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分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的种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的种类及报告时限第一篇:传染病的种类及报告时限法定传染病的分类及报告时限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目前共有39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2种。
报告时限:2小时内上报。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乙类共计26种,24小时内上报。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丙类共计11种,24小时内上报,其它重点监测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不是血吸虫病)、结核性胸膜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AFP、中东呼吸综合症、埃博拉出血热。
24小时上报。
注意事项:1、诊断时间:必须精确到小时。
2、14岁及以下患儿必须填写其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在校学生和幼托儿童须填写到学校和班级。
3、现住址:农村须填写到行政村,城镇须填写到街道、社区和门牌号。
第二篇:传染病种类与报告时限至2010年01月目前共有39种。
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为甲、乙、丙三类传染病。
二、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的报告时限: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三、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传染病病种与报告时限
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
分类病种报告时间
城镇农村
甲类鼠疫、霍乱 2 小时 6 小时内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内
艾滋病、肺炭疽、脊
髓灰质炎
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6 小时12 小时内内
丙类和其他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24 小时内
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
传染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
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
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病的种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的种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目前共有39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2种。
报告时限:2小时内上报。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乙类共计26种,24小时内上报。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丙类共计11种,24小时内上报,
其它重点监测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不是血吸虫病)、结核性胸膜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AFP、中东呼吸综合症、埃博拉出血热。
24小时上报。
注意事项:
1、诊断时间:必须精确到小时。
2、14岁及以下患儿必须填写其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在校学生
和幼托儿童须填写到学校和班级。
3、现住址:农村须填写到行政村,城镇须填写到街道、社区和门牌号。
传染病报告病种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报告病种及报告时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三类共39种:一、甲类传染病(2种):(1)鼠疫、(2)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26种):(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2)艾滋病、(3)病毒性肝炎、(4)脊髓灰质炎、(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6)甲型H1N1流感、(7)麻疹、(8)流行性出血热、(9)狂犬病、(10)流行性乙型脑炎、(11)登革热、(12)炭疽、(13)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4)肺结核、(15)伤寒和副伤寒、(1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7)百日咳、(18)白喉、(19)新生儿破伤风、(20)猩红热、(21)布鲁氏菌病、(22)淋病、(23)梅毒、(24)钩端螺旋体病、(25)血吸虫病、(26)疟疾。
三、丙类传染病(11种):(1)流行性感冒、(2)流行性腮腺炎、(3)风疹、(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麻风病、(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黑热病、(8)包虫病、(9)丝虫病,(10)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1)手足口病。
四、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五、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六、报告时限:(一)2小时: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2小时内通过电话报告。
(二)24小时:其他乙、丙类、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 小时内报告。
七、首诊医师发现上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本科室传染病登记簿上登记备查。
需要报告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
需要报告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报告时限为诊断后2小时网络报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传染病。
(报告时限为诊断后2小时网络报告)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3年新增)。
(报告时限为诊断后24小时网络报告)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008年新增)。
(报告时限为诊断后24小时网络报告)
4、其它传染病:非淋菌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火、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AFP、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拉出血热、其它。
(报告时限为诊断后24小时网络报告)。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及时了解和报告传染病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种类以及报告时限。
一、肺结核(TB)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发现的病例,医疗机构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报告时限是在发现病例后的24小时内进行报告。
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
对于发现的病例,报告时限为发现病例后的12小时内进行报告。
及时报告有助于及时追踪和控制疫情,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三、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和严重的病情,对于发现的病例,报告时限非常紧急。
根据卫生健康部门的要求,发现病例后应当立即报告,确保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以控制疫情的扩散。
四、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非典型肺炎是一种高传染性的冠状病毒感染病,传播途径与流感相似。
报告时限为发现病例后的12小时内进行报告。
及时报告有效地遏制了非典型肺炎的扩散,对公众的健康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HIV/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
发现HIV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例后,医疗机构应当在发现病例后的7天内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及时报告有助于控制疫情扩散和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
六、霍乱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严重肠道传染病。
对于发现的病例,报告时限为发现病例后的24小时内进行报告。
及时采取隔离和饮用安全水源的措施对于控制霍乱的传播至关重要。
七、登革热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对于发现的病例,医疗机构应及时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报告时限为发现病例后的24小时内进行报告。
综上所述,传染病的种类繁多,及时了解和报告传染病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传染病报告时限
传染病报告时限1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疫情报告单位。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爆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将传染病的报告卡通过网络进行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源携带者在诊断后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2 尚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爆发传染病新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疫情时, 接诊医生诊断后城镇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源携带者在诊断后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彝良牛街平安医院传染病报告病种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 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其它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其它疾病。
5.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
6.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其他传染病爆发,流行以及原因不明确的传染病,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防治机构报告。
彝良牛街平安医院。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一、目的为了使医务人员能掌握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种类和要求,按要求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
二、范围适用于全院医务人员。
三、职责1、医护人员:首诊医生发现法定的39种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
2、科室负责人:负责科室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3、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收集、核对传染病疫情卡,并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
四、标准(一)法定传染病的种类(39种)1、甲类:2种(鼠疫霍乱)2、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甲型H1N1流感。
3、丙类 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二)计划免疫相关性疾病1、 AFP病例:14种(15岁以下,含15岁)①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②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③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④多神经病(药物性、有毒物质引起、原因不明性),⑤神经根炎,⑥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部肌药物注射后),⑦单神经炎,⑧神经根和神经丛炎,⑨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高钾、正常钾软瘫和家族性周期性麻痹)⑩肌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⑾急性多发性肌炎,⑿肉毒中毒,⒀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⒁短暂性肢体麻痹。
法定传染病上报时限
法定传染病上报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发现或者初步判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例、病人或者病原体时,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具体的上报时限如下:
一、疑似病例:
疑似病例是指临床表现符合法定传染病定义,但病原学检测阴性或未能检测的病例。
疑似病例应在发现后6小时内上报。
二、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是指病原学检测或其他实验室检验明确为法定传染病
的病例。
确诊病例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
三、病人:
病人是指临床表现符合法定传染病定义,但未做病原学检测或检测结果阴性的病人。
病人应在发现后12小时内上报。
四、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从患者体内采集的样本,经实验室检测确定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原体。
病原体应在检测出结果后2小时内上报。
以上时限为最长时限,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报,以确保及时、准确、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法定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也提醒广大民众,一旦发现或怀疑患有法定传染病的情况,应当及时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防控工作。
传染病的种类及报告时限1500字
传染病的种类及报告时限1500字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接触、空气、食物、水等途径传播的疾病。
这些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
传染病的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及其报告时限。
1.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炎等疾病。
流感需要立即报告,而对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报告时限一般是24小时内。
2. 肠道传染病:包括痢疾、腹泻、肠炎等。
大肠埃希菌感染、沙门菌感染等需要立即报告,而对于其他肠道传染病,报告时限一般是24小时内。
3. 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等。
甲肝需要立即报告,乙肝、丙肝等需要在3天内报告。
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这些重大传染病需要立即报告。
5. 结核病:结核菌感染需要在7天内报告。
6. 艾滋病:艾滋病需立即报告。
7. 传染性流行性软疣:需在7天内报告。
8. 疟疾:疟疾需在7天内报告。
9. 麻疹:麻疹需立即报告。
10. 百日咳:百日咳需在7天内报告。
11. 梅毒:梅毒需立即报告。
12. 猩红热:猩红热需立即报告。
总的来说,大部分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在24小时内或是7天内。
然而,对于某些特定的传染病,例如像SARS、MERS、甲肝等严重的传染病,需要立即报告以便采取紧急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报告传染病的时限是重要的,可以帮助公共卫生机构迅速应对疫情,采取措施控制病情的扩散,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及早报告传染病可以提供及时的疫情信息,有助于决策者和公共卫生专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降低传染病在社会中的影响。
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最新知识点)
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
传染病分类:目前法定传染性疾病共有39种。
甲类传染病2类:鼠疫、霍乱ﻫ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
ﻫ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
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疫情上报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谢阅...。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种类及报告时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根据感染途径、病原体种类以及疾病的报告时限等多种因素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染病种类,并介绍其报告时限。
1.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结核、麻疹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流感和麻疹是世界上最具传染性的疾病之一-报告时限:对于麻疹病例,根据我国的规定,医疗机构应立即报告(即发现病例后24小时内),确诊后要迅速报告感染症学门诊,由感染症医生填报《国家传染病报告卡》。
流感病例也要立即报告,因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报告时限也在24小时之内。
2.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饮水等感染途径传播,如痢疾、霍乱、食物中毒等。
-报告时限:对于霍乱、鼠疫、流行性腮腺炎等属于甲类传染病的,发现病例应立即(24小时内)报告。
对于痢疾、伤寒、副伤寒、肺结核等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为发现病例后48小时内。
3.血液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报告时限:艾滋病病例必须立即(24小时内)报告,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例应在48小时内报告。
4.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如梅毒、淋病、艾滋病等。
-报告时限:梅毒和淋病病例应在发现后24小时内报告,艾滋病病例应立即报告。
5.虫媒传染病:通过蚊子、跳蚤、蜱虫等昆虫传播,如疟疾、登革热、乙脑等。
-报告时限:登革热和乙脑病例应立即报告,疟疾病例应在24小时内报告。
综上所述,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不同的。
有些传染病需要立即报告,而有些传染病的报告时限为24小时或48小时。
及时报告传染病对于疫情的控制和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可帮助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
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1.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各类传染病及其上报时限,以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传染病分类2.1 A类传染病A类传染病包括但不限于:肺鼠疫、霍乱、麻疹、脊髓灰质炎、兔热病等。
这些传染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必须立即上报。
上报时限:发现病例后立即报告,最迟不超过2小时。
2.2 B类传染病B类传染病包括但不限于:炭疽、非典型肺炎、登革热、痢疾、钩端螺旋体病等。
这些传染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必须及时上报。
上报时限:发现病例后立即报告,最迟不超过6小时。
2.3 C类传染病C类传染病包括但不限于:乙型脑炎、甲型H1N1流感、肺结核、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
这些传染病具有一定传染性和危害性,需要定期上报。
上报时限:每周一次,上报截止时间为每周二下午17:00。
2.4 其他传染病其他传染病指除A类、B类、C类传染病外的其他传染病。
上报时限:发现病例后立即报告,最迟不超过24小时。
3.上报流程3.1 确认病例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必须立即进行鉴定和确认,确保病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2 上报部门根据传染病种类,上报部门可能不同,具体上报要求请参考附件1.3.3 上报内容上报内容应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病程和病情描述、治疗情况等,具体上报要求请参考附件2.4.附件附件1、传染病上报部门及联系方式附件2、传染病上报要求及格式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是指对传染病进行防控和治理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5.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处置的法律法规,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注:本文所提到的法律名词及注释仅供参考,具体解释请参考相关法律法规。
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传播引起的一类疾病。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对于不同的传染病病种,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报告。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各类传染病病种以及其报告时限。
二、传染病病种及报告时限1.法定传染病病种1.1 A型流感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1.2 痢疾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1.3 丙型肝炎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1.4 结核病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1.5 急性出血热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1.6 麻风病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小时内报告;每日晨报告。
(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其他法定传染病病种)2.非法定传染病病种2.1 肺炎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4小时内报告;每周报告。
2.2 手足口病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4小时内报告;每周报告。
2.3 诺如感染症(Zika)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4小时内报告;每周报告。
2.4 呼吸道感染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4小时内报告;每周报告。
2.5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报告时限:感染初期24小时内报告;每周报告。
(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其他非法定传染病病种)三、附件附件1:传染病报告表格附件2:传染病报告流程图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防治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用以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法律法规。
2.法定传染病:是指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需要及时报告、登记和采取防控措施的传染病。
3.非法定传染病:是指不属于法定传染病范围,但仍然需要及时报告、登记和采取防控措施以保护公众健康的传染病。
传染病疫情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病种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5种。
二、根据有关规定报告时限如下:
1、甲类: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时,在城镇应于6小时,农村于12小时内以电话报告区卫生防疫站,同时报出疫情报告卡。
2、乙类:发展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时,报告时限与报告方式和甲类传染病相同: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时,在城镇应于12小时,在农村应于24小时内向区卫生防疫站报出疫情报告卡。
发现暴发流行时,应及时以电话报告病情。
三、报告人:
1、责任报告人: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医、校医均为责任报告人。
如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依法填写疫情报告卡各项目,向当地卫生院报告疫情,并另做疫情日记备查。
2、城乡居民、机关团体、车站、码头机场饭店职工及其他人员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时。
应用口头或电话向附近卫生防疫站报告。
四、报告各类:
报告各类分:发病报告、转归报告、订正报告、补充报告、归口报告。
五、填写报告卡,要求及时、准确,不能错填、漏填,特别注意病人详细住址、户口所在地和12岁以下儿童患者的家长姓名等易被忽视的项目。
六、建立疫情报告网,每月逢7、17、27日向区卫生防疫站报告,并做好月报、年报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分类及报告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 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我院位于城镇,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应为:
一、法定传染病报告内容及时限:
甲类传染病 2 种:鼠疫、霍乱
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 2 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戍型、未分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i期、n期、川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
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24 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丙类传染病24 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重点监测疾病:不明原因肺炎
另附加:结核性胸膜炎也要网上直报。