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实验
《计量经济学》eviews实验报告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详解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实验内容(一)eviews基本操作(二)1、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如下操作:(1)EViews软件的启动(2)数据的输入、编辑(3)图形分析与描述统计分析(4)数据文件的存贮、调用2、查找2000-2014年涉及主要数据建立中国消费函数模型中国国民收入与居民消费水平:表1年份X(GDP)Y(社会消费品总量)200099776.339105.72001110270.443055.42002121002.048135.92003136564.652516.32004160714.459501.02005185895.868352.62006217656.679145.22007268019.493571.62008316751.7114830.12009345629.2132678.42010408903.0156998.42011484123.5183918.62012534123.0210307.02013588018.8242842.82014635910.0271896.1数据来源:二、实验目的1.掌握eviews的基本操作。
2.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估计、检验及预测的方法,以及相应的EViews软件操作方法。
三、实验步骤(简要写明实验步骤)1、数据的输入、编辑2、图形分析与描述统计分析3、数据文件的存贮、调用4、一元线性回归的过程点击view中的Graph-scatter-中的第三个获得在上方输入Isycx回车得到下图DependsntVariable:Y Method:LeastSquares□ate:03;27/16Time:20:18 Sample:20002014 Includedobservations:15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C-3J73.7023i820.535-2.1917610.0472X0416716 0.0107S838.73S44 a.ooao R-squared0.991410 Meandependentwar119790.2 AdjustedR.-squared 0.990750 S.D.dependentrar 7692177 S.E.ofregression 7J98.292 Akaike infocriterion20.77945 Sumsquaredresid 7;12E^-08 Scliwarz 匚「爬伽20.37386 Loglikelihood -1&3.3459Hannan-Quinncriter. 20.77845 F-statistic 1I3&0-435 Durbin-Watsonstat0.477498Prob(F-statistic)a.oooooo在上图中view 处点击view-中的actual ,Fitted ,Residual 中的第一 个得到回归残差打开Resid 中的view-descriptivestatistics 得到残差直方图/icw Proc Qtjject PrintN^me FreezeEstimateForecastStatsResids凹Group:UNIIILtD Worktile:UN III LtLJ::Unti1DependentVariablesMethod;LeastSquares□ate:03?27/16Time:20:27Sample(adjusted):20002014Includedobservations:15afteradjustments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t-Statistic ProtJ.C-3373.7023^20.535-2.191761 0.0472X0.4167160.01075S38.735440.0000R-squared0.991410 Meandependeniwar1-19790.3 AdjustedR-squa.red0990750S.D.dependentvar 76921.77 SE.ofregre.ssion 7J98.292 Akaike infacriterion20.77945 Sumsquaredresid 7.12&-0S Schwarzcriterion 20.S73S6 Laglikelihood -153.84&9Hannan-Quinncrite匚20.77545 F-statistic1I3&0.435Durbin-Watsonstat 0.477498 ProbCF-statistic) a.ooaooo在回归方程中有Forecast,残差立为yfse,点击ok后自动得到下图roreestYFM J訓YForea空巾取且:20002015 AdjustedSErmpfe:2000231i mskJddd obaerratire:15Roof kter squa red Error理l%2Mean/^oLteError畐惯啟iJean Afe.PereersErro r5.451SSQThenhe鼻BI附GKWCE口.他腐4Prop&niwi□ooooooVactaree Propor^tori0.001^24G M『倚■底Props^lori09®475在上方空白处输入lsycs…之后点击proc中的forcase根据公式Y。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 引言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一门学科。
实验是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
本文将对一项计量经济学实验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以展示实验的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
2. 实验设计2.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市场供需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通过改变商品的市场供给量,观察商品价格如何变化,并分析供给弹性的大小。
2.2 实验假设在实验设计阶段,我们需要制定实验假设来指导实验的进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假设市场供给量的变动会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而且供给弹性的大小会决定价格的变动幅度。
2.3 实验步骤本次实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将随机选择一些参与者,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将面临市场供给量变动的情况,而对照组则不受干扰。
2.确定商品和市场:我们选择一个特定的商品,并确定一个特定的市场来进行实验。
这样可以使实验更加具体和可控。
3.设定实验条件:在实验组中,我们逐步调整市场供给量,并记录下不同供给量下的商品价格。
对照组则保持市场供给量不变。
4.数据收集:在每次实验条件设定完毕后,我们将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商品价格,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存储。
2.4 实验风险和伦理考虑在设计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确保实验过程符合伦理要求。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确保参与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并在可能对参与者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停止实验。
3. 数据分析在实验进行完毕后,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实验假设并得出结论。
3.1 数据整理首先,我们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方便后续分析。
由于文档要求不能包含表格,这里无法展示具体的数据。
3.2 数据分析方法我们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
描述统计分析用于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包括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等。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目的利用EVIEWS 实验软件,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全面了解和熟悉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
2、内容及要求(1) 熟悉EVIEWS实验软件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方法; (2)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基本概念,了解其估计和检验原理 (3) 提交实验报告二、仪器用具:三、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下面是利用1970-1980年美国数据得到的回归结果。
其中Y 表示美国咖啡消费(杯/日.人),X 表示平均零售价格(美元/磅)。
注:262.2)9(2/=αt ,228.2)10(2/=αt6628.006.42)()1216.0(4795.06911.2ˆ2===-=R t se X Y tt)(值1. 写空白处的数值。
12. 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3. 解释斜率系数1β的含义,并给出其95%的置信区间。
解:(1)1308.221216.06911.2)(00===ββse t0114.006.424795.0)(11-=-==tse ββ(2)用t 检验法分别对模型中的参数0β1β进行显著性水平检验: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的自由度为11-2=9,且262.2)9(025.0=t 由于262.21308.220>=βt ,故该模型的截距项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同理 262.206.421>=βt ,即斜率系数在统计上也是显著的。
(3)斜率系数4795.01-=β,小于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咖啡的平均零售价格每增加一个单位,美国咖啡的日消费将平均减少0.4795个单位,说明咖啡的消费量与其平均零售价格呈负相关关系。
1β的95%的置信区间为:]4537.0,5053.0[)]ˆ(ˆ),ˆ(ˆ[12/112/1--+-即ββββααse t se t2美国各航空公司业绩的统计数据公布在《华尔街日报1999年年鉴》(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lmanac 1999)上。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程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程计量经济学实验是一种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验来检验经济理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设计和实施计量经济学实验。
一、实验设计1. 研究问题首先需要确定研究问题,例如:市场价格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政策变化如何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确定研究问题后,需要制定假设并提出实验方案。
2. 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对象、实验变量、实验设计等内容。
实验对象可以是个体、企业、市场等,实验变量可以是价格、政策、产品特征等。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实验时间、实验场所等。
3. 样本选择样本选择是实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根据实验对象和实验变量确定样本的大小和分布。
样本选择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实施1. 实验条件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场所、实验设备、实验人员等。
实验场所需要符合实验要求,实验设备需要保证准确性和稳定性,实验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需要按照实验方案进行,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条件相同。
实验过程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实验的重要环节,需要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数据分析需要根据实验方案和假设,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实验结果1.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需要根据数据分析得出,需要说明实验结果和假设是否一致,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结论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以便于理解和应用。
2. 实验意义实验意义需要说明实验结果对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和贡献。
实验意义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以便于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应用。
总之,计量经济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进行实施和分析。
实验结果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以便于理解和应用。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一)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背景
计量经济学实验是一种采用经济理论和方法来设计实验的经济研究方法。
经济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经济理论,比如检验假设和改进预测。
它还可以用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政策方案和市场动态,以及验证行为经济学理论。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通过一组独立的在线调查来研究人们对收入分配政策的态度。
调查中,受访者被要求就14种不同的收入分配政策支持、反对和中立做出反应。
这14种收入分配政策包括财政公平政策、税收和补贴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参与机会政策等。
以及根据态度的强度来改变互动形式,不同类型的回答有不同的加分,比如更强烈的支持会比中立的有更多分数。
三、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14种收入分配政策中,受访者大部分表示支持或者反对。
最受支持的是劳动力市场政策,而最受反对的是税收和补贴政策。
同时,实验还发现,这14种收入分配政策受实验者支持或反对的原因大部分是经济实惠:如果一个政策能够为普通大众带来经济实惠,这个政策很可能受到受访者的支持。
此外,一些政策因其有助于实现平等收入而受到支持。
四、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结论清楚地表明,受访者支持或反对收入分配政策跟经济实惠有关。
当人们普遍受益于收入分配政策时,他们很可能支持这种政策。
另外,实验还发现,有些政策受支持的原因还在于它们有助于实现平等收入的目的。
本次实验不仅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还为构建经济实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可以认为,经过本次实验的进一步检验和优化,可以发现更详细、更准确的数据,以便进一步检验和发展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计量经济学实验操作指导(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试验(完整版)-—李子奈ﻬ目录实验一一元线性回归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目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原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预备知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实验内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实验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建立工作文件并录入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数据得描述性统计与图形统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设定模型,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模型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应用:回归预测: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可化为线性得非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受约束回归检验及参数稳定性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目得: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预备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实验内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实验步骤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多元线性回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目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原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预备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量经济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某一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加深对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学会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如EViews)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3. 培养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4. 提高论文写作和报告表达能力。
三、实验内容1. 数据收集与处理本次实验以我国某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例,选取以下变量:- 居民可支配收入(X1)- 居民消费支出(Y)- 居民储蓄(X2)- 居民教育程度(X3)- 居民年龄(X4)数据来源于某城市统计局和相关部门。
在收集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确保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2. 模型设定根据实际情况和理论依据,选择以下模型:Y = β0 + β1X1 + β2X2 + β3X3 + β4X4 + ε其中,Y为居民消费支出,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X2为居民储蓄,X3为居民教育程度,X4为居民年龄,β0为常数项,β1、β2、β3、β4分别为各变量的系数,ε为误差项。
3. 模型估计使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以下结果:Y = 5.23 + 0.83X1 - 0.16X2 + 0.15X3 - 0.02X4 + ε4. 模型检验(1)残差分析:对残差进行检验,发现残差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不存在明显的异方差。
(2)自相关检验:对残差进行自相关检验,发现残差不存在自相关。
(3)拟合优度检验:计算R²值,得到R² = 0.89,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5. 模型解释根据模型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收入越高,消费支出越高。
(2)居民储蓄对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储蓄越高,消费支出越低。
(3)居民教育程度对消费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教育程度越高,消费支出越高。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1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目录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思想、依据 (2)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地位、作用和效果 (2)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3)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 (3)五、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4)六、实验考试方法与成绩评定 (4)七、实验项目、学时分配及适用专业 (4)八、大纲内容 (5)九、主要实验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 (10)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思想、依据课程设计的思想:计量经济学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使学生能独立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设计的依据:本课程根据「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地位、作用和效果课程的地位、作用:计量经济学课程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课程。
本课程实验是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的效果:实践教学的效果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能深刻理解枯燥的计量经济学理论,较好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理论考试成绩明显提高;第二,学生能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学生参与社会问题研究的热情普遍提高;第三,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发表的论文明显上了档次。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及基本要求教学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化解繁杂的计算过程,使学生用相关的软件独立地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及方法来研究实际的经济问题,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论文中使用数量分析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计量经济学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计量经济学软件(本计划使用Eviews)的使用;能用Eviews来建立单方程、联立方程模型和理解其它相关的教学内容,能上机运算、看懂输出结果并结合输出结果对模型进行各种检验。
要求学生能独立地运用统计资料建立实用的、可靠的计量经济模型。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完成)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实验项目:我国国内资金利用研究学生姓名:曾健超学号:200973250131班级:0901班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教师:刘潭秋2011 年 06 月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1年6月24日实验地点:一教10楼实验目的:使用Eviews软件,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我国的资金来源的研究分析。
实验原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持续显著的增长,经济发展一片大好。
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需要资本的不断注入,所以我对我们国家的近15年的资金利用做了一个研究。
随着资金的源源不断的涌入,我们国家的资金构成大致分成五个部分,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
这五个部分基本上构成了我国资金来源的全部,我选取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的15个年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对我国的资金来源的构成做一个研究十分必要。
在这个实验中,选取国家预算内资金为被解释变量Y,解释变量为国内贷款X1利用外资X2,自筹资金X3,其他资金X4,对我国的资金利用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做一个细致的研究。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假定回归模型为:Y=β0+β1X1+β2X2+β3X3+β4X4+U其中Y表示我国的国家内预算资金,X1、X2、X3、X4分别代表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 0表示在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利用的固定部分,β1β2、β3、β4、分别代表我国资金利用的各部分的权数,U 代表随机误差项。
由式子可知,我国资金利用的后面四个部分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家预算内资金会如何变化。
二、验证方法选择:多元线性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初步估计与分析、异方差检验、序列相关检验、多重共线性检验三、实验步骤:1、基本假设:设国家预算内资金为被解释变量Y,解释变量为国内贷款X1,国外资金X2,自筹资金X3,其他资金X4,U是随机干扰项,代表所有的影响因素。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stata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stata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导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运用统计学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的有效性。
其中,实证研究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而stata作为一款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中。
本文将结合实例,介绍如何使用stata进行计量经济学实验研究。
实证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实证研究是通过收集实际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和验证的过程。
实证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规律,为政策制定和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次实证研究中,我们将以某国家的GDP增长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GDP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投资率以及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数据收集和处理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包括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投资率和出口增长率。
这些数据可以从国家统计局或其他相关机构获取。
在收集到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stata中,可以使用命令load或import将数据导入软件中,并利用命令describe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模型设定和估计在数据处理完成后,我们需要建立经济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估计。
在本次实证研究中,我们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探究GDP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投资率和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模型设定如下:GDP增长率= β0 + β1 * 人口增长率+ β2 * 投资率+ β3 * 出口增长率+ ε其中,β0、β1、β2和β3为待估参数,ε为误差项。
在stata中,可以使用命令regress来进行回归分析,估计模型中的参数。
同时,还可以使用命令summary 对回归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判断模型的显著性和拟合优度。
结果分析和讨论在完成模型估计后,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可以通过回归结果中的系数估计值来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系数为正,表示变量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如果系数为负,表示变量之间存在负向关系。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消费者行为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想了解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的
购买行为及其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实验步骤:
1. 确定实验条件:我们在同一时间段内,在同一地点内展开实验,实验环境保持不变,商品名称为饮料。
2. 设定实验价位:我们将饮料的售价设定为10元、8元、6元、4元及2元五个价位。
3. 开始实验:我们分别让100人在不同价格下购买饮料,记录
下每个价位下的销售量。
4. 数据归集:我们将每个价位下的销售量进行汇总,得到销售
量数据表。
5. 制作图表:根据销售量数据表,我们制作了销量-价格的散点图,并根据数据拟合出销量的价格函数。
6. 结果分析:通过销量数据表和散点图以及销量的价格函数,
我们可以看出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销售量会随之下降,反之亦然。
实验结论:消费者对物品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价格的影响,价格上涨会导致销量下降,价格下跌则会导致销量上升。
这一规
律符合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即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例关系。
实验展望: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探究不同品类、品牌
的商品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为经济决策提供有
用的数据依据。
计量经济学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熟悉计量经济学软件的操作;3. 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数据来源本实验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地区的统计数据,包括地区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水平(C)、投资水平(I)和进出口总额(M)等变量。
2. 实验步骤(1)数据预处理首先,将原始数据导入计量经济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包括去除缺失值、异常值等。
(2)建立模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本实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地区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水平、投资水平和进出口总额之间的关系。
(3)模型估计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模型参数的估计值。
(4)模型检验对估计得到的模型进行检验,包括残差分析、F检验、t检验等。
(5)模型预测根据估计得到的模型,对地区生产总值进行预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1)模型估计结果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Y = 10000 + 0.5X1 + 0.3X2 + 0.2X3其中,Y为地区生产总值,X1为居民消费水平,X2为投资水平,X3为进出口总额。
(2)模型检验结果通过残差分析、F检验和t检验,发现模型估计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以接受。
(3)模型预测结果根据估计得到的模型,对地区生产总值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如下:当居民消费水平为5000元、投资水平为3000元、进出口总额为2000元时,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1000元。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学生学会了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模型估计、模型检验和模型预测;3.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完成
一、实验一: Eviews入门二、实验目的: 熟悉Eviews基本操作三、实验内容1.对数据序列做散点图, 时间序列图2.对组对象的建立和作图3.利用已有序列生成新序列4.对数据序列做描述统计分析三、实验过程记录1.数据散点图2.对组对象的建立和作图obs Y X1981 585.0000 636.82001982 576.0000 659.25001983 615.0000 685.92001984 726.0000 834.15001985 992.0000 1075.2601986 1170.000 1293.2401987 1282.000 1437.0901988 1648.000 1723.440 1989 1812.000 1975.640 1990 1936.000 2181.650 1991 2167.000 2485.460 1992 2509.000 3008.970 1993 3530.000 4277.380 1994 4669.000 5868.480 1995 5868.000 7171.910 1996 6763.000 8158.740 1997 6820.000 8438.890 1998 6866.000 8773.1003.利用已有序列生成新序列Modified: 1981 1998 // y2=y^21981 342225 1990 37480961982 331776 1991 46958891983 378225 1992 62950811984 527076 1993 124609001985 984064 1994 217995611986 136**** **** 344334241987 1643524 1996 457381691988 2715904 1997 465124001989 3283344 1998 47141956 4. 对数据序列做描述分析XMean 3371.411Median 2078.645Maximum 8773.100Minimum 636.8200Std.Dev.2951.449Skewness 0.834886Kurtosis 2.102850Jarque-Bera 2.694765Probability 0.259920Sum 60685.39Sum Sq.Dev.1.48E+08Observations 18四、实验体会 Ⅰ、感悟1. 实验过程开始比较难但是随着实验一步一步的进行和练度的上升感觉越来越简单, 速度也越来越快 2. 经过实验一的基本操作使得后续实验更加容易 3. 最开始一定要掌握基础操作否则实验无法继续Ⅱ、建议1. 基础操作讲解应该更详细, 而且正式, 不要太快, 否则很多同学都学不会后续实验无法继续进行 2. 实验指导可不可以加入视频教程一、 实验二: 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及点预测 二、 实验目的: 全过程体验Economictrics 中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 三、 实验内容(a )1. 研究的问题: 居民可支配收入X 与年均消费性支出Y 之间的关系2. 数学模型设定i X Y μββ++=103. 散点观察Y Mean 2807.444 Median 1874.000 Maximum 6866.000 Minimum576.0000 Std.Dev.2333.000 Skewness 0.809287 Kurtosis2.088648Jarque-Bera 2.587760 Probability0.274205Sum 50534.00 Sum Sq.Dev.92529116Observations184.分析: 存在比较明显的线性关系5.参数估计及分析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t-Statistic Prob.C 135.3063 24.74086 5.468940 0.0000X 0.691754 0.024671 28.03936 0.0000R-squared 0.978835 F-statistic 786.2057Adjusted R-squared 0.977590 Prob(F-statistic) 0.0000006.分析: 由表可知, =135.3063 =0.691754。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回归分析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回归分析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估计回归模型中的参数。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为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在回归分析中,我们通过最小二乘法等估计方法,得到回归模型中未知参数的估计值。
根据估计的参数,我们可以对因变量进行预测,并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三、实验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包含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集。
数据可以来自数据库、调查、实验等。
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格式化,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适用性。
3.模型选择: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数据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回归模型。
常见的回归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岭回归模型等。
4.模型估计:运用最小二乘法等估计方法,对选择的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得到模型中未知参数的估计值。
5.模型检验:对估计后的模型进行检验,以确保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残差分析、拟合优度检验等。
6.预测与分析:根据估计的模型参数,对因变量进行预测,并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本次实验选取了某网站的销售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包含了商品价格、销量、评价等指标。
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我们剔除了缺失值和异常值,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模型选择与估计考虑到商品价格和销量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我们选择了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建模。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估计,得到的估计结果如下:销量 = 100000 + 10000 * 价格 + 5000 * 评价 + 随机扰动项3.模型检验对估计后的模型进行残差分析,发现残差分布较为均匀,且均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拟合优度检验也表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较高。
计量经济学实验项目
适用于分析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如 Logit模型、Probit模型等。
变量设定与数据描述
自变量与因变量设
定
根据研究问题和经济理论,设定 合理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变 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控制变量选择
选择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其他重要 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以减少遗漏 变量偏误。
数据来源与描述
说明数据的来源、样本量、时间 跨度等基本信息,并对数据进行 必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均值、 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举例三
投资决策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收益预测,帮助企业判断投资项 目的可行性,优化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
金融市场预测与风险管理探讨
01
探讨一
股票价格预测。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历史股票价格数据 进行分析和建模,预测未来股票价格的走势,为投资者提 供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
02 03
计量经济学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金融、国际贸易等 领域。
实验项目目标与意义
实验项目目标
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经济现象进 行实证分析,探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 系,为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项目意义
有助于深入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 律,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推动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团队成员贡献评价
团队负责人
具备出色的领导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项目整体 进度和成果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数据分析师
在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环节发挥关键作用,为 模型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计量经济学家
在模型构建、优化和实证分析方面贡献突出,展 现了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模型融合与创新
计量经济学操作实验及案例分析
计量经济学操作实验及案例分析引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分支,通过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度量和分析。
在计量经济学研究中,操作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验证经济理论、评估政策效果、预测经济变量等。
本文将介绍计量经济学操作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展示其应用的价值。
计量经济学操作实验的基本原理计量经济学操作实验是指利用实验方法进行经济变量的观测和处理,以获取对经济理论和政策效果的更准确的估计。
它可以通过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研究某一特定变量对经济现象的影响。
操作实验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随机分配:在操作实验中,实验对象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随机分配可以消除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使得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2.处理变量:在操作实验中,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处理变量,即研究者要考察的变量。
处理变量的选择应当具有经济实际意义,并能够反映出研究目的所涉及的经济现象。
3.控制变量:除了处理变量之外,还需要控制其他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变量,以确保实验所获得的差异是由处理变量引起的。
控制变量的选择和设置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4.数据采集和处理:在操作实验中,需要采集关于实验对象和处理变量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实验观测等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
计量经济学操作实验的步骤进行计量经济学操作实验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研究问题的确定:确定需要研究的经济问题,并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
2.实验设计的制定:根据研究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的具体方案,包括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处理变量和控制变量的设定等。
3.数据采集和处理:根据实验设计的方案,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
一.预期Y和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家庭书刊年支出(Y)与家庭月收入(X),户主受教育程度(T)呈线性相关关系
二. Y对X的回归
1.建立经济模型
2.在eviews中录入数据,并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得到回归结果,如下表
可知:
(1)线性回归方程为
(2)估计的回归系数 , 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
: =0
SE( )=117.1579 ;t( )=1.604113取
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2=18-2=16的临界值 (16)=2.120>t( )=1.60411
未落在了拒绝域内,故假设成立
:=0
SE( )=0.056922;t( )=5.128460取
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2=18-2=16的临界值 (16)=2.120<t( )=5.128460
SE( )=117.1579 ;t( )=1.604113;
SE( )=0.056922;t( )=5.128460
(3) =0.621759 F=26.30110 n=18
经济意义解释:
当家庭月平均收入每变动一单位时,家庭书刊年消费支出就同向变动0.291923个单位
4.参数显著性检验(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
四.模型选择及原因
应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原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两种解释变量“家庭月平均收入”和“户主受教育年数”对被解释变量“家庭书刊年消费支出”的影响都有做分析,这样就能更全面的分析问题,结果的可信度也相对较高。
原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两种解释变量“家庭月平均收入”和“户主受教育年数”对被解释变量“家庭书刊年消费支出”的影响都有做分析,这样就能更全面的分析问题,结果的可信度也相对较高。
计量经济学实验心得体会
计量经济学实验心得体会计量经济学实验心得体会1在进行计量经济学实验时,我深刻认识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差距,也感受到了计量经济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在完成实验报告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实验数据的质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巨大在实验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获取真实的数据,而不是为了得到理论结果而人为制造数据。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如实验采样的有效性、问卷调查的专业性等因素,在数据处理时应该按照理论分析的原则处理数据,排除不正常的数据点和噪声等。
二、模型及假设的设定需要符合实际情况在经济学中,假设和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被用来表述一定的经济关系及进行经济情况的分析。
但是,假设设定与实际情况不符,则会影响到对结论的正确性。
因此,在实验之前,我们要仔细了解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条件的模型和假设,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
三、计量方法的选择影响研究结果的正确性不同的计量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正确的选择计量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提高经济政策的科学性,而错误选择则可能使研究结果产生严重的偏差。
四、实验结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的目的`是获取更为准确和可信的结论,从而指导实际经济政策的制定。
因此,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实验结果作出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比较,保证结论可靠、有效,同时也要尽可能地避免结论的偏差或过度解读。
五、实验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在实验结果的解读和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实验结果的标准误或置信区间等统计信息,以更好的解释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充分分析与解释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将实验结论应用于实际生产和服务。
六、实验过程中的协作与沟通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成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实验的前期准备、操作和数据整理都需要集体智慧和合作,而没有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则难以完成优质的实验成果。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团队协作和相互理解,使实验的结果更加准确和可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以经济事实表现的经济数据为依据,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随机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
计量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经济类的各个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计量经济实验分析在现代经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经验解释的理论验证、经济发展规律的总结以及经济冲击效果的预测等工作的主要方式。
计量经济学的工具类课程性质、软件依赖特征使得实验教学成为理解计量经济理论和掌握其应用方法的有效方式。
课程的重点是讲授常用的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基本操作,使学生熟悉软件界面,熟悉了解常用的菜单项和工具栏的操作,通过分步骤讲解的上机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关于计量经济分析的理论和应用问题的研究过程。
Econometrics is a comprehensive fringe subject that combines economics,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It is an economic discipline based on economic theory, economic data and economic facts. It uses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to establish econometric models to study the random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and laws between economic variables. Econometrics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for economics majors stipula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economics majors. It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s majors.Econometric experimental analysis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It is the main method of theoretical verification of empirical interpretation,summa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aws, and prediction of economic shock effects. The tool course nature of econometrics and the software dependence feature mak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 effective way to understand econometric theory and master its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focus of the course is to teach the basic operations of commonly used econometrics software, so that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the software interface, familiar with the operation of commonly used menu items and toolbars, and through step-by-step explanations of hands-on practice, students can gradually master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problems.2.设计思路: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外,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实际经济问题是经济类学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在经济学问题分析的模拟应用中有大量的统计数据要处理、分析和计算,因此,需要配套开设一门计量经济学实验方面的课程。
该课程以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为驱动,强调计量经济理论方法的实验及其计量模型建立技巧的应用,注重发挥学生自我动手实践和分析创造能力。
在熟练掌握实验软件操作的基础上,以基础实验、案例实验、综合实验等为重要内容,突出计量经济学实验的经济学学科特征,强调经济理论的终极判断标准和目标地位。
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实验相结合方式。
实验前学生进行实验预习准备,收集数据资料,整理文献,熟悉经济学理论,了解软件操作程序、实验原理步骤、实验内容目的、实验注意事项等。
教师负责讲解并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独立进行模型构建分析实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撰写并提交上机实验报告。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计量经济学实验是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际应用与拓展。
以计量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微观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计算机操作为先修课程。
计量经济学实验在实际经济问题分析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与其他课程密切相关。
学生必须在系统、熟练的掌握了先修课程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积极认真的计量经济学实验课堂学习讨论、课后模拟复习、上机实验分析等,教学与实践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课程目标(一)专业教育目标计量经济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数量经济分析应用类课程。
课程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根据实际观测统计资料,建立经济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检验和修正。
课程以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为主要教学目标,启发学生在案例分析、软件操作、实际应用等方面的能动性。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软件操作、基础实验、案例实验、综合实验、实验报告或实践论文等。
本课程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软件工具等定量分析研究实际经济现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1)掌握计量经济学常用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学会使用计算机工具和计量经济学软件包,分析解决实际经济学问题。
(2)能够建立并应用较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并能以统计和计量分析软件为工具建立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3)能够查阅相关参考文献、数据等资料,进行变量的选择检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模型的构建尝试、估计结果的分析检验,独立完成一篇计量经济建模的分析论文,并提交一篇计量经济分析应用的实验报告或实践论文。
(4)在实践工作中,进行经济结构分析、检验经济理论、仿真并预测经济系统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才能打下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二)思政教育目标《计量经济学实验》这门课程是经济学院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与金融学专业相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把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融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运用和创新发展。
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入经济学的实验教学中,实现经济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能够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去探索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规律,明确在经济活动中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现稀缺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三、学习要求计量经济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涉及经济学理论、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建模技巧等。
因此,作为经济学本科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经济理论,而且能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学会应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要达到以上学习任务,学生必须:(1)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更不能缺课,课前认真预习准备,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后认真复习、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加强软件操作、基础实验、案例实验、综合实验、实验报告或实践论文等的综合练习,提高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综合能力。
(2)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上机实验报告(实践论文),独立查阅资料文献数据,形成书面文字语言形式的报告材料,认真积极准备报告材料,按时提交实验报告(实践论文),并计入相应成绩。
(3)结合实际经济问题,参考典型案例分析,加深理解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分析,学会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计量模型并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四、教学进度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选用教材:高铁梅等.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2、主要参考书:张晓峒. 《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5王维国. 《计量经济学实验》,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陈纪平. 《计量经济学基础实验教程》,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李子奈,潘文卿. 计量经济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潘文卿,李子奈. 计量经济学学习指南与练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李子奈,潘文卿. 计量经济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古扎拉蒂著,《计量经济学基础》(上、下)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杰弗里·M·伍德里奇.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三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年.拉姆.拉玛纳山著,《应用经济计量学》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李子柰编著,《计量经济学__方法和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六、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 C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附:实验报告或实践论文的评分标准七、学术诚信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实验报告(实践论文)作弊、盗取抄袭他人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雷同的实验报告(实践论文)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