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

合集下载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会用质量相同的钩码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带刻度的杠杆、钩码1盒。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平衡。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各自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3.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F1、F2、l1、l2的数值填入表格中。

4.改变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实验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10.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0.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试一试:人体杠杆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时 候,手臂也是一个杠杆(如 图)。肘关节是支点。
当你抬脚跟的时候,是脚跟后面的肌 肉在起作用,脚尖是支点,体重落在 两者之间。这实际上是一个杠杆(如 图),这时肌肉的拉力比体重要小。
1.学习了杠杆、支点、动力、 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2.探究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 1 、提出问题: 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 假设二: F1+L1=F2+L2 F1–L1=F2–L2 F1/L1=F2/L2
假设三: 假设四:
F1 · 1=F2 · 2 L L
L1
L2
杠杆
o
F2
F1
平衡 螺母
思考与讨论
★ 杠杆两端装置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
F1 B A F2
O
L1
(1)找出支点的位置
O L2
(2)确定动力、阻力作用线
(3)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
(4)标垂足,定力臂
想一想
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L1 O L2 F2
F1 O F2
L1
F1
L2
L1
O
L2
L2 O
F1 F2
F1
F2
练习:巩固力臂的画法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目的:姓名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器材:

步骤:

1、安装杠杆,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在水平位置平衡?其它位置行不行?

目的:

2、测一只钩码的重力。

在杠杆两边挂等量钩码(支点右方作为阻力),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填表。

3、在杠杆两边挂不等量钩码,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填表。

4、在杠杆支点一侧挂钩码,在同侧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拉力为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填表。

5、在杠杆支点一侧挂钩码,在同侧改变弹簧秤的位置竖直向上拉(拉力为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填表。

如何寻找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结论:

思考题:

实验中是如何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

练习

1、如图所示,每只钩码重1牛,在图中A、

B、C、D、E、F,各处施加一力,使杠杆平

衡,则各力的大小、方向如何?

2、作用在一轻质杠杆下的动力是2牛,阻力是4牛,阻力臂长3厘米,为了使杠杆平衡,动力臂应为厘米,若保持原力臂不变,而将阻力增大6牛,仍要使杠杆平衡,则动力应为牛。

作业

物理(练习部分)P22练习2

2、3.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验证杠杆原理;

2. 学习使用杠杆实验器材,提高动手能力;

3.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杠杆平衡的条件:在一个平衡的杠杆系统中,力与力矩的乘积相等,即F1 ×L1 = F2 ×L2,其中F1和F2分别为作用在杠杆两端的力,L1和L2分别为力F1和F2到杠杆支点的距离。

三、实验器材与步骤

1. 器材:杠杆实验器材(含杠杆、支点、钩码、弹簧测力计等);

2. 步骤:

(1)将杠杆固定在支点上,调节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左侧挂上钩码,记录钩码质量m1和对应的力F1,在杠杆右侧挂上钩码,记录钩码质量m2和对应的力F2;

(3)测量力F1和F2到支点的距离L1和L2;

(4)计算力矩M1和M2,比较M1和M2的大小,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5)重复步骤2-4,多组数据求平均值,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

1. 实验数据:

(1)m1 = 20g,F1 = 0.5N,L1 = 0.2m;

(2)m2 = 30g,F2 = 0.7N,L2 = 0.3m;

(3)m3 = 40g,F3 = 0.9N,L3 = 0.4m;

……

(5)mi = 100g,Fi = 2.0N,Li = 1.0m;

2. 分析:

(1)计算力矩M1和M2:M1 = F1 ×L1,M2 = F2 ×L2;

(2)比较M1和M2的大小:M1 ≈M2;

(3)根据实验数据,发现杠杆平衡时,力与力矩的乘积相等,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4)通过多组数据求平均值,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2、体验、经历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想像和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弹簧秤、刻度尺、钩码、杆称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次序师生互动教学目标

活动1

提问 1、学生谈谈在生活中所了解的杠杆;

2、以生活中的“杠秤”为例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3、提问:(1)用杠秤称东西时必须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准确地测出物体的质量?

(2)杠杆在什么情况下将处于平衡状态?

(3)杠杆平衡时f1、f2、l1、l2存在什么关系? 1、巩固杠杆的五要素;

2、知道杠杆在什么情况下平衡;

3、激发探究的欲望。

活动2

猜想 1、由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确定自己的猜想,并想想这样猜想的理由;

2、把自己的猜想和小组交流,统一意见后确定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并谈谈这样猜想的理由。 1、培养猜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3

制订计划

设计实验 1、根据问题与自己的猜想,利用桌上的器材,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简单写出实验步骤;

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使其更完整;

3、各小组介绍实验方案,教师给予指导并与以肯定。 1、各组均能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活动4

进行实验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选择器材进行实验,老师循环指导;

2、要求学生将实验中的各项数据如实记录在课本154页的表格中,并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计算;

实验1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

实验1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

实验十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剖析

【探究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

【探究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步骤】

①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②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每一个钩50g=0.05kg,重为:G=mg=0.05kg×

10N∕kg=0.5N],(假设左端破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ι,)先

固定%大小和动力臂I]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12大小,直至杠

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i、动力臂k阻力F2和阻力臂∣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固定%大小和动力臂k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在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④改变动力F]的大小,保持动力臂h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ι大小和阻力臂∣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

⑤整理实验器材。

【数据记录】: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1

动力F1(N)动力臂

11(cm)动力义动力臂

(NM

阻力

F2(N)

阻力臂

I2(cm)

阻力又阻力臂(N∙m)

步骤2

步骤3步骤4

[实验结论]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公式表示:F1L1=F2L2 o

思考: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引言:

杠杆平衡条件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满足的条件。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原理和应用。本文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并观察杠杆平衡时的现象。

实验器材:

1. 杠杆

2. 支点

3. 物体(如砝码)

4. 测力计

5. 尺子

实验步骤:

1. 将杠杆放置在支点上,确保杠杆可以自由旋转。

2. 在杠杆的一侧悬挂一个物体(如砝码),并调整位置,使其与支点之间的距离为d1。

3. 在杠杆的另一侧使用测力计,将其固定在杠杆上,并调整位置,使其与支点之间的距离为d2。

4. 逐渐增加或减小测力计的读数,直到杠杆平衡。

5. 记录测力计的读数,并测量d1和d2的值。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

1. 当测力计的读数增加时,杠杆的平衡点向物体一侧移动。

2. 当测力计的读数减小时,杠杆的平衡点向物体另一侧移动。

3. 当测力计的读数等于零时,杠杆保持平衡状态。

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杠杆平衡条件成立,即杠杆在平衡状态下满足力矩平衡条件。

2. 在杠杆平衡时,杠杆两侧的力矩相等。

3. 杠杆平衡的位置取决于物体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施加在杠杆上的力的大小。

实验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原理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在

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梯子的平衡、剪刀的平衡等。了解杠杆平衡

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杠杆平衡条件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2)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应调节杠杆两端的钩码的个数或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地从杠杆上直接量出力臂.

(3)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是: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2.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方法

(1)确认杠杆及其七要素.

(2)利用公式F1l1=F2l2及变形公式F1=F2l2/l1解题.

(3)要统一,即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统一,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要统一,并不一定要用米,可以是厘米.

3.典型题例

(1)最小力问题

例1如图1,一端弯曲的杠杆,O为支点,在B端挂一重为10N 的重物G,OB

=AC=4cm,OC=3cm,在A端加一个作用力使杠杆平衡,这个力的最小值可能是().

A.10N

B.8N

C.13.3N

D.5N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因F2l2一定,则F1l1一定,所以l1越大,F1越小.由图2可知,OA是最长动力臂.由OA2 =OC2+AC2,AC=4cm,OC=3cm,则OA=5cm.由G·OB=F·OA,G=10N,OB=4cm,OA=5cm,则F=8N.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方法技巧实际生活中常遇到杠杆的最小力问题,注意要从实物中抽象出杠杆模型.解此类问题,关键是找到最长的动力臂,找到最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解题时要明确两点:(1)明确已知条件(此题中尤其要注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确定).(2)明确解题原理(F1l1=F2l2),解题时先把已知条件列出,再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解题.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有关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题

例1 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所用的4只钩码每只质量都是50g ,在图示情况时,杠杆AB 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时弹簧秤的读数为2.80N .设F 1的力臂为l 1,F 2的力臂l 2,则

=2

1l l .若在杠杆左端钩码下方增加一个相同的

钩码,重新调节弹簧秤对杠杆右端拉力的方向后,使杠杆AB 再次恢复水平平衡,则这时弹簧秤的拉力与对应力臂的乘积应是未增加钩码前弹簧秤的拉力与对应力臂乘积的____倍. 知识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闯关点拨 图中的杠杆平衡时,应满足F 1l 1=F 2l 2, 则

10

780

.296.11

22

1=

=

=

F F l l . 增加钩码后,再次平衡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 1ˊl 1ˊ=F 2

ˊl 2ˊ,那么

4

52

'

22

2'

2'21

1'

1'1=

=

=

F F l F l F l F l F .

答 7/10 5/4

例2 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①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_(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 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设计两种方案)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知识点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闯关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看左、右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

解 (1)右 (2)①2个钩码挂在“6”处;②3个钩码挂在“4” 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进行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和原理。

实验原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原理,通过一个固定的支点,将输入力或力矩转化为输出力或力矩。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杠杆两边的力矩相等。力矩是由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决定的。即F1*d1=F2*d2

实验器材:

1.杠杆支架

2.两个不同质量的挂物

3.悬挂重物的线

4.尺子

5.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将杠杆支架稳定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整好平衡。

2.将一个挂物悬挂在杠杆的一侧,并记录其离支点的距离为d1

3.移动另一侧的挂线,直到杠杆平衡。

4.记录第二个挂物的距离d2

5.使用尺子测量d1和d2的值,并记录下来。

6.使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挂物的重量F1和F2,并记录下来。

实验数据:

杠杆支点距离:d1 = 10 cm,d2 = 30 cm

挂物重量:F1=100g,F2=300g

实验结果: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F1*d1=F2*d2、代入实验数据计算可得:

100 g * 10 cm = 300 g * 30 cm

1000 gcm = 9000 gcm

结果相等,符合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讨论: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的平衡取决于力的作用点与支点的距离,而不仅仅是力的大小。这是因为杠杆平衡需要满足力矩相等的条件,即F1*d1=F2*d2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个不同质量的挂物,并通过调整挂物的距离使杠杆平衡。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挂物的距离来平衡杠杆,而不仅仅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挂物的重量。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3、改变杠杆两端钩码数量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左右,分别将测出数据填入下表。
4、实验数据及处理:
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m)
阻力F2(N)
阻力臂
L2(m)
动力×动力臂(N•m)
阻力×阻力臂(N•m)
1
2
3
4
Leabharlann Baidu5、分析与论证:
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班级:
日期:
组次:
姓名:
试验原理:
F1·L1=F2·L2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实验器材:
带刻度的杠杆、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1、调节杠杆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铁丝环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移动铁丝环的悬挂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用测力计测出杠杆两端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分别记为F1和F2;再用刻度尺测出两端铁丝环到支点的距离,记为L1和L2;将数据填入下表。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杠杆臂和支点组成。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通过杠杆的力矩平衡来描述。力矩平衡是指杠杆的力矩的和为零,即力矩的乘积等于力的乘积。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左力乘左力臂等于右力乘右力臂”。

实验器材:

1.杠杆臂

2.支点

3.锚点

4.重物

5.细线

6.尺子

7.钳子

实验步骤:

1.将支点固定在桌子上,确保杠杆稳定。

2.将杠杆臂与支点连接,并将锚点固定在杠杆臂上。

3.在杠杆臂的另一侧,挂上重物,用细线将重物与杠杆臂固定。

4.使用尺子测量左力臂和右力臂的长度。

5.调整锚点的位置,使得杠杆保持平衡。

6.测量左力和右力的大小,以及杠杆的长度。

7.重复实验多次,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和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通过调整锚点的位置,可以使杠杆保持平衡。左力臂

乘以左力等于右力臂乘以右力。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力矩平衡结果与

理论预期相符。

实验讨论与分析:

1.实验表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通过力矩平衡来解释。根据力矩平

衡原理,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左力乘左力臂等于右力乘右力臂”。

2.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调整锚点的位置可以使杠杆保持平衡。这

表明杠杆的平衡与支点的位置有关,支点越靠近重物一侧,杠杆越容易平衡。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探究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并发现可以通过力矩平衡来解

释杠杆的平衡。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搭建杠杆实验装置,探究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结果

与理论预期相符,验证了力矩平衡原理在杠杆上的适用性。实验过程中我

杠杆原理平衡的条件

杠杆原理平衡的条件

杠杆原理平衡的条件

杠杆原理在物理学中表示的是一个杆的平衡条件。在杠杆原理中,有三个关键要素:力、距离和平衡。

平衡的条件是,当一个杆在支点处旋转时,施加在杆上的力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力矩平衡条件:力的力矩(即力乘以力臂)在杠杆上的两侧必须相等。力矩是一个物体受力时的转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到转动轴的距离(即力臂)决定。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两侧的力矩必须相等,即左侧力矩等于右侧力矩。

2. 力的平衡条件:在杠杆上的两侧施加的力必须相等。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左侧的力必须等于右侧的力。

3. 距离的平衡条件:支点到施加力的距离与支点到承受力的距离成反比。如果一个较大力的点在支点的一侧,那么施加该力的点离支点的距离必须较小,而在支点的另一侧承受该力的点则必须较远。

综上所述,当满足力矩平衡、力平衡和距离平衡条件时,杠杆系统才能达到平衡状态。

实验1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

实验1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版)

实验十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

【探究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步骤】

①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②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每一个钩50g=0.05kg,重为:G=mg=0.05kg×

10N/kg=0.5N】,(假设左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③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在移动阻力作用点,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④改变动力F1的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

⑤整理实验器材。

【数据记录】: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动力F1(N)动力臂

l1(cm) 动力×动力臂

(N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阻力×阻力臂(N•m)

步骤2

步骤3

实验剖析

步骤4

【实验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F1L1=F2L2。

思考: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

10、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以忽略不计的 撬棒撬动石块。若撬棒 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 1500 牛,且 AB=1.5 米, BC=0.3 米、 CD=0.2 米, D 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力应不小于( ) A、500牛 B、300牛 C、200牛 D、150牛
11, 如图的缝纫机踏板是杠杆,用脚踩踏板使用它 工作时是( B ) A、省力的 B、费力的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D、可以省力也可以费力 12. 、如图甲是锅炉的安全阀 门自动控制的装置。请在图 乙中画出杠杆 OAB 所受动力 和阻力的示意图。
O
h1
h1 < h2
费力杠杆
F2 O F1
由 F1L1=F2L2 ∵L1 < L2 ∴F1 > F2 这是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O
L2
L1
L2 = L1
F2
F 2 = F1
F1
什么时候使用等臂杠杆呢?
等臂杠杆的特点
由 F1L1=F2L2
O
动力臂L1
∵L1
∴F1
= L2 = F2
F1
F1 F1 l1 O l2 F2 O l2 l 1 F2
踮着脚尖为什么难以站稳?
E
D
F
C
B
A
思考:怎么的杠杆才算平衡呢?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或 作缓慢地匀速转动时,我们说杠杆平衡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2
这是等臂杠杆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4、杠杆的应用:
① 当 l 1>l 2 时,F1<F2 如:铡刀、起瓶器
② 当 l 1<l 2 时,F1>F2 如:鱼竿、筷子
③ 当 l 1 = l 2 时,F1 = F2 如:天平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哪些杠杆是省力,哪些是费力杠杆?举例生活中的例子,并说明原因
杠杆平衡的条件
F1L1=F2L2

F1 = L2
F2
L1
杠杆的应用
中国古代对杠杆也有广泛的使用
古埃及人在建金字塔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O
L2
L1
F1
F2
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
有何特点? O
h1
h2
h1 > h2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 O L2 L1 F1
F2
费力杠杆: 费力、省距离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 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烦 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画最小的力。 杠杆平衡计算题。
教学难点:
寻找力臂。
F1 l1
O l2
F2
F1
Ol2 F2l1
F1 l1 O
l2 F2
A 由F1.L1=F2.L2知
F1=F2=G=60N
答:此时绳的拉力F为60N
考考你 计算
8、杠杆平衡时,动力为10N,阻力为 40N, 动力臂为0.4m 求阻力臂。
9、一条扁担长1.4m 左端挂300N重的物 体,右端挂400N重的物体,问人肩能挑 距左端多远的地方,扁担才能处于水平 平衡?
练习一:下列个杠杆是省力的( )
已知:F1=1000N F2=3000N L1=1.5m 求 :L2=? 解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L2=F1L1 / F2 =(1000N X 1.5m) / 3000N
=0.5m 答 :它的阻力臂为0.5m.
2。一根轻质扁担长1.8m,前后两端分别挂上
重600N和200N的货物,问:人肩应挑在离前
有何特点? O
h1
h2
h1 < h2
F2 O
F1
费力杠杆
由 F1L1=F2L2 ∵L1 < L2 ∴F1 > F2
这是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O
L2
L1
L2 = L1
F2 = F1
F2
F1
什么时候使用等臂杠杆呢?
等臂杠杆的特点
由 F1L1=F2L2
O
∵L1 = L2
动力臂L1
F1
∴F1 = F2
= F1
F2 L2 = 20N×30cm L1 20cm
=30N
答:此时拉力F为30N
例题2:如图:OA=2OB,物体重为60N,不计
杠杆自身重力,绳与杆的夹角为30℃,则绳的
拉力为多少?
解:在直角三角形OAC中
∠OAC=300
C
L1
O B
L2
L1=1/2OA,L2=OB=1/2OA
F1
L1=L2
端多远处才能使扁担平衡?
L=1.8m
解:设肩的前端为动力F1和动力臂L1
L1 O L2
根据L1+L2=1.8m得出 L2=1.8m-L1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F2=G2=200N
600N X L1=200N X (1.8m-L1)
F1=G1=600N
得:L1=0.45m 答 :人肩应挑在离前端0.45m处才能使扁 担平衡。
讨论: 如何正确选用这些剪刀?为什么?
E
F
D
CB
A
下图杠杆分别是哪种杠杆?
F1
F2
l1
O l2
费力杠杆
l
l
省力杠杆
省 F1

杠 杆
l1
等臂杠杆
l 2 F2
它 们 是 什 么 杠 想一想:为什么杆有的杠杆会费力?设 ? 计这种杠杆的目的是什么?
P竖产如用可9直生果力6以例向多这大增题下 大 个 小大:的的力和道道作力还作钉钉用?不用橇橇能点对20有将 不道0牛关道 变钉的尺钉 的的力寸拔 情作,如出 况用道图, 下力钉所在 采?橇示保用对,持什道若手么钉在的方会A作法点
B
A
A
B
D C
C
D
练习二: 下列哪个杠杆是省距离的( )
A
B
A
B
C
D
C
D
练习三:
1.如图4,杠杆处于平衡状态,F的力臂是什么? 2.如图5,某一同学由图得出F1×OA=F2 × OB,这个结 论对吗?为什么?
力臂的画法
L1 F1
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 的垂直距离。
例题1:如图,一轻质杆OA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可
绕O点转动,已知0A=30cm,OB=20cm,在A点处悬挂 一重物G,质量为2kg,若在B处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杠杆在水平线上平衡,此时拉力F为多少?
F
L1
解:F2=G=mg=2Kg×10N/Kg=20N
O
B
L2
A 由F1L1=F2L2,得:
F2
l2
O
F1
F1 O
F2
人体中的杠杆
F1 F1
F2 l1 O l2
l2 O
l 1 F2
踮着脚尖为什么难以站稳?
E
F
D
CB
A
思考:怎么的杠杆才算平衡呢?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或
作缓慢地匀速转动时,我们说杠杆平衡了。
图1
图2
问:图1与图2有何不同之处?
图1在水平位置,图2不在水平位置
F1
L2 6厘米
L1
1.2米
OBaidu Nhomakorabea
·
F2
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 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牛,那么他将 身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_30_0牛_ 。若他 在1分钟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 均为0.4米,则他的功率至少为_6_0_瓦。
结束
1。有一根杠杆,动力为1000N,阻力为3000N, 动力臂为1.5m,求:它的阻力臂为多少?
问:图1与图2有何相同之处? 都处于静止状态
杠杆的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
静止或匀速转动
F1l 1 = F2l 2 (或
l1 l2
=
F2 F1

思考: 1、在实验开始时,为什么先要调节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 2、有用弹簧测力计作阻力进行实验时,弹 簧测力计为什么要竖直向上拉?如果弹簧测 力计向上斜拉,它的读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在调好杠杆平衡之后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是否需要再调整杠杆的平衡螺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