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高三地球的公转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球的公转知识点总结高三阶段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地理科目是必修课程之一。
而在地理课程中,地球的公转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迹。
下面将对高三地球的公转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每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迹。
公转负责了四个重要的现象:异日闰年、季节更迭、昼夜的变化以及地球坐标系统的建立。
二、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而不是完全的圆形。
这使得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并不是一直保持不变的,而是有一定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可以通过开普勒的椭圆轨道定律来描述。
三、地球公转的速度地球绕太阳的速度相对较快,大约每小时29.8公里。
由于轨道的形状以及椭圆轨道定律的原因,地球在不同的季节里,其公转速度也会有所变化。
这对于季节的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地球公转的倾斜度地球的公转轴与黄道的夹角是23.5度。
这种倾斜度直接决定了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季节变化。
当一个半球倾斜向太阳时,该半球就会处于夏季,而另一个半球则处于冬季。
而当地球公转到两极地区时,极昼和极夜现象就会发生。
这种倾斜度也是地区气温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对于人类活动以及生态系统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使得地球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为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此外,地球公转还导致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规律和节奏。
六、地球公转的应用地球公转的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领域。
例如,地球公转的变化规律在农业生产和气象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地球公转也为航天飞行提供了关键的信息,保证了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三地球的公转知识点的总结可以从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轨道形状、速度、倾斜度、影响以及应用等多个角度来进行。
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不仅仅在地理课堂上有意义,更是对人们理解和适应地球规律的重要基础。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总结,有助于高三学生们对地球的公转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地球公转的知识点总结
地球公转的知识点总结地球公转的知识点总结地球公转的知识点总结记忆要求:1.记住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方向和周期。
2.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昼夜长短。
3.地球五带的名称、范围及其地理现象。
理解运用部分: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记住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2.掌握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纬度范围及其规律。
3.理解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③地方时的差异;④太阳照射下物体影子的'日变化。
4.理解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地球上的五带;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③太阳照射下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季节变化。
关注点:1.地球的自转——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转动。
(太阳光线与晨昏圈平面垂直)(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1天(24小时)。
(3)产生的地理意义(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③地方时的差异;④太阳照射下物体影子的日变化。
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2.地球的公转——绕_____自西向东不停地转动。
(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度固定倾角)(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1年。
(3)产生的地理意义(现象):①地球上的五带;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③太阳照射下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季节变化。
3.二分二至的相关知识点。
①春分(3月21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②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③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则为夏季)。
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5.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引起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也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太阳直射物体时,其影子最短;太阳斜射物体时,影子变长,斜射越厉害,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地球公转知识点简单总结
地球公转知识点简单总结一、地球公转的规律地球公转是按照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做运动的,公转轨道基本上是绕着一个叫做近日点的地方公转,这个地方叫做近日点,这个地方到太阳的距离是最近,整个椭圆轨道的长轴自然也规定了公转是逆时针的。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这个时间是固定不变的。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一年分为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在地球南半球的季节跟北半球是相反的。
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呈一定的倾斜角,这个倾斜角是23.5°。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所以离太阳近的时候速度要快些,远离太阳的时候速度慢些。
地球公转轨道一周最大距离距离太阳约为1.52亿千米,最小距离约为1.47亿千米,所以地球公转速度有所不同。
二、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季节变化、地球昼夜交替和公转速度差异等。
1.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造成了地球在公转中不同地区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不同。
在一个地区,当地球轴倾斜使得阳光照射更加倾斜时,冷暖空气的温度分布就不同,因此造成了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
2. 地球昼夜交替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在公转过程中会交替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照射,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这种昼夜交替影响了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
3. 公转速度差异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因此在公转过程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公转速度有所不同。
地球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公转速度就越慢。
三、地球公转的意义地球公转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自然环境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产生的基础。
1. 生物生长地球公转的季节变化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温和光照等自然条件有所不同,这种气候条件的变化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衍有着重要的影响。
季节变化促进了生物的生长和繁衍。
2. 天气气候地球公转影响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光照等自然条件,从而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
季节变化以及地球昼夜交替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八上地球公转的知识点总结
八上地球公转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地球以东转向为自转方向绕着太阳轨道上运行。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4天(即一年),它是地球运动的基本运动方式之一。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离太阳最近的位置为近日点,距离约为147,100,000千米;离太阳最远的位置为远日点,距离约为152,100,000千米。
二、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1.季节变化地球公转是季节变化产生的原因之一。
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角度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
当地球的南半球离太阳更近时,南半球就是夏季;而北半球离太阳更近时,北半球就是夏季。
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这种规律性变化,使得季节变化有了明显的规律可循。
2.昼夜变化地球公转也是昼夜交替的原因之一。
地球自转是昼夜交替的直接原因,但地球公转也对昼夜变化有着间接的影响。
由于地球公转的运动,造成地球不同地区对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昼夜时间有所不同。
3.气候变化地球公转对气候变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赤道地区气温高,光照强,导致气候炎热、多雨;极地地区气温低,光照弱,导致气候寒冷、干燥。
三、地球公转的规律1.偏心率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其轨道离心率为0.0167,也就是说地球的轨道稍微偏离了圆形。
这种偏心率导致了地球公转周期中太阳照射地球的强弱变化,因此也影响了季节变化的规律。
2.公转速度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公转速度不是恒定的,在近日点的时候,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而在远日点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3.公转轨道倾角地球公转轨道的倾角是地球轨道与黄道面的夹角,这个夹角对地球气温分布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公转轨道的倾角是23.5°,使得地球气温分布有着明显的南北差异。
四、地球公转的历史地球公转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等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是围绕着地球运动的。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知识点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现象。
下面将从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公转轨道和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动的现象。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称为地球公转轨道,地球每年公转周期为365.24天。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接近于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二、地球公转的影响因素地球公转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力作用: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使得地球沿着公转轨道运动。
2.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昼夜变化,进而影响地球公转的观测和计算。
3. 黄赤交角:地球公转轨道与地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该值的变化会导致地球公转过程中季节的变化。
三、地球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于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较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离太阳较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时间为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远的时间为远日点。
地球每公转一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四、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地球公转轨道的黄赤交角变化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季节的交替变化。
当地球公转轨道上某一地区偏离太阳较远时,该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处于冬季;而当地球公转轨道上某一地区偏离太阳较近时,该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处于夏季。
总结: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现象,它受到引力作用、地球自转和黄赤交角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公转轨道接近于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季节的变化取决于地球公转轨道的黄赤交角变化。
通过对地球公转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地球公转知识点
第三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I.必记知识全览 (3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必记数据1.地球公转的周期。
2.黄赤交角。
一、1.365日6小时9分10秒2.23o26′二、必记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
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二、1.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上,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昼达到最长;南半球相反。
Ⅱ.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考点详解精剖细解入市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1)轨道: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并非位于椭圆的正中心,而是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正因为如此,日地距离并非一个固定值,而是在不断地变化。
我们把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那个点叫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那个点叫远日点。
在具体判断时,如果能明显看出日地距离的远近,则根据这一距离来判断远、近日点如图3—2;如果不能,则要根据地轴的倾斜方向来决定,如图3—1,地球位于B位置时,北极点倾向太阳,因此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故B位于远日点附近;同理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北极点倾离太阳,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故D位于近日点附近。
(2)方向: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都为自西向东。
一般来说,我们常在公转轨道上用逆时针方向的箭头来表示。
(3)周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0o)所花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做一个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但是我们日常以太阳为参照物,认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这叫做一个回归年。
(4)速度:由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它受到太阳的吸引力的大小也不断变化,离太阳近时,受到的引力大,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反之在远日点附近时,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比较小。
案例剖析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考题1 (典型例题)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图3—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公转轨道是正圆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一月初C.地球从A点出发再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动到南回归线的时间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点考题1点拨: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是一个正圆,而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必背知识及答案
选择性必修一必背知识过关四1.昼夜长短的三种情况。
2.二分日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3.夏至日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4.冬至日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5.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变化情况的关系。
6.昼长和夜长的计算公式。
7.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和纬度的关系。
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9.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10.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地区。
11.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地区。
1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3.说出四季所在月份。
先进行背诵,再查阅答案!1.昼夜长短的三种情况。
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
2.二分日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全球昼夜平分。
3.夏至日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
4.冬至日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
5.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变化情况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6.昼长和夜长的计算公式。
昼长=(12-日出)*2=(日落-12)*2;夜长=24-昼长。
7.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和纬度的关系。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9.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纬度差=正午太阳高度差。
10.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地区。
最大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最小值:南半球。
11.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地区。
最大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最小值:北半球。
1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13.说出四季所在月份。
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
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地球公转:一、定义: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做公转。
二、基本特征1、方向:自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自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3、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4、速度:角速度,平均约为1°/天;线速度,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练习题: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
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据此回答1~2题。
1.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5、黄赤交角的影响1.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为23°26′。
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阿(2)影响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在0°~23°26′之间变化;黄赤交角变大,极夜极昼范围扩大,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1、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26′S向北移至23°26′N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2、假如地轴与黄道相交成90°,那么,地球自转和公转,可能发生的现象是()①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均相等②沿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转现象③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④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0°,60°E B.30°E,30°WC.0°,120°E D.0°,30°E4.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A.0°,180°B.0°,150°WC.150°W,180°D.日界线,本初子午线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都变慢 B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北半球昼长夜短 D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以北,直射点向北移动。
七年级地理地球公转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地球公转知识点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沿着一个环绕太阳的轨道运行。
这个轨道称为椭圆轨道,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下面将介绍七年级地理地球公转知识点。
I. 公转周期地球一次公转的时间周期称为一年。
根据国际标准计时局的规定,一年的长度为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
因此,每隔四年,会多出一个闰年,闰年的二月份有29天。
II. 公转轨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也在变化,最远时约152百万公里,最近时约147百万公里。
III. 公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地球公转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引起季节的交替变化。
当地球靠近太阳时,气温会升高,而当地球远离太阳时,气温则会下降。
IV. 公转速度地球公转速度约为每秒29.78公里,但地球的公转速度并不均匀,而是随着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时,它的公转速度会变得较慢,而当地球靠近太阳时,它的公转速度会变得较快。
V. 公转时区地球的公转导致了时区的产生。
地球每公转一圈,相当于一天的时间。
因此,不同地区的时间会有所不同。
国际上设置了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约为15度经线,每隔一个时区时间就会相差一小时。
总结: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沿着一个椭圆轨道运动。
它的周期为一年,公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也随时间而改变。
地球的公转还影响着气候的变化和时区的产生。
地球公转光照知识点总结
地球公转光照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1. 地球公转的运动轨迹地球公转的轨迹是一个椭圆,即椭圆轨道,这也是行星绕太阳运动的特点之一。
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不是一个完美的圆,而是一个椭圆,其中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地球位于椭圆轨道上。
这也是地球日照强弱的原因之一。
2. 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4天(约合一年),因此人们通常把一年分为四季,春、夏、秋、冬。
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地球上的天气和气候。
3. 地球公转的轨道偏心率地球椭圆轨道的离心率是0.0167,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也是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之一。
二、地球公转对光照的影响1. 日照区和阴影区的变化地球公转引起了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导致了日照区和阴影区的变化。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复合运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在不同的时间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同的,因此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季节变化的影响地球公转不仅使得地球上的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发生了变化,还引起了季节的变化。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的直射位置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使得地球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的太阳光照强度也不同,从而导致了春夏秋冬等季节的变化。
3. 生物生长和气候的影响地球公转对光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地球上的生物的生长和气候的变化。
根据地球公转的周期性变化,不同的季节会对地球上的生物生长和气候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地球公转光照的学习1. 地球公转和昼夜交替的关系地球的自转运动是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之一。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并且自东向西转动,因此在地球的不同地区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随着地球公转,不同地区的昼夜交替也会有所变化。
2. 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的运动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变化。
对于赤道地区来说,受到的太阳光照是最强烈的,而离赤道越近的地区受到的太阳光照就越强烈,反之则越弱。
地理公转的八个知识点总结
地理公转的八个知识点总结地理公转的八个知识点总结地理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运动。
它是地球日常运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地理公转的八个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的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圆形。
这意味着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在不同季节中是有所不同的。
地球在近日点时距离太阳较近,在远日点时距离太阳较远。
二、地球的公转周期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年,即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4天,这就是为什么每四年要闰年的原因。
三、地球的赤道和黄道地球的赤道是地球自转轴延伸出来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而黄道是地球公转所在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地球的公转轨道和黄道的倾角为23.5度,这一倾角引起了季节变化。
四、地球的公转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平均速度。
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秒30公里,也就是每小时约108000公里。
五、地球的公转方向地球的公转方向是从西向东,也就是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地球公转的方向决定了地球自转的方向。
六、地球公转对季节的影响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倾斜角度决定了地球不同季节的出现。
在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位置向北升高,冬季时太阳直射位置向南下降。
而在南半球,则相反。
七、地球的公转和日照时间地球的公转也影响着地球各个地区的日照时间。
地球公转时,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和时间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地球各个地区的昼夜长短不同。
八、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地球的公转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公转轨道和倾角的改变导致了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影响了气候带的分布和季风气候等现象的出现。
总结一下,地理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公转周期为一年。
地球公转影响了季节变化、日照时间和气候特征。
了解地球的公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和气候变化综上所述,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科学五年级地球公转知识点
科学五年级地球公转知识点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它不仅自转还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的公转是一个重要的天文现象,对于我们理解季节变化和天文规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
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这种运动不是直线的,而是一个椭圆形的轨道。
地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365.25天,这就是我们一年的长度。
地球公转的特点1. 椭圆形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太阳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速度变化: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速度不是恒定的。
当地球靠近太阳时,速度较快;远离太阳时,速度较慢。
3. 倾斜的自转轴: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轨道平面有一个约23.5度的倾斜角度,这个倾斜是导致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季节的形成地球的倾斜和公转共同作用,形成了我们所经历的四季。
当北半球倾向太阳时,北半球接收到更多的阳光,形成夏季;反之,当北半球远离太阳时,形成冬季。
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地球公转与天文现象地球的公转还与许多天文现象有关,例如:- 春分和秋分:当地球的赤道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时,昼夜几乎等长,分别发生在每年的3月21日左右和9月23日左右。
- 夏至和冬至:当北半球倾向太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长,夜晚最短,这一天称为夏至;反之,当北半球远离太阳时,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这一天称为冬至。
地球公转的意义地球的公转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季节变化,还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产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地球公转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预测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业活动等。
总结地球的公转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天文现象。
通过学习地球公转的知识,我们不仅能够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还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宇宙的奥秘。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的学习,对地球公转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激发起探索宇宙的兴趣。
地球自转、公转相关知识点
地球自转、公转相关知识点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的具体分析
地球的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①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
a、从北极上空看:
b、从南极上空看:
②地球自转的周期:
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③地球自转速度:15度/小时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地球公转的具体分析
1、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1恒星年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1°。
线速度 :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约30㎞/S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地球的运动主要是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叠加运动。
地球是倾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面。
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面。
初中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1. 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的运动。
2. 公转的速度: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26分又54秒。
3. 公转的轨道:地球绕太阳的轨迹是一个椭圆形,轨道上有近日点和远日点。
4. 公转的轨道倾角:地球公转轨道与黄道的倾角是23.5°。
这个倾角是地球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
二、地球公转的原理1. 几何学原理: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迹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因是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使地球一直受到太阳的吸引而绕太阳运动。
3. 惯性原理:地球原本是在太空中惯性运动的,由于太阳的吸引,使得地球的运动轨迹发生了变化,绕太阳做公转运动。
三、地球公转的影响1.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和轨道倾角的改变,导致地球不同季节的日照面积和日照时间不同,从而引起了季节的变化。
2. 昼夜交替:地球公转使得阴影区和日照区不断变换位置,导致了地球上昼夜交替的现象。
3. 年份的确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的时间单位。
四、地球公转的测定方法1. 天文学方法:通过观测太阳和星等的位置变化,借助恒星固定的位置和太阳的视差,可以确定地球的公转周期和速度。
2. 卫星技术方法:通过人造卫星的轨道运动观测,可以测定地球的公转周期和轨道参数。
五、地球公转的意义1. 为了认识地球运动规律:地球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地球公转的规律是认识地球运动规律的重要途径。
2. 为了农业生产:地球公转使得季节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时间具有重要影响。
3. 为了天文学研究:认识地球公转规律对天文学研究和空间探索有重要意义。
总结:初中地球公转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原理、影响、测定方法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和意义,同时也能够为我们观测天文现象和认识地球运动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希望以上总结对初中地球公转的知识点能够有所帮助。
高二地球公转和自转知识点
高二地球公转和自转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也是引起地球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知识点,以及与其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现象。
一、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运动。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 公转周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即一年。
为了与公历年份相符,通常将四年平均为一年,即闰年有366天。
2. 公转速度:地球绕太阳的平均速度约为每秒30公里,公转速度并不均匀,呈现出“快慢交替”的周期性变化。
3. 平距和近距: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距离太阳最远的点称为“远日点”,距离最近的点称为“近日点”。
远日点约在7月初,近日点约在1月初。
地球公转的作用和影响:1. 引起季节变化:地球公转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引起了季节的交替变化。
2. 导致一年的长度:地球公转周期决定了一年的长度,也直接影响了地球上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的节奏。
3. 形成岁差现象:地球的公转轨道不是完全规则的圆形,而是椭圆。
这使得地球公转轨道在一个周期内会有细微变化,形成了岁差现象。
二、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轴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 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而我们通常说的24小时是指平太阳日,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关系,造成了这一差异。
2. 自转轴:地球自转轴是地球通过地壳、岩石内部一直延伸到地球中心的一条虚拟直线。
地球自转轴的倾角约为23.5度,使得地球存在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现象。
地球自转的作用和影响:1. 形成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暴露在太阳的光照下,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导致地球的赤道和极地存在温差: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
赤道地区由于阳光直射,温度较高;而极地由于日照时间短,温度较低。
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高一
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这是我们学习地理和天文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高一学年,我们必须对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学习。
下面是地球公转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地球的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
这意味着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称之为地球的离心率。
离太阳最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2. 公转周期和速度地球围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我们通常将这个周期约化为365天,每隔4年增加一个闰年来补偿所缺少的时间。
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小时29.78公里。
3. 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地球的公转轨道相对于地球赤道平面倾斜23.5度。
这个角度被称为倾角。
因为地球轨道的倾斜,所以我们会有四个季节的变化。
4. 春分和秋分春分和秋分是地球公转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时刻。
在春分时刻,地球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相交。
这意味着地球上的昼夜时间相等,我们称之为白昼和黑夜时间相等。
在秋分时刻,地球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再次相交,也意味着昼夜时间相等。
5. 夏至和冬至夏至和冬至是地球公转过程中的另外两个重要时刻。
夏至时刻,地球北半球的倾斜使得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这导致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冬至时刻,地球南半球的倾斜使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这导致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6. 季节变化地球的公转周期和倾斜使得地球在不同季节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阳光照射,导致季节的变化。
当北半球远离太阳时,我们经历冬季。
当北半球靠近太阳时,我们经历夏季。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7. 地球公转与时间地球的公转周期与我们使用的时间概念相关。
一年的时间基础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我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同。
此外,地球的公转周期也与节气和星座的计算有关。
总结:地球公转是一项重要的地理和天文知识,它解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季节变化和时间概念。
高中地理知识点及例题:地球公转、极昼、极夜、太阳高度角
高中地理知识点及例题:地球公转、极昼、极夜、太阳高度角高中地理知识点及例题:地球公转、极昼、极夜、太阳高度角知识点(1)地球公转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变化:①近日点:一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此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最快;②远日点:七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此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最慢。
一月初,虽然地球距离太阳较近,但由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我国处于冬季;七月初,虽然地球距离太阳较远,但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我国处于夏季。
图1 地球的公转示意图(2)极昼极夜地球公转平面与自转平面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运动。
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夏至),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即一整天都是白天;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冬至),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即一整天都是黑夜;③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秋分),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④太阳直射点从南、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时,极昼极夜的范围会逐渐缩小。
图2 极昼与极夜示意图例题:答案:西略偏南;48;增大;减小;缩小;增大精讲精析:(1)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该图为北极点上空的俯瞰图,A点所在的虚线为北回归线。
①B点在A 点的南方,因此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了;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轨迹与自转方向相反,为自东向西(从图中也可以看出,为自东向西,顺时针旋转);③太阳直射点向西移动了两圈(720 ),但向南仅移动了两天(两天移动的纬度 23 26 90 2,从北回归线到赤道,需要移动90天)。
因此,太阳直射点主要向西移动,略向南移动一点。
因为太阳直射点移动了两圈,因此为2天,即48h。
(2)分析地球公转的距离、角速度。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6月22日),从A点到B点,即从6月22日到6月24日。
地理公转自转知识点
地理公转自转知识点地理的公转和自转是地球的两个基本运动。
公转: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这个运动叫做公转。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25天,也就是一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一年里是不断改变的。
地球公转的轨道有一个周期性变化,叫做岁差。
地球的公转运动决定了各个季节的交替和一年的长度。
地球从南半球到北半球距离太阳较远时,是北半球的夏天,南半球的冬天;地球从北半球到南半球距离太阳较远时,是南半球的夏天,北半球的冬天。
自转: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这个运动叫做自转。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3小时56分钟4秒,也就是一天。
地球的自转轴稍微倾斜,使得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昼夜长度不同。
当北半球向太阳的一侧时,是北半球的白天,南半球的黑夜;当南半球向太阳的一侧时,是南半球的白天,北半球的黑夜。
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同,赤道上的自转速度最快,极地地区的自转速度最慢。
地理的公转自转对地球的环境和生物圈起着重要作用。
1.天气和气候:公转自转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和气候变化。
公转使得地球四季交替,而自转使得地球的各个地区有不同的白天和黑夜时间长度,这影响了温度和气流的分布,从而影响了天气的变化。
2.地理环境:公转自转决定了地球的地理环境。
地球自转时,太阳的光线会照射到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和生态系统。
北极和南极地区因为持续长时间的黑夜,导致极地冰盖的形成。
赤道地区因为接受到最多的太阳辐射,气温较高,形成了热带雨林和沙漠等特殊环境。
3.生物圈:公转自转也对地球上生物圈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
地球上的生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太阳的光和热能,而公转自转决定了太阳辐射的数量和强度。
太阳的光和热能是地球上生物生长和生存的重要能源,它直接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能量供给。
总结:地理的公转和自转是地球的两个基本运动。
公转决定了四季和一年的长度,自转决定了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度。
这些运动对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生物圈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公转:
一、定义: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做公转。
二、基本特征
1、方向:自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自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
3、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4、速度:角速度,平均约为1°/天;线速度,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练习题: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
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据此回答1~2题。
1.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5、黄赤交角的影响
1.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为23°26′。
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阿
(2)影响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在0°~23°26′之间变化;黄赤交角变大,极夜极昼范围扩大,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1、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26′S向北移至23°26′N
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
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2、假如地轴与黄道相交成90°,那么,地球自转和公转,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①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均相等
②沿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转现象
③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④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60°E B.30°E,30°W
C.0°,120°E D.0°,30°E
4.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0°,180°B.0°,150°W
C.150°W,180°D.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都变慢 B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C北半球昼长夜短 D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以北,直射点向北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