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10大解题方法及典型例题详解
初中数学十大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十大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初中数学十大解题技巧:配法就是通过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是恒等变形的基础。
初中数学十大解题技巧1、配法配法就是通过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配方法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它也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应用也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非常重要并且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解题方法。
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到判别式法和韦达定理。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的问题时,如果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初中数学十大解题方法
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
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例题: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经过配方,得到( )A.(x+2) 2=5 B.(x-2) 2=5 C.(x-2) 2=3 D.(x+2) 2=3【分析】配方法:若二次项系数为1,则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若二次项系数不为1,则可先提取二次项系数,将其化为1后再计算。
【解】将方程x2+4x+1=0,移向得:x2+4x=-1,配方得:x2+4x+4=-1+4,即(x+2) 2=3;因此选D。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例题:若多项式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则m的值为()A.-2 B.2 C.0 D.1【分析】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先将(x-1)(x+3)乘法公式展开,再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求出m的值。
【解】∵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即x2+mx-3=(x-1)(x+3),∴x2+mx-3=(x-1)(x+3)=x2+2x-3,∴m=2;因此选B。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初中数学最常用的10种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最常用的10种解题方法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的研究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
教师钻研习题、精通解题方法,能够促动教师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中学数学教材,练好解题的基本功,提升解题技巧,积累教学资料,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很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但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能够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相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优秀经验分享:太多的人总是抱怨学不进去,记不住,思维转得慢,大脑不好使,吸取知识的水平太差,学习效率太低。
中考数学学习10大经典解题方法
中考数学学习10大经典解题方法?在数学效果的研讨中,经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效果转化为复杂性的效果而失掉处置。
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个逐一映射。
中学数学中所触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换。
有一些看来很难甚至于无法下手的习题,可以借助几何变换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另一方面,也可将变换的观念浸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中。
将图形从相等运动条件下的研讨和运动中的研讨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图形实质的看法。
几何变换包括:(1)平移;(2)旋转;(3)对称。
面积法平面几何中讲的面积公式以及由面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只可用于计算面积,而且用它来证明平面几何题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面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平面几何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方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用归结法或剖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佐线。
面积法的特点是把和未知各量用面积公式联络起来,经过运算到达求证的结果。
所以用面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只需求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求添置辅佐线,也很容易思索到。
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动身,经过正确的推理,招致矛盾,从而否认相反的假定,到达一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
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要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
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2)归谬;(3)结论。
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认的表述方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少有(n一1)个;至少有一个/至少有两个;独一/至少有两个。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进程没有固定的形式,但必需从反设动身,否那么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初中数学常用的10种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常用的10种解题方法初中数学是基础课程之一,它的内容是我们学习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当中,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初中数学的内容,更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快、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下面,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常用的10种解题方法。
一、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法是指将一个问题划分为几个易于解决的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最后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得出答案。
这种方法在解决综合题时尤其常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
二、画图解法画图解法是指在解题时,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用图形的方式来辅助解题。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题目中的几何概念和规律,有效地解决几何题。
三、代数运算法代数运算法是指根据代数运算法则,将数学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或不等式,然后应用代数运算求解。
这种方法在解决方程、不等式等代数问题时非常有效。
四、反证法反证法是指假设命题不成立,通过推理得出推论与已知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
这种方法在解决证明题时非常有效。
五、应用选取法应用选取法是指根据题目中给定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或定理来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在解决应用题时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
六、PQRST法PQRST法是指问题、翻译、求解、检查和思考五个步骤。
这种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非常实用,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七、求和公式法求和公式法是指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快速求出数列的和。
这种方法在解决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数列问题时非常有效。
八、分数展开法分数展开法是指将一个分数展开为若干个分式之和,这样可以简化计算。
这种方法在解决分数问题时非常实用。
九、比例法比例法是指根据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比值关系,求出未知量。
这种方法在解决比例题时非常有效。
十、三角函数法三角函数法是指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快速求解三角函数的值。
这种方法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时非常实用。
初中数学各种题型解题技巧与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各种题型解题技巧与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选择题法大全方法一:排除选项法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方法二:赋予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
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方法三: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方法四:直接求解法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
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例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 88元方法五:数形结合法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方法六:代入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方法七: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方法八: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方法九:待定系数法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完整版)初中数学解题必备10大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必备10大思想方法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6、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归纳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归纳选择题解法大全方法一:排除选项法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方法二:赋予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
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方法三: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方法四:直接求解法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
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例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B、128元C 、120元D、88元方法五:数形结合法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方法六:代入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方法七: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方法八: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方法九:待定系数法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方法十:不完全归纳法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初中数学解题思想及十大解题方法
建议同学们在做题型训练之前先了解数学解题思想,掌握解题技巧,并将做过的题⽬加以划分,以便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解题⽅法01配⽅法通过把⼀个解析式利⽤恒等变形的⽅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个或⼏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法,叫配⽅法。
配⽅法⽤得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式,它是数学中⼀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法,它的应⽤⼗分⾮常⼴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都经常⽤到它。
0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个多项式化成⼏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个有⼒⼯具、⼀种数学⽅法,在代数、⼏何、三⾓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
因式分解的⽅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利⽤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03 换元法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个⽐较复杂的数学式⼦中,⽤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0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元⼆次⽅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来判定根的性质,⽽且作为⼀种解题⽅法,在代数式变形,解⽅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何、三⾓运算中都有⾮常⼴泛的应⽤。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元⼆次⽅程的⼀个根,求另⼀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次⽅程根的符号,解对称⽅程组,以及解⼀些有关⼆次曲线的问题等。
0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06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这样的⽅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个图形、⼀个⽅程(组)、⼀个等式、⼀个函数、⼀个等价命题等,架起⼀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法,我们称为构造法。
初中数学常用的10种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常用的10种解题方法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的研究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
教师钻研习题、精通解题方法,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中学数学教材,练好解题的基本功,提高解题技巧,积累教学资料,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
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10大题型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10大题型增长率问题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原有量×(1+增长率)例题1:某学校食堂这个月的大米购进量比上个月减少了5%,由于受疫情影响米价上涨,这个月购进大米的费用反而比上个月增加了14%,求这个月大米价格相对上个月的增长率.数字问题数字问题需要清除数字的表示方法,一个两位数字,个位上是a,十位上是b,那么该数为10b+a;一个三位数,百位上是a,十位上是b,个位上是c,那么该数为100a+10b+c。
偶数常表示为2n,奇数常表示为2n-1或2n+1。
例题2:一个两位数,个位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1,交换两位数位置得到新的两位数与原两位数之和等于33,求这个两位数.例题3: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7,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7,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3倍,求这个三位数.日历问题在日历中,横向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相邻的三个数可设为n-1,n,n+1;纵向相邻的两个数相差7,相邻的三个数可设为n-7,n,n+7.例题4:在一张日历表中,用正方形圈出4个数,这4个数的和可以是78吗?请简要计算说明你的理由.例题5:爷爷快八十大寿,小明想在日历上把这一天圈起来,但不知道是哪一天,于是便去问爸爸,爸爸笑笑说,“在日历上,那一天的上下左右4个日期的和正好等于那天爷爷的年龄”.求小明爷爷的生日.行程问题行程问题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追及问题、相遇问题、环形跑道问题、顺流逆流问题、火车过桥问题等等,行程问题中有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例题6: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h,又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2.5h,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7km/h,求水流的速度.例题7:从甲地到乙地,长途汽车原来需要8小时,开通高速公路后,路程缩短了40千米,平均车速增加了30千米/时,需要4.5小时即可达到,求长途汽车原来行驶的速度.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与行程问题一样,是比较经典的类型之一,工程问题中三个量及其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初中数学10大解题方法及典型例题详解
初中数学10⼤解题⽅法及典型例题详解初中数学10⼤解题⽅法及典型例题详解1、配⽅法所谓配⽅,就是把⼀个解析式利⽤恒等变形的⽅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个或⼏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解决数学问题的⽅法叫配⽅法。
其中,⽤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式。
配⽅法是数学中⼀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法,它的应⽤⼗分⾮常⼴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都经常⽤到它。
例题:⽤配⽅法解⽅程x2+4x+1=0,经过配⽅,得到( )A.(x+2) 2=5 B.(x-2) 2=5 C.(x-2) 2=3 D.(x+2) 2=3 【分析】配⽅法:若⼆次项系数为1,则常数项是⼀次项系数的⼀半的平⽅,若⼆次项系数不为1,则可先提取⼆次项系数,将其化为1后再计算。
【解】将⽅程x2+4x+1=0,移向得:x2+4x=-1,配⽅得:x2+4x+4=-1+4,即(x+2) 2=3;因此选D。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个多项式化成⼏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个有⼒⼯具、⼀种数学⽅法在代数、⼏何、三⾓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
因式分解的⽅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例题:若多项式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则m的值为()A.-2 B.2 C.0 D.1【分析】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向的变形,先将(x-1)(x+3)乘法公式展开,再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求出m的值。
【解】∵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即x2+mx-3=(x-1)(x+3),∴x2+mx-3=(x-1)(x+3)=x2+2x-3,∴m=2;因此选B。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个⾮常重要⽽且应⽤⼗分⼴泛的解题⽅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个⽐较复杂的数学式⼦中,⽤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选择题解法大全方法一:排除选项法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方法二:赋予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
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方法三: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方法四:直接求解法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
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例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B、128元C 、120元D、88元方法五:数形结合法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方法六:代入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方法七: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方法八: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方法九:待定系数法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方法十:不完全归纳法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七年级数学必备的个解题思维方法
七年级数学必备的个解题思维方法七年级数学必备的 10 个解题思维方法数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挑战的学科,对于七年级的同学来说,掌握一些有效的解题思维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 10 个在七年级数学学习中必备的解题思维方法。
一、方程思维方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当遇到一些涉及数量关系的问题时,通过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可以使问题变得清晰明了。
例如,有一道题:一个数的 3 倍加上 5 等于 20,求这个数。
我们就可以设这个数为 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3x + 5 = 20,然后解方程得出答案。
方程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从而更容易求解。
二、分类讨论思维很多数学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比如,在绝对值的问题中,当绝对值符号内的数大于 0、等于 0 和小于 0 时,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再比如,在求解不等式组时,需要分别讨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综合得出最终的解集。
分类讨论思维要求我们考虑问题全面,不遗漏任何一种可能的情况。
三、数形结合思维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将它们结合起来往往能让问题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比如,在学习数轴时,通过在数轴上表示数,可以清晰地看出数的大小关系和距离。
在解决函数问题时,画出函数图像能帮助我们直观地看到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趋势。
四、逆向思维有时候,从问题的正面思考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时可以尝试从反面或者结果出发进行逆向思考。
例如,证明“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可以逆向思考“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逆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常规,开拓解题思路。
五、整体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有时可以将某些部分看作一个整体,从而简化计算和推理。
比如,在代数式的化简和求值中,如果式子比较复杂,可以先将其中的一部分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变形和处理。
整体思维能够提高解题效率,避免繁琐的计算。
六、转化思维把一个陌生的、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简单的问题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策略。
(完整版)初中数学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最新整理)
初中数学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的研究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
教师钻研习题、精通解题方法,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中学数学教材,练好解题的基本功,提高解题技巧,积累教学资料,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初中十大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十大解题方法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
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例题: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经过配方,得到( )A.(x+2) 2=5 B.(x-2) 2=5 C.(x-2) 2=3 D.(x+2) 2=3【分析】配方法:若二次项系数为1,则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若二次项系数不为1,则可先提取二次项系数,将其化为1后再计算。
【解】将方程x2+4x+1=0,移向得:x2+4x=-1,配方得:x2+4x+4=-1+4,即(x+2) 2=3;因此选D。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例题:若多项式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则m的值为()A.-2 B.2 C.0 D.1【分析】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先将(x-1)(x+3)乘法公式展开,再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求出m的值。
【解】∵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即x2+mx-3=(x-1)(x+3),∴x2+mx-3=(x-1)(x+3)=x2+2x-3,∴m=2;因此选B。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10大解题方法及典型例题详解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例题: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经过配方,得到( )A.(x+2) 2=5 B.(x-2) 2=5 C.(x-2) 2=3 D.(x+2) 2=3 【分析】配方法:若二次项系数为1,则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若二次项系数不为1,则可先提取二次项系数,将其化为1后再计算。
【解】将方程x2+4x+1=0,移向得:x2+4x=-1,配方得:x2+4x+4=-1+4,即(x+2) 2=3;因此选D。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例题:若多项式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则m的值为()A.-2 B.2 C.0 D.1【分析】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先将(x-1)(x+3)乘法公式展开,再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求出m的值。
【解】∵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即x2+mx-3=(x-1)(x+3),∴x2+mx-3=(x-1)(x+3)=x2+2x-3,∴m=2;因此选B。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例题:已知(x2+y2+1)(x2+y2+3)=8,则x2+y2的值为()A.-5或1 B.1 C.5 D.5或-1【分析】解题时把x2+y2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再运用因式分解法就比较简单【解】设x2+y2=t,t≥0,则原方程变形得(t+1)(t+3)=8,化简得:(t+5)(t-1)=0,解得:t1=-5,t2=1又t≥0∴t=1∴x2+y2的值为只能是1.因此选B.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注意:①△=b 2-4ac <0,方程无实数根,即无解;②△=b 2-4ac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b 2-4ac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例题:当m 为什么值时,关于x 的方程01)1(2)4(22=+++-x m x m 有实根。
【分析】题设中的方程未指明是一元二次方程,还是一元一次方程,所以应分42-m =0和42-m ≠0两种情形讨论。
【解】当42-m =0即2±=m 时,)1(2+m ≠0,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总有实根;当42-m ≠0即2±≠m 时,方程有根的条件是:△=[]208)4(4)1(222+=--+m m m ≥0,解得m ≥25- ∴当m ≥25-且2±≠m 时,方程有实根。
综上所述:当m ≥25-时,方程有实根。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题:例1. 已知函数y =mx x n x 22431+++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求此函数式。
【分析】求函数的表达式,实际上就是确定系数m 、n 的值;已知最大值、最小值实际是就是已知函数的值域,对分子或分母为二次函数的分式函数的值域易联想到“判别式法”。
【解】函数式变形为: (y-m)x2-43x+(y -n)=0, x∈R, 由已知得y-m≠0∴△=(-43)2-4(y-m)(y-n)≥0 即: y2-(m+n)y+(mn-12)≤0 ①不等式①的解集为(-1,7),则-1、7是方程y2-(m+n)y+(mn-12)=0的两根,代入两根得:1120497120+++-=-++-=⎧⎨⎩()()m n mnm n mn解得:mn==⎧⎨⎩51或mn==⎧⎨⎩15∴ y=5431122x xx+++或者y=x xx224351+++此题也可由解集(-1,7)而设(y+1)(y-7)≤0,即y2-6y-7≤0,然后与不等式①比较系数而得:m nmn+=-=-⎧⎨⎩6127,解出m、n而求得函数式y。
6、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
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例题:如图,在△ABC中,∠B=2∠C,∠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
求证:AB+BD=AC【分析】若遇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时,常构造等腰三角形,借助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往往能够找到解题途径。
【解】延长CB到点F,使BF=AB,连接AF,则△BAF为等腰三角形,且∠F=∠1.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有关性质,得出∠ABD=∠1+∠F , 即∠ABD=2∠1=2∠F,而∠ABD=2∠C,所以∠C=∠1=∠F ,△AFC为等腰三角形,即AF=AC,又可得△FAD 为等腰三角形,因此,AF=DF=DB+BF=DB+AB,即AB+BD=AC。
7、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
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
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2)归谬;(3)结论。
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推理必须严谨。
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
例题:若P是两条异面直线l、m外的任意一点,则( )A.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平行B.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垂直C.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相交D.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异面【分析】对于A,若存在直线n,使n∥l且n∥m则有l∥m,与l、m异面矛盾;对于C,过点P与l、m都相交的直线不一定存在,反例如图(l∥α);对于D,过点P与l、m都异面的直线不唯一.【答案】B8、面积法平面几何中讲的面积公式以及由面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仅可用于计算面积,而且用它来证明平面几何题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面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平面几何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方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用归纳法或分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助线。
面积法的特点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积公式联系起来,通过运算达到求证的结果。
所以用面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要添置辅助线,也很容易考虑到。
例题:如图2,C是线段AB上的一点,△ACD、△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E、BD相交于O。
求证:∠AOC=∠BOC。
图2证明:过点C作CP⊥AE,CQ⊥BD,垂足分别为P、Q。
因为△ACD、△BCE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CD,CE=CB,∠ACD=∠BCE,所以∠ACE=∠DCB所以△ACE≌△DCB所以AE=BD,可得CP=CQ所以OC平分∠AOB即∠AOC=∠BOC9、几何变换法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
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个一一映射。
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换。
有一些看来很难甚至于无法下手的习题,可以借助几何变换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另一方面,也可将变换的观点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中。
将图形从相等静止条件下的研究和运动中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图形本质的认识。
几何变换包括:(1)平移;(2)旋转;(3)对称。
例题:1. 平移变换把图形中的某一个线段或者一个角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使图形中分散的条件紧密地结合到一起。
一般有2种方法:1.平移已知条件2.平移所求问题,把所求问题转化,其实就是逆向证明。
几何题多数都是逆向思考的。
例:在三角形ABC中,BD=CE,求证:AB+AC大于AD+AE。
这是典型的平移条件问题。
【解】我们把三角形AEC平移到如图所示的FBD位置。
这里用了BD=EC的条件。
设AB与FD交于P这样,容易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AEC,FBD 由于PA+PD大于ADPF+PB大于BF两式相加PA+PB+PD+PF大于AD+BF又因为BF= AE,AC= FD所以AB+AC大于AD+AE2.旋转变换把平面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一个定角,使分散的条件集中在一起.例: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A=90,M,N为斜边BC上两点且∠MAN=45,求证:BM^2+CN^2=MN^2【解】要证BM^2+CN^2=MN^2,容易想到勾股定理.但是BM,CN,MN都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上,所以,我们就设法将BM,CN,MN移到同一三角形上。
考虑到△ABC是等腰三角形,且是直角三角形,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90.使AB与AC重合.得到△ACD ,则△NCD为直角三角形只需证明MN=ND即可因为∠MAN=45,所以∠BAM+∠NAC=45 ,即∠NAD=45又因为AM=AD所以△AND≌△AMN所以MN=ND,在直角△NDC中,有ND^2=NC^2+DC^2,所以BM^2+CN^2=MN^23.对称变换通过作关于某一直线或一点的对称图,把图形中的图形对称到另一个位置上,使分散的条件集中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