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
EE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总计20分)1.有些消费者会较其他消费者更频繁或更多的为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购买决策,这样的消费者被称为意见领袖()2.一项关于减肥食品营养价值评价的研究中,互不相识的一组同学所作的判断,强烈的受到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阿希现象()3.科尔曼地位指数法从职业、教育、居住的区域、家庭收入四个方面综合测量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4.购买决策类型中消费者介入程度最低的是有限型决策()5.非正式的工作群体不能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ΧΧΧ√6.消费者在购买中的自信程度与其掌握的产品知识成正比。
()7.自我意识是天生的。
()8.观察法一般适用于行为发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
()9.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
()10.效度指的是量表的可靠性。
()√ΧΧ√Χ11.对于改变那些已有的强烈态度,单面信息往往比双面信息更加有效。
()12.消费者减少风险的方法之一是购买高价格的商品。
()13.在巴普罗夫的试验中铃响是无条件刺激。
()14.有些情况下,同一个产品既会被定义为工业品又会被定义为消费品。
()15.投射技术属于定量研究。
()16.只要有需要,就一定会产生动机。
()ΧΧΧ√ΧΧ17.从事任何研究项目,首先应该全面收集与此项目相关的第二手资料()18.根据自己的拥有物来界定自我,是指消费者理想的自我。
()19.观察法一般适用于行为发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
()20.习惯型购买也被称作是忠诚型购买,表现为较长期地重复选择某一品牌。
()√ΧΧΧ21.当消费者购买某个品牌的产品后得到正强化,他在下一轮购买时选择该品牌的概率较大。
()22.自我意识是天生的。
()23.对于改变那些已有的强烈态度,单面信息往往比双面信息更加有效。
()24.“低球技术”的两个要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ΧΧΧ判断“低球技术”……联系(错)从事……资料(对)对于改变……有效(错)当消费者……较大(对)非正式……行为(错)根据……自我(错)购买决策……有限型决策(错)观察法……跨度里(错)科尔曼……阶层(对)态度形成……改变(对)投射……研究(错)效度……可靠性(错)消费者减少……商品(对)消费者在……正比(对)习惯型……品牌(错)一项关于减肥……阿希现象(错)有些情况下……消费品(对)有些消费者……意见领袖(对)在巴普洛夫……刺激(错)只要……动机(错)自我意识是天生的(错)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总计30分)1.在下列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中,属于社会因素的是()A.宗教 B.教育 C.相关群体 D.生活方式2.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是()A.感觉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3.以社会允许的方式来表现社会所不接受的欲望或动机,既释放心理能量又不用担心受到责罚的心理防卫机制是()A.合理化作用 B.投射作用 C.升华作用 D.自居作用4.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而划分的群体,叫()细分A 地理变量B 人口变量C 心理变量 D行为变量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为富裕。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5篇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5篇第一篇: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第一讲1.什么是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包括哪些(1)需要与动机(2)知觉(3)学习与记忆(4)信念与态度(5)个性(6)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哪些(1)文化(2)社会阶层(3)社会群体(4)家庭(5)情境因素(6)营销因素4.消费者决策过程(1)认知与信息搜集(2)评价与购买(3)购后行为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类型(1)定性研究包括深入访谈、集中小组、隐喻分析、拼图研究以及投影法。
这些方法经过高度训练的访谈-分析,往往带有主观性。
因为样本很小,所以研究结果不能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关于促销活动与产品的新观点,而这些内容的具体方面可以通过更广泛的研究来测试。
(2)定量研究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这种方法被看做实证性的,主要用于预测消费者行为。
研究的结果是描述性的,如果数据收集是随机的,结果可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利用定性研究结果来发现新的创意或开发宣传战略,利用定量研究的结果来预测消费者对各种宣传的反应。
6.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调查法调查法是从大量消费者中系统收集信息的方法。
调查可以采用邮寄问卷、电话访问和人员访问等方式。
(4)访谈法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的谈话、询问,以了解消费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人格特征等的方法。
访谈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两种。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人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其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2.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3.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阈限因感觉类型不同而不同,也因人而异。
4.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感觉到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刺激变动量。
5.学习: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6.经典性条件理论(1)含义:当一种能够引起反应的刺激(即无条件刺激,简称UCS)与一种自身不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即条件刺激,简称CS)重复地同时出现一定次数后,条件刺激单独出现时也能引起相同反应的一现象。
(2)形成:巴甫洛夫实验(3)在营销中应用:A.建立联想或联系: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替换产生事物的相互联系。
B.避免消退:坚持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之间的联系来强化。
创造消退:禁烟广告——切断香烟与吸烟所带来的愉悦感之间的联系而获得成功。
C.自然恢复,已经消退了的条件反射,经过一段时间休息之后,当条件刺激再次出现时,条件反射会重新恢复。
D.刺激泛化E.刺激辨别(分化)7.操作性条件理论(1)含义: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因为被强化而发生的反应。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
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就增加,从而使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
(2)形成:斯金纳实验(3)在营销中应用:A.通过强化引导消费者的行为,正强化(强化物可以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负强化(强化物可以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惩罚(强化物可以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惩罚)B.通过塑形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C.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更适合高介入度的购买情境。
如火车站附近和小区附近的店铺。
8.文化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关于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正确的以及人们应追求一个什么最终状态的共同信念。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题库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题库一、记忆一、简答题1. 感觉记忆的特征( )A. 鲜明的形象性B. 保持时间极短C. 记忆容量相对较大D. 记忆容量相对较小答案:ABC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记忆按照时间长度的分类()。
A. 外显记忆B. 感觉记忆C. 短时记忆D. 长时记忆答案:A3. 以下哪个因素可以影响记忆的提取()。
A. 消费者的心情B. 信息的突显性C. 信息传播的媒介D. 以上选项都可以答案:D4. 工作记忆的特征( )A. 容量非常有限B. 保持时间短C. 调用已有认知对信息进行加工D. 容量非常大答案:ABC5. 以下属于长时记忆的是( )A. 陈述性记忆B. 程序性记忆C. 情节记忆D. 语义记忆答案:ABCD6. 以下哪种方式不能够帮助消费者提升记忆。
()A. 复述B. 再认C. 分组D. 阐释答案:B7. 记忆包含哪些阶段( )A. 编码B. 存储C. 提取D. 解释答案:ABC二、简答题为什么说联想记忆像蜘蛛网?请解释并举例说明。
答:研究认为,由于记忆加工任务不同,不同水平的信息加工对记忆的信息激活层面是不同,这种方法叫做记忆激活模型,据此,输入的信息被存储在一个联想网络中,这个联想网络包含很多相关信息。
消费者已经在记忆中建立了关于品牌制造商和商店等概念系统,当然,内容取决于其独特的体验。
这些存储的单元或称为知识结构,就如同复杂的蜘蛛网,上面有一个个数据。
输入的数据被放在节点上,他们彼此联系。
例子:消费者也许有一个关于香水的知识网络。
其中的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与这个类别相关的概念。
一个香水的联想网络可以包括特定香水品牌的代言人、一种相关的产品、也可以包括诸如性感和优雅之类的属性。
三、应用题作为一个营销经理,在占据一个品类和占据一个属性两种定位方式中,你如何选择?请阐述原因并举例说明。
答:大多数情况下,我会选择占据一个属性。
①首先是品类的竞争激烈,且在每一个品类中都有几个巨头垄断市场,不仅市场饱和度高,也难于和那些深耕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头部品牌竞争。
《消费者行为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消费者素质和引导消费观念更新等,这一般是事前行为,是一种对消费者权益和行为的()。
A.积极保护B.事后保护C.事前保护D.事中保护
2.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标准的行为方式。
下列关于从众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众最关键的变量是群体规模B.居于较高地位的群体成员容易从众C.从众与群体人数完全呈正比例变动D.当情境模糊不清时消费者更容易从众
3.绿色营销的推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定义为纯粹的()。
A.消费行为B.个体行为C.企业行为D.产品推销
4.“踏脚进门技巧”的推销技术利用态度形成理论中的()。
A.平衡理论B.自我知觉理论C.社会判断理论D.和谐理论
5.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被称为()。
A.持续性注意B.分配性注意C.选择性注意D.有意后注意
6.消费者在整个品类市场中对某品牌喜欢与忠爱的程度被称为()。
A.品牌美誉度B.品牌知晓度C.品牌知名度D.品牌忠诚度7.在消费者对现有产品或服务不能满足现期需要的情况下存在()。
A.无需要B.充分需要C.超饱和需要D.潜在需要。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错选、漏选不给分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五、案例分析题(20分)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不包括()A.个我B.自我C.本我D.超我2、消费者在社会交往中,要么将他人视为与自己同一层次的人,要么将他人视为是比自己更高或更低层次的人,这体现社会阶层的什么特征()A.多维性B.同质性C.动态性D.层级性3、食品的营养与卫生标准是否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要求、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消费着的此类担心均属于()风险的范畴。
A.功能风险B.物质风险C.社会风险D.心理风险4、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物品种类繁多,当中就会有对保险和媒体的消费,那么当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和媒体服务时受参照群体影响较小,你认为是()因素A.产品的必需程度B.群体的安全感C.个体对群体的忠诚度D.个体在购买中自信程度5、你在购买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时的购买决策主要依据已往的经验和习惯,较少受广告宣传和时尚的影响,在购买过程中也很少受周围气氛、他人意见的影响,你的购买类型属于()A.习惯型B.冲动型C.疑虑型D.理智型6、下列那一项因素不是影响家庭购买决策方式的因素()A.角色专门化B.个人特征C.购买后体验D.卷入度与产品特点;7、在社会中,要构成一个社会群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相互依赖②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交往③彼此协作配合④分享一些共同价值观念⑤有群体意识⑥共同的目标和利益⑦信息、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A.①③④⑤B.②⑥⑦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⑦8、一般而言,在消费者情境中,()是影响其购买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A.物理情境B.社会情境C.心理情境D.先前状态9、为了实现满足需要的功能,文化必须不断改变,以使社会得到最好的满足,这体现了文化的哪种特征()A.文化满足需要的特性B.文化的发展性C.文化的观念性D.文化的共享性10、在消费者进行购物时,一家店的陈列、色彩会感染你,同时在你进行决策时,也会受到朋友、销售员等的建议,这些属于消费者情境的哪一阶段?()A.传播阶段B.购买情境C.使用情境D.处置情境11、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最大的创新类型应该是()A.连续创新B.动态连续创新C.非连续创新D.动态非连续创新12、我国历来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食品调味传统,这体现了亚文化中的哪一种文化?()A.民族亚文化B.XX亚文化C.地理亚文化D.年龄亚文化13、实际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自我形象是()A.社会理想的自我B.社会的自我C.期望的自我D.情境的自我14、在结账口陈列着新口味的口香糖,排队结账时,你打算试一下,那么,这种购买是属于()A.单纯冲动购买B.提醒冲动购买C.建议冲动购买D.计划冲动购买15、在传统的家庭生活周期中,满巢III阶段的特点是()A.已婚夫妇,最小的孩子6岁以上B.年轻夫妇与一起生活的孩子C.年轻且无孩子D.年长夫妇,没有孩子在家生活,一家之长已退休16、人们的个性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商家的营销战略与决定,那么商家能从消费者的哪三个方面来决定正确营销战略?()A.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调节或者自我控制B.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C.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调节或者自我驾驭D.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17、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构成不包括()A.意识B.下意识C.潜意识D.前意识18、下列不属于强化作用的是()A.正强化作用B.惩罚作用C.负强化作用D.二次性强化作用19、度假、孩子上学、购买和装修住宅一般是由什么方式的家庭决策来作出决定的?()A.自主型B.丈夫主导型C.妻子主导型D.联合型20、消费者为自己所选择的方案是否付出时间或努力,这属于消费者购买的哪个阶段的主要问题()A.动机与欲望的认识B.搜集信息C.方案评价D.购买1、消费者行为具有()的特点A.多样性B.专业性C.可引导性D.复杂性.2、知觉风险类型包括()A.功能风险B.物质风险C.经济风险D.心理风险1、态度的功能包括()A.功利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知识(认知)功能D.价值表现功能4、态度的构成要素有()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向成分D.价值成分4、以下哪些线索属于产品的外在线索()A.材料B.价格C.产品外形D.商标5、家庭成员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角色包括以下()A.影响者B.购买者C.沟通者D.决策者6、以下哪些属于记忆的系统()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永久记忆6、以下哪些属于社会阶层的特征()A.多维性B.同质性C.动态性D.层级性2、以下哪些属于消费者应付知觉风险的方法()A.主动搜索信息B.保持品牌忠诚C.从众购买D.购买高价产品3、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包括()A.接受B.理解C.暴露D.传递5、从营销角度看,口碑传播的层次内容为()A.口碑传播活动B.口碑传播效应C.口碑传播褒扬效应D.口碑传播负面效应1、消费者行为:2、知觉风险:3、消费者需要:4、前意识:5、参照群体:6、求廉动机:. .1、影响家庭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基本概念1、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P32、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P43、消费者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P1274、品牌忠诚: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
P935、消费者资源:消费者资源包括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有经济资源、时间、消费者知识。
P1056、非自由处置时间:按照这一界定,吃饭、睡觉、家务、个人护理、上班路途及其他负有道义责任的工作所占用的时间都应划入非自由处置时间。
P1137、消费者动机: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P1278、潜意识:指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由这种本能产生的欲望。
或指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的一些事物,它属于无意识心理过程。
P1329、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能从潜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是意识与前意识之间的中间环节和过度领域。
P132 10、知觉风险:实际上就是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感。
P16411、购买的社会风险:是指消费者所买的产品不为同伴所欣赏或受到同伴的嘲弄所造成的社会损失。
P7412、韦伯定律:个性可察觉到的刺激强度变化量△I与原刺激强度I之比是一个常数(K),即△I/I=K。
P14913、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P169 14、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P203 消费者态度:指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上的倾向。
P203 15、个性:个性是衡量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变量,它是个体对环境和刺激物的一致性反应倾向。
通俗地说,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1.市场细分依据的理解第二章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1.知觉特性的理解(1)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2)近因效应: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时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3)刻板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
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4)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2.在营销中如何应用知觉的掌握利用知觉帮助消费者确定购买目标;利用知觉的恒常性有利于系列产品的销售;利用整体性原则进行广告宣传;利用错觉心理推销商品,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3.消费者的学习概念的掌握就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使用商品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经验(0.5分)与技能,不断完善其购买行为的过程。
4.学习的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了解5.情绪的表现形式分类的了解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稳定性方面的差异ⅰ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体验。
具有弥散性、持续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会影响人的全部生活,使语言和行为都感染上某种色彩。
ⅱ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题

1.消费者行为:是作为决策单位的消费者通过交换,为实现其一定目的而购买、使用、处置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行为。
2.知觉: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3.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过程。
4.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有收养关系的成员为基础组成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或社会单位。
5.动机冲突:是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购买动机,其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而产生的左右为难的心理矛盾。
6.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心理现象。
理解:学习因经验而产生;伴有行为或潜能改变;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7.刺激泛化:刺激泛化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特定的刺激条件作用的反应会扩大到其他相似的反应中。
注意:刺激泛化是一把“双刃剑”8.刺激辨别:是指消费者对特定的刺激引起特定的反应,或者是从类似的刺激中选择正确的刺激做出反应。
9.态度:是对人、客体或观念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看法,是一种倾向性的心理反应。
注意:是通过学习形成的,而不是本能;不是行为,是对某一特定行为的一种偏好;具有一定指向性;相对稳定的;10.个性:含义: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11.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12.社会阶层:某一社会中根据社会地位或受尊重程度的不同而划分的社会等级。
13.消费者满意:是消费者在特定的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它是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期望水平与认知的实际水平的主观比较。
1、维台默的完形心理学理论主要内容。
观点:人们是从一系列刺激的整体而非个别刺激中的出结论。
闭合原理:消费者个体倾向与外界不完整的事物想象成完整的。
相似原理:消费者具有将相似的自然属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的倾向,从而将相似物集合为一个整体来得到结论。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重点复习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重点复习1、经典型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一个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个体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在营销上的应用:(1)重复的应用:广告至少重复三次以上;通过保留基本信息而改变表现方式的策略可以缓解广告疲劳或广告损耗。
(2)在条件性产品联结的应用中,条件刺激应该在非条件刺激之前出现。
(3)刺激泛化的应用:家族品牌、产品线延伸、许可、相似包装。
(4)刺激甄别的应用:定位。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如果一个操作或自发反应出现之后,有强化物或强化刺激相尾随,则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就增加。
操作条件反射作用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1)强化:增强某种刺激与个体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系。
积极强化:某些事件或结果可以增加特定行为重复发生的频率。
消极强化: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个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2)惩罚:如果行为发生后,有害的或负面的事件随之而来,这种行为就不会再发生或降低发生的频率。
(3)衰减:衰减就是撤消对原来可以接受的行为的强化,由于一定时期内连续不强化,这种行为将逐渐降低反应频率,以至最终消失。
2、引发消费者注意的主要途径(1)大小与强度。
(2)色彩与运动。
(3)位置与隔离。
(4)对比因素。
(5)格式。
(6)信息量。
3、自我概念与其对品牌形象之间影响的关系(1)关系:自我概念和品牌形象之匹配。
(2)行为:寻找能维持和提高自我概念的产品或品牌。
(3)满意:购买有助于实现欲求的自我概念。
4、消费者在进行店铺选择是的影响因素(1)商店形象。
包括商品、服务、硬件设施、商店气氛、商店声誉等。
(2)商店位置与规模。
包括距离的远近、交通是否便利、规模大小等。
(3)促销手段。
包括广告、抽奖、打折、会员制积分消费等。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题型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共5小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共12小题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共5小题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共5小题五、案例分析题(每题8分,共16分)共2题“消费者行为”复习要点第1章1、消费者行为的定义消费者(个体、群体和组织)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调查(Survey)焦点小组座谈(Focus Group)人员访谈(Interviews)投影法(Projecting Method)消费者日记(Consumer Diaries)实验法(Experiments)观察法(Observations)固定样本(Panels)数据库营销(Database Marketing)第2章1、消费者购买决策类型扩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名义型决策(习惯性决策)2、影响问题识别的因素时间、环境改变、产品消耗、产品获取、个体差异3、低度介入与高度介入下决策过程4、冲动性购买的定义有时被称为非计划性购买,它通常是指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以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5、中国特色的消费行为面子消费、关系消费、“根”消费、女性消费、独生代消费第3章1、需要过程2、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3、动机的特征动机的不可观察性和内隐性动机的多重性动机的实践性与学习性动机的复杂性4、人类精神的构成✧意识—与直接感官有关的心理部分,即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为我们所感知的要素或成分✧潜意识—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由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是人的意识无法知觉的心理部分✧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能从潜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是前面二者的中介环节与过渡领域5、麦克里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显示性需要理论侧重分析环境或社会学习对需要的影响,强调需要从文化中的习得性,因此也称习得性需要理论。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

个人动机 角色扮演 消遣 自我愉悦 了解新潮流 身体活动 感官刺激
社会动机 家庭之外的社会体验 与兴趣相似的人交流 参照群体的吸引
地位与权威 讨价还价的乐趣
25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八分。
三、店铺选择与消费者特征
(一)知觉风险: 购买产品涉及的风险分两类: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
社会风险是指消费者所买的产品不为同伴所欣赏或受同伴的嘲弄所造 成的社会损失。
职业
生活方式
经济状况 性格和自我观念
活动 兴趣 思想见解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八分。
家庭生命周期阶段
购买或行为模式
1.单身阶段 (Bachelor Stage):
无财务负担,领导潮流,喜娱乐
2.新婚
财务状况较好,有最高的购买率和耐久财购买量。
(Newly married couples)
3.满巢一期(Full nest I): 购买家庭用品的巅峰时期,有很少的流动资产,
(一)一般性问题认知与选择性问题认知
一般性需求认知
涉及的差别可以通过同一类别产品中的不同品牌来缩小
• E.g. 牛奶行业协会的宣传海报试图让人们认识到牛奶能满足他们对钙的 需要,却没有提到任何品牌的牛奶。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八分。
内部信息搜集:指消费者将过去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产 品、服务和购买的信息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消费或 购买问题
费者感到没有不满意,但决不等于就满意,而不做促销,消费者 在通常条件下一定会感到不满意)
3、竞争品牌的影响(关于同类产品的体验和信息可以影
响预期)
4、消费者特征(有些消费者较挑剔,有些较宽容)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八分。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二、政府的管制政策:制定相关的 法律规范需要了解消费者行为。
三、社会市场营销:社会市场营销 实际上是运用市场营销战略与战术 来创造或改变人们的行为,使行为 对个体或社会产生正面影响,如吸 烟、教育等。 四、消费者本身:维护自己的利益。
什么是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研 究个人或群体为满足需要与欲望而挑选、 购买、使用或处置产品、服务、观念或 体验所涉及的过程。
第二章 知觉
一、知觉成分
1、感觉与知觉 感觉(sensation):
感觉器官对简单的刺激的即时的和直接的反应 五官与五种感觉
知觉(perception)
个体选择、组织刺激并以一种有意义的、整体 的方式对之加以解释的过程
知觉过程
2、感觉阈限(threshold)
1)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ld)
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 )
刺激泛化——是指某种刺激引起的反应可经 由另一种不同但类似的刺激引起。
狗不仅能学会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而且听到类似的声音如叮当作响 的钥匙声时也会分泌唾液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刺激泛化的应用——模仿、品牌延伸
注:发展一个新品牌是相当困难的
茶消费的手段-目的链
问:你为什么喜欢喝茶? 答:提神 问:提神为什么对你很重要? 答:精神集中,学习好? 问:学习好对你有什么意义? 答:以后有好工作,有成就,能实现个人的奋 斗目标。 (直到无法继续回答为止。)
第五章 自我
什么是自我?
自我(Self):指的是每个人如何看待 自己,如何评价自己的各种特征。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资料一、判断题1. 消费者有两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又必须选择其一时面临的冲突是双避冲突。
T2.保健因素如果得不到保证就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如果得到保障便会起到激励作用。
F3.根据需要的对象划分,消费者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T4.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个性、年龄、性别、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
F5.在观看电视的同时,你与家人正在聊天,没有注意到正在播出的广告,那么刺激物的展露阶段仍然实施。
T6.概念驱动加工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是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
F7.从众购买可以降低知觉风险。
T8.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与再认等三个过程。
T9.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强调强化的作用,因而更适合于低介入程度的购买情景。
F10.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概括起来有心理因素、个人因素、情境与环境等三类因素。
F11.态度具有四大功能即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知识和认知功能以及价值表现功能。
T13.购买动机受挫后的不满情绪总会通过各种行为表现出来,主要的行为反应方式有:攻击、退化、抑制和替代。
T14.社会阶层是由一个基本变量决定的,这个变量就是收入。
F15.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合。
T16.某人在朋友家里使用了某类电子产品后决定购买一台,这种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属于规范性影响。
F17.消费者的民族、宗教、种族等因素属于亚文化范畴。
T18.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经济层面的因素,又有政治层面的因素。
T19. 联结式选择规则是指消费者对各种产品属性达到的最低水平做出规定。
T20. 品牌忠诚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根据消费者对某类产品与其它产品购买联系的历史资料确定的忠诚度方法称为货币测定法。
F二、选择题1. 以下不能被称为消费者的是( D )A.商品的使用者B.商品的购买者C.商品的决策者D.商品的生产者2.不同消费者在需求偏好等方面的侧重是不同的,因此其选择产品的方式等各有不同,这体现了消费者行为的(B )特性。
(完整word版)《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本题得分为20分)
1. 感觉阈限
2. 消费者心境
3. 服从
4.需要层次理论
5. 缺憾决策
二、辨析题(每小题6分,本题得分为24分,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1. 消费者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要求和欲望。
2. 工具性条件反射也叫联想学习。
3. 消费者不属于该群体、却希望能够加入该群体、能够接受其价值观及行为标准的群体叫接受群体。
4.在消费者行为中,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取决于商家活动的力度。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得分为24分)
1.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 信息传递者凭什么影响消费者态度?
3. 简述在购买决策中影响角色变化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本题得分为32分)
1. 试论消费者对商品的情感演变的过程。
2. 试论影响消费者态度转变得因素。
第 1 页(共1 页)。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现实消费者:指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有现实需要,并实际从事商品购买或使用活动的消费者消费者行为:消费者以货币、信用或其他方式的支出而获得所需商品和劳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反应与活动潜在消费者:指当前尚未购买、使用或需要某种商品,但在未来可能对其产生需求并付诸购买及使用的消费者消费者心理过程:是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围绕购买和消费行为所发生的心理活动发展、运动的全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阶段消费者知觉:指消费者在对事物各种属性的个别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需要、经验、知识等主观因素得到的完整的、有意义的、连贯的整体认识意志:指个体自觉的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绝对阈限:指能被感觉器官觉察的最小和最大刺激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经过意志努力而产生的注意差别阈限: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又称为最小可觉察再识:当过去经历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加以识别和辨认回忆:指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表象在头脑中重新加以显现的过程识记:一种通过有意识的反复感知,使客观事物的印记在头脑中保留下来并成为影像的心理过程学习:是某种体验所产生的一种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是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变化的信息,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联想: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气质:指个体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消费者气质:指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指向性上个性:指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能力:指人能够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指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自我概念:指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的感知、态度和自我评价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消费者动机:是引起消费者消费活动,维持并促使消费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因素消费者需要:映了消费者某种生理或心理体验的缺乏状态,直接表现为消费者对获取以商品或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对象的需求和欲望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行动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力动机冲突:指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购买动机时产生的左右为难的心理需要:有机体由于缺乏某些生理或心理因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商品和服务等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观念等社会现象所持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逆反心理: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其所能承受的限度,使个体产生一种相反的心理体验,有意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进行反向思维的心理倾向认知失调:指某人在作出决定、采取行动或者接触到一些有违原先信念、情感或价值的信息之后所体验到的冲突状态行为倾向:即行为意图,是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映的意向,是消费行为中采取行动前的一种准备状态预期心理:指人们在一定经济环境作用下,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经济形势和经济变量的的信息,对自身物质利益的得失变化进行预测,估计和判断,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消费对策和包括投资理财在内的经济活动的心理行为现象消费者决策:消费者为实现满足需要这一特定目标,在购买过程中进行的评价、选择、判断和决定等一系列的活动有限型决策:消费者在低度涉入购买的情况下进行的决策相对满意原则:在制定购买决策时,消费者只需做出相对合理的选择,达到相对满意即可冲动性购买:指顾客在购物之前没有购买意图或计划,而在进入店铺或浏览商品时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采取行动的一种购买行为预期-满意原则: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之前,已经预先形成对商品价格、质量、款式等方面的心理预期购后协调:消费者在使用或消费了商品之后,对商品的真实效用与期望相符或大于期望的情况购后不协调:指产品效用与消费体验达不到期望的水平,从而使消费者不能对自己的购买决策感到满意从众行为: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从众: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跟从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保持自身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的一致性,从而避免个人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社会阶层:指由于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所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消费链:城市主流消费人群因工作、学习、商务、休闲、社交等目的在生活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消费活动暗示:也称提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消费者产生顺从性的反应,或接受暗示者的观点,或按暗示者的要求行事规范: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参照群体:指个体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群体:指两人或两人以上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家庭:指建立在婚姻、血缘关系或继承、收养关系基础上,由夫妻和一定的范围亲属结合组成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单位亚文化:指某一个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消费习俗:指人们在长期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约定俗成的消费风俗和习惯消费流行:指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大部分消费者呈现出相似或相同行为的一种消费现象意见领袖:口传过程中,那些频繁或较多地为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他人的购买决策的人被称为意见领袖文化价值观: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口传:把见闻、意见、信仰和习俗通过口说授下去的过程积极沟通改进产品:指对老产品的性能、结构、功能加以改进,使其与老产品有较显着的差别革新产品: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或新材料,使产品性能有了重大突破,或将原单一性能发展成为多种性能及用途的产品商标: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使本企业的商品与其他商品相区别而采取的一种标记新产品:产品中的任何一部分的变革或创新,并且给消费者带来新的利益、新的满足的产品全新产品:指应用科技新成果,运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制造的市场上前所未有的产品主观价格:顾客在头脑中依据个人感觉判断的价格消费体验:在某种特定的营销环境中,个人心境与事件的某种互动,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可记忆的体验原点情景消费者情境:体验营销:在整个营销行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感性信息的能力,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感官感受来介入其行为过程,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与购买行为服务补救:服务性企业在对顾客提供服务出现失败和错误的情况下,对顾客的不满和抱怨当即做出的补救性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些消费者会较其他消费者更频繁或更多的为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购买决策,这样的消费者被称为意见领袖()2.一项关于减肥食品营养价值评价的研究中,互不相识的一组同学所作的判断,强烈的受到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阿希现象()3.科尔曼地位指数法从职业、教育、居住的区域、家庭收入四个方面综合测量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4.购买决策类型中消费者介入程度最低的是有限型决策()5.非正式的工作群体不能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 )√ΧΧΧ√6.消费者在购买中的自信程度与其掌握的产品知识成正比。
()7.自我意识是天生的。
()8.观察法一般适用于行为发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
()9.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
()10.效度指的是量表的可靠性。
()√ΧΧ√Χ11.对于改变那些已有的强烈态度,单面信息往往比双面信息更加有效。
()12.消费者减少风险的方法之一是购买高价格的商品。
()13.在巴普罗夫的试验中铃响是无条件刺激。
()14.有些情况下,同一个产品既会被定义为工业品又会被定义为消费品。
()15.投射技术属于定量研究。
()16.只要有需要,就一定会产生动机。
()ΧΧΧ√ΧΧ17.从事任何研究项目,首先应该全面收集与此项目相关的第二手资料()18.根据自己的拥有物来界定自我,是指消费者理想的自我。
()19.观察法一般适用于行为发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
()20.习惯型购买也被称作是忠诚型购买,表现为较长期地重复选择某一品牌。
()√ΧΧΧ21.当消费者购买某个品牌的产品后得到正强化,他在下一轮购买时选择该品牌的概率较大。
()22.自我意识是天生的。
()23.对于改变那些已有的强烈态度,单面信息往往比双面信息更加有效。
()24.“低球技术”的两个要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ΧΧΧ判断“低球技术”……联系(错)从事……资料(对)对于改变……有效(错)当消费者……较大(对)非正式……行为(错)根据……自我(错)购买决策……有限型决策(错)观察法……跨度里(错)科尔曼……阶层(对)态度形成……改变(对)投射……研究(错)效度……可靠性(错)消费者减少……商品(对)消费者在……正比(对)习惯型……品牌(错)一项关于减肥……阿希现象(错)有些情况下……消费品(对)有些消费者……意见领袖(对)在巴普洛夫……刺激(错)只要……动机(错)自我意识是天生的(错)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总计30分)1.在下列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中,属于社会因素的是()A.宗教 B.教育 C.相关群体 D.生活方式2.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是()A.感觉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3.以社会允许的方式来表现社会所不接受的欲望或动机,既释放心理能量又不用担心受到责罚的心理防卫机制是()A.合理化作用 B.投射作用 C.升华作用 D.自居作用4.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而划分的群体,叫()细分A 地理变量B 人口变量C 心理变量 D行为变量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为富裕。
A 50%-59%B 40%-50%C 30%-40% D低于30%C C CD D1.主题统觉测验属于消费者研究中的()方法A 实验法B 投射技术C 访谈法D 观察法2.需求层次理论是194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A.波登 B.赫杰特齐 C.马斯洛 D.温得尔•斯密3.对自己的角色、地位、权利等方面的认识属于()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现实自我4.消费者在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是,可能会出现对所选的商品爱不释手,但另一方面又嫌商品的价格过高,这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哪种冲突?()A.单趋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趋避冲突5.动机研究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完形填空 B.选词填空 C.联想技术 D.构造技术B C B D B1.主题统觉测验属于消费者研究中的()方法A 实验法B 投射技术C 访谈法D 观察法2.我国古代“智子疑邻”的典故,就是典型的()A 第一印象B 刻板印象C 晕轮效应D 心理定势3.对自己的角色、地位、权利等方面的认识属于()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现实自我4.消费者在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是,可能会出现对所选的商品爱不释手,但另一方面又嫌商品的价格过高,这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哪种冲突?()A.单趋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趋避冲突5.动机研究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完形填空 B.选词填空 C.联想技术 D.构造技术B D B D B1.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A.绝对阈限B.注意点差异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2.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A.波登 B.赫杰特齐 C.马斯洛 D.温得尔•斯密3.对自己的角色、地位、权利等方面的认识属于()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现实自我4.消费者在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是,可能会出现对所选的商品爱不释手,但另一方面又嫌商品的价格过高,这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哪种冲突?()A.单趋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趋避冲突5.动机研究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完形填空 B.选词填空 C.联想技术 D.构造技术D C B D B单选1.动机研究……哪一项?(选词填空)2.对自己的……属于(社会自我)3.刚刚能够引起……是(相对阀限)4.根据……(50%-59%)为温饱5.根据……叫(行为变量)细分6.根据……在(低于30%)为富裕7.记忆信息……以内的是(短时记忆)8.情绪……和(扩散性)两种特性9.我国古代“智子疑邻”……(心理定势)10.消费者在购买……冲突?(趋避冲突)11.需求……(马斯洛)提出的12.以社会允许……机制是(升华作用)13.在各个营销组合……是(产品)14.在下列……社会因素的是(相关群体)15.主题统觉……中的(投射技术)方法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5题,总计30分)试述性格与购买行为的关系。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和心里特征,它是在购买行为中取核心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者之间不同的消费特点。
也就形成了千万别的消费行为,从购买行为方式角度看,可以分为习惯性,慎重性,挑剔型,被动型。
解释非家庭住户。
是指一个人独自居住,或者同其他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共同居住而构成的住户文化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1.文化是后天习得的2.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3.社会文化基友稳定性又有可变性4.社会文化的共享性5.社会文化的规范性影响消费者信息搜寻范围的因素有哪些?可感知风险、介入程度、熟悉程度、专业水平、时间压力、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属性、外观属性等、信息负荷程度、相对的品牌不确定性。
为什么说消费者行为富有多样性,又很复杂。
不同消费者不同行为同一消费者不同行为动机与行为的偏离与重合,多样性变现为不同消费者在需求、偏好以及产品的方式等方面各有侧重、互不相同,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不同产品的选择上,其行为呈现很大的差异性。
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它的多样性、多变性反映出来,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它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行为还受各种文化的、经济的个体的因素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直接的,有的是单独的,有的是间接的,正是这种多因素,决定了消费者行为的多样性。
使用一种产品或服务,并非总是理性的,因此它又很复杂。
学习的作用是什么?学习在购买过程中的作用有:(1)通过学习获得有关购买的信息。
(2)通过学习可以触发联想。
经由学习产生的联想,经多次重复,日久天长,便会形成习惯。
(3)通过学习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对购买的评价。
同时选择标准也将发生改变。
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有哪些?情感动机:动机购买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或营销者的态度,并伴随有消费者的情绪体验,这些不同的情绪体验,在不同的顾客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购买动机,具有稳定性。
理智动机:消费者经过对各种需要,不同商品满足需要的效果和价格进行认真思考以后产生的动机,具客观性周密性控制性。
惠顾动机:感情和理智的经验,对特定的商店,厂牌或商品产生特殊的信任和偏好,使消费者重复地、习惯地前往购买的一种行为动机,具有经常性习惯性。
舆论领袖及其特点,对他人的影响是什么?感觉和知觉有什么区别?(1)产生的来源不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出了人的知识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参与.(2)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3)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简述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问题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行为试述恩格尔定律的内容。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简述消费者购买行为受挫后的反应1.向商店或制造商投诉2不再购买该品牌或不再光顾该店3告诫亲友4向私人或政府及机构投诉5采取法律行动运用名人效应的方式有哪些?选择明星、普通人、专家、企业家等,以引起广泛关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过程是怎样的?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一个操作或自发反应出现之后,有强化物或强化刺激尾随,则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经由条件作业强化了的反应,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物的尾随,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就会减弱..亚文化的划分。
按照年龄、性别、地理、宗教等人口统计特点来划分亚文化。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有何价值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现需要。
(1)在营销过程中,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分析目标客户的需求动机属于什么层次,以便在产品设计、产品定价,产品宣传,产品渠道,促销方式等营销策略制定上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可能是出于多种需要与动机,产品、服务与需要之间并不存一一对应的关系。
(2)只有低层次需要获得充分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更好地得到满足。
企业在开发、设计产品时,既应重视产品的核心价值,也应重视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的附加价值。
(3)越是涉及低层次需要,人们对需要的满足方式与满足物就越明确,越是涉及高层次需要,人们对需要的满足方式与满足物越不确定。
(4)越是高层次需要,越难以得到完全满足,原因在于,满足需要的愉快体验中又会产生更高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