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说课稿

合集下载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3《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2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3《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2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3《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解直角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1.3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这部分的内容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测量和建筑领域,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解题思路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能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解法、引导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来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兴趣。

2.讲解:讲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讲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3.实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4.总结:总结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5.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解三角形-说课稿

解三角形-说课稿

高中编号:__5__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说教材文稿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教材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数学《解三角形》专题。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九个视角来进行说明.一、说课标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中已学过解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函数,我们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的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运用它们可以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推导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通过解三角形在实际中的一些应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2)认识数学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发展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体会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内容标准: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两个重要定理,即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以及这两个定理在解任意三角形中的应用.这两个定理是学习有关三角形知识的继续和发展,它进一步揭示了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新课改要求我们进行课程开发和整合,这就需要我们走出教材,要想走出教材我们就要先走入教材,吃透教材。

第二方面说教材二、说教材(一)教材编写特点(以必修5第一章为例)总概括:突出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思维。

解三角形说课稿(1)

解三角形说课稿(1)

解三角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解三角形这一章内容,是初中“解三角形”内容的拓展与延续,也是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初中阶段着重定性讨论三角形中线段与角之间的位置关系,本章主要是定量地揭示三角形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解三角形”具有以下教育功能(1)有助于领悟数学关系的对称与和谐: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公式本身即能反映出其代数式结构上的对称与和谐,同时,他们都有广泛的应用性,即适应于任意一个三角形(2)有利于关注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解三角形问题是现实的要求,数学本身和实际问题都在促进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产生,而定理的优美形式和简洁特征又使得他们能广泛地应用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度量,为学生今后实际工作储备了知识能力.2.本节的重点、难点重点:综合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难点:合理利用已知条件,寻求已知条件与要求的结论的联系,培养解题的优化意识.二、教学目标:(i)知识目标:①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应用解三角形;②通过解三角形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化归思想、函数思想,并培养学生解题的优化意识.(ii)能力目标:①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②能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测量与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iii)德育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渗透励志教育.三、学情分析(1)学习这一节所具有的知识: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面积公式;(2)学生在学习这一章存在的障碍:学生学习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面积公式后,如何建立方程,正确选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式解三角形方面存在障碍.四、教法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综合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为了突破难点,采用对比研究和示错的方法,“启发、引导、类比”相结合,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验、探索、归纳”的科学教学过程,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讨论、演练”,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过程:回顾1.正弦定理:(R为△ABC的外接圆的半径).条件:(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它两边及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它边角(可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能有两解). 一般变形:(1)a A b B=sin sin ; (2)222sin ,sin ,sin a R A b R B c R C ===;(3)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2.余弦定理: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b a ba C ⎧=+-⎪=+-⎨⎪=+-⎩(求边式) 或222222222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b a c C ab ⎧+-=⎪⎪+-⎪=⎨⎪⎪+-=⎪⎩(求角式) 条 件:(1)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求第三边和其它两角.(2)已知三边求三角;一般变形:2222cos bc A b c a =+-3.面积公式:111111sin sin sin 222222a b c S ah bh ch ab C ac B bc A ∆====== 例题1.在ABC ∆中,3cos 5A =,5sin 13B =,则cos C 的值为 ( ) A. 5665或1665- B. 1665- C. 1665或6365 D. 5665 设计意图:① 培养方程思想:寻求已知条件与要求的结论的联系,建立方程;② 温故知新:应用初中学过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正弦定理解释三角形中的“大边对大角”,以解决解三角形中的多解问题.2.在锐角ABC ∆中,1BC =,2B A =,则cos AC A的值等于 ,AC 的取值范围为 . 设计意图:① 培养方程思想:寻求已知条件与要求的结论的联系,建立方程;② 培养函数思想、化归思想:建立目标函数,应用函数性质,循序渐进,有机统一.3.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sin c A =. (Ⅰ)确定角C 的大小:(Ⅱ)若2c =,且sin 2sin B A =,求ABC ∆的面积.设计意图:① 培养公式变式应用能力:灵活应用公式是本节难点,通过加强练习; ② 举一反三:寻求解题多样性,优化解题意识;③ 巩固消元思想:应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统一,体现了消元思想.4.已知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1,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向量),(cos ,)cos 4,(b A n B a m ==满足||||||m n m n ⋅=.(1)试判断ABC ∆的形状;(2) 求sin sin +A B 的取值范围.设计意图:① 培养方程思想:寻求已知条件与要求的结论的联系,建立方程;② 巩固消元思想:应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统一,体现了消元思想. 练习1.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1b =,120A =,那么角B 等于 ( )A .30或150B .60C .45D .302.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边长分别为3,4,6a b c ===,则cos cos cos bc A ca B ab C ++ 的值为 .3.在ABC ∆中,60A =,12b =,ABC S ∆=,则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4.如图,在ABC ∆中,3==AB AC ,2=BC ,角B 的平分线交过点A 且与BC 平行的线于D .求ABC ∆的面积.设计意图:学会应用方程思想,正确选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式解三角形.归纳(1)A B Cπ>⇔>⇔>;a b A B A B++=;(2)大边对大角: sin sin (3)边角转化;(4)公式变式应用.作业布置设计意图:巩固、提高,增强求知欲.。

解三角形的说课稿

解三角形的说课稿

解三角形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解三角形的说课稿》在数学课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

它是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分类以及解三角形的方法。

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三角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定义,使学生巩固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如内角和、外角、对角线等。

2. 三角形的分类:介绍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了解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和性质。

3. 解三角形的方法:本文重点讲解解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际应用:将解三角形的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距离、计算面积等,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分类;(2)熟练运用解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运用启发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2)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数学的价值;(3)养成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三角形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分类;(2)解三角形的方法及实际应用;(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解三角形的方法,尤其是直角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的解法;(2)将解三角形的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亮点:1. 启发法:在讲解三角形的性质时,我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解三角形说课稿

解三角形说课稿

解三角形 说课稿一、说教材《解三角形》这一课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承接着初中阶段平面几何的知识,同时为后续学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打下基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体系:解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勾股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点,对于完善学生的几何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法培养:解三角形的过程涉及到多种数学方法,如代数法、几何法、三角法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实际应用:解三角形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测量、制图、建筑设计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主要内容:1.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边长和角度关系,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 勾股定理:介绍勾股定理及其证明,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3. 余弦定理:推导余弦定理,并应用于任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求解。

4. 解三角形的方法:代数法、几何法、三角法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角形的分类,掌握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

(2)能够运用代数法、几何法、三角法等方法解三角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三角形的分类及特点。

(2)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推导和应用。

(3)解三角形的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教学难点:(1)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2)解三角形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四、说教法在教学《解三角形》这一课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以及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判定说课稿9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判定说课稿9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判定说课稿9篇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判定说课稿9篇说课稿能够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和探究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判定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判定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节内容是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对全等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过渡到本节的深入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本章内容中,占据重要的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对全等、对顶角、对应边、对应角的定义,能够熟练掌握,并达到更深一层的理解。

②能够利用尺规画出全等的三角形,学生具有一定的作图能力。

③掌握并理解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中的SSS和SAS。

④能够运用SSS和SAS判定定理判定三角形是否全等,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⑤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读图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的师生共同摸索判断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①掌握并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②运用定理判定三角形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几何题二、教学策略(说教法)1、教学手段: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判定定理,突破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两探究引出定理,两个运用定理的例子,来进行教学。

探究中主要用尺规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中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进而得出定理。

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定理。

在用两个练习巩固知识。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我采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概括的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鼓励和表扬同学。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3篇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3篇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认识三角形说课稿精选3篇(一)议题:认识三角形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及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及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三角形模型、三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 出示一张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是什么图形?2.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图形有哪些特点?二、呈现1. 出示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不同种类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

3. 引导学生总结并归纳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三、拓展1. 出示一些例子,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方法判断它们属于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2.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

四、巩固1.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2. 通过学生的上台展示和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展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总结1. 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及相关特点。

2. 鼓励学生要注重思考、观察,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六、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内容的绘本故事、百科知识等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初步认识三角形,并熟练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在判断三角形类型时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因此,在下一次授课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巩固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精选3篇(二)敬爱的评委和同行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X学校的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对于不等式的认识和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同于等式的数学式子。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3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2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3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2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3 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3 解直角三角形》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的第一章第三节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包括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应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学数学的难点之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阶段的基本数学知识,包括代数、几何等。

他们对直角三角形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180度,但可能对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应用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包括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应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应用。

2.教学难点: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尤其是对复杂三角形的理解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结合数学软件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解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解直角三角形的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说课稿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说课稿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说课稿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是在掌握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锐角三角函数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主要应让学生学会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从而进一步把形和数结合起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高中继续解斜三角形的重要预备知识。

它的学习还蕴涵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建模、转化化归),在本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角与角(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边与边(勾股定理),边与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完成解直角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从复习直角三角形相关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入手,让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做一个必要的回顾,然后通过实例引出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习惯及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利用已知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2、难点:根据题目要求正确选用适当的三角关系式解直角三角形。

二、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一)、教法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是“探究式”教法。

在以最简洁的方式回顾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应用中建立数学模型,引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方法。

接着通过例题,让学生主动探索解直角三角形所需的最简条件。

学生在过程中克服困难,发展了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可以使他们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使其以一个研究者的方式学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法设计思路: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熟悉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方法,通过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二)、学法分析通过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关系的复习和例题的实践应用,归纳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和两种解题情况。

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

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 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 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例题与练习题的已知、 未知都有所不同,合理引导,利用这种“不同”让 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到提高,获得知识,也是本节 课追求的主要目标。
创设情境
教学流程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达标训练
反思归纳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和直角边求斜边;已知两
直角边求斜边。
可以引导学生探究:
B
(1)在Rt△ABC中,已知一直角边AC=4米,
∠BCA=45°,你能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其他元素吗?
A
C
(2)根据AC=4米,DC=6米,你能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
D
的其他元素吗?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
自己的活动探索得出结论,为得出“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
个条件(直角除外,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重难点分析 教学策略 教法分析 过程分析
评价分析
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教材将《解直角三角形》安排在第二 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二节,是在学习了勾股 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首先从实 际生活入手,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 从而引出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归纳解直角三角形的 一般方法。在呈现方式上,显示出实践性与研究性, 突出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注重联系学生 的生活实际,同时还有利于数形结合。通过本节课的 学习,不仅可以巩固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等相关 知识,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而且还让学 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生间的交流,而且也包括语言上的交流和 视觉上的交流,解决了这三道例题之后,学 生已经对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经 验,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有选择了两道实 际应用题,这两道题难度都不大,通过这两 道题,使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体验成功的 喜悦,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与 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应用意识。

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

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

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__内容属于三角学,它的主要内容是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其实际应用,教材先从测量入手,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接着研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最后是运用勾股定理及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中前两节内容是基础,后者是重点。

这主要是因为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有较多的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测量、工程技术和物理中,主要是用来计算距离,高度和角度。

教科书中的应用题,内容比较广泛,具有综合技术教育价值,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进行运算,但三角中的运算和逻辑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便于运算,常需要先选择公式并进行变换,同时,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和课题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即要求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或根据文字语言中的某些条件画出适合它们的图形,总之,解三角形的应用题与课后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三大数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解直角三角形还有利于数形结合。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才能对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有较为完整的认识。

另外有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可分解为一些直角三角形的组合,从而也能用__的知识加以处理。

以后学生学习斜三角形的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和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也要用到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二、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能熟练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重点:1、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意义,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会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有关问题。

2、正确选择边与角的关系以简便的解法解直角三角形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学会用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即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

根据课标的要求,要尽量把解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联系,减少单纯解三角形的习题。

而要在实际问题中,要使学生养成先画图,再求解的习惯。

还要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所要用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说课稿(通用3篇)

三角形说课稿(通用3篇)

Fear of the unknown is a common feature of human being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三角形说课稿(通用3篇)三角形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三角形分类”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内容的第1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来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按边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操作,会按角与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与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探索意识。

三、教学重点:学会给三角形分类。

难点:会按角与边的特征分四、学情分析:三角形学生早已接触,已经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以及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丰富感知。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景、积极引导、主动参与、激励评价学法:观察分析、探索思考、分组交流、独立反思。

六、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一说?有三位老朋友已经恭候我们多时了,看看它们是谁?课件出示三个角,指名回答。

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吗?学生一一作答。

我想知道这个角是不是锐角该怎么办?(用量角器或三角板)导入课题,课件出示由三角形拼成的小船,(每组一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它像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这些三角形的形状都一样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给三角形分分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角形有角和边,我们学过角的分类,那三角形又可以按照什么来分呢?(按角分、边分)教师板书:角、边(一)按角分1、学生尝试分类,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把三个角都是锐角的分一起板书:三个锐角把都有一个直角的分一起板书:一个直角把都有一个钝角的分一起板书:一个钝角分别起名字,指名回答。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1《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1《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8.2.1 《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第2节《解直角三角形》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会使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中阶段的基本数学知识,对函数、勾股定理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会使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几何画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会使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5.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能够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锐角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能够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通过讲解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从而引出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2.新课导入:介绍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讲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3.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使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4.练习与交流: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并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

5.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和性质之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和应用。

本章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判定和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对平面几何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定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究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学生的几何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学会使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入三角形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探究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5.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6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6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学会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能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能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原理,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新知:讲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原理。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3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1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3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1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3 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3 解直角三角形》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和作用,学会使用锐角三角函数来解直角三角形,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锐角三角函数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学生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锐角三角函数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讲解:讲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结合例题进行演示。

3.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应用。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和作用2.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a.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量b.选择合适的锐角三角函数c.列式计算d.检验答案3.实际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

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

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

《解直角三角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解直角三角形》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应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相关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学生学会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把形和数结合起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的学习还蕴涵着数学建模、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其次是教材的编写特点。

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设计生活实例并以此为突破点,让学生用“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

二、教学目标教师除了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会学。

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2)能力目标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重点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得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解法;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解直角三角形解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法学法(1)在教法方面。

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及九年级学生思维特征,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讲授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法、自主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中在以最简洁的方式回顾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应用中建立数学模型,引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方法。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通用3篇)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通用3篇)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通用3篇)认识三角形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三角形》。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下面我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并且在上学期学生已经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

例一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到三角形,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从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抽象出图像,进而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例二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

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掌握新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说课稿
魏步国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函数等知识之后安排的,显然是对三角知识的应用;同时,作为三角形中的重要定理,该内容也是对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伸。

也就是说本节内容是在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和前面的“向量”相关内容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而定理本身的应用又十分广泛,在实际运用中相对比其它知识更多,对思维训练而言也是很有价值的。

教学重点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运用;难点是利用正弦定理判断解的个数及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学生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三班的学生。

对数学不太感兴趣。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向量基本知识和正弦余弦定理有关内容,但是本课综合性强,学生虽有一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前后知识间的联系、理解、应用有一定难度,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不强,创造力较弱,看待与分析问题不深入,知识的系统性不完善,因此思维灵活性受到制约,学生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

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方式,即活动式的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品尝劳动成果的喜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教学所用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对于客观实在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而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书本或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的结论,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基于这样的观点,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下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认知冲突,通过协作与会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教学实践
先复习回顾解三角形中用到的边角知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涉及到的常用结论,比如内角和定理和诱导公式。

[教学意图]:提问几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过去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自己归纳出相关结论,使其立刻进入到研究者的角色中来。

接下来练了4个小题,主要还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个定理的应用,知道如何转换求解。

[教学意图]:1和2是复习余弦定理,3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综合运用,4是余弦定理的应用问题。

这4题比较简单基本,帮学生回顾下定理的运用。

] 举了两个例题,其中例一是关于如何判断三角形形状,是该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一例题,又相应的做了几个小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意图]:练习1是难点,在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时有时出现一解或两解的问题,要进行讨论区分;练习2和例1的(1)呼应,只是在求sinC的过程中有多种解法,有的学生用正弦定理,有的学生用余弦定理,均可;练习3和4与例1的(2)呼应,也有多种解法,有的学生用余弦定理化边,知识在运算中遇到了困难,也有的学生用正弦定理化角,在解三角方程时漏解,也是难点。

最后课堂小结,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述学习本课的收获和感受。

在同学们热烈讨论的基础上,展示课堂小结:能合理采用公式
(1)熟记正弦和余弦定理及其变形,三角形面积公式,
(2)灵活运用定理,实现边角转化(判别三角形形状等)。

(3)注重诱导公式与转化思想。

[教学意图]:通常课堂小结均由老师和盘托出,学生接受现成的结论。

本设计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合作,让课堂小结成为点睛之笔。

四、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函数、平面几何、平面向量、正弦和余弦定理的基础上而设置的复习内容,因此本课的教学有较多的处理办法。

从解三角形的问题出发,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采用的例题是精心准备的,讲解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开始的复习回顾学生能够很好的回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基本内容,但对于
两个定理的变形公式不知,也就是说对于公式的应用不熟练。

对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只知道课本上的两个,其实完全可以用正弦定理推出另两个,学生想不到,况且还有海伦公式,学生也不知道,这一环节效果不好。

设计中的例1(1)是常规题,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求解问题,可用正弦定理,也可用余弦定理,帮助学生巩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

对于例1(2)学生还是出现了问题,在遇到一个正弦方程时,是只有一组解还是有两组解,这是难点。

所以在接下来的4个小练习中,学生就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训练。

其中练习1
有学生回答说是两解,好在立即遇到了其他同学的反对,有个学生回答的很好,她说要考虑大边对大角,所以只有一解。

练习2有的学生用正弦定理,有的学生用余弦定理,都可以,只是想到用余弦定理的学生较少。

练习3有的学生用余弦定理化角为边做,思路是对的,只是在运算中遇到了困难,运算能力需要加强。

也有的学生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做,只是在解三角方程时漏解。

例2大部分同学都是试着用余弦定理,但无法继续,所以边角互化还是需要继续加强巩固。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三81班的学生,上课氛围不够活跃。

同时,考虑到这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已经知道了定理的内容,没有经历知识的发生与推导,所以兴趣不够,较沉闷。

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维活动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点。

教师应当"接受"和"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尽管它可能是错误的或幼稚的,但却具有一定的"内在的"合理性,教师不应简单否定,而应努力去理解这些思想的产生与性质等等,只有真正理解了学生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以便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由于这种探究课型在平时的教学中还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往往以一种观赏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主动探究意识不强,思维水平没有达到足够的提升。

这些都是不足之处,比较遗憾。

但相信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这种状况会逐步改善。

毕竟轻松愉快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天地,是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主阵地,是思想教育的好场所。

所以新课标下的课堂将会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