石灰吟》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3.学习《石灰吟》的基本唱法和节奏;4.掌握《石灰吟》的正确发音和吟唱技巧;5.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石灰吟》的背景介绍;2.《石灰吟》的主题和情感分析;3.《石灰吟》的唱法和节奏指导;4.《石灰吟》的发音和吟唱技巧讲解;5.《石灰吟》的学唱和齐唱训练;6.《石灰吟》的艺术欣赏和表演。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及投影仪;2.《石灰吟》的音频或视频资料;3.乐器(如手风琴或吉他等);4.《石灰吟》的歌词及发音指导资料;5.各种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背景介绍(10分钟)首先,介绍《石灰吟》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是由谁创作的,创作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通过背景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主题和情感分析(10分钟)帮助学生理解《石灰吟》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分析歌词和旋律,让学生体会到这首歌歌词的含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唱法和节奏指导(15分钟)教授学生《石灰吟》的基本唱法和节奏。
通过示范和讲解,教导学生正确的发声技巧和吟唱的节奏感。
引导学生跟随节奏进行口头练习,并纠正他们的发声和节奏错误。
步骤四:发音和吟唱技巧讲解(10分钟)讲解特定的发音和吟唱技巧,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和吟唱。
针对一些特定的音调或音节,给予学生详细的指导和示范。
提醒学生注意发音时的口形和舌位,并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步骤五:学唱和齐唱训练(20分钟)进行学唱和齐唱的训练。
首先,分段教导学生学唱《石灰吟》的歌词和旋律,并进行多次反复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齐唱训练,培养学生合作和协调的能力。
步骤六:艺术欣赏和表演(25分钟)通过演唱和观看相关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石灰吟》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词《石灰吟》课程教案
《石灰吟》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石灰吟》。
2. 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3. 学习并理解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大意。
2. 教学难点:领悟诗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石灰形成过程的动画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已学过的古诗,回顾诗歌的魅力,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古诗《石灰吟》。
2. 解释诗题,简介作者解释“吟”的含义,介绍作者于谦及其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情打下基础。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指导读出诗歌的韵味。
3. 小组内交流对古诗的理解,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三、深入理解,感悟诗情1. 引导学生理解“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两句诗,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的情景,体会石灰的坚强品质。
2. 通过动画视频展示石灰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句含义。
3. 讨论交流: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4. 引导学生理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诗,体会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四、品味语言,领悟写法1. 再读古诗,谈谈学生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2. 引导学生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3.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讨论诗人是如何通过描写石灰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的。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 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学习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品质。
2. 引导学生搜集其他托物言志的古诗,进行阅读欣赏,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六、作业布置1. 背诵并默写《石灰吟》。
2. 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理解、感悟古诗,让学生体会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教学内容《石灰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通过石灰的制作过程,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全诗共八句,以石灰为线索,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石灰吟》;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及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朗读、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中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难点1. 诗中部分词语的理解,如“煅烧”、“千锤万凿”等。
2. 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石灰的制作过程及相关图片。
2. 学生自备《石灰吟》文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石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学生自读《石灰吟》,注意诗句的停顿、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意:教师讲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学生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石灰的制作过程。
4. 感悟诗情: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5.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意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7.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完成《石灰吟》的背诵,并撰写一篇关于劳动人民的赞美短文。
板书设计《石灰吟》作者:佚名石灰制作过程:采集、煅烧、研磨、漂洗、晾晒诗中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作业设计1. 背诵《石灰吟》。
2. 结合诗意,撰写一篇关于劳动人民的赞美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感悟、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石灰吟》的诗意,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
《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
在今天的《石灰吟》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的节奏和意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朗读和讨论,他们能够逐渐把握古诗的韵律美,并尝试理解诗中的深层次意义。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解读诗句深层含义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对于古诗中的象征和隐喻,我需要提供更多具体的实例和生动的讲解,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诗句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元素,如图片、故事或实物展示,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朗读节奏和意象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现实中的石灰石变化和诗中的描写,帮助学生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石灰吟》相关的自然现象或人物品质。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对诗歌节奏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集体朗读。通过朗读,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石灰吟》。课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石灰吟》的全文阅读与理解,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重点词汇解释,诗句的节奏划分与朗读技巧,以及诗中意象与情感的分析。《石灰吟》作为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作者情感的诗歌,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古诗的韵律美,理解作者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教学内容严格遵循教材,确保与学生学习进度相匹配。 Nhomakorabea举例解释:
-教学重点中的意象分析,如“千锤万凿出深山”,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锤”和“凿”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工具,而是象征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在《尚书·尧典》中也有这样一句话——诗言志,歌咏言。
在古诗中,有不少是表达诗人远大志向和抱负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石灰吟》。
2、“字乃人衣冠。
”请你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书写课题。
(板书)书写吟时要注意最后一笔是横撇,没有点。
3、“吟”是什么意思?(生回答)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吟诵,赞美。
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4、了解诗人:学生读简介。
(课件出示)
5、作者于谦所要吟诵的是“石灰”这一事物。
(板书:物)
过渡:石灰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事物,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使得于谦要不惜笔墨对它赞颂一番呢?
二、读准古诗(课件出示)
1、现在,请你认认真真地把这首诗读一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2、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力求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3、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相信你一定还可以读出古诗的韵味来!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吗?
(师范读)
4、指名练读
5、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还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这就读准了一首古诗。
三、读懂古诗
1、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准,还要读懂才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诗中的意境。
2、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古诗。
3、“等闲”的意思是?“若等闲”呢?石灰到底把什么看做了好像很平常的事呢?谁来读读古诗的前两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此时,你能用古诗当中的词归纳出石灰石变石灰的经过吗?
千锤万凿出深山
2.你认为这是怎样的锤打?请你吟一吟这句诗.
3.开采出来的石灰石还要经历哪个步骤?
烈火焚烧若等闲
4.这样的大火你知道有多少度吗?它有近五千度的高温,能在0.01秒将你的手掌完全融化。
你能读好这句诗吗?
5、大火之后的石灰石变成了这雪白的生石灰,还要经历哪一步?
粉骨碎身浑不怕
6、粉骨碎身是怎样的感觉?请你将这种感觉读出来可以吗?
7.千锤万凿石灰惧怕了吗?烈火焚烧石灰惧怕了吗?它将这一切磨难看做最平常的事,这一切的困难它全不怕,为的是什么?
要留清白在人间
8.请你用四个字来赞美这样的石灰:__________为清白。
9、齐吟古诗,现在同桌之间来再试着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吧!
10、同学们,你们看,抓住诗中这些难懂的字词加以理解,我们就读懂了这首诗。
11、全班交流诗句意思。
小结:这首诗字字明白如话,诗意很容易理解。
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理解,理解了关键字词那古诗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四、体会于谦的坎坷人生,感受他的清白留世,诵读古诗
1、这首诗仅仅是在写石灰吗?它有生命吗?于谦为什么要将石灰这样写?这里的石灰其实是人,是于谦自已.
2.再看古诗,哪个词或哪句诗让你看到了于谦的影子,闻到了人的气息?
3.虽然于谦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
可是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赋予了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品格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在诗句的背后,站立着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于谦。
于谦要借这石灰表明自已会永留清白于世的高尚节操。
这种写法叫什么呢?(托物言志)
五、过渡:有人说:《石灰吟》伴随了于谦一生,见证了于谦一生,让我们走进诗人,诵读古诗。
① (生看PPT读)12岁那年,于谦偶见石灰便写下了《石灰吟》。
②师诵:那个时候,于谦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留下了一种信念:请一位学生诵《石灰吟》.
③ (生看PPT读)23岁于谦寒窗苦读,入朝为官;32岁时,为官9年,期间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④师配乐诵:这颗种子在于谦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51岁那年,瓦剌叛军大举进攻边疆,英宗被俘虏,顿时朝内一片混乱,大臣们纷纷准备投递投降书,于谦挺身而出,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
”坚持保卫京城的策略,后来结合群众击溃叛军.
师过渡:看到百姓欢呼的样子,于谦泛着喜悦的泪水,心中的信念越来越强大:全班女生齐诵《石灰吟》.
⑤ 52岁那年,宦官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并大力捏造于谦谋逆的谣言。
59岁那年于谦被昏庸的皇帝判了死刑。
师配乐诵:于谦泰然自若,视死如归,因为他心中的种子已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他心里的信念已深入骨髓:全班男生齐诵《石灰吟》
⑥ 59岁那年,于谦问斩当日,京城阴云密布,狂沙漫天,城里的老百姓不远千里赶来为于谦送行,就在于谦血洒大地那一刻,所有哀号声、痛哭声汇成一首诗在天地间响彻云霄:全班齐诵《石灰吟》
五.于谦精神的流传
1.当几百年过去之后,后人阅读古诗《石灰吟》,感受不仅仅是对石灰的赞美,也是对于谦的赞美,人们会这样赞颂诗人于谦:(全班齐背)于谦走了,但是他的信念,他的精神却植根于华夏儿女的身上,永不熄灭。
2.1932年的抗日战争,爱国将士吉鸿昌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挥笔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3. 1940初,杨靖宁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不肯投降。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4.于谦之后的爱国英雄多不胜数,于谦之前的爱国将士也有很多:
5.南宋灭亡时期,有一位英雄他面对元世祖的高官厚禄严词拒绝,临死前写下了他的豪情壮志,生齐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
6.这些爱国之士为何会在死亡面前如此淡定自如,因为他们都怀有于谦精神,誓死要留清白于世。
六.情感升华,说一说
1、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的《石灰吟》这首诗如果只能保留一句诗,你会保留哪一句?
2、如果要把这句诗锁定成一个词,你会锁定哪个词?
我们借《石灰吟》,让我们读懂了“清白”二字,清白是于谦之志,清白是立身之本,清白是民族之魂!让我们永远铭记于谦的话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希望大家把它作为今后你人生的座右铭,做一个纯洁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