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导学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章 观察物体单元分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章 观察物体单元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活动,这些活动容易引起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次序地展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另外.活动课也时时需要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借机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发表己见。
章节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课题
单元解读
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能画出多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并对其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内容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例如:呈现出从不同方位观察到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分别是从哪一个方位观察的。这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教学目标
能分辨从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较复杂物体的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概念。
经历比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4单元 观察物体-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4单元 观察物体-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4单元观察物体-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各种方法观察物体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学生能够将观察到的物体分类,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学生能够使用比较、分类、排序等思维模式进行问题求解。

二、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技巧。

2.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

3.熟练掌握物体分类的基本方法和数学语言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

1.较为抽象的分类和比较思维模式的理解和应用。

2.在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关系时,正确选用数学符号和术语。

四、教学内容

1. 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是初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观察物体,老师可以设置多种观察活动,如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观察实验器材、观察图片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分类、排序等思维模式,还能够丰富自己对物体外观属性的感知。

2. 描述物体

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这需要他们熟悉比喻的使用,通过和周围人交流,能够使用成语、词语等语言手段,准确描述物体的外观特征。比如,长条形的、圆形的、红色的、银色的等等。

3. 分类物体

物体分类是多年级的重要内容。在这一单元,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分类方法和数学语言表达方式。例如,按颜色分类、按形状分类等。同时,学生还要使用比较、分类、排序等思维模式,准确描述不同类别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

五、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将数学概念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2.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问题的答案。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二)》教案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二)》教案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二)》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数量等特征,判断物体的相同和不同;

2. 能够将物体按照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3. 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特征,完成简单的问题解答。

教学重点:

1. 观察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数量等特征;

2. 将物体按照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1. 根据观察的特征进行问题解答。

教学准备:

1. 包含不同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的物体;

2. 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或描述一些具有不同特征的物体,请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并回答以下问题:

1. 这些物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 这些物体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入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Step 2:观察物体的特征(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特征,如外形、颜色、大小、数量等。教

师可以帮助学生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并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观察物体的特征进行物体

的分类。

Step 3:分类活动(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特征的物体,要求学生按照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可以先进行示范,

然后让学生自主分类,最后与整个班级一起讨论分类的结果,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Step 4:应用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特征,回答问题。问题可以以填空、选

择题等形式呈现,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加难度,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Step 5:小结(5分钟)

教师向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总结物体的特征观察和分类方法。

Step 6:拓展活动(5分钟)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方案:《观察物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方案:《观察物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方案:《观察物体》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方案:《观察物体》

物体每个面都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下面是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方案:《观察物体》,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方案:《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P13P1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在拼摆、观察等数学活动中,提高推理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重点:能正确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难点: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时,体会看到的面数与物体的个数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一座庐山,为什么

世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这里,诗人是从不同位置对实物进行观察。

2.出示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立体图形。请学生猜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以4~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有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小正方体,再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小组成员分别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进行观察。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精选16篇)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精选16篇)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精选16篇)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篇1

单元教学目标

总目标

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

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通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剖析

课题一:搭一搭(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

学生在通过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与其他教学重点联系:

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右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突出重点的策略:

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观察,想象描述等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课题二:练习三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本重点的要素分析:

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与其它教学重点联系: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方体图形的形状.

突出重点的策略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鼓励学生想象,实践,操作,观察,反思,从而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五,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

四下数学观察物体单元导读课

四下数学观察物体单元导读课

四下数学观察物体单元导读课

以下是关于四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单元的导读课设计: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观察物体的实际应用。

3. 教学过程: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物体的意义和方法。

知识讲解:讲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概念、意义、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对观察物体有更深入的了解。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观察物体的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物体的心得和体验,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

4. 课后作业: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记录观察结果和心得。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5.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观察物体的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评估教学效果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导读课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

教学目标:

1、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并能描述看到的形状。

2、能辨认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得到的形状。

教学重点:

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正方体木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预习新课。(课件出示)

1、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以下图形,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图形。

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问,从这三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一样吗?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观察物体”。

2、课堂预习。

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13页,请你拿出自带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进行拼组,然后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学习。

1、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2、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一样吗?

3、请你把能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在格子图上,并注明看的位置。

4、我们分别不同的位置观察了拼成的立体图形,对于你画出的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二、自我检测。(课件出示)

1、填一填。

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图形,结果可能(),也可能()。

2、连一连。

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

三、预估问题。

1、观察我们摆放的组合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图形?

2、同样都是用相同的4块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你们从前面、上面、侧面画出的形状不同呢?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导学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导学案

单元教学总述

单元内容导引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从同一位置观察

不同形状的物体。这些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观察物体的知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接触,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一个

简单物体或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本单元所观察的对象

不再是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是较为抽象的由小正方体拼摆而成的立体图形,本单元更注重学

生抽象、推理能力的培养。

单元学习目标

1.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掌握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的方法。

3.能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4.能辨认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得到的形状。

5.经历观察、实践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单元重难剖析

重点:1.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掌握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

单元结构与图

】课时例工

课时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二)

教学目标1.能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拼摆的不同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

同的。

4.经历较复杂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拼摆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体

部编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部编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一讲四那么运算

1.1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局部之间的关系

一、预习导

1、计算下面的题。

36+17=323+147=

2、根据上面的加法每题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分析并解答。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

〔2〕到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到格尔木长814千米,格尔木到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法计算,我会列式。

〔3〕到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格尔木到长1142千米,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法计算,我会列式。

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

三、成果展示。

1、通过自学我知道了。

和=+ 加数;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差=- 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 - 差

2、通过自学我还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的验算用〔〕。

四、过关检测。

1、用竖式计算

136+293= 348+461= 457-256= 417-165=

2、滨海实验小学举行篮球比赛,明明用了24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了比赛。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

3、做一做,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7= 3043- 575=

五、作业

1、根据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式子

2、计算

200 + 362 = 654 - 416 =

小结: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局部之间的关系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

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的验算用〔〕。

1.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观察物体(二)(1)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观察物体(二)(1)导学案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上面、左面)观察物体,判断所观察的平面图形方法: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

关于观察物体的知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初步接触,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一个简单物体或简单几何的形状,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本单元所观察的对象不再是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是较为抽象的由小正方体拼摆而成的几何体,本单元注重学生抽象推理能力的培养。例1和例2学生只能根据图形的形状加以辨认,实现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1.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掌握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的方法。

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

(1)观察物体(二)(1) (1课时)

(2)观察物体(二)(2) (1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中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保障数学活动的物质条件。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注重学生的观察活动,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

(2)为什么看上去不一样的两张照片,你们却说是同一

个建筑物呢?

2.引入新课。

看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那么,你知道从不同的方位所观察到的物体具体是什么样子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导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导学案

欢迎阅读班级:四年级????????????学校:余双楼小学??????????使用人?:张美灵??????????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看一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能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从而体会到不同的位臵看到的

情景不一样。

(5)能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⒈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

?????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

⒉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出示教学目标。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⒈刚才我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

⑴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⑵提问: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你想怎么摆?

⑶指明汇报,并分别演示,启发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 观察物体(导学案)第1课时 看一看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 观察物体(导学案)第1课时 看一看

四观察物体

第1课时看一看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从而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情景不一样。

2、能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点: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关于观察物体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

二、新知探究

(一)1. 观察课本53页情境图,说说这幅图表达了什么意思

淘气和笑笑从正面分别看到了什么?什么看不到?

2.观察课本53页“练一练”情境图,用直线连上他们分别看到的情景。

(二)小组展示成果

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看到不同的形状。

三、巩固练习

1、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我能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_________;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___________,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请说一说。

2、小红站在A处看到一颗松树,又向前走到B处看这颗松树,她在A处比在B处看到的松树_______(大或小)。

3、完成练一练

4、5题。

四、满载而归: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优秀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优秀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优秀范文3篇

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优秀范文,供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优秀范文一

学习目标

1、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学生能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3、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学习方法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学习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

课件、小正方体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复习题,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独立完成,落实自主学习的任务。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预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励和时间要求。

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展示不同的摆法。

小组合作

探究交流

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

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导学案

单元教学总述

单元内容导引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这些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观察物体的知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接触,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一个简单物体或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本单元所观察的对象不再是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是较为抽象的由小正方体拼摆而成的立体图形,本单元更注重学生抽象、推理能力的培养。

单元学习目标

1.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掌握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的方法。

3.能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4.能辨认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得到的形状。

5.经历观察、实践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单元重难剖析

重点:1.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掌握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

单元结构导图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

课题观察物体(二)(P13例1、

P14例2)

课型新授课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例1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

立体图形,发现:看到的形状一般

是不同的;例2让学生从同一位置

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发现:看到

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承前启后观察实物、确定观察位

置→观察立体图形→

根据看到的形状还原

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能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拼摆的不同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

同的。

4.经历较复杂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拼摆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体

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重难点重点:能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

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难点:体会由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

摆的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观察到的

平面图形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化解措施动手操作,合作交

流。

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多个同样的正方体

学生准备:多个同样的正方体、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将一个球和一个圆

柱摆放在讲台上,课件出

示球和圆柱的平面图,组

织学生辨认它们分别是从

哪个方向看到的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

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的知

识。

1.先观察、回答,再对

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

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

1.分别写出是从什么位

置看到的。

正面右面上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

察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立体图形。

(1)引导学生各自拿出4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用这

4个小正方体摆成例1中

的立体图形。

(2)引导学生从前面、上

面、左面观察摆出的立体

图形的形状。(提醒学生注

意:在前面和左面观察时

视线要与立体图形保持水

平)

(3)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

观察结果,并汇报。

(4)师生共同总结:在不

同位置看到同一物体的形

状可能是不同的。

2.引导学生从同一角度观

察不同的立体图形。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

一立体图形。

(1)拿出学具,独立拼

摆。

(2)按要求开始观察,并

画出自己看到的形状。

(3)小组内交流,并汇

报。

①在立体图形的前面观

察,看到的是

②站在立体图形的正前

方,从上面观察,看到

的是。

③在立体图形的左面观

察,看到的是。

调《学习法》P51页“趁

热打铁”第1题。

2.下面的物体各是由几

个正方体摆成的?

(4)个 (5)个

(4)个 (5)个

3.从左面可以看到2

个小正方形,从前面也

可以看到2个小正方

形。这样的立体图形是

几号?

(1)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例2中的立体图形。

(2)引导学生实际观察,体会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3)引导学生用正方形纸片将观察到的形状摆出来。

(4)提问: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位置观察,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4)总结发现。

2. (1)用小正方体独立

拼搭立体图形。

(2)分别从物体的前面、

上面和左面进行观察。

(3)各自用正方形纸片

摆出看到的平面图形。

(4)小组内议一议,然后

概括:不同的物体,从

同一位置观察,所看到

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也可能是不同的。

②号、③号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1.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

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

做”。

1.思考后回答问题。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一个立体图形,从上

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前面看到的

形状是,搭这个

立体图形至少需要(6)

个小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在同一位置看到具有相同平面图形的物体的摆放

要点: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二)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培优作业在右图中,再添上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使从侧面和上面两个

不同位置观察时,所看到的图形的形状都不变,这个正方体应放

在什么位置?

放在前一排左面正方体的上面,如图:;放在前一排右面正方体的上

面,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