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9.2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_21
刻舟求剑教案(通用6篇)
刻舟求剑教案(通用6篇)
刻舟求剑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刻舟求剑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刻舟求剑教案1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以朗读法为主,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感情;
3、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乐于创造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方法;讲读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
二、作家、作品
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
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寓言二则》教学 冀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够了,你不是不理我了吗?你不用在这里的,我死都和你没关系啊。我忍不住大声地对他吼道。 要不是别人打我电话,你以为我会知道吗?我不知道我就不会在这里了。他好象也不甘示弱。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儿试着收线,但每次都不成功,鲑鱼猛地向下游窜去,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靠拢。十五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钓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钓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钓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起渔网向男孩走去。
我含笑躺下,摊开偷回来的记忆,一一捡点。也许,是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也许,很宿命地直觉到终要被遣回,当我进入那缤纷的世界,便急着把人生的滋味一一尝遍。很认真,也很死心塌地。一衣一衫,都还有笑声,还有芳馨。我要仔细收藏的,毕竟得来不易。在最贴心的衣袋里,有我最珍惜的名字,我仍要每天唤几次,感觉那一丝温暖。它们全曾真心真意待着我。如今在这方黑暗的角落,怀抱着它们入睡,已是我唯一能做的报答。
上了高中,我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可是家人却执意让我留在可以走读的一个非重点高中。理由是这样一来,我天天都可以在家住,也可以在家吃。除了有些失望,我没什么,因为从小到大的一切都是由他们来给我安排的。我相信爸妈永远都只会为我好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 2
2、楼兰的忧郁教案 5
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 7
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 12
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 13
6、早晨教案 15
7、葵花之最教案 19
9、寓言两那么教案 21
揠苗助长教案 21
刻舟求剑教案 23
1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 24
11、我的母亲教案 26
12、济南的冬天教案 30
13、祥子买车教案 33
14、养花教案 35
15、母鸡教案 37
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 38
18、秋天的思念教案 41
20、勇气教案 43
21、再见了 ,亲人教案 44
22、桥梁远景图教案 47
23、黄河象教案 50
25、科学梦想之父教案 53
26、蟋蟀的住宅教案 54
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 57
28、风筝教案 59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 ,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根底上 ,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 ,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 ,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 ,建筑艺术典雅。身处城市中的我们 ,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 ,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
《刻舟求剑》的教案
《刻⾈求剑》的教案
《刻⾈求剑》这篇课⽂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这是⼀篇寓⾔故事,讲的是⼀个坐船过江的⼈,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点⼉也不着急,只是在船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记号的地⽅跳下去捞宝剑。这个寓⾔故事,讽刺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变化的⼈。
课⽂共有四个⾃然段。第⼀段,讲述有个⼈过江时,把宝剑掉到江⾥去了。第⼀句话就点明了这个⼈是“坐船过江”,显然船不是静⽌的,实在⾏进着的。第⼆句话说他因为“不⼩⼼”,“挂在⾝上的宝剑掉进了江⾥”。第⼆段,那个⼈没有着急,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点⼉也不着急”,说明了他认为⾃⼰有找到宝剑的把握。第三段,讲有⼈劝丢剑⼈赶快捞,对他刻记号的做法不理解。“有⼈”指的是同船的⼈。第四段,讲那个丢剑⼈讲述⾃⼰的道理。他说“在船上刻记号”,船靠岸后按记号打捞,“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准能”就是⼀定能的意思。
教学⽬标
1、学会本课6个⽣字:刻、剑、舷、催、捞、掏;掌握“刻⾈求剑、掏出、船舷、捞上来、准能”等词语。
2、理解课⽂内容,懂得“刻⾈求剑”的含义,体会寓⾔故事中蕴含着的道理。
3、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并能⽤⾃⼰的话复述故事。
4、培养学⽣⽤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字新词;朗读课⽂;复述课⽂。
难点:理解这则寓⾔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玩具宝剑。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揭题导⼊:
1、⼩朋友们喜欢寓⾔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故事呢?寓⾔都很简短有趣,⼜都告诉我们⼀个深刻的道理。今天⽼师将带着⼤家⼀起⾛进⼀个⾮常有趣的寓⾔故事——刻⾈求剑。(齐读课题)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8篇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8篇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1
一、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课堂上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__内容,之后再合作译文,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最后合作汇报,形成自己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和执行趣味性、自主性、扎实性、探索性的统一,既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能自主精读翻译文言文,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探索疑难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刻舟求剑》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21课《寓言二则》中的一篇,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寓言
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课文只有53个字,虽文字浅显但蕴含了一个大的道理。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注意情况变化,不会灵活处理问题的人。在课文的引入中通过对学生已积累的寓言故事的回忆,将已有的知识唤醒,强调用看注释、结合资料,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文言文。同时提出寓言有借事喻人的特点。
学情分析:
1.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两篇古文《滥竽充数》和《狐假虎威》,对这种纯文言文体裁的__并不是太陌生。
2.学生对文言文中字音字义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诵读__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示范朗读使学生整体掌握__内容,特别是朗读的停顿,培养学生的语感。
刻舟求剑教案(通用6篇)
刻⾈求剑教案(通⽤6篇)
刻⾈求剑教案(通⽤6篇)
作为⼀位不辞⾟劳的⼈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呢?下⾯是⼩编整理的刻⾈求剑教案(通⽤6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刻⾈求剑教案1
教学⽬的:
1、初步了解寓⾔这种⽂学形式,了解课⽂中寓⾔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的理解,学习⼀些常⽤⽂⾔实词及虚词;能借助注释及⼯具书读懂课⽂⼤意;
2、以朗读法为主,让学⽣在朗读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感情;
3、学会⽤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乐于创造的⼼理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课⽂中寓⾔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释及⼯具书读懂课⽂⼤意
3、学习⼀些常⽤⽂⾔实词及虚词
教学⽅法;讲读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
1、我国寓⾔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故事,如:掩⽿盗铃、拔苗助长等)
2、寓⾔:是⼀种⽂学体裁,在短⼩的故事⾥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劝喻或讽刺;常⽤⽐喻、象征、夸张、拟⼈等⼿法。
3、⽂⾔⽂的特点:语⾔简洁、凝练
⼆、作家、作品
1、韩⾮: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物,出⾝韩国贵族。曾与李斯⼀起受学于荀⼦。因见韩国⽇益削弱,上书韩王,⼒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著书⼗万余⾔。书传⾄秦国,秦王⼤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秦,⼊秦后,因李斯等⼈陷害,韩⾮被拘⼊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2、《郑⼈买履》出⾃《韩⾮⼦外储说左上》。《韩⾮⼦》是战国韩国贵族韩⾮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集⼤成者的著作。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9.2刻舟求剑》教学设计_2 (2)
《倾斜的伞》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
课文,第10课《倾斜的伞》。(板书)本次说课,示课件: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
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在教材所处位置及内容分析:示课件:《倾斜的伞》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教材以“爱”
为主题,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蕴含的感情,
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文质兼美,课文主要写了“我小时候在雨中,爷爷为我
撑伞”和“我长大后在雨中,我为爷爷撑伞”两部分。文章以“雨
中倾斜的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
这一“爱的情感线”连起来,使“雨中共同打一把伞”这一生活中
常见的细节,通过精彩的文字巧妙地张显出来,给人以“爱”的感
动,让人体会到人间亲情的温馨。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示课件:1.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
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抓住重点段落的重点词语、句子,品味。体会“倾斜的伞”
里面包含的意思,感悟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亲情,学会把爱心
献给亲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重点难点
示课件:《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而语文重在读,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这篇文章文质兼美、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腻,所以把“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段落的重点词语、句子,品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从字里行间悟情,找到语言感悟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我认为本课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学会感恩和回报。
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目录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7
2、楼兰的忧郁教案 11
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15
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20
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22
6、早晨教案24
7、葵花之最教案27
9、寓言两则教案31
揠苗助长教案31
刻舟求剑教案33
1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36
11、我的母亲教案39
12、济南的冬天教案44
13、祥子买车教案48
14、养花教案52
15、母鸡教案56
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 59
18、秋天的怀念教案64
20、勇气教案66
21、再见了,亲人教案68
22、桥梁远景图教案71
23、黄河象教案73
25、科学幻想之父教案79
26、蟋蟀的住宅教案81
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 85
28、风筝教案88
xxx学年下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在教学中,认真学习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素质教育“两全一主动”的教育思想,确立“一切为了孩子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孩子”的教育理念,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即六个专题,依次为:人生感悟,民族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书后还附有10首古诗词、9篇供选读的课文。本册要求学会80个字,每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刻舟求剑教案
刻舟求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的含义,并能正
确阐释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学生能够运用“刻舟求剑”思维方式,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
策略。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
作探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其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精读《庄子》中的《刻舟求剑》寓言故事,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
2) 掌握“刻舟求剑”思维方式,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刻舟求剑》故事的内涵;
2) 引导学生将寓言中的道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灵活运用刻舟求
剑思维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寓言故事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
发思考,探究寓言故事中的含义。
2. 理解故事(15分钟)
向学生解读《刻舟求剑》寓言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涵义,并
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
1)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2) 为什么人们会把剑不仅套在石上,还在水中刻剑的时候寻找剑?
3) 故事中的“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
3. 探究思维模式(20分钟)
向学生介绍“刻舟求剑”思维模式,并阐述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刻舟求剑”思维模式适用
于哪些实际问题,它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4. 实际案例分析(20分钟)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向学生提供问题,让学生根据“刻舟求剑”思维模式进行讨论和解答。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9、《寓言二则揠苗助长刻舟求剑》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课方案 9、《寓言二则揠苗滋长
守株待兔》教课方案
一、教课目的
【知识与技术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 4 个生字,掌握 4 个会写的字。
2.借助说明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领会文言文语言的
特点,感觉文言文朗诵的节奏美,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
文。
3.能理解寓言意思。初步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充足预习,调换学生自主学习的踊跃性,提升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讲堂上“边读边悟、以读促悟”,巧用“五读法”层层深入,让学生耳濡目染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感情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读懂寓言中蕴涵着的道理,懂得要依据客观事物
的发展规律做事,要用发展的目光来对待事物。并激发学生
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课要点难点】
1.在正确朗诵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并能理解文中
蕴涵的道理。
2.让学生借助说明读懂寓言,掌握初步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四、教课准备
部署预习作业:
1.收集有关孟子和吕不韦的资料。
2.收集一些其余的文言文寓言故事。
五、教课方案与设计企图
教课方案
设计企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写文章和说话的时候,所用的语言有没有
差别啊 ?先人也同样。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古白话文作品还记
得吗 ?(指名回答 )那篇文章更多的是先人说话所用的语言。
先人写文章所用的语言,叫做“文言文”。而先人留给
我们的好多文言文寓言故事,不单读起来神韵实足,还蕴涵
着丰富的真理,警觉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作为炎黄后代,
当我们高声的朗读着这样的文字时,就好像倾听先人的教
诲,会倍感和蔼。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则,(出课题——《寓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9.寓言二则(课件)
精 读 领 悟
学习第二篇《刻舟求剑》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自:从。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是:这。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坠:落。 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 若:如果。
精 读 领 悟
译 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 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 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 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 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 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激趣导入
《揠苗助长》
《刻舟求剑》
播放视频课文朗读,整体感知全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 读 要 求
教师范读课文,
借助注释,读 准每个字音, 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读通每一句话。
标注停顿符号,
学习生字 yà 揠 qū 趋 jù 遽 qì 契 wú 吾
ɡǎo 槁
mǐn 闵
精 读 领 悟
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
精 读 领 悟
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楚国人乘船过江时,箭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精 读 领 悟
他是怎么做的?
他在船帮上刻了一个记号。
精 读 领 悟
最后他找到箭了吗?
没 有
精读领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 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 生变化,人应该随着事物的 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
刻舟求剑教案
《刻舟求剑》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浅近文言文,通过理解意思,理清层次,背诵古文。
2、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具有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的观念,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型方法】
课型:新授课
方法:朗读、讨论、拓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
1、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
2、观看一段FLASH,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刻舟求剑”。
二、简介作者: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论文集。
三、朗读课文
1、听录音,听清读音:
涉坠遽契惑
2、散读,读准字音:
3、齐读
4、再听录音,边听边划好停顿、重音:
5、跟读录音,注意停顿节奏、重音:
四、理解词义:
4人小组讨论,借助书下注释,翻译句子,对疑难字词标记出来,进行全班讨论交流,能正确地翻译全文。
五、分析内容:
1、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起因?
2、为什么没找到剑?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3、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讨论交流
明确: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
六、拓展延伸:
1、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举出例子说明。
2、课外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寓言二则
再读课文,结合译文,说说你 觉得这个刻舟求剑的人可笑在哪里?
楚人有涉江 者,其剑自舟中 坠于水,遽契其 舟,曰:“是吾 剑之所从坠。”
“遽契”是这个人剑 掉入水中后的动作。
这个句子对楚人的动 作和语言进行了描写,让 我们看到了他的愚蠢可笑。
说一说: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呢?你想对他 说什么? 必须根据情况变化去处理事情。 情况变化了,处理事情的办法也跟 着变化。根据情况变化去处理事情 才能成功。
的 行为 是 十分 愚蠢 的 。
拓展延伸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 之市而忘操之。已得服,乃曰:“吾忘持度。”反 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服。人曰:“何不试 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量好自己的脚,顺 手把量好的尺寸放在座位上。到集市去的时候,忘 记带了。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尺寸了。” 急忙返回家取,可是等他回来,集市已经散了,因 而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脚试 试呢?”(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 相信自己的脚。”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没有道理。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它自己的规 律,我们是不能违背这些自然规律的。
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这两个感叹号可以让我们想象到宋人 的得意洋洋、自以为是,突出了宋人的蠢 笨。可笑!可悲!
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举出实例。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5y
kj.co
m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
2
2、楼兰的忧郁教案
5
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
7
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
2
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
3
6、早晨教案
5
7、葵花之最教案
9
9、寓言两则教案
21
揠苗助长教案
21
刻舟求剑教案
23
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24
1、我的母亲教案
26
2、济南的冬天教案
30
3、祥子买车教案
33
4、养花教案
35
5、母鸡教案
37
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38
8、秋天的怀念教案
41
20、勇气教案
43
21、再见了,亲人教案
44
22、桥梁远景图教案
47
23、黄河象教案
50
25、科学幻想之父教案
53
26、蟋蟀的住宅教案
54
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
57
28、风筝教案
59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刻舟求剑》是第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9课讲读课文。它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课文讲了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时,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结果却没有唠叨。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注意情况变化,不会灵活处理问题的人。也用来喻讽不知变化的愚蠢可笑行为。
2、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不是很多,课程标准对于高年级的古文阅读要求之一是“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教学本课要坚持以读为主,重在感悟。让学生理解语言的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所揭示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4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准确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最后一段话,明白别人“惑乎”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同学们都记住了吗?(检查:单独背诵,齐背)不错,同学们都学的非常扎实,那么,你知道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吗?(找同学回答,及时评价)
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当中的某个道理,这就是寓言的特点。我们这一课学的是文言文的寓言故事,初次接触文言文,我们要有耐心,这样才会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今天,我们接着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另外一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看看它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 在最快时间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即复习了旧知,又找到了与新知的结合点,引出今天的课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的出处及作者(学生说,教师总结,课件展示)
二、逐步深入,理解感悟。
(一)、交流释疑,指读正音。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现在我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准备,同桌互相帮助,看谁能把课文正确通顺的读下来。
指名读,正音,读通顺(个别字读音课件展示)
(二)、教师范读,标注停顿。
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准确的把课文读下来了,学习文言文光读准确还不够,还要明白它的意思。读的时候注意停顿,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含义,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法宝。(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标注停顿,教师指导,课件展示)
(三)、学生练读,读懂故事,理解课文。
1、让学生根据画出来的停顿读课文,(要求:读得响亮,抑扬顿挫,有韵味,教师指导)
2、指名读,齐读,注意指导停顿。
3、在熟读的基础上试着理解课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
4、交流理解全文的大致意思。
题目的意思。舟:船。求:寻找的意思。(照船上的记号去寻找航行中丢失的宝剑)
分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明白寓意。
课文的大致意思我们懂了,下面我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
1、楚国人坐船过江途中发生了一件什么意外的事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板书:剑坠于水)
2、这个人怎么做的?(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板书:遽契其舟)
3、这个人的宝剑能捞上来吗?为什么?
(宝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以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寻找宝剑,是不可能捞到宝剑的。)
用原文说就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4、所以作者是如何评价这个人的?(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样寻找宝剑,不也很糊涂吗!)
5、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说,意思对即可)
要学会变通,跟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看法或做法,处理事情才会成功。(要学会随机应变)
小结:生活中刻舟求剑这样的事例有很多,作为学生我们更要用一种长远、变化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习,只有我们学习好了,能力强了,才能适应我们飞速发展的知识时代,信息时代。(设计意图:促使学生知识和认识能力的迁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四、理解寓意,积累词语
请你结合成语的含义,选择填空
守株待兔见机行事墨守成规看风使舵
与刻舟求剑相反的成语:()()
与刻舟求剑相近的成语:()()守株待兔:比喻试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看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设计意图:加深对成语寓意的理解,又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成语。)
五、拓展作业:
1、发挥想象力,续写《刻舟求剑》这个故事。
2、课下自己找一些文言文的寓言故事读一下,在提高我们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如:郑人买履叶公好龙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执竿入城
板书设计:
刻舟求剑
剑坠于水——-遽契其舟
舟行,剑不行。
不亦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