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 分类的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 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
简单分类 的方法 单一分类 法 树状分类 法 交叉分类 法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树状分类法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纯净物 钅(汞)
物质
混合物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一元碱
二元碱
弱碱:其他
多元碱
盐的分类
按阳离子分 按阴离子分 按组成分
钾盐: 钠盐 铵盐 钡盐
碳酸盐 硝酸盐 硫酸盐 盐酸盐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复盐
氧化物的分类
按组成元素分 按阴离子分
金属氧化物:CuO、Fe2O3、 Na2O 非金属氧化物:CO、P2O5、 H2 O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工业
金属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Fe、Cr、Mn
其他
无机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其他
酸的分类
是否含氧
含氧酸: H2SO4、HNO3、 H3PO4、H2CO3 无氧酸: HCl、H2S
提供氢离子 数目
一元酸:HNO3、 HCl
强弱
强酸:H2SO4、HNO3、 HCl、HBr、HI、HClO4
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3、HCl
二元酸: H2SO4
弱酸:H2CO3、H3PO4
不挥发性酸:H2SO4
多元酸: H3PO4
碱的分类
是否溶于水
可溶性碱:NaOH、 KOH、Ca(OH) 2、 Ba(OH)2、NH3· H2O 难溶性碱:Cu(OH)2、 Mg(OH)2、Fe(OH) 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点 1物质的组成1.元素:具有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4.离子是带电荷的。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1H、2H、3H 3 种原子,即 3 种核素。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概念数相同,数由同种元素组成分子式相同,结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不同的原子(核素)的不同不同的化合物相差一个或多个-CH2的化合物化学式元素符号表示不同元素符号相同,相同不同分子式不同对象原子单质化合物化合物举例1H、2H、3H03、02 P(红磷)正丁烷异丁烷苯和苯的同系物P4(白磷)考点 2物质的分类一、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无固定的熔、沸点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注意:分子式为 C5H10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1)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 O2、O3。
由不同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如12C 和13C 组成的石墨是纯净物。
(2)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①NaHSO4、CuSO4、NH4Cl 的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②Na2CO3、NaHCO3的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三、氧化物的分类酸性氧化物: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氧化物注意: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O2 不是酸性氧化物。
四、酸和碱的分类酸:碱:五、盐的分类六、电解质及其分类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注意:CO2、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们是非电解质。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2.1.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氧化物、纯净物和酸碱盐等。
其中,非金属单质包括碳、硅和氢等元素,金属单质则包括铁和铜等元素。
氧化物可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还有其他氧化物如NO、CO、NO2和Al2O3等。
强酸包括HNO3、H2SO4、HCl、HBr、HI和HClO4等,而弱酸则包括H2CO3、H2SO3和CH3COOH等。
强碱包括KOH、NaOH、Ca(OH)2和Ba(OH)2等,而弱碱则包括NH3·H2O和Fe(OH)3等。
此外,还有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等。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可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和分散质粒子大小进行分类。
常见的胶体有Fe(OH)3胶体(胶粒带正电)、硅酸H2SiO3胶体(胶粒带负电)、蛋白质溶液(如豆浆、牛奶)、淀粉溶液、鸡蛋清、血液和有尘埃的空气等。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通过渗析法来提纯胶体。
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即用一束光或激光照射胶体,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效应有清晨树林中的光柱、灯光照射观察到的灯柱和雨后彩虹等。
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胶体的性质包括布朗运动,即微小粒子表现出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电泳是一种利用胶体粒子带电来实现移动的技术。
通电后,Fe(OH)3胶体粒子会向阴极移动,导致阴极颜色加深。
电泳还可用于静电除尘和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聚沉是一种物理变化,可通过加入电解质溶液、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或加热来实现。
聚沉应用广泛,如卤水点豆腐、果冻、工业制肥皂和江河入海口沙洲的形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第一节: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化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
从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到我们所习惯的日常用品,都离不开化学。
本章将介绍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由不同种类的化学元素组成的。
化学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8种。
通过各种实验和研究方法,科学家们将这些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形成了元素周期表。
二、化学符号与化学式为了便于描述和表示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科学家们发明了化学符号和化学式。
化学符号是用拉丁字母缩写表示一个元素的符号,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
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如水的化学式是H2O。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产生了新的物质(产物),同时消耗了原有的物质(反应物)。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化合反应等。
四、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表现。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类。
1.物理性质是指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无关的性质,例如颜色、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进行确定。
2.化学性质是指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相关的性质,例如可燃性、氧化性、酸碱性等。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进行测试和验证。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原子结构,对理解化学现象和性质变化至关重要。
一、原子的组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电子云是由电子构成,电子带负电荷。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进行排列的一种化学工具。
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了解元素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模式排列,分为周期和族。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的化学原理。
高一上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1)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作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和C60;O2和O3(2)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树状分类法(3)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交叉分类法碳酸钠为钠盐,也为碳酸盐2.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定义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实例CO2、SO3等CaO、Fe2O3等属类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例1 .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Fe ②熔融NaCl ③NaHSO4 ④CO2 ⑤H2SO4 ⑥酒精⑦KHCO3溶液⑧BaSO4⑨NaOH请回答下面问题。
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属于酸的是;属于盐的是。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1)基本概念(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2.胶体(1)分类胶体分散剂实例液溶胶液体Fe(OH)3胶体气溶胶气体云、雾固溶胶固体有色玻璃(2)Fe(OH)3胶体的制备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
化学方程式: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 。
(3)丁达尔效应①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原因分析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胶粒的直径为1~100 nm ,能使光波发生散射无明显现象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__nm ,光的散射极其微弱②应用:该效应常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三、物质的转化1.实现物质转化的基本依据: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会发生改变。
2.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实例探究Ca ――→①CaO ――→②Ca (OH )2――→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写出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序号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① 2Ca +O 2===2CaO 化合反应 ② CaO +H 2O===Ca(OH)2化合反应 ③ Ca(OH)2+CO 2===CaCO 3↓+H 2O复分解反应 ④ C +O 2=====点燃CO 2 化合反应 ⑤ CO 2+H 2O===H 2CO 3化合反应 ⑥H 2CO 3+Ca(OH)2===CaCO 3↓+2H 2O复分解反应(2)探究归纳: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3.确定制取物质的方法 (1)确定依据(2)实例——碱的制备(3)工业生产方法的选择①最适当方法的选择②实例——工业上制取NaOHa.不采用Na2O与H2O反应的原因: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b.主要采用方法:电解饱和食盐水;c.过去曾采用方法:盐(如Na2CO3)与碱[如Ca(OH)2]反应。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物质的分类》教材梳理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分类给人类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分类是生活,特别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1)书籍的分类使人能从图书馆或图书大厦等许许多多的书籍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
(2)食品的分类使人能从超市的成千上万种商品中迅速挑出自己需要的食品。
(3)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人们可以分类进行学习,从而认识它们的性质。
(4)物质的分类(5)化学反应的分类⎪⎭⎪⎬⎫ 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2.分类法(1)盐的交叉分类法 定义:一类物质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树状分类方法,各种树状分类法间的交叉现象在所难免,这就是交叉分类法。
Na2CO3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还属于正盐。
Na2SO4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还属于正盐。
K2SO4既是钾盐,又是硫酸盐,还属于正盐。
K2CO3既是钾盐,又是碳酸盐,还属于正盐。
(2)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便于知识的积累和记忆,也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
①植物的树状分类:生物学中把动植物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②化合物的树状分类法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要点提示溶液是常见的一种分散系,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
油状物质分散到水中可形成乳浊液(如农药和水的混合液);不溶于水的固体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悬浊液(如泥浆)。
乳浊液和悬浊液都不稳定,久置易分层。
2.分散系的分类透过滤纸的,胶粒也能透过滤纸,而浊液中的分散质则不能。
粒子直径:溶液分散质>胶粒>溶质。
4.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平行的光线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精品
----Δ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 《优化方案》P27 知道各种物质之间的关系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的物质。
2、分散系的分类(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以分为九种。
比较三种分散系的不同:《优化方案》P31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nm -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1、胶体的分类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分子胶体 如:蛋白质胶体(蛋白质溶液)、淀粉胶体(淀粉溶液)粒子胶体 如: AgI 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 气溶胶 如:烟、云、雾、灰尘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液溶胶 如:AgI 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 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合金 2、Fe(OH)3胶体的制备、硅酸胶体的制备、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1)Fe(OH)3胶体的制备取一个干燥洁净的小烧杯,加入25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2)硅酸胶体的制备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 2SiO 3溶液(饱和的Na 2SiO 3溶液按1:2或者1:3的体积比用蒸馏水稀释),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
静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 (3)碘化银胶体的制备在碘化钾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入边震荡。
人教版 高中 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溶液或水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B.煮沸的蒸馏水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如:Al2(SO4)3=2Al3++3SO42-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难电离物(如水、弱酸、弱碱)。
②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离子的价态发生变化。
(如Fe放入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六大强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最强酸)2、四大强碱:KOH、Ca(OH)2、NaOH、Ba(OH)23、常见酸性氧化物:CO2、SO2、SO3、SiO2、P2O5等。
常见酸性气体:CO2、SO2、Cl2、HCl、HBr等。
(其水溶液具有酸性)4、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等。
5、溶解性:钾钠铵硝盐易溶;盐酸盐除氯化银;硫酸盐除钙钡银;碳酸盐都不溶;碱类溶钾钠铵钡。
6、分散系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7、丁达尔效应(胶体的特性):用一束强光照射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区别胶体和溶液)8、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Fe(OH)3胶体。
9、制备胶体的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二、离子反应10、物质导电原因分析:①金属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②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1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12、常见电解质: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
13、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14、常见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NH3)、大多数有机物(酒精、葡萄糖、蔗糖等)。
15、溶液导电性强弱判断: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16、电离方程式书写:①左边写化学式,右边写离子符号;②强酸的酸式酸根拆,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例如:NaHSO4(aq)=Na++H++SO42-, NaHCO3=Na++HCO3-)③强电解质写“=”,弱电解质写“⇌” 注意:NaHSO4(熔融)=Na++HSO4-17、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步骤:①写: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不拆:单质、氧化物、气体、沉淀、水、弱酸、弱碱、浓硫酸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1.物质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b、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雨水、溶液、碳酸饮料、牛奶等)。
2.注意事项: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
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另: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1.物质的组成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2.物质的分类(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2019年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文档资料
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物质的分
类知识点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粒子直径
<1nm
1~100nm
>100nm
外观
均一,透明,稳定
均一,透明,介稳体系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实例
食盐水
Fe(OH)3胶体
泥浆水
3、胶体:
(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大
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_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结论: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空隙,浊 液分散质粒子则不行
3、主要特征:均一、较稳定,属于介稳体系。
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4、胶体的特性
⑴丁达尔效应: 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阅读课本P27)
【实验2-3】 验证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是否发生 丁达尔效应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 盐 钾 盐 硫酸盐 碳酸盐
连线
• • • • • Na2SO4 KHSO4 NaCl BaSO4 NaHCO3
• • • • •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钠盐 硫酸盐 酸式盐
二、对化学反应的分类 分类标准
1、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 物和生成物的类别把化学反应分为: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2、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把化学反应分为: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电泳概念】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 在分散剂里做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问题3.为什么胶体微粒带有电荷?
胶体微粒带电荷的原因:表面积大,吸附力强, 吸附阴离子的带上负电荷,吸附阳离子的带上正电 荷。
问题4.为什么胶体具有介稳性? 【见课本28页】
(4)胶体的聚沉(阅读课本29页)
【胶体分散系稳定的原因 】 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不容易聚集
点燃 2CO + O2 = 2CO2
△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HCl + NaOH = NaCl +H2O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
4、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表现为:化合价是否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1、分散系(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2)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特征。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能否通过半透膜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nm 均匀、透明、稳定能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nm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不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nm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不能没有泥水2、、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水和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笔记第二章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笔记第二章是关于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的分类
1. 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1)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作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例如,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O2和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 树状分类法
(3) 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交叉分类法
2. 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1)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2)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Fe2O3。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
1. 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
2. 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到100nm之间。
3. 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
三、胶体
1. 分类:按分散剂是液体、气体或固体,胶体可分为液溶胶(如氢氧化铁胶体)、气溶胶(云、雾)和固溶胶(有色玻璃)。
2. Fe(OH)3胶体的制备: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 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的结果。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1.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不同形态的单质例:氧气(O2)、臭氧(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C602.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方法:“丁达尔效应”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H2O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例:大多数有机物: 乙醇、蔗糖,非金属氧化物: CO2 , SO2等,NH3【注意】(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某些非电解质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从而使溶液导电,但是该化合物依然是非电解质(例如:CO2)2、电离方程式:如:NaCl = Na+ + Cl-注意1、拆分要准确(原子团不可拆分),像NO3-、SO42-、OH-、NH4+、CO32-等。
2、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
3.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者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检可拆物质: 易溶于水—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不能拆(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H2O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口诀:(1) 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
铜正一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
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和正六。
(2)化合价: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化合价为零。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2.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反应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1.钠的保存: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2.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4Na + O2 ====2Na2O(白色固体)2Na + O2 ==== Na2O2(淡黄色固体)条件:加热②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现象:③与酸、盐溶液反应3.钠着火:用干燥的沙土扑灭4.过氧化钠性质:与H2O,与CO2反应:供氧剂、氧化剂漂白剂(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2Na2O2+2H2O =4NaOH+O2↑ 离子反应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2Na2O2 + 2CO2 = Na2CO3 + O2 2Na2O2 + 2CO2 = Na2CO3 + O2 5.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溶解性,水溶液碱性,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与盐酸反应快慢:NaHCO3 < Na2CO3相互转化:Na2CO3转为NaHCO3:①H2O + CO2 ②加适量HClNaHCO3转为Na2CO3:①加热△ ②加NaOH5.钠及其化合物火焰为黄色;钾及其化合物焰色为紫色(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1.氯气的性质:①与单质反应H2+Cl2=2HCl(条件:点燃)②Cl2 + H2O = HCl + HClO 2HClO == 2HCl+O2↑(条件:光照)氯水的主要成分:三分子Cl2、H2O、HClO 四离子H+、Cl-、ClO-、OH-湿润的氯气具有普遍性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③漂白液的制取Cl2 + 2NaOH =NaCl+ NaClO + H2O(有效成分:NaClO )④漂白粉的制取2Cl2+2Ca(OH)2=CaCl2+ Ca(ClO) 2 +2H2O(有效成分:Ca(ClO) 2)2.氯气的制备4.氯离子的检测:先滴加适量稀硝酸,然后滴入AgNO3溶液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量的计算浓溶液配稀溶液: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移液,洗涤(后轻轻摇动容量瓶),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称量时: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左物右码,对于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溶解:玻璃棒作用加速溶解洗涤:减少溶质的损失定容:玻璃棒作用引流误差分析:俯高仰低.。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物质的分类(新课)第二课时
能否透过半透 膜 实例
蔗糖水、 食盐水
总结:
1、胶体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
粒子大小。
2、胶体分散系与溶液分散系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区别: 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而溶液分散系不具 备该性质。 3、将溶液和胶体分开用渗析的方法。
随堂检测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 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的 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 乳浊液 2.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C ) A.豆浆 B.食盐水 C.牛奶 D.碘酒 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 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 列分散系中的( D ) A.溶液 B. 悬浊液 C.乳浊液 D. 胶体 4.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B ) A.观察外观 B. 丁达尔效应 C. 加热
(3)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 液、固)来分,可以分成9种分散系
分散质
气
分散剂
气
空气 云雾 烟
液
液
泡沫
酒精
糖水
固
固
泡沫 塑料
珍珠
合金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分散质粒子大小来分可以分成3种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2)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直径
<1nm
稳定性
溶液
稳定
浊液 胶体
聚沉
溶液
胶体浊液
微粒直径
微粒组成 特点 能否通过滤纸 光照
<1n m
分子或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物质的分
类知识点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粒子直径
<1nm
1~100nm
>100nm
外观
均一,透明,稳定
均一,透明,介稳体系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实例
食盐水
Fe(OH)3胶体
泥浆水
3、胶体:
(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大
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