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卫生毒理学绪论
人体实验 人体观察和试验 流行病学调查
㈠
动物实验
通常在整体动物进行,使实验动物在一 定时间内,按人体实际接触方式接触一定剂 量的受试化学物,然后观察动物可能出现的 形态或功能变化。 通常检测外来化合物一般毒性,例如急 性毒性试验、重复剂量(过去称:亚急性毒性 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等。
实验动物选择
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流行病学研究
优点: 真实的暴露条件 化学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体现整体人群的作用 反映人的总体敏感性
流行病学研究的局限性
耗资、耗时多 难以确定真实的、比较精确的暴露水平 混杂因素干扰问题 测定指标较粗(发病率,死亡率) 回顾性研究,预防意义欠缺
体内试验
性别年龄遗传特征等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的模式显著的不同于人群的暴露可进行深入的机制学或代谢方面的研究不能全面反映毒作用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最后依据代谢活力低下危险度分析riskanalysis危险性评价riskassessment危险性管理riskmanagement危险度评价危险度评价即基于人群流行病学资料毒理学试验资料化学物的接触资料等科学数据的分析确定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对公众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包括对有害作用性质强度的定性描述接触水平与可能出现损害的危险度水平的定量评定及对于不确定性的分析和描述
研究新进展 (续)
机制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低剂量兴奋性效应 外源性化学物安全性评价的策略新进展: 构效关系的定量分析,以及药效和药代 动力学模型来预测复杂化学物的接触危 险性。
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一、二章)
第一章绪论
《毒理学基础》第5版,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心如(一)概念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
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 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safty 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
(二)研究内容
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第一章
1.现代毒理学定义: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性分析的科学。(现代定义)研究范围扩大
2.毒理学的三大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3.描述毒理学:毒性鉴定研究化学物的毒性表现,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然”。
4.机制毒理学:机制研究,研究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所以然”。
5.管理毒理学:将毒理学的原理、技术和研究结果应用于化学物管理,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化妆品、健康相关产品等进入市场后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
毒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毒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即基于毒理学试验资料,化学物接触资料和人群流行病学资料等科学数据的分析,确定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对公众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发生损害效应的性质、强度、概率,确定可接受危险度水平和相应的实际安全剂量,为管理部门制定和修正卫生标准,制定相应法规,确定污染治理的先后次序,评价治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称为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risk):又称风险,是指按一定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接触有害因素和从事某种活动所引起的有害作用的发生概率。例如疾病发生率、损伤发生率、死亡率等。
危害鉴定(hazard identification):是危险度评价的定性阶段,目的是确定接触外源化学物是否可能产生损害作用,作用性质、强度。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assessment):是危险度评定的定量阶段。通过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外源化学物接触水平与有害效应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于危险度评价的人类资料往往很有限,常要用到动物试验的资料,而危险度评价最为关心的是处于低剂量接触的人群,这一接触水平往往低于动物试验观察的范围。这样需要有从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及从动物毒性资料向人的危险性外推的方法,这也构成了剂量—反应关系评定的主要方面。由于将动物实验的毒理学资料外推到人存在着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从短时间向长时间外推,从小样本向大样本外推,特别是存在着种属差异这些不肯定因素,因此将动物实验毒理学资料外推时必须非常慎重,因此在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中,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就成为更重要、更关键的资料,因此在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中必须重视人群流行病学资料。根据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类型不同,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可分为有阈值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无阈值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毒理学基础整理(第一、二章)
第一章绪论
《毒理学基础》第5版,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心如(一)概念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
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 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safty 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
(二)研究内容
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第一章
1.现代毒理学定义: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性分析的科学。(现代定义)研究范围扩大
2.毒理学的三大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3.描述毒理学:毒性鉴定研究化学物的毒性表现,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然”。
4.机制毒理学:机制研究,研究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做到“知其所以然”。
5.管理毒理学:将毒理学的原理、技术和研究结果应用于化学物管理,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化妆品、健康相关产品等进入市场后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
毒理学基础
毒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卫生毒理学(Health /hygienic Toxicology)是利用毒理学的概念和方
法,以预防医学角度,研究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学科。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也是毒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2、毒理学(Toxicology)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及其毒作用机制
的科学。
3、现代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有害物质(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
体及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发现毒性、探讨机制、有效预防和科学管理。
4、现代毒理学依据其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可分为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
理毒理学三个分支领域。
5、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指利用毒理学原理及方法,研究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对其毒性进行描述及鉴定。
6、机制毒理学(medchanistic toxicology):是在毒性鉴定基础上,采用生物
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
方法及其他研究方法,在细胞和分子层面上对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机制及调控机制进行的系统研究。
7、毒理学研究方法:实验研究(体内实验、体外实验)和人群调查(流行病学
调查、毒性临床观察、志愿者试验)。
8、Paracelsus提出所有物质都是毒物,不存在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一种物质是
毒物还是药物。
9、意大利医生Pamazzini被誉为职业医学的创始人。
10、近代毒理学之父Orfila。
卫生毒理学笔记
卫生毒理学重点
第一章
一,三个名词解释,注意其英文:
1毒理学(toxicology) :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2卫生毒理学(hygienic toxicology):卫生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可能接触的外源化合物对机体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3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二,毒理学的两个基本功能:
1 检测理化因素产生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2 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三,毒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四,毒理学研究方法:
1 体内实验法(in vivo test):多用于检测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
2 体外实验法(in vitro test):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细胞或细胞器进行毒理学研究,多用于对机体急性毒作用的初步筛选,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研究。
3 人体观察(Human Toxicology)临床毒理学,通过中毒事故的处理和治疗,
人体志愿者试验:低浓度、短时间、轻度、可逆
4 流行病学研究(Epidemiological Study)
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提出病因假设、已知病因了解严重程度
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验证假设,确定因果关系
毒理学第二章重点
1毒物(poison):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poison).
毒 理 学 概 述
(三)、管理毒理学
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 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规 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 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 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
管理毒理学的内容
1、安全性评价 2、危险性分析 3、危险性管理
安全性评价(safety evaluation)
管理毒理学的作用
1、参与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提供技术支持 和技术咨询。 2、对新化学物质和新产品进行毒理学安全性 评价。 3、制订大气、职业环境和饮用水中化学物的卫 生标准卫生标准。
苯
过去
空气最高容许浓度50ppm
近年
空气最高容许浓度1ppm
第 三 节 毒理学研究方法
1、体内实验法(in vivo test):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 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电磁炉
电脑
日常生活的几大杀手
微波炉 手机
现代毒理学
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生命科学
广泛联系和渗透。
应用学科:与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生
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3、毒物(poison)
了解基因及其功能,了解突变是如 何积累演化成疾病,为疾病的基因诊 断和基因治疗提供基础。
THE
(完整版)公卫执业医师之卫生毒理学重点
第一单元卫生毒理学基本概念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毒理学的职能主要有二:①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性质;②评价有害作用在特定接触条件下发生的机会。
目的:为制订防止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危害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毒物、毒性和毒性作用
(一)概念
1.外源化学物、毒物和毒性
(1)外源化学物、毒物外源化学物是存在于人类的环境中,可由外界环境通过一定的途径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并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外源化学物、化学物和外源化学毒物在此具有相同的含义。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在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使二者之间发生互变的重要条件是剂量。只要达到一定数量,任何物质对机体都具有毒性。Paracelsus说:化学物质本身并非毒物,只有在一定剂量下才变成毒物。毒性还与物质与机体接触的途径和频率有关。
按化学物的用途及分布范围,可将毒物分为:工业毒物、环境污染物、食品中有毒成分与添加剂、农用化学物、嗜好品与日用化学品、天然毒素、医用药物、军事战剂、放射性核素等。
(2)毒性是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
(3)中毒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根据病变发生的快慢,中毒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
2.有害作用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又称为毒效应或损害作用,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损害作用具有下列特点:
毒理名词解释大全
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
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以及两者直降的相互作用的学科,为保护生物体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依据。
毒理学的任务:
1、化学结构与毒性作用关系
2、毒物动力学
3、中毒机理和中毒诊断
4、化学物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卫生标准制定
5、生态都行的研究与评估
第二章动物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1、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对活的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2、毒素:是由活的机体产生,切化学结构上位完全清楚地一类特殊物质。
3、毒性:是指外援化学物对机体的易感部位引起有害生物学作用的能力。化学物的毒性大小是相对的,既只要达到一定的剂量水平,所有的化学物均具有毒性而低于某一剂量时,又都不具有毒性。
接触条件对化学物毒性的影响:
1、染毒途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经口注射>经皮染毒
2、染毒时间
3、染毒频率
4、染毒期限急性、亚急性或蓄积性、亚慢性和慢性
4、危险性:表示化学物对机体引起有害生物学作用的可能性大小。是指外源化学物在特定的接触条件下,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大和危险性大小不是一个概念,毒性大,极小量致死,但是接触少,因
而危险性大;毒性小,危险性也可能会大)。
5、安全性:安全性与危险性是相对的概念,理论上安全性是指无危险性(零危险度)或危险度可忽略的程度。但是实际上不可能会存在绝对的无危险性。
6、致死剂量(LD):是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死亡的剂量,一般用mg/kg表示。
7、绝对致死剂量(LD 100):是指外源化学物引起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如果降低此浓度,就会有动物存活。
卫生毒理学基本概念
危险度(risk) 文献中也称危险性,系指一种物质在具体 的接触条件下,对机体造成损害可能性的定 量估计。一般根据化学毒物对机体造成损害 的能力和与机体可能接触的程度,以定量的 概念进行估计并用预期频率表示。 对外来化合物的危险度进行估计是毒理 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危险度估计或称危险度评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 面进行: ⑴从定性角度阐明xenobiotics对body可能存 在的adverse effect。 ⑵以定量的概念确定body接触xenobiotics数 量与其对机体adverse effect的相关关系。 ⑶从定性和定量概念对xenobiotics可能与人 类接触的实际情况做出估计,包括可能接触的 人群范围,可能受损害的人数和程度。 ⑷对xenobiotics在实际接触的情况下可能对 人群健康损害的程度作出估计,并用定量与概 念将其表示。
毒物
活性物质的 有效剂量
毒物存在的
剂型和剂量 靶器官中与 受体相互作用
可吸 收的 毒物
吸收、分布 代谢、排出
出现
效应
毒物作用的三个时相
二.毒性(toxicity)及其分级
毒性是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 物质有毒与无毒是相对的,任何一种化合物进 入机体,只要达到一定剂量,均能对健康产生 有害作用。影响毒性的因素:剂量是影响化学 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
第一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卫生毒理学重点笔记
第一节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毒理学、毒性和毒作用
(一)毒理学和卫生毒理学
1.毒理学:是研究环境因子(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对生物机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以及如何预防和减轻此种损害作用的科学。
2.卫生毒理学: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可能接触的环境因子对机体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
毒理学的研究领域
卫生毒理学的任务
①对环境因子特别是外源化学物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危险评定;
②研究机体与环境因子有害的交互作用的规律即中毒机制;
③为制定有关安全限值/卫生标准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④研究预防和治疗化学物中毒的措施。
(二)外源化学物、毒物、毒性和中毒
1.外源化学物:是存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可通过一定的途径接触并进入机体,并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含义同化学物、化学毒物。
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体内原已存在的物质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2.毒性:是指化学物对生物体引起损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损害作用称为毒效应。
3.毒物:法规管理的名词,对于急性毒性规定在某个剂量下可引起机体出现有害作用的物质。
4.中毒: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根据病变发生的快慢,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毒理学研究化学物与生物机体有害的交互作用,毒效学研究毒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阐明毒物引起毒效应性质和机制。毒动学和生物转化(代谢)研究机体对毒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毒物在体内随时间的量变化和质变化的规律。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毒理学知识点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毒理学知识点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毒理学知识点
毒理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反应、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也是对毒性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科学。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的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毒理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
一、生物转运的机制
(一)生物转运的概念
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是外源化学物通过一系列生物膜的过程。
是处置的环节之一(处置包含生物转运——吸收、分布、排泄,和生物转化——代谢两个环节)。
(二)被动转运
包括简单扩散、滤过和易化扩散三种。
1.简单扩散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指外源化学物从浓度高侧直接穿过生物膜向浓度低侧进行的扩散性转运,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不耗能,无载体。
扩散速率浓度梯度正比,还有其他影响因素。
(1)脂溶性:可用脂/水分配系数表示。该系数越大,越易溶于脂肪,转运的速率越快。
(2)解离状态:非解离态的极性弱,脂溶性好,容易跨膜扩散。弱有机酸、有机碱解离态或非解离态的比例,取决于其本身的解离常数pKa和体液的pH。
2.滤过透过生物膜上亲水溶性孔道的过程。借助于流体静压和渗透压使水通过膜上的微孔,化学物随之转运。只能通过分子量小于100、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如水、乙醇、尿素、乳酸等水溶性小分子和O2、CO2等气体分子。
3.易化扩散又称载体扩散,系指利用载体由高浓度侧经生物膜
向低浓度侧移动的过程。不需消耗能量。
(三)主动转运
指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膜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
毒理学
《毒理学》
第一单元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㈠毒理学是从医学角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但近些年来,毒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各种有害因素,如核素、微波等物理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不只限于化学物质;但经典的毒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仍然是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
㈡卫生毒理学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可能接触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学科。它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为劳动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等学科提供毒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㈢外来化合物是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外来化合物并非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也不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由外界环境通过一定的环节和途径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机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常见的外来化合物有农用化学品、工业化学品、药物、食物添加剂、日用化学品、各种环境污染物及霉菌毒素等。
二、卫生毒理学研究任务
在预防医学领域中,卫生毒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三,一是研究机体与外来化合物相互作用的规律即中毒机理;二是对外来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三是为制订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三、卫生毒理学研究方法
㈠动物实验
1、体内实验法
通常在整体动物进行,使实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人体实际接触方式接触一定剂量的受试外来化合物,然后观察动物可能出现的形态或功能变化。实验多采用哺乳动物,例如大鼠、小鼠、豚鼠、家兔、仓鼠、狗和猴等。通常检测外来化合物一般毒性,例如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等。
卫生毒理学考试题
《卫生毒理学》阶段性考查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代谢活化
2、阈浓度
3、绝对致死量
4、最大无作用剂量
二、问答题
1、试述化学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有哪些?
2、试述影响外来化合物的毒作用的因素?
3、生物转化的类型有哪些?肝脏在生物转化过程中等作用是什么?
4、试述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5、外来肝脏在生物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6、常用的染毒方法有那些?各用于什么情况?
5※
《卫生毒理学》阶段性考查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1、LD50
2、慢性毒作用带
3、酶的诱导
4、毒效应
二、填空题
1、阻止外来化合物在体内分布较为重要的屏障有和。
2、对混合功能氧化酶具有诱导作用的化合物有和。
3、小鼠一次灌胃体积在较为合适。
4、一般和化合物可采用静式吸入的方法给动物染毒。
5、如要证实某化合物对人类为致癌物需提供和____的充分证据。
6、化学毒物通过表皮吸收需通过三层屏障是、和。
7、经口(消化道)染毒是急性动物毒性实验中最常用的染毒途径,其染毒方法有、和。
8、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主要由、和组成。
9、易化扩散的特点是和。
10、某化合物的Zac值越大,表明该化合物引起急性中毒的危险性
11、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基本类型有、、。
12、染色体数目异常可分为和。
13、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
14、经皮肤染毒试验方法主要有和。
15、简单扩散的特点有、、、。
16、对混合功能氧化酶具有诱导作用的化合物有和。
17、雌雄两性哺乳动物对外来化合物代谢转化能力存在着差别,一般雄性成年大鼠其代谢转化能力比雌性。
18、化学物经皮肤吸收必须具有和的特点。
卫生毒理学
卫生毒理学(简称毒理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外源性物质的危害。它是从古代毒理学发展而来的一门学科。毒理学在历史上形成了治疗学和实验医学的基础。本世纪,随着生物、化学、数学、物理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消化吸收,学科不断发展,其中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价成为其新的重要内容。因此,它与法医学、临床医学和环境科学密切相关。
应用程序要求。
1.根据目前的数据,大多数其他学校都接受交叉考生。
具体要求请查看各学校招生简章,或咨询公共卫生研究院。
2.具有本科文凭/应届毕业生/硕士毕业文凭者可报考。
具体要求请查看各学校招生简章,或咨询公共卫生研究院。
3、升学考生需符合一定条件,具体查看招生简章,具体查看各学校招生简章,或咨询公共卫生研究院wxho:gwkywx。
就业方向。
1、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2.卫生监督中心。
3.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中心从事预防医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4.制药公司药物毒理学研究室。
5.普洛斯化验所。
6.卫生行政。
7、海关检验检疫和环境保护局。
8.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深造。
问答。
问:健康毒理学专业接受在职考研还是非全日制考研?
答:你可以申请拥有健康毒理学硕士学位和兼职名额的学校。这些学校一般招收健康毒理学领域的兼职硕士。他们可以兼读研究生,也可以兼读。他们被要求查看每所学校的招生简章或咨询公共卫生研究所。
问:有健康毒理学硕士学位吗?
答:健康毒理学:是一级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的专业名称,一般是血硕的专名。在这个方向上也有专门的硕士,统称为公共卫生硕士。但需要注意的是,健康毒理学(理学硕士)文凭上有具体的方向,但理科硕士文凭上写的是公共卫生硕士。在录用方面,比如参加公务员考试,有些单位可能只招收学历硕士,但在普通企业面试中,专业硕士和学历硕士没有区别。同时,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如果交叉考生将来想考上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请考虑硕士学位,因为只有公共卫生专业才能录取公共卫生从业人员。
卫生毒理学考试重点
卫生毒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部分毒理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以发展为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毒物: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3、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种物质是毒物还
是药物。 4、二巯基丙醇(BAL)可用于治疗砷化物中毒,硝酸盐和硫代硫酸盐可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解磷定(2—PAM)可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
5、安全系数(SF):
6、毒理学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refinement)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replacement)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7、根据化学物的结构、理化特性和某些生物学活性,即SAR,则可初步预测其
潜在的危害性或致癌性。
8、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生命科学史上第一个大科学工程。
9、系统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整体研究生物系统(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的一门学科。 10、系统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和应激因子对生物系统的干扰作用,检测分子表达和毒理学参数的变化,反复整合各种数据和资料以描述生物体更能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性:指化学物引起毒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效应:指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二者是有区别的: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
学物的毒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2、中毒:生物体收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注射器等。特点:各种更能障碍,应激能力下降,维持集体稳态能力下降,对环境中其他有害因素敏感性增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酶老化(enzyme aging):神经性毒剂中毒后形成的膦酰酶烷氧基上的烷基脱掉,从能被活化的状态变为不能活化的状态。
2、化学复合伤和毒剂混合伤:糜烂性毒剂中毒合并各种创伤,称为糜烂性毒剂复合伤或化学复合伤。两种糜烂性毒剂混合使用造成的损伤(中毒)称毒剂混合伤。(化学战剂中毒合并其他损伤称化学复合伤,两种战剂混合使用造成的损伤(中毒)称毒剂混合伤)
3、外源性化学物或外源性化合物:是存在于外界环境中,而能被机体接触并进入体内的化学物,它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也不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4、化学武器(chemical weapon):是化学战剂、化学弹药及其施放器材的合称。应用各种兵器,如步枪、各型火炮、火箭或导弹发射架、飞机等将毒剂施放至空间或地面,造成一定的浓度或密度用以攻击敌方,从而发挥其战斗作用。
5、毒物(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6、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
7、失能性毒剂:是一类使人暂时丧失战斗能力的化学物质,中毒后主要引起精神活动异常和躯体功能障碍,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或死亡。(按其毒理效应不同,失能剂可分为精神性失能剂和躯体性失能剂。)
8、生物转运与转化: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化学毒物的代谢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指外源性化学物质在不同酶系的催化下,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物质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转变成衍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9、一般毒性:外源化学物质在一定的剂量、一定的接触时间和一定的接触方式下对实验动物产生综合毒效应的能力称为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又称为化学毒物的基础毒性或一般毒性作用。
10、蓄积作用:当化学毒物反复多次给动物染毒,化学毒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和排泄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毒物的蓄积作用。
11、传代效应(transgenerational effects) : 化学毒物通过亲代对配子、胚胎、胎儿的有些损伤会在下一代表现为某些系统功能异常或疾病,这类情况通称为传代效应
12、AP位点(apurinic or apyrimidinic site): 丧失碱基的DNA留下一个无嘌呤或嘧啶的位点,通常称为AP位点
13、危险性或危险度: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引起疾病甚至导致死亡的预期概率。
14、微粒体:指肝细胞在匀浆过程中被广泛破碎后其内质网的碎片卷曲而形成闭合的囊泡。
15、自由基(free radical):自由基是指单独存在的、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分子、离子和基团。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最外层的不配对电子。
16、失能剂:是一种使人暂时丧失战斗能力的化学物质,中毒后主要引起精神活动异常和躯体功能障碍,是一种非致死性毒剂。
17、化学战剂:简称毒剂,是军事对抗中用以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牵制和扰乱对方军事行动的有毒物质的统称。它是构成化学武器的基本要素。
18、LD50:半数致死量,表示一种外源化学物引起实验动物死亡一半的剂量。(指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
19、Toxicity 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损伤生物体的能力)
20、生物学标志: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
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21、终毒物:指与内源靶分子(受体、酶、DNA、微丝蛋白、脂质)反应或严重地改变生物学(微)环境、启动结构和(或)功能改变而表现出毒性的物质。
22、首过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肝脏,有些药物在通过粘膜及肝脏时极易代谢灭活,在第一次通过肝脏时大部分被破坏,进入血液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
23、联合作用(joint action或combined effect):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前后相继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交互毒性作用。
24、生物利用度:又称生物有效度,是指毒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经口生物利用度指经口染毒的AUC与该毒物静注后的AUC的比值,以经口吸收百分率表示。
25、接触途径: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26、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h之内多次接触(染毒)外源化学物之后,在短期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和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27、移码突变:指发生一对或几对碱基的减少或增加,以致从受损点开始基因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并转译成不正确的氨基酸。
28、有阈值效应:化学物质对于机体产生的一般毒效应,只有达到某一剂量水平时才能发生,低于此剂量即检测不到,属于有阈值效应,这样的化学毒物应按有阈值毒物进行评价。
29、环境:人群赖以生活和劳动并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体。
30、中毒酶或膦酰酶:神经性毒剂膦酸酯与胆碱酯酶的结合物,也叫中毒酶。
31、卫生毒理学:利用毒理学的概念和方法,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人类生产和生活可能接触的环境因子对机体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毒性损害作用及其机理和研究防治措施的科学。是与公共卫生工作有直接联系的各个毒理学分支的基础和总称。包括环境毒理学、工业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农药毒理学、放射毒理学等。
32、环境和环境因素:人群赖以生活和劳动并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体。环境因素是指环境总体的各种要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33、致畸物:凡在一定剂量下,能通过母体对胚胎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形的化学物称为致畸物或致畸原。
34、肝脏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肝的损害作用特点及其机制的学科,它是靶器官毒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35、心肌预适应:是指预先给予心肌某种适度的刺激(如短暂缺血或机械刺激等),可使心肌对随后受到的更强的有害刺激产生耐受性或适应性。
36、剂量-反应关系:指不同剂量的外源性化学物预期引起的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微核:染色体片段或者整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未按正常程序进入细胞核而滞留在细胞质中的染色质小体。
37、致突变性:对DNA或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损伤并能传递给子细胞的作用。
38、TI:治疗指数,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39、药物毒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对生命有机体有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药物毒理学研究是指导新药研究与开发,对药物的毒性进行危险性评估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40、军事卫生毒理学(military hygienic toxicology):是一门研究军事毒物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