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及解析
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析

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析作者:韩宝江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19年第09期[真题再现]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题目解读]2019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延续了其一贯的命题风格:1.较大的选择性。
微写作三选一、大作文二选一,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2.相当的开放性。
题目的限定成分较少,给学生以充分的写作发挥空间;3.突出政治性。
首都的特殊地位,给高考作文的指向性较为明显,两个题目的趋向性都一目了然;4.高站位。
虽然不排除可以涉及日常细节、小我情怀,其实题目本身的定位与指向十分明确,显然更适合开阔背景下的宏大叙事;5.紧扣时事。
摈弃“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死读书、读死书做派,考查学生日常关注国家时政大事与国际风云大势的程度与视野,当然还有过硬的历史文化根基与积淀。
北京历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大概率地跟当年度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紧密关联,始终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方向,着力体现“立德树人”的考查方向。
2018~2019学年度中,国内国际大事不断:中美贸易摩擦,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港珠澳大桥通车,北斗三号系统基本建成,嫦娥四号奔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五四运动100周年,人民海军、空军建军70周年,共和国70华诞,改革开放40周年,中美建交40年,澳门回归20周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大兴新机场落成,京张高铁将完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等,均为这一年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2019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9北京⾼考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紧张的考试结束,⾼考学⼦们在这次⾼考结束后,可以来看看由店铺⾼考栏⺫整理⽽出:2019北京⾼考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也希望所有考⽣们考出⾃⼰理想成绩! 2019北京⾼考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9北京⾼考语⽂答案: 1、D 2、B 3、B 4、C 5、A 6、第⼀则材料,⽣物多样性⾯临城市化的威胁。
第⼆则材料,城市有利于保护⽣物多样性。
第三个则材料,城市化引发的⽣物快速化,要付出代价。
启发⼀,⼆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了解城市化进程的深刻影响,三,关注城市化,关注⽣态,关注⾃⾝的⽣存环境。
7、A 8、B 9、C 10、 ①(像伯阳⽗那样)认识它的⼈不是⽆知就是糊涂。
②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11、 ①⾸先阐述⼭川只是物质存在,是阴阳之⽓的流动造成了⼤地的震动,不是与⼈商量,由⼈安排的,直接点明“天⼈相分”的论点 ②其次运⽤对⽐论证,说明⽼妇烹调、⽼圃灌园可以改变物体形态,但天地⽆边、阴阳变化⽆穷,天理难以被⼈感知③最后驳斥了伯阳⽗将国之亡归因于⼏条河流的荒谬。
12、 ①“其道”是指正当的⽅法,即仁义之道,它是君⼦安⾝⽴命的基础。
他说任何⼈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都厌恶贫穷困顿,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段和途径去获取,⽆论是富贵还是贫贱,⽆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体现孔⼦坚守信念,不违于仁的思想。
②第⼀种解读:不⽤正当的⽅法去摆脱它(贫穷困顿),(君⼦)就不会去摆脱。
第⼆种解读:如果⽤正当的⽅法却处于贫贱之中,就不⽤去摆脱它(⽽⽢于贫贱)。
13、C 解析: “第⼆⾸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造化的画技”解读有误。
A项⾥,“第⼀⾸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盐也⽆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将墨梅与⽆盐相⽐较,⽤以突出梅花之美乃浑然天成,“此花⻛韵更清姝”,显得清新淡雅。
B项⾥,“第⼆⾸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造化的画技”,根据注释2得知乃运⽤了典故,其⺫的是为了显⽰墨梅如⼈般的娇美,烘托出了画家的技艺⾼超。
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深度解析(内含下水范文)

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深度解析(内含下水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作文。
(50分)“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关怀、人文积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健康生活:健全人格审题:限制性:1.立意限制。
材料中“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这句话,指出中华文明重要韧性这一重要特性在关键时刻的体现,这是基于历史的总结。
而现实的关照则是在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中,这种文明特性的巨大作用。
材料中的“更”字是提示了命题者(材料文本)的关注点所在。
立意时,应当在充分回顾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韧性的作用的基础上,落脚于中华复兴历史进程中文明韧性的作用、意义及评价上。
既不可忽略“漫长的中国历史”,更不可偏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事实上,在逻辑层面,这也是一脉相承的。
2.内容限制。
本题是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标题为偏正短语“文明的韧性”。
此处的“文明”受到材料语境的制约,只能是中华文明;而文章需落实到考生对“韧性”的理解、思考和阐发上来,值得注意的是,“柔软”“不易折断”等是在论证过程中必须要指向的。
具体表现在我们民族坚定的意志、坚实的步伐、坚强的毅力、牢固的信守、稳固的情绪、巩固的理性上,它坚而不脆、曲而不折、绵而不断,具有面对任何际遇、克服任何艰难的超凡劲道。
3.文体限制。
题目要求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首先题目不可更改,再者文体明确指向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分别是从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角度所做的要求,即文章必须是典范的议论文,写作时切忌记叙、描写过多,而冲淡了议论色彩。
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选评

2019.11能力。
“2019的色彩”则引导考生在时代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将个人的成长置于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激发考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宣传工作一个重要任务是“兴文化”。
兴文化就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遗产,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①题“文明的韧性”,今年北京卷大作文依然考查了北京考生熟悉的两种文体:议论文和记叙文。
一个侧重理性,一个侧重感性,适合不同类型的考生,既完成了对考生学科关键能力的有效检测,更让考生经受了一次富有人文关怀的人生历练。
其中“文明的韧性”要求考生结合生活实际,关联时代展开思考,话题空间大,思辨色彩浓,便于多方面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与语言表达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 唐惠忠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选评试题特点审题立意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文 题2019.11(高中)如此这般,就可以写得实在、厚实。
还要适度探讨“文明”的“敌人”有哪些(它既在外部,如异族、战争、天灾;也在内部,如封闭、怠惰、攻诘)。
第②题“2019的色彩”,要求考生选择一种色彩,形象地表达对2019年的感受和认识。
2019年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3分)A.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
2019年北京高考作文分析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不才妄加解析】:第一段为解读部分,“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第一句话为概念部分,是“韧性”的本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为本篇象征性作文的核心概念进行延伸解读。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这一句是“韧性”的延伸义,从本意向象征意进行转换,是解读部分的总论。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本句为延伸义的分论述之一,“回顾”,表明这一句是“韧性”在历史上的作用,应注意“关键时刻”“体现明显”这些词句,表明“韧性”这一核心概念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所以所选定的象征意义必须能表现出这层含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此句我们应注意到“伟大复兴”,这表明所指的是现在这个时代,暗示“韧性”于当今时代的意义,再注意“更需要”这词组,这句暗示了文本中应有的内在关系,应是对历史的继承,并于当今的发扬。
第二段文字是切入点的选择,只要从相应的切入点中,找出曾在关键时刻起过作用的、古往今来依然重要的品质、精神、文化等中华民族的特质。
总之最后一段为角度方面的提示,第一段隐含了文章的内在关系,即曾于过去起过重要作用,在今天仍然有作用、或更加需要,是一种继承与发扬的关系。
还有一个隐含的因素,韧性应是被动起作用的品性,所以应该有外力的因素下,才能彰显韧性的作用。
也就是说,在行文时应体现出外在环境的压力,就是第一段文字所说的“关键的时刻”,于当今也是应有外在环境的压力,所以如果空泛地只是口号式的提出“我们应具有……的精神”,就不如说“在如今的竞争下,我们更应发扬……的精神”。
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范文及赏析_作文

2019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范文及赏析2019的色彩——中国绿河南省安阳市内黄一高:殷都玄鸟老师我常常感动于那一抹绿色,不仅是2019的绿色,那是永远的绿色,中国的色彩。
小时候喜欢唱一首歌:“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我最喜种兰花——那种生命力极强的剑兰,我惊诧于就算一个月不浇水,它也依然绿意盎然。
农家的孩子就得这样长。
长大后我知道这首《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再唱起这支歌,脑海中浮现的不再只是兰花草,而是胡适匆促而执着的身影。
当年他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带回一株“兰花草”——民主和科学,把它种到了中国大地上。
斯人已去,歌声在耳,想想胡适这株飘摇近百年的“兰花草”,今日兰花九畹,树蕙百亩,一片盎然的绿色。
绿色,成为我印象里生命的颜色,民主科学的底色。
那是1919的颜色,2019的颜色,永远的中国色。
初中时背《论语》,感动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万木凋零,寒冷肃杀,乃至白雪皑皑中,只有松树那一抹绿,让人无法忘怀,只是松树四季常绿,何以“后凋”?老师笑而言曰:不要只看到树。
长大后读陶铸《松树的风格》方知夫子为什么那么喜欢松树,它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
尤其是它的乐观主义精神让人感动,无论在严寒霜雪还是盛夏烈日中,它总是精神奕奕,碧绿苍翠,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作忧郁和畏惧,陶铸意不说松树,而是在歌颂一代人、一代奋斗者。
那一抹生命的绿色,那一抹人格的绿色,便定格为我生命的底色,中华民族的底色。
那是1949的颜色,2019的颜色,永远的中国色。
高中时,我背《湘夫人》,又是绿色: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忽然,所有的绿色扑面而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今日是端午,屈子,满脑子都是你的诗,我以这样的方式纪念你。
北京市2019届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岀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毎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
“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
“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
”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及解析

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及解析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韧性、色彩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权威专家解析】北京卷作文话题1保持了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的相对稳定性。
从命题方向角度看,坚持了“立德树人”的考察方向,重点在于引领考生以及之后的历届学子要始终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方向。
【解析话题1:韧性】从命题内容角度看,“文明的韧性”,属偏正式短语,韧性是核心语,是个抽象名词,考生写作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文明”是修饰限制成分,规定了“韧性”的方向与维度。
整合起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中华文明的韧性。
从命题形式角度看,与往年一致,继续采用材料+题目的格式。
题目是关键,材料是作文立意与行文的引导与梯子。
考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材料的提示与引领,完全可以创作出一篇出色的作文。
材料第一句话——“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给我们明确了核心词“韧性”的定义;材料第二句话——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可以理解为我们写作的视角与范围;材料第三句话——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作文我们作文的重点部分,“关键时刻”,都有那些时刻?这些时刻,文明的韧性如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材料第四句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我们现阶段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明的韧性又能起到怎样的关键作用?当材料的这些方面和角度都充分考虑清楚的时候,一篇议论文呼之欲出,接下来就是根据自己的特长与才情,写出富有自己特色的高考优秀作文。
2019年全国高考北京卷作文范文4篇

2019年全国高考(北京卷)作文范文4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题目: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权威专家解析】北京卷作文话题1保持了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的相对稳定性。
从命题方向角度看,坚持了“立德树人”的考察方向,重点在于引领考生以及之后的历届学子要始终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方向。
【解析话题1:韧性】从命题内容角度看,“文明的韧性”,属偏正式短语,韧性是核心语,是个抽象名词,考生写作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文明”是修饰限制成分,规定了“韧性”的方向与维度。
整合起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中华文明的韧性。
从命题形式角度看,与往年一致,继续采用材料+题目的格式。
题目是关键,材料是作文立意与行文的引导与梯子。
考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材料的提示与引领,完全可以创作出一篇出色的作文。
材料第一句话——“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给我们明确了核心词“韧性”的定义;材料第二句话——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可以理解为我们写作的视角与范围;材料第三句话——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作文我们作文的重点部分,“关键时刻”,都有那些时刻?这些时刻,文明的韧性如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材料第四句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我们现阶段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明的韧性又能起到怎样的关键作用?当材料的这些方面和角度都充分考虑清楚的时候,一篇议论文呼之欲出,接下来就是根据自己的特长与才情,写出富有自己特色的高考优秀作文。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婚于正营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植肠频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困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市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场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3分)。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北京卷)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解析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掲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
“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
“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
”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最新-2019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分析及佳作选评 精品

2019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分析及佳作选评2019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分析及佳作选评陕西韩延明【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公里。
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敬礼。
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声……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解】这是一道叙事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老计的工作态度与现代人喧嚣浮躁的心态形成鲜明对比。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让人们看到了老计的爱岗敬业,真诚奉献;庄重地敬礼,表明老计对工作的敬畏之心;而久久回响的汽笛声则体现了互相尊重与和谐。
老计代表了千千万万坚守在普通岗位上的小人物,写作时可以选择的角度有很多从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的角度,可以写责任、坚守等,谈当今社会普遍缺乏责任心的现状以及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
从庄重地敬礼的角度,可写职业操守、敬业奉献等,可将老计和某些没有职业道德的人进行比较,得出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老计这样对职业心存敬畏的人的结论。
从久久回响的汽笛声的角度,可以立意为平凡却响天动地,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等。
无论怎样立意,写作时都要在材料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要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去谈做人、谈社会、谈家国天下,这样文章才能高出一筹。
【佳作展示一】敬礼与汔笛引发的思考北京一考生大山深处的火车巡逻员老计,每天独自行走20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时,他都庄重地敬礼致意,列车也回以久久鸣响的汽笛……一幅严肃而又温馨的画面在眼前展开,引发了我的思考。
敬礼,是对工作的钟爱与负责。
老计工作在深山之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不辞劳苦,为每一辆列车和每一位乘客保驾护航。
这是对工作的钟爱和对工作的负责,将老计挺拔的身影定格在大山中。
然而大山之外的城市,却是另一番景象高大的办公楼里几个员工在偷偷聊天,豪华办公室里某高层主管在浏览着娱乐网页,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正在研究对身体有害的化学试剂……我并不否认城市之中也存在像老计一样的人早晨5点钟便上岗的环卫工人,只能在夜里工作的地下管道排查人员……中国需要的是更多像老计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默默奉献,在列车驶过时,可以昂起胸、举起手的劳动者。
2019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解析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
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 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6 小题,共2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 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婚于正营水平1000 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 3.4 万种植物和5200 多种动植肠频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困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 市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场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 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 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3 分)。
2019年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解析版

2019 年高考试题 - 语文(北京卷)分析版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测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剖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语文本试卷共 8 页,15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 考生务势必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以下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养殖业与日剧增便笺〔ā〕独辟蹊〔ī〕径A.ji n.x、醉醺醺席不暇暖泥淖〔à〕向隅〔ú〕而泣B.n o.yC、滥摊子自由竞争卷帙〔dié〕运筹决胜〔wò〕..D、颤巍巍信笔涂鸭蠹〔dù〕虫湮〔yīn〕没无闻..2. 以下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一样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看管模式也所以遇到了社会的怀疑。
B. 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展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浩大开幕,对于513 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旅客,特意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剖析,2018 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由,主要因为花费者对中国经济远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导做出了踊跃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纪行为的查处。
3.挨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文学艺术创建本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常常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切人物为创作而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韧性、色彩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
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权威专家解析】
北京卷作文话题1保持了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目的相对稳定性。
从命题方向角度看,坚持了“立德树人”的考察方向,重点在于引领考生以及之后的历届学子要始终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学习方向。
【解析话题1:韧性】
从命题内容角度看,“文明的韧性”,属偏正式短语,韧性是核心语,是个抽象名词,考生写作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文明”是修饰限制成分,规定了“韧性”的方向与维度。
整合起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中华文明的韧性。
从命题形式角度看,与往年一致,继续采用材料+题目的格式。
题目是关键,材料是作
文立意与行文的引导与梯子。
考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材料的提示与引领,完全可以创作出一篇出色的作文。
材料第一句话——“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给我们明确了核心词“韧性”的定义;材料第二句话——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可以理解为我们写作的视角与范围;材料第三句话——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作文我们作文的重点部分,“关键时刻”,都有那些时刻?这些时刻,文明的韧性如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材料第四句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我们现阶段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明的韧性又能起到怎样的关键作用?当材料的这些方面和角度都充分考虑清楚的时候,一篇议论文呼之欲出,接下来就是根据自己的特长与才情,写出富有自己特色的高考优秀作文。
在平时的备考中,考生多注意了读写结合的训练,打通读写一直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平时的阅读积累在此会得到彰显,比如余秋雨、梁衡等著名作家的散文集,又如《上善若水》《水之经典》《择死与择生》等文章,都可对此次写作有帮助。
【解析话题2:色彩】
19北京高考记叙文充分关注时事,可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五四运动100周年”“共和国70华诞“,均为我们这一年的大事件,师生共同关注。
我们对其了解之多、接触之近、体悟之深,不言而喻。
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会有不同的感悟。
“色彩”属于一个形象化的词语,我们可以由具体色彩出发,抽象化为一种精神。
一种品质,一种感情;“2019”,我们师生都对此非常熟悉,可以说命题者充分考虑了我们对这个时代也是当下最重要的感受。
考生可以考虑主旋律,如红色——爱国,构思出爱国的、奋斗的故事(飘扬的旗帜,鲜红的血液、律动的激情等);考生亦可以考虑个性化得色彩,如黑色——“一匹黑马”,在某一领域起到引领作用的人物;考生还可以写出多元化,万紫千红“——领域不同、角色不同的人群都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着。
综上,北京卷的两个作文试题, “似曾相识又不识”“熟悉的陌生度”,这便是高考带给考生的启示,语文学习在于阅读与积累,思考与表达,一切虽在意料之外,又尽在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