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部编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部编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常规武器力量
项目
年份 美国 苏联
洲际导弹
1968 1054 858
1978 1054 1400
潜射导弹
1968 656 121
1978 656 1015
战略轰炸机 1968 545 155
1978 432 135
核弹头
1968 4300 1300
1978 11000 4500
战略核武器
依据材料概括苏联经济出现的问题:
戈尔巴乔夫(1931年出生)
莫斯科的新老板,戈 尔巴乔夫。年轻、温
和且令人敬畏。
改革措施 加速经济改革;1988年,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 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 和“政治多元化”
主要围绕计划与市场孰轻孰重的博弈,前期,戈尔巴乔 夫仍然延续着斯大林体制的路线,采取以计划为主的经济 模式,而在后期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措施放开 市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 同 点
学习 苏联
中国
忽视经济发展规律 大跃进
结合本国国情
走俄国的路
人民公社化
文化大革命
改革 开放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
取得 辉煌 成就
一五 三大 进行社会 计划 改造 主义探索
经济建设要符合国情,要结 合实际,要尊重客观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五单元
由于勃列日涅夫代表的保守势力占据了苏联政治的主导地位,改革倾向受 到压制,… …主张改革的思潮成为批判的对象。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改革结果 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 这样的场面:一边是加加林 早在1965年就幸运地成为世 界上第一位宇航员,飞向太 空,另一边则是直到苏联解 体前,她的人民喜欢的羽绒 服、牛仔裤、旅游鞋之类的 物品,要靠中苏两国大大小 小的“倒爷”们才能得到, 甚至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 和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 能够提供。

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加加林早在1965年就幸运地成为世界上
Ï ¿ î Ä Þ ¼ Ö Ê ¼ µ µ ¯ ±ä Ç É µ ¼ µ ¯ ½ Â Õ Ô ä º Õ ¨ú » Ë µ º ¯ · Í ê Ý Ä · À à ú ¹ Ë Á Õ ª 1968 1054 858 1978 1054 1400 1968 656 121 1978 656 1015 1968 545 155 1978 432 135 1968 4300 1300 1978 11000 4500
戈尔巴乔夫 (1985—1991年任苏共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 (1985—1991年任苏共总书记)
指导思想多元化,即推行 新思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 会主义,不再把马克思列 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 制。政治是戈尔巴乔夫政 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所 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 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 埃制度。
后的年代里,没有一 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 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 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 性地改变历史的进 程。” ──尼克松
Ï ¿ î Ä Ä · ê Ý À Ã ú ¹ Õ Á Ë ª Ö Ò Ï Û ä Î × °¿ ² ¶ Ó 1968 350 340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 1978 210 440 ¹ ¿ Ì Ë 1968 8500 32400 边是高耸的烟筒,军工联合体遍布全国 1978 10500 50000 ,另一边则是商店里空空的货物;一边 ½ Ê Õ õ · É » ú 1968 5100 4000 1978 4500 4600 是广袤无际的肥沃土地,另一边则是人 ® Ã Ë æ ½ Õ ½ ¢ 1968 360 320 们排着长队在食品店抢购食物;一边是 1978 172 240
实践
多国实践: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共2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共25张PPT)
后的年代里,没有一 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 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 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 性地改变历史的进 程。”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改革
推行新经济,要求加速 1.内容:
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 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 军事方面。
2.结果(评价)
①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 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 ②但改革仍没有突破斯 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 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内因) 3、客观原因:a.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外因) b.西方和平演变 4、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 多元化
政治上:实行议会 民主制和多党制;
东欧剧变
经济上:实行私有化 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社会制度改变
八一九事件 时间:1991年8月19日 目的:阻止解体,挽救苏联 结果:失败,加速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改革
目的:克服斯大林模式带来的弊端。
措施:① 政治方面;
②经济方面。
结果: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 (评价)林模式, 使农业形势有所好 转 ②但没有从根本改变苏联高 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莫斯 科市 民排 队购 买日 用品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 边是高耸的烟筒,五型的军工联合体遍布全 国,另一边则是商店里空空的货物;一边是 广袤无际的肥沃土地,另一边则是人们排着 长队在食品店抢购食物;一边是加加林早在 1965年就幸运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 飞向太空,另一边则是直到苏联解体前,她 的人民喜欢的羽绒服、牛仔裤、旅游鞋之类 的物品,要靠中苏两国大大小小的“倒爷” 们才能得到,甚至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和 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提供。 ——王长江等:《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发表电视讲话辞职
?,
苏联国旗
俄罗斯国旗
从苏联到独联体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 •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 •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 •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四、苏联解体 五、东欧剧变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首

国名
存在时间

苏联
1922年-1991年

匈牙利
1949年-1989年

罗马尼亚
1947年-1989年

保加利亚
1946年-1990年

波兰
1944年-1989年
主 义 国
捷克斯洛伐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 南斯拉夫
1919年-1992年 1946年-1990年 1946年-1991年 1945年-1992年
• 2、“经互会”的作用:克服了东欧国家战后经 济困难,也将各成员国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
• 3、斯大林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 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改造;★
• 4、斯大林模式的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 1、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①政治方面, ②经济方面
3、评价:
(1)积极:为日后赢得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2)消极:但苏联模式的弊端 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经互会的成立
(1)成立的背景:
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 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一、【课程标准】●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发展,掌握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史实,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各国改革和失败原因、演变过程及剧变原因,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阅读材料和小组合作分析,学会“论从史出”,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上述事件虽然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的;我们要吸取东欧各国的经验教训,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地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难点:苏东剧变的原因、实质和启示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苏联解体的视频教师:红星陨落——当一个伟大的国家退出历史的舞台时,我们仿佛看到它开国时的辉煌,也看到了它谢幕时的凄凉。

苏联为什么没有因自身的改革变的强大而是走向解体?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探寻问题的答案吧!(二)探究新知1.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展示:二战后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为十几个国家。

其中“东欧” ,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

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

设问: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同东欧国家在1949年成立了什么组织?预设: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展示:莫斯科原经互会大楼,现为莫斯科市政府大楼设问:阅读课本P83,分析经互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预设: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帮助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18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认识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从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曲折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及其影响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认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事件为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历史问题。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历史事件的照片、地图、文献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旗,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2.呈现(10分钟)介绍社会主义在苏联、中国、东欧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事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质课件(含视频)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质课件(含视频)

经互会的成立
“经互会”实际上 是苏联模式的扩大, 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 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 而同苏联的经济紧密 的联系在一起。
斯大林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苏联模式对这些国 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毛泽东访问苏联
中苏建交:1949年
1950年,中苏 缔结《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加强了 社会主义阵营的力 量。
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 事件 叶利钦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 “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 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 改革把苏联搞“垮”了。特别 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 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 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 加深,直接引发“八一九”事 件的爆发。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 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 有1.5%。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 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 皮鞋……
表现 政治
经济
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东欧剧变:波兰
东欧剧变: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推倒柏林墙 德国签订统一条约
三、苏联解体
经济 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 改革 案,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政治 改革
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 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 之加剧。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2.应该怎样评价“经互会”? 2. 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欧洲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 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这些事情”指的是什么事?
(1)东欧剧变。
(2)根据材料,归纳东欧剧变的内因和外因。 (2)内因:没有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照搬斯 大林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 外因: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 影响。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阵营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加强了 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阅读教材P84,说出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及应该怎样评价赫鲁 晓夫改革? 1.措施: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 革。如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
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 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 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 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 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课件(共22张PPT)

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 苏联,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叶利钦 控制了全局,加速了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 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 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 旷世奇功二战中,社会主义向前冲。
社 会 主 义 由 一 国 向 多 国 发 展 。
斯大林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 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 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1949年,成立经 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中国与苏联建交。 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 力量。
东欧剧变制度换,红旗落地苏联散。 社会主义挫折难,两极格局终结完。
苏联解体后的多次俄罗斯民意调查表明:70%以上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解体 不存在必然性,是完全可以防止的。 2010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说,在他上台之际,国内并不存在特别尖锐的 矛盾,国际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消灭苏联。他承认,苏联垮台完全是 由于改革者自身的错误造成的。
历史地看,苏联共产党要么反对改革,要么沿着错误的方向改革。在苏共亡 党的问题上,应当负责任的不仅是戈尔巴乔夫,还有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 以及那些反对改革的人。
历史在这里沉思:大国何以崩溃?
历史在这里沉思:大国何以崩溃?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 是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在改革的名义下推行一条自我否定、自我丑化 的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指导思想促使了历史悲剧的发生。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培养人才 ,3、都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政治: 高度集权政治体制 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三夫改革)
赫鲁晓夫 改革
勃列日涅夫 改革
戈尔巴乔夫 改革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适应生

产力的发展;
欧 时间:1989年下半年开始
2、苏联解体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模式的 失败,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曲折的.复杂的过程。
**改革与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回答 (1).美国独立后,国家制度方面有何创新? 制定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2)19世纪后半期的俄国和20世纪后半期的苏联开
中外改革对比
概况 中国改革
苏联改革
时间 1978年开始 领导人 邓小平
1986-1990年 戈尔巴乔夫
背景 中心
特点 结果
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经济、政治、经济处于危机前的
政治危机
境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由于经济改革受阻,仓促 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放弃 党的领导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倡导“民主化”、“公开 性”
(直接原因)
(3)西方社会长期“和平演变”策略(外因)
时间:1991年独立国家联合体建立
体 影响:标 发志 展着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
启示:1活、水应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生
2、坚持改革开放,
3、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4、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5、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九年级历史下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PPT

九年级历史下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PPT



挫折: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说一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 哪些启示?
1.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 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的失败。 2.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 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
社会主义力 1949年,经互会成立
社 量的壮大 会 主
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


赫鲁晓夫改革
发 展 与 挫
苏联的发 勃列日涅夫改革 展与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没有取得成效 —直接导致解体

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
—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苏联解体
1.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先提出改革的苏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 搞“乱”了,勃列日涅 夫改革把苏联搞“僵” 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 苏联搞“垮”了。特别 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 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 接原因。苏联的政治、 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 深,直接引发“八一九” 事件的爆发。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社会 主义国家成为历史。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 的开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2)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
(3)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表现:①1991年8月19日发动政变, 试图挽救苏联失败。 戈尔巴乔夫辞职,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 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八一九事件) ②1991年底,苏联解体。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较快速度的增长,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为6%,
比美英等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同期的速度都快,
仅次于日本。到1980年,苏联的石油、钢、生铁
、化肥等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均达到了世界 领先的地位。国民收入在1965年相当于美国的
59%,十年后的1975年就达到了美国的67%。在
勃列日涅夫
这段时间里,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 的提高,职工工资提高了80%,城市居民的平
均住房面积从10平方米增加到了13平方米,拥有
电视机的家庭从32%上升到90%,拥有电冰箱的
家庭从10%上升到99%,还有10%的家庭购买了
属于自己的小汽车。
经济上推行“新政策”并获得了成效。
项目
年份 美国 苏联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
现役武装部队 1968 1978
350 210
340 440
2、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D )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D.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3、东欧剧变主要是指( D ) A.国家名称变了 B.国家的版图变了 C.国家的首都变了 D.国家的性质变了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的年代里,没有一 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 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 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 性地改变历史的进 程。”
──尼克松
1. 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 距十分悬殊。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 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 2.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 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 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难点释疑
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 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 了正确的对策。
历史图片
赫鲁晓夫
戈尔巴乔夫
首页 末页
历史图片
克里姆林宫升起俄罗 斯国旗
苏联解体漫画
解题技巧
★(2018泰安)下列有关苏联的历史表述有误的是 (D ) ①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使苏联权力更加集 中 ②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 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③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 济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④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 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
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 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 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 行多党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过关训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谈谈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为什 么要从农业开始。
解题技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历史。注意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使苏联权力 更加分散,不是集中,①法错误。D符合题意。
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 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 同之处是( A )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大规模开垦荒地 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目标导航
首页
末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